㈠ 幼鸟有哪些常见疾病
如果你刚入手的观赏鸟还是幼鸟的话,那么想要幼鸟健康成长,就需要每天都坚持观察幼鸟的健康状况了。对于幼鸟来说,有很多常见的疾病是比较容易发生的,所以,鸟友们一定要注意多了解一些疾病的症状及治疗方法,并且采取有效的护理方式,才能让你的幼鸟更快的恢复健康。
八哥鸟(详情介绍)
三、跌撞碰
幼鸟学飞或者玩耍,经常会出现跌撞碰的情况,当幼鸟出现这些情况的时候,先把幼鸟扶起,小心轻柔的检查受力的地方有否骨折、扭伤,再精神情况如何,如果精神情况佳,精神活泼的,一般不用担心,若出现骨折扭伤的,应该按一般外伤处理方法处理骨折和扭伤,若幼鸟反应迟钝,但没有明显外伤的,可能是撞晕了,应该把幼鸟放回去笼子,做好保温,让幼鸟休息一段时间再观察,曾经有一个鸟友有个个案,幼鸟撞墙后,掉到地上,双脚无力,接近瘫痪状态,但消化进食情况还可以,经仔细检查,脚部无明显扭伤充血情况,也没有骨折,但处于瘫痪状态,由于无法弄清什么原因,最后跟鸟主协商,每天双脚全部涂正骨水,并喂服小量云南白药,后来5天后,脚部恢复知觉,25天后,脚部基本康复,能站立。
四、蚊子叮咬
幼鸟由于还在发育,有些皮肤未能完全被羽毛覆盖,或者动作比较慢,有时候会受到蚊子叮咬,遇上这些情况的主人,应该为幼鸟做好防蚊措施,一旦被叮咬,只要咬的地方不是眼睛,而且没有发炎情况的,一般不用担心,2-4天会消失的。也可以适当涂小量氯霉素眼膏在叮咬处。若叮咬在眼部的,那么就比较麻烦了,要仔细留意发炎情况,在伤口处涂氯霉素眼膏,份量尽量要少,如果能控制发炎就最好了,不能控制的,只能寻找兽医协助。
虽然以上列举的疾病对于鸟儿来说都是比较小的问题,但是如果不及时发现并且做出正确的处理的话,还是会对鸟儿在日后的成长中有着一定的影响。这里小编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幼鸟一定要提防鼠患!
㈡ 请问如何挑选鹦鹉幼鸟
鹦鹉幼鸟 有很多鸟友喜欢从幼鸟开始饲养,为的是看着它慢慢成长起来并深切依赖主人的那一份满足感。所以最开始,如何挑选一只健康的鹦鹉幼鸟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了解你要购买的鹦鹉品种。想要当好鹦鹉“奶妈”,就必须要做好功课,我们可以去各大鹦鹉论坛、鹦鹉网站上来了解资料,或者向有经验的鸟友请教。然后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来选择适合自己的鹦鹉品种。 在选择一只幼鸟的时候,最好请一个有经验的鸟友和你同去,而且能到附近的家庭繁殖的鸟商那里或者正规的繁殖场那里购买是再好不过了,因为繁殖鸟场的鸟身体素质大多比较稳定,不会因为长途颠簸而出现各种不适应的身体症状,而且还可以看到幼鸟的父母情况,以便做出选择。如果不得已只能到鸟贩那里去挑,最好等鸟店已到货马上去挑,避免幼鸟染上传染病或体力不支而早夭。 挑选幼鸟的时候要注意观察,看幼鸟的食欲是否旺盛,如果是还没断奶的幼鸟应该有强烈的索食反应。还要看它的精神状态是不是饱满,反应灵敏,可以试着用手指在它眼前晃动,健康的鸟应该是眼睛随着手指转动的。同时还要检查幼鸟的眼睛是否明亮有神,鼻孔没有污秽物,肛门附近没有粪便,翅膀和脚没有残疾。 满足了以上几个条件后,就看你和幼鸟的眼缘啦!
㈢ 怎么看八哥鸟健不健康
要看八哥是否健康很简单!不管是雏鸟还是成鸟!都有最简单的方法!健康的八哥羽毛必须贴近身体~仰首挺胸~眼神要有神(这三点绝对重要)!否则羽毛蓬松,翅膀下垂,缩头缩脚,眼睛也没有精神~这样的八哥一定不健康~成年八哥的羽毛应该是油黑油黑的,阳光反射下有暗绿色金属光泽~这样的八哥是好八,如果羽毛没有光泽,鸟儿也不经常梳理毛发,导致羽毛有破损这样的也不健康~健康的八哥看到生人应该有反应,与之互动应该很顺利~这样的八哥聪明~否则呆头呆脑说话也不理你~吓唬它也不动。这样的八哥就相对要“白”一点~希望帮到楼主~最后提醒一句~我很赞同楼上复制的一段话,那就是八哥是不用捻舌的!楼主铭记~
㈣ 怎么挑选雏鸟 挑选雏鸟方法介绍
1、观察幼鸟的5个主要健康指标:
食欲,如果还没断奶的,应该要有强烈而索食反应。可以将洗干净的手指弯曲轻轻防到嘴巴里面,就能看到幼鸟的索食反应。
精神,健康的幼鸟应该是十分精神,反应灵敏的。试试用手指作为移动物体,检查幼鸟是否会注视手指,精神好的幼鸟应该表现为十分活泼好动。
粪便,健康的幼鸟粪便绝对不能拉稀,肛门不能沾有大便。幼鸟虽然进食流质食物,粪便会比较多水分,但水分再多,粪便也应该是成条形,不应该出现松散情况。
鸣叫,健康的幼鸟应该有响亮的鸣叫,而不是一声不响。
外表,仔细检查鹦鹉整个身体,胸部肌肉是否饱满,体温是否正常,眼睛,鼻孔无分泌物,嘴巴合闭,无明显张嘴喘气现象,羽毛紧贴不松散,翅膀收紧不下垂,体表无外伤伤痕、骨折、扭伤情况,脚部4爪有力,无八字脚畸形脚。 当上述指标合格后,就可以判断为健康的幼鸟。
2、选择:贩运的鹦鹉有四种状态: 雏鸟;幼鸟(半毛);齐毛;成熟鸟。
(1)雏鸟:上市的雏鸟生长程度极不一致,从刚孵出的“肉砣砣”到羽毛已完全长齐的幼鸟都有。挑选时最好选羽毛已出大部分,翅尾已近齐的大窝雏。较易养活;
(2)幼鸟:选鸟时在判断,一定要注意观察并逗弄它,以确它它是否聪明。 标志是: 反应快。如你用手在它眼前一晃,它便立即随你的手转动头,并目视着你的手。又如,你去摸它的背(生鸟一定要叫一声“嘎”),它第二次看见手就会躲开;又如你换手时它马上反应,作出躲避动作等等。 眼睛转得快。这可能与它对外界的反应是相关连的。看它在变换动作时眼睛不停地眨动,而不是呆眉呆眼地盯着你。 不咬人。 聪明鹦鹉是不咬人的。
㈤ 怎么知道小太阳鹦鹉是否健康
粪便的检测
泄物的检测时指通过使用显微镜观察鸟类的粪便,分析其是否带有肠道寄生虫。有些寄生虫(尤其是鞭毛虫)很难被发现。
为了使检测更准确有效,粪便的样本必须保持新鲜——排出后不能超过15分钟。对任何在户外逗留过的鸟类(或者他们曾经进入过存在寄生虫的地方)都需要进行排泄物的检查,尤其是在温暖的气候条件下的时候。
从粪便判断鹦鹉的健康
一、渣滓
鹦鹉的粪便是由3种成份组成的,第一种长条状的软固体叫渣滓。以粟毅等种子饲料喂主食的鹦鹉的渣滓多为墨绿色。
鹦鹉如果以鹦鹉丸(鸟粮)为主食,通常会产生褐色、咖啡色的粪便。若是鸟粮颜色多变,有些鹦鹉会挑选它们确认安全的颜色,因此粪便的颜色是着色的。有颜色的鸟粮是用食用色料涂上的,可以通过肠胃的消化处理,产生有颜色的粪便。如果渣滓颜色为红色,而当日有没有进食过红色的蔬果如樱桃、番茄、红椒等,饲主要注意,鹦鹉可能患了内出血。鹦鹉吃了果酱(葡萄、番茄)之后,在几个小时内会产生果酱颜色的粪便;喂鹦鹉吃马铃薯则会排出橙色的粪便。
如鹦鹉过去24小时内没有进食过固体食物,排出渣滓却形如黏稠状的焦油,呈深绿色,这是由肝脏排出的胆绿素。过多或持续时,是鹦鹉患了肝脏功能低下。如渣滓含水份很多(尿),形状却成条状或固体,这不是腹泻的象征。腹泻是不成形的渣滓,只有大量水份。饲主要仔细分辨。患腹泻的鹦鹉渣滓呈水泡状非常稀释,不成形的,很容易察觉。
二、尿酸盐
不透明、白色或牛奶色,这是鹦鹉粪便中的尿酸盐。它是鹦鹉消化系统的蛋白质代谢物。鸟的尿酸盐是从肾脏排出的,如果鸟患了肝脏疾病,排出的尿酸盐颜色会有点绿或黄点。如果带有任何深浅的黄色,就反应出肝脏或肾脏出了问题。感染衣原体病的鹦鹉的尿酸盐颜色是绿色的。
当你发现你的鹦鹉或鸣鸟排出粪便中尿酸盐颜色有变化,饲主要多留意。鹦鹉每次排便时的尿酸盐量不等,有时甚至只有粪便和液体,而没有白色的尿酸盐。不过若长时间看不见尿酸盐,消化功能就何能有问题。如果有条件,取少量的粪便去化验或咨询兽医。
三、尿
尿是鹦鹉经由肾脏排出的透明液体。鹦鹉进食越多含高水份的蔬果,排出的尿则越多。鹦鹉会因受压抑或惊吓而血压提高,心率加速,同时会促成鹦鹉短期性的尿频,这与腹泻是有区别的。如果你要找兽医检查,可以先用厚纸巾垫笼底,收集鹦鹉排泄物,再让兽医诊治。
鹦鹉腹泻的原因是多样的,有因胃肠道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毒性感染和原虫感染等。患了蛔虫寄生菌亦会造成腹泻,虫卵通过分泌物排除,往往令兽医诊断困难。
因为会随着饮食内容而改变,幼鸟饿排泄物无法以固定的标准来衡量其正常与否。但大体上来说,新鲜的排泄物应没有特殊的臭味。否则,就可能是消化机能障碍或感染细菌或霉菌。
健康幼鸟的固体粪便与食物种类有关,颜色可能为不同深浅的黄色、棕色或绿色。如果幼鸟体内的卵黄仍未消化完,粪便可能是半透明、焦油状的绿色。幼鸟排出红色或黑色的粪便,就需要接受兽医的检查。如果粪便始终不成形,则可能为感染细菌或霉菌而导致的腹泻。粪便太干,则可能为脱水的征兆,或喂食的食物太浓稠(但即使给予过稀的食物,粪便也不会因而变稀)。
对于成鸟来说,只要摄取过多水份,排泄物中就可能出现多量透明液体。不过断奶前的幼鸟不应有这种现象。如果发现排泄物中的水份过多,而白色的尿酸盐变少,就得小心了。这种情形常发生于幼鸟接受抗生素的治疗时,因肾脏受损而导致。幼鸟需立即接受兽医的治疗。
建议:
每天换一次水和经过水份搅匀过的食物。(特别是在温暖环境下的时候)
因为水很容易吸收灰尘,如果放久了就可能会长出寄生虫。
经过水份搅匀过的食物很容易引来带有病菌的昆虫(如蚊子、苍蝇等)。在环境气候水质量影响下,快则过夜就发霉,慢则两天(本人用矿泉水搅玉米粉,过夜就发霉)。所以在喂食鹦鹉吃食物时(经过水份搅匀过的食物),要衡量鹦鹉本身的食量。如果吃不完的食物应当处理掉。还要清洗搅匀用的容器。
㈥ 怎么辨别玄凤鹦鹉幼鸟是否健康,打算去买一对,希望有经验的朋友指教
看毛色,要找有光泽的,听叫声,清脆的。还有就是摸摸肉紧致么,最重要的要看眼睛有没有神。
㈦ 鸟养了半年是不是健康鸟
鸟养了半年是不是健康鸟要看它的状态的,状态好就是健康的。
养好刚买回来的小鸟要注意两点:
一是要稳定它们的情绪。因为小鸟颇具神经质,所以对于环境的变迁,往往一时无法适应。
最好先在笼子上覆盖一层薄薄的、透明的丝巾,然后放在安静的地方,主人也不要去观察它。通常在小鸟开始能够自如吃食时,它们的情绪才逐渐稳定下来;
二是要先个别饲养一段时间。如果买来小鸟立刻就把它同其他鸟饲养在一起,很容易引起小鸟感染疾病。
因此,即使情绪稳定了,也要单独把它们饲养在各个笼里,观察一段时间后,再和其他鸟混在一起饲养。
怎样进行人工饲养喂雏鸟
人工育雏可增进玩赏笼鸟的繁殖。“养鸟不容易,育鸟就更难。”雏鸟的哺育虽然比较困难,但很多观赏鸟必须从雏鸟开始培育才能得到良好的观赏效果,如有名的八哥、海南鹑哥、百灵、绣眼鸟、相思鸟、文鸟、芙蓉鸟等都是靠人工饲养哺育而成的。
在孵化或育雏过程中,如果碰到亲鸟死亡、弃孵等情况,可采用与亲鸟处于同一繁殖阶段的另一对同种鸟或别的保姆鸟来继续孵化或育雏。
出现亲鸟哺育的雏鸟较多或弃雏时,可以进行人工育雏。人工育雏是一件很繁琐的工作,因为笼鸟属于晚成鸟.其特点是卵小,卵黄所占的比例小,雏鸟出壳时还处于胚胎发育的早期阶段,
体表光裸无毛或仅有稀疏的绒毛,不能睁眼,腿脚无力,体温也不能保持恒定,所以保温和耐心饲喂等工作非常重要。如果饲喂的时间、数量和次数不符合要求,就容易引起雏鸟体质下降,甚至死亡。
人工饲喂雏鸟,可用豆粉、熟蛋黄、青菜叶、肉靡、鱼肝油、钙粉等用水调成浆糊状,然后用竹扦挑取,待雏鸟张嘴乞食时,迅速将饲料送人鸟嘴内。
由于雏鸟的食量很大,一般早上6:00~6:30。喂第一次食,晚19:00喂最后一次。开始l~2 小时喂一次,7天后可3~4小时喂一次。
再往后可根据小鸟张嘴及叫声进行饲喂。在这段期间内,如果雏鸟自己能够啄取掉落的残渣来吃,这时就可将饲料放在旁边,让它们自己来吃。
人工哺育雏鸟除了要有丰富的营养外,还需具备一些基本的常识。饲养小鸟的时候,绝对不可以忘记喂养,如果一整天不喂食,必然会造成小鸟活活饿死。
乳雏的喂食次数要分散,切记不可以一次喂食过量。乳雏的食物中已有足够的水分,所以要注意不必再额外给它们饮水。
幼鸟的抗寒保暖能力较差,又失去亲鸟的爱护,容易生病甚至死亡。人工饲养时需要采取相应的保暖措施。窝下要铺一些羽毛或棉絮,夜间还需盖上一层薄絮,但要注意通风。
随着羽毛的丰富和气温的升高,再逐步减少窝内的铺盖。如遇到气温明显下降,可在笼内挂上25~40瓦的电灯泡,灯泡外围上一层黑布。在注意保暖的同时,也不能使幼鸟过分受热。
㈧ 怎么分辨鸟的健康
[1]鸟与人的共患病
能够传染给人类的鸟类疾病包括:鹦鹉热、沙门氏菌病、弯曲菌病、纽卡斯尔的疾病,分枝杆菌病(鸟的结核病)、禽流感、贾第鞭毛虫病和cryptosporiadiosis。
鸟类常用饲料的特点及加工使用
[2]、玉米
玉米的特点是能量高,纤维互少,适口性强,为鸟类的优良饲料。可分黄、白、红三种、其中黄、红玉米中含有丰富的色素,如胡萝卜互等,可使鸟类的皮肤和羽毛鲜艳。但玉米中矿物质含量较少,并且赖氨酸、色氨酸也较缺乏。一般除大型鹦鹉喂整穗玉米或整粒玉米外,其它笼鸟均需将玉米磨成粉方能喂给。
2、苏子
苏子有紫苏子和白苏子两种。紫苏子褐色,粒小,俗称野苏,鸟不喜欢吃。白苏子较紫苏子大,银灰色,上面布满网状条纹,鸟特别爱吃。但由于含脂率高,不宜多喂。如金丝雀的日常粒料中,苏子不要超过10%,即使是冬季也不宜超过20%。苏子可入药,富含维生素B1。
3、菜籽
主要是十字花科的蔬菜籽,常用油菜的种子。这尖饲料均含有丰富的脂肪。一般在鸟伏窝前、换羽期和冬季配给,用量不超过20%。主要喂体型较小的鸟,是鸟儿较喜爱的饲料。
4、稻谷
稻谷是鸟类的良好饲料,可直接饲喂。但稻谷外壳给含9.9%的粗纤维,不宜饲喂过多,以占日粮 10%~20%为宜。稻谷分糯、粳、灿三种,一般喂鸟用粳、灿稻,这是文鸟最喜欢的饲料。
5、高粱
高粱的主要成分为淀粉,组纤维少,含钙量少,含磷量较多。胡萝卜素及维生素D的含量少。高粱中含有单宁酸,对鸟类有不良影响,饲喂时应注意用量控制在20%以下。
6、稗
稗是稻田中或低洼地的一种杂草,种子外壳光滑呈褐色,营养丰富,是食谷鸟的优良饲料。
7、粟
粟俗称谷子,去壳后即是小米,是各类鸟都可食的优良饲料;也可直接喂粟粒,全应注意及时将食缸上面的空壳吹掉。小米磨成面粉叫小米粉。粟为硬食鸟的主食。
8、麻籽
麻籽为亚麻的种子,表皮较光滑,灰褐色,上有黄白色花纹,可根据鸟的大小整粒或破碎喂。因含脂量高,多吃易肥,影响繁殖,故不宜喂。
9、鱼粉
鱼粉的粗蛋白质含量高达55%~75%,并含有全部必需氨基酸,营养价值高。此外,B族维生素和钙、磷等矿物质含量也较高,是鸟类最理想的蛋白质饲料,对生长、繁殖作用大。但来源少、价格高。使用时,要注意食盐的含量(<5%,国产鱼粉质量标准),特别是国产鱼粉。制作时选用鹇的小鱼虾。洗净后置于锅内蒸熟,取出后沥干水分,再用文火焙干,然后用研钵或石磨磨成细末即可。
10、肉骨粉
肉骨粉营养价值高,粗蛋白质的含量为54.3%~56.2%,粗脂肪4.8%~7.2%,钙5.3%~6.5%,磷2.5%~3.9%。每公斤含维生素B12125μg,是维生素B12的良好来源。但它不含A和D,核黄素含量也低。此外肉骨粉不能长期贮存,否则,它所含的脂肪受氧化而腐败,显着降低质量,饲料中的维生素也遭到破坏。制作肉骨粉,应选用新鲜瘦肉,如猪肉、牛肉、辜肉、狗肉或老鼠肉等。将肉洗净后先用刀剁成肉末,再将肉末均匀地铺放在棚木板上,放在文火上焙干,再用研钵研成细末。
11、蚕蛹
蚕蛹是一种高蛋白动物饲料,它的鲜体含粗蛋白质11.27%,粗脂肪0.66%,钙0.22%,磷0.10%。蚕蛹干体分两种,一种是未榨过油的,含脂肪高,易酸败;另一种是榨过油的,热榨后符合卫生条件。蚕蛹不仅含蛋白质多,核黄素等含量也高。将蚕蛹焙干后,研成细末即为蚕蛹粉。
12、面包虫
面包虫又名黄粉虫、麸子虫,是鸟类的优质蛋白质饲料。干物质中含蛋白质47.63%、脂肪28.56%。砚虫属鞘翅目,拟步行科,粉甲虫属,易于养殖,成本低,约1.5~2千克麦麸可生产0.5千克面包虫。人工养殖面包虫可用面盆、木箱、纸箱、瓦盆等在阳台或床底下养殖,主要喂食麦麸、米糠和菜叶等;饲养中要注意防治螨类、蚂蚁等敌害。面包虫的幼虫、蛹、成虫都可作鸟类饲料,可活食,也可烘干保存,作为干饲料。一般以幼虫(20~30mm)为宜。
13、蝇蛆
干蝇蛆含粗蛋白质59.39%,粗脂肪12.61%,与进口秘鲁鱼粉相差不多,是一种优质的动物性蛋白质来源。蝇蛆可洗净直接饲喂鸟类,也可在80℃条件下烘烤,干燥后加工成粉,贮存备用。
14、蚯蚓
蚯蚓是一种新兴的动物性蛋白质补充饲料,其饲用价值逐渐受到重视。蚯蚓含粗蛋白质42%,饲喂时要防止寄生虫的感染。
15、豆粉
常用的豆粉有黄豆粉、绿豆粉、蚕豆粉、豌豆粉等多种。制作豆粉应选用颗粒饱满、无霉变的豆粒,先筛去杂质,用清水淘洗干净后,沥干水分放入锅中用火焙炒熟透,然后将炒熟的豆子倒入盆中冷却,再用石磨碾成细粉即可。玉米粉的加工也与此相同。
16、食盐
食盐是氯和钠的化合物。在鸟类的软组织、体液和鸟卵中都含有食盐成分。一般动物性饲料中都含有食盐成分,基本可以满足鸟类对食盐的需要。而植物性饲料中含盐量很低,所以对于食植物性饲料的鸟类,应在其饲料中补充食盐,一般按0.1%的比例加入食盐。
17、沙砾
鸟类口腔中无齿,故无法咀嚼食物,啄食的食物全是囫轮吞下,只靠腺胃软化和肌胃研磨消化食物。鸟类都有啄食沙砾的习性,啄食的沙砾在肌胃中可以加强肌胃研磨和消化食物的能力。一般选用细小的沙砾,淘洗干净后,放置于食缸内任鸟啄食。
18、蛋壳和贝壳粉
蛋壳和贝壳粉主要用于补充矿物质元素。但用新鲜蛋壳与贝壳烘干后制成的粉料含有一定的有机质,应注意消毒防止蛋白质腐败。
19、鸡蛋米
鸡蛋米分为鸡蛋大米和鸡蛋小米两种。因加工方法不同又可分为蒸鸡蛋米和炒鸡蛋米。
炒鸡蛋米的加工方法:将米放入锅内用文米炒到黄而不焦,倒入盆中,趁热将事先搅匀的生鸡蛋拌入炒米中,用手揉搓拌匀,待冷却后掰开搓散即成。所用蛋与米的比例,视鸟的种类和季节而定。一般为0.5千克的米,掺兑鸡蛋2~3个或蛋黄5~6个为宜。鸡蛋米的每次配制量,要根据养鸟数来定。原则是不能放置时间过久,以免发霉变质,造成浪费。
蒸鸡蛋米的加工方法:先将米用水淘洗一遍,待沥干后,每0.5千克掺兑2~4个鸡蛋或5~6个蛋黄,将其搅拌均匀,用旺火蒸透(约10分钟),再掀开锅盖使其凉透、阴干,用手揉搓开即成。蒸鸡蛋米不易保存,所以每次制作量不要太多。
鸡蛋米不易消化,一定要控制用量,一般只在产卵前使用,用多了易引起肠胃病。
玩赏鸟食性的判别
野生鸟类的生活环境与习性各不相同,则它们的食性亦不同。养鸟者常因不了解一只生鸟的食性而烦恼。其实,根据它们的嘴形与脚形的特征,便不难确定它们的食性。食类的食性,大体上可分如下四类:
1、食肉性 凡食肉鸟类,其嘴强大,有锐利的类钩,喙的先端有缺刻,如鹰、隼、号鸟 等鸟类,且有锐利的趾爪。因此,便于撕裂肉类食物。
2、食谷类 食谷类鸟的嘴呈圆锥状,粗短而圆钝,峰脊不明显;一般都是常态足。人们饲养的玩赏鸟中如黄雀、朱顶雀、燕雀、蜡嘴雀、锡嘴雀、锦花雀、十姐妹、五彩文鸟等多是食谷鸟类。
3、食虫类 现存鸟类中,约有半数以上是食虫者,其羽色华丽、姿态优美、鸣声婉转,多农林害虫为食,嘴形多种多样,吃飞虫的鸟嘴,多呈扁而阔,嘴须发达,脚短小而无力、如燕类、夜鹰、公司类、鸲类、点颏类。嘴尖细而凿状,如啄木鸟类;嘴尖细而钳状的,如山雀类、莺类。
4、杂食性 食性复杂,有的以食植物种子为主,兼吃昆虫;有的以食昆虫为主,而兼吃植物种子的;有的以食果实与植物种子为主的,兼吃昆虫。但嘴形多为长而稍弯曲、有峰脊;或上嘴钩曲,形似鹰嘴,但比较肥厚。杂食性的玩赏鸟有:太平鸟、画眉、百灵、八哥、鹩哥、绯胸鹦鹉、虎皮鹦鹉、相思鸟、斑鸫等。
1、怎么判断它有没有携带疾病或其他有害的东西 .
眼睛喙鼻干净无分泌物,羽毛干净整齐有光泽,无小虫,排泄物正常无恶臭和过稀。精神健旺,反应灵敏,基本上就是健康的鸟。
2,要看具体是什么鸟,才能知道怎么养
在人工饲养中的虎皮鹦鹉、由于嘴壳坚硬,足趾与利嘴配合攀缘灵活,非常善于拆毁笼舍,故宜用较坚固的房舍及金属网围筑适宜的笼舍饲养。冬季室温应保持在5~10℃。我国南方城市,冬季气温不低于0℃,可利用露天笼舍饲养繁殖虎皮鹦鹉。家庭中少量饲养,可选用适宜的箱笼,饲养及繁殖效果甚佳。笼舍内需设置足够的栖架,供其攀跃和栖息,笼内地面或笼底部垫细砂,供作砂浴和取食。饲养室需通风良好,光照宜长。大量群饲的虎皮鹦鹉,饮水量很大,又因此鸟常在饮水的同时排粪,常易污染其饮水,所以最好采用家禽使用的自动饮水器供水,使之不能入水洗浴,可保持饮水清洁。
饲料混合比例为:粟或黍7份,稗子2份,苏籽1份。这种混合的粒料,适于饲喂多种小型鹦鹉,另外加喂矿物质饲料,如墨鱼骨、贝壳等。
人工饲养的虎皮鹦鹉、在光线比较黑暗的巢穴内产卵孵化、若巢中光线过强,则孵化效果不佳。一般供给的人工巢箱,由内外两个巢室组成,外巢室具有通向笼舍的巢口,内、外室间的隔板留有洞口相通。内巢室垫锯末或细砂,是雌鸟产卵孵化的地方,巢箱的参考尺寸为,内外巢室各为16厘米(长)×16厘米(宽)×16厘米(高);巢口直径5~6厘米,巢口下缘距巢底6~7厘米。
北京饲养虎皮鹦鹉,每年秋、冬、春三季繁殖,夏季因气候炎热,连续坐巢孵卵不但影响亲鸟健康,而且孵化及育雏率也明显下降,幼鸟体质不佳,故一般多于夏季停止繁殖,其控制的方法是每年7~9月,将饲养笼内的巢箱取出,进行巢箱的清洗消毒,10月以后再将巢箱挂入笼舍内。
每年10月至次年6月间,虎皮鹦鹉可产卵孵化育雏3~4巢;每巢产卵4~7枚,最多达10枚,卵壳纯白色,卵重2.5克,孵化期18天;雏鸟留巢34~38天,约40日龄开始独立生活。幼鸟在6~8个月性成熟,并开始求偶繁殖,最佳繁殖年龄为1~5岁。
㈨ 怎样养雏鸟 每天喂多少 怎样判断是否健康
你........怎么来得!好弱哦看嘴的话,不是文鸟,这种应该是杂食性,鸟类,应该用颗粒饲料:小鸡饲料,最好用蛋黄小鸡饲料用水泡软!做成象吃后的口香糖一样的软!成条状喂下!水大概不用了,喂完后用手滴一滴看看,如果他不甩开,就是要喝水,如果甩开,就是不用了,特别强调,喂食要定时喂,大概90分钟喂一次,如果不定时,会造成肠胃错乱而死!至于看看健康状况,先看看肛门,有没有粪便,如果干净,就没问题拉,其次是摸下胸部,强壮健康的鸟,胸部都是饱满的,如果有明显的胸骨突出,成菱状,就是不健康的,如果鸟妈妈找来的话,还是把他放到树上,人工喂养这鸟的成活率不高!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