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进行长期家庭氧疗
应掌握家庭氧疗的适应证。临床实践证实,患有冠心病、脑血栓、脑缺血、脑动脉硬化、糖尿病足坏死、高血压、心肌梗死、肺炎、支气管炎、慢性气管炎、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哮喘、肺气肿或肺心病等病症的人在进行家庭氧疗后均可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其中,家庭氧疗最适合患有冠心病的老年人使用。此类患者若经常在家中进行氧疗(如采取低流量持续吸氧治疗),可有效地缓解心绞痛、憋气、胸闷等症状.
身体健康状况较好的老年人若经常出现缺氧的症状,也可进行家庭氧疗,以取得养生保健的效果。老年人在轻度缺氧时,可出现频繁地打哈欠、手脚冰凉、胸闷气短、心慌、喘气急促、多梦易醒、注意力不集中、脸色苍白、胸闷气短、喘粗气等症状。
氧疗的常用吸氧方式包括鼻管吸氧法、经气管导管吸氧法、 面罩吸氧法、电子脉冲吸氧法、机械通气吸氧法及高压氧吸氧法等。其中,鼻管吸氧法、面罩吸氧法适合人们在家中使用。人们在采取鼻管吸氧法时,吸入的氧浓度仅为30%~40%。但这种吸氧法舒适方便,教师和冠心病患者、肺心病患者及健康的老年人使用。吸入的氧浓度最好可达到80%以上。这种吸氧方式适合心绞痛和哮喘病患者在病情发作时使用。
2. 吸氧怎么吸
1、掌握好吸氧时间 如果学生在看书学习或饭后感到比较劳累,胸闷憋气,头脑不清,注意力涣散时,这时吸氧可迅速缓解脑部缺氧症状,避免发生过度疲劳。每次吸氧时间,若采用鼻导管吸氧,建议每次吸氧30-60分钟,若采用密闭双管面罩吸氧(便携式高压氧)建议每次吸氧15-30分钟。
2、吸氧时要补充水分 吸氧时,由于气流的作用,氧气通过鼻咽部的时候,容易引起鼻腔黏膜、咽喉壁干燥、出血。因此,在吸氧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补充水分,以湿化气道。
3、不要迷信高压氧 高压氧可以起到减低精神压力、缓解疲劳的作用,但并不是氧气吸得越多越能补脑。考生要不要做高压氧吸入,应咨询医生,不可盲目进入高压氧舱吸氧。尤其是感冒发热时,做高压氧吸入可能会导致气压伤或者氧中毒。
3. 如何正确的家庭氧疗
家庭氧疗:1、吸氧时间最好不低于15小时,2、氧流量不大于2升/分,最好在1升/分左右,3、尤其是夜间应吸氧。
4. 吸氧的操作流程
一、准备工作
1、衣帽整洁大方、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2、环境整洁安全:氧气筒至少距明火5m,暖气1m。
3、病人体位舒适。
二、解释评估
1、核对好详细信息、并向病人做详细解释说明。
2、评估病人呼吸困难的程度。
三、用物准备
氧气筒、治疗盘、氧气表、弯盘、鼻导管、橡胶管、治疗(内盛冷开水)、纱布、棉签、胶布、别针、橡皮圈、板笔记录单。
四、安装
1、冲尘、安装氧气表边接导管。
2、调节流量。
五、吸氧过程
1、清洁鼻腔,湿润。
2、试管是否通畅。
3、导管插入一侧鼻腔(鼻尖至耳垂距离2/3)。
4、用胶布固定鼻翼及面颊部。
5、用别针将导管别在肩部衣服上。
6、记录用氧时间、流量并签名。
六、观察
1、观察用氧效果。
2、决定用氧流量及时间。
七、停氧
1、解释。
2、取下别针,胶布。
3、纱布包裹拔出鼻导管,擦净鼻面部。
4、关大开关,放余气后再关小开关。
5、卸表。
6、记录停止用氧时间。
7、停用氧气时先取下鼻导管,先关流量表,再关总开关,然后再打流量表小开关,放出余气,再关好流量表。
八、清洁口鼻,恢复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九、注意事项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慢性气管炎、肺气肿)在呼吸衰竭时,应该低浓度吸氧。(<35%)
2、吸氧应该用医用氧气,不可使用工业氧气。
3、鼻塞和鼻导管吸氧时,高流量吸氧对局部鼻黏膜有刺激,氧流量不能大于7L/min。
(4)怎么健康的吸氧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室内严禁火源,以防火灾。
2、氧气流须经过湿化瓶,以减轻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
3、长期氧疗,给氧流量应控制在2升/分钟~4升/分钟,每天吸氧不得超过1小时,以防产生氧自由基危害健康。
4、鼻导管使用前应先检查是否通畅,每天更换两次,煮沸消毒10分钟备用,最好使用一次性吸氧管。
5. 吸氧怎么吸
1、吸氧的设备:制氧机、氧气瓶、或医院的集体供氧设备。而在家吸氧最常使用的是家用制氧机。
2、吸氧方式:用吸氧管连接到制氧机上,另一头的鼻吸头放在鼻孔处,氧气就会顺着鼻腔进入呼吸道。
3、吸氧的作用:保健吸氧和氧疗吸氧。
您可以去“制氧机999”网站学习相关的吸氧知识。
6. 怎样指导患者吸氧
1 吸氧患者的指导 1.1 吸氧方式 1.1.1 鼻塞法-分单孔、双孔两种 优点:比导管更为简便、舒适,更易被接受;缺点:易脱落、需固定鼻塞。 1.1.2 面罩法 优点:简单、方便,不会造成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可用于张口呼吸的患者;缺点:对进食、饮水、服药、谈话、口腔护理造成不便。 1.2 吸氧注意事项 我院采用中心供氧。 1.2.1 供氧时操作 使用氧气时,应先调节流量,而后使用,停用时应先拔除鼻塞,再关闭氧气开关,氧疗过程中需调节流量时应先分离开鼻塞再调节流量,以免大量氧气突然冲入呼吸道而损伤肺部组织。 1.2.2 氧气进入呼吸道前 氧气进入呼吸道前需经湿化瓶湿化。 1.2.3 定期观察氧疗情况 ①观察患者缺氧状况是否改善;②定时检查导管是否通畅,并及时清除鼻腔分泌物,防止鼻塞堵塞;③定时检查氧流量,以保证正确的给氧量;④随时添加湿化瓶中的蒸馏水。 1.3 氧疗的并发症 1.3.1 呼吸抑制 常出现在低氧血症伴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此类患者的呼吸是靠缺氧刺激呼吸中枢维持的,高浓度高流量吸氧可使缺氧被解除而造成呼吸中枢抑制,因此应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并保持呼吸道通畅。 1.3.2 氧中毒 是机体长时间吸入高浓度氧而导致的临床综合征。 1.3.3 肺不张 正常情况下肺泡的扩张是靠肺泡内不被血液吸收的氮气支持的,当吸入高浓度氧后,肺泡内大量氮气被置换,一旦发生支气管堵塞,氧气被血液充分吸收后,则引起肺泡萎陷或不张。防治方法是降低吸氧的浓度并保持呼吸道通畅。 2 吸氧患者的护理 2.1 解除患者的恐惧心理 许多患者由于受文化程度的影响缺乏医学知识,对氧疗产生恐惧感,认为吸氧就预示着病情危重,表现为焦虑、恐惧、精神紧张等,情绪不稳定,尤其对初次用氧者主动讲解此次发病吸氧的目的,使患者理解氧疗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消除患者的悲观情绪和对生活失望的心理状态,尽快适应患者角色,配合治疗。 2.2 运用医学理论做好宣教 消除逆反心理,使患者充分认识不同疾病吸氧的时间、浓度是不同的。如肺心病患者维持持续低流量吸氧状态才能使乏氧状态逐渐得到恢复,如擅自调高流量,必将造成严重后果。 2.3 消除经验心理 老年患者自作主张,认为自己缺氧,用的越多越快更好,产生依赖心理,长时间接受氧疗对氧气过分依赖,一旦停用主观上感觉呼吸困难,要反复讲解机体缺氧纠正后停用氧气的必要性,使其懂得只有靠自身机体的调节才是维持健康的根本。 2.4 对家属的宣教 对经济条件差的患者应妥善做家属的工作,寻求社会帮助,使患者在接受氧疗时无后顾之忧,安心配合治疗,树立信心。 2.5 加强交流 对危重患者及慢性患者要经常沟通稳定情绪,消除变态心理。建议肺心病患者设家庭氧疗,提高生活质量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总之,只有掌握氧疗患者不同的心理给予针对性护理,才能使氧气吸入疗法成为临床应用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7. 吸氧不舒服,该如何吸氧
在临床上吸氧是一种经常使用的治疗方法,通常针对缺氧的病人运用。吸氧也可以叫做氧疗,在做吸氧的过程中不需要患者进行过度的呼吸,氧气也可以自然的通过呼吸而达到加氧的目的。
通常情况下会使用鼻导管进行吸氧,患者能够自然的呼吸,从而促使氧气吸进人体的肺里,另外,氧气需要湿化瓶湿化,才可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出现。
如果患者存在呼吸道疾病,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建议患者选择面罩加压给氧的方式,从而能够保障氧气吸进人体的肺里。除此之外, 肺气肿、慢性气管炎等患者,在出现呼吸衰竭症状时应该进行低浓度吸氧,吸氧不应该使用工业氧气,需要用医用氧气。如果存在呼吸衰竭,也可能考虑通过无创呼吸机给氧治疗,达到良好治疗效果。
8. 正确的吸氧方式是怎样的
医学专家指出,如果不是治疗某些重病或抢救危在旦夕的生命,健康人根本不用去氧吧吸氧。尽管吸过氧的人认为,对缓解疲劳和心理紧张十分有效,但问题在于如何把握吸氧的“度”。适当的吸氧的确有益,可在氧吧谁又去负责计量呢?
再说,人类长期以来呼吸的是含有21%氧气的空气,整个身体已经适应了。如果吸纯氧,就很容易造成过量。这样,那些多余的氧,将会使人体脂质过度氧化,继而开始损伤细胞,加速人体衰老,甚至还会引致肺部疾患和癌症。
9. 怎样正确的吸氧
吸氧时最好采取左侧卧位,这样的体位有利于胎儿的血液循环,对胎儿吸收营养和成长都是有利的.吸氧时一侧鼻孔就足够了,因为人体还要呼出二氧化碳.所以不必将另一侧的鼻孔堵上,那样会很不舒服. 吸氧能改善胎儿的缺氧状况,促进大脑发育,脐带绕颈容易引起缺氧,胎儿一旦缺氧,胎心就会改变,快了、慢了对胎儿都不好.尤其是孕期末,一定要注意. 正常胎心的次数是120-160次/分. 还要补充一点:一次吸氧30分钟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