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五谷杂粮,如何吃才是正确的
五谷杂粮的正确吃法。
⑥不同的杂粮吃法不同
不同杂粮含有的各种成分不同,吃法也多种多样。糙米适合煮粥,这更容易消化和吸收营养;而高梁适合做点心,营养更为丰富;薏米更适合煲汤;荞麦却是适合做面条......
如今,越来越多家庭,早上煮一碗杂粮粥,再配一块面包,就是营养且饱腹的一餐。中午和晚上,将红薯、芋头、南瓜等杂粮与白米混合一起做成饭或粥,也不失为健康又美味的选择。五谷杂粮做成的食品越来越获得现代人的青睐。
② 五谷杂粮如何吃最健康
步骤/方法
1 大豆——养肾
大豆中的黑豆被称为“肾之谷”,中医认为它具有补肾强身、解毒、润肤的功效,对肾虚、浮肿有较好的食疗作用。
做法:泡发后打制成豆浆,或煮黑豆粥,每天早晚各一次。
2 大米——润肺
大米涵盖稻米、紫米等,在出现肺热、咳嗽等症状时,具有很好的滋阴润肺的作用。
做法:用小火熬制大米粥,直至米汤浓稠,只喝米汤不吃米粒,随时可服用。
3 小米——养脾
小米是五谷之首,常食能补脾益胃。小米对脾虚体弱的人而言,可谓是进补的上品,可补中益气、延年益寿。
做法:熬一锅小米粥,用汤匙撇出小米粥上层的精华——米油,空腹喝下,有很好的养脾胃的疗效,每天早晚均可服用。
4 小麦——养心
小麦被称为“五谷之贵”。中医认为它能养心安神、除烦去燥。对消除女性更年期综合征、自汗盗汗以及烦躁情绪有食疗作用。
做法:取带皮的全小麦熬粥,或去中药店买一些浮小麦熬水,每天早中晚服用。
5 高粱——养肝
高粱和大豆都属于杂粮,但却是五谷里不可缺的配角,高粱具有养肝益胃、收敛止泻的功效,尤其是患有慢性腹泻的人,持续吃一段时间后,会有良好的功效。
做法:把高粱米加工成面粉后炒熟,用开水调成稀糊每天早晚饭前服用。
热爱养生的朋友,现在知道了“五谷杂粮怎么吃最健康养人”后,是不是想尝试一下呢?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有针对性的吃哦!
③ 五谷杂粮怎么吃才健康养生
五谷杂粮怎么吃才健康养生
健康饮食不能长期只吃精粮,要适当搭配杂粮食用;不同的杂粮药性不一样,有着不同的滋补作用,许多人都不知道什么样的体质该吃哪种杂粮,你吃对了吗?
不同杂粮功效也不同
小米:安眠健胃
小米能益肾和胃、除热补虚、安神健胃,小米所含丰富的色氨酸,可轻松被人吸收,色氨酸会促使分泌五羟色氨酸促睡血清素,是很好的安眠健胃食品。
高粱:养肝护肝
中医认为高粱具有健脾益胃的作用,动物实验证明,高粱具有养肝护肝的作用,脾胃虚弱、小儿消化不良者,可取高粱面在锅中焙黄,然后熬成粥服用,小孩子要少吃,一般一次不超过半两面。
薏米:清毒素、健骨骼
薏米中含有非常丰富的膳食纤维,它可以促进我们的肠道蠕动,有助于消化、预防便秘,此外还可以清楚我们身体产生的毒素。预防肠道疾病。经常吃薏米还可以抑制身体中的骨骼肌肉收缩,能够增强骨骼的发育。减少肌肉痉挛,还能够延缓骨骼衰老,让我们的骨骼变得更加健康。
芡实:防止衰老
芡实含有丰富的淀粉,可为人体提供热能,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碳物质,保证体内营养所需成分。芡实制剂“八仙糕”有明显延长寿命的作用。
燕麦:降血脂
研究表明,燕麦中的β葡聚糖具有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此外,燕麦的血糖指数较低,有助控制血糖。燕麦同时还具有预防便秘和肠癌的功效。
小麦:健脾、养心
小麦味甘,性平微寒,有健脾益肾、养心安神功效。心烦失眠者可用小麦与大米、大枣一起煮粥服食。麦麸含高膳食纤维,对高脂蛋白血症、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痔疮、老年性便秘、结肠癌都有防治作用。
荞麦:降血糖
荞麦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黄酮类物质,特别是我国特产的苦荞中,黄酮和芦丁的含量非常高。而芦丁是防治糖尿病、控制餐后血糖上升药物中的主要成分,因此,荞麦和苦荞特别适合糖尿病人食用。
紫米、黑米:护眼
紫米和黑米等紫黑色的杂粮一般都富含花青素,具有抗氧化作用,能预防脂肪氧化和维护眼部血管健康。
糙米:降血脂
糙米保留了大量膳食纤维,可促进肠道有益菌增殖,加速肠道蠕动,软化粪便,预防便秘和肠癌;膳食纤维还能与胆汁中胆固醇结合,促进胆固醇的排出,从而帮助高血脂症患者降低血脂。
玉米:降低胆固醇
味甘性平,具有健脾利湿、开胃益智、宁心活血的作用。玉米油中的亚油酸能防止胆固醇向血管壁沉淀,对防止高血压、冠心病有积极作用。而且玉米它还有利尿和降低血糖的功效,特别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绿豆:清热解毒
从中医的角度讲,绿豆性寒凉,因此具有清热解毒的功能。从营养学的角度分析,绿豆的保健作用来自于其中的抗氧化成分,如类黄酮、单宁、皂甙等,它们有清热解毒功效。
红豆:清心火、补心血
中医认为红豆清热祛湿、消肿解毒、清心除烦、补血安神,还能为身体补充钾、镁、磷、锌、硒等营养元素。李时珍称红豆为“心之谷”,红豆既能清心火,也能补心血。同时,红豆和粗纤维物质丰富,有助降血脂、降血压、改善心脏活动功能等。
黑豆:补肾、活血
黑豆味甘性平,有补肾强身、活血利水、解毒的功效,特别适合肾虚者食用。肾虚所致的腰痛、耳鸣者可取黑豆 50 克、狗肉 500 克,一起煮烂,加入各种调味品后食用。
这五种人不宜多吃杂粮
1、消化能力有问题的人
消化能力有问题的人(例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不适合吃五谷杂粮,因为这些食材较粗糙,跟胃肠道物理摩擦,会造成伤口疼痛。容易胀气的人,吃多了也不舒服。
提醒:有肠胃疾病的人,别吃太多荞麦类,因为荞麦类容易有消化不良的问题;也要斟酌吃大豆类,避免胀气。
2、贫血、少钙的`人
谷物的植酸、草酸含量高,会抑制钙质,尤其抑制铁质的吸收,所以缺钙、贫血的人,更要聪明吃,例如,牛奶不能跟五谷饭一起吃,才不会吸收不了钙质。
另外,红肉所含的血基质铁,可不受植酸影响,但老人家多半不敢吃红肉,加上如果为了健康一味吃五谷杂粮,会很糟,有些人因为杂粮吃太多,贫血一直无法改善。
女性也是一样,如有贫血问题,又喜欢吃杂粮,一定要补充红肉,一天的肉类来源有一半必须是红肉。
3、肾脏病人
肾脏病人反而需要吃精致白米。因为五谷杂粮的蛋白质、钾、磷含量偏高,当成主食容易吃多,病人身体无法耐受。
一位在医院负责慢性肾脏病人的饮食健康的张悟本说,不时会遇到病人濒临洗肾危机时,回家赶紧舍弃白米饭,换吃五谷杂粮,想重振健康;结果三个月后回诊,抽血检测,发现病人的钾、磷突然飙高,仔细问才知道病人反被聪明误的作法。
4、糖尿病人
糖尿病人要控制淀粉摄取,即使吃五谷杂粮,也要控制份量。
而且五谷杂粮虽然因为纤维够,有助于降血糖,医护人员多鼓励糖尿病人吃,但一旦糖尿病合并肾病变,这时就不能吃杂粮饭,得回过头来吃精白米,不少病人因此困惑不已。
5、痛风病人
痛风病人吃多豆类,会引发尿酸增高,五谷当中的豆类摄取份量就要降到最低。
④ 五谷杂粮的最佳吃法,如何让营养充分吸收
五谷杂粮指的是稻麦,谷子,大豆,玉米,薯类……也习惯将米和面粉以外的粮食称作杂粮,而五谷杂粮也泛指粮食,所以五谷也是粮食的统称。五谷杂粮富含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和粗纤维,可以减肥,美容,补钙,排毒,防癌,提高免疫力,又因为其富含镁还能防治女性痛经,同时也是抵抗衰老及防治心脑血管病和糖尿病的首选食物。五谷杂粮可以用电磨磨成粉,放点糖混合做成粑子蒸食,营养能保证吸收百分之九十。或将其调成糊状煎饼吃,不过,这种方式烹食,营养会少吸收百分之十!
⑤ 五谷杂粮怎么吃最健康有效
建议每人每天至少吃一餐粗粮(100 克),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的人应当吃两餐或更多。要让粗粮自然地融入生活,例如早上喝五谷豆浆,中午吃一小段粘玉米,晚上喝糙米、绿豆、高粱米等各种米混合煮成的八宝粥,这比餐餐白米饭更有美食感。我们可以在做各种主食的时候都混入粗粮,比如煮米饭加点小米,做煎饼加入绿豆粉、全麦粉,煮白米粥加一把燕麦,打豆浆加一把紫米。 自然而然地粗粮的量就能增加,而且感觉饮食质量更高,三餐更美味。 杨立新:吃粗粮要坚持“6 粗4 精”原则,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最新颁布的纤维食品指导大纲,一个健康人,每天的常规饮食中最好搭配30~50克的纤维素(粗粮中的纤维量)。饮食中,比例的搭配最重要,--每天的粮食摄入中,粗粮和细粮的比例为6 :4 是最科学的。 另外,各种粗粮最好搭配着吃,不要单纯只吃一种,这样可以起到互补的作用。有研究表明,大豆、小米、玉米按照2 :1 :1 的比例搭配来吃,更利于营养的吸收。这就是八宝粥更美味、更健康的原因了。罗大伦:在中医保健方面,认为不同的粗粮适合不同的食用方法,我们可以尝试一下。 1. 糙米做粥。糙米粥能刺激胃液的分泌,有助于消化和营养的吸收。不过,糖尿病患者最好不要喝这种糙米粥,可能会引起血糖的突然增高。 2. 高粱面做点心。高粱米做粥做饭,都显得粗糙,如果磨成面粉做点心,则细腻营养了很多。例如做银耳羹或玉米羹时放上一点高粱面,可以让羹汤更增加一些丰润的口感。 3. 薏米煲汤。薏米不容易消化,可以和鸡腿、番茄、薏米一起炖煮,不但容易消化,而且能起到非常好的滋补效果。 4. 糯米做醪糟。糯米可以助消化、安神,缓解疲劳和头昏眼花的症状,做成醪糟酒酿后效果更加突出。 编辑小结 粗粮确实很有健康价值,专家建议我们每天吃一餐粗粮,三餐的粗粮和细粮比例为6 :4 是最科学的。食用粗粮的方法也有很多,不仅是煮粥那么单调,可以做点心、打豆浆、煲汤、做醪糟……更美味、健康。
⑥ 粗粮怎么吃比较健康
粗粮怎么吃比较健康
粗粮怎么吃比较健康,粗粮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是非常常见的一种食物,现在很多人吃肉吃多了,都会选择吃一些粗粮来平衡一下身体的营养,但是吃粗粮也是有一定的注意事项的,下面我分享粗粮怎么吃比较健康的文章,一起来看下吧。
一、粗粮怎么吃比较健康
1、吃完粗粮要多喝水。
粗粮中含有较多膳食纤维,需要有充足的水分才能保证胃肠道的正常消化。因此,如果吃的粗粮制品中含水量较少,比如杂豆饭、玉米窝头等,就要适当多喝水。
2、每天吃的量占到主食的1/3左右。
粗粮吃得少,起不到预防慢性病等多种保健作用。但粗粮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和植酸,长期大量食用,会影响人体对钙、铁等矿物质的吸收,还会降低人体免疫力。因此建议每天最好能吃50~100克粗粮。健康成年人每天吃的量占主食总量的1/3比较合适。
3、用高压锅烹调保护营养。
红豆、绿豆和黑米等颜色深的粗粮多含有丰富的抗氧化成分,能帮助人体清除自由基,抵抗衰老。高压锅烹调能避免食物接触过多氧气,对于保存粗粮中宝贵的抗氧化成分,如多酚类物质是非常有利的。国外研究也证实,蒸煮会让豆子的抗氧化能力有所下降,然而用高压锅来烹调豆子,在相同软烂程度下,能减少抗氧化物质的损失。
4、老人、孩子要粗粮细做。
老年人、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善的儿童,由于消化吸收功能弱,吃太多粗粮会增加胃肠负担,还会妨碍其他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对于这类人群而言,除了可选择小米、大黄米等易消化的粗粮,并适当减少吃粗粮的量,还可以通过改进烹调方法来提高吸收率,如把粥煮软烂黏糊、粗粮磨粉等。但需要提醒的是,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粥越软烂黏糊,餐后血糖上升速度也就越快。
5、根据自身体质来调整品种。
燕麦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丰富,适合血脂高和肥胖者;红豆、薏米利尿去肿,适合水肿体质人群;体质较热者可多吃绿豆、荞麦等寒凉滋润的杂粮;寒性体质者则应选择高粱、红小豆、糯米等偏温热杂粮;胃肠不好的人可以选择小米、大黄米和糙米,这类粗粮煮粥吃容易消化。
二、粗粮错误的吃法
1、不分人群、体质吃
老人和儿童的胃肠功能较弱,不要一次吃太多粗粮,最好粗粮“细做”。熬粥是最方便的形式,可将小米和大米一起煮成粥;小米面煎饼、小米面馒头也是不错的选择。
此外,要结合自身的体质选择粗粮。血糖高、血脂高或肥胖的人,适合吃燕麦和豆类;贫血的人适合吃小米和黑米,有利于补铁。
2、吃的品种过于单一
人们最常吃的粗粮是小米、玉米和红薯,但长期只吃这几种会影响营养均衡。专家建议,制作粗粮食品要尽可能将多种食材混合烹调。比如,玉米、小米、大豆单独食用,就不如将它们按1:1:2的比例混合食用,可以使蛋白质起到互补作用,营养价值也更高。
由于粗粮质地粗糙,难以下咽,所以很多人会在粗粮食品中加入很多糖、油和淀粉来改善口感。尤其是餐馆和超市中制作的粗粮食品,常用油煎,或用食用碱、泡打粉制造出多孔效果,用精白面粉和淀粉来加强细腻感,用糖来改善口味,这样的加工方法会让粗粮的营养价值大打折扣。
3、顿顿饭大多吃粗粮
有些人听说吃粗粮好,就很少吃米饭和白面。但粗粮虽好也要适量,以免加重胃肠负担。此外,还要讲究粗细搭配。专家建议,可以在做主食时混入粗粮,比如蒸米饭时加点小米、糙米、绿豆或红豆,煮白米粥加一把燕麦,磨豆浆时加一把紫米等,这样吃起来口感也更好。早中晚吃粗粮最好有所区别,比如早上喝粗粮豆浆或粗粮粥,中午吃“粗细搭配”的主食,晚上可以吃点好消化的粗粮粥。
很多人觉得,吃粗粮就是为了更健康,所以往往只搭配素菜,以为这样摄入的脂肪少,会好上加好,其实不然,粗粮最好的搭档是肉类和蛋类。
三、多吃粗粮的好处
1、粗粮里面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价值远高于精白米和精白面。在各种主食中,精白大米的维生素含量最低,精白面次之。因为谷类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它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集中在外层的“粗糙”部分当中,而中间的细白部分含量很低。糙米经过精磨加工之后变成大米,其口感软了,外观白了,但是B族维生素的含量仅剩下原来的1/4。粗粮之所以“粗”,就是因为它没有经过精制加工,因此天然的营养成分损失极少。特别是对于生长发育很快的孩子来说,他们对营养供应比成年人更为敏感。充足的B族维生素对于智能和体能都是极为重要的。
2、粗粮里面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可帮助肠道蠕动,排除毒素,预防便秘。每个人都知道纤维的重要,懂得多吃水果、蔬菜固然可以补充膳食纤维,却经常会忘记粗粮是膳食纤维的重要来源。实际上,粗粮当中的不溶性纤维对于促进肠道蠕动最有帮助,而且可以与食物中的多种污染物质相结合,将它们带出体外,并把肠道打扫得干干净净。那些洁白、柔软或松脆的普通食品,均是精白米和精白面制成,其中所含的膳食纤维微乎其微。
3、粗粮需要更好地咀嚼,有利于保护牙齿。牙科专家们认为,牙齿也会“用进废退”。经常咀嚼,可以促进牙齿的坚固,如果总是吃太软太精的食物,从来不需用力咀嚼,则恒牙质量受到影响。多吃粗而不硬的全谷类和豆类,正是让我们牙齿得到锻炼的大好机会。
4、粗杂粮有助于控制血糖。用粗杂粮代替部分细粮有助于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但是这些食物维持餐后血糖的能力也是不同的,如燕麦、荞麦、大麦、红米、黑米、赤小豆、扁豆等可明显缓解糖尿病病人餐后高血糖状态,减少24小时内血糖波动,降低空腹血糖,减少胰岛素分泌,利于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控制。
不同粗粮的吃法
1、小米
小米煮饭味道较差,但熬粥就味道很好。可加入红枣、桂圆等,味道更好,还有一定的养胃补血之作用。
2、黑米
黑米较硬且粗糙,用来煮饭并不太合适,熬粥较好。高粱或黑米与东北米按1∶10的比例一起熬粥,或将黑米和鸡、鱼等放在一起煲汤,口味更新奇。
3、糙米
糙米饭要煮得可口,最好先将糙米浸两小时。糙米或红米可单独煮食,或与白米混合煮食,煮饭熬粥均可。取适量小米熬30分钟左右,再与大米一起熬成二米粥,口感较好。
4、玉米
鲜玉米可用高压锅煮熟,做正餐或加餐食用。变换选择:可经常选择一些有地方风味的粗粮食品,使口味多样。各地方玉米制品的种类很多,如爆玉米花,与面粉等混合制成的玉米糕,玉米饼,玉米馒头,玉米面饺子、包子、馅饼,玉米片等。
5、荞麦
荞麦饼,即荞麦面与面粉混合做成的饼;荞麦面条,即荞麦面与面粉混合做的面条;荞麦面馒头,即荞麦面与面粉混合制成的馒头。
6、腊八粥
常见配料有珍珠米、薏米、麦仁、黑米,有的还放白果、百合、莲子、桂圆、绿豆、花豆等,再配以蜜饯。
7、十谷粥
配料有糙米、黑糯米、小米、小麦、荞麦、芡实、燕麦、莲子、麦片和红薏米等。一般需要用沙锅熬煮两小时。
吃粗粮的注意事项
1、别油炸或油煎
油炸或油煎会破坏粗粮的营养价值,比如做玉米饼,传统做法多用油脂来煎;在制作薯类的时候,不少人喜欢把它打成泥状,做成饼等,然后油炸,这样做成的食物,将损失粗粮的营养价值。
2、别加入大量油脂、糖等
要避免加入大量油脂、糖、面粉、米粉、纯淀粉等做法,比如做玉米饼时用精白面粉和淀粉来加强细腻感,加工薯类时加入糖、奶油等。这样做虽然改善了口感,但是让粗粮变成了高能量食物,失去了其自身的营养特点。
3、别反复加工
有人做红豆沙馅时会将红豆反复煮几次,丢弃煮豆的水,再把豆皮全部去掉,把红豆沙做得特别细腻,甜味特别重,结果令红豆皮中的大量膳食纤维以及多种抗氧化成分和维生素丢失。正确的做法是用整粒的红豆一次煮烂后碾碎制作成馅。
不宜吃粗粮的`人群
1、胃病患者谨慎吃
有胃病或消化性溃疡的人不适合多吃粗粮。大量的纤维素会对肠胃产生一定的刺激,一般的健康人没问题,但有较重胃炎或胃酸过多的人都不太适合,肠胃有溃疡的人同样受不了。
2、老人应该适量吃
粗粮如玉米、小米、糙米、高粱米等不容易消化,整粒杂豆类及硬果类等也需要费劲咀嚼,由于老年人咀嚼功能会有所下降,所以建议老年人选择蒸、煮、炖等方式烹调粗粮和其它食物。
此外粗粮摄入过量会影响老年人的消化吸收,老年人粗粮摄入过量还会影响某些矿物质的吸收,比如说钾、钙等,另外粗粮摄入过量还会导致便秘,所以吃粗粮一定要适量。
3、青春期少女不宜食用过量
青春期少女如果过量进食粗粮,会使其他食物中的胆固醇随着纤维素一起排出体外,导致女性激素合成减少,影响子宫等生殖器官的发育。
此外,长期进食过“粗”,会影响人体机能对蛋白质、无机盐以及某些微量元素的吸收,以至造成骨骼、心脏、胃肠等脏器功能的损害,降低人体的免疫能力。
4、6岁以下婴幼儿不适合多吃
因为学龄前儿童的胃肠道发育不成熟,消化吸收功能差,不宜多受刺激。孩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摄入大量的钙、铁、锌等矿物质,而粗粮中所含的植酸和单宁却有可能阻碍这些微量营养素的吸收。
5、贫血人群不能多吃膳食纤维
贫血的人如果每天吃下去的纤维超过50克,就可能降低蛋白质的利用率,还会影响矿物质吸收。而粗粮正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
其次,燕麦、荞麦、玉米等谷类以及绿豆、红豆等多种杂豆里,还含有“抗营养”的植酸等物质。它们会妨碍钙、铁、锌等矿物质的吸收,还会延缓蛋白质的消化吸收。这些都会一定程度上影响贫血者的身体健康。
⑦ 杂粮该怎么吃才健康从烹饪到进食,教你一步步给健康“加分”
杂粮不等于就是粗粮。
粗粮是相对我们平时吃的精米、白面等精粮而言的;主要包括谷物中的玉米、小米、紫米、高粱、燕麦、荞麦、麦麸以及各种干豆类,如黄豆、青豆、赤豆、绿豆等初级农副产品,以及全麦与全谷物类加工食品,由于含有的膳食纤维更为丰富,所以叫做“粗粮”。
杂粮有所区别,所谓:“五谷杂粮”,杂粮通常是指除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和薯类等五大作物以外的粮豆作物。主要有:高粱、荞麦、燕麦、大麦、糜子、薏仁、菜豆(芸豆)、绿豆、赤豆、蚕豆等各种豆类等等。
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把粗粮与杂粮的概念混淆,以为粗粮就是指的杂粮。
事实上对于初级农副产品而言,所有的杂粮均属于粗粮,均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而粗粮并非只有杂粮。
从概念上来说是有区别,主要是杂粮生长期短、种植面积少、种植地区特殊、产量较低,因此不是主要的农作物,所以被称为杂粮。而在生活中,从营养方面做出区别的意义不大,所以不用过于纠结是粗粮还是杂粮。
老年人这样吃杂粮,吸收好,更 健康 :
首先是要注意烹饪方式
杂粮大多质地比较坚硬,不容易软化,膳食纤维也非常丰富,不利于消化吸收,对于老年人而言,烹饪方式就显得非常重要。
建议: 1、杂粮多用于熬粥,作为主食的替代品; 比如绿豆粥、八宝粥、腊八粥等等,或者用于熬汤。这样经过充分的熬煮,可以让食物变软,大大减轻牙齿以及胃肠的负担,更有利于营养的吸收。
2、做成糕点; 比如马蹄糕、绿豆饼、老婆饼、或者做成豆腐等等,粗粮细作,营养价值的利用率会更高。
3、做发酵食品; 比如做成包子、码头、发糕,窝窝头、腐乳等,经过酵母的发酵之后,可以把糖类物质进行分解,更有利于人体的消化吸收。再则口感也是更加松软,还带有浓浓的特殊风味。
其次是要控制进食量
杂粮虽然营养丰富,其中豆类当中含有的蛋白质,矿物质以及维生素也是非常丰富的。也含有丰富的糖类,合理进食可以与主粮更好地形成营养互补。
然而含有的膳食纤维丰富,营养不容易吸收,老年人不适合长期大量进食。老年人的主食还是应该以米饭或白面为主,满足人体对能量的需求;杂粮每周吃3—5次左右即可。
再就是进食的时间
作为粥类食品或者是糕点,发酵食品,可以作为早餐或晚餐主食的一部分,不应该是全部。
比如早餐喝的是豆粥,还可以吃些白面包子或馒头等作为主食。晚餐喝豆粥,可以吃些马铃薯,山药等薯类。
如果是早餐或晚餐吃的是杂粮糕点,或者是发酵食品;还可以喝些白米粥或面条,或者是豆浆等食物。这样干与湿的搭配,更容易消化吸收。
总而言之,杂粮也是人类很好的“合作伙伴”,而且在种植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的农药、化肥非常少,所以质量更有保障。
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