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哪些方面
心理学家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描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对自我的成就有价值感。
2、适度地自我批评,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
3、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主动性,不为环境所左右。
4、理智,现实,客观,与现实有良好的接触,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击,无过度的幻想。
5、适度地接受个人的需要,并具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
6、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的,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客观的估计。
7、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观能适应社会的标准,对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
8、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
9、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需要改变自己。
10、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爱人的能力和被爱的能力。在不违背社会标准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既不过分阿谀,也不过分寻求社会赞许,有个人独立的意见,有判断是非的标准。
⑵ 心理健康10条标准是什么
一,有足够的自我安全感。
二,能够充分的了解自己,并且能够对自己的能力做出一个适度的评价。
第三,生活理想要切合实际,不妄自菲薄,不自高自大。
第四,不脱离周围现实的环境,活在当下。
第五,能够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和谐,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第六,善于从经验当中学习,学习自身的一些优势。
第七,能够保持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人社会性的一个重要的属性。保持一个好的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十分重要,能够让我们在快乐的人际交往当中,健康的人际交往当中,获得一些自我的需求。
第八,能够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有压抑通过发泄的这样一个方式,将自己的一些能量进行一个有效的释放。
第九,在符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个性。
第十,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够恰当的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以上这十条就是我们心理健康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
⑶ 人体心理健康的七条标准是什么
第一,智能良好。我们一般理解的智能,多数指的是智力,并不是智能。智能是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和运用知识、经验、技能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智能良好综合体现在两个精神和四个能力。即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发现问题的能力、认识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善于协调与控制自己的情感。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内心体验的外在反映。人的情感活动,要有倾向性,喜怒哀乐,要表现出来。一定要跟外界环境协调,心情要开朗,要乐观。
第三,具备良好的意志品质。意志就是为达到即定目标,主动克服困难的能力。一种良好的意志具备四个特点。一是目的性,目的要合理;二是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期望值和一些心态;三是要培养自己的坚强性和自觉性;四是要培养自己的果断性和自制性。
第四,人际关系和谐。一是要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相对广泛的人际交流圈;二是人际交流要独立思考,要保持一个独立完整的人格,不要人云亦云,不要盲从;三是在人际交流当中要注意宽以待人;四是在人际交往中要积极主动,要坦诚。
第五,能动地适应和改造现实环境。适应社会是绝对的,改造社会是相对的,重点是适应。只有在适应的基础上才能局部地改造。
第六,要保证人格的完整和健康。人格是人在社会生活当中的总体心理倾向,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构成要素要完整,不能有缺陷;二是人格的同一,不能混乱,生理上的我和心理上的我必须是一个人,不能分离;三是要有一个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第七,心理年龄和生理年龄要适应。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其一般心理特点与所属年龄阶段的共同心理特征是大致相符的。这可从三个方面加以判断:一看心理活动与外界环境之间是否统一,他的言行有没有过于离奇和出格的地方;二看心理活动过程之间是否完整和协调,他的认识过程、情感体验、意志行为是否协调一致;三看心理活动本身是否统一,他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否具有相对稳定性。生理发育超前,心理发育滞后或心理发育超前,生理发育滞后,那么应对社会生活变化的能力就差,就需要调整自己。
⑷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
积极向上努力学习,有远大的理想抱负,勇于担当服存组织,热爱劳动积极参加各项政治活动。
⑸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1)能够从心里上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2)能较好地适应现实环境;
(3)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4)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能较好地协调与控制情绪;
(5)合理的行为;
(6)具有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
⑹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心理健康包括以下七个方面: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反应适度、心理特点符合年龄。了解什么是心理健康,对于增强与维护人们的整体健康水平有重要意义。
人们掌握了人的健康标准,以此为依据对照自己,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诊断。发现自己的心理状况某个或某几个方面与心理健康标准有一定距离,就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锻炼,以期达到心理健康水平。如果发现自己的心理状态严重地偏离心理健康标准,就要及时地求医,以便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
在实践中,我们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
一、智力正常。这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与工作的基本心理条件,也是适应周围环境变化所必需的心理保证,因此衡量时,关键在于是否正常地、充分地发挥了效能:即有强烈的求知欲,乐于学习,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二、情绪健康。其标志是情绪稳定和心情愉快。包括的内容有,愉快情绪多于负性情绪,乐观开朗,富有朝气,对生活充满希望;情绪较稳定,善于控制与调节自己的情绪,既能克制又能合理宣泄;情绪反应与环境相适应。
三、意志健全。意志是人在完成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时,所进行的选择、决定与执行的心理过程。意志健全者在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顽强性和自制力等方面都表现出较高的水平。意志健全的大学生在各种活动中都有自觉的目的性,能适时地作出决定并运用切实有准备的方式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能采取合理的的反应方式,能在行动中控制情绪和言而有言行,而不是行动盲目、畏惧困难,顽固执拗。
四、人格完整。人格指的是个体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完善就是指有健全统一的人格,即个人的所想、所说、所做都是协调一致的。一是人格结构的各要素完整统一;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不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目标和行动统一起来。
⑺ 马斯洛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
马斯洛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和理论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马斯洛转到布兰代斯大学,担任心理学系教授兼主任,开始对健康人格和自我实现者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
⑻ 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
(一)有正常的智力水平
智力是人的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的综合。正常的智力是人一切活动的最基本的心理前提。如果智力有缺陷,则社会化的过程难以进展,心理发展水平必然受到障碍,难以独立生存。心理健康的人能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保持好奇心,求知欲,能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获取成就。
(二)能够了解并接受自己
对自我有适当的了解和恰当的评价,并且能够很好地接纳自己的现状,知己所长所短,愿意扬长避短,开发潜能,不苛求自己,自信乐观,而不是过于自卑或过分自负。
(三)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
一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最能体现和反映他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他人交往,能以尊重、信任、理解、宽容、友善的态度与人相处,能分享、接受和给予爱和友谊,有稳定的人际关系,拥有可信赖的朋友,社会支持系统强而有力。
(四)善于调节与控制情绪
心理健康的人能经常保持愉快、开朗、乐观、满足的心境,对生活和未来充满希望.虽然也有悲,忧、哀、愁等消极体验,但能适当发泄、主动调节和控制情绪,不为情绪所控,不因为情绪影响正常的生活,我们常说的情商(EQ)便体现了这一能力。
(五)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环境适应能力包括正确认识环境的能力和正确处理个人与环境关系的能力。心理健康的人是环境的良好适应者,他对自身所处的环境有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始终使自己与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生活有理想但不脱离现实,能面对现实,调整自己的需要与欲望,使自己的思想行为与社会协调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