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赤藓糖醇和木糖醇的区别有哪些
1、热量不同:赤藓糖醇是天然零热量的甜味剂,木糖醇是有热量的。
2、耐受量不同:赤藓糖醇比木糖醇的耐受量更高。所有的糖醇吃多了都会腹泻,有一个耐受量的问题,而赤藓糖醇是人体耐受量最高的。
3、影响不同:赤藓糖醇的平均血糖指数和平均胰岛素指数都比木糖醇低,因此赤藓糖醇对血糖的影响更小,并且还具有抗氧化活性。
赤藓糖醇注意事项
需要注意赤藓糖醇并不是一种化学添加剂,而属于一种天然的甜味剂,所以所含有的糖分并不高,一般来说并没有什么禁忌。
如果患有消化系统疾病的人群需要禁忌,否则可能会引起肠胃不适的情况出现,而其他的人群并没有禁忌事项,和其他的甜味剂相比较,赤藓糖醇还是安全性比较高的。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赤藓糖醇、网络-木糖醇
B. 赤藓糖醇与木糖醇有什么区别
赤藓糖醇与木糖醇可以从甜度、清凉效果、能量系数、安全性与耐受量、吸湿性、机体吸收代谢量六个方面来说明两者的区别。
1、甜度不同
木糖醇的相对甜度为几乎与蔗糖相同,为1.0,赤藓糖醇的相对甜度为0.7左右,木糖醇相对甜度更高。
2、清凉效果不同
木糖醇和赤藓糖醇都具有清凉感,但赤藓糖醇的清凉效果比木糖醇好一些。这是由于赤藓糖醇溶解吸收热最高,赤藓糖醇溶解热为-43 kcal/g,木糖醇为-36.5 kcal/g。
3、能量系数不同
在GB 28050-2011问答中,规定赤藓糖醇的能量系数为0 kJ/g,木糖醇能量系数为10 kJ/g。实际上,赤藓糖醇的能量系数大约为1.7kJ/g,木糖醇为16.7kJ/g。
4、安全性与耐受量不同
赤藓糖醇的耐受量大约是木糖醇的2倍,赤藓糖醇的男士耐受量约为0.68g/kg体重,女士耐受量约为0.8g/kg体重;木糖醇的男士耐受量约为0.3g/kg体重,女士约为0.3-0.5g/kg体重。
木糖醇食用过多会产生腹胀、肠鸣和腹泻等副作用,而赤藓糖醇耐受量更高,不易引起产气或轻度腹泻等副作用。
5、吸湿性不同
木糖醇吸湿性比赤藓糖醇高:赤藓糖醇在90%的空气湿度下也不会吸湿;木糖醇在相对湿度 86%(23℃,2d)水分吸收量大约为7.64%。
6、机体吸收代谢量不同
赤藓糖醇进入机体后,由于不能被任何酶系统消化降解,只能通过肾从血液中滤去,经尿排出体外。另有10%进入大肠,也几乎不能被细菌发酵利用。
木糖醇 80%通过肝脏代谢,50%以上转变为葡萄糖,45%左右被氧化,其他很少一部分变成乳酸。
C. 甜菊糖和赤藓糖醇有什么不同,哪个更适合糖尿病人
都不行,这两种都是天然提取,虽然血糖波动降到了1,但依然是会波动血糖,吃多了一样不好。
不管这类代糖吹的天花乱坠,比如不参与身体代谢什么的,但都不能掩盖一个事实,那就是碳水化合物达到100毫克35%的含量。
这是营养表标注的,也是国家要求必须标注的营养成分表。
那么问题来了,碳水化合物怎么会不参加身体代谢?
如果不参加身体代谢,检验部门又为什么要让他们在代糖营养表里标记碳水化合物含量?
所以别听信那些从国外进入中国的代糖,这类代糖的推荐者多数并非专业内分泌医生,他们更多是保健医生,把代糖输入中国的原始口号是,代糖可以减肥,而且是天然食品,仅此而已。
所以糖尿病这两种代糖都不能吃,包括什么罗汉果糖醇之类的也不能吃。
唯二能吃的就两种,阿斯巴甜和木糖醇。
木糖醇虽然也含有少量碳水化合物,但人体自然合成就会产生木糖醇前体,因此少量摄入木糖醇并不会引起血糖波动,但吃多了也不行。
阿斯巴甜倒是没问题,因为是化学甜味剂,完全不含有碳水化合物,所以糖尿病可以随便吃,但也不能吃太多,因为是化学合成剂,对肠道细菌并不友好,所以吃多了可能会便秘。
当然我这种甜食爱好者没办法不吃甜,因此我会买低聚果糖和阿斯巴甜一起吃。
D. 最安全的代糖排行
减肥的你是不是很想吃甜食可是又不想吃糖?真的有很多朋友是这样,所以都来咨询我用什么代糖好。这篇文章就来系统聊聊。
01
一减肥必须得控糖吗?
这里所说的糖是指白糖、红糖、蜂蜜、糖浆等添加糖。
1克糖会产生4千卡的热量,所以吃糖本身不利于减肥,但这不等于吃糖一定会胖人,因为是否会胖人还得看总的能量摄入控制的好不好。
不过糖吃多了会增加龋齿风险,也可能增加高血脂的风险。[1]
所以无论你是否减肥都该控糖,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糖的摄入量最好控制在25克以内。
考虑到它主要提供能量和甜味,提供的微量营养素极少,所以吃得越少越好。
02
常见的代糖有哪些?
代糖其实就是甜味剂。有些甜味剂只能在食品工业上用,有些却可以作为餐桌甜味料用,也就是说你可以买回家,喝咖啡或豆浆时,做糕点时,做红烧排骨、糖醋里脊、西红柿炒鸡蛋、蔬菜沙拉等菜时放一些。
可以作为餐桌甜味料的代糖里又以木糖醇、赤藓糖醇、罗汉果甜苷、甜菊糖苷、三氯蔗糖最常见,电商平台输入“代糖”、“零卡糖”就能搜到很多,下面详细介绍一下这几种代糖。
(一)木糖醇(xylitol)
上面提到的五种代糖中,大家最熟悉的应该就是木糖醇了,因为我们常在口香糖里见到它。
其实它广泛存在于谷物、蔬果中,只是含量较低罢了;人体每天大约也能产生5-15克的木糖醇;而咱们买的木糖醇多是以玉米芯、甘蔗渣为原料加工得到的。
它的能量(2.4千卡/克)[2]比白糖(4千卡/克)低,甜度与白砂糖接近,口感凉爽,它还能吸湿,所以做饼干时最好别用木糖醇,否则在空气中放久了会变软;但可以做蛋糕时用,这样蛋糕放久一点也还能柔软。
另外它在体内代谢不用胰岛素帮忙,所以不会引起血糖上升,适合高血糖的朋友;它也不会被引起龋齿的细菌发酵产酸,所以不会引起龋齿。
不过木糖醇吸收的比较慢,一时摄入过多,容易出现腹泻,成人每天最好不超过50克。[3]
(二)赤藓糖醇(Erythritol)
和木糖醇一样,赤藓糖醇在蔬果中也分布广泛,在人体内也含有;口感同样清凉、甜味纯正,没有后苦味;不会引起血糖上升,也不会引起龋齿。
比木糖醇更胜一筹的是[4]:
1、赤藓糖醇热量更低,仅0.4千卡/克,添加到食品中这个能量可以直接忽略,能量算0千卡。
2、人体对赤藓糖醇的耐受性更强,是糖醇中耐受性最高的一种,不易引起腹胀、腹泻等胃肠不适问题。
3、添加到咖啡里,它可以有效的抑制咖啡的涩味。
另外与木糖醇不同的还有:
赤藓糖醇的甜度低,只有蔗糖的75%;它的吸湿性也低,所以为了提升甜度,也为了防止结晶析出,制作高甜食品时,常与其它代糖混合使用,不过吸湿性低的特性很适合用来制作口感爽脆饼干。
(三)罗汉果甜苷(mogrosides)
罗汉果原产于中国,罗汉果甜苷就是从罗汉果中提取出来的,它不含热量也不升血糖,甜度是蔗糖的150-200倍。
前几天我发了一条【罗汉果打粉作为代糖用,容易胖人吗?】的微博,提到了罗汉果甜苷,结果就有朋友跟我说买不到纯的罗汉果甜苷
E. 木糖醇和赤藓糖醇有什么区别
木糖醇是水果和蔬菜中的天然物质,甜度与蔗糖相当。赤藓糖醇存在于许多水果中,也存在于发酵的食物中,例如葡萄酒,奶酪和酱油。
木糖醇甜度更高,升糖指数也高一点。摄入过多可能导致腹泻,而且对狗有毒。赤藓糖醇可能比木糖醇对牙齿更友好,而且非常安全,也不会导致腹泻。
简介
赤藓糖醇,是一种填充型甜味剂,是四碳糖醇,分子式为C4H10O4。赤藓糖醇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如真菌类蘑菇、地衣,瓜果类甜瓜、葡萄、梨,动物的眼球晶体、血浆、胎液、精液、尿液中也能少量检测到,在发酵食品葡萄酒、啤酒、酱油、日本清酒中也有少量存在。
可由葡萄糖发酵制得,为白色结晶粉末,具有爽口的甜味,不易吸湿,高温时稳定,在广泛pH范围内稳定,在口中溶解时有温和的凉爽感,适用于多种食品。
F. 木糖醇和赤藓糖醇相比各自有什么优点木糖醇更温和
赤藓糖醇与木糖醇可以从甜度、清凉效果、能量系数、安全性与耐受量、吸湿性、机体吸收代谢量六个方面来说明两者的区别。1、甜度不同
木糖醇的相对甜度为几乎与蔗糖相同,为1.0,赤藓糖醇的相对甜度为0.7左右,木糖醇相对甜度更高。
2、清凉效果不同
木糖醇和赤藓糖醇都具有清凉感,但赤藓糖醇的清凉效果比木糖醇好一些。这是由于赤藓糖醇溶解吸收热最高,赤藓糖醇溶解热为-43 kcal/g,木糖醇为-36.5 kcal/g。
3、能量系数不同
在GB 28050-2011问答中,规定赤藓糖醇的能量系数为0 kJ/g,木糖醇能量系数为10 kJ/g。实际上,赤藓糖醇的能量系数大约为1.7kJ/g,木糖醇为16.7kJ/g。
4、安全性与耐受量不同
赤藓糖醇的耐受量大约是木糖醇的2倍,赤藓糖醇的男士耐受量约为0.68 g/kg体重,女士耐受量约为0.8 g/kg体重;木糖醇的男士耐受量约为0.3 g/kg体重,女士约为0.3-0.5 g/kg体重。
木糖醇食用过多会产生腹胀、肠鸣和腹泻等副作用,而赤藓糖醇耐受量更高,不易引起产气或轻度腹泻等副作用。
5、吸湿性不同
木糖醇吸湿性比赤藓糖醇高:赤藓糖醇在90%的空气湿度下也不会吸湿;木糖醇在相对湿度 86%(23℃,2d)水分吸收量大约为7.64%。
6、机体吸收代谢量不同
赤藓糖醇进入机体后,由于不能被任何酶系统消化降解,只能通过肾从血液中滤去,经尿排出体外。另有10%进入大肠,也几乎不能被细菌发酵利用。
木糖醇 80%通过肝脏代谢,50%以上转变为葡萄糖,45%左右被氧化,其他很少一部分变成乳酸。
G. 木糖醇和赤藓糖醇哪个更安全 关于木糖醇和赤藓糖醇哪个更安全
赤藓糖醇更安全。
1、赤藓糖醇的平均血糖指数和平均胰岛素指数都比木糖醇低,对血糖的影响比木糖醇的影响更小,并且几乎不参加新陈代谢,90%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服用对人体更加安全。
2、人体对赤藓糖醇的耐受量比木糖醇更大,木糖醇食用过多会产生腹胀、肠鸣和腹泻等副作用,而赤藓糖醇耐受量更高,不易引起产气或轻度腹泻等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