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人步行十分钟能走多远
人们走路的速度一般是4~7公里/小时,10分钟大概也就650米到1200米
⑵ 正常人步行10分钟大约多少米
一般人迈步子的话,一步大概60-70厘米,一分钟大约走70步,10分钟大概能走400多米了!
⑶ 清晨起来晨走多少步合适
一、体弱者每小时走5公里以上最好,走得太慢则达不到强身健体之目的。只有步子大,胳膊甩开,全身活动,才能调节全身各器官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而且时间最好在清晨或饭后进行,每日2至3次,每次半小时以上。
二、失眠者可在晚上睡前15分钟散步。每分钟走80米为宜,每次半小时,会收到较好的镇静效果。
三、冠心病患者步速不要过快,以免诱发心绞痛。应在餐后1小时后再缓慢行走,每日2至3次,每次半小时。长期坚持可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有效改善心肌代谢,并减轻血管硬化。
四、糖尿病患者行走时步伐尽量加大,挺胸摆臂,用力甩腿,时间最好在餐后进行,以减轻餐后血糖升高。每次行走半小时或1小时为宜。但对正在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应避开胰岛素作用的高峰时间,以免发生低血糖反应。行走一般选择在餐后半小时,而且活动时间也不要超过1小时。
五、高血压病患者步速以中速为宜,行走时上身要挺直,否则会压迫胸部,影响心脏功能,走路时要充分利用足弓的缓冲作用,要前脚掌着地,不要后脚跟先落地,因为这样会使大脑处于不停地振动,容易引起一过性头晕。
⑷ 每天应该走多少步才是最健康的步数呢
据专家表明,人一要走7000步就算是达到健康的标准,现在也可以用走路的步数来判定一个人的运动量到底有多少,一般来说走路达到4000步才算是运动量的标准,但是7000步可以预防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也就是达到健康的标准。
但是,在现在社会大部分的人每天走路都不会有7000部以上,特别是对于一些上班族来说,每天都是坐车去上班,坐车下班,这样走路的步数就更加少了。所以大家每天可以根据4000步为及格,7000步为优秀为健康的标准来进行走路,这样也可以预防一些慢性疾病,对自己身体抵抗力的增加也是非常有好处的。如果发现走了几分钟之后就觉得累了,那么一天7000步的运动量可以分为好几次来进行,只要一天的量达到7000步就可以了。比如说可以每天早上的时候早起一点去散步,或者是自己走路到公司,在下班之后或者吃了晚饭之后也可以选择去散步,这样一天的步数量也就可以慢慢的达到了。
⑸ 步行一分钟多少步数最合理
正常人每分钟步行速度大约是1m/s,步距大概60-75cm,频率一1步半/s,60-100m/min ,4-5km/h。
行走速度指数:行人在闹市区单位时间内步行60英尺的速度,这个指数可以作为一个经济指标。
在没有机械和畜力的原始时代,人的行走速度指标几乎和现在社会的国民经济景气指数一样重要。而现在市民步行速度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
另外步行速度和人体健康也有着密切关系。
走路慢的人中有77%死亡,中速的人中50%死亡,而走路速度快的人中,只有27%的人死亡。研究人员称,该调查揭示出行走速度是寿命长短的“预警器”,即使在身体健康的人身上同样适用。这一研究在美国老年学会会议上提出,发表于《美国老年学会》杂志11月刊的相关研究也印证了这一观点。
“原因可能有两个,”此项研究的作者之一,来自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的斯蒂芬妮·A·史图登斯基博士说,“一是对走路快的人来说,走路本身就是很好的锻炼;二是这些人体质一直比较好,所以走路时健步如飞。”
那么走得快,身体好为什么步速能预测寿命呢?这是由于步行需要消耗大量的身体能量,并对肢体动作进行有效的控制,同时还需要包括心肺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以及肌肉骨骼系统在内的多个器官系统的支持与配合。 而步行速度慢一方面反映出老人的身体系统已经受损,另一方面也表明他/她步行时需要耗费较多的能量,所以步速能对老人的寿命起到预示的作用。
⑹ 正常步行十分钟能走多少米
600米左右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为1 m/s,十分钟是600S
根据路程=速度乘以时间 S=vt=1m/S×600s=600m
⑺ 步行锻炼每分钟应走多少步
正常人每分钟步行速度大约是1m/s,步距大概60-75cm,频率一1步半/s,60-100m/min ,4-5km/h。
行走速度指数:行人在闹市区单位时间内步行60英尺的速度,这个指数可以作为一个经济指标。
在没有机械和畜力的原始时代,人的行走速度指标几乎和现在社会的国民经济景气指数一样重要。而现在市民步行速度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
美国心理学教授罗伯特•列文在他的《不同国家与地区生活节奏的比较》的调查报告中专门对全球31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调查,人们步行速度最快的前10个国家依次为:爱尔兰、荷兰、瑞士、英国、德国、美国、日本、法国、肯尼亚、意大利。香港排在第14位,台湾排在第18位,中国内地排在第24位。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平原地区城市的市民步行速度要快于高原地区城市市民的步行速度,而由于历史原因,我们的祖先总是把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建立在平坦的三角洲地区。同时一个城市市民的步行速度也代表了政府城市管理的水平,最起码可以看出道路是否平整。如果一个城市的失业率很高,无所事事的失业者在街上漫无目的行走的速度肯定要比匆忙的商务人士目的性很强的行走速度慢得多,所以市民行走速度似乎也关联着整个城市乃至国家的经济景气程度。
此外,步行速度还是工作效率的一种体现。特别是在某一时期,一些东亚国家的公司甚至把步行速度提到了形而上的地步。
日本着名人力资源顾问福田永曾在某本书里讲过一个故事,某公司欲从两位市场营销人员中选拔出一位主管。这两位候选人旗鼓相当、难分高下。最后老板采用的方法是用电话把两位候选人叫到办公室,用其所花费的时间来评判谁更合适这个职位。结果:一位用了80秒,另一位则用了110秒。于是,老板决定让用了80秒的那一位担任主管—在追求成功的路上,输家比赢家有时只差30秒。
另外步行速度和人体健康也有着密切关系。
走路慢的人中有77%死亡,中速的人中50%死亡,而走路速度快的人中,只有27%的人死亡。研究人员称,该调查揭示出行走速度是寿命长短的“预警器”,即使在身体健康的人身上同样适用。这一研究在美国老年学会会议上提出,发表于《美国老年学会》杂志11月刊的相关研究也印证了这一观点。
“原因可能有两个,”此项研究的作者之一,来自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的斯蒂芬妮·A·史图登斯基博士说,“一是对走路快的人来说,走路本身就是很好的锻炼;二是这些人体质一直比较好,所以走路时健步如飞。”
无独有偶,日本学者在探索长寿奥秘时,也发现寿星有长期快步走的习惯。用较快的速度走路,对促进心血管系统的活力、提高呼吸肌功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避免高血压的发生都有良好作用。对此,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教授陆一帆认为,走路速度和身体机能是相辅相成的。一般来说,走得快的人,心脏、肌肉、骨骼等各方面机能都比常人强,平衡能力、协调能力也比较好,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和对意外事故的防范能力自然更佳;反过来说,长期有规律地快走,也能提高人体各方面生理机能,如减缓老年人的血管老化,让他们显得更年轻。
那么走得快,身体好为什么步速能预测寿命呢?这是由于步行需要消耗大量的身体能量,并对肢体动作进行有效的控制,同时还需要包括心肺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以及肌肉骨骼系统在内的多个器官系统的支持与配合。 而步行速度慢一方面反映出老人的身体系统已经受损,另一方面也表明他/她步行时需要耗费较多的能量,所以步速能对老人的寿命起到预示的作用。
美研究步行速度测老年人寿命 速度越快寿命越长。想知道你活着的父母还能活多久吗?根据最新调查显示,一个简捷的指标就是老年人的步行速度。在9项涉及约3.4万年龄在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的调查研究表明,行走速度越快表示寿命越长。此外,研究员还发现,步行速度体现人体机能的状况。基于步态速度预测寿命的结果和基于年龄,性别,慢性疾病,吸烟史,血压状况以及其他因素预测的结果一样准确。
在这项研究中,步态速度以米和秒为单位计算。所有被实验者由静止状态开始,以他们一贯的步伐行走。平均速度为每秒三英尺(约两英里的时速)。“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一些医生已经开始使用它,”国家老年研究所副主任埃文哈德利说道。“尽管用步态速度预测寿命的方法还不是很普及,这项研究表明它确实是一个有力的预测寿命的因素。”
⑻ 成人正常行走十分钟能走多少米
成人正常的步行速度一小时五公里左右,十分钟差不多八百米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⑼ 健康运动步数是多少
健康运动步数是5400-7900步。
身体虚弱的人每天步行5400步就可以达到增进健康的目的,而对于身体状况较好的人,则需要更多的步数,步行7900步就可以达到增进健康的目的。当然这个推荐量是有一定速度要求的,如果能以100步/分钟的速度步行就可以达到增进健康的目的。
走路好处:
减肥如果运动者的目的是通过步行运动来管理体重,达到减肥的目的,那就需要走更多的路。基于人群的研究显示,男性运动者需要每天步行11000至12000步,女性需要8000至12000步。当然,这个步数也是以步速为100步/分钟为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