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常人最大摄氧量正常值是多少 一般健康人最大摄氧量每分钟为多少
1、一般健康人最大摄氧量每分钟为2~3升,而经常锻炼的人每分钟可达4~5升。
2、最大摄氧量是指在人体进行最大强度的运动,所能摄入的氧气含量。作为耐力运动员的重要选材依据之一,是反映人体有氧运动能力的重要指标,高水平最大摄氧量是高水平有氧运动能力的基础。
⑵ 氧气浓度是多少时,人能够正常生活
氧气浓度在19.5%至23.5%之间,人能够正常生活。
氧气浓度(%体积)对人体的影响:
1、100%,6分钟内即可致命(绝对密闭环境);
2、50%,4~5分钟内经治疗可痊愈(绝对密闭环境);
3、大于23.5,属于富氧环境;
4、20.9%,氧气浓度正常(空气中正常含氧量);
5、19.5%,人体能够承受氧气最小浓度;
6、15~19%,人的工作效率会降低,长时间会可导致头部、肺部和循环系统问题;
7、10~12%,会产生呼吸急促、判断力丧失、嘴唇发紫的症状;
8、8~10%,智力丧失,会发生昏厥、无意识、脸色苍白、嘴唇发紫、恶心呕吐等症状;
9、6~8%,8分钟即可致命;
10、4~6%,40秒内即抽搐,呼吸停止,死亡。
(2)健康的人吸纯氧多少扩展阅读
过度吸氧产生的负作用:
1、人如果在大于半个大气压的纯氧环境中,所有的细胞都会受到毒害作用,吸入时间过长,就可能发生“氧中毒”。肺部毛细管屏障被破坏,导致肺水肿、肺淤血和出血,严重影响呼吸功能,进而使各脏器缺氧而发生损害。
2、人在1个大气压的纯氧环境中,人只能存活24小时,会发生肺炎最终导致呼吸衰竭、窒息而死。
3、人在2个大气压高压纯氧环境中,最多可停留1小时~2小时,时间再长则会引起脑中毒,生命节奏紊乱,精神错乱,记忆丧失。
4、人在3个大气压甚至更高的纯氧环境中,人会在数分钟内发生脑细胞变性坏死,抽搐昏迷,导致死亡。
5、过量吸氧还会促进生命衰老。
⑶ 一个人每天氧气的需要量为多少
一个人一天要消耗大约550升的纯氧(0.5立方米)
吸入的空气中大约有20%是氧气,呼出的空气中含有15%的氧气,因此每次呼吸会消耗吸入空气中5%的氧气,这些氧气将转换为二氧化碳。因此,一个人一天要消耗大约550升的纯氧(0.5立方米)。
氧气化学式O2。化学式量:32.00,无色无味气体,氧元素最常见的单质形态。在空气中氧气约占21% 。液氧为天蓝色。固氧为蓝色晶体。常温下不很活泼,与许多物质都不易作用。
(3)健康的人吸纯氧多少扩展阅读:
氧气的主要用途:
1、冶炼工艺:在炼钢过程中吹以高纯度氧气,氧便和碳及磷、硫、硅等起氧化反应,这不但降低了钢的含碳量,还有利于清除磷、硫、硅等杂质。
2、化学工业:在生产合成氨时,氧气主要用于原料气的氧化,以强化工艺过程,提高化肥产量。再例如,重油的高温裂化,以及煤粉的气化等。
3、国防工业:液氧是现代火箭最好的助燃剂,在超音速飞机中也需要液氧作氧化剂,可燃物质浸渍液氧后具有强烈的爆炸性,可制作液氧炸药。
4、医疗保健:供给呼吸:用于缺氧、低氧或无氧环境,例如:潜水作业、登山运动、高空飞行、宇宙航行、医疗抢救等时。
5、其它方面:它本身作为助燃剂与乙炔、丙烷等可燃气体配合使用,达到焊割金属的作用,各行各业中,特别是机械企业里用途很广,作为切割之用也很方便,是首选的一种切割方法。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氧气
⑷ 正常人的耗氧量是多少
普通成人休息时每分钟会呼吸7或8升(大约0.007或0.008立方米)的空气。一天呼吸的空气总量大约为1.1万升(11立方米)。
吸入的空气中大约有20%是氧气,呼出的空气中含有15%的氧气,因此每次呼吸会消耗吸入空气中5%的氧气,这些氧气将转换为二氧化碳。因此,一个人一天要消耗大约550升的纯氧(0.5立方米)。
在肺换气过程中,由肺泡气扩散人肺毛细血管,并供给人体实际消耗或称为吸氧量。吸氧量也称耗氧量。吸氧量是以单位时间每分钟计算,故称为每分吸氧量,并以 VO 2 表示。安静时,人体的基础代谢率低,能量消耗少,每分钟吸氧量与每分钟需氧量处于平衡状态( 200~300ml )。
(4)健康的人吸纯氧多少扩展阅读:
水中还原性物质除有机物外,还有还原性无机物,如Fe2+、S2-、NO2-等。它们在水中的含量一般较少,且容易被水中溶解氧等氧化性物质氧化而失去还原性。所以在用COD评价水体受有机污染状况时,可忽略不计。但当无机物还原物含量高时,则应扣除其影响。
一般水的COD值(酸性高锰酸钾法)大致为:清洁水2~3mg/L,污染水源水10mg/L左右,生活污水30~90mg/L,工业废水因其类型不同而COD值有很大差别。低者数百mg/L,高者可达数千mg/L。我国颁布的工业废水排放标准规定,在工厂排出口处废水耗氧量的最高容许浓度为100mg/L。
⑸ 一般健康人最大摄氧量每分钟为多少
一般健康人最大摄氧量每分钟为2~3升,而经常锻炼的人每分钟可达4~5升。
最大摄氧量是指在人体进行最大强度的运动,所能摄入的氧气含量。作为耐力运动员的重要选材依据之一,是反映人体有氧运动能力的重要指标,高水平最大摄氧量是高水平有氧运动能力的基础。
测定方法:
1、直接测试法
又称做实验室测试(laboratory measurement)。让受试者带上专门的仪器在跑台上跑步,通过调动跑台的跑速级别使得受试者运动至力竭,然后用专门仪器收集到的受试者呼出的气体纳入气体分析仪进行分析。分析出的结果便能确定出其最大摄氧量了。
2、间接测试法
其依据是人体的耗氧量与本身完成的功率和运动时的心率密切相关,因而通过运动时的心率和运动完成的功推测受试者的最大摄氧量。
3、Bruce方法
同样通过跑台和心率监测仪,当心率出现180次/分时,便可断定机体已经力竭了
推测公式为:Vo2max=6.70-2.28 x 性别+0.056 x 时间(s)(健康成人,其中性别:男=1,女=2)
4、Firstbeat算法
Firsbeat最大摄氧量算法是由芬兰 Joni 博士及其团队在2012年开发申报的专利算法[1]。其算法已经在智能可穿戴产品中得到了广泛的商业使用。
该方法依赖于分析对氧气消耗和跑速之间的线性关系,这意味着当跑速增加时,氧气消耗也随之增加。
计算需要用户基本的人体测量数据(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心跳数据和跑速。在使用GPS捕获外部工作负载数据的运行活动期间,Firstbeat算法提供的Vo2max估算值是比较准确的。
其算法已被证实接近实验室测试结果,误差不大于5% 。因为Firstbeat算法方法的本质,所以算法的准确性与计算中使用的最大心率和跑速的准确性密切相关。
5、12分跑
受试者竭尽全力的跑12分钟,记录完成的距离
Vo2max=35.97 x 距离(英里)-11.29
身体素质的差异和训练水平的高低对Vo2max的影响很大.长期系统进行耐力训练可以提高vo2max水平,戴维斯(Dvais)对系统训练的人进行了研究。
受试者的Vo2max可提高25%,表明经训练Vo2max是可以得到一定程度提高的。越野滑雪和长跑等耐力性项目的运动员Vo2max最大,明显高于在非耐力性项目运动员和无训练者。
运动训练可引起骨骼肌、心肌细胞中线铰体数量适应性增加、使有氧代谢能力增强;可导致毛细血管/肌纤维比率增大、有利于肌细胞对氧的摄取、使最大摄氧量增加。
在训练引起VO2Max增加过程中,训练初期Vo2max的增加主要依赖于心输出量的增大。
训练后期Vo2max的增加则主要依赖于肌组织利用氧的能力的增大。由此可见,训练能够提高Vo2max水平,但更重要的是提高本人Vo2max的利用率,后者的可塑性高于前者。运动实践也证明:Vo2max的大小与耐力项目的运动成绩密切相关。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最大摄氧量
⑹ 正常氧气浓度范围
人是依靠氧气生成的,氧气从肺部吸入氧气后,经过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当中,有血液输送给身体的各个部位和器官,血氧浓度过高,人体的新陈代谢就越好。当然,血氧含量太高了,也不是一个好的现象,人体内的血氧都有一定的额度,过低会造成机体供氧不足,会导致体内细胞老化。所以,太高和太低都不是一个好的现象,只有血氧浓度处于正常范围才比较健康,那么人体正常范围是多少,一般情况下是95%左右,不过青年人和老年人的血氧浓度是没有办法在一个标准上来判断的。
血氧饱和度指的是血红蛋白与氧结合达到了饱和的程度百分数,所以血氧饱和度和血氧的正常浓度范围都是人体健康的正常反应,正常动脉血氧饱和度约为95%到97%,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为75%,这说明不同情况的血氧饱和度也是有差距的,但是在医学上对于这个差距有一个定的范围,只要处于这个身体健康,就不会受到任何的影响。所以,我们应该对这个血氧饱和度正常范围进行了解,区分清楚它的重要性。
氧气浓度在19.5%至23.5%之间,人能够正常生活。氧在自然界中分布最广,占地壳质量的48.6%,是丰度最高的元素。在烃类的氧化、废水的处理、火箭推进剂以及航空、航天和潜水中供动物及人进行呼吸等方面均需要用氧。动物呼吸、燃烧和一切氧化过程(包括有机物的腐败)都消耗氧气
有限空间作业时,氧气浓度在19.5%-20.9%范围可正常作业。19.5%是氧气最小允许浓度。20.9%时氧气浓度正常。
⑺ 一个人每天需要消耗多少氧气
一个人一天要消耗大约550升的纯氧(0.5立方米)。显而易见,锻炼的人要消耗的氧气比这更多。您可以在每次呼吸时向一只已知容量的塑料袋中呼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