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科学喂养小斗鸡
1、选育良种:要求公斗鸡体大骨壮,颈粗有力,腿粗而高,胸肌发达,鸡冠鲜红呈平瘤状,眼大有神,羽毛贴身,姿态雄伟,体重3.5公斤以上,母斗鸡结构匀称,发育良好,活泼好动,眼大有神,体重2.5公斤以上。 2、搞好防疫:只有使斗鸡保持健康的体态,才能有利于驯养和繁殖,因此在春季要做好疾病的防治工作,必须保持圈舍清洁,每周可用百毒杀或灭菌灵(1∶1000倍)喷雾消毒一次,消毒液可以喷到斗鸡身上,食槽、水槽每天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刷洗一次,并做好新城疫的预防接种工作。 预防免疫后,要随时观察鸡群免疫后的反应。如鸡新城疫疫苗免疫后仍不断出现新城疫病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免疫后呼吸道症状反而加重了,这说明免疫失败了。应尽快从多方面查找原因,采取积极补救措施。 3、科学配料:斗鸡生长发育快,活动能力强,能量消耗大,因此营养成份应全面,粗蛋白23%以上,必需氨基酸要齐全,青年斗鸡的饲料配方为:玉米5%、豆饼16%、高粱5.5%、鱼粉8%、贝壳粉2%、骨粉1.5%、食盐0.5%、添加剂0.5%,并搭配些菜叶等青绿饲料。 4、饲养管理:每天定时供水供食,经常保持充足清洁的饮水。要定时驯跑驯斗,驯跑时可在腿上绑上50~100克的沙袋,每天要坚持驯斗2小时,驯跑1小时,这样才能驯出动作敏捷,具有顽强的作战能力的斗鸡。 斗鸡耗料比较稳定,如出现耗料下降,或仅饮水不吃料,可能预示鸡已感染了某些疾病,要尽早查明原因,及早治疗。
饲养注意
斗鸡饲养人员每天结合饲喂、上水、撒鸡,到鸡舍巡查,观察斗鸡的吃食、饮水、粪便便可随时了解鸡群状况,及早发现问题,及早处理。在巡查时,应注意以下十方面的内容。 1、有害气体:对斗鸡危害最大的气体是氨气和硫化氢。 氨气:是一种挥发性和刺激性强的气体,如果鸡舍有大量的氨气产生,一进鸡舍就会首先感知。当嗅到氨的气味时,说明鸡舍内氨气早已超标。 硫化氢:比重比空气大,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常常积聚在地面,愈接近地面,浓度愈高。如果在鸡舍的稍高处嗅到硫化氢气味,则表明鸡舍内的硫化氢已经严重超标。从这些变化中,可以判定空气中是否含有有过量的硫化氢:铜质器具表面突然变黑。镀锌铁器表面出现白色沉淀物。黑色美术颜料颜色褪色。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味气体,特别是用煤炉保温的鸡舍,应防止人员和鸡的一氧化碳中毒。 发现这三种有害气体超量时,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例如适当加大通风量,更换垫料等,以减轻和杜绝对鸡的危害。 2、温度 饲养斗鸡,温度至关重要。特别是小雏鸡。看分散度也可以发现温度的高低,斗鸡扎堆,密度高时,说明温度偏低。斗鸡远离热源,到旁边四散,说明温度偏高。查看室内温度计,可以直接发现温度高低。发现温度计上的温度和实际要求的温度不吻合时,要立即采取升温或降温措施,必须把温度控制在要求范围内。 3、通风 通风是否良好是养殖成功的关键。在寒冷的冬季,气温低,往往只注意保暖而忽视了通风。通风良好时,斗鸡只活泼好动,舍内无异味,表现为一种舒爽的感觉。一旦发现斗鸡无病打蔫、呼吸微喘,舍内异味很浓、灰尘弥漫,应立即加强通风换气。通风时,注意冷空气不能直接吹到斗鸡身上。 4、粪便 正常斗鸡的粪便稀软,呈淡灰色条状,上面有少许白色尿酸盐。一旦发现粪便颜色变化或者出现有血便,便是发病征兆。传染性法氏囊病与传染性支气管炎可使鸡产生下痢,粪便呈黄白色;斗鸡患新城疫时排出绿色、黄白色水样粪便;舍内出现有血便,说明斗鸡感染上球虫病。当发现以上异常粪便时,应找到排粪的鸡,隔离治疗。 5、湿度 湿度也应符合标准。湿度高微生物易存活,如果再伴有温度低,则更加重低温的危害。湿度低则鸡舍干燥,斗鸡易得呼吸道病,尤其是雏鸡。长时间干燥的环境可使雏鸡脱水、衰弱。因此,斗鸡舍湿度的调整也不应该忽视。 6、死鸡数量 在斗鸡的生长过程中,无论是雏鸡、育成鸡或产蛋鸡,每天都可能有极少数量的弱鸡由于各种原因而死亡,这是正常现象。正常情况下,雏鸡死亡率应不超过0.05%,育成鸡不超过0.01%,产蛋鸡不超过0.03%。若发现死亡数量过大,就应引起注意。 7、光照 除了育雏需要光照外,产蛋鸡也需要补充光照。此外,还要注意光照的强弱。 8、声音 正常情况下,鸡不会发出异常声音。发生某些疾病,如传染性支气管炎、慢性呼吸道病及鸡新城疫时,病鸡会发出咳。
斗鸡要靠平时的训练,其训练方法可归结为下述14种手法,即:撵、溜、转、跳、推、拉、打、抄、搓、掂、托、揉、绞、扰。斗鸡长成后,第一次初斗,不宜太长,一般十五分钟即可。
‘贰’ 小斗鸡要怎么养才长得快 小斗鸡怎么喂长得快
1、给斗鸡吃高营养配方饲料,每天喂3次会长得快。小斗鸡每天上午10点、下午3点、晚上9点各喂食一次,以玉米、骨粉、鱼粉、豆饼等复合饲料为食,斗鸡满75天后为快速成长期,喂食量和蛋白饲料应逐渐增加,斗鸡长得更快。
2、斗鸡一般是用来竞赛、娱乐、观赏的宠物鸡,家养鸡一般是产蛋和食用的。斗鸡体格强健、四肢有力、攻击性强,一般雄性斗性更强。家养鸡体型圆润肥胖,腿短无力,胆小,不像斗鸡一样好斗。
3、斗鸡的肌肉发达,体重可达3~4kg,体型过重的斗鸡不一定就战斗力强,一般长到9个月,斗鸡的体型就固定,很少再有波动,想要斗鸡达到标准体重,就应在其满75天后调整饮食,多喂蛋白饲料,给斗鸡增重。
4、斗鸡与食用鸡不同,不是繁殖越多越好,斗鸡与赛鸽一样,注重血统,繁殖时也需要挑选适龄、斗性强的斗鸡进行交配,每次放斗鸡出笼,要避免公母鸡交配,繁殖过多会影响斗鸡健康。
‘叁’ 斗鸡喂什么,
斗鸡日常的饲养要点如下:
1、小鸡孵出后,一般第1天不喂饲料,供给清水;第2天开始饲喂开水浸泡过的小米及熟鸡蛋,也可饲以少量水浸泡过的芝麻;第3天开始饲喂熟鸡蛋、开水浸泡过的小米及青鲜菜类为主的饲料,并可适当喂给少量昆虫和杂粮。
2、30天后,适当增加昆虫和杂粮的饲喂量。
3、75天后,雏鸡生长迅速,尤其增长骨骼更需在饲料中增加矿物质饲料(骨粉)及昆虫,民间习惯饲喂蝉、土元及蝗虫等。
4、斗鸡后期饲养:斗鸡后当天首先用温水将其头部和口腔内的余血洗净,依据具体情况,适当涂以消炎药物,防止感染或发炎。此刻需喂足量饮水。此后开始喂给3天菜类为主的饲料,称之为“三 菜”;然后再喂给3天青菜并混合少量高梁称为“三花”;此后再喂3天数量较少的高粮称为“三斜;再喂3天量略有所增加的主食高粮,称为“三平”。通过上述12天的喂养,斗鸡体内贮存的脂肪已基本消耗尽,在此期间每天供给足量饮水。此后增大食量,除喂给足量的粮食外,还加喂适量的动物性蛋白饲料,如鸡蛋及肉类等,以增强体质,有利战斗。一 般体重3.5千克的斗鸡每天喂3~4个鸡蛋的蛋白即可,民间一般习惯蛋黄不喂给训练的斗鸡。
‘肆’ 斗鸡要怎样喂养
人所共知,斗鸡的战斗水平高低,主要在于日常的饲养和训练,其要点如下:小鸡孵出后,一般第1天不喂饲料,供给清水,环境温度如同一般雏鸡;第2天开始饲喂开水浸泡过的小米及熟鸡蛋,也可饲以少量水浸泡过的芝麻;第3天开始饲喂熟鸡蛋、开水浸泡过的小米及青鲜菜类为主的饲料,并可适当喂给少量昆虫和杂粮。此时仍需注意保温、适当的运动量及阳光,有利其生长发育。30日龄后,适当增加昆虫和杂粮的饲喂量,同时增加露天运动的时间及阳光照射,有助于雏鸡正常的成长。
因各地喜于早春孵化育雏,故需注意育雏期间的保温及天气的变化;为了雏鸡顺利成长,民间还有夜间增加光照的,以延长雏鸡取食时间,有利加速成长。
雏鸡45日龄,体重可达0.5千克,公母雏鸡已易于分辨,此时开始需雌雄分群饲养,有利成长。75日龄开始,雏鸡生长迅速,尤其增长骨骼更需在饲料中增加矿物质饲料(骨粉)及昆虫,民间习惯饲喂蝉、土元及蝗虫等。此时开始雄性雏鸡进入成长阶段,为免于斗伤影响成长,需单只笼养,民间多选用荆条编制的较宽大的罩笼圈养,每天定时于早、午、晚、共3~4次放出笼外自由活动,但需严格控制不得与母鸡交配,也需防止雄鸡间较强的争斗。
270日龄的幼鸡,羽毛生齐,体格基本成长定型,可以开始进行初斗训练。依据开封市的习惯,多在农历十月初一日进行初斗,初斗的时间不宜太长,一般约持续15分钟;初斗主要观察参加战斗雄鸡的斗口,起腿打法和斗力,以作初步鉴定。农历十一月初一日,再行第2次试斗,这次试斗时间可稍长,一般可持续半小时。两次试斗后,对参战斗鸡的打法、斗争技巧及斗力的优劣,已基本掌握,即可决定其取'危?
但必须慎重对待,万勿草率从事,以防有误。此后对选留的个体,即可进行精心喂养和训练。
民间习用的食具为瓢(葫芦瓢),这种食具可以保护斗鸡嘴壳的锐利,有利日后的战斗。一般情况下,每月比斗1次,因此本阶段的每期训练时间应掌握在30天,其日程安排如下:斗后当天首先用温水将其头部和口腔内的余血洗净,依据具体情况,适当涂以消炎药物,防止感染或发炎。此刻需喂足量饮水。有人认为斗后鸡体易产生内热,可喂给大黄水(中药)。此后开始喂给3天菜类为主的饲料,称之为“三 菜”;然后再喂给3天青菜并混合少量高梁称为“三花”;此后再喂3天数量较少的高粮称为“三斜;再喂3天量略有所增加的主食高粮,称为“三平”。通过上述12天的喂养,斗鸡体内贮存的脂肪已基本消耗尽,在此期间每天供给足量饮水。此后增大食量,除喂给足量的粮食外,还加喂适量的动物性蛋白饲料,如鸡蛋及肉类等,以增强体质,有利战斗。一 般体重3.5千克的斗鸡每天喂3~4个鸡蛋的蛋白即可,民间一般习惯蛋黄不喂给训练的斗鸡。动物性蛋白的饲喂,需视鸡的消化情况,以及体质和精神表现,随时增减,以保持斗鸡的适宜体重,以利于临斗前最佳体重。在此阶段,即可开始训练,其方法是,清晨天明即把鸡抱至宽敞的场地上大撵,鸡向前走训鸡人在后方,跟随并以小棍加以驱赶,使鸡前行速度渐渐加快,时间可逐日增加,一般每天30~40分钟为度,随后将鸡放回笼中,供足饮水;上午10时,放鸡出笼,使其在广阔的场地上自由活动,使精神和肌肉都轻松下来;12时喂食,饱食后入笼休息。民间喂养斗鸡,每日食水分别供给,据说如此有利斗鸡体质。下午3时,第2次放鸡自由活动,此刻可进行适度驱赶,使鸡适度前进,但也不使其大跑,约2小时后入笼休息。晚21时从笼内放出,在适度的灯光下饲喂,称之为垫食,主要饲以动物性蛋白,垫食后再进行夜练,此时宜设灯光照明、并在地面垫以麻袋,以防磨伤足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