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按摩人体哪个穴位对肾有保健作用。
冬季按三穴位健肾固精
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冬天气温较低,肾又喜温,肾虚之人容易呈现内分泌功能紊乱,免疫功能低下,怕冷容易感冒,并可影响其它脏腑器官的生理机能。要想肾精充盛、肾气健旺,保健按摩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揉丹田丹田位于肚脐下一寸至二寸处,相当于石门穴位置。方法是将手搓热后,用右手中间三指在该处旋转按摩50至60次。能健肾固精,并改善胃肠功能。
按肾俞肾俞穴位于第二、三腰椎间水平两旁一寸处,两手搓热后用手掌上下来回按摩50至60次,两侧同时或交替进行。对肾虚腰痛等有防治作用。
摩涌泉涌泉穴位于足心凹陷处,为足少阴肾经之首穴。方法是用右手中间三指按摩左足心,用左手三指按摩右足心,左右交替进行,各按摩60至80次至足心发热为止,能强筋健步,引虚火下行,对心悸失眠、双足疲软无力等有防治作用。
② 入秋后,养肾脏,具体怎么做
秋季如何养肾
提踵可以牵拉腰背腿部的膀胱经肾经,轻震地面还可以按摩五脏六腑;用脚后跟健走可以刺激“肾经”穴位,防治骨质疏松症;摩肾腧可可补肾纳气。今天就来为你推荐几招秋季养肾的小妙招!
1:握固
方法:将大拇指扣在手心,指尖位于无名指(第四指)的根部,然后屈曲其余四指,稍稍用力,将大拇指握牢,如攒握宝贝一般。握固可以固守精气神在体内,平时走路、坐车、闲聊、看电视时都可以握固。
2:提踵颠足
方法:提踵时五趾抓地,两腿并拢,提肛收腹,肩向下沉,立项竖脊,百会上领;向下颠足时身体放松,轻轻咬牙,先缓缓下落一半,而后轻震地面。提踵可以牵拉腰背腿部的膀胱经肾经,轻震地面还可以按摩五脏六腑。
3:用脚后跟健走
方法:迈开大步,脚后跟先着地,不要弯曲膝盖。腿往前迈时,脚尖伸直如同踢球;前脚落地时,后脚脚尖踮起。脚后跟先着地,实际上就是刺激了“肾经”穴位。经常用这种方式健走可以有效防治骨质疏松症。
4:按摩肾腧
方法:并腿坐于床沿,两手掌对搓至手心发热,分别按在后背腰部,上下按摩腰背肾腧穴,至有热感为止。可早晚各一遍,每遍约200次,可补肾纳气。
5:三元式站桩
方法: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手由身体两侧向前合抱于腹前,位置与脐同高,两臂抱圆;同时两膝微屈,重心下沉,两膝关节微微向两旁打开。背略弓形,胸 要含,背要拔,腰背部略向后拱,命门穴打开。这样前后、左右、上下都是圆,整个人显得十分圆融。这是一个补益元气的基本站桩法。常做能使肾元充沛、筋骨劲强。
6:热水泡脚
方法:泡脚最适宜的时间是每晚7-9时,这是肾经气血最衰的时辰,此时泡脚、按摩能改善全身血液循环,达到滋养肾和肝的目的。泡脚用的容器以木盆为好。泡脚水,不能太热;以40℃左右为宜。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以15-30分钟为宜。
7:深呼吸
方法:做深呼吸时要选择空气清新的环境,尽量用鼻子吸气。呼吸保持柔和、缓慢、均匀、深长。以6次深呼吸为一组。然后平息调整,可以再做。
8:撞背
方法:《黄帝内经》中有记载,肾有久病者,可以寅时面向南身放松,身体后仰,用整个背部撞击墙壁,用力适度,借撞击的反作用力使身体回复直立,如此反复进行,每次撞击30下左右,每天可以做2-3次。这样可强壮腰肾、疏通经络、循行气血、平调阴阳。
③ 要养肝、调心、养肾,按摩什么穴位有用
根据季节变化,我们常说春季来养肝、夏季来养心、秋季来养肺、冬季来养肾对身体健康有益。这一观点已被中医认可,也是医疗保健过程中少不了的一部分。如果在此过程中进行相应的按摩和保健会更好。俗话说,一个人的身体有三宝,滋养肝、肾、肾是必要的。
可以说,肾经也可以像肝经和心经一样被击败。然而,由于肾经路线复杂,许多重要穴位的个体按摩效果好,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特定的穴位来调节肾脏。我首推涌泉穴,因为它是我们肾经上最最重要的一个穴位,被医学界称为“健身之穴”。它是足少阴肾经的第一点,位于足心凹陷处。你可以弯曲脚底前足,凹陷处是涌泉穴。
④ 什么穴位对肾好
太溪穴——补肾回阳、修复先天之本的要穴 太溪,是足少阴肾经的输穴和原穴,输穴就是本经经气汇聚之地,是古代医籍中记述的“回阳九穴”之一,具有明显提高肾功能的作用。原穴就是肾脏的原气居住的地方,肾经的原发力、原动力都在这里。太溪穴合二为一,所以太溪穴处肾经的经气最旺。它具有滋肾阴、补肾气、壮肾阳、理胞宫的功能,也就是说,生殖系统、肾阴不足诸证、腰痛和下肢功能不利的疾病太溪穴都能治。 《会元针灸学》中有这样的记载:“太溪者,山之谷通于溪,溪通于川。肾藏志而喜静,出太深之溪,以养其大志,故名太溪。”太,大也。溪,溪流也。太溪就是大的溪流,也就是说,肾经水液在此形成较大的溪水。从这个释名可以看出,此穴可以源源不断滋养人体的肾脏之水,与肾脏的健康息息相关。 所以说,要想滋阴补肾、修复先天之本,就必须激活肾经。而要激活肾经,就要从太溪穴着手,也就是从源头开始,太溪穴就是肾经的源头。通过按这个穴位,让它再撞击、通络别的穴位,最后把整条肾经都打通,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最后,你就会发现整个身心在不知不觉中都改善了。 太溪穴如此重要,它到底在什么位置呢?太溪穴很好找,它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问的凹陷处,用手指按揉有微微的胀痛感。 有人经常咽喉干,喝水也不管用,没有唾液,这是肾阴不足。揉太溪穴就能补上肾阴。可以一边按揉一边做吞咽动作,这样效果会更好。 如果家里有高血压、肾炎病人,也可以经常给他们按揉太溪穴,可使高血压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而且对尿蛋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手脚怕冷或发凉的人,可以在睡前按摩太溪穴,在每天反复刺激之下,慢慢会感觉到暖和的。 太溪穴不但是肾经上的大穴,而且还是全身的大补穴。众所周知,足三里穴是人体的第一长寿穴,它是胃经上的合穴,偏重于补后天,而太溪穴偏重于补先天。所以,要补肾回阳、修复先天之本就得从太溪穴开始。
⑤ 如果想补充“肾气”,身上哪几处补肾穴位常按按就可以
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很多人在拼命工作的同时总会或多或少地忽略自己的健康状况,而长时间繁重的工作压力加上不规律的作息习惯便导致了各种各样肾病的出现。而肾脏作为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其功能运转的正常与否直接关系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情况,因此,保养肾脏势在必行。
中医的按摩手法包括按、扣、推、拿、点、擦等十九种,所以,大家在按摩以上穴位时可以采用多种手法相结合的方式。除此之外还要注意的是要控制好按摩的力度,感觉到酸胀疼痛就要立即停止,一次按摩的时间以五分钟左右为宜,孕妇以及有其它严重疾病的人最好根据医嘱量力而行。
平时生活中经常按一按这些补肾穴位,既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又能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作用,大家何乐而不为呢?然而,穴位按摩重在坚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无法看出成效的。在坚持日常按摩保养的同时,努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双管齐下才能让肾脏更加健康。
⑥ 什么季节补肾最好怎么补
冬天补肾最好,因为冬天是主“藏”的季节,而肾又是主“藏”的脏腑,所以冬季是补肾的最佳时间。
补肾要先分清阴阳,阳虚阳虚怕冷,阴虚怕热。肾阳虚体质进补应以温热为主。补阳药多是热性药,如附子、肉桂、鹿茸、淫羊藿、肉苁蓉、巴戟天等,可用肉桂、鹿茸煲汤,煲牛肉、羊肉、狗肉都可以,用冬笋、黑木耳炒菜。
肾阴虚的人,大多脸发红、五心(双手、双脚、胸)烦热,应以甘凉滋阴为主,忌用辛燥耗津、苦寒伤阴之品。补阴药多是甘寒药,主要有六味地黄丸、西洋参等。肾阴虚者可平常多食用山药、枸杞子、鹿角胶、核桃仁、海参、银耳等。
阴阳两虚进补,宜采用阴阳并补,养阴温阳和滋阴壮阳等补法。阴阳并补可以用陈李济壮腰健肾丸,也可以用太子参15克,白术15克,山药30克,茯苓20克,黄芪30克,紫河车15克,当归15克,鹿角10克,龟板12克,白芍12克,白芨30克,功劳叶12克。水煎服,1日1剂,早晚分2次口服。
⑦ 哪个穴位可以健肾
您好,用按压穴位的方法进行保健肾脏,耳穴取肾点、膀胱点、心点、肝点、肺点、皮质下点、枕点,手穴取肾点、命门点、心点、肝点、肺点、头顶点、后头点,脚穴取相应点。
为什么要取这些穴呢?肾和膀胱相表里,手、足、耳上的点是对肾脏系统作用最直接的,当然要取。金生水,肺为肾之母,水生木,肝是肾之子,母不强则子弱,子弱则母受损,所以,要健肾,还需照顾好肾的母和肾的子,也就是肺与肝,所以肝和肺穴也是必需要按压的。肾和心关系密切,心比如天子,肾比如皇后,心肾和睦,身材才干健康,所以,心穴也是要取的。
大脑是接收心和肾的双重领导,心、肾通过大脑指挥人体全身,而且,肾主骨髓,脑为髓海,所以保健肾脏要取脑穴,耳穴上的皮质下点、手穴和脚穴上的头顶点,都是最重要的脑穴。脚穴后头点是肾对应的部位,周尔晋老先生把后头比作‘心肾之后宫’,所以,耳穴上的枕点、手穴和脚穴的后头点也在必选之列。
这些穴位不仅是保健肾脏的必用之穴,也是治疗肾脏系同一切疾病的基础用穴。前面我先容的治疗泌尿生殖系统所有疾病的方法,都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减的。
希望能够帮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