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健康中国行-2015全国广场舞大赛要交费吗
参加健康中国行-全国广场舞大赛完全免费,是一场公益性的全国活动。
今年是第二届,大赛是由多个国家部门指导参与,权威性较高,组委会不会以任何形式收取参赛队伍的报名费用。
② 什么样的运动有益心脑血管
适当运动和锻炼都有益身心健康和心脑血管。只要不过量,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
如果是年轻人,可以参加的项目有很多,比如跑步,打篮球,健身房,刺激点的有登山、滑雪、蹦极、滑翔伞拳击运动等等。
如果是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不太适合太激烈的运动,可以选一些比较温和的锻炼,比如太极,散步,跳广场舞……
③ 怎样治疗脑动脉硬化
脑动脉硬化
脑动脉硬化是全身动脉硬化的一部分,尤其在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发病率男的比女的多。由于脂质代谢障碍,胆固醇和脂肪沉着于动脉内膜深处,胶原纤维亦大量增生,使动脉壁的内膜增厚、造成动脉管腔狭窄。由于人的衰老、脑的生理性功能减退,脑组织的老化、萎缩以及遗传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都可能促成脑动脉硬化。
在脑动脉硬化的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脑动脉硬化时所产生的一系列症状主要由于脑循环量减少,大脑功能减退所致。如头痛、头晕、眩晕、耳鸣、手颤、手肢麻木、睡眠不佳、容易疲劳、记忆力减退等。这些症状中如头痛多为钝痛,在枕后部或前额部。记忆力减退常表现为对名称及数字易忘记以及近事遗忘。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失眠为主,梦多,不易入睡或睡眠浅、时间短。有的学者把头痛、眩晕和遗忘作为脑动脉硬化的三个主要症状。脑动脉硬化的后期可以出现行为或性格的改变,如表情淡漠、漫不经心,孩子气、语言重复、情绪不稳、易激动、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发牢骚、发脾气等,总之症状是很多的。
1、避免精神紧张,情绪波动,以减少脑血管痉挛的发生。
2、要注意劳逸结合,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如散步、体操、打太极拳、下棋、旅游等。这些活动可以使血流畅通,增强体质。
3、吸烟可引起血管硬化,长期大量饮酒可促使动脉硬化,所以应戒烟和少饮酒。
4、合理的饮食对动脉硬化的预防是有效果的,避免食用量脂脉或胆固醇的食物。瓜果蔬菜、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则应注意补充。
5、要认真坚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因为这些慢性病的发展可促进脑动脉硬化。
6、根据病情在医生指导下可用一些扩血管降低血脂和活血化瘀的药物,可以改善症状。如复方路通,脑益嗪、尼莫地平、脑心舒、心脑舒通、维生素E等。
④ 中国老龄促进工程心脑血管健康促进项目医疗三步走分别是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2-11
⑤ 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的第一章 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
第一节 我国脑血管病的流行现状与发展趋势
目前脑血管病已成为危害我国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城市居民脑血管病死亡已上升至第一、二位,农村地区在20世纪90年代初脑血管病死亡列第三位,90年代后期升至第二位。全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约200万人;每年死于脑血管病约150万人;存活的患患者数(包括已痊愈者)600~700万。 目前,全国每年因本病支出接近200亿元人民币,给国家和众多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
第二节 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及其干预管理
一、高血压
高血压是脑出血和脑梗死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国内有研究显示:在控制了其他危险因素后,收缩压每升高10mmHg,脑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增加49%,舒张压每增加5mmHg,脑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增加46%.一项中国老年收缩期高血压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随访4年后,降压治疗组比安慰剂对照组脑卒中的死亡率降低58%.
建 议:
(1)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力度,努力提高居民预防脑卒中的意识,主动关心自己的血压;建议≥35岁者每年测量血压1次,高血压患者应经常测量血压(至少每2~3个月测量1次),以调整服药剂量(见表9)。
(2)各级医院应尽快建立成年人首诊测量血压制度;
(3)各地应积极创造条件建立一定规模的示范社区,定期筛查人群中的高血压患者并给予恰当的治疗和随诊。
(4)对于早期或轻症患者首先采用改变生活方式治疗,3个月效果仍不佳者应加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见附录Ⅱ-1)。
二、心脏病
有心脏病的人发生脑卒中的危险都要比无心脏病者高2倍以上。非瓣膜病性房颤的患者每年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性为3%~5%,大约占血栓栓塞性卒中的50%。
建 议:
(1)成年人(≥40岁)应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心脏病;
(2)确诊为心脏病的患者,应积极找专科医师治疗;
(3)对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在有条件的医院可使用华法令抗凝治疗,但必须监测国际标准化比(INR),范围控制在2.0~3.0;对年龄>75岁者,INR应在1.6~2.5之间为宜;或口服阿司匹林50~300mg/d,或其他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见表9)。
(4)冠心病高危患者也应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50~150mg/d,或其他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三、糖尿病
糖尿病是脑血管病重要的危险因素。Ⅱ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卒中的危险性增加2倍。
建 议:
(1)有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人应定期检测血糖,必要时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糖化血浆白蛋白。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同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一致(表3、表4)。
(2)糖尿病患者应首先控制饮食、加强体育锻炼, 2~3个月血糖控制仍不满意者,应选用口服降糖药或使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控制目标见表5.
(3)糖尿病患者更应积极治疗高血压、控制体重和降低胆固醇水平。
四、血脂异常 大量研究已经证实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降低与心血管病有密切关系。
建 议:
(1)血脂异常,尤其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其他危险因素者首先应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定期复查血脂。改变生活方式无效者采用药物治疗。
(2)对既往有TIA、缺血性卒中或冠心病史,且TC高于5mmol/L的患者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TG增高者选用贝丁酸类药物治疗。
五、吸烟
经常吸烟是一个公认的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其对机体产生的病理生理作用是多方面的,主要影响全身血管和血液系统如:加速动脉硬化、升高纤维蛋白原水平、促使血小板聚集、降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等。长期被动吸烟也可增加脑卒中的发病危险。
建 议:
(1)劝吸烟者戒烟(动员吸烟者亲属参与劝说,提供有效的戒烟方法)。
(2)动员全社会参与,在社区人群中采用综合性控烟措施对吸烟者进行干预。
(3)促进各地政府部门尽快制定吸烟法规,如在办公室、会议室、飞机、火车等公共场所设立无烟区,仅在指定地点可供吸烟,以减少被动吸烟的危害。
六、饮酒
人群研究证据已经显示,酒精摄入量对于出血性卒中有直接的剂量相关性。但对于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目前仍然有争议。
建 议:
(1)对不饮酒者不提倡用少量饮酒来预防心脑血管病;孕妇更应忌酒。
(2)饮酒者一定要适度,不要酗酒;男性每日饮酒的酒精含量不应超过20~30g,女性不应超过15~20g.
七、颈动脉狭窄
国外一些研究发现,65岁以人群中有7%~10%的男性和5%~7%的女性颈动脉狭窄大于50%.
建 议:
(1)对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一般不推荐手术治疗或血管内介入治疗,首选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或他汀类药物治疗。
(2)对于重度颈动脉狭窄(>70%)的患者,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考虑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或血管内介入治疗术(但术前必需根据患者和家属的意愿、有无其它合并症以及患者的身体状况等进行全面的分析讨论后确定)。
八、肥胖
国内对10个人群的前瞻性研究表明,肥胖者缺血性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度为2.2.近年有几项大型研究显示,腹部肥胖比体重指数(BMI)增高或均匀性肥胖与卒中的关系更为密切。
建 议:
(1)劝说超重者和肥胖者通过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加体力活动等措施减轻体重,降低卒中发病的危险。
(2)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饮食习惯。成年人的BMI(kg/m2)应控制在
九、其他危险因素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代谢综合征;缺乏体育活动;饮食营养不合理;口服避孕药;促凝危险因素
第三节 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一、健康教育的内容
三个主要方面:
(1)让人们了解脑血管病的严重危害,引起足够的重视,主动预防;
(2)告诉人们脑血管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和诱发因素并知道如何预防;
(3)发生了脑卒中后应该如何应对。
二、健康教育的方法
医院健康教育;社区健康教育;利用大众媒体开展健康教育
⑥ 健康管理在中国行得通吗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结构、经济结构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人们的健康意识,特别是城镇居民的健康意识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健康的消费需求已由简单、单一的医疗治疗型,向疾病预防型、保健型和健康促进型转变。健康管理概念的兴起正是源于这种市场的倒逼需求,特别是由于人的寿命延长和慢性疾病发生的增加以及由此而造成的医疗费用大幅度持续上升。寻求控制医疗费用并保证个人健康利益的需求推动了健康管理机构在中国的着陆。
预防意识太薄弱
但健康管理在中国说了十多年,为何慢性病发病率还是只增不减?
在国外,健康管理的模式已经走上产业化轨道:70%以上的人群每年都会进行至少一次健康体检,几乎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私人保健医生,固定选择医生和医院,连续监督健康状况;而在中国,每年参加体检的人数不足总人口的5%,主动体检的人数还不到0.3%,更别说参加健康管理了。国民健康意识之低,从某些实例就能看出来,比如,有些人一年抽烟能花费上万元,而花几百元做个体检在他们看来却是“太贵了”,一旦生病,他们只能花费巨资寻求专家名医,“没病没痛不和医生打交道”依然是国人的共识。而事实是健康管理提早预防可以让他们少花这笔冤枉钱。
只要个体缺乏预防意识,无法真正意识到健康管理的规范化、个体化对健康的重大作用。那么,即使健康管理专业机构把健康管理教育一百遍也没有用,这就是健康管理理念无法在中国普及的主观性因素。
健康管理成本居高不下
近几年,在卫生机构和健康管理从业人员的努力下,少部分国内普通居民的健康意识也有所提高,会主动参与体检,但对于健康管理多数人还是只能望而却步:“太贵了!”对于他们来说,体检的意义很多时候还是仅限于判断身体是否无病。
在医疗保障体系尚不完善的中国,如果照搬国外的健康管理体系,一个人要接受真正意义上的健康管理,付出的成本无疑是巨大的。首先,需要有专业场地和器材有进行人体信息采集保存;需要有专业医生或者健康管理师长期跟踪指导维护;最后,还要有人体健康数据库提供分析依据。这一切人力物力都需要有足够的财力去承担,这是健康管理在中国无法普及的客观性因素。
没有人不希望自己和家人能够健健康康地生活,国内部分受过高等教育的都市白领也越来越意识到健康管理预防疾病的有效性,但很可惜的是多数人是付不起专业健康管理机构的数万乃至数十万年费的,而一般医生能给予的只能是“戒烟限酒、合理营养、适当锻炼”之类的口头建议。
缺乏成熟大众化健康管理模式
身处现在的高污染的环境,个人的健康已经不是“戒烟限酒、合理营养、适当锻炼、心理平衡、定期体检”可以简单管理得了的。健康管理需要多方面协作完成。专业指导督促、健康数据库、个人自我管理、合理膳食运动安排、专业指导„„.一样都不能少。
目前,国内提供健康管理服务的模式主要有:第一类是针对高端收入人群的私人会所式健康管理,会员交不同价格的会费,公司提供定期体检,健康评估、推荐药品保健品,仪器理疗,就医绿色通道以及提供宜人休疗环境等等;第二类是针对普通大众的以体检服务为导向的公司或机构,主要经营体检项目,必要时提供私人保健医生和帮挂号等服务,代表公司如爱康、慈铭等;第三类是医生为主导的,面向病人提供的健康跟踪干预服务。以上三种健康管理模式要么代价太高不适合平民大众,要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健康管理。所以,要发展一种良性的大众化健康管理模式,在我们国家,任重而道远。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健康管理是人一辈子的事情,但与其本质背离的是在中国要实现“这一辈子的事”代价太高。如果由专业机构提供健康管理一条龙服务,假若有一天经济能力无法继续承担,那么健康管理的连续性将会被迫中断。一直专注健康经营领域的汤臣倍健公司正是意识到国内大众化健康管理的现状,以汤臣倍健人体数字健康研究中心为科研基础,历时五年构建出一套移动互联网健康管理品牌—十二篮。事实上,汤臣倍健自十年前启动“健康快车营养中国行”公益活动,为全国民众提供免费体检和普及营养健康知识以来,每年都会收集到超过十万份的人体健康数据,并联合权威机构共同研究分析,为今天的十二篮健康管理打下了强而有力的基础。
据了解,十二篮健康管理将通过“移动互联网+在线专业指导+个性化解决方案+健康数据持续监测”的模式帮助用户主动管理自身健康。相比传统的健康管理模式,十二篮利用大数据技术解决了传统需靠医生面诊的底效方式,用户只要通过随身外设备记录自身健康数据,系统便自动为用户推送对应的管理方案,并通过系列智能化服务和社区设计维系用户的主动能与持续利益激励。按照十二篮研究负责人的话,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十二篮希望的是帮助国人形成“主动健康”的意识,通过现代技术的介入养成一套自我管理健康的意识,彻底改变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和不良生活方式,将疾病消灾在萌芽阶段,拥护终身健康。
⑦ 你对心脑血管疾病健康科普中国行科普公益活动有什么想法和建议
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健康普,中国行科普公益活动,我觉得中国对待这种疾病的科普非常的重视。
⑧ 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应该注意什么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组织编撰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概要(报告)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处于上升阶段。推算心血管病现患人数2.9亿,心血管病死亡率仍居首位,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寒冷天气,今年比往年来的更早,而且这几天北方大部分地区降温,也让大家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寒意。那么,天气降温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该在衣食住行这几个方面注意哪些事呢?
适当增加饮水:冬季气候寒冷,血流速度较慢,加之大家进食高热量食物的增加,易发生血流瘀滞,所以鼓励大家适当增加饮水,但如果存在急性心力衰竭,则需要限制饮水。从而造成血流减缓,血压升高,与之同时心脏负荷增大,增加了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的发生率。
⑨ 怎样做到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1.心脑血管疾病的危害心脑血管疾病在所有人体病症中有三个“第一”:
全世界每年约有17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占总死亡人数的50%以上,致死率位居第一;在人类所有疾病中,心脑血管病的复发率高达87%,复发率位居第一;在所有人体病症中,心脑血管疾病的致残率高达50%,致残率位居第一。
“致死率、复发率和致残率”三个第一。如果家里有人患了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这户人家的精神面貌、物质水平就基本上回到原始社会的状态了。
而造成心脑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之一便是高血脂症。目前我国患高血脂的人数已高达1亿多人,平均每年还在以1500万人的速度激增。究其原因,与人体微循环系统的“气血淤滞”现象息息相关。
微循环系统气血淤滞,心脏内阳气推动不足,便容易产生“心气虚”的情况。心气虚是指推动心脏肌肉的阳气减弱,见到心仪的美女也很难“心动”了。
微循环系统气血淤滞,心肌里的润滑物质匮乏,便容易产生“心阴虚”的情况。心阴虚是指心阴液不足,连嘴里的津液都很少,心肌在运动的时候就会“干磨”,摩擦生热,所以心阴虚生内热:手心热,脚心热,舌头热得通红,心烦意乱,焦虑不安,动不动就会跟家人朋友起急。这种人时间一长,要么是高血脂、心肌缺血,要么是心血管堵塞、心衰、心梗。
正所谓“微循环畅通,百病不生;微循环障碍,百病之源;微循环衰退,人体老化!”因此,有人将微循环系统誉为人体的“第二心脏”。人体微循环系统是指微动脉、毛细血管网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系统,微血管总长度有近十万千米。这些血管口径细、长度短、数量多,最粗的也在500微米以下,只能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而且这些血管管壁薄、通透性强,是循环系统中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部位,因此有调节组织血流量、供给细胞营养、排除代谢产物的功能。往往一根微小的毛细血管阻塞,就会造成局部微循环阻塞,甚至导致血栓的危险。
2.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血液能够在血管中运行,不是因为地心引力落到脚底,而是因为有“气”在推动着“血”。因此,“清除”心脑血管中的毒素,“调节”心脑血管的运行,“补充”心脑血管的活力,才能够保持健康人体微循环系统“气血鲜活”。
健康人群“气血鲜活”,亚健康、疾病人群“气血淤滞”表现如下:
脑力劳动者运动量少,血流缓慢,导致“气血淤滞”,影响“气血鲜活”;高血脂人群血液中脂肪过多,阻塞血流,导致“气血淤滞”,影响“气血鲜活”;工作紧张疲劳、精神压力过大。心脏动力便会下降,心脑血管神经失调,导致“气血淤滞”,影响“气血鲜活”。
气血淤滞,机体组织所获得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就会减少,导致红血球聚集,脂肪沉积,微循环系统血管阻塞,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手拉手上门拜访。因此,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方式之一,便是通过食用一些药食同源的食品让你的气血鲜活起来。
3.大蒜油:血管的“清道夫”
(1)通过两个试验来验证大蒜油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作用。
第一,溶解血栓试验:在试管内放入含有血小板的血浆,加入促进血小板凝结的亚力酸,血小板会在瞬间凝结。但是,在试管的血浆中加人大蒜油后。血小板则不会凝结,从而证实大蒜油的抗血栓作用。
第二,平稳血压试验:为实验狗结扎脑动脉三根血管,使之诱发高血压,而后口服大蒜制剂,110天后血压明显下降并接近正常。
(2)药食同源的“血管清道夫”。
数千年来大蒜既作为食物又作为药物被广泛应用。《本草纲目》称大蒜有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能辟邪恶,消痈肿”。现代医学中,大蒜被誉为“天然广谱抗生素”,含有140多种珍贵的天然物质,既有挥发性成分(又称大蒜油),包括40多种硫醚化合物,又有非挥发性成分,包括100多种酯类、微量元素、矿物质以及氨基酸。而大蒜油的杀菌作用更是大蒜的2000倍,并具有极强的降血脂作用,堪称“血管清道夫”。
(3)大蒜与大蒜油对人体的助益作用。
第一,大蒜辣素具有强效抗菌活性,约占大蒜油的40%,对调节血脂、降血压、抗动脉硬化等有辅助作用。
第二,“甲基烯丙基化三硫”占大蒜油的4%~10%,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血液溶解纤维蛋白的活性。
第三,阿霍烯是一种温和的抗血栓形成剂,能够阻断血脂合成,防止低密度脂蛋白在血管壁上的沉积。
第四,大蒜具有抗菌、抗病毒的作用,对多种致病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菌、脑膜炎双球菌、肺炎双球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等的生长繁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外出旅行,不考虑口气的因素,应该必备大蒜,大蒜可以预防菌痢和肠炎以及水土不服。而且平常爱吃大蒜的人,患流行性感冒的概率就小。
第五,增强机体免疫力,能促进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的增生,刺激淋巴细胞分泌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等,提高机体免疫力,促使肿瘤细胞坏死、分化,能明显抑制由各种化学致癌物诱发的癌症。
第六,大蒜的提取物可有效清除部分自由基,在肝脏内抑制过氧化的活性更强。
4.沙棘籽油:生命的“软黄金”
沙棘籽油是前苏联宇航员日餐的必需品,因为沙棘是药用食物,果实中的活性成分有190多种,而沙棘籽油的活性成分有103种(其中脂溶性维生素6种,脂肪酸22种,脂类42种,黄酮和酚类33种)。沙棘籽油以沙棘籽为原料,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在低温下操作,既保护油脂中的有效成分,又无有机溶剂残留,因此有“维生素宝库”之称。
(1)维生素宝库:沙棘籽中维生素C含量相当于葡萄的200倍,鸭梨的500倍,苹果的1000倍;胡萝卜素含量相当于豆油的30倍;沙棘籽油中含有超过85%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亚油酸、亚麻酸、油酸占到90%以上;维生素E含量高达200毫克/100克。此外,还含有花青素、槲皮素等近160多种活性物质,堪称“生命活性因子宝库”。
(2)沙棘总黄酮对心脏的全面保护:在沙棘中提取出的总黄酮,是含有7种黄酮的新型维生素。华西医科大学的专家多年研究表明,沙棘总黄酮可缓解心绞痛,具有增加冠状动脉血充量、增加心肌营养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可以使心肌收缩能力增强,对垂体后叶引起的心肌缺血有明显的对抗作用。
沙棘总黄酮可使高血脂患者的血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两种指标下降,使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升高,从而调节血脂,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沙棘总黄酮能明显缩小由冠状动脉阻塞引起的心、肌梗死的面积,并提高人体在常压和低压下的耐缺氧能力。
(3)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清洁免疫作用:沙棘籽油的有效成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具有清除人体内自由基的作用,又能增强免疫系统功能,调节免疫活性细胞,是一种有效的免疫调节剂。
因此说,沙棘籽油具有很高的医药价值,尤其对于降低血液黏稠度以及血液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抑制血小板聚集效果显着。
5:银杏植物界的千岁寿星银杏是我国植物界的国宝,被冠以“植物界的熊猫”、“植物活化石”等美称。据《药典》记载,银杏叶味甘、苦、涩,性平,活血化淤、敛肺、止痛,用于治疗高血脂、冠心病、心绞痛、肺虚咳等疾病。
中国科学院和国内外众多医学专家研究发现:一片小小的银杏叶可提取160多种有效的药用成分,其中有35种黄酮类化合物,17种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大量的药理实验结果显示,银杏叶中有重要药理活性作用的成分有两大类:银杏苦内酯和银杏黄酮甙。
(1)银杏苦内酯和黄酮甙两者协同作用,可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在缺氧情况下保护脑和心肌细胞;还可降低血液中甘油三酯含量,并提高高密度脂蛋白含量,以及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
(2)血小板活化因子是人体内引发血小板聚集和形成血栓的活性物质,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隐形杀手,而银杏苦内酯则是血小板活化因子的克星。
(3)银杏黄酮甙已被证实能有效对抗和消除体内自由基,并起到延缓衰老的良好作用。
6.野山茶油:油中之珍品野山茶油是《中国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中大力提倡推广的食用植物油,也是国际粮农组织首推的保健植物食用油。为何小小的野山茶油会受到如此的礼遇?古今中外,人们都认为野山茶油是纯天然的高级食用油。之所以说“天然”因为油茶树的整个生长过程无需化肥、农药,而且从去壳、晒干、粉碎、榨油到过滤的整个制作过程也全运用物理方法,自始至终没有化学制剂的参与;之所以说“高级”因为山茶果的生长期从开花到成熟,历经秋、冬、春、夏、秋五季,尽吸日月精华,而且野山茶油中不含芥酸、胆固醇、黄曲霉素和添加剂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1)为什么说野山茶油的营养价值高于橄榄油?经测试,野山茶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油酸含量高达85%,亚油酸含量高达7%~13%,并富含人体必需而又不能合成的亚麻酸、Ω—3脂肪酸,以及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D、维生素E等等,总之,野山茶油的油酸、亚油酸含量均高于橄榄油,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是所有食用油中最高的。野山茶油中还含有微量山茶甙、山茶皂甙、茶多酚等,这些活性物质是橄榄油不具备的。其中山茶甙有强心作用,山茶皂甙有溶血栓作用,茶多酚可降低胆固醇、预防肿瘤。所以说野山茶油的营养价值,比之前国际公认营养最高的橄榄油还要高。
但需要说明的是,100%的纯野山茶油在商场和超市很难买到,商场和超市出售的食用油大多是用茶油与其他油调配而成的。
(2)为什么说野山茶油是“长寿油”?第一,对血液循环系统的帮助。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工作人员曾做实验,结果表明:茶油中的油酸能够降低人体总胆固醇和有害胆固醇,但却不会降低有益的胆固醇。
美国心脏协会曾对长寿之乡——中国的广西巴马进行研究,发现那里的居民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最低,因为那里的居民所摄取的脂肪类别与其他地区的居民不同。在他们食用的饮食中便有野山茶油,茶油中富含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防治心血管疾病,降低胆固醇和血脂,同时降低血小板的聚集率,从而使血栓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难以形成。
广东食品卫生监督研究所也曾对118例35~55岁的健康男女进行观察,让他们食用茶油,观察40天后他们的血脂情况,发现甘油三酯明显降低,血管舒张,血压缓解,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作用降低。所以说,老年人多食用野山茶油,不仅可以去火、养颜、明目、乌发,更重要的是预防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最终延缓人体衰老。
第二,对免疫能力的调节。
实验人员分别给试验白鼠喂食三种食用油:野山茶油、玉米油和鱼油,虽然三种油都富含不同种类的不饱和脂肪酸,但最终对健康的影响结果却不同。
喂食茶油的白鼠,其体内组织中对肌体有害的活性氧水平明显低于其他白鼠,而且其体内组织中对肌体有益的SOD活性物质明显高于其他白鼠。同时,因为茶油中的单不饱和脂肪酸最多,所以表现出的免疫力也最强。
第三,增进记忆力。
营养学界把油酸称为“安全脂肪酸”,油酸含量越多,说明食品的营养品质就越好,而野山茶油富含高达85%的油酸。饱和脂肪酸对大脑有害,而油酸属于单不饱和脂肪酸,对营养大脑至关重要,因此可以增强大脑记忆力。
(3)为什么说野山茶油是“月子油”?第一,在台湾和福建,女人怀孕要吃野山茶油,因此野山茶油在台湾素有“月子油”的美誉。因为产妇在孕期食用野山茶油不仅可以增加母乳,而且野山茶油中富含的维生素E还可用于防治产妇习惯性流产、先兆性流产。湖北省妇幼保健院研究显示,妊高症者血清和胎盘血中过氧化脂质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妊娠,可能消耗过多的维生素E。
第二,野山茶油富含维生素B和钙、锌等微量元素,被营养学界誉为“生命之花”。野山茶油中的锌元素含量是大豆油的10倍,而锌对胎儿、幼儿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因此婴幼儿及儿童食用茶油可以助消化,通便消火,促进骨骼发育。
第三,普通食用油进入人体后,其未消化部分会聚集在体内转化为脂肪,导致肥胖诱发其他疾病。野山茶油的单不饱和脂肪酸,能与体内的分解醇素产生作用,被分解转换为能量,阻断脂肪在内脏及皮下生成,有利于人体塑身减肥。
第四,云南的某些女士常用茶油梳头、洗头、搽脸,虽然当地紫外线辐射强烈,但女士的皮肤细嫩雪白,因为野山茶油具有防晒、抗紫外线的作用,因此可以防止晒斑和皱纹的产生。
第五,产妇分娩后食用野山茶油,有利于伤口愈合,并可缓解孕妇便秘。涂抹野山茶油,又可以缓解由于皮肤拉伸引起的瘙痒和干裂现象。
第六,野山茶油可以活血化淤,所以当婴幼儿摔伤、碰伤,起尿疹、湿疹时,可以将野山茶油涂于患处,安全有效。
第七,爱美的女士睡前在眼睛周围抹一点山茶油,可消除眼袋;抹在嘴唇上,可防止嘴唇干裂;抹在手上便是天然的护手霜、润肤露。
第八,野山茶油还可以消炎抗菌,抹在身上可以防治蚊虫叮咬,有效止痒。如果有头癣、脱发、皮屑,甚至身上有癣疥都可以涂抹野山茶油,因为野山茶油能杀菌、抗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