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健康状况 > 居民个人健康档案的内容是什么

居民个人健康档案的内容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09-07 18:26:54

A. 个人健康档案应包括哪些内容

在我国,一般将居民健康档案分成三个部分,即个人健康档案、家庭健康档案、社区健康档案。建立健康档案的重要性已经为广大医务界人士所认同。

一、个人健康档案概念。
个人健康档案可简单定义为:记录有关居民个体健康资料的系统化文件,包括病历记录、健康检查记录、保健卡片以及个人和家庭一般情况记录档案等。其完整的个人健康档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二、个人健康档案主要内容。
个人健康档案,包括以问题为中心的个人健康问题记录和以预防为导向的周期性健康问题记录。社区卫生服务中个人健康问题记录可采取以问题为中心的医疗记录(problem-oriented medical record,POMR)。POMR由基本资料、问题目录、问题描述、病情流程表等组成。

三、个人健康档案的主观资料包括什么?
个人健康监护档案它应包括以下内容: —劳动者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婚姻、文化程度、从事工作年限等一般概况; —劳动者职业史、既往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 —相应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
—职业病诊疗等劳动者健康资料。

【(1)居民个人健康档案的内容是什么扩展阅读】
居民健康的背景资料反映了居民心理、社会方面的问题,具有连续性和逻辑性,可运用于医学教育,有利于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治疗病人的能力。居民健康档案的使用:(1)居民须持健康档案信息卡(或医疗保健卡)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复诊,由接诊医生根据复诊情况,更新、补充相应记录内容。(2)已建立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系统的机构应同步更新电子健康档案。(3)需要转诊、会诊的服务对象,由接诊医生填写转诊、会诊记录。(4)所有的服务记录由责任医务人员或档案管理人员统一汇总、及时归档。

B. 居民健康档案的内容

法律分析: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1.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等基础信息和既往史、家族史等基本健康信息。 2.健康体检包括一般健康检查、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及其疾病用药情况、健康评价等。

法律依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

一、进一步推广三明市医改经验,加快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

二、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完善分级诊疗体系

三、坚持预防为主,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四、统筹推进相关重点改革,形成工作合力

C. 个人健康档案中的基本内容有

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1.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等基础信息和既往史、家族史等基本健康信息。

2.健康体检包括一般健康检查、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及其疾病用药情况、健康评价等。

3.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包括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的0~36个月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各类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记录。

4.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包括上述记录之外的其他接诊记录、会诊记录等。

5.农村地区在居民个人健康档案基础上可增加家庭成员基本信息和变更情况,及家庭成员主要健康问题,社会经济状况,农村家庭厨房、厕所使用,禽畜栏设置等信息。

D. 个人健康档案是什么

个人健康档案是指记录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所有生命体征的变化,以及自身所从事过的与健康相关的一切行为与事件的档案。
具体的内容主要包括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以往病史、诊治情况、家族病史、现病史、体检结果及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转归的过程等。

E. 健康档案的具体内容包括

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1.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等基础信息和既往史、家族史等基本健康信息。

2.健康体检包括一般健康检查、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及其疾病用药情况、健康评价等。

3.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包括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的0~36个月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各类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记录。

4.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包括上述记录之外的其他接诊记录、会诊记录等。

5.农村地区在居民个人健康档案基础上可增加家庭成员基本信息和变更情况,及家庭成员主要健康问题,社会经济状况,农村家庭厨房、厕所使用,禽畜栏设置等信息。
6.个人基本情况。(2)健康体检记录。(3)儿童、孕产妇、老年人与主要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管理记录。(4)患病就医时的有关接诊、转诊、会诊与住院等住院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F. 健康档案主要内容包括

健康档案,是记录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所有生命体征的变化,以及自身所从事过的与健康相关的一切行为与事件的档案。具体的内容主要包括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以往病史、诊治情况、家族病史、现病史、体检结果及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转归的过程等。

中文名
健康档案

核 心
居民个人健康

建立原则
5条

主要特点
5条

简介
居民,指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某 行政区域内长期居住、有一定合法身份 证明的 公民;通过所在地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可以获取和接受其服务的个体。

健康档案,指居民身心健康(正常的健康状况、 亚健康的疾病预防健康保护促进、非健康的疾病治疗等)过程的规范、科学记录。是以、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实现信息多渠道动态收集、满足居民自身需要和健康管理的信息资源。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档案记录方式(problem oriented medical record ,POMR)是1968年由 美国的Weed等首先提出来的,要求医生在 医疗服务中采用以个体健康问题为导向的记录方式。优点是:个体的健康问题简明、重点突出、条理清楚、便于计算机数据处理和管理等。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基本方法。

医院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无论是中国或是发达国家。HIS、CIS、GMIS等系统都没有也不可能存在成品,它必须在应用过程中不断完善、更新、充实。对比其他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医疗行业信息化有其鲜明的特点。医院的信息管理必须以病人为核心,病人的信息流贯穿整个系统,一切临床业务均要以方便病人为主;医院业务类型繁多,管理复杂,各业务项目之间数据交换频繁;医院信息化还未有一套通用的规范、标准及法律依据,这增加了与院外数据交换的困难,且使得一些应用项目因缺少法律依据而难以开展。本人从事医院信息管理工作多年,在工作中总结了一些经验,现就个人观点在此与各位朋友进行探讨。

那么如何做到以 病人为核心,病人的信息贯穿整个系统业务流或者说以何种方式来实现呢?毫无疑问,必须要建立起病人的电子病历,并以此贯穿整个系统。

病历是医疗工作的全面记录,客观地反映疾病病情、检查、诊断、治疗及其转归的全过程,是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所有文字、数据、图表、 影像等资料的有机整合。电子病历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将病人的病历汇集到计算机中,通过计算机获得病历的有关资料并对其进行归纳、分析、整理形成规范化的信息,从而提高 医疗质量和业务水平,为临床教学、科研和信息管理提供帮助。电子病历大体上可解释为计算机化的病案系统或称基于计算机的病人记录。在1991年美国医学计算机化委员会指出,计算机化病历是指存在一个系统中的 电子病历,这个系统可支持使用者获得完整、准确的资料;提示和警示医疗人员;给予 临床决策服务;连接管理、书刊目录、临床基础知识以及其它设备。由于电子病历涉及医院的方方面面,具有高度复杂性,不仅指静态病历信息,还包括提供的相关服务。它不是简单的将纸质病历计算机化,它与纸质病历相比也具有更多的优点。

然而,电子病历在病历信息的描述、集成、传递和交换等环节没有找到有效的技术手段,致使电子病历的开发过程非常繁冗、技术难度高,而开发出来的系统的功能单一、普适性差,致使电子病历的总体成本居高不下,短时间内难以大规模应用去 医疗系统内部。从法律角度上考虑,电子病历仅是对患者医疗信息的一份拷贝没有成为一个合法资料,当发生医疗纠纷时难以成为法律依据。从身份识别角度考虑,电子签名的推广也成效甚微,难得保障病人资料不被泄露,以上种种不利因素制约着电子病历的发展。

①逐步完善的原则;

②资料收集前瞻性原则;

③基本项目动态性原则;

④客观性和准确性原则;

⑤保密性原则。

G. 什么是健康档案

电子健康档案是人们在健康相关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备查价值的电子化历史记录。它是存储于计算机系统之中、面向个人提供服务、具有安全保密性能的终身个人健康档案。是以居民个人健康为核心,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实现多渠道信息动态收集,满足居民自我保健、健康管理和健康决策需要的信息资源。

H. 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什么

居民,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某行政区域内长期居住、有一定合法身份证明的公民;通过所在地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可以获取和接受其服务的个体。

健康档案是医疗卫生机构为城乡居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的规范记录,是以居民个人健康为核心、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的系统化文件记录。居民健康档案内容主要由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记录、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及其他卫生服务记录组成。居民健康档案的内容:

1、全科医疗健康档案在内容上分为3个部分,即个人健康档案、家庭健康档案和社区健康档案。个人健康档案在全科医疗中应用十分频繁,使用价值也最高。

2、家庭健康档案则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和使用的形式不一。

3、社区健康档案在全科医疗服务中没有被给予更多的统一要求,主要用以考核医师对其所在社区的居民健康状况与社区资源状况的了解程度,考查全科医生在病人照顾中的群体观点。

2009年4月7日公布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提出,将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使全体城乡居民都能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最大限度地预防疾病。 2009年12月3日卫生部公布的《卫生部关于规范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指导意见》指出,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的工作目标是——从2009年开始,逐步在全国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实施规范管理。到2009年底,按照国家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要求,农村居民健康档案试点建档率达到5%,城市地区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30%;到2011年,农村达到30%,城市达到50%。到2020年,初步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的,符合基层实际的,统一、科学、规范的健康档案建立、使用和管理制度。以健康档案为载体,更好地为城乡居民提供连续、综合、适宜、经济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

居民健康档案是由个人基本信息表、健康体检表、接诊记录表、会诊记录表、双向转诊单、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组成的系统化档案记录,是记录有关居民健康信息的系统化文件,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收集、记录社区居民健康信息的重要工具;是社区顺利开展各项卫生保健工作,满足社区居民的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生育指导等“六位一体"的卫生服务需求及提供经济、有效、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的重要保证。通过建立个人、家庭和社区健康档案,能够了解和掌握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和疾病构成,了解社区居民主要健康问题和卫生问题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筛选高危人群,开展疾病管理,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奠定基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需要建立完善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并严格管理和有效利用,有针对性地开展系统的社区卫生服务。

I. 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

法律分析: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 第三十五条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提供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疾病管理,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以及部分疾病的康复、护理,接收医院转诊患者,向医院转诊超出自身服务能力的患者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医院主要提供疾病诊治,特别是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症的诊疗,突发事件医疗处置和救援以及健康教育等医疗卫生服务,并开展医学教育、医疗卫生人员培训、医学科学研究和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指导等工作。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主要提供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职业病、地方病等疾病预防控制和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院前急救、采供血、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出生缺陷防治等公共卫生服务。

阅读全文

与居民个人健康档案的内容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爱情在发酵下一句是什么 浏览:247
达州发生了哪些红色故事 浏览:384
教师的事业编制一般怎么查 浏览:375
出省后健康码如何出示 浏览:531
哪些城市单身美女多 浏览:229
中核地矿事业单位怎么样 浏览:217
中国投资多少钱给体育事业 浏览:1000
事业单位中人过渡退休金怎么算 浏览:81
三国美女有多少人 浏览:657
如何健康增胖增高 浏览:938
幸福树的枝条发软怎么办 浏览:499
幸福男科在哪里 浏览:963
朱自清的哪些故事打动你 浏览:387
遇到爱情危机怎么办 浏览:732
康德的幸福概念是什么简述 浏览:943
爱情中碰什么不好 浏览:950
都有什么式婚姻 浏览:181
东坑什么电子厂美女多 浏览:42
被尘封的故事蛋怎么孵化 浏览:942
美女饿了点外卖怎么办 浏览: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