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糖尿病肾病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怀疑是否有糖尿病,应该做哪些检查,这是大家比较关心的。这里简单加以介绍。
1.与诊断有关的检查
(1)血糖。血糖包括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这是诊断糖尿病的依据。
(2)尿糖。其可为糖尿病提供诊断线索,但不能根据尿糖阳性或阴性诊断或排除糖尿病。
(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当患者空腹或餐后血糖比正常人偏高,但还达不到糖尿病诊断标准时,就需要进一步做OGTT,来最终确定有无糖尿病。
(4)胰岛功能测定。其包括胰岛素释放试验(IRT)和C-肽释放试验(cPRT),该试验通过测定空腹及餐后各个时点胰岛素及C-肽的分泌水平,可以了解胰岛功能的衰竭程度,有助于明确糖尿病的分类。
(5)自身抗体检查。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胰岛细胞抗体(ICA),Ⅰ型糖尿病患者这些抗体往往呈阳性,Ⅱ型则阴性。
(6)胸部X线拍片检查。其可明确是否合并肺结核或肺部感染。
(7)骨密度检查。其可了解有无骨质疏松。
一般说来,血糖(包括空腹与餐后)应每周检查1次;血脂、肝功能、肾功能、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每半年检查1次;眼底每半年至1年检查1次;糖化血红蛋白每2~3个月检查1次。
2.反映血糖平均控制水平的检查
无论是空腹还是餐后血糖,反映的均是某一时刻的血糖值,其结果受很多偶然因素的影响,血糖波动大的患者尤其如此。要了解一段时期内血糖控制的真实水平,需要检查以下几项。
(1)糖化血红蛋白(GHb)。其可以反映近2~3个月内总的血糖水平,正常值为4%~6%。
(2)糖化血清蛋白(GSP)。其可以反映近2~3周内总的血糖水平,正常值为1.5~2.4毫摩尔/升。
3.与并发症有关的检查
糖尿病最大的危害来自于由它引起的各种并发症,为了全面了解病情,除了血糖以外,患者还须检查下列指标。
(1)血压、血脂、血流变、血酮体、肝肾功能、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定量检查了解是否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肾病、尿路感染、酮症酸中毒等等。
(2)眼科检查。了解有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白内障。
(3)神经科检查。用10克单尼龙丝进行触觉检查,可以早期发现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
(4)心电图、心脏彩超检查。了解有无冠心病及心功能不全。
(5)下肢血管超声及造影检查。了解是否有下肢动脉硬化或狭窄。
② 血糖检查一般都检查几项
血糖检查的项目主要有5种:
1、进行葡萄糖检测。
2、进行胰岛素检查,因为血糖整体的代谢由胰岛素控制。
3、进行C肽检查,若C肽增高,通常认为患者的血糖调控能力受损。
4、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可以反映患者三个月的血糖情况。
5、进行糖耐量检查。
③ 什么是肝肾糖脂检查,具体要检查哪些,包括乙肝表面抗原的检测吗
肝肾糖脂检查是指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方面的检查。乙肝表面抗原是俗称“两对半”检查中的内容,不包括。
④ 抽血检查肝肾糖检查什么
抽血检查肝肾糖 ,也就是检查肝功能,肾功能,和血糖,肝功能包括胆红素,转氨酶,蛋白质,胆固醇等,评估肝脏的功能,肾功能,主要包括,尿素氮,肌酐,尿酸,主要评估肾脏的功能,血糖主要看有没有高血糖或者是低血糖。
⑤ 如何查血糖
提前一天挂号交费开好化验单第二天进门就抽血化验,不误时间。小诊所用指血,不太准,尤其在临界值时,是非不清。 先测空腹。 然后测午餐后,不要测早餐后。午餐只吃二两干粉的馒头,适当的水,不大于300毫升。其他不要吃。吃后提前到医院化验室等,到时间就抽血,这样做是比较准确的。小诊所只能是监测大概的情况。想查就要准确。否则无意义。
⑥ 糖尿病要定期做哪些检查
糖尿病要定期做哪些检查
糖尿病是由多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那么糖尿病要定期做哪些检查呢?
1、血压、脉搏、体重及腰围:
最好每周测一次,至少每月测一次。
2、尿常规:
通过检查尿糖、尿酮体、尿蛋白以及尿中的血细胞,排查有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肾病、泌尿系统感染等各种并发症。要求至少每个月检查一次。
3、血糖:
至少每周选择一天,测定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若用胰岛素治疗或病情不稳定需要调整药物剂量时,还要增加监测频率及次数,应测全天血糖谱(包括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睡前以及凌晨3点,一共8次),每周测两天。
4、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可反映近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它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呈正相关关系。当糖化血红蛋白值介于4%~6%时,表示血糖控制理想;6%~8%表示一般;超过8%表示不良。要求每隔2~3个月检查一次糖化血红蛋白。
5、尿微量白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升高是反映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金指标。临床主要查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定量或随机尿的尿白蛋白与肌酐的比值(UmAlb/Cr)。初诊的糖尿病人该项目必查,此后要求每年复查一次,如有异常每三个月复查一次。肾病病变通常分五期,当出现微量尿白蛋白时,表示病变处于第三期,此期及时治疗可使病情逆转;一旦过了这个阶段,病情将不可逆转。
小贴士:发热、尿路感染以及剧烈运动的`健康者也可出现少量的尿白蛋白,因此,不要因为一次尿检查的结果就下蛋白尿的诊断,而须在应激过后再重新复查。
6、血脂:
包括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项目。脂代谢紊乱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糖尿病人需要严格控制血脂。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者应每2~3个月去医院复查一次。经饮食调整及降脂药物治疗,血脂转为正常后仍应坚持每年检查1~2次。
7、肝肾功能:
主要用于了解病人肝肾损害的情况,指导临床科学选药。要求每3个月~半年检查一次。
小贴士:在肾损害早期阶段,肾功能检查(如尿素氮、肌酐)可以正常,而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则可发现早期糖尿病肾病。
8、眼底检查:
糖尿病眼病早期症状不明显,通过眼底检查可以及早发现视网膜病变、白内障等糖尿病眼部并发症,刚诊断患者必须做眼底检查,并要求今后每半年到一年复查一次,如有异常应增加检查次数。
9、神经病变检查:
检查对象主要是周围神经和植物神经。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主要表现为肢端感觉异常(如麻木、蚁行感、痛觉过敏、感觉减退或消失等等),也可做“单尼龙丝触觉检查”,即用10克的尼龙丝刺激患者的足部,观察患者是否存在感觉异常。自主神经病变涉及心血管、胃肠道、泌尿生殖、汗腺等多个器官,主要表现为静息心动过速、体位性低血压、神经源性尿潴留、阳痿、胃肠功能紊乱(如胃胀、便秘、腹泻等)、汗液分泌异常,可通过专科检查明确诊断。
10、下肢血管及足部检查:
主要检查足部有无麻木、疼痛及感觉异常;有无间歇性跛行或静息痛;有无肿胀、皮损及畸形。检查手段有单尼龙丝触觉检查、足背动脉搏动检查、踝肱指数测定、下肢血管超声或造影等等。通过上述检查,可以早期发现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及糖尿病足。
11、心电图、心脏超声检查:
用于排查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血管并发症。许多糖尿病人由于感觉神经受损,往往表现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即便是发生心绞痛、心肌梗塞,也往往没有疼痛等警示症状,因此十分危险。故首诊的糖尿病人一定要做心电图检查,以后每3个月到半年复查一次。
12、胸部X线片:
排查肺结核,每年应拍1次胸片。
;⑦ 怎么辨别自己的血糖是否正常
要判断自己的血糖是不是正常,是不是有糖尿病,只要去买个血糖仪测量一下就好了,一般来说在6~7这个都是正常的,超过了这个可能就是有这个血糖的毛病。
⑧ 肝功肾功血常规血糖怎么查
病情分析:
这个情况是抽血化验了。
指导意见:
建议你明天清晨空腹到医院抽血化验检查了。
⑨ 一个人的血糖是否正常有哪些方法可以判断
无论是高血糖或是低血糖,对身体的危害全是很大的,仅有血糖值维持在正常的范畴内,我们的身体才可以均衡。很多人都是感觉血糖高便是糖尿病患者,实际上这个看法是根本问题的,大伙儿可不必进到这一个错误观念。那么一个人的血糖是否正常?有哪些方法可以判断?我就带大家了解一下。
一个人的血糖是否正常怎么去判断,以上是我的想法,想必大家对判断血糖是否正常还有很多方法,大家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