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健康状况 > 生猪养殖业如何健康发展

生猪养殖业如何健康发展

发布时间:2022-09-05 15:24:53

❶ 生猪养殖存在问题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消费观念的不断改变,猪肉逐步成为城乡人民的常用食品,对猪肉的需求量越来愈大,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养殖积极性,生猪养殖数量不断增加,加快了畜牧业发展的步伐。通过对农村生猪养殖户的调查,在总结经验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
1出现的问题
1.1资金不足
农村生猪养殖初具规模,发展生猪养殖产业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小康的有效途径之一。发展生猪养殖业,农户面临的首要难题是资金不足。饲养生猪初期要建猪舍、购仔猪,光靠农户自己是难以解决的,许多生猪养殖户,养殖最多的大猪只有20头,不敢过多饲养,作物类原料价格上涨,饲料购买困难。一些农户初涉生猪养殖,散户要扩大规模,养殖风险问题是养殖户最担心的问题。因为养殖业是高风险、高投资的产业,近年来烈性传染病的发生也使他们心有余悸。
1.2养殖技术问题
生猪养殖人员大多数文化水平偏低,不懂科学养殖,对母猪配种、疾病防治、饲料配方等饲养过程中关键的技术掌握不好,饲喂不定时,也不定量;饲养管理方式落后,配合饲料不足,饲料配合不科学;圈舍建设改造滞后,生产水平低下。依照农户现有的知识水平很难解决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饲养技术的提高,影响了经济效益。
1.3良种化程度低
目前,由于生猪价格较低,农户养殖生猪时,只看重生猪的价格,而忽视其品种和生产性能,到一些猪场或牲畜交易市场挑选生猪,或从自产小猪中留种公猪,后代分化严重,育肥过程中生长不一致,导致不能同时出栏。
1.4圈舍设计不合理
农村养殖生猪一般因陋就简,建造的猪舍很不合理,采光不好,通风不良, 忽视种猪的运动和调教,有些养猪户甚至将种猪长期拴养。除个别大的规模户外,多数小区和几乎所有的散养户均没有实行严格的卫生措施,人畜同院,卫生条件差,粪便不能及时处理,堆在猪栏里或自家院前院后,污染环境,影响正常的生产及生活。
1.5不使用配合饲料
大部分养殖户不使用配合饲料,有什么喂什么,导致生猪营养不平衡。精补料中能量饲料(玉米、麸皮)的喂量过大,蛋白质饲料、维生素和矿物质饲料的喂量严重不足,生猪生长速度上不去,价格上涨时,为了提高猪产量再加大精料的喂量,造成浪费饲料,增加成本。
1.6 防疫检疫意识差
多数生猪养殖户在日常饲养管理中,不注重环境卫生,不注重消毒,有些养殖户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消毒和疫苗,致使生猪出现种种疾病。日常管理不注重平时的防疫检疫工作,有些急性、烈性传染病时有发生,在生猪发病后才急于求医问药,造成投入增加,严重时引起死亡。有些养殖户滥用药物,病猪急宰后不进行检疫就直接出售,造成人畜共患病,对人们健康构成较大威胁。
2建议和对策
2.1加强生猪良种的繁育和推广
养殖户在购买种猪时,首先要找有经验的技术人员鉴定种猪的纯度,最好的方法是从正规养殖场引进,或购买有系谱记录的生猪。推广人工授精等繁育技术,提高种猪的良种化水平。
2.2科学搭配饲粮,满足生猪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
生猪的饲料一般有青绿饲料、青贮饲料、粗饲料、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七大类。生猪在不同生产时期对饲粮的要求是不同的,农户在饲养生猪时要根据生猪个体情况分别对待,参照生猪不同饲养阶段的营养标准,对日粮进行科学搭配,以满足生猪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日粮的搭配,首先要满足生猪饲料的需求,适当搭配精饲料,并要合理搭配添加剂饲料。同时,要结合当地现有的配合资源,合理开发种植一些优质牧草饲料,如饲用甜菜、玉米种植等,以提高养殖效益。有条件的农户还可以吸收外国的一些养殖先进经验,尝试利用国家生猪无害化规模养殖标准,利用全价日粮饲喂技术。
2.3加强饲养管理,提高养殖效益
2.3.1养殖场址选择、猪舍设计及粪便无害化处理
农户生猪场应遵照背风向阳、远离交通要道、有充足水源、便于粪便处理等原则进行选址,在猪舍设计上,从猪栏、猪槽、猪床、饮水槽及舍内通风等方面都要非常重视,力求减少生猪对环境、气候的应激。同时,粪便处理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农户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猪场的粪便、污水要按照有关法规,实现达标排放和综合利用,防止重复污染,以保证生猪养殖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2.3.2定时饲喂
良好的生产环境和喂养条件有利于生猪的管理。为了保证生猪的正常生理和营养需要,要做到定时定量饲喂,定时出粪,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程序。
2.3.3强化生猪保健,保证生猪健康发展
某些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如牲畜口蹄疫、猪流感)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因此,在防检、饲料、环境、卫生等方面,要强化生猪综合保健工作。结合本地猪病流行特点,实行定期检疫监测、免疫接种和定期保健驱虫。平时要做好圈舍、用具等的消毒工作,减少疾病的传播,为生猪无公害生产创造最佳的生活环境。
提倡微生物无公害养猪技术,积极参加沼气池建设项目,净化环境,减少污染,杜绝传染病从粪便传播,节约能源。沼液是良好的有机肥料,能提高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促进绿色农业的发展,形成种养加结合的无害化综合养殖模式。
2.3.4标准化规模饲养技术
推广混合日粮饲喂技术,结合种植业调整,大力发展苜蓿种植、饲用甜菜、玉米等专业饲料生产,更好地满足生猪的营养需要。
2.3.5加强专业知识培训
一方面使现有的养殖户通过实用技术培训和创业培训,掌握一定的养殖知识和疾病防治知识;另一方面对农村的初中毕业生、高中毕业生进行免费的长、短期职业培训,使他们成为新型的生猪养殖户或企业家。
2.4加强联合,提高自身组织化程度
农户在长期的生产营销过程中,形成各自为阵的生产和营销方式,很难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农户要增强市场意识,提高自我组织化程度,加强养殖户联合。采取大户带动、小户联合的办法,推动公司制农业的大发展,形成农户进入市场的有效组织。按照自愿、互利、互惠的原则,组建养猪合作社和行业协会,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民闯市场的能力,让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为闯市场的现代农商。通过将生猪养殖户进行规模化、无害化行业指导和市场引导的办法,把善于经营畜产品的农民培养成经纪人。促进养殖户和企业的联合,企业为养殖户提供配合饲料和技术,并签订购销合同,一方面解决养殖户的饲料资金缺乏的问题,另方面解决销路问题,有利于农民脱贫致富和企业的平衡发展。
2.5政府支持
2.5.1政府出台母猪疾病保险业务,对于进入生产期的生猪进行疾病保险,保险费由县财政和养殖户按6:4分担,打消养殖户对于生猪疾病的后顾之忧。通过政策引导,政府扶持,依托企业,建成一定数量的人工授精示范站(点),全面推进种猪场的人工授精技术,提高仔猪生产能力和成活率。
2.5.2畜牧系统组建村级畜牧兽医服务站,由村级防疫员负责畜禽的防疫、检疫、畜禽登记及疫情发现、上报工作。加强养殖户技术培训指导,让有一定理想的专业户进职业学校学习,通过学校集中学习和现场指导,使他们成为合格的专业养殖人员。

❷ 农村农民现在大量的建养猪厂,现在养猪的前景如何

最先,因为国家全力帮扶特惠养猪业,减少养殖门槛,使全国各省修建的大中型养殖场似百鸟争鸣,飞速发展。养猪业一轰而上,是必造成生猪价格猛跌,亏本的是后来者。老养户这2年都挣了盆满钵盈,并且国家每一年也是有几百万元的各种津贴。假如养殖局势不太好,别人可随时随地拨腿,总之早已挣了很多钱,反而后项目投资的养殖户,只有亏本收尾。

因此,从发展前景看来可能二三年没有问题,一旦养的人多了,可能还是要降至原先价格,盈利也不多了甚致亏。但也需要视在我国进口猪肉价钱波动幅度尺寸就会有直接关系了!针对农村建养殖厂如今确实比较多,但并非很多的建养猪厂,即便是国家颁布了特惠的现行政策,但是农户建养猪厂的激情并不是过高。由于如今非洲猪瘟病毒依然存在,并且过春节至今早已发生了几起,这促使农户养殖的主动性进一步挫败。

❸ 养猪政策2022新政策

一、养猪补贴80万
长期以来,我国的生猪育种水平较为有限,对外国优质种源的依赖性比较强,这个补贴主要针对的是比较高级的育种场,能促进行业重视育种工作。一般养猪场,不管规模大小,都没有资格获取这项补贴。
具体的生猪养殖补贴标准如下:
(1)养猪规模在500-999头补贴标准为20万;
(2)养猪规模在1000-1999头补贴标准为40万;
(3)养猪规模在2000-2999头补贴标准为60万;
(4)养猪规模在3000头以上的补贴标准为80万。
注意:养猪补贴地区不同补贴标准及政策会有所不同,具体补贴标准以当地政策为准。
二、养多少头猪国家有补贴
养50头猪国家补贴的,具体补贴标准可以咨询你所在地区的相关政府工作人员。每个地方的补贴标准是不一样的。
各位养猪专业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养殖规模进行补贴的申请。
补贴标准:长白猪存栏600头以上,或大白猪存栏600头以上,或杜洛克猪存栏300头以上,年测定种猪2000头以上,补贴金额500万元。
2021年8月5日公布的《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关于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还指出,当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能繁母猪存栏量月度同比减少10%或生猪养殖连续严重亏损3个月以上时,各地可按规定统筹相关资金对规模养殖场(户)给予一次性临时救助补贴。
拓展资料:养猪扶贫款多长时间可以到账?
按照规定,在中央资金和省级资金下达后,市县在三个月内将补助资金给付到位。对养殖业的具体优惠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养殖业用地按种植业用地对待。养殖业用水用电按种植业计算征收费用。金融部门对养殖业小额贷款要放开,加大信贷力度,可以实行联户担保。
2、对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种畜禽生产企业、优势畜产品产区、奶牛养殖小区和各类规模养殖场,有不同的项目支持,但需要申报。
3、2007年开始将给予20个300头以上新建标准化高产奶牛养殖小区每个25万元的资金作为补贴。对于养猪户,每头能繁母猪补贴50元,补贴款由中央和各级政府承担。能繁母猪的保险保费为60元,由中央和各级政府承担80%,20%由养猪户承担。因发生重大疫病而捕杀的按有关规定将给予补
法律依据:
《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关于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十)强化政策调控保障。当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能繁母猪存栏量月度同比减少10%或生猪养殖连续严重亏损3个月以上时,各地可按规定统筹相关资金对规模养殖场(户)给予一次性临时救助补贴。人民银行要发挥支农、支小再贷款引导作用,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扩大对符合条件的生猪养殖场(户)信贷投放,地方可按规定统筹资金给予贴息补助。能繁母猪存栏量在合理区间波动,但种猪生产供应、新生仔猪数量或生猪存栏量出现异常减少等情况时,要及时研究并采取针对性政策措施,防范生产大幅下降。中央财政将结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全年落实稳定生猪产能和资金投入情况,在安排下一年度相关转移支付资金时予以适当倾斜。(农业农村部、财政部、人民银行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❹ 现在养猪的前景怎么样

常言道“猪粮安天下”,生猪养殖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国家一直都很重视养猪生产情况!那么,未来到底该由谁来养猪呢?有的人认为是规模化养猪才是主流,有的人则力挺养猪的散养户们!其实,规模化养猪有成本技术方面优势,其猪肉品质并不受消费群体的喜欢!因此,未来的养猪是养猪散养户的天下!

4.养殖成本

以前,一般在农村从事养猪的是中老年人,养猪水平普遍偏低!如今,有很多的返乡工人以及各院校毕业生加入养猪大军,这些养猪户文化素质高,不仅会自己配制科学的饲料,而且通过网购各种饲料及药品,养猪成本跟规模猪企的距离越来越近!并且,养猪散养户们更加注重环境,有效降低养猪场的疾病风险!

从以上几点证明,中国的未来养猪大业,将会是养猪散养户们的天下!

❺ 当前养猪业的发展趋势如何

中国养猪业正面临着由农户养猪向集约化和产业化转型的市场剧烈动荡期,专业化、规模化和工厂化养猪,表现出高效优质、综合效益好的特点,但也正面临着猪病极度困扰和食品安全问题。引导养猪产业实行市场转型,实施猪病净化和多点式安全生产,实施绿色猪肉和品牌战略,实施养猪环保与农业互动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重点。

总结养猪业的发展规律,审视养猪业生产发展的现实,结合国民对猪肉食品的需求,可以从中分析得出未来养猪业的趋势:

(1)养猪主体工厂化 农户分散养猪比例下降,工厂化养猪比例上升。2010年后,工厂化养猪比例将超过50%。2020年后,工厂化养猪比例有望上升到70%。由农户养猪主导的大起大落的养猪市场经济将转为较为平缓的由工厂化主导的养猪市场,再加上国家的环保和市场准入机制,协会进行的母猪基数调控,将使养猪业稳定、健康发展,养猪市场经济由疯狂逐渐变得理性。

(2)养猪产业化 在几轮市场起伏中,吃亏的是养猪生产者,讨好的是杀猪和卖肉的。俗语说:养猪的不如贩猪的,贩猪的不如杀猪的,杀猪的不如卖肉的。长此以往,养猪人路在何方?唯有将赚钱与赔本环节结合为一体,才能使相关产业利益均沾,才能控制养猪风险,创建猪肉品牌,实现安全战略。即发展从饲料生产到种猪繁育,到肥猪生产,到生猪屠宰,再到连锁销售的一条龙产业化生产经营,附加沼气生产和复合粪肥生产加工。产业化经营必将成为养猪业的重要部分。

(3)品种类型变化迅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要求吃更多的瘦肉,于是脂肪型猪已逐渐淘汰,瘦肉型猪得到普遍重视和发展。胴体脂肪量逐年下降,而胴体瘦肉量则逐年上升。优良品种将逐渐取代地方土种,并向着外三元和专门化品系发展,向外来杂交组合结合中国优秀地方猪血液,改善肉质和繁殖性能,向着优质高产的风味肉方向发展。

(4)广泛开展杂交利用 品种或品系间的杂交,能充分利用杂种优势,进一步提高生产性能,降低成本。所以杂交已成为商品猪生产中最基本的技术措施之一,商品猪广泛杂种化。例如,在英国,90%以上的商品猪是杂种,在繁殖母猪中,也约有一半是大约克猪与英国长白猪的杂种一代,杂种的产仔数、仔猪断奶窝重均比纯种好。目前,杂种公猪的利用也已开始受到重视。

(5)培育专门化新品系,配套生产杂优猪已成为养猪业的新趋势 以前,很多国家都用长白猪和大白猪作母本,杜洛克猪和汉普夏猪作父本,进行经济杂交,推广三品种杂种。为了克服传统经济杂交的弱点,目前,各国都培育出了专门化的父本品系和母本品系,并进行多品系的特殊配合力的测定工作,得到最优杂交组合,配套生产杂优猪。实践证明,这些杂优猪比一般的杂种猪具有许多优点,商品猪一致性很高,适应现代化养猪条件,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胴体品质好。例如荷兰的“亥波尔”猪、美国的“迪卡”猪,比利时的“斯格”猪等都是杂优猪。我国也培育出了多个专门化的父本、母本新品系。

(6)营养及饲料科学发展迅猛 世界各国都加强了营养需要的研究,制定和不断修改猪的饲养标准,改进配合饲料的全价性,提高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效率。我国的养猪饲料也由青粗饲料、混合饲料向全价饲料过渡和发展,并研制了品种繁多的饲料添加剂、预混料和蛋白浓缩料。

(7)养猪设备日益先进 目前,我国许多规模化、工厂化猪场都采用了封闭式温控畜舍、漏缝地板、网上母猪分娩栏、仔猪培育栏、自动喂料、自动饮水、自动清粪等较为先进的养猪设备和技术,给猪提供了更为舒适、卫生的生活环境,从而大大提高了养猪生产成绩和劳动效率。

(8)仔猪早期断奶技术得以在生产中实际运用 随着仔猪营养饲料技术的发展以及管理方式的改进,许多猪场已将仔猪的断奶日龄提前到28~35日龄,有些条件较好的猪场甚至提前到21~28日龄断奶,从而使母猪的年产仔窝数提高到2.2~2.4窝,母猪和畜舍的利用率都大幅度提高。

(9)肉食安全受到重视 多年来,政府倡导、民众期盼,但绿色猪肉食品仍然发展缓慢。究其原因是有些种猪企业引种要求不严,海关检疫中对新发病不太了解,以至不断引入“洋猪病”,导致国内猪病越来越复杂,任何一次疫情的出现都可能让养猪者倾家荡产。病多必然带来药残,病多必然带来生物污染,因此实现猪病净化,实施多点式养猪生产,实行标准化生产管理,实施健康绿色猪肉战略是养猪业的必然。目前,国内尚无严格意义上的绿色猪肉食品,但这一目标会在不久的将来实现,推动行业的绿色革命。

(10)养猪环保意识增强 在农户养猪时代,养猪既提供肉品又积肥;工厂化养猪发展初期,养猪生产常造成水土污染;未来的养猪业是养猪生产过程中达到环保与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饲料要按环保要求和营养标准合理配制,控制好重金属用量,生产设备和工艺要科学化,减少水和饲料的消耗,减少污水的排放,实施污水处理后排放和沼气生产利用,实现猪粪的复合肥加工利用,实现饲料、粪肥与农业生产的良性互动发展。

(11)疾病诊断、监测和新型安全疫苗的研究和应用,特别是高效基因工程疫苗的应用,为养猪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养猪业是农业范畴内的高投资、低利润、高风险行业,是国计民生必不可少的行业,呼吁国家以免除税收和动物检疫收费,扶持养猪业发展,增设绿色食品和环保项目补贴,完善工厂化养猪环保设施。

❻ 如何促进畜牧养殖业健康发展 采访稿

参考:

提高养殖业标准化水平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
作者:广西玉林市水产畜牧局局长陈梓新 01-25 23:48:43
2002年,根据自治区水产畜牧局的安排,我市的博白县、容县作为全区首批养殖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县,掀开了全市养殖业标准化生产项目实施的序幕,目标任务为年出栏无公害肉猪30万头、肉鸡120万羽。“万事开头难”,为做好这项全新工作,我们一方面向各级党委、政府汇报,争取领导重视支持和部门的配合,一方面聘请自治区专家组授课培训、现场指导。首先成立市县两级项目领导小组,由水产畜牧局领导担任项目负责人,通过定任务、定职责,分片包干落实责任,确保任务的完成。其次选派管理和技术人员参加自治区组织的培训学习,提高无公害标准化工作的管理水平和操作技能。第三我们选择133家经济实力雄厚、技术力量强、管理规范、条件比较好的养殖企业作为示范基地,在实施过程中注意发现问题,善于总结经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抓好起步是推动工作发展的关键,因此,在市政府的重视支持下,我们除抓好自治区示范项目外,选择了玉林市参皇养殖有限公司、玉林市巨东种养有限公司、陆川县良种猪场、陆川县富康农牧有限公司、玉林市万源种鸡场、玉林市种畜场等6个重点龙头企业作为市级示范点,扩大了标准化生产示范工作面,促进了后续工作的开展。2003年,我市有5个县被自治区水产畜牧局
列为全区养殖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县,目标任务为年出栏无公害肉猪110万头、肉鸡2500万羽。2004年,有6个县被列为全区养殖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目标任务为年出栏无公害肉猪230万头、肉鸡2900万羽。我市养殖业标准化生产工作一年跃上一个台阶,连续3年取得了迅速发展。2005年,我市有3个县被列为全区养殖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县,至此,全市7个县(市)区都先后成为全区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全面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的条件和时机已经成熟。
养殖业标准化生产工作得到了大发展。由于我市标准化生产基础好,领导重视,工作踏实,得到了自治区水产畜牧局的大力支持,三年多来,我们共建设了146个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带动项目示范户11480户,占全区的三分之一,生产无公害肉猪370万头,肉鸡5520万羽,有43个养殖企业通过自治区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基地认定,占全区的四分之一,有5个企业通过了无公害标准化产品认证。全市养殖业标准化生产工作三年三大步:起步较快,发展迅速,效果良好。
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通过宣传“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宣传产品质量安全与生命健康的重要性,培训推广标准化生产知识和技术,一方面使养殖企业和农户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安全意识,积极参与标准化生产工作,认真按照标准生产;另一方面广大群众的产品质量意识也得到增强,在消费购买时强化了质量安全,从而形成了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实现了“从栏舍到餐桌”全过程共同把关的新格局。
企业生产规模得到了发展壮大。我市的养殖企业特别是重点龙头企业,在开展标准化生产过程中一马当先、带头示范,不但带动了全市标准化生产工作的发展,而且自身也从标准化生产中受益匪浅,扩张了企业规模。如玉林参皇养殖有限公司在2003年被认定为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基地后,在已有广东开平分公司的基础上,开辟了全州分公司推广“参皇鸡”养殖,又在云南省玉溪市成立了分公司,短短两年就发展了三个分公司,此外还准备发展生猪养殖,企业规模、销售市场、养殖范围逐步扩大,企业在2002年被评为广西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基础上,于2004年实现了升级,荣获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称号。再有玉林市巨东种养有限公司作为全区第一批无公害畜禽标准化生产基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拓展无公害肉鸡、肉猪、蛋鸡养殖,与此同时,巨东公司紧抓市场机遇,加速发展生猪养殖,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方式,年出栏生猪6万头;桂林分公司、藤县分公司的建设发展扩张势头十分迅猛。还有通过无公害产地认定的容县周义养殖有限公司、广西鸿光农牧有限公司等企业,不满足于已有种鸡场、孵化场、肉鸡场的现状,各租赁山地300多亩、2000多亩扩大发展霞烟鸡、三黄鸡养殖……标准化生产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提高,给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促进了养殖业健康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
通过实施标准化生产示范项目,推动标准化生产大力开展,使畜禽成活率和产品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价格上升,产品畅销,生产发展,项目区的产值利税增加,促进了农民增收。博白县组织58个规模猪场和10个规模鸡场实施示范项目,生猪新增出栏6.73万头,肉鸡新增出栏10.26万羽,生猪死亡率由3.67%下降到2.65%,鸡死亡率由9.23%下降至6.5%,项目新增纯收入1316万元;容县2004年出栏肉鸡1462.75万羽,增长16.78%;出栏肉猪41.5万头,增长17.7%,标准化生产年增加产值8760万元,增加利税1356万元,项目区农民人均增收251元;北流市凉亭禽业有限公司积极带动开展肉鸡标准化生产示范,带动了1000多个养鸡户实施标准化生产,年出栏无公害肉鸡450万羽,养鸡户人均纯收入达3708元。
提高了养殖企业的效益,提升了全市养殖业经济地位。通过实施标准化生产,养殖企业管理进一步规范,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参皇公司的“参皇鸡”2004年获得广西优质名牌产品称号,巨东公司的“茴香鸡”“巨东鸡”获得国家无公害产品认证后,产品销售十分旺盛,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企业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2004年,全市产值超亿元的养殖企业6个,利润超千万元的企业4个。标准化生产推动了全市养殖业进一步发展,提高了养殖业在农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全市养殖业产值由2001年的47.49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52.92亿元、2003年的63.23亿元、2004年的83.8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01年的35.44%上升到2002年的39.31%、2003年的50.11%、2004年的53.1%,养殖业已名符其实地成为农业经济的半壁江山,养殖业在我市农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高。

❼ 养猪虽然赚钱但是风险很大,养殖户最担心的是什么

生猪养殖在我国的养殖产业占有很大的比重,毕竟我们国家既是养猪大国也是消费大国。要说养殖户最担心什么?肯定是猪瘟和猪价。

因此,为了养猪产业的健康良性发展,建议国家应该加大对猪瘟疫情的监控和疫苗的开发,即使出现疫情,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有效的控制。其次,应该建立猪肉价格信息共享机制,分析生猪存栏量、市场供给量等信息,及时向养殖户推送相关信息,让他们提前能够制定出合理的养殖方案,从而保证生猪市场供应的稳定,进而保证市场价格行情的稳定。这样,就可以打消养殖户的担心,从而促进生猪养殖行业良性发展。

❽ 对于养猪行业来说,前景到底是怎样的

农村农民现在大量的建养猪场,养猪的前景如何?

我认为今年养猪的前景还是很不错的,但是明年开始就难说了,毕竟是“物以稀为贵”嘛,生猪存栏量不足的问题今年还不能完全解决,但是明年就有可能会全面恢复了哟。

总结全文:

综上所述,我认为天时地利人和都决定了今年的养殖形势不错,前景看好。但是到了明年,一些对供求关系不利的因素逐步被化解,再加上养殖户的剧增,未来的行情就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了,所以我建议大家一定要树立“抢抓机遇、见好就收”的理念,才能确保成功!

大家对此还有什么补充呢?欢迎在下方分享!

❾ 今年想在农村养猪,想问一下生态猪养殖前景怎么样呢

生态猪养殖前景广阔,很适合在农村养殖,下面分析一下生态猪养殖技术的优势

(1)猪肉味道更好。

目前,猪饲料中铜、锌等金属元素过多,饲料中添加抗生素等药物。这些药品会影响猪肉的质量,威胁消费者的健康。受规模化养殖模式的影响,部分养殖场盲目追求生猪的生长率和瘦肉指数,放弃猪肉的品质和口感。生态养猪技术更加注重猪的健康和肉质,它不盲目追求经济效益,避免了猪肉中过多的有害物质的残留,使猪肉口感更好,也更绿色健康。

以上就是关于生态猪养殖的优势分析以及前进分析,供大家了解学习和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阅读全文

与生猪养殖业如何健康发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事业的辉煌怎么形容 浏览:166
什么叫爱情衣服 浏览:362
黄山美女照镜在哪里 浏览:551
贝的故事来源是什么意思 浏览:393
什么叫龙凤婚姻 浏览:582
入闽健康申报怎么弄 浏览:239
60年女鼠佩戴什么能保健康 浏览:230
南昌事业单位退休多少钱一个月 浏览:424
东北美女怎么去黑头 浏览:960
事业编入职体检做哪些项目 浏览:113
华夏幸福楼盘哪些 浏览:925
事业单位都有哪些具体分类 浏览:161
日本美女僵尸电影叫什么名字 浏览:974
安庆美女明星有哪些 浏览:769
兔年与虎年婚姻如何 浏览:404
什么是县机动事业编 浏览:846
如何让心里一直感到幸福 浏览:763
哪个城市是红色健康码 浏览:70
爱情中的你们都有哪些乐趣 浏览:67
2020年事业单位财务报表包括哪些 浏览: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