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么是二级预防
第二级预防
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工作,以控制疾病的发展和恶化。
可通过普查,筛检,定期健康检查,高危人群重点项目检查,设立专科门诊等。
对于传染病,除“三早”,尚需做到疫情早报告,病人早隔离,即“五早”,以防疾病的进一步传播。
㈡ 冠心病患者怎么坚持二级预防
冠心病日趋年轻化,中年以上人群都应加强对冠心病的预防。建立良好生活方式,包括积极精神风貌、合理膳食制度、适度运动锻炼、戒烟少酒等,也就是说做到预防为主,未雨绸缪,这些措施被称为一级预防。
但现实情况是不少人已经得了冠心病,那么就需要亡羊补牢。已确诊的冠心病患者,除了要积极实施上述一级预防的基本要求外,还要酌情服药,控制病情发展,严防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发作,力求病情稳定,向好的方向转化。就是说,患者要坚持二级预防。
二级预防基本措施是坚持服药。主要服用以下三类基本药物,简称A、B、C法。A指阿司匹林,它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效能,可避免血栓形成,防止冠状动脉阻塞。国内外大量临床资料显示,冠心病患者每天服阿司匹林50~100mg,能明显降低心肌梗死和脑卒中发生率(个别有禁忌症者例外);B指β受体阻滞剂,最常用的是美托洛尔(俗称倍他乐克)等,这已有几十年使用历史,目的是减少致命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从而起到防止猝死的作用。据临床报道,坚持使用β受体阻滞剂,可使心律失常发生率下降60%,猝死发生率下降30%~50%;C指降脂药物,主要指能降低胆固醇药物,如常用的舒降之、美降之、普拉固等。这类药最大的作用在于使存在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保持稳定、不易破裂,甚至逐渐消退,这对于预防冠心病突发心肌梗死意义重大。打个通俗的比喻,降脂药的作用就类似河堤维修工,它对河堤上有破损而不稳固地方进行维修,使之不至于塌方或大大减少塌方危险,避免河道堵塞。研究证实,长期服用小剂量降脂药,可使心肌梗死发生率和致死率下降30%~40%。
对大多数被诊断为冠心病的中老年人来说,一方面精神不必紧张,因为发生心绞痛或心肌梗死者毕竟是少数;另一方面又不能掉以轻心,因为许多患者平日看似“平安无事”,常由于某一种诱发因素而突然急性发作,令人猝不及防。故专家们建议患者应采取二级预防,坚持上述三类药物,可以使自己长期保持一个稳定状态,甚至使原有病变得到不同程度改善,提高生活质量。
从实践看,二级预防的功效是肯定的,上面所提的A、B、C三类药,也适合于绝大多数冠心病患者。但可能有个别体质特异者,对某种药过敏或有禁忌,故用药前需由医生检查确定。另外,这类药物长时间服用,一般不会产生副作用,但个别人也可能例外。如服用β受体阻滞剂引起哮喘;服用降脂药引起肝功能受损等。虽然发生概率不高,也要多加留意。最后,必须长期服药,这一点十分关键。因为二级预防的重点是让患者尽量保持和改善冠脉循环,保证心肌血流供应,但它并不能彻底治愈原有的病变。简单说,主要目的和功效是保持稳定。因此不能因为最近情况好转就擅自停药,否则会引起严重后果。总之,在医生复查和同意之前,切不可随意改药、改量,以保证安全。
㈢ 影响健康的因素有哪些 如何预防
影响健康的因素有:
1、环境因素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类空间及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类生活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之总和。因此,人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1)自然环境又称物质环境,是指围绕人类周围的客观物质世界,如水、空气、土壤及其他生物等。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在自然环境中,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主要有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
自然环境中的生物因素包括动物、植物及微生物。一些动物、植物及微生物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必要的保证,但另一些动物、植物及微生物却通过_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甚至危害人类的健康。
自然环境中的物理因素包括气流、气温、气压、噪声、电离辐射、电磁辐射等。在自然状况下,物理因素一般对人类无危害,但当某些物理因素的强度、剂量及作用于人体的时间超出一定限度时,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自然环境中的化学因素包括天然的无机化学物质、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及动物和微生物体内的化学元素。一些化学元素是保证人类正常活动和健康的必要元素;一些化学元素及化学物质在正常接触和使用情况下对人体无害,但当它们的浓度、剂量及与人体接触的时间超出一定限度时,将对人体产生严重的危害。
(2)社会环境又称非物质环境,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活动中相互间形成的生产关系、阶级关系和社会关系等。在社会环境中,有诸多的因素与人类健康有关,如社会制度、经济状况、人口状况、文化教育水平等,但对人类健康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是:行为和生活方式因素与医疗卫生服务因素。
行为是人类在其主观因素影响下产生的外部活动,而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在长期的民族习俗、规范和家庭影响下所形成的一系列生活意识及习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健康观的转变以及人类疾病谱的改变,人类行为和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合理、卫生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将促进、维护人类的健康,而不良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将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特别是在我国,不良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对人民健康的影响日益严重,吸烟、酗酒、吸毒、纵欲、赌博、滥用药物等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导致一系列身心疾病日益增多。
医疗卫生服务是指促进及维护人类健康的各类医疗、卫生活动。它既包括医疗机构所提供的诊断、治疗服务,也包括卫生保健机构提供的各种预防保健服务。一个国家医疗卫生服务资源的拥有、分布及利用将对其人民的健康状况起重要的作用。
2、生物遗传因素
生物遗传因素是指人类在长期生物进化过程中所形成的遗传、成熟、老化及机体内部的复合因素。生物遗传因素直接影响人类健康,它对人类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分布具有决定性影响。
如何预防:
1.第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其对象是健康人群,包括暴露于某些危险因素的健康人群;其主要目的是保护健康人群,减少疾病的发生。
2.第二级预防又称临床前期预防,其对象是尚无临床症状,但体内已发生某些病理改变的人群;其主要目的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3.第三级预防 又称临床期预防,其对象是患病人群;其主要目的是防止疾病恶化,减少残障。
㈣ 属于第二级预防的措施有
法律分析:二级预防又称“三早”预防,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预防或减缓疾病发展而采取的措施,属于第二级预防的措施有早期诊断。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传染病防治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制定传染病防治规划并组织实施,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治的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和监督管理体系。
㈤ 预防医学中二级预防的措施有哪些
1、定期对居民进行心理健康调查,确认引起心理障碍的危险因素和相关因素。指导居民按社区医护人员的要求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评定,提高居民早期识别心理障碍的能力,尽早发现心理异常者。
2、对可能患有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的人,指导其及时就诊,接受咨询和治疗。心理卫生人员要定期进行家庭访问,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必要的干预,消除不良的家庭因素,教会家庭成员观察病情,防止暴力行为和意外事件发生。
3、给予精神疾病患者及时有效的药物和心理治疗及护理,尽可能缩短住院时间,使患者尽早地返回家庭和社会。
4、做好康复工作:建立各种工娱治疗站、作业站、娱乐站。对病人进行各种康复训练,结合进行健康教育和疾病咨询等,使病人早日回复家庭生活和回归社会。指导并协助家庭成员为患者制定生活计划,努力解决病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5、做好管理工作:包括康复之家、病人公寓和病人的医疗护理文件等的管理,努力减轻医院及家庭负担。同时,结合工作中获得的信息,分析社区服务对象的心理健康问题,制定出比较完善的社区医疗、护理、管理内容及相关制度,使整个社区的病人都能得到良好的服务。
㈥ 二级预防的措施包括哪些
二级预防的措施
非传染病:“三早”(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传染病:“五早”除了“三早”,尚需“疫情早报告及患者早隔离”。
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或初级预防,主要是在疾病尚未发生时针对致病因子(或危险因子)采取的措施,也是预防疾病的发生和消灭疾病的根本措施。
二级预防又称“三早”预防,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它是发病期所进行的阻止病程进展、防止蔓延或减缓发展的主要措施。
二级预防的核心是早期诊断。早期诊断的基础在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导致早期治疗,可以改善预后。
做好二级预防需要:①向群众宣传防治知识和有病早治的好处;②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③开发适宜筛检的检测技术。
求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躯体原因:当自我感觉不适或病痛影响社会生活,个人无法解除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2.心理原因:现实生活中受到某些精神刺激,产生心理反应,导致求医行为。
3.社会原因:社会公害病、传染病等对社会保健产生现实或潜在的危害,或出于保健需要而导致求医行为。
所以人们的求医行为还是体现了患者的需求,属于疾病早期的表现,还没有到病情非常明确,症状体征非常明显的情况。所以此时求医可以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属于二级预防的范畴。
三级预防指症状体征非常明显。对症治疗,防止病情恶化,减少疾病的不良作用,防止复发转移,预防并发症和伤残;对已丧失劳动力或残疾者通过康复医疗,促进其心身方面早日康复,使其恢复劳动力,病而不残或残而不废,保存其创造经济价值和社会劳动价值的能力。所以三级预防主要是做这些康复性的工作,尽量减轻病人的痛苦,降低致残率。
㈦ 高血压二级预防的措施
具体措施:
1、一定要落实一级预防的措施。
2、进行系统正规的抗高血压治疗。
① 通过降压治疗使血压降至正常范围内。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控制到何种程度适宜,一般认为,对已有心脑并发症的患者,血压不宜降得过低,舒张压以11 47~12 0kPa(86~90mmHg)为宜,收缩压约18 67kPa(140mmHg),不然病情可能加重。对于没有心脑并发症者,可以降得稍低一些。
② 要保护靶器官免受损害。不同的降压药物虽然都能使血压降到同样的水平,但它们对靶器官的影响却不同,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等,在降压的同时能逆转左心室肥厚,其他降压药物就不具备这种功能。同时,钙拮抗剂心痛定在治疗冠心病时,可使心肌梗塞复发率增加,而异搏定则使之减少;噻嗪类利尿剂,在降压时可引起低血钾症和低血钠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脂水平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这些副作用均对心脏不利。
③ 要兼顾其他危险因素的治疗。高血压的二级预防本身就是动脉粥样硬化、脑卒中、冠心病的一级预防,而许多其他危险因素的并存,能使冠心病的发病成倍增长,因此,兼顾了控制吸烟,减少饮酒,控制体重,适当运动,保持心理平衡等综合治疗,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3、选用比较好的测压方法,即在血压高峰时测压,以确保血压是真实的降至正常。
总之,对高血压的防治要高度重视,学会这方面的有关知识,定期到医院检查,了解病情发展变化情况,树立和坚持终生治疗和终生预防的观念,就一定能控制病情发展,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㈧ 冠心病二级预防的措施有哪些
已有冠心病及心肌梗死病史者应预防再次梗死及其他心血管事件,称之为二级预防。①aspirin 抗血小板聚集(或氯吡格雷,噻氯匹定)anti-anginals 抗心绞痛,硝酸类制剂②beta-blocker 预防心律失常,减轻心脏负荷等Blood pressure control 控制好血压③cholesterol lowing 控制血脂水平Cigarettes quiting 戒烟④diet control 饮食控制Diabetes treatment 治疗糖尿病⑤ecation 普及有关冠心病的教育,包括患者及家属Exercise 鼓励有计划的、适当的运动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