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健康状况 > 什么是一般人类健康

什么是一般人类健康

发布时间:2022-08-30 23:53:32

1. 身体健康的概念

1、身体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于健康的定义:“是指一个人身体完备,精神健全以及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的一种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罹患疾病.”
WHO’s definition of health: "A state of complete physical, mental and socialwell-being, and not merely the absence of disease".
2、身体健康的标准
1,精力充沛,不紧张,不易疲劳.
2,乐观积极,乐于承担责任,工作效率高.
3,善于休息,睡眠好.
4,应变能力强,适应环境好.
5,抗病能力强.
6,体重适当,体型匀称,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
8,牙齿清洁,无病齿,色泽正常.
9,头发光泽,无头屑.
10,肌肉丰满,有弹性,步履轻松.

3、心理健康的标准:

国内的着名心理学家王登峰等根据各方面的研究结果,归纳总结,较为详细地提出了有关心理健康的几条指标:

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2.接受他人,善与人处。

3.热爱生活,乐于工作。

4.面对现实,接受现实,适应现实,改变现实。

5.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

6.人格和谐完整。

7.智力正常。

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2. 人类的健康有什么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WHO定出的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的10条标准是:(1)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着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不感到过分疲劳;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大小,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各种变化;

(5)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易发炎;

(8)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

这10条标准仅就一般情况和普遍性而言,但对不同年龄的人,应有不同的要求。

3. 一个人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最合适答案: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身心健康八大标准 食得快:进食时有非常好的胃口,能快速吃完一餐饭而不挑剔食物,这证明内脏功能正常。 便得快:一旦有便意时,能非常快排泄大小便,且感觉轻松自如,在精神上有一种良好的感觉,说明胃肠功能良好。 睡得快:上床能非常快熟睡,且睡得深,醒后精神饱满,头脑清醒。 说得快:语言表达正确,说话流利。表示头脑清楚,思维敏捷,中气充足,心、肺功能正常。 走得快:行动自如、转变敏捷。证明精力充沛旺盛。 良好的个性:性格温和,意志坚强,感情丰富,具有坦荡胸怀与达观心境。 良好的处世能力:看问题客观现实,具有自我控制能力,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对事物的变迁能始终保持良好的情绪,能保持对社会外环境与机体内环境的平衡。 良好的人际关系:待人接物能大度和善,不过分计有些,能助人为乐,与人为善。 您已经评价过! 不好:0您已经评价过! 原创:0您已经评价过! 非原创:0回答1:世界卫生组织(WHO)目前提出了健康新概念,并规定了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的十大准则: 1,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破地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工作,且不感到过分紧张与疲劳。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大小,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 5,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禾郢染病。 6,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易发炎。 8,牙齿清洁,无智齿,不疼疼;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情况。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丰富,皮肤有弹性。

4. 什么是人类健康人类健康的意义是什么

人类健康工程初步定义为:是建立在系统论思想基础上对待人类生命的认识(尊重人类自己)和方法,是以人为中心、维持提高人体系统稳态水平为目标的系统工程。其内涵不仅仅限于工程技术,而是一个人文和科技相融合的开放的综合体。具体可描述为:“人类生命是开放的功能强大的自组织系统,具有自发地走向有序结构目标、达到健康身心状态的功能、适应环境变异的自组织调整功能、机体发生疾病时自组织功能体现为祛除病痛的自修复功能;包括癌症在内的所有慢性病起源于长期超负荷应激反应所造成的稳态失调、失稳所致,因而慢性病是整体失调状态的局部体现;切断超负荷应激原、变身心失调状态为协调状态,重建自组织功能是应对慢病的有效途径。”

可见,人类当前应对包括癌症在内的各种非传染性慢病(Chronic Non-communicable Disease ,NCD),维持和促进健康,适应环境,发挥人体潜能等都属于人类健康工程的范畴。

人类健康工程当前的主要目标就是解决NCD问题,在此基础上将进一步发展并融合各种有利于健康回归的因素,为更全面深入的医学变革做出贡献。

人类健康工程”定义与内涵

人类健康工程初步定义为:是建立在系统论思想基础上对待人类生命的认识(尊重人类自己)和方法,是以人为中心、维持提高人体系统稳态水平为目标的系统工程。其内涵不仅仅限于工程技术,而是一个人文和科技相融合的开放的综合体。具体可描述为:“人类生命是开放的功能强大的自组织系统,具有自发地走向有序结构目标、达到健康身心状态的功能、适应环境变异的自组织调整功能、机体发生疾病时自组织功能体现为祛除病痛的自修复功能;包括癌症在内的所有慢性病起源于长期超负荷应激反应所造成的稳态失调、失稳所致,因而慢性病是整体失调状态的局部体现;切断超负荷应激原、变身心失调状态为协调状态,重建自组织功能是应对慢病的有效途径。”

可见,人类当前应对包括癌症在内的各种非传染性慢病(Chronic Non-communicable Disease ,NCD),维持和促进健康,适应环境,发挥人体潜能等都属于人类健康工程的范畴。

人类健康工程当前的主要目标就是解决NCD问题,在此基础上将进一步发展并融合各种有利于健康回归的因素,为更全面深入的医学变革做出贡献。当前人类健康工程内涵的具体内容如下:

3.1生命是开放的功能强大的自组织系统

钱学森先生在在开创我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实践中,通过对国外定量系统工程方法的梳理,提出了“系统工程理论”。在此基础上他针对整个自然科学问题创造性的提出“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概念,为系统工程理论从工程系统工程迈向整个客观世界,包括人体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等新型科学体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钱学森先生多次指出,生命系统,特别是具有高级心理活动的人的系统,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人体作为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自组织系统的前提是开放。正因为人体系统与周围环境之间存在物质、能量、信息交换,从环境中吸取有序能,并向环境排出系统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无序能。而系统内的无序能又可以用熵表达,因此,尽管系统内部在生命过程中会不断地产生熵,但系统开放的前提使整体系统成为减熵和有序能增加的过程。在系统内有序能达到一定程度时系统就会自发地转变为在时间、空间和功能上的有序状态,产生一种新的稳定的有序结构。这就是生命的自组织性,学术界也称之为系统的耗散结构。

德国理论物理学家H. Haken认为,从组织的进化形式来看,可以把它分为两类:他组织和自组织。如果一个系统靠外部指令而形成组织,就是他组织;如果不存在外部指令,系统按照相互默契的某种规则,各尽其责而又协调地自动地形成有序结构,就是自组织。自组织现象无论在自然界还是在人类社会中都普遍存在。一个系统自组织功能愈强,其保持和产生新功能的能力也就愈强。他进一步证明,作为自组织系统,一定存在系统变化的“目的点”或“目的环”。在具有自组织行为的系统中,当系统从环境中获得有序能后,系统中相空间随时间变化的方向要走一种有序结构的点,即系统的“目的点”,不管从空间的哪一点开始,系统终归要走到这个代表有序结构的“目的点”上来。系统的“目的环”则是指在更复杂的情况下系统的有序结构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时间而往返重复振荡的,即在相空间有一个封闭的环,这就是系统的“目的环”。系统存在这种以有序结构为目的性行为的关键点,在于组成系统的各子系统,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它们之间的非线性作用,互相协作,自发产生出有序结构,即自组织行为,具备这类行为的系统叫作自组织系统,而将机体中各子系统有条不紊地组织起来,走向协同地“目的点”,这“无形之手”,即是自组织系统中的“序参量”。

我们如能真正地发现机体自组织系统中所存在的具体的“序参数”,并且恰当地运用“序参量”,将会在人类健康和祛除病痛方面起关键作用。从人的健康和疾病的角度看 自组织功能可概括成以下三方面:

⑴维持健康功能

在人生命各个时段,使身体中各子系统协同地走向生命各时段应有的有序状态,体现为生命各时段功能和结构完善的健康状态。这就是自组织系统自发地走向“目的点”功能在维持健康方面的体现。

⑵对环境变异适应的自组织性

早在19世纪,着名生理学家Bernard就提出过生命存在的两个环境,一个是不断变化的外环境,另一个是相对稳定的内环境。这种内环境的相对恒定功能是机体生存的首要条件。这应该是生命适应环境最初的自组织性描述。Cannon进一步拓展了Bernard观点,提出了稳态(homesstasis)理论。Cannon的观点是当机体受到内、外环境因素干扰时,机体可通过复杂的负反馈调节机制使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来维持相对稳定状态。这就是机体对环境变异适应的自组织性。笔者认为,人体对环境变异的自组织性是分阶段和多层次的。从适应环境的阶段说,先有为适应环境变异的功能自组织,然后进入结构的自组织阶段。这后面的组织结构自组织,实际上属于组织结构的重建(remodeling)阶段。

此外,人体对环境变异适应的自组织按机体反应程度不同,存在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自组织。粗略地可分成生理性、病理性两种自组织。生理性自组织是指适应环境所形成的组织结构上的重建,这种重建不会影响生命功能的其他方面,从而使机体有更高的内稳态水平,是促进健康性质的自组织,是应该充分运用的功能。病理性自组织是指机体虽然已经形成了为“适应”环境变异的组织结构上的重建,但由于它是以牺牲机体其他暂时“不重要”的功能为代价的重建。病理性重构的持续发展,会使暂时的次要矛盾逐渐转化为主要矛盾,进入疾病状态。所以,这是应该尽量避免的自组织功能。

⑶机体发生疾病时,自组织功能体现为祛除病痛的自修复力

除意外伤害外,疾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急性疾病可认为是环境变化的刺激强度超越内稳态范围所造成的反应,超出了机体原有的自组织状态的结果。这时如果患者原来的自组织功能在正常区间,机体就会自动地启动自修复功能,使机体回归健康。机体发生各类慢性病本身实际上意味着机体自组织功能已经弱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通过各种渠道,增加机体的有序能(负熵流),使机体自组织功能回归常态,这时自组织功能体现为可祛除各类病痛的自修复能力,使患者恢复健康。实际上机体对自身病痛的自修复力可看成自组织系统自发地走向“目的点”的一种表现形式。人体各组织系统功能和结构的有序化完善状态,本身就包涵着祛除无序化。病痛可看成是机体功能结构上的无序化部分,机体到达有序化状态的过程本身就包涵着祛除病痛的含义。

3.2认识慢性病

在上述生命自组织功能认识基础上,从系统论角度认识慢性病,从而提出符合慢性病规律的解决方略。总体上,包括癌症在内的所有慢性病起源于长期超负荷应激反应所造成的稳态失调、失稳所致,因而慢性病是整体失调状态的局部体现。利用H.Seyle在1946年提出了应激反应概念,当应激原(机体内、外环境变异)作用于具有内稳态特征的生命系统时,系统会引发出普遍性适应综合征(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GAS)——机体的应激反应概念。控制论创始人N.Wiener认为内稳态本质在于生命系统内不同层次的“负反馈调节机制”(机体多层次自组织功能),进而提出:“人是一个维持稳态的机构,人的生命在于稳态的维持之中”,并给出了描述生命内稳态机制和具有负反馈调节环节的应激反应组成框图,见图1。

图4健康医学模式实施流程———SIR模式

在具体实施SIR模式时,其内容不仅指科技,也包括与人文结合,而且不排除能直接祛除病灶而又不损害整体的办法,具体的做法应权衡利弊。对于损伤不大,又有利于祛除病灶所引起的内源性应激原,可考虑采用节省机体有序能消耗的直接祛除病灶办法。

SIR模式中的重点是“R”环节,即作用在机体自组织系统中“序参量”上的调理。包括饮食、认知教育方面,也包括可工程化的生物反馈、红光幅照、多点同步振动、低频旋磁等设备。在对待癌症、银屑病、慢性高原病等[6-7]NCD调理试用中已经取得众多令人鼓舞的效果。

特别要提到的是SIR模式中每个环节的内容都可产业化、网络化,为应对井喷状的慢性病控制提供可行性。

5. 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什么方面的良好状态

健康一般是指人在生理和心理方面没有疾病困扰的状态。也就是发育良好,机理正常,有健全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
现代人的健康内容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智力健康,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
不管是生理还是心理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健康,现代人往往不重视心理健康,但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是一样重要的,而且心理健康的影响往往是潜在的,所以更应该重视。

6. 人类的健康分类有哪些

提到健康,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身体健康。……拥有健康的身体,我们无论在生活还是学习、工作上,都能充满活力,开心舒畅。……如此状态,正是我们每个人的追求。

关于人的健康分类,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身体健康。

身体健康的具体表现如下:

没有疾病。

身体发育正常。

日常活动状态正常。

精神饱满,疲劳感消除快。

拥有良好的食欲、睡眠、体态、面色和精神状态。

2,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具体表现是:

智力水平正常。

情绪稳定。

能够良好地适应环境。

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状态。

做事情有效率。

对生活充满希望,有幸福感

3,精神健康。

精神健康的具体表现是:

与身边接触的人(家人、亲属、同事、朋友)正常交往、关系和谐,能够彼此协作。

拥有准确的判断能力。

对生活充满希望,对自己充满自信。

4,社会健康。

社会健康的具体表现是:

在社会上拥有适合自己的身份。

拥有良好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条件。

一个人如果在上述各方面都拥有良好状态,就可以称之为一个健康的人。

从人的健康状态进行分类,包括如下三种状态:

1,健康。

所谓健康状态,就是指符合上述关于健康分类的其中全部健康内容(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精神健康、社会健康)的相关标准的状态。

这种状态下,是人的身体,心理,精神,以及社会性都处于最佳状态,这就是所谓的健康状态。

2,亚健康。

亚健康状态,是指身体处于疾病与健康状态之间的一种状态。

具体来说,亚健康状态的表现如下:

1,记忆力下降。

2,注意力不集中。

3,思维缓慢。

4,反应迟钝。

5,情绪低落。

6,缺乏自信。

7,缺乏安全感。

亚健康状态并不符合医学上关于疾病的诊断标准,因此这种状态并不是病态。……但是这种状态又不是健康状态,因此才被称为亚健康状态。

3,疾病。

这种状态是非常明确的,就是人生病的状态。……在这个状态下,人的健康程度是最低的。

7. 人的健康包括哪些方面

人的健康包括哪些方面

人的健康包括哪些方面,热身的时候我们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情,这项运动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锻炼身体,有氧运动对我们的身体非常有好处,保持身体健康是运动的第一要义,下面我带你了解人的健康包括哪些方面。

人的健康包括哪些方面1

一、健康的分类

1、躯体健康(生理健康)

躯体健康是指身体结构和功能正常,具有生活的自理能力。

2、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使心理处于良好状态以适应外界的变化。心理健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心理健康主要是指无心理障碍等心理问题的状态;广义的心理健康还包括心理调节能力,发展心理效能能力。

3、社会适应良好

较强的适应能力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特征。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能与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对于社会现状有清晰、正确的认识。既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又不会沉湎于不切实际的幻想与奢望,注重现实与理想的`统一。对于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挑战,不怨天尤人,用切实有效的办法去解决。当发觉自己的理想与愿望与社会发展背道而驰时,能够迅速地进行自我调节,以求与社会发展一致,而不是逃避现实,更不妄自尊大和一意孤行。

4、道德健康

道德健康是指能够按照社会规范的细则和要求来支配自己的行为,能为人们的幸福做贡献,表现为思想高尚,有理想、有道德、守纪律。

二、健康的标准包括:

①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②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而不挑剔;③善于休息,睡眠良好;④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的各种变化;⑤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的抵抗力;⑥体重适当,身材匀称,头、臂、臀比例协调;⑦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⑧牙齿清洁、无缺损、无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⑨头发有光泽、无头屑;⑩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

人的健康包括哪些方面2

健康是指有益于健康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主要表现为生活有规律,没有不良嗜好,讲求个人卫生、环境卫生、饮食卫生,讲科学、不迷信,平时注意保健、生病及时就医,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等等。

合理膳食指能提供全面、均衡营养的膳食。食物多样,才能满足人体各种营养需求,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的目的。卫生部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为合理膳食提供了权威的指导。

适宜运动指运动方式和运动量适合个人的身体状况,动则有益,贵在坚持。运动应适度量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强度和运动量。健康人可以根据运动时的心率来控制运动强度,最大心率=220-年龄,每周至少运动3次。

戒烟的人,不论吸烟多久,都应该戒烟。戒烟越早越好,任何时候戒烟对身体都有好处,都能够改善生活质量。

过量饮酒,会增加患某些疾病的风险,并可导致交通事故及暴力事件的增加。建议成年男性一天饮用的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

心理平衡,是指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即能够恰当地评价自己,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压力,有效率地工作和学习,对家庭和社会有所贡献的良好状态。乐观、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将目标定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等均有助于个体保持自身的心理平衡状态。

8. 什么是人体健康

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
健康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主要脏器无疾病,身体形态发育良好,体形均匀,人体各系统具有良好的生理功能,有较强的身体活动能力和劳动能力,这是对健康最基本的要求;
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较强,能够适应环境变化,各种生理刺激以及致病因素对身体的作用。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

(8)什么是一般人类健康扩展阅读:
心理健康是比较而言的,绝对的健康是不存在的,人们都处在较健康和极不健康的两端连续线中间的某一点上,而且人的心理健康状态是动态变化的,而非静止不动的。
人的心理健康即可以从相对的比较健康变成健康,又可以从相对健康变得不那么健康,因此,心理健康与否是反映某一段时间内的特定状态,而不应认为是固定的和永远如此的。
健康膳食金字塔这个金字塔分为七层,最顶端的一级是甜品与黄油,接下来依次为:乳制品,鱼类或少量红肉,坚果与豆类,蔬菜与水果,全麦食品与植物油,最下面一层与食物无关——长期而适当的体育锻炼。

9. 人类健康的十大标准是什么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人体健康的十大标准

1、 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负担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劳动,而且不感到过分的疲倦和紧张;

2、 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情无论大小不挑剔;

3、 善于休息,睡眠好;

4、 应变能力强,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

5、 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 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臀位置协调;

7、 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发炎;

8、 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 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 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

阅读全文

与什么是一般人类健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网易游戏健康系统怎么换绑 浏览:491
如果你变身美女第一件事会做什么 浏览:385
哪个美女dj 浏览:344
胸有成竹讲的是哪个人物的故事 浏览:555
经济法人源于哪个文献 浏览:725
大国经济是怎么体检的 浏览:629
婚姻不安是什么意思 浏览:445
男人的婚姻什么时候脆弱 浏览:957
无性婚姻该如何解决 浏览:176
爱情中的水果是什么 浏览:756
中国第一美女保镖为什么一直未嫁 浏览:29
美女说上火了怎么办 浏览:1000
带着孩子寻夫哪里才是幸福的彼岸 浏览:643
6位数爱情密码是多少 浏览:437
什么叫非行政事业编 浏览:258
故事领域兴趣认证怎么过 浏览:235
健康文胸怎么穿 浏览:636
上海跟杭州哪个城市美女多 浏览:568
温州苍南人才引进事业单位怎么样 浏览:808
怎么让爱情幸福下去 浏览: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