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健康是指人在哪三个方面的良好状态
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健康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主要脏器无疾病,身体形态发育良好,体形均匀,人体各系统具有良好的生理功能,有较强的身体活动能力和劳动能力,这是对健康最基本的要求;二是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较强,能够适应环境变化,各种生理刺激以及致病因素对身体的作用。
‘贰’ 什么是健康状态
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种状况,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健康是节约,健康是和谐,健康是责任,健康是金子。健康不仅属于自己,健康还属于亲人、家庭和社会。
准确的健康的解释如下:
(一)躯体健康:一般指人的生理健康。
二)心理健康:一般有三个方面的标志
1、具有健康心理,人格完整,自我感觉良好,情绪稳定,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有较好的自控能力,能保持心理平衡。自尊自爱自信且有自知之明。
2、在自己的所处的环境中,有充分的安全感,且能维持正常的人际关系,受到别人的欢迎和信任。
3、对未来有明确的生活目标。脚踏实地,不断进取,有理想和事业上的追求。
(三)社会适应良好:指个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能适应当时复杂的环境变化,为他人所理解,被他人所接受。
(四)道德健康:不能损害他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有辨别真伪、善恶、荣辱、美丑、是非的观念和能力,能按照社会认可的道德行为和规范准则约束、支配自己的思维和行为。具体来说包括以下10个标准:
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和疲劳。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工作有效率。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5.具有抗病能力,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得当,身材均匀,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龋齿,无痛感;齿龈颜色正常,不出血。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有力。
同时满足以上10项标准的人才属于健康状态,如果不满足,可以着重看自己是否属于亚健康。
‘叁’ 健康是指在哪三方面的良好状态
健康是指生理、心里以及社会适应性三方面全部处于良好的一种状态。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无痛就是健康”,随着社会发展,现代人的健康是整体健康,包括身体、心灵和社会生活。
健康是指在哪三方面的良好状态
健康包括生理、心里以及社会适应性3个方面,其中,社会适应性主要取决于生理和心理的素质状况。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
现代人所谓的健康不仅仅是过去的身体健康,现代人的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等。
‘肆’ 写简历的时候,身体状况一般有良好和健康的填写,良好指的是亚健康吗
是的,很高兴为您解答,良好一般指无明显疾病。“本人身体健康状况”一般填写无疾病,或者写明“健康”“良好”等,如有疾病应如实填写。一般来说个人健康状况填写上没有严格要求,因为一些对身体素质要求比较严的工作,在参加工作前都要参加体检或者体测,剩下的一些对于健康状况的考察不是特别严格,就填写良好就可以。
健康状况分为健康、良好、较差三个类别。针对自身情况来选择,如实填写,对自己的身体状况负责。如果有残疾或听力、视力障碍,可以将其补充在其他栏。便于医生了解情况,更好地帮助你解决问题。注意:在发生意外或紧急情况时,健康状况表可以第一时间告诉医生关于你的信息,制定医疗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方式。
人体的健康状态大致可分为四类: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疾病的前驱状态、疾病状态。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不仅仅指没有疾病或体质的衰弱。疾病前驱状态是向疾病状态发展的前奏。亚健康状态是指没有达到身心与社会上完全安宁的状态,处在健康与疾病状态之间刚偏离于健康,具有可逆性。一是主要脏器无疾病,身体形态发育良好,体形均匀,人体各系统具有良好的生理功能,有较强的身体活动能力和劳动能力,这是对健康最基本的要求。二是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较强,能够适应环境变化,各种生理刺激以及致病因素对身体的作用。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因此,现代人的健康内容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
‘伍’ 健康是指人的身体,心理和什么方面的良好状态。
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健康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主要脏器无疾病,身体形态发育良好,体形均匀,人体各系统具有良好的生理功能,有较强的身体活动能力和劳动能力,这是对健康最基本的要求;二是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较强,能够适应环境变化,各种生理刺激以及致病因素对身体的作用。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因此,现代人的健康内容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心理健康是比较而言的,绝对的健康是不存在的,人们都处在较健康和极不健康的两端连续线中间的某一点上,而且人的心理健康状态是动态变化的,而非静止不动的。人的心理健康即可以从相对的比较健康变成健康,又可以从相对健康变得不那么健康,因此,心理健康与否是反映某一段时间内的特定状态,而不应认为是固定的和永远如此的。有关专家经过研究后,得出了一个健康公式:
健康=(情绪稳定+运动适量+饮食合理+科学的休息)
疾病=(懒惰+嗜烟+嗜酒)
以上公式说明,有益于健康的是“长寿三要素”,公式中分子越大身体越健康,分母越大身体越差。
健康体重公式
计算体重适宜程度的公式 - 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如下:
[体重 (kg)] / [身高 (m) × 身高 (m)] = 体重指数
1、 不到18.5,偏瘦
2、 介于18.5和20.9之间,苗条
3、 介于20.9和24.9之间,适中
4、 超过24.9,偏胖
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认为:
健康=15%遗传因素+10%社会因素+8%医疗条件+7%气候条件+60%自我保健
‘陆’ 健康状况一般和良好有啥区别
‘柒’ 健康情况写良好还是健康
健康情况写健康。填写健康状况可以填写良好。同样的,假如你的身体没有问题的话,也是没有疾病的标体,就可以在填写健康状况时填写良好二字。良好的健康状况,也代表了你的身体很健康,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在一些机会面前你也可以得到很多机会。一般填写健康或者良好。如果身体强壮,没有任何问题就填写健康。
健康的含义概况
健康是一种动态平衡,是人体内部各个系统器官之间的平衡,也是人体与外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平衡。健康的状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精力充沛,能够承受压力,找到生活和工作之间的平衡。积极、乐观的处事态度,敢于承担责任,做事细心有序。良好的休息,充沛的睡眠。
‘捌’ 健康状况指标有哪些
健康状况指标有哪些
健康状况指标有哪些,久坐的上班族和学生党都需要得到锻炼,如今大家逐渐重视健康,有不少人还参加健身运动,但是很多人不明白健康程度。下面我带你了解健康状况指标有哪些。
指标一:血压。
高血压本身是一种疾病,也是诸多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建议日常生活中要积极改变生活方式,比如限盐、减重、戒烟、运动等,以预防高血压;35岁以上的人要定期测量血压,一旦超过140/90毫米汞柱,就要去正规医院就医,尤其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更应注意;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一定要坚持治疗和监测血压,将其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切忌盲目自行停药或减量。
指标二:体温。
体温反映新陈代谢的强弱。正常人腋下温度为36℃~37℃,一天中略有波动,早晨略低,下午略高,一般相差不超过1℃。体温还与年龄有关,一般儿童体温较高,新生儿和老年人较低。运动、进食后,女性月经前或妊娠期体温稍高,情绪激动、精神紧张等对体温也有影响。建议,每个家庭都要有一个体温表,及时监测体温,一旦出现发热要及时就医。老年人对体温变化的敏感性大不如前,很多时候感觉不到自己发烧了。因此,当精神不济、没有食欲、反应能力变差时,最好先量量体温。
指标三:呼吸速率。
相对来说,呼吸越快、越短促,说明心肺功能越差;呼吸越慢、越深长,则心肺功能越好。一个人每天大约呼吸1、7万次,每分钟进入肺部的空气约为0、946升,但真正进入肺部的空气远低于这个数字。
人的寿命与心肺功能关系密切。深呼吸时吸入氧气更多,器官利用率更高,甚至能让人多活几年。要想减缓呼吸速率,一方面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加肺活量;另一方面可以练习深呼吸。可采取“吸-停(屏气10~20秒钟)-呼”的方式,吸气时尽量用鼻子均匀缓慢地深吸,呼气时要用力往外吐,最大限度排出废气。每次深呼吸练习3~10分钟,每天2~3次。
指标四:心率。
一般来说,正常人的心率在每分钟60~100次。多项研究发现,心率越快预期寿命越短,心率每分钟小于90次的人不易得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心率越快,出现心血管事件的几率越大,死亡风险也越高,把心率控制在每分钟60~74次,生命最安全。生活中应加强运动,改掉抽烟、酗酒、熬夜等坏习惯,同时保证充足睡眠、保持好心态、避免发怒,有助于稳定心率。运动对心脏的益处是长期且效果最好的,坚持运动能让心率慢慢降下来。冠心病患者更要将心率减慢,除了适当运动,还可借助药物控制。需要注意的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的老年人,心率容易因活动量的增加而变快,最好选择中等强度的缓和运动。
指标五:疼痛感。
疼痛是身体不适时发出的最直接信号,是一种自我保护机能。在医学界,疼痛被认为是重要的生命体征之一。很多人对疼痛见怪不怪,主要应对手段以“忍”为主,殊不知疼痛不仅是一些疾病表现出的症状,本身也是一种病。严重慢性疼痛会导致各系统功能失调,甚至危及生命。建议一旦出现疼痛要立即去医院诊治,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不要乱吃止痛药,以免掩盖原有疾病症状。
指标六:走路速度。
走路速度是提示健康状况的重要标志,算得上检测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情况的一盏“指示灯”,普通人的走路速度是0、9米/秒,低于0、6米/秒的人死亡风险增加,超过1米/秒的人寿命较长。生活中应注意观察家中老人的走路速度,如果突然减缓,应去医院做相关检查。如果老人的常规步速小于0、8米/秒,也就是5秒内走不到4米,说明肌肉力量萎缩较严重,有可能发生了肌肉减少症。要想保证走路速度,增加日常锻炼必不可少,快步走就是不错的选择。建议快步走每次持续40~60分钟,刚开始锻炼的人可以从快走半小时起,然后逐渐延长时间。快走时,一般应使心率维持在每分钟120~140次,身体微微出汗为宜。
1、饮食指标
一般来说成人每天应该吃500克左右的食物,而老人的话,因为肠胃功能减弱,则不应该超过350克。如果出现多食多饮,而且体重下降的情况,就要考虑是否得了糖尿病或者甲亢;如果食量减少 ,每天摄取的食物不到250克,持续时间比较长,就要考虑是否患有炎症或者恶性肿瘤了,要及时检查。
2、体重指标
体重并不是越轻越好。这里教给大家一个公式,你可以算下你的正常体重应该是多少。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计算方法:男性:(身高cm-80)×70%=标准体重; 女性:(身高cm-70)×60%=标准体重。如果短时间内,体重下降过快,人明显消瘦,这种情况多见于糖尿病、甲亢、恶性肿瘤、胃肠系统等疾病;如果短时间内,体重急剧增长,一方面和你的不健康饮食有关,另一方面,也可能和高血脂、甲减、糖尿病有关。国内外大量研究显示,约有60%—80%的成年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前体重超标。
3、体温指标
正常人的体温应该为36℃~37℃,超过37℃就可以确诊为发烧。除了发烧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体温低于正常体温,称为“低体温”。“低体温”常出现在高龄老人,长期营养不足的患者身上,甲减或者时常休克的病人,也会有这种情况。
4、脉搏指标(心跳指标)
成人标准脉搏应该为每分钟60~100次(注:运动员的脉搏可能低于这个标准)。如果出现脉搏过速、过缓、有间歇、脉搏较弱、时快时慢,这均表示,可能心脏有问题,需要及时就医。老人心跳一般会略低于标准数,不过,只要能保持不低于55次/分钟,就算是正常的。如果平时心跳较慢,突然增至80~90次每分钟,就要考虑是不是得了潜在疾病,需要马上就医检查。
5、呼吸指标
健康人的呼吸应该是平稳,有规律的。每分钟16~18次左右。如果呼吸急促、大喘气、或者气不够用,时快时慢,胸闷,憋气等现象都是不正常的表现。呼吸急促、喘不过气多见于哮喘疾病;胸闷、憋气多见于心脏疾病。对于老人来说,心肺功能减弱,运动后也可能会有心悸气短的症状,不过,如果休息后,症状缓解,就是正常的,并不是疾病的表现。
6、排便指标
健康人的排便次数每天或者隔天一次。正常的大便应该是黄色软状。高龄老人,饮食少、运动少的,2~3天排便一次也是正常的。只要排便畅通,大便不干,就不是便秘。对于普通人来说,如果超过3天未排便,而且排便困难、排不尽、大便发干,这就是得了便秘了;如果每天排便超过三次,并且大便不成形,便稀,这种情况一般就是得了腹泻了。结肠炎也可以通过大便检查出来。一般来说,患有结肠炎的病人,会有便血、便秘或者腹泻等症状。
7、排尿指标
成人的排尿量每天应该在1~2升左右,2~4小时就要排尿一次(夜间除外)。健康人的尿液应该是淡黄色,透明、少许泡沫。如果小便黄中带红,就要考虑尿路感染的情况;小便呈蓝绿色,多见于绿脓杆菌感染;血尿常见于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肿瘤或者结石等;尿频、尿急,这种情况就不用说了,是前列腺疾病的典型症状。
8、血压指标
这个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成人的血压应该是不超过140/80毫米汞柱。对于老人来说,血管壁弹性降低,体内垃圾积累过多,需要心脏加大压力,才能保证正常的血氧供应,所以血压会上升。不过要注意,老人的收缩压不应超过160毫米汞柱,如果超过这个标准,就可以判定为高血压,不管有没有不舒服的症状都应吃药。如果单纯的是舒张压过高,需要去医院检查,切忌私自用药。
9、睡眠指标
一般来说,成人的睡眠时间应该在6~8小时,睡足8小时不是标准,而是应该以起床时精神状态是否饱满作为标准。而且每个年龄段的人群,睡眠时间是不一样的。10~18岁的人群,要保证每天8小时睡眠时间;18~50岁的人群,保证每天7小时睡眠即可;50~70岁,每天只需要5~6小时睡觉就够了。对于老人来说,睡眠质量会有所下降,所以不能硬性规定每天要睡多久。只要睡醒后,白天有精神,无疲劳感就可以。另外,建议老人要养成午休的习惯,有利于身体健康。
10、精神指标
世界卫生组织把人体精神健康的标准概括为“三良好”:
良好的个性人格——情绪稳定,性格温和,一直坚强,感情丰富,豁达乐观。
良好的处世处世能力——观察问题客观,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
良好的人际关系——待人接物大度和善,助人为乐,与人为善。
健康人应该有饱满的精神状态,丰富的.情感、敏捷的行动能力。如果不具备这些以及上面的“三良好”,就需要考虑是不是身体有隐疾了。
1、怎么才算是标准体重
了解自身体重是一件必要的事情,目前根据世卫组的计算方式:男性的标准体重为身高减去80得出的数值再乘以百分之七十;女性的标准体重为身高减去70得出的数值后乘以百分之六十。如果范围值在正负百分之十以内为正常,注意身高是以厘米为单位。
2、脂肪有哪些类型
可以分为体脂肪和内脏的脂肪,体脂肪是身体的脂肪与体重的比值,当比值越高时,说明也就越肥胖。通常而言,男性正常的体脂率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二十五,而女性则为百分之十二五到百分之三十。而内脏脂肪对人体内脏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内脏脂肪超标,则容易发生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并且还可能出现脂肪肝。男性和女性的正常内脏脂肪值分别为4~6和2~4。
3、BMI指什么
它放映个人身体的质量,计算公式为等于体重除以身高平方数,体重以kg为单位。当一个人的体重指数在18、5到24之间时,这是正常的。数值范围为27-30和30-35,分别为轻度和中度肥胖。当BMI数值超过35被认为是严重肥胖。然而,18岁以下的运动员、重量训练员、孕妇或哺乳期妇女、体弱或久坐不动的老年人不适合用体重指数来衡量健康标准。例如,一个健身者的体重中肌肉比例很高,他的体重指数可能超过30。
4、肌肉的含量对肥胖有什么影响
肌肉的含量也能看出一个人是否健康,因为肌肉消耗热量,基础代谢率越高,发胖的可能性也就越小。此外,肌肉的数量也与衰老有关,所以肌肉少的人更容易衰老。
5、人体的基础代谢说明什么
许多健身人士对基础代谢率这个名词并不陌生,当它较高时说明身体机能较为年轻,能力消耗大。而它对减肥也有着重要的影响,运动能帮助人体提高基础代谢率,从而消耗更多能量,达到减肥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