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健康卡在哪儿办
1、凭本人二代或三代身份证原件,在居民健康卡发卡区县卫生局指定的联网机构均可申请办理。
2、未满十六岁的申请人须有法定监护人持双方有效的身份证原件、申请人照片、户口簿或其他有效的关系证明办理。具体申领流程请登录各区县的卫生局网站查询。
3、申报后的居民个人信息,经卫生局注册管理中心及金融部门最终审核后,由卫生局注册管理中心统一安排进行居民健康卡的制作。
4、居民健康卡制作完成后,由邮储银行统一组织发放,或者到银行网点领取。
⑵ 电子健康卡地址填哪的
电子健康卡需要填你身份证上的地址 电子健康卡是居民健康卡的线上应用延伸与服务形态创新,同时能实现对医院就诊卡、妇幼保健卡、计划免疫卡以及身份证、社保卡、银行卡等各类原有健康服务介质的"兼容使用"和"注册管理",解决了多卡难以有效统一的现实问题。2016年底,电子健康卡应用试点工作启动。
“电子健康卡”是什么
电子健康卡是由国家卫健委推出的集医疗机构就诊卡等功能于一身,记录一个人从生到死所有的医疗信息,伴随着广泛推广,它将实现“人手一卡、全国通用、服务一生”的特性。简单来说就是一张就诊卡集、数据卡集,一卡通用。
使用电子健康卡更方便吗?
答案是肯定的!
1.使用电子健康卡就诊数据会统一归集至个人档案,让个人数据保管更方便也更全面。也是说:到一个医院就办一张就诊卡的情况不会再有啦!
2. 电子健康卡促进了医院内部互联互通、上级医院和基层医院上下互联互通、不同区域医院间跨区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检查结果互认等,看病变得更方便。
3. 目前成都市市级公立医疗机构已经可使用该卡就诊,预计到2020年底能覆盖全市各级医疗机构。
【(2)健康卡申请地址填哪里的扩展阅读】
如何申领电子健康卡
目前可通过各市级公立医疗机构的微信公众号申请。
以第五人民医院为例:
1. 进入微信公众号“第五人民医院服务号”,点击“我的-电子健康卡”
2. 点击“绑定健康卡”
3. 填写基本信息、上传身份证照片
(没有或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朋友,可前往医院门诊人工服务台进行办理。)
⑶ 居民健康卡在哪里办理
如果你想办理居民健康卡的话,最快的办法就是到当地的社区,在你们的社区办事比较快的,而且不用你干什么,只需拿着你的身份证就可以。
⑷ 健康卡里填写的是户口居住地还是现居住地,准备返城的人员怎么填
健康卡里填写现居住地,不能填户口居住地,因为现居住地更准确有些人没有在户口居住地而是在买的房居住,所以不能填户口居住地,准备返城人员应在现居住地有个二经码在网上填写个人信息要到那个城市返岗都填上,网上受理了最后到居住的社区,街道办理健康卡就可以了。
⑸ 申请健康码,居住地是填写常住地,还是滞留地
要填写滞留地方,因为这个健康码是以现在居住的地址为准,不是以自己家地址为准的。健康码是以真实数据为基础,由市民或者返工返岗人员通过自行网上申报,经后台审核后,即可生成属于个人的二维码。该二维码作为个人在当地出入通行的一个电子凭证,实现一次申报,全市通用。
(5)健康卡申请地址填哪里的扩展阅读
“健康码”分为三种:绿码可以直接进入杭州,红码集中隔离14天,黄码隔离7天以内。
浙江省的“健康码”管理信息系统以真实数据为基础,连通重点人员动态管控清单等相关数据库,根据群众申报信息与后台数据的校验比对结果发放“健康码”。健康码系统已经形成一套标准,可根据不同地区需求,结合各地疫情防控需要快速推出。
为推动各地“健康码”互通互认,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提供了跨省份互认共享的三种实现方式:第一种是在不改变地方现有“健康码”的情况下,通过跨地区防疫健康信息数据共享,在本地“健康码”中增加跨地区互认功能。
第二种是各地“健康码”与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防疫信息码”对接,以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防疫信息码”为中介进行转换,从而实现跨地区“健康码”互认。
第三种是未建设本地“健康码”的地区,可直接采用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防疫信息码”,同时结合本地防疫健康相关信息,实现跨地区互通互认。
通过健康码实现了一码就医、预约挂号、一键急救、心理援助、健康证明、健康档案等多个健康应用。
⑹ 防控健康卡怎么填疫情学生健康卡怎么填
1、学生及家长信息:一般包括家长和学生的,姓名,性别,联系方式,学生就读学校名称,年级班级等,在对应位置,填写即可,选择的类目在方格中打对号√。
2、返校前居住地:这里,包括现在的住址,和之前离开现住址到过的其他地方,比如回老家后的籍贯地址。
3、健康状况:在特定时间(如返校前14天)段的身体健康状况,有无发热等症状,如实填写。
4、是否有接触过疫情防控高危人员,居家或隔离情况:有接触过,就勾选无或否,有接触过,就选有或是,并补充接触日期,具体相关描述等。
5、承诺并签字,情况属实:最后,就是监护人对填写的健康卡信息,确认真实准确,签名即可。有的还需校方人员审核,这个是交由学校完成。
⑺ 健康申报卡怎么申请
1、基本功能
医院通用就诊:居民健康卡逐步实现全国医疗卫生机构通用就诊功能。
健康管理:居民健康卡实现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电子病历信息共享,查看个人电子病历、健康档案等,及时掌握健康情况,实现健康管理。
新农合资金结算: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居民健康卡持卡人,凭卡可进行新农合资金结算,报销款可直接入卡。
2、中行特色功能
预约挂号满足您的不时之需
本卡可在中国银行多个渠道进行全国数百家医院预约挂号,包括北京协和医院、301医院等众多知名医院专享号源,“足不出户先挂号”改变您的生活,客户持卡在网上银行、自助终端、电话银行、手机APP等渠道均可方便办理。
自助就医为您的健康提供绿色通道
本卡可在中国银行全国主要合作医院自助设备进行挂号、缴费、打印、查询等,不用携带现金,免去反复排队,节约您的就诊时间。
(二)借记卡功能
1、基本金融功能
居民健康卡具备中国银行借记卡全部功能,包括:存取款、转账、购物消费、投资理财、代发工资、代收代缴费用、ATM服务、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短信服务等。?
拓展资料:居民健康卡主要以户籍所在地作为发卡单位。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居民,以工作地点为发卡单位。流动人口可以自愿向户籍所在地、工作所在地或现居住地申请居民健康卡。居民和有关单位应积极配合社区和村委会组织的居民健康卡信息采集,提供相关文件,批准相关信息。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十三条职工应当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⑻ 健康管理地址怎么填
填自己居住的地址。居民健康卡,是国家卫生信息化“3521工程”框架提出的基于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三级信息平台。实现医疗卫生服务跨系统、跨机构、跨地域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所必须依赖的个人信息基础载体,是计算机可识别的CPU卡。
⑼ 电子健康卡的地址填的是什么
按你现在住址要到的省份是哪个省就填哪个省。 【拓展资料】 电子健康卡是由国家卫健委推出的集医疗机构就诊卡等功能于一身,记录一个人从生到死所有的医疗信息,伴随着广泛推广,它将实现“人手一卡、全国通用、服务一生”的特性。简单来说就是一张就诊卡集、数据卡集,一卡通用。
使用电子健康卡更方便吗?
答案是肯定的!
1.使用电子健康卡就诊数据会统一归集至个人档案,让个人数据保管更方便也更全面。也是说:到一个医院就办一张就诊卡的情况不会再有啦!
2. 电子健康卡促进了医院内部互联互通、上级医院和基层医院上下互联互通、不同区域医院间跨区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检查结果互认等,看病变得更方便。
3. 目前成都市市级公立医疗机构已经可使用该卡就诊,预计到2020年底能覆盖全市各级医疗机构。
如何申领电子健康卡
目前可通过各市级公立医疗机构的微信公众号申请。
以第五人民医院为例:
1. 进入微信公众号“第五人民医院服务号”,点击“我的-电子健康卡”
2. 点击“绑定健康卡”
3. 填写基本信息、上传身份证照片
(没有或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朋友,可前往医院门诊人工服务台进行办理。)
居民健康卡,是国家卫生信息化“3521工程”框架提出的基于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三级信息平台,实现医疗卫生服务跨系统、跨机构、跨地域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所必须依赖的个人信息基础载体,是计算机可识别的CPU卡。
主要用于居民在医疗卫生服务活动中身份识别、基础健康信息存储、跨地区和跨机构就医、费用结算和金融服务等应用。是实现居民与医疗机构之间、医疗机构相互之间、医疗机构与社会公共服务等相关部门之间信息互通共享的纽带和关键。根据国家卫计委的计划,2020年前,中国将普及居民健康卡,从而实现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数据库基本覆盖全国人口并整合共享。
中国推广居民健康卡的初衷在于解决城乡居民跨机构、跨地区医保结算的问题。人们常常抱怨,在挂号花费大量时间排队,每到一家医院都要办理独立的、包含病历信息的“就诊卡”。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之间没有共享信息,患者往往需要接
⑽ 健康卡当日所在地怎么写
身体状况若身体状况同前一天,请选择“无变化”。若身体状况与前一天比有变化,请选择“有变化”,并如实填写下列内容:1、新冠诊断:若诊断无异常,选择“无”;若诊断有异常请如实选填:“疑似”“无症状感染者”“确诊”。2、今日体温:根据当日实际体温,选填“<37.3℃” “≥37.3℃”其中“<37.3℃”为体温正常,“≥37.3℃”为体温异常。3、其他症状:若出现咳嗽、鼻塞、咽痛等症状,选择“有”;若未出现以上症状,选择“无”。4、密切接触确诊患者:若密切接触确诊患者,选择“是”;若未密切接触诊患者,选择“否”。5、14天内前往或途径中高风险地区:若本人14天内前往或途径中高风险地区,选择“是”;若本人无以上情况,选择“否”。
【拓展资料】
以国家最新发布的中高风险地区为准,途径以路过时是否停留并与当地民众有接触界定,比如火车停靠并有乘客上车。6、同住人14天内前往或途径中高风险地区:若同住人14天内前往或途径中高风险地区,选择“是”;若同住人无以上情况,选择“否”。02今日位置若今日位置同前一日,请选择“无变化”,若今日位置与前一日比有变化,请选择“有变化”,并如实填写以下内容:(以填报时本人所在位置为准,若填报后位置有变化可修改)。
7、当前位置:请填写所在的“省、市、县”;若师生在国外,请选择“其他”,并在“详细地址”栏内手动填在所在地。8、是否在校:教职工当日在校工作即“在校”;学生当日在校园内即“在校”(短暂到校园周边不计入),当天22:00前未返回校园即为“不在校”。9、所在地区是否为中高风险地区:若本人目前位置在国家最新公布的中高风险地区名单中,选择“是”,若不在名单中选择“否”。10、所在地市(区)是否有中高风险地区:本人目前所在的地级市、直辖市区县中,若有国家公布的中高风险地区,选择“是”,若没有选择“否”。
今日行程若当天无跨地级市的行程安排,请选择“无行程”。若有相关行程请选择“有行程”,并填写以下行程信息:11、目的地:请填写行程目的地:省、市、县。12、当日往返:根据具体情况填写否当日往返。13、交通工具:选择所搭乘的交通工具类型,并填写航班信息、火车车次等。14、出发时间:默认填报当日行程。亦可补报、预报行程。04具体行程事由及其他说明情况需要说明的已填报行程的事由,上述填报未尽事宜等05本人承诺上述填写内容真实、准确、无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