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职业卫生档案包括什么内容
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包括:职业危害的种类,本单位职业卫生管理组织,职工总人数,接触有害因素的人数及性别分布,生产工艺流程,有害作业点的分布情况,有害因素的强度,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有关情况,职工健康监护情况,职业病人登记情况。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包括:工人的基本情况(姓名、性别、住址、文化程度),接害职业史,既往病史(重点记录职业禁忌症,职业接害可能导致的疾病)自觉症状及体症,一般体格检查,根据接害物针对性健康检查和仪器检查。(接尘的拍片,接触二甲基甲酰氨的要化验肝功能,接触苯的要化验血液等)
❷ 职业健康检查包括那些
职业健康检查是指医疗卫生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进行的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健康检查。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
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应当在开展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省级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备案。备案的具体办法由省级卫生健康主管部门依据本办法制定,并向社会公布。
职业健康检查档案应当包括下列材料:
1、职业健康检查委托协议书;
2、用人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
3、出具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总结报告和告知材料;
4、其他有关材料。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具有以下职责:
1、在备案开展的职业健康检查类别和项目范围内,依法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工作,并出具职业健康检查报告。
2、履行疑似职业病的告知和报告义务;
3、报告职业健康检查信息;
4、定期向卫生健康主管部门报告职业健康检查工作情况,包括外出职业健康检查工作情况等。
❸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包括哪些内容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包括下列内容:
1、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婚姻、文化程度、爱好等情况;
2、劳动者的职业史、既往病史以及职业病危害接触史等;
3、历次职业健康检查的结果及处理的详细情况;
4、职业病诊疗资料记录;
5、需要存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其他有关资料。
(3)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职业健康档案包括哪些扩展阅读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管理:
1、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人员、劳动者或者其近亲属、劳动者委托的代理人有权查阅、复印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2、当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3、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分立、合并、解散、破产等情形时,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妥善安置职业病病人;其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实施移交保管。
❹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建立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包括哪些内容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劳动者的职业史和职业中毒危害接触史; (2)相应作业场所职业中毒危害因素监测结果; (3)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 (4)职业病诊疗等劳动者健康资料。
❺ 《职业卫生档案》的12项内容是什么
职业卫生档案包括的12项内容:
1、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和责任制档案。
2、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操作规程档案。
3、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清单、岗位分布及作业人员接触情况档案。
4、职业病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档案。
5、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报告与记录档案。
6、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档案。
7、职业卫生培训档案。
8、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与应急处置档案。
9、职业健康检查汇总及处置档案。
10、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 档案。
11、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档案。
12、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及其他管理档案。
❻ 职业病鉴定档案都包括哪些内容
一、《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
为规范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加强职业健康监护的监督管理,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该《办法》经2012年3月6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2012年4月27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9号公布。《办法》分总则、用人单位的职责、监督管理、法律责任、附则5章32条,自2012年6月1日起施行。
二、职业病鉴定档案的内容
《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第十九条
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个人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有关规定妥善保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包括下列内容:
(一)劳动者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婚姻、文化程度、嗜好等情况;
(二)劳动者职业史、既往病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
(三)历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
(四)职业病诊疗资料;
(五)需要存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其他有关资料。
❼ 职业卫生档案主要包括哪七项内容
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的清单及有关文本。
二、职业卫生管理方针、目标,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和年度总结。
三、职业卫生专(兼)职管理组织、职能及人员分工。
四、职业卫生管理方案、程序、作业指导书和其他内部文件。
五、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管理档案。
1建设项目计划任务书及批准文件等;
2建设项目初步设计书;
3工程改建、扩建及维修、使用中变更的图纸及有关材料;
4全套竣工图纸、验收报告、竣工总结;
5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委托书与预评价报告;
6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委托书与控制效果评价报告;
7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意见书;
8卫生行政部门验收意见书。
六、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资料。
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存在岗位、来源、预防策略清单。
七、储存和使用的化学品清单。
❽ 职业卫生管理实施档案包括哪些内容
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
为提高用人单位(煤矿除外)的职业卫生管理水平,规范职业卫生档案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7号)、《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9号)的要求,制定本规范。
一、 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是指用人单位在职业病危害防治和职业卫生管理活动中形成的,能够准确、完整反映本单位职业卫生工作全过程的文字、图纸、照片、报表、音像资料、电子文档等文件材料。
二、用人单位可根据工作实际对职业卫生档案的样表作适当调整,但主要内容不能删减。涉及项目及人员较多的,可参照样表予以补充。
三、职业卫生档案中某项档案材料较多或者与其他档案交叉的,可在档案中注明其保存地点。
四、用人单位应设立档案室或指定专门的区域存放职业卫生档案,并指定专门机构和专(兼)职人员负责管理。
五、用人单位应做好职业卫生档案的归档工作,按年度或建设项目进行案卷归档,及时编号登记,入库保管。
六、用人单位要严格职业卫生档案的日常管理,防止出现遗失。
七、职业卫生监管部门查阅或者复制职业卫生档案材料时,用人单位必须如实提供。
八、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九、劳动者在申请职业病诊断、鉴定时,用人单位应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的劳动者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
十、本规范印发前用人单位已建立职业卫生档案的,应当按本规范要求进行完善,分类归档。
(8)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职业健康档案包括哪些扩展阅读
用人单位应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档案;
(二)职业卫生管理档案;
(三)职业卫生宣传培训档案;
(四)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评价档案;
(五)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档案;
(六)劳动者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要求的其他资料文件。
❾ 劳动者职业健康档案应包括哪些内容
法律分析: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包括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包括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
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