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前3个月怎么自测宝宝还健康
自测:身高、体重、头围、胸围。 根据其测量数据与婴儿保健手册给出的数据作比较,就知道了。
⑵ 通过婴儿肚脐状态可以判断身体健康状况,对此你了解多少
脐带是连接胎儿与母体胎盘的一条带子,是胎儿从妈妈身体吸收营养和排泄废物的重要通道,当胎儿离开母体后,脐带也就失去了它的生理作用,宝宝娩出后,医生会在离胎儿身体1-2cm处将脐带剪断并结扎打结。我感觉,孩子满月前如果要给宝宝洗澡,还是不要轻易肚脐眼,最好给宝宝贴肚脐贴。因为医生说平时都要给宝宝贴肚脐眼,防止宝宝肚脐上进脏东西,防止感染,也防止人为把肚脐上的东西弄掉了。
过去时代,以不清洁的水洗多了反而会造成肚脐发炎,所以养成不洗为妙的习惯。现在居家环境各方面都已很进步,自来水都是经过特殊处理消毒过,且目前洗澡用的肥皂品质也较好,对清洗皮肤、杀菌及除垢效果不错。
⑶ 新生儿的哪些表现证明很健康,要注意哪些方面
颖儿的宝宝刚出生,每次婆婆抱起孩子,都会习惯性地把手指放在宝宝的嘴边,然后宝宝就会做出动嘴吃的动作,每次只要宝宝的嘴巴一动,婆婆就会说孩子没有吃饱,就会说妈妈没有喂饱你是不是。听到这些话坐月子的颖儿当然不高兴,孩子明明能吃能睡,但是每次看到婆婆把手放到宝宝嘴边,宝宝嘴巴就动起来,时间长了,颖儿都开始怀疑是不是孩子真的吃不饱。
出生28天的小宝宝被称为新生儿,一个多月的宝宝也就是刚刚满月,孩子本身很多原始的能力都还存在,不过这些原始的能力都会随着宝宝逐渐长大而消失,由于对宝宝原始反射的认识不足,很多家长会对这些反射做出错误的判断。我们一起来看看宝宝刚刚出生会有哪些原始的反应和能力。
新生儿宝宝身体的这些反应都是原始能力
觅食反射
婴儿太小不会说话,如何来区别孩子的饥饱,很多老人的做法是把手放到孩子嘴边,我们就能看到孩子想要吃手的动作,由此来判断宝宝是否饿了。
记得我女儿月子里我妈妈也是这样做的,一看到孩子嘴巴动,就觉得宝宝是没有吃饱,如此一来,不管什么时候把手放到宝宝的嘴边她都会做出一副想要吃的样子,妈妈们千万不要被骗了,孩子之所以做出这些反应,这是宝宝的觅食反射。
孩子的你是但是可以帮助宝宝顺利地找到母乳的乳头或者在嘴边的奶瓶,这种觅食反射会在宝宝3-4个月以后会哭声来吸引大人之后逐渐消失。
抬头反射
孩子满月的时候去做儿保,医生就会让宝宝躺在床上,拉住宝宝的双手朝向自己拉起宝宝,这个时候孩子的腰部和脖子能够直立几秒钟,医生通常会用这样的方式来检查宝宝的肌张力是否正常。
⑷ 婴幼儿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一)儿童定期健康检查 一、目的: 1、宣传普及科学育儿知识,了解家长在护理喂养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 行指导。 2、对婴儿进行生长发育监测,及时发现疾病和异常情况并进行预防和治疗,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 二、管理对象: 本地段内1个月至6岁以下小儿(包括在本地段长期居住的临时户口的小儿)。 三、管理方法和要求: 1、开设儿童保健门诊,为了方便家长,力争与预防接种同时进行。 2、3岁以内婴幼儿,按照0岁4次、1岁2次、2岁2次的体检原则,可安排在 3、6、9(2、5、8)、12、18、24、30 36个月时进行。3~6岁儿童每年体检一次,为了方便家长,可于每年5~8月儿童大体检时一次完成。 3、体检中发现的体弱儿(佝偻病、缺铁性贫血、体重增长不良和肥胖儿)进行管理。 四、检查内容及要求: 1、询问小儿一般情况、喂养情况及患病情况。 2、测量身高、体重,并进行评价。 3、全面进行体格检查。 (1)3岁以下婴幼儿必须进行佝偻病检查。 (2)6个月一6岁儿童应测查血红蛋白,采用光电比色仪,取血部位为左手无名指端。进行贫血诊断及分度。 (3)4岁以上儿童进行视力检查(4岁以下儿童有条件也可以进行检查)。 (4)2个月至6岁儿童应进行听力筛查。 4、对小儿体格发育情况及家长在育儿中存在的问题,应给予指导及解决。 (二)小儿生长监测 一、 目的: 1、小儿生长监测是对个体儿童的体重进行连续的测量与评价的一种方法。它可以动态观察婴幼儿生长发育趋势,利于儿保工作者和家长及时发现体重增长不良儿,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2、生长监测的关键在于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家长的自我保健能力。通过教会家长使用生长监测图,由家长亲自参与监测,及时发现异常,主动找儿保医生咨询,力求使家长早期获得科学育儿的知识,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3、通过实施生长监测可把工作重点放在筛出的体弱儿身上,对他们实行重点管理。 二、监测对象: 本地段内1个月至3岁以下小儿(包括在本地段长期居住的临时户口小儿)。 三、监测方法与要求: 1、测量次数(应与计划免疫结合): 6个月以内的小儿每月测量体重一次;7~12个月,每2个测量体重一次;13个月~3岁,每3个月测量体重一次。 2、测量日期: 根据各保健机构的具体情况及监测儿的多少进行安排,一般可按周或按月规定测量日,以便于评价和比较。 3、监测程序: (1) 称重: (2) 评价:评价小儿生长曲线与参考曲线的关系。 (3)询问:询问小儿近日来的喂养和疾病情况及神经精神发育状况,并记录在 相应的栏目内。 (4)指导:向家长宣传防病知识,交谈小儿的健康情况和今后注意事项,如发现体重曲线偏离(不增或下降)时,寻找原因并给予指导。 不同月龄组每月增长的最低值(克) 月龄正常增长值 0月~ ≥600 6月~ ≥300 12~36月 ≥150 (三)五官保健 一、 听力筛查及监测 1、目的和意义: 开展小儿听力筛查工作,早期发现听力障碍儿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有言语障碍的儿童早期进行听觉言语训练,让听力障碍儿童经过治疗、听觉言语训练,能进入普通幼儿园、小学与听力正常的孩子一起生活学习,健康成长。 2、听力保健对象: 0~6岁儿童,重点为0~3岁儿童,尤其是具有听力高危因素的儿童。 听力高危因素 (1)耳聋家族史。 (2)近亲结婚史。 (3)母孕期感染史(如风疹病毒、疱疹病毒、流感病毒、巨细胞病毒、弓形体病等)。 (4)母孕前有梅毒病史。 (5)新生儿头颈部或其他身体部位的畸形。 (6)出生体重
⑸ 怀孕后,怎样才能知道宝宝在肚子里是不是健康的
说到这件事,许多患有出生经验的女性都是非常明智的,孕妇更深受了解。因为从怀孕的开始,母亲的期望应该注意身体的各个方面,不仅需要饮食,还需要按时检查,我担心我不注意这个问题胎儿发展。怀孕后,怀孕的妈妈应该如何判断腹部的胎儿是否健康?了解底部但许多预期母亲几乎是一样的,也许他们不再需要更多地关注每张支票,宝宝可能是健康的,所以我一直躲在运气中。有些婴儿出生,有些婴儿的身体有很多问题,但也让母亲感到遗憾。因此,在怀孕期间检查众多值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第三个三个月中要注意。怀孕的妈妈怎么知道胎儿在腹部健康?
大会是胎儿存活的重要环境,直接影响你的宝宝的健康和生活。羊水的量也对婴儿产生了影响。如果羊水量适中,婴儿可以健康地。但如果羊水量过多,甚至超过2,000毫升,代表怀孕的母亲可能有羊水,需要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但如果羊水量太小,它仍然会导致宝宝正常发展。正常羊水保持在300和2,000ml之间,婴儿可以在这种间隔中在羊水中更快地发展,并且还代表婴儿的身体非常健康。
怀孕的母亲常常在怀孕期间患有腿部痉挛,甚至可能白天疼痛。这实际上是胎儿发育的良好表达,证明预期母亲通常添加钙,他们被婴儿吸收,所以它们导致他们的腿部痉挛的症状在自己的钙缺乏症。但预期的母亲不能在腿部痉挛上发挥现象,因为腿部痉挛代表了母亲自己的身体的缺钙。通常,您可以通过食物补充钙,或者您可以在别人的适量中脱离阳光,例如晒太阳,您可以促进身体对钙的吸收。吃食物也可以吃更多的蛋白质和钙含量,你的身体可以更健康,胎儿可以更好地发展。
预期母亲怀孕期间会有各种症状,这些症状会让他们感到非常困难,我迫不及待地想让我的宝宝出生。有些期望对这些症状非常麻烦,担心是婴儿发展中的问题。但如果你有一些症状,你的母亲们别担心。因为这代表了胎儿在母亲的肚子里再次发展,所以预期的母亲将更多地关注均衡的饮食,他们会很好地工作。但是,如果预期母亲发现自己的情况,它是非常严重的,或者出现了一些意外的症状,它会去医院检查,以免胎儿和自己的健康问题。最后,所有的婴儿都会顺利。我的父母周围。
⑹ 自己的孩子生下来是否健康,看哪些方面就知道了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之后,面对小小软软的新生儿,第一次当爸妈的你既惊喜又担心,害怕自己照顾不好小宝宝,这种手足无措感需要几天才能缓解。
而当宝宝降生之后,他们人生的“第一次”都是由爸妈见证的,在这些“第一次”中也透露出了宝贝是否健康的信息。
想要宝宝生下来健康无忧,孕前检查、备孕过程就十分必要,且在怀孕后也应遵从医生的建议,每月定期对胎儿情况进行观测。在胎儿顺利出生之后,也应从以上几个方面观察新生儿的健康问题,发现问题后需及时进行治疗。
⑺ 婴儿身体健康的标志是什么
婴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
下面谈到的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志,是“理想”的标志,每个儿童都可能有这方面或那方面的不足。之所以提出心理健康的标志,可以把它看成是培养儿童应努力达到的目标。
(一)智力发展正常
正常的智力水平是儿童与周围环境取得平衡和协调的基本心理条件。
为大家所公认的是,把智力看做是以思维力为核心,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等各种认识能力的总和。
智力的高低是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情绪稳定,情绪反应适度
情绪是一个人对客观事物的内心体验。它既是一种心理过程,又是心理活动赖以进行的背景。
良好的情绪,反映了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协调性,表示人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平衡状态。
心理健康的儿童“身在福中知福”,愉快、乐观。当心里有了委屈、痛苦、挫折时,能合理地宣泄不良的情绪。
(三)乐于与人交往,人际关系融洽
儿童的人际关系虽然比较简单,人际交往的技能也比较差,但是,心理健康的儿童乐于与人交往,也希望通过交往而获得别人的了解、信任和尊重。
(四)行为统一和协调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思维变得有了条理,主动注意时间逐渐延长,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表达情感的方式日趋合理和成熟。
(五)性格特征良好
性格是个性的最核心、最本质的表现,它反映在对客观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之中。
心理健康的儿童,一般具有热情、勇敢、自信、主动、诚实等性格特征。
在日常生活中,一个心理健康的儿童应该表现出:有充沛的精力;心情开朗、愉快,乐观;态度积极主动;能与小朋友和睦相处,在集体中受到欢迎和信任;能较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没有不良行为、不良习惯;注意力能集中;睡眠好。
⑻ 如何才能从幼儿的肢体动作中来判断孩子的身体是否健康
很多宝妈觉得刚出生的宝宝什么都不懂,只要吃饱睡好就可以了。其实,宝宝虽然不会说话,但宝宝会哭、笑、闹脾气,他在用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心中的想法。
9、手臂猛然一动有研究表明:一场完整的交流,肢体语言占70%的作用,语言占30%。宝宝的每个动作都是家长需要解读的重要“语言”。
一般宝宝出现突然间的动作,都是因为宝宝受到了外在突然间的刺激。比如宝宝突然接触到强光或者噪音时,宝宝会下意识的抖动双臂,这个动作表示现在极度的恐慌。
⑼ 刚出生的宝宝如何判断是否健康
皮肤:宝宝出生时可能会有一些的白色胎脂、子宫内液体以及母血披覆,在给宝宝洗澡后可以清洁干净。新生儿皮肤是粉红,有时在手部足末端会有点偏蓝,这是正常的;有些皮肤经过产道的挤压,或许有少许淤紫、红斑,或者头皮“长包”,这些均不用特殊处理,会逐渐消退;有些会发现有胎记;
头部:出生时是头身比例最大的时候,经过产道挤压有些会出现头部显得很尖,但随着头部慢慢发育会逐渐恢复至正常形状;
面部:刚出生时面部可能会显得有点浮肿,但很快会恢复正常;
颈部:颈部皮肤应该是光滑而且没有包块,有些因为宫内位置导致斜颈包块则需要医学治疗;
胸部及腹部:你可能会发现宝宝胸部有点隆起,有时会有乳汁分泌,这是因为母体激素影响的,在脱离母体1-2周后,这些都会恢复正常。
四肢:宝宝的四肢均为屈曲状态,就像在母体内的时候一样。
产后六小时
这里还需要提到的就是宝宝从母体内到母体外的过渡期,大约是产后六小时。在这六小时内,宝宝的肺得以打开得更充分,更多的血流通过肺部与宝宝呼吸的空气进行氧气交换,肺泡的液体逐渐清除,然后动脉导管(主动脉与肺动脉之间的一根管道,为母体内胎儿循环的重要通路,宝宝出生后不再需要此通路)逐渐功能上关闭了。在这过渡期,需要每30-60分钟监测一下宝宝的生命体征,包括——
体温:正常范围是36.5到37.5℃。开始的体温偏高可能是母体内的温度影响,体温偏低需注意代谢紊乱或者低血糖可能;如果出现体温持续过高或过低需要注意感染可能。
呼吸频率:正常范围是40到60次/分钟。呼吸过快需要考虑呼吸或者心脏疾病可能;呼吸暂停需注意母亲近期麻醉用药、宝宝自身神经病变损伤或者感染可能。
心率:正常范围是120到160次/分钟,但在睡眠时可能会短暂下降至85-90次/分钟。心率过快或者过慢可能提示心脏病变。
肤色:需注意唇、舌、躯干的皮肤颜色,如果出现发紫、淡紫(医学上所称的发绀)是提示呼吸系统或者心脏系统的病变。
肌张力:不能是软塌塌的,在换尿布的时候可以发现,宝宝的双下肢呈自然分开(青蛙的姿势),如果肌张力异常提示感染、神经或者遗传疾病等。
六小时后
当宝宝安全渡过这六小时后,我们会在出院前除了继续监测生命体征外,还需要进行下一步的护理和评估,这些措施包括——
眼部观察:有无异常眼部分泌物增多,防治感染
肌肉注射维生素K1:预防新生儿出血症(缺乏维生素K1宝宝容易出现出血)
乙肝及卡介苗疫苗注射
脐部护理:护理人员会每日清洁脐部,保持洁净干燥
监测胆红素:因为过高的血清胆红素血症可能会引起胆红素脑病,因此在宝宝出生后到出院前,都需要通过皮测黄疸仪监测黄疸出现的速度及变化情况,一般间隔8-12小时监测一次,必要时可能需要静脉抽血检测胆红素(想进一步了解新生儿黄疸,可以参考科普文章)。
监测血糖:健康无症状宝宝一般不会常规监测血糖,但在早产儿(胎龄小于37周)、大于或小于胎龄儿、妈妈有孕期糖尿病、过期儿(胎龄大于42周),需要监测血糖防止出现低血糖引起的脑损伤;
新生儿筛查:采取足跟末梢血,国内新生儿筛查主要包括三大遗传代谢疾病:甲状腺功能低下征、苯丙酮尿症和G6PD缺乏症(俗称蚕豆病,红细胞细胞膜酶G6PD基因突变,导致若接触特定食物、药物或化学品时容易引起溶血性贫血)。
听力筛查:听力障碍提倡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减少听力障碍对语言发育的影响。什么宝宝容易出现听力障碍呢?包括有听力障碍家族史、存在感染、病理性黄疸、外耳畸形及早产儿等。
喂养:新生儿应该出生后尽早喂养以防出现低血糖,喂养的频次、持续时间以及喂养量需要根据宝宝是母乳喂养还是配方奶喂养。每次母乳喂养需要记录,而且配方奶需要记录每次喂养量。若无医学禁忌症,强烈推荐母乳喂养,关于母乳喂养的知识可以参考之前科普文章;
体重下降:足月儿在出生后会出现体重下降,下降值约为出生体重的10%内,但会在生后10到14天内恢复到出生体重值。
宝宝可以安全出院的标准
当宝宝达到以下表现后:
生命体征正常而且稳定(呼吸<60次/分钟,心率100-160次/分钟,体温36.5-37.4℃);
宝宝已经解尿及解大便;
宝宝已经成功喂养过两次以上;
若出院前黄疸无超标,仍然需要注意后续黄疸的变化;
家长已得到详细的家庭教育:包括宝宝睡眠时需要保持仰卧的姿势、车上需要有婴儿安全座椅及平时家庭照护人员手卫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