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健康状况 > 保持幼儿健康情绪应注意什么

保持幼儿健康情绪应注意什么

发布时间:2022-08-03 19:31:05

① 如何让幼儿保持良好的情绪

幼儿已经掌握了几个常用的词汇,但是语言能力的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很多重要的日常话语还不会说,口齿也不流畅,因而还不能熟练地表达很多内心的需求和愿望,这样幼儿有时就只能用哭闹、发脾气、乱抓乱打来表达内心的情绪。面对幼儿的不安,做父母的一定要冷静。你可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想象力来猜测:幼儿究竟想做些什么。你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活动来满足幼儿。好在这时的幼儿注意力比较容易转移,也会忘掉自己原先想要的东西,你也可以改变一下周围的环境,将幼儿带到另一间屋子,或将他举高,或将他抱起来一起“跳舞”,他会忘掉刚刚经历的挫折,变得轻松起来。

让幼儿有轻松愉快的情绪,对幼儿和大人都非常重要。处于发怒和不安之中的幼儿,就会失掉探索、学习和交流的乐趣。大人也会为对付幼儿而心神不安,从而影响教育幼儿的情绪和耐心,也影响整个家庭气氛。

为了让幼儿处于安宁愉快的状态,你应该对幼儿不舒适的表示及时作出反应,让幼儿感到随时处于你的关怀之中,这样幼儿才会产生对环境的安全感和对他人的信任感。

要保持与幼儿面对面的“交流”、“嬉戏”,保证身体健康方面的护理,不要担心这样会把幼儿“宠坏”,幼儿从你的关怀中得到的爱抚和愉快,是他探索和学习的前提。

② 培养学前儿童健康情绪,情感的教育措施有哪些

情绪和情感是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它具有调节人的行为,推动人的认识活动发展的功能。愉快积极的情绪或情感,能增强人的活动能力,忧悲的消极情感会削弱人的活动能力。对幼儿来说,也是如此,良好的情绪、健康的情感能促进幼儿积极主动地在各种环境中进行活动,对其以后身心的健康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 重视、加强幼儿良好情绪的培养尤为重要。那么, 我们怎样培养幼儿的良好情绪和良好情绪行为呢? 情绪本身是具有情境性的,而幼儿的情感的培养是深受外界情境所支配。因此,要努力为幼儿创设能引发幼儿产生愉快、友好情绪的环境,以培养幼儿积极健康的情绪和情感。我们小组通过查找资料和讨论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营造良好环境,软硬环境都适宜 1、营造整洁有序、合理协调的活动环境
对幼儿而言,环境是会说话的。当他们看到五彩的玩具,夸张的墙饰,美丽的区角时,幼儿便知道可以在这里快乐地玩耍;当看到一排排整齐的小书架、小椅子时幼儿就知道应该安静地看书„„在一个整洁有序的环境中,幼儿会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幼儿园内外环境的布置应注重幼儿的情趣,为幼儿营造整洁、和谐的环境。 2、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中指出:“教师的态度和管理

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因此, 幼儿园环境创设不仅要注意物质环境的安全,而且更应当注意心理环境的营造。一个温馨和谐、充满爱的生活环境, 有助于幼儿形成轻松愉快的态度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首先, 教师必须保持良好的心态, 以积极的情绪感染幼儿。一方面, 幼儿模仿性强, 成人的情绪对幼儿有感染作用, 如果教师自己闷闷不乐、郁郁寡欢,幼儿的情绪就愉悦不起来。另一方面, 幼儿教师每天面对几十个活泼的孩子, 吃喝拉撒睡事事都要操心,弹唱跳画说样样都要会教, 加上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评估、园内的互评、家长的高期望值以及自身面临的继续教育、教育教研与评级晋升等问题, 都给教师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 容易表现出急躁、情绪易变、偏激、动辄训斥等不良情绪, 这些都会给幼儿造成心理上的紧张, 使他们产生无助感和压迫感。如果幼儿经常处于这样的情境中, 就很难产生积极的情绪。因此, 教师自身的情绪调节非常重要。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情绪, 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充满热情的言语和鼓励期待的目光, 来面对繁杂的一日保教活动, 这对幼儿良好情绪的发展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其次, 教师要耐心细致地观察, 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 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幼儿具有获得安全、关爱、尊重、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只有当这些需求得到满足时, 幼儿才会形成良好的心理感受, 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所以, 我们要善于设身处地地体验孩子们的所作所为, 以关怀、理解、尊重、支持、平等交流、共同分享的态度与幼儿

交往, 使幼儿产生一种被关爱、被接纳的心理感受, 从而沐浴在温馨和谐的氛围里。例如: 上次实习的时候,我们班的李浩安把厕所的水龙头弄坏了,溅了一身的水,当别的小朋友都来告状,隔壁班的老师来找他麻烦的时候,他立马就哭了,哭得很伤心。而我们班的班主任则没有和严厉地批评他,只是给他拿了干毛巾。他一边抹眼泪, 一边用干毛巾吸水,渐渐地他平静了, 并主动地向老师和小朋友们道歉。李浩安情绪能很快地安定下来, 缘于他对自己调皮行为而紧张愧疚的感受得到了教师的理解与宽容。这说明只有同情理解孩子的感受, 才能有效地帮助孩子, 使孩子尽快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 以愉快的情绪继续投入到活动中。
因此, 教师要善于顺应幼儿的性情, 多一份童心, 真正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 了解幼儿的内心需求, 读懂他们的“快乐”, 从而促使孩子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 二、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积极情绪
1、 教师应通过各种活动有意识地帮助幼儿正确表达和描述自己的情绪。因为只有正确引导幼儿以积极和谐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他们才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也才能逐渐学会与他人友善相处。
2、 我们认为幼儿教师还应该经常引导幼儿去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使其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师不能让幼儿仅仅在满足吃、穿需要时才产生愉快、喜悦的情绪,而应逐步引导幼儿学会在学习、劳动或在游戏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尤其对于年

龄较大的幼儿,更应该注意这一点。因此,幼儿教师应让幼儿经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简单活动,使幼儿的生活得到充实,同时也是他们在完成各种任务的过程中获得满足和愉悦感。 三、培养幼儿情绪自我调控能力
对于幼儿的消极情绪,我们不是要求幼儿一位压抑、控制,帮助他们学习选择对自己和他人无伤害的方式去疏导和宣泄这种情绪。教师可通过多种方式为幼儿提供机会诉说自己心中的感受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由于幼儿还不具备完善的认识和表达能力,所以运用转移注意力,开展运动、游戏的活动来疏导和缓解幼儿消极情绪是有积极作用的。我们寝室的成员在实习的时候多被分在大班和学前班,于是我们在上次的观察活动中主要观察的是大班级学前班的幼儿。在这些观察中,有这样的一个例子:果果二班的程子轩因为应经读过一个学前班了,所以比其他小朋友显得成熟一些,对所学的内容能基本上掌握,他总是很积极地发言。但是他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爱发脾气,而且脾气很大,有次因为一件很小的事情,又发脾气,推椅子和跺脚,当时我们实习老师就给他一件事情做,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样的事情,他就忘记了不愉快,而是开心地去完成老师的“任务”去了。
总之, 幼儿期是个性心理特征发展初步形成的时期, 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必须对幼儿进行合乎规律的塑造和指导。树立民主、开放的教育态度, 建立平等的师幼关系, 尊重幼儿的个性, 鼓励幼儿积极上进, 从而促使孩子的心理在健康的轨道上得到不断的发展。

③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应注意哪些问题

心理学家经过长期研究认为,儿童时期是培养健康心理的黄金时代,各种习惯和行为模式,都在这时奠定基础,如果有一个好的开始,将来可使孩子们的品德智力得到健康的发展;如果在此时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卫生,那么,希望孩子成人后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就比较困难,甚至是不太可能的了。 所以,作为父母应十分重视用正常的心理原则来训练儿童。那么,年轻的父母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1)不过分地关心孩子:过分关心容易使孩子过度地以自我为中心,认为人人都应该尊重他,结果成为自高自大的人。 2)不要贿赂孩子:要让孩子从小知道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不尽义务不能享受权利。 3)不要太亲近孩子:应该鼓励孩子与同年龄人一起生活、学习、玩耍,这样才能学会与人相处的方法。 4)不要勉强孩子做一些不能胜任的事情: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做事成功而来,强迫他们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只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 5)不要对孩子太严厉、苛求甚至打骂:打骂会使孩子养成、胆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甚至导致反抗、残暴、说谎离家出走等异常行为。 6)不要欺骗和无谓地恐吓孩子:吓唬孩子会丧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以后的一切告诫,孩子就不会服从了。 7)不当众批评孩子:不要在小伙伴面前当众批评或嘲笑孩子,这会造成孩子怀恨和害羞的心理,大大损害孩子的自尊心。 8)不要过分夸奖孩子:孩子做事取得了成绩,略表赞许即可,过分夸奖会使孩子沾染沽名钓誉的不良心理。 9)不要对孩子喜怒无常:这样会使孩子敏感多疑,情绪不稳,胆小畏缩。 10)要帮助孩子去分析他所处的环境:帮助孩子解决困难,而不是代替他们解决困难。应教会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然,要让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不但要给予他们良好的教育,每一位做父母的更要给他们做出良好的榜样。

④ 儿童心理健康该注意的哪些问题 幼儿心理健康知

7)不当众批评孩子:不要在小伙伴面前当众批评或嘲笑孩子,这会造成孩子怀恨和害羞的心理,大大损害孩子的自尊心。
8)不要过分夸奖孩子:孩子做事取得了成绩,略表赞许即可,过分夸奖会使孩子沾染沽名钓誉的不良心理。
9)不要对孩子喜怒无常:这样会使孩子敏感多疑,情绪不稳,胆小畏缩。
10)要帮助孩子去分析他所处的环境:帮助孩子解决困难,而不是代替他们解决困难。应教会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1)不过分地关心孩子:过分关心容易使孩子过度地以自我为中心,认为人人都应该尊重他,结果成为自高自大的人。
2)不要贿赂孩子:要让孩子从小知道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不尽义务不能享受权利。
3)不要太亲近孩子:应该鼓励孩子与同年龄人一起生活、学习、玩耍,这样才能学会与人相处的方法。
4)不要勉强孩子做一些不能胜任的事情: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做事成功而来,强迫他们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只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
5)不要对孩子太严厉、苛求甚至打骂:打骂会使孩子养成、胆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甚至导致反抗、残暴、说谎离家出走等异常行为。
6)不要欺骗和无谓地恐吓孩子:吓唬孩子会丧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以后的一切告诫,孩子就不会服从了。

⑤ 如何保证幼儿情绪的健康

幼儿通常都是经历十分丰富, 所以面对他们应该有多一点的耐心, 每天保持积极饱满的情绪, 也好有更多的精力去应对他们。

⑥ 如何关注幼儿的情绪健康

关注幼儿情绪管理,家长可以这样做

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总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不可避免地呈现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状态。

着名心理学教授李玫瑾就曾在她的讲座中也说过:6岁以前是孩子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期。

不过这个时期他们不善于处理情绪,不懂得表达情绪,不能很好地控制、调节情绪。

看完《隐秘的角落》在一身冷汗的同时,作为父母我们也很心疼那些因为缺少关注,在性格形成期,没有得到很好引导的孩子。

如果这些孩子在“负面情绪翻江倒海”时,在性格关键期能够被正确引导,是不是将会有不一样的结局?

那么对于讲道理不管用,定规矩不好用的幼儿来说,该如何引导,提高表达及社交能力,培养孩子的好性格、高情商?

家长们注意以下四点,可以及时地帮助到孩子:

1 留心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

可以问孩子:“今天有高兴的事情发生吗?”“怎么看上去有点不开心?”如果孩子不想说,也不要强迫,只要让TA感受到自己对TA的爱、关注和支持就好了。

2 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

孩子的负面情绪需要发泄和理解,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最好的做法就是成为孩子温柔耐心的倾听者,接纳孩子的情绪。接纳孩子的情绪是疏导情绪的前提,这很重要。

3 给孩子提供发泄情绪的良性渠道

孩子年龄尚小,面对负面情绪,往往会采取一些不恰当的发泄方式,如:打人、骂人、大喊大叫、摔东西等。所以,在幼儿园或者在家中,都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些良性的发泄渠道,如:唱歌、在纸上画画、跑步等。

4 试着教会孩子认识并体验自己的情绪

疏导孩子走出负面情绪,其实是为了帮助他们体验、认识并学会控制不同的情绪。教师、家长可以尝试在回应孩子的情绪问题中,培养孩子的情绪能力。同时,也应该教给孩子调节消极情绪的方法,鼓励孩子发挥主动性,运用有效的方式或主动求助于成人帮助自己摆脱消极情绪的困扰,也是情绪教育中培养孩子自我调控情绪能力的一个重要目标。教师、家长可以通过游戏、故事、绘画等方式,帮助孩子去认识、体验、表达和处理他们的情绪。

⑦ 如何注意保持幼儿积极良好的情绪情感,方法有哪些

以正确良好的心态对待孩子,不要过于的封建式的思想,同时不要过多的激励表扬,同时也要适当的批评,保持孩子的情绪,情感适当的站在他的角度,为他换位思考,同时也要实践,使她懂得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这样子的话,孩子的良好的情感培育出来,希望这次回答能帮助到你

⑧ 幼儿情绪不稳定时老师该如何做 老师如何安抚幼儿情绪

1、同家长交流,了解幼儿情绪

幼儿刚进入幼儿园时,教师对于他在家时的情绪反应是很不了解的,因此在幼儿进入幼儿园时,特别是同家长、幼儿一起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主动与家长交流,了解幼儿的一些情绪特征,特别是幼儿的主要情绪特点。如有的幼儿要小便时就会哭丧着脸;有的幼儿不高兴时就会翘起小嘴,不跟其他小朋友玩,甚至躲在角落里等等。在了解了幼儿在家的情绪表现后,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关注。

2、转移幼儿的注意力

幼儿的情绪变化无常,常常会在不经意的时候出现,这时采取经常采用的转移注意力的办法。幼儿是天生的爱动、爱玩、爱模仿,可以陪幼儿一起玩一些有趣的游戏,比如:老鹰抓小鸡、吹泡泡、开火车等等。也可以在幼儿平时心情好时,尝试进行一些新的游戏活动,以此来培养幼儿多方面的爱好、兴趣,这些活动有利于在幼儿情绪不好时转移他的注意力。有时会发现有些幼儿不喜欢某些游戏,这是因为他们还不熟悉这些游戏规则或不擅长此项游戏活动,这时教师就要及时的加以引导,改变幼儿对这些游戏的情绪态度,让幼儿高兴愉悦地参加到游戏活动中来。同时还必须扩大幼儿的社会交往活动范围,经常带孩子参加儿童或成人的社交活动,并在各项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教幼儿一些必要的社会交往技能——如何结识新朋友,如何与小朋友在活动中一起游戏,如何解决在活动中、生活中、游戏中出现的分歧、如何与小学生(大哥哥、大姐姐)相处等等。通过这些举措,逐步养成幼儿的愉快情绪。

3、培养幼儿的自信心理

常常会看到自信的幼儿容易表现出愉悦的情绪。而幼儿阶段是形成自信的重要时期,如果教师对幼儿表现出信任、赞许、鼓励的态度,让幼儿生活在一种积极的环境里,他便会形成积极的自我认识,并逐步形成积极的情绪状态;如果幼儿生活在终日挨骂、被拒绝、被嘲笑的环境里,则很容易让幼儿导致自卑,进而逐步形成消极、不良的情绪状态。因此,平时应多给幼儿创造成功的机会,创设良好的、积极的情绪环境。在一般情况下,即使3~4岁的幼儿也都会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他们总是试着干这个干那个,创造力得到空前的发展,所以教师应该多给幼儿积极的暗示与鼓励,让幼儿知道,他在长大、在进步,他是有能力的,会做很多很多的事情,幼儿通常也会感觉到自己确实长大了,并且会在以后积极努力的巩固这种感觉,从而逐步使他们获得自信。

4、创造环境,让幼儿宣泄不良的情绪态度

成年人在不高兴或情绪不好的时候都会想方设法的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以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保持心理健康。幼儿也会有情绪不好的时候,长时间的封闭不宣泄,会直接影响到幼儿的心理健康,所以保持幼儿的心理健康,让幼儿适度的宣泄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如,经常可以看到幼儿在刚入园时哭闹不停,其实这是一个正常现象,教师也通常会想方设法,利用各种移情办法,让这刚入园的幼儿停止哭闹。这种做法对于很多幼儿是有效的,但有的幼儿却还是哭闹不停,这该怎么办呢?其实这时不一定要用各种方法来哄幼儿,因为幼儿在进入幼儿园前就基本上都已经知道幼儿园的有趣生活,他们其实也不是不喜欢幼儿园的生活,只是刚刚离家后出现了焦虑心理。在这种情况下,适度地让幼儿宣泄自己的情绪,对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不无裨益。同时让幼儿适度地发发脾气、好好的哭一回,也有利于幼儿心理上的放松,为幼儿在幼儿园更好的生活、活动、游戏打下了基础。

5、针对幼儿的个体差异,关注幼儿的情绪

幼儿教师都知道不同的幼儿面对相同的情境时会有不同的行为反应表现,而且每个幼儿都会存在不同的个体差异。有的幼儿是因为身体不适而产生不良情绪、有的幼儿是因为受到教师的批评而情绪不好、有的幼儿是因为不会玩游戏而情绪不佳、有的幼儿则是想得到老师得关爱、有的幼儿则是希望老师能够和他一起玩游戏等等,这些幼儿不同的表现就需要我们教师认真的观察,分析幼儿产生这些不良情绪的不同原因,进而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让幼儿逐步形成健康的情绪态度。

⑨ 如何指导幼儿管理情绪

儿童情绪管理的能力
儿童情绪管理的能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要让孩子做情绪的主人。管理情绪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能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不压制情绪。第二是要善于克制自己的情绪,要善于把握表达情绪的分寸。
觉察情绪、表达情绪,以至于利用情绪被认为是情绪管理的要素。情绪是指感觉及伴随感觉而来的想法、生理状态以及心理状态,同时它也蕴藏着表现某些行为的倾向。幼小的儿童已经是个情绪的个体,能表现出恐惧、愤怒、欢愉、惊讶等情绪,三至六岁的儿童对情绪已大致了解。儿童的情绪管理教育对其长大后的情绪了解及情绪表现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儿童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据儿童教育学最新研究指出:6岁以前的情感经验对人的一生具有恒久的影响,孩子如果此时无法集中注意力,性格急躁、易怒、悲观、具破坏性,或者孤独、焦虑,对自己不满意等,会很大程度地影响其今后的个性发展和品格培养。而且,如果负面情绪常出现而且持续不断,就会对个人产生持久的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与人际关系的发展。
所以,作为父母的你,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及早重视孩子的情感要求并对孩子情绪做出正确的引导,帮助孩子认识、了解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理解他人,即为孩子做好“情绪管理”,让孩子从小就拥有优质的情商。
这里所提到的“情绪管理”,是时下最流行的教育方式之一,即通过情绪管理教育,让孩子学会倾诉和表达快乐、悲伤、紧张、胆小等各种情绪。
同时,教育孩子学会聆听别人谈话、欣赏别人优点、对待生活中得失等。这不但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还会有助于提高孩子的人际关系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而这一切,也是奠定孩子成功人生的基础。
儿童在5-6岁时学会了调节自己的情绪,开始使用一定的策略来掩饰自己的情绪,掌握了简单的表现规则。在做了大人禁止做的事情后,为了逃避惩罚,掩饰自己的负罪感,掩饰自己的真实情绪,孩子会学会撒谎,但是他们的策略是简单的,很容易被成人发现。成人这时也不必发怒,要先检查自己的禁令是否合理,和孩子讲清楚道理,同时要记住,原先如果申明要惩罚的,就一定要执行。
此时的爸爸妈妈,更要细微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鼓励孩子说出心里真正的想法,然后告诉孩子正确的情绪应对方法,这样孩子的应对策略才会更加有效。
相关文章>>
·教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绪
·0-3岁孩子的情绪
爸妈如何面对孩子的情绪
1、摸摸、拍拍
3-4岁的孩子仍然喜欢身体接触。刚进入幼儿园的孩子,很愿意老师牵他的手,喜欢搂着妈妈。喜欢熟悉的人,特别是老师摸摸他,亲亲他。有时拍拍他的肩膀,他就会感到极大的满足。这是一个过渡阶段,孩子需要得到这样鼓励和支持,所以妈妈也要尽量地利用各种机会摸摸、拍拍孩子。
2、避免对孩子的惩罚
5岁以后的孩子,要求别人的注意,有和他人交往的需要,所以在幼儿园中,如果小朋友们不和他玩,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很严厉的处罚,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痛苦。同时成人如果对孩子不加理睬,孩子会觉得非常沮丧,很有挫败感,不利于孩子健康情绪的发展。所以这样的惩罚手段最好是不要使用。
3、合理的生活制度
丰富的生活内容、身体健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有助于幼儿情绪的稳定。丰富的生活内容会让幼儿产生兴趣,有探索欲望,感到快乐和满足。所以爸爸妈妈尽量让各项活动轻松、活泼和多样化。多带孩子走出去,进行各种的户外活动,让孩子接触到较多的事物和情境。
4、和谐的家庭生活
良好的情绪示范、家庭和睦、家庭关系亲密,都会给孩子带来良好的情绪示范。成人要显示出积极热情、乐于助人、关心爱护幼儿等良好的情绪。要公正地对待孩子,适当地满足孩子的需求,帮助孩子适应变化的新环境。不能恐吓威胁孩子,也不能溺爱或过分严厉地对待孩子,否则会使幼儿形成不良的情绪和性格。
教孩子学会情绪管理的方法
1、让孩子认同自己,有情绪空间
要让孩子喜欢自己,家庭要给孩子认同感。父母是孩子的模范,父母首先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不让不良情绪带给家庭、带给孩子,要塑造出一种安全、温馨、平和的心理情境,用欣赏的眼光鼓励自己的孩子,让身处其中的孩子产生积极的自我认同,获得安全感,让其能自由、开放地感受和表达自己的情绪,使某些原本正常的情绪感受不因压抑而变质。
2、让孩子认识情绪,表达情绪
通过亲子之间的对话让孩子正确认识各种情绪,说出自己心里此时此刻真实的感受。只有知所想,才能知何解。平时,父母可以在自己或他人有情绪的时候,趁机引导孩子知道“妈妈好高兴哦”“恩,我很伤心”等让孩子知道原来人是有那么多情绪的,我们还可以通过句式“妈妈很生气,因为……”“我感到有点难过,是因为……”来告诉孩子自己的情绪来源,同时你也可以问孩子,“你是什么感觉啊?”“妈妈看见你很生气、难过,能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吗?”等对话来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及发现自己情绪的原因,有利于提高孩子的情绪敏感度。
3、让孩子体验情绪,洞察他人情绪
游戏在幼儿的心理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要让孩子在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中体验自己的情绪,感受别人的情绪,知道自己和他人的需要。除了父母与孩子要交流自己的情绪感受外,我们可以透过说故事编故事、角色扮演和孩子讨论故事中人物的感觉和前因后果及利用周围的人、事物,来引导孩子设想他人的情绪和想法。从他人的情绪反应中,孩子会逐渐领悟到积极情绪能让自己和对方快乐,消极情绪会让自己和对方造成痛苦,不利于事情的解决。如果幼儿在表达情绪与控制情绪之间取得平衡的话,便能以建设性的态度表达强烈的情感,而且控制对自己、对他人有伤害的情绪表达方式。
4、让孩子学会乐观地面对生活
积极的情绪体验能够激发人体的潜能,使其保持旺盛的体力和精力,维护心理健康;消极的情绪体验只能使人意志消沉,有害身心健康。为此,学会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与情绪,对孩子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作为父母,要培养孩子乐观地面对人生,自己首先对生活要有一种乐观的态度。孩子的情绪受父母行为的直接影响,与孩子相处时,父母必须乐观一点。在教育孩子学会乐观地面对人生时,除了多与孩子交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首先父母要相信自己的孩子,给予鼓励和支持。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孩子进取,克服一些他现在克服不了的困难,只有这样,才能教会孩子以正确的态度和措施保持乐观。
5、教会孩子适当宣泄不良情绪
人在精神压抑的时候,如果不寻找发泄机会宣泄情绪,会导致身心受到损害。生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泪水含有的毒素比较多,用泪水喂养小白鼠会导致癌症。可见,在悲伤时用力压抑自己,忍住泪水是不合适的。另外,在愤怒的时候,适当的宣泄是必要的,不一定要采取大发脾气的方法,可以采用其他一些较好的方法。例如:在盛怒时,不妨赶快跑到其他地方,或找个体力活来干,或者干脆跑一圈,这样就能把因盛怒激发出来的能量释放出来。
情绪无所谓对错,只有表现的方式是否被社会所接受。父母要学会接纳孩子情绪表达的多面性,情绪表达的各种面貌都蕴藏着情绪转化的可能性。消极情绪可以转化为积极情绪,唯有正视情绪表达的所有面貌,健康的情绪发展才有可能;唯有能够驾驭自己情绪的孩子,才能够成为听话的孩子。

阅读全文

与保持幼儿健康情绪应注意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事业编从考试到录用要多久 浏览:255
天使之约婚姻服务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3
国家为什么推荐大健康产业 浏览:165
上饶的事业编考哪些 浏览:426
浴火危城讲的是什么故事 浏览:679
万科幸福里在哪个位置 浏览:540
幸福娃娃有什么用处 浏览:533
禁摩和经济发展哪个好 浏览:464
婚姻网怎么发联系号码 浏览:707
如何让女生越来越幸福 浏览:382
雪花酥在爱情代表什么意思 浏览:422
什么叫牙齿健康知识 浏览:261
单字的故事哪个歌 浏览:925
婚姻中受了伤怎么发说说 浏览:149
中级经济法看多久能过 浏览:417
有人问有故事吗怎么回 浏览:17
跟美女聊天玩什么 浏览:136
爱情公寓工资多少钱 浏览:909
健康经常遗尿怎么治疗 浏览:53
家庭暴力如何认定婚姻 浏览: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