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这四步是怎样看出来一个人的病情的呢
通过查看一个人的气色、听他的气息,并且了解患者最近的身体健康状况以及一些比较特殊的症状,的确是可以很好的查看到一个人的病情,因为通过这几个方面的了解,专业的医生大致是可以判断出来患者是因为什么原因所导致的并且能够快速的给出解决措施。
问切主要指的是询问一些比较相关的问题,从而让患者更好地提供一些依据给专业的医生来进行判断,一般患者身体出现不适,同时它也会伴随一些不适的症状,而这些症状就可以更好的区分出来患者是因为哪些原因产生的疾病?并且治疗的方法是哪些?这一点对于专业的人士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包括我们现在到医院或者是诊所进行检查或者是看病的时候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身体不适的症状不同那么采取治疗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通过以上几个步骤的分析就可以很好地了解到患者的病情以及目前的身体健康状况,如此找到问题就可以更好的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 中医是怎么看病的
一般来说中医看病的话,主要是通过望闻问切4诊合参。首先要辨明疾病的性质,然后再对症的开一些中药。
中医治疗感冒,把脉,看舌苔,摸摸脑袋手背,问问咳嗽有痰无痰,痰什么颜色,听听咳嗽声音就知道是风热感冒还是风寒感冒。
比方一个人明显腿肿不舒服,放在西医眼前,西医用仪器和化验测试,而中医通过把脉,用手指按压腿肿反弹还是凹陷,问问病人大小便情况,怕冷还是怕热,问问病人生活起居,就知道是病人是虚还是实。
(2)看中医如何看身体健康扩展阅读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
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3. 五脏六腑的健康状况,应该如何自查
可以去做一个核磁,因为这样能够调查出更多的东西,也可以去做一个彩超,这样对身体有着一定的好处,能够查的更加的仔细一下。
4. 中医是如何看待人体和健康的
人体是由若干脏腑、组织和器官所组成的。每个脏腑、组织或器官各有其独特的生理功能,而这些不同的功能又都是人体整体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就决定了人体内部的统一性。也就是说,人体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生理上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持而又相互制约的,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响的。人体的这种统一性,是以五脏为中心,配以六腑,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的作用而实现的。五脏是代表着整个人体的五个系统,人体所有器官都可以包括在这个系统之中。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系成有机的整体,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完成机体统一的机能活动。
中医学在整体观念指导下,认为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一方面依靠各脏腑组织发挥自己的功能作用,另一方面则又要靠脏腑组织之间相辅相成的协同作用和相反相成的制约作用,才能维持其生理上的平衡。每个脏腑都有其各自不同的功能,但又是在整体活动下的分工合作、有机配合,这就是人体局部与整体的统一。
在认识和分析疾病的病理状况时,中医学也是首先从整体出发,将重点放在局部病变引起的整体病理变化上,并把局部病理变化与整体病理反应统一起来。一般来说,人体某一局部的病理变化,往往与全身的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有关。由于脏腑、组织和器官在生理、病理上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因而就决定了在诊治疾病时,可以通过面色、形体、舌象、脉象等外在的变化,来了解和判断其内在的病变,以作出正确的诊断,从而进行适当的治疗。
5. 中医的健康标准是什么
中医健康的十大标准
1.眼睛有神
目光炯炯有神,无呆滞之感,说明精充、气足、神旺,脏腑功能良好。
2.声息调和
说话声音洪亮,呼吸从容不迫,反映出心肺脏功能及循环功能良好。
3.小便通畅
小便通畅,每天尿量1000至1500毫升,说明泌尿功能正常。
4.大便通畅
大便每日一次或两次,无腹痛、腹泻,提示消化功能健旺。
5.体形适中
保持体形匀称,不胖不瘦。标准体重=身高(厘米)-105(女性减100)(公斤)。
6.牙齿坚固
保持口腔卫生,基本上没有龋齿和其他口腔疾病。
7.腰腿灵便
保持每周3次以上的运动,每次半小时,使肌肉、骨骼和四肢灵活自如。
8.脉搏正常
脉搏从容和缓、柔和有力、节律整齐、不浮不沉、不大不小,说明心脏和循环功能良好。
9.饮食有节
每日定时定量,饮食均衡,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饮暴食,不酗酒,不吸烟。
10.起居准时
能按时起床和入睡,睡眠质量好。
6. 中医是怎么看病的
12年前
我那时非常幸运,大学刚毕业然后有幸在一家医馆做临床助理工作,这个医馆里有几十个享受国务院津贴的国家级名老中医。我基本上每个中医我至少都跟他们抄过一个礼拜的方子,跟他们做很深入的交流。
后来我发现,这些老先生看病的方式跟我们这些刚刚毕业的年轻的医生看病的方式是不一样的,他们看病看的是一个大的格局,他们看的是这个疾病的发展的走向和趋势,看这个大势。这就像做股票一样,其实你要看的是这个大盘的走势。而不是某一个时段的局部的症状。
当时我们这些年轻的医生会问很多很多的问题。比如说头痛,我们会问头痛是左边痛,还是右边痛,前边痛,还是后边痛,然后判断是哪一条经脉的痛,对不对?
比如推测是肝郁气滞。然后就会问你平时容不容易生气,肝区痛不痛,还月经前乳房会不会涨,有没有痛经,等等。这都是通过书本学来的,我们会沿用这一套辩证模式去判断。
但是我见到很多老先生,他看病是这么看的。
你吃饭好不好啊?睡得好不好啊?大小便怎么样?最近心情怎么样?当然他一看也知道你心情好不好。就是这些吃喝拉撒睡。
这个东西好像看起来跟具体的症状没有那么直接的关系,也不能辩证辩出到底是肝还是心,是血虚还是气虚,是痰湿还是寒。但是实际上我们说中医治病,其实治的是这个人的或者说是治本的。这个本其实就是人体的基本生命状态。
所以在治疗上我们有两个思路。
第一个就是因为现在任何一个人身上都有很多不舒服,不管是表面的还是里边的,他会有一堆症状,如果是看西医,可能会看3个科,甚至7个科。
看中医的话也可以辩出很多个证来,那我们现在的思路就是有这么多问题,可以辩出许多个证。然后针对这些证就来处理了。这就是像“打地鼠”游戏。地鼠会不定时冒出来,我们会拿橡皮槌打它,打一下,他就叫一声然后缩回。但是这么做坚持不了太久。
这是第一种治病的方式,这也是第一种调理的思路。
第二种方式就是我们只要把人体的运作状态回到正常状态。也就是说人体他自己进入了正常状态之后,人体不就自己把这些症状给调理掉了吗?这个道理很简单。但是却非常重要。
就是不管中医还是西医,它其实还是第二个医生。
第一个医生是这个病人本身。西医称之为免疫力,中医就叫正气。也就是说,医生是通过调动人体的正气,让正气发挥作用,然后把所有的症状都调理好。
那问题就简单了。我们也就说只要把正气提高就行了。那怎么把正确提高呢?那就是把人体这个机器运行正常就行了。这就是基本面。
所以后来我发现老先生看完这个病之后,过一个礼拜、两个礼拜或者3天病人回来了。他还是问这些问题。
您胃口好一点没有?吃完饭是不是还会打嗝?或者说胃痛会不会减轻一点?他关心的还是这些吃喝拉撒睡,还有你的精神,体力、心情,包括精神、肉体的放松度。
当所有这一些基本面在提高的时候,患者原来的病痛其实我们想都不用想,他原来肝如果是淤的肯定会好一点,心气不通的肯定会通一点。不管是膀胱经还是肾经,哪里不通的肯定会比原来通一点。这个思路看起来好像是不那么精确,但是实际上这是全面解决方案。
这个是一个很重要的,也是非常古典的、经典的中医的调理思路。
7. 中医怎样判断一个的身体健康
有一定的道理,月白据说和人的体质有关。条纹一般是可以看出维生素的缺乏情况,一般是维生素b的缺乏。但是这个看的比较空泛,中医的望诊比这个更细致,可以看出许多还没有完全表现出来的疾病,还有疾病的预后等等。
8. 中医诊断人体健康是怎样的标准
中医认为健康,有十大标准
1.眼睛有神:目光炯炯有神,无呆滞之感,说明精充、气足、神旺,脏腑功能良好。
2.声息调和:说话声音洪亮,呼吸从容不迫,反映出心肺脏功能及循环功能良好。
3.小便通畅:小便通畅,每天尿量1000-1500毫升,说明泌尿功能正常。
4.
大便通畅
:大便每日一次或两次,无腹痛、腹泻,提示消化功能健旺。
5.体形适中:保持体形匀称,不胖不瘦。标准体重=身高(厘米)-105(女性减100)(公斤)。
6.牙齿坚固:保持
口腔卫生
,基本上没有龋齿和其他
口腔疾病
。
7.腰腿灵便:保持每周3次以上的运动,每次半小时,使肌肉、骨骼和四肢灵活自如。
8.脉搏正常:脉搏从容和缓、柔和有力、节律整齐、不浮不沉、不大不小,说明心脏和循环功能良好。
9.饮食有节:每日定时定量,饮食均衡,不挑食,不偏食,不
暴饮暴食
,不酗酒,不吸烟。
10.起居准时:能按时起床和入睡,睡眠质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