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为什么健康码不能用
1.健康码扫不了可能是系统或者网络出现了问题,可以稍等一会或者更换手机网络试试。
2.可能是因为健康码失效导致扫不了,点击二维码上的“立即更新”刷新一下。另外健康码是有有效期的,默认7天,当健康码过期后,需要重新上报一次健康情况即可重新获取。
㈡ 为什么健康码实名认证不成功
健康码实名认证失败可能是因为手机的生物识别数据出现错误,删除手机的面部数据,重新录入面部数据即可。
健康码是以实际真实数据为基础,由市民或者返工返岗人员通过自行网上申报,经后台审核后,即可生成属于个人的二维码。该二维码作为个人在当地出入通行的一个电子凭证,实现一次申报,全市通用。健康码的推出,旨在让复工复产更加精准、科学、有序。
2020年12月10日,国家卫健委、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深入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五个一”服务行动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地落实“健康码”全国互认、一码通行。
相关标准:
2020年3月5日,《防疫通行码参考架构和技术指南》送审稿通过专家评审会审核,并正式报批。该标准的出台,为防疫通行码的开发企业提供了技术规范,并对防疫通行码使用单位的人员管理、授权管理、采集点管理等所需具备的功能等,进行了规范和要求。
2020年4月29日,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印发公告,发布《个人健康信息码》系列国家标准。该系列标准采用了国家标准快速程序,从立项到发布仅用了14天时间。该系列国家标准实施后,可实现个人健康信息码的码制统一、展现方式统一、数据内容统一,统筹兼顾个人信息保护和信息共享利用,适用于指导健康码相关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和系统集成。
2020年9月1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探索老年痴呆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要求基层机构定期对老年人开展认知功能评估;国家卫健委公布工作方案,要求基层机构定期对老年人开展认知功能评估,对认知功能疾病的预防服务和针对性治疗怎么做明确提出了细化任务。
2020年12月10日,国家卫健委、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深入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五个一”服务行动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地落实“健康码”全国互认、一码通行。
㈢ 健康码过不去怎么回事
健康码过不去就是说明有可能你的健康码不符合要求不是绿色的。或者是由于网络的原因使你的健康码过不去,你再换个时间。都可以。
㈣ 健康码认证失败是怎么回事
健康码认证失败是系统有问题,也可能已填写得信息有误,可以找官网后台解决。“健康码”虽然只是一枚二维码,却包含了丰富的数据信息。除包含必要的个人基本信息外,背后还关联着相关部门的权威数据。这些数据经后台比对和综合判断后形成“风险提示”,进行赋码,为公众提供本人防疫健康信息相关查询服务。赋码规则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及时调整。健康码使用注意:用户个人申报的健康信息仅仅是评估个人健康状况的参考内容之一,不会仅依据个人填报信息无异常就赋“绿码”。个人健康信息有不同来源,街道社区、医院和个人所在单位等提供的信息也可作为参考依据。卫生健康、交通运输、出入境管理等相关权威数据部门,将对个人申报的数据进行核验。
㈤ 健康码为什么突然不能用了
1. 1月4日,西安一码通又崩溃了。早前的2021年12月20日,西安一码通的突然崩溃给民众带去了很大的不便与混乱,出现了挨个手动登记身份、重采核酸等“魔幻情节”,对此官方表示用户访问量的激增导致了系统崩溃。
2. 疫情暴发两年以来,全国各地因外网攻击、接口不稳定、系统压力大等原因,先后导致健康码系统一度“瘫痪”,给民众带来困扰,这就需要我们对健康码的开发、应急预判有更多的关注和探讨。
3. 当前,支付宝、微信健康码系统已覆盖超9亿人,这套庞大抗疫系统的前身是企业员工健康码,最初由支付宝和腾讯分别在杭州和深圳推出,后逐步实现跨省互认、并发布了防疫健康码国际版。
4. 虽然微信、支付宝的健康码已面向各地开放,但由于各地的运维方式与水准的不同,出现问题后,健康码无法得到及时更新,找到解决方案。加上各地疫情防控形势和政策不同,目前一码通全国互认工作推进仍存在困难。各地管理层需要科学布局、简化次数,让健康码成为抗疫中最方便的利器。
▎1月4日,西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决定启动全市新一轮核酸筛查工作。9时许,不少市民反映,“西安一码通又崩溃了”,核酸检测无法进行。随后官方回应:已修复。
健康码两周内两次崩溃,西安发生了什么?
西安疫情暴增之时,健康码第二次出错了。
1月4日,西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决定启动全市新一轮核酸筛查工作。9时许,不少市民反映,“西安一码通又崩溃了”,核酸检测无法进行。一小时后,据相关部门回应,一码通确实出现问题了,正在紧急修复。卸载后就可正常使用。健康码这个民众须臾难离的出行工具,几乎事关每个人。西安健康码崩溃,已是两周内的第二次了。
而12月20日的健康码崩溃,则比这次持续时间更长,影响更广。
当天是西安需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报告上班新规执行首日。上午8点以后,当人们纷纷出门准备开始一周新的工作之时,一码通突然崩溃,一时大量民众无法乘坐地铁,坐不了车,进不了公司,甚至回不了刚离开不久的住宅小区,三过家门而难入,有的人不得不在冷风中徘徊街头,状况尴尬。
当天是周一,近千万西安民众在外奔波讨生计,需进出楼宇堂厦、院馆商家,一码通的突然崩溃带来了很大不便与混乱,一时怨声载道,反映问题的电话爆棚。
官方回应表示,网络拥堵导致健康码无法正常显示,后台工作人员正在紧急维修。可经维修恢复正常不久,不曾想又出现故障,多次反复。随后是长时间的宕机崩溃,断续反复一直延续到第二天。
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工作不能不干,于是在一码通崩溃,核酸不能显示之时,有的公司要求员工进公司之前,对天发誓:“中国人不骗中国人”、“我发誓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网上大哗,公司负责人此后回应:发誓其实是开玩笑,公司严格落实防疫要求,办公区域一天多次消杀……
一码通崩溃后出现的上述段子,虽有些荒诞,却让人对一码通的重要和以一码通来判断一个人危险与否的依据,失去了“依据”。
有网友在网上公布了自身经历笑说西安一码通崩坏后的魔幻情节:
1. 上不得天,入不了地,退不行,进不可,吃不得食,喝不到水,唯一的可能就是在街上当“盲流”。
2.公交车无法查验核酸报告,同时又不限流。一堆人排队,司机挨个手动登记身份。
3.地铁也查不了核酸报告,也不限流。挨个手动登记身份。
4. 核酸系统崩溃,很多已经采集的样本登记不上。核酸采集点被通知把已经采集的样本就地扔掉,回头重采。
5.民众顶着寒风,在航天星河公园核酸检测点排了五个小时队,直到夜幕降临,得到的消息是系统崩溃了,各回各家。
西安大数据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告诉市民为减轻系统压力,非必要不展码、亮码。这个关于“非必要不亮码展码”的说法随即引发了争论。
但真实的原因是什么?
据西安市大数据资源管理局通报,西安一码通崩溃的原因是刷码的人太多。在12月20日早上,一码通用户访问量激增,“每秒访问量达到以往峰值的10倍以上”,造成网络拥塞和应用崩溃。但有媒体报道认为,作为防疫标配的一码通,本应该对紧急状态有过评估和预判。另据大数据资源管理局官方微信公众号“西安大数据”今年年初的报道,一码通的使用承载量是“可以每分钟服务120万市民扫码”,而整个西安也只有不到1500万市民。
这个说法显然自相矛盾,无法准确说明西安一码通崩溃的真实原因。
这并不是西安一码通首次出现故障,问题已有前兆。2020年12月23日,西安一码通就曾出现过大面积系统故障,虽然在不久之后恢复正常,但并没有给出故障原因。此外,也曾有西安市民遇到过“一码通”无法正常显示疫苗接种信息和核酸检测结果等情况。
据官方公告,西安一码通是由西安市大数据资源管理局指导,中国电信西安公司统一牵头开发,并有众多民间公司参与其中。不少媒体披露,西安东软是西安一码通的实际运维公司,也是中国电信西安公司“西安市疫情防控综合管理系统项目”的第一中标候选人。
西安一码通是2020年2月正式上线运营的,最初是作为防疫健康码使用,后来功能不断升级,成为一个综合服务平台。除了显示疫苗接种、核酸检测结果等防疫内容外,“一码通”还增加了个人信息证明等其他功能。甚至部分小区的门禁也曾被接入到一码通系统:后台将住户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录入门禁后,住户只需用“一码通”扫码即可开门。
西安一码通12月20日崩溃。12月22日,西安宣布封城。民众集中居住在家,集中刷一码通的情形不再,一码通也自然恢复正常。
西安一码通事故,虽在较快时间内得到了解决。但在这个健康码一码决定你能否吃到饭,上班或者回家的时代,一旦遭遇崩溃,会使整个城市瞬间陷入困境的局面,还是引发了人们的担忧以及媒体的关注。
天津、杭州、山东、福建、哈尔滨、海南、澳门等十多个省市健康码,为何也先后出现崩坏故障等问题?健康码是国人的第二身份证,失去了身份证,谁来认证你的身份?
在西安健康码出事之后,12月25日,天津健康码系统也出现故障。当天零时起,天津健康码升级,新增扫描场所码,但升级的第一个清早就发生系统故障。许多市民反映健康码无法进入小程序,有的场所扫描后没有反应,还有的系统更新到一半就被卡住……市民不得不在地铁或场所外,反复尝试或排队登记。
当天正好是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的日子,规定8时30分正式开考,有不少考生扫描场所码失败被挡在地铁或考场外,只得在门外排队半个多小时登记信息。
自疫情暴发两年以来,全国各地先后出现“健康码崩溃”事件。据不完成统计,已有近百次,而健康码一旦崩溃,当地民生随即陷入瘫痪。
2021年8月3日,山东健康码行程卡也出现问题,许多市民发现,他们点开了支付宝里的健康码,可是怎么刷新都看不到熟悉的绿色健康码的影子,微信上的健康码也刷不出来了,只剩下一个金边。人们乘不了公共交通,只能走着去上班。山东省卫健委反馈道,此次健康码卡顿是由于访问量太大。8月16日,河南健康码也出现问题。
去年5月7日及8日,澳门健康码连续两日疑似因遭受网络攻击而出现异常情况,导致部分人无法转换粤康码。据澳门官方通报,健康码系统受到外网恶意攻击。在技术团队与网络供应商一同应对下,成功将影响减到最低,大约一个小时就恢复健康码的生成,且内部资料没有外泄。
这是首次报告外网恶意攻击健康码系统的案例。
而在2020年5月6日早上,不少杭州民众反映杭州健康码出现罢工,无法正常打开,上班族只能手工登记身份证进地铁,后健康码工作专班公布原因,是因系统临时出现接口不稳定问题而导致的亮码故障。
一向以稳健着称、深得人们称赞的北京健康宝也在2020年7月和8月两次出现“闪障”。官方的信息是由于当天北京健康宝查询量突增,系统压力增大,所以暂时会出现无法获取验证码的情况。
▎健康码什么原理?阿里巴巴在2020年6月1日申请的健康码相关的专利得到曝光,其中介绍了一些关于健康码的原理。从专利上大致能看出,健康码是通过不同的电子凭证来标识用户的健康状况。
健康码在成为防疫利器的同时,这些突发故障也给民众带来了困扰,例如健康码在发布初期便发生多次系统疏漏事件,包括不能修改个人资料、自动登入体温37度等。此外,用于辅助健康码使用、确认14天内行程的通信巨量资料行程卡,也存在省界附近讯号重叠,以致未出省却显示到过邻省的问题。
据相关专家称,国内建立的这套二维码的使用情境跟人、医疗、出入限制有关,也涉及疫情的传播或是染疫高风险族群等敏感的问题,但现在部分地方省市似乎只采规则基础(rule-based)、不够细致、加上似乎因仓促推出,来不及优化软件设计环节、使用便利与否的整合和算法,极易给民众带来不便。
在当下的中国,健康宝系统的维护似乎是一个并不太难的技术。为何一再出现崩坏或者各种问题?许多民众把怨气都指向了微信与支付宝这两家健康码系统平台。
但支付宝在早期提供的一份书面声明中就称,该公司只作为平台入口的提供商,并不负责运营,所以,健康二维码相关数据的使用权、健康规则的制定、升级或优化,全由运营服务的各省市各级政府统筹。
后疫情时代,健康码、一码通之类的防疫手段已经是一座城市的标配。但从这次疫情表现看,许多地方健康码开发缺乏对应急情况的预判,整个开发过程也值得更多的关注和探讨。比如西安疫情不可谓不严重,行政应对也不可谓不有力。在核酸检测能力上,西安在三天之内检测了1566.17万人次,是平日检测能力的十几倍。不过,核酸检测能力可以依靠资源的集中迅速解决,但西安一码通却无法在短期内恢复正常。这是西安疫情防控的令人感到遗憾之处。
因此也有人质疑,这个在其他城市已经相当成熟的技术,为什么在西安却屡次出错?全国一盘棋,有许多中央级的技术公司可以一用,为什么许多地方要另搞一套?浪费资源,也难保质量。这几年来,西安堪称互联网巨头的兵家必争之地,阿里、腾讯、华为等都在西安有布局,这么多巨头,随便挑一家出来,主导“一码通”的建设,恐怕是都会做得非常出色。
▎2021年2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张晓表示,互联网特别是大数据,在抗击疫情,推动复工复产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推出了健康码,现在已经覆盖 9 亿人群,使用次数超过了 400 亿次。
全世界最大的健康数据系统:支付宝、微信健康码系统已覆盖超9亿人。这套系统是如何开发的,为何在国内仍然无法实现真正意义的互联互通?
全国的健康码都是谁开发的?
健康码在国内是如何运营的,为何会出现一个平台,各市独立运营的情况?
为什么有的问题不断,有的比较稳定?
据CNN的一篇文章称,2020年1月左右,随着中国政府在新冠疫情暴发的情况下,鼓励人们重返工作岗位,在政府的主导下,开始了一项大胆的大规模试验,利用数据来规范人们在疫情期间的生活——通过要求人们使用智能手机上的软件来确定他们是否感染、是否需要诊治或者被隔离,还是可以进入地铁、商场和其他公共场所。甚至能否回家也包括在内。
“这项开创性的数字试验,几乎同时在深圳与杭州展开。”
这个在外媒看来不可思议的超大抗疫系统的前身,可回溯至企业员工健康码,是阿里巴巴旗下,为企业员工管理提供支持的钉钉开发的。后杭州市政府为推进经济重启、加上防疫需要,决定与钉钉、支付宝等企业合作开发杭州健康码。杭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局长郑荣新曾对外表示:“杭州健康码就是企业员工健康码的简化版。”
因应国内复工之后爆发群聚感染事件。在疫情暴发不到两个月之际,2020年2月9日,腾讯公司抢先在深圳市推出“防疫健康码”,深圳亦成为全国首个推出“健康码”的城市。2月11日,阿里巴巴集团子公司蚂蚁金服与杭州市人民政府合作开发健康码上线。其后,国家信息中心联合腾讯推出“健康码标准”,正式被推荐给各地作为技术标准规范。
▎防疫健康码是腾讯联合各方推出的电子出行凭证解决方案。被推广到各地市的“健康码”是以真实数据为基础,由市民或者返工返岗人员通过自行网上申报,经后台审核后,即可生成属于个人的二维码。该二维码作为个人在当地出入通行的一个电子凭证,实现一次申报,全市通用。2021年2月,腾讯防疫健康码发布周年报告:累计用户超 10 亿,访问量超 650 亿。
2020年2月29日,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推出“防疫健康信息码”,该信息码逐步与广东、上海等各地健康码对接,实现跨省互认。4月7日,中国民航和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基于微信平台建立的防疫健康码国际版。公告要求在特定国家居住的中国公民回国前第14天起每日填写个人资料和健康状况,未按上述要求填报的或填写虚假信息的或将被拒绝登机。
腾讯与阿里在微信与支付宝平台上,仅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就将国内与国际码全部建成。当年4月,腾讯防疫健康码累计亮码超过16亿人次,覆盖近9亿人口,累计访问量破60亿,成为全国服务用户最多的健康码。
2021年1月,健康码在春运期间,基本上实现了全国一码通行。“个人健康码”系统一上线,已然是各地在防疫上的利器。大城市似乎用人手一码来形容,并不为过。
▎“香港健康码”(简称“港康码”)于2021年12月10日开始正式接受申请,目前已有超过近百万名市民申请注册港康码账户。和粤康码一样,“港康码”会设3种颜色,代表3种风险人士。
中国的健康码数据系统,这个被外媒称作全世界最庞大,拥有最多用户、最多个人数据、随时可以掌控几乎所有疫情个体情况的巨大平台,是一个创造,也是一个首创。其几乎成为了这次国内抗疫的决定性武器。
但目前来看,构建微信健康宝与支付宝健康宝这两个系统,已成为面向各地市开放的平台。由各地市自行研发本地的健康码系统,接至这两个平台的方式,虽然满足了各地的基本疫情需要,也可为当地所实际使用,但由于各地的运维方式与水准的不同,这些地方健康宝出现问题后,无法得到及时的更新,甚至无法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主要原因从而想出解决办法。
而这种地方“数据割据”,使得在健康码推行两年多的情况下,一码通全国互认工作推进得并不顺利。据相关专家称,当前健康码互认难点主要在于各地疫情防控形势和政策不同,这客观上增加了各地防疫健康信息目录汇聚至全国一体化平台的难度和复杂性。数据共享安全性如何保证?数据泄露后的责任谁来承担?具体执行人员培训如何开展?……类似疑虑也阻碍了一些地方健康码互认。
全国健康码频频出现故障后,有专家撰文认为,
让健康码发挥重要作用的前提是系统不崩溃,这需要各地根据常住人口的数量,健康码使用频率等因素,来提升系统的承载能力。另外一方面对于健康码崩溃要有替代性预案,由于健康码会不会崩溃,何时崩溃均存在不确定性,所以避免健康码崩溃带来的种种不便,要有临时替代性应急预案,比如让核酸检测机构与健康码查验机构实现信息互通互联,在查验端口输入个人手机号码或者身份证号,就能看到核检结果。技术管理创新应该带来便利,切忌让一码通成为百姓出行的肠梗阻。
西安、天津等地的健康码事件也给别的城市提了个醒,给管理层提出了一个问题,基于数字技术上的健康码,是抗疫中的最方便的利器之一,但同时也让人受制于技术和流量,每天多次重复打健康码也让人多有不便,比如,进一个机场要展示三遍,进一个购物中心吃饭起码要扫码两遍……多有重复,或无必要。
无数次的机器扫码,有民众打趣说,自己快化身成冷冰冰的机器了,抽象的数码已代替了自己的血肉之躯,正像美国电影《未来之城》所表现的,如果机器出错了,人类反受其辱,当心机器反客为主。
这实际在提醒有关方面,健康码固然重要,但科学布局途径,简化次数也是十分必要的,诚像西安市政府新闻办说的,民众非必要不要展码、亮码。这句话虽被网民有所争议,但不能不说,从这个角度讲也有几分道理。
㈥ 健康码显示禁止通行怎么办
你好,健康码出现拒绝就是禁止通行的意思,健康码禁止通行,说明你的健康码不健康, 或者变颜色啦 ,健康码本来是绿色的, 你扫出来是变成红色的了 ,那就说明你健康码有问题 ,你个人身体有问题 ,这个就不可能让你通行, 一般情况下健康码都是绿色的 ,你健康码变成红色的了 那说明有问题,或者你个人身体的问题, 或者你借用他人的健康码,跟你个人的信息不符 ,现在信息那么发达 ,不管你走到哪里,个人的信息 ,随身携带,万一弄错啦 哪都去。
㈦ 我已经到此地二十天了为什么健康码还是黄色
我感觉你这个应该是去过和路过一些疫情发生过很严重的地方,应该是你的轨迹运行造成的,这个黄色还好毕竟这是一种预警的。
我觉得你应该去关注一下自己的个人健康和自己去过的地方的安全情况
㈧ 为什么低风险区跨省回家20天健康码申请不下来
低风险地区返乡人员能不能回家?回家需不需要隔离和做核酸检测?其实如果留心看新闻联播的人,或是喜欢看中央电视台13套新闻节目的人,对当前的返乡政策应该都是比较清楚的,特别是中央台13频道的一问到底栏目,通过一问到底,基本上是把今年的返乡政策问清楚了的。下面根据你的提问,我再将今年总的返乡政策进行一个梳理,但是地方的政策,还需要大家去了解家乡的具体信息。
第一,什么是返乡?
按照国家卫健委的解释精神,春节返乡过年包含了三个群体。一是异地返乡过年,这个异地是指的跨省返乡,跨省返乡主要是指从外省的低风险地区返回到自己老家过年;二是从省内的中高风险地区返还老家农村过年;三是指从事冷链食品有关的工作,疫情防控相关的工作,物流运输等相关工作的人员。凡是这三部分人员都是属于返乡人员,在返乡时,都要出示近7日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第二,低风险地区返乡人员能不能回家?
按照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人民群众就地过年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精神,也有三句很明确的话,对能否返乡的政策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即高风险地区应当就地过年,中风险地区原则上就地过年,低风险地区提倡就地过年,非必要不出行。这三句话既是各地执行的依据,同时也是我们个人作为衡量能不能出行的标准。按照低风险地区是提倡就地过年的表述来理解,在必要情况下还是可以回家过年的,但是提倡就地过年,如果没有非常必要的理由,也是倡导不出行,既然是提倡不出行,如果你执意要回家过年,这实际上也是允许的,但是要持近七日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第三,返乡需不需要隔离,需不需要做核酸检测?
如果属于低风险地区出行回老家过年的,政策是非常明确的,需要做近七日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不需要隔离,但是需要居家观测十四天,居家观测就是自己在自己家里单独居住,观察体温等情况,非必要不外出聚会,在这期间可能会有工作人员进行打电话来询问的你的身体情况,甚至上门帮你测体温。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由于要求是近七天的,所以在春节期间可能要做好几次核酸检测。
综上所述,低风险地区时属于提倡就地过年,非必要不出行的范畴,如果有必要需要返乡过年的,需要提交近七日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回到老家以后,要进行十四天的居家观测,不会集中隔离。这一系列程序完成下来,估计春节这个年也就差多结束了,对于这样的过年方式,其实与就地过年又有什么差别呢?还不如就地过年。
㈨ 健康码认证失败什么原因
健康码显示未实名认证,只能重新申请认证,解决方法如下。
1、首先在苹果11,ios13.2中打开支付宝,点击搜索栏。
相关内容解释
健康码是以真实数据为基础,由市民或者返工返岗人员通过自行网上申报,经后台审核后,即可生成属于个人的二维码。该二维码作为个人在当地出入通行的一个电子凭证,实现一次申报,全市通用。健康码的推出,旨在让复工复产更加精准、科学、有序。
“健康码”分为三种:绿码可以直接进入杭州,红码集中隔离14天,黄码隔离7天以内。健康码系统已经形成一套标准,可根据不同地区需求,结合各地疫情防控需要快速推出。
㈩ 健康码绿码带星二十天了,为什么还不去星(核酸7次阴性)
可能是需要更长时间,因为你,现在才隔离七天,必须要有14天以上才可以变成绿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