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向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健康教育
积极控制基础病,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
合理饮食,适当锻炼
天气突然变化的时候,要注意保暖。
2. 健康教育对象包括哪些
社区健康教育的对象:
社区护理健康教育应面向社区的全体居民。在进行社区健康教育时,为了使健康教育的内容更加有针对性,可将社区居民分为四类:
(一)健康人群
健康人群一般在社区占的比例最大,他们由各个年龄段的人群组成。这类人群中有些人可能对健康教育最缺乏需求,也许会认为疾病距离他们太遥远,对健康教育持排斥态度。
对于这类人群,健康教育主要侧重于卫生保健知识。其目的是帮助维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并保持健康,远离疾病。同时也提醒他们对一些常见疾病的提高警惕,不要忽略疾病的预防及早期诊断。
(二)具有某些致病危险因素的高危人群
所谓具有某些致病危险因素的高危人群,主要是指那些目前尚健康,但本身存在某些致病的生物因素或不良行为及生活习惯的人群。致病的生物因素包括个体遗传因素(例如高血压病、糖尿病、乳腺癌等疾病有家族史)、不良的行为及生活习惯(包括高盐、高糖及高脂饮食、吸烟、酗酒等等)。
这类人群中可能会有一部分人对疾病过于恐怖,因个体的某种家族病史而过分焦虑,甚至疑虑重重;还可能会有另一部分人对自己的不良行为或生活习惯不以为然,把健康教育看作是老生常谈,甚至是小题大做、故弄玄虚。
针对这类人群,健康教育应侧重于预防性健康教育。从而帮助他们掌握一些自我保健的技能,如乳腺痛的自我检查及一些疾病的早期自我监测等;或帮助他们自觉地纠正不良的行为及生活习惯,积极地消除致病隐患。
(三)患病人群
患病人群包括各种急、慢性疾病的患者。这类人群可根据其疾病的分期分为四种患者,即临床期患者、恢复期患者、残障期患者及临终患者。
临床期患者、恢复期患者、残障期患者一般来说对健康教育比较感兴趣,他们均不同程度地渴望早日摆脱疾病、恢复健康。因此,对于这三种患者,健康教育应侧重于康复知识的教育以帮助他们积极地配合治疗,自觉地进行康复锻炼,从而减少残障,加速康复。
对于临终患者的健康教育实质是死亡教育,其目的是帮助他们正确面对死亡,以减少对死亡的恐惧,尽可能轻松地度过人生的最后阶段。
(四)患者家属及照顾者
患者家属及照顾者与患者接触时间最长,他们中部分人往往因长期护理而产生心理和躯体上的疲惫,甚至厌倦。因此,对他们进行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对于这类人群,健康教育应侧重于养病知识、自我监测技能及家庭护理技能的教育。其目的是:一方面提高他们对家庭护理重要性的认识,坚定持续治疗和护理的信念;指导他们掌握家庭护理的基本技能,从而科学地护理、照顾患者。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指导他们掌握自我保健的知识和技能,以在照顾病人的同时维持和促进自身的身心健康。
3. 11.对高血压患者要进行的健康教育包括 (多选) A.教育患者强调非药物治疗 B.倡
每天测量血压。按时吃药,锻炼身体。不吃高脂高糖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不做剧烈运动心心态要好,不生气等
4.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健康教育内容有哪些
1、对已有冠心病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的高危病人,建议长期服心血康防止冠心病的发生。
2、维持血糖正常,防治糖尿病。
3、运动过少的生活方式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规律地锻炼有助于保持体重,减少高血脂和高血压,冠心病的发生。
5. 高血压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做健康宣教
空腹血糖有点高了,但问题还不太严重,
必须控制饮食,坚持运动,可降低血糖.如血糖达不到正常范围.要加点药了,糖尿病伴有高血压最好用蒙诺(福辛普利钠片).
饮食方面,仅供参考:
每天主食6两(干的)指的是未煮熟的。荤菜每餐2两(带骨)。
早餐:一袋牛奶,鸡蛋一个,加点主食。
经常吃点粗粮,最好是燕麦.多食用苦瓜。
荤菜不要多吃,保证每天的摄入营养够就行,适当多吃点蔬菜可充饥。
加餐的话,在两餐之间,上午9点左右,下午4点左右。可用黄瓜、蕃茄,(可当水果吃)无糖饼干或不加糖饼干。
吃蔬菜吃阔叶类比小叶类好,小叶类的蔬菜比茎块类的蔬菜好,薯类(如山芋)要少吃,吃的话要适当减少主食。
吃荤菜吃两条腿(鸡)比四条腿(猪)的好,含脂肪少,没有腿的(鱼)比两条腿的(鸡)好。
血糖正常的情况下,饭后4小时吃点含糖量低的水果,有柚子、柠檬、西瓜、桃子、梨子、草莓。
轻微强度的运动项目有:散步、站立乘车、简单的家务劳动持续30分钟左右。
步行、洗澡、下楼梯、做广播体操、平地骑自行车等,持续20分钟左右。这种强度的运动和持续时间,相当于消耗80千卡的热量。
中等强度的运动有:慢跑、上楼梯、坡路骑自行车、滑冰、打排球、登山等。持续10分左右。能消耗体内的热能80千卡。
每天运动至少要消耗160千卡的热量,才能达到控制血糖和降低体重的目的。还要强调持之以恒。
6. 高危妊娠的健康教育是怎样的呢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高危妊娠是指妊娠合并了高危因素,比如在孕前患有慢性病,在孕后患有急性、慢性病、并发症,这对孕妇自身健康造成威胁,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和成功娩出同样有危险。
高危因素可能不止一个,也许同时存在几个,高危的程度也分级。
健康教育主要包括孕前和孕后。孕前,患有疾病的或者年龄大于35岁的女性,应该做好孕前检查和咨询,远离危险的工作环境和不利的生活环境。孕后,主要是平衡膳食,做好营养管理和定期孕检。定期孕检非常重要,比如唐氏筛查和超声“大排畸”检查,可以让医师及时发现异常情况进行干预。
7. 病人健康教育的内容有哪些
开展合理膳食、控制体重、适当运动、心理平衡、改善睡眠、限盐、戒烟限酒、控制药物依赖、戒毒等健康生活方式和可干预危险因素的健康教育。
开展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哮喘、乳腺癌和宫颈癌、结核病、肝炎、艾滋病、流感、手足口病和狂犬病、布鲁菌病等重点疾病健康教育。
开展食品安全、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环境卫生、饮水卫生、学校卫生、计划生育等公共卫生问题健康教育。
开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防灾减灾、家庭急救等健康教育。
8. 社区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将健康教育融入预防、保健、计划生育和常见病、多发病、诊断明确的慢性病的治疗和康复之中,形成“六位一体”,全科医生或护士必须参与健康教育日常工作;要保证必要的专业经费,配备电视机、VCD机、工作电脑等设备。
三)城市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1、内容
——开展社区常见疾病的健康教育;
——防止意外伤害及安全性行为的教育;
——开展以合理膳食与营养、饮水饮食卫生、家庭常用消毒知识、家庭急救与护理、居室环境卫生、生殖健康、家庭心理、体育健身等为主要内容的家庭健康教育;
——创建文明卫生社区的宣传教育;
——社会卫生公德及卫生法规的宣传教育;
——积极作好“相约健康进社区”活动。
2、方法
——开展健康促进,开发社区行政管理和各有关部门,争取他们的支持及合作;
——做好社区诊断,在此基础上,制定社区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做好社区动员,争取社区群众的广泛参与;
——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开展对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等;
——收集和制作社区健康教育资料,充分利用社区组织形式,传播健康信息;
——通过创建健康教育示范小区及示范家庭活动,结合创建文明卫生城市(社区、单位)等活动,推动社区健康教育。
(四)农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1、内容
——制定“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的规划和年度计划,结合每年的“核心信息”开展农村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农村常见病和多发疾病防治的宣传教育;
——农业劳动中特有的职业危害(如:高温、农药中毒、虫及鼠害)等知识的宣传与教育;
——结合新农村建设,开展健康教育(如住宅建设、改水改厕与环境卫生整治等);
——宣传破除迷信,移风易俗、改变不良习俗;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行为习惯。
2、方法
——开展健康促进,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及合作;
——做好社区诊断,在此基础上,制定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做好社会动员,争取群众的广泛参与;
——充分利用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开展对传染病、腹泻病、性病、艾滋病、血吸虫病、慢性病等疾病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等;
——制作健康教育资料,充分利用村民委员会和村民小组,传播健康信息;
——通过开展创建“亿万农民健康促进示范社区”活动,推动农村健康教育。
(五)医院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1、内容
——医护人员健康教育基本理论与技巧培训;
——向患者宣传医学科普知识,了解患者传染病、地方病、慢性病及有关疾病相关行为危险因素,提出干预方法与措施,培养个人健康技能等;
——积极参与医院管辖社区的健康教育工作,并提供技术援助及指导;
——利用医院卫生资源的优势,参与社会健康教育活动,结合各种卫生宣传日活动,开展广泛的宣传、咨询活动。
9. 对健康人群实施健康教育的侧重点是什么
对健康人群实施健康教育的侧重点有四点,主要为:
1、卫生保健知识;
2、提高对常见病的警惕;
3、定期检查;
4、帮助他们增进健康意识,保持健康、远离疾病。
(9)对于高危患者的健康教育有哪些扩展阅读
对其他人群实施健康教育的侧重点:
一、高危人群
针对目前尚健康,但本身存在某些致病的生物因素或不良行为及生活习惯的高危人群,健康教育应侧重于预防性卫生教育。
二、患病人群
健康教育应侧重于康复知识的教育以帮助他们积极地配合治疗。
三、病人家属及照顾者
健康教育应侧重于养病知识、自我监测技能及家庭护理技能的教育。其目的是一方面提高他们对家庭护理重要性的认识,坚定持续治疗和护理的信念。
10. 如何开展高血压的社区健康教育
How to process Health Ecation about Hypertension in Community
Key words:Hypertension; Disease; Community; Health ecation; Nursing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是一种高发病率、高并发症、高致残率的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国内外经验表明,控制高血压最有效的方法是社区防治,因此,在社区中开展高质量的健康教育,可大大提高社区人群对高血压知晓率和控制率,促使高血压患者延缓病情进展,降低复发率,减少并发症,改善心理状态,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从三个方面浅论如何加强的防治高血压病的社区健康教育。
1 健康教育体系
目前,高血压病在我国,尤其是城市流行的特点仍是“三高” 、“三低”,即:发病率高、并发症发生率高和死亡率高,检出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1]。因此,社区防治主要目标是在一般人群中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在高危人群中降低血压水平;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管理率、服药率和控制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这就要求社区健康教育首先要从构建防范体系入手,打好健康教育的基础。
1.1 落实机构, 培训人员,明确责任
高血压病的社区健康教育是一项社会性工作,需要社会各方面密切配合共同努力,社区和医疗卫生主管部门要成立专门机构,落实具体人员,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责任,社区要与医院建立双向配合,双向转诊制度。人员包括专业人员和非专业人员志愿者,人员是社区健康教育的实施骨干,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要通过举办高血压防治业务知识学习班和研讨会,使专业人员能不断更新知识,及时掌握最新的研究进展和治疗方法。
1.2 加强检测,掌握第一手资料
要制定和落实社区35岁以上人员血压首诊检测制度,通过初步的血压检测,区分出不同的宣教对象,发现血压高于正常值的要在标准条件下统一规范再次进入测量,发现异常的建卡追踪,及时发现高血压患者。
1.3 健全防治档案,建立科学化管理
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在社区居民健康查体的基础上,建好健康档案,并进行计算机存档、分析、处理,实行科学化、系统化管理。对高血压患者按楼牌号分块管理,建立健全高血压患者(包括患高血压病后并发相关疾病的)人群、高危人群和社区全人群的健康档案,全部资料统一进微机,不断筛检高血压患者,建立个人健康档案,高危人群并无绝对标准,多根据项目要求而定。凡具有下列一项危险因素者,均可列为高危人群,并应作为筛检重点对象:父母双方或一方有高血压病史者;体重指数≥25 kg/m2或超重肥胖者[体重≥1.1×身高(cm)-105者];摄盐量≥10 g/d者;善饮高度白酒者(每次60°以上白酒≥100 ml,且饮酒>4次/周);血压值偏高:SBP 17.33 kPa~18.53 kPa和/或DBP 11.33 kPa~11.87 kPa者;吸烟量>20支/d,超过1 a者;经常接触噪声、紧张度高、情绪不稳定者;连续口服避孕药物1 a以上者;少运动者。对前6项的高危人群应作重点健康教育对象。
2 健康教育内容
社区中开展高血压防治健康教育要区分对象、讲求实效,否则是事倍功半,难以持久坚持,因此,无论是内容还是方式选择都必须有的放矢,不能强求一律。
2.1 高血压患者的宣教重点
对高血压患者是的高血压社区健康教育的重点对象,除讲解高血压相关病理知识、危害性外,主要是进行治疗、护理与保健指导,包括以下内容。
2.1.1 饮食指导
减少食盐的摄人量,每日食盐摄入量<5 g为宜;保证合理的膳食,增加优质蛋白质,如鱼、肉、蛋、豆制品,增加钾、钙的摄入,多吃维生素含量较高的新鲜水果和蔬菜,如芹菜、卷心菜、西红柿、苹果、西瓜等;保持脂肪酸良好的比例,少吃动物脂肪,以植物油烹调为主;饮食易消化且保证足够的营养,以少食多餐为宜,禁食辛辣食物;多食粗纤维食物,保持二便通畅,以防止因用力排便产生的不良后果;有效控制食量,减肥控制体重,最有效方法是节制饮食,减少每天摄人的总热量;戒烟,因烟中含有尼古丁,能刺激心脏,使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限大量饮酒,尤其是烈性酒可使血压升高。
2.1.2 用药指导
总体原则要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注意观察降压的各种不良作用,当血压降低后不可马上停药,应减到维持量(最小有效量),并坚持长期服用。同时用药因人而宜,根据病情适时适量调整,具体而言,指导早期轻度高血压患者先使用镇静药提高睡眠质量,解除情绪紧张和烦躁,多可使血压降低。在使用降压药时,应从单一的小剂量开始,一般常用北京降压0号、复方降压片等。经一段时间治疗后,再根据血压水平适当以减剂量,使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中、重度高血压多有不同程度的心、脑、肾等脏器功能受损,应指导其选择安全有效、副作用小的药物,如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也可适当联合应用利尿剂,并根据血压变化适当增减剂量。若患者经济条件许可时,可选用长效制剂,以提高患者依从性,达到平稳降压的目的。并教育患者坚持长期服药。对血压较高者,血压应逐步降低,避免药物使血压骤降引起重要脏器供血不足,发生不良反应。教会患者自己测量血压,以便及时了解血压控制情况,做到适当增减药物。
2.1.3 运动指导
研究表明,体力活动是独立的降压因素,具有巩固药物降压效果的作用[2],要积极向患者宣传适当的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不但能增强体质,还能达到减肥和维持正常体重的目的。指导患者选择适当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跑步、登山、游泳等,要循序渐进,开始1次/d,0.5 h/次,以后逐步增加,按运动前后脉搏变化及自我感觉来调整运动量,运动时心率一般控制在102次/min~126次/min或运动后心率增加不超过运动前的50%为宜。
2.1.4 生活习性指导
心理因素、个人因素和环境压力常使患者采取不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后者与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增高有关。因此,帮助人们正确对待环境压力对控制血压的重要性,要让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稳定情绪,培养宽容的态度,不轻易发火,宽以待人,保持良好心态,切忌生气暴怒、焦虑忧郁和悲观恐惧。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起居要有规律,科学安排时间,保证充足睡眠,注意劳逸结合,量力而行,不要过于劳累,以免加重病情。
2.2 高危人群的宣教重点
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除遗传原因外更重要的还来源于对人们健康有害的生活空间环境(如污染)和社会环境(主要是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过度饮酒、暴饮暴食、脂肪和盐摄入过多、缺少运动和精神压力过大等等)。因此,对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重在矫正不良行为习惯,逐渐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加强教育,采用有效的监督、控制,开展行为干预,如:控烟、限盐、平衡膳食、适度运动等。改变不良生活环境,减少和避免的高血压患病风险。同时要求他们进一步做好血脂、血清胆固醇、体重指数等方面的筛查和监测。
2.3 大众化健康教育
对全社区人员的健康教育重在树立全面的健康观念,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患于未然;可宣讲一些高血压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并发症及治疗等内容,同时指出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防护能力的目的。
3 健康教育的方式
如前所述,高血压社区健康教育方式选择上同样要区分对象、讲求实效,要坚持面对面的个体化指导和利用媒体广泛宣传相结合,知识普及与防护技能、指导相结合,形式多样化、方式创新化与持久性和连续性相结合。
3.1 群体教育
将高危人群和高血压患者共同集中在一起,采用讲课和座谈会的方式进行教育,1次/周,1 h/次。向患者讲解高血压的相关因素、危险因素、诱发因素、疗效和预后。
3.2 个体教育
每例高血压患者均接受1次/月以上的个别教育。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坚持规律服药,不要随意减量和停药,血压要经常检查,按病情的需要及时调整药物,注意高血压对心脑肾的影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3 随机性教育
根据患者不同阶段不同的健康问题及时指导,应针对患者情况讲解疾病知识,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使其以积极的态度应对疾病。对老年患者,要指导其学会自我心理调适,自我心理平衡,自我创造良好的心境[3]。
3.4 社区宣传画,书面教育
形式要多样化,如在社区内制作宣传栏、黑板报,编写有关高血压防治知识的小册子发放给居民,还可以定期或不定期进行集中讲课接受咨询,相互交流。
3.5 影像宣传及电话咨询
可在小区广播、影视频道或局域网播放高血压健康知识讲座的影像节目,向重点对象赠送高血压健康知识讲座VCD,以增强宣传的形象化,此外,可开设高血压防治咨询电话,及时解答疑虑,发现患者康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以纠正和正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