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健康状况 > 儒家思想比较健康的精神有哪些

儒家思想比较健康的精神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7-22 08:00:39

① 在养生学方面儒家有哪些学术思想和观点

在养生学方面,儒家具有代表性的学术思想和观点,从儒家许多经典中都可以发现。如强调精神调摄方面,《礼记·缁衣》说:“心以体全,亦以体伤”。养心与养形是养生的重要内容,然而精神与形体之间,具有统帅支配作用的是精神。

养生首先要强调精神调摄,而最好的方法是减少物质欲望,即所谓:“养心莫善于寡欲”。人生存在着欲望是正常的,然而只能在社会许可的条件下实现欲望,不可有过分地要求,这就需要遵循“礼”的原则。

注意身体护养也是儒家养生思想的一个方面。合理的安排生活、注意起居有时、劳逸适度、饮食有节等,是护养身体的基本原则。反之,如果不注意这些原则,“人有三死,而非其命也,已取之也。夫寝处不适,饮食不节,劳逸过度者,疾共杀之。”这些都是造成身体损害、不善养生的原因,是需要予以注意的。

另外孔子还指出:“居无求安”。意即居住环境和条件不可太安逸了,否则,容易使人变懒,意志消沉,事业荒废,身体衰弱,对健康不利。他按照四时节令气候变化调节居处和增减衣被,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② 儒家养生思想是什么

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强调精神调摄 《礼记·缁衣》说:“心以体全,亦以体伤”。养心与养形是养生的重要内容,然而精神与形体之间,具有统帅支配作用的是精神。养生首先要强调精神调摄,而最好的方法是减少物质欲望,即所谓:“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尽心下》)。人生存在着欲望是正常的,然而只能在社会许可的条件下实现欲望,不可有过分地要求,这就需要遵循“礼”的原则。正如《论语·颜渊》中所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还提出了君子三戒,即“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行则从礼、君子三戒等内容,即为寡欲。儒家关于精神调摄的原则,在中医养生学思想中得到了阐发和应用。

注意身体护养 这也是儒家养生思想的一个方面。合理的安排生活、注意起居有时、劳逸适度、饮食有节等,是护养身体的基本原则。反之,如果不注意这些原则,“寝处不适,饮食不节,逸劳过度者,疾共杀之”。这是需要予以注意的。

倡导饮食卫生 孔子对于饮食卫生十分重视,为了保证身体健康,他提出了饮食保健的原则,即《论语·乡党》中所说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饮食精,则营养丰富,脍宜细,则味道美,可增进食欲,有利于消化吸收。并且,提醒人们一定要食新鲜、清洁的食物,以防止疾病的发生。他指出:“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则不食;色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贪。”强调了食品要精细、烹调要得当,进餐要定时,经久变味、腐败发臭的食物不宜食用等饮食卫生要求。同时,也提出了调和饮食五味,要顺应四时的原则。
儒家的养生思想,是极宝贵的养生经验,因而为历代养生家所遵循。时至今时,仍有其实用价值。

③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在儒学中具体有哪些体现呢

在我国传统文化5000多年的历史中,儒家思想在历朝历代中占有非常重要的部分。而且孔子创办的儒家学说,是根据社会发展的状态,而进行反思整理,再加以诠释的思想学说。而儒学学派所提出的爱国主义精神,倡导各民族和谐相处,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博大胸怀等思想都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

三、相辅相成的关系

综上所述,孔子创建的儒家文化对中国从古至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们两者是血肉的关系,也就是说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就包含了儒家文化,而且通过儒家精神有所体现出来。不过对于当今社会的我们,更重要的是对文化取其精魄去其糟华。

④ 儒家思想基本精神

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是以"仁为核心"和"人为贵"的思想体系,儒家的学说简称儒学,是中国最为重要的传统文化。
九大核心思想: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更是对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

儒家思想的好处:

道德精神:“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责任感,“朝闻道,夕可死”的精神追求,坚毅的人格、积极的人生态度,尊老尚贤敬师和见利思义的人生准则。
现代价值:大一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团结;以人为本、民本思想有利于“三农”问题。

⑤ 儒家与佛家的养生思想分别有何特点

儒家养生思想特点:

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养生思想是一种道德范畴和广义的养生概念。孔子明确指出:“仁者寿。”孟子说:“善养吾浩然之气。”萄子也说:“所以养生安乐者,莫大乎礼义。”强调了仁义道德对养生的重要性。

这种建立在伦理道德基础上的养生观,强调的是精神调摄。儒家养生,讲究以人的精神思想和道德品行为主的“修身”作为核心。

佛家养生还讲求调理人与自然、社会的“互存关系”。因而十分重视环境,介入植树造林、行医施药等公益事业。寺院多为依山傍水、山清水秀之处,既能修行,又能养性怡人,有益健康。另外,佛家有很多戒律,如对酒、色、食、财等诸方面的节制和约束,使人专心参禅、提高道德品质的修养。这些思想被吸收融入中医养生学中,充实了“养神”、“固精”、“节欲”等方面的内容。

总结:

儒家要求人们对封建伦理道德的履践作为自我人生完善的目的,并把这种养性观溶入中医养生文化之中。高尚圣洁的伦理观既是人们自我人格完善的途径,也是养生的重要方法。

佛家勤业的手段多种多样,他们一心礼佛诵经之外,还在思想上修习禅定,生活上厉行戒律。而正是这种诵经礼佛,禅定持戒,在客观上吻合养生的原理。所以佛家虽不以长生不死为修习宗旨,但自古以来,享有天年的高僧却为数不少,可说是比比皆是,其修持方法在客观上有养生延年的作用。

⑥ 简述儒家思想中所体现出的心理健康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儒家提倡内则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外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历代儒家学者都强调修身是人生的根本,他们认为修身是实现人生价值和达到人格完善的重要方法,是彰显人的主体意识和生命价值的重要路径。儒家修身思想是由己出发而实现的自我改善之道,体现了中华先民在生活中所独有的人生智慧,这一思想也能够为当代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思想资源及各种启示。我们尝试发掘儒家修身文化中关于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的闪光点,探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使之与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结合,寻求在校大学生的心理成长和人格完善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与儒家思想比较健康的精神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健康码显示红色一圈是什么意思 浏览:971
孩子的健康码怎么查行程 浏览:437
考内蒙古事业编都考什么 浏览:473
烟台幸福中医院如何网上挂号 浏览:576
你先幸福我以后再说怎么回 浏览:260
中国古代的幸福是什么 浏览:357
女孩为了爱情什么也不顾 浏览:854
旅游经济学具有哪些特点 浏览:204
什么茶对抗亚健康 浏览:13
幸福花开含义什么 浏览:30
梦回梁祝讲的是什么故事 浏览:246
美女你好呀在哪里呀 浏览:573
赌神里的哪个美女最好 浏览:473
运动健康软件如何设置音乐 浏览:113
同事间的故事有哪些 浏览:360
幸福恋人是什么歌 浏览:216
有哪些小故事适合讲给经常马虎的孩子听 浏览:583
男属蛇婚姻最佳配偶是什么属相 浏览:372
靠谱的婚姻律师在哪里 浏览:892
一九八七年兔婚姻如何 浏览: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