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城市如何更健康
人口过多如何管理?理想的城市应该什么样?2017“第五届清华同衡学术周”5日开幕,诸多中国城市规划领域专家齐聚一堂。与会者指出,城市中的人口聚集是无法抗拒的。城市要有个性,也要包容。城市的发展不是为了满足少数人、而是要让多数人有更好的生活。
清华同衡学术周自2013年以来已成功举办四届,今年以“健康·城市”为主题,探讨城市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如何实现更多、更高的发展目标,建设全面“健康”的中国城市。本届学术周将举行巅峰讲坛、分论坛、高端对话等活动。
怎么建设可持续的理想城市?倪鹏飞建议,要建设理想、健康的城市,必须要坚守、凸显这种价值观,坚持并创造世界的标准,汲取全世界建设方面创新的经验,把握并顺应全球发展的重要趋势。
2. 中国城市健康行为指数杭州排第一,这项指数是如何评价而出的呢
所以说大家的生活条件变得越来越好,有越来越多的朋友对于自身的健康和安全越来越关注,而中国城市健康行为指数排行之中,杭州排名第一也引起了不少朋友的兴趣,那么这一项指数到底是如何评价而得出的呢?
在进行数据收集的时候,相关项目组总共获取了50亿笔健康类的消费数据,另外还有大约2亿用户通过移动APP的使用规律以及关键词的提取和互联网搜索数据,最终通过了这些数据进行了大数据分析,才得出了这样的一个结论,而在这种情况之下,也能够看得出来,大家对于健康的问题已经越来越关注了。
相信在随着这样一个排名出现在了大家的面前之后,一定会引起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同时就与我们保持健康的状况,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大家对于健康越来越关注,才能够更好的解决健康问题,让大家生活得更为幸福。
3. 如何实现健康的城市化
城镇化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最大潜力和内需,也给房地产业发展提供了多方面的良好机遇。有人认为城镇化必定催生未来房价再度大幅上涨,这是对我国未来城镇化缺乏正确认识的结果。实际上,我国未来的城镇化是一种新型城镇化,这种新型城镇化会对未来房价走势形成制约与挑战。为了使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成为实现新型城镇化顺利推进的条件,必须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对房地产业发展进行坚定不移的调控。
4. 杭州本轮疫情为今年以来最严峻最复杂的一次,该如何应对本轮疫情
应该加强对小区的出入控制。
接收来自疫情高发地区和国家的快递和进口货物时,应规范佩戴口罩和手套拆包裹后,应及时洗手,有条件的建议对邮件外包装进行消毒。如果不急,建议将快递放在通风,放置一段时间后再打开。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5. 请杭州的亲们帮忙啊~~
“虽无弱水三千里,不是仙人不到来。”春天到西溪踏青,一直是杭州人的传统。这时候的西溪湿地,水绿如蓝,花开似火,到处生机勃勃。无论在草滩上漫步,还是驾舟荡漾在碧波上,都会让人神清气爽。 到了吃饭时间,有兴趣的游客可以自己在水边觅一处花丛,以蓝天为顶,绿草为毯,百花为屏,虫鸟为伴,摊开准备好的野餐布,拿出家中带来的各式美味,吃上一顿风味独特的花下野餐,这样一定会使你情趣大增、胃口大开。
品品西溪大碗茶
西湖龙井茶名列中国十大名茶之首,中外皆知。但很多人不一定知道的西溪茶叶,自古也是声誉很高。 清代着名经学家孙晴川家在西溪,他写的《南漳子》一书就指出西溪地少水多,土地适合种茶,由于没有田种,就用茶叶来换米。西溪种茶历史悠久,茶叶品质很高。明朝晚期着名的文学家、佛教居士冯梦祯,曾经做过南京国子监祭酒(相当于国立大学的校长)。他死后就葬于西溪,在他的着作里,盛赞了西溪的茶叶,说“西溪茶利之厚,十倍于龙井。” 现在在深潭口,还能品尝到西溪特有的大碗茶。大大白色瓷碗盛上满满的茶水,色泽醇厚,入口甘甜,每碗售价1元。
编辑本段十三景观
【周家村入口】 越过西溪桥就进入了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换乘中心——周家村,这是整个园区的主入口。 周家村除了是游客集散和了解园区信息的主要区域外,还设有“西溪问茶”茶室供游人消遣休息,“西溪礼品”出售西溪特有的鸭舌帽等礼物。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里也是西溪生态展示馆和青少年生态教育基地所在,充分体现出园区以生态为重的理念。 【烟水渔庄】 烟水渔庄
一个三亩大小的鱼塘被烟水渔庄款款而拥。沿路上岸,几株不知名的植物上飘来阵阵清香,庄内坐落着数家茶室,都由原来的农家两层木结构民居改造而成,幢幢小楼临水而建,品茶、赏湖合二为一。 烟水渔庄位于烟水庵的南部,濒临朝天暮漾。这里展示了西溪农事鱼耕活动,也是游客休闲、餐饮的中心。在美丽的渔庄里,我们可以享受到西溪的美味佳肴,吃到各种风味和品种的淡水鱼;大众垂钓区让游客享受到野外垂钓的闲情逸致。 可以与当年西溪曾享有盛名的秋渔庄相媲美。现在的烟水渔庄,就是借鉴前人《秋渔庄》的诗歌意境,将此处原有若干农家民居加以间疏、削层、改造、扩充而成的,以水乡民居风格为主体。烟水渔庄的“烟水”,有三烟之妙:柳烟、云烟、炊烟,人与烟水共处,犹如身临仙境。垂钓于湖边,散步于塘堤,喝上一口本地的米酒,感受一番西溪原住民的生活。 【泊庵草堂】 泊蓭草堂
穿过普济桥,水系豁然开朗,一座孤岛长着几棵参天的大树,右边的岛屿前有一个由木船改建成的小码头。登上码头,走过一条约二十米的竹径,“戴”着浓密茅草的泊庵显现在眼前。“庵”是草堂的意思。它最早是明末邹孝直的庄园,周边芦苇丛生,野趣盎然,整个庄园犹如仙岛泊于水上,故名泊庵草堂。 此为明末清初钱塘人邹孝直(名师绩)的庄园。邹氏读书乐道,不求闻达,与两个弟弟在此耕读自娱,诗礼治家。当时这一带芦苇丛生,野趣盎然,从高处远远望去,整片庄园似仙岛泊于水上,故名"泊蓭"。 这是一组文人别业式建筑。堂屋为草顶,自然质朴,与周边林木融为一体;建筑外部朴实、天然,内部梁架稍见精致,门窗处理带有魏晋建筑构件元素,含蓄地映射隐士们的清高与雅致。泊庵草堂内最中间摆放着一个古式屏风,四周陈列着文房四宝及老式家具,左边则是一间临水茶室,果真是读书、喝茶、赏景的好去处。 【西溪水阁】 西溪水阁
沿着开阔的水岸,曲曲绕绕,穿过两座小桥方至水阁,沿途景域开合,变化有致,竹林柳烟,屏障掩遮。西溪水阁是一组文人别业式建筑,为文人隐居深泽、藏书读书之地。 水阁由两组建筑组成,东为“拥书楼”,西为“蓝溪书屋”。水阁的墙面,下部山墙为夯土墙,上部为露出梁架的编竹夹泥墙,乡居气息浓郁。东西各有一处端口头,岸边各设一座小亭(东为鹭亭),以方便游人上下与休歇。一座石板桥将东西岸相接通。登临西溪水阁,远眺翠嶂连绵,近闻轻波拍岸;岸上桃红柳绿,水中层波叠影。西溪水阁就水而叠,因水而活,尽显阁、水交融之“真阁真水”的无限情趣。 西溪自古多文人。在这片土地留下了文人们许多的墨宝和足迹,西溪水阁主要用于文人藏书、读书及会友。如今的西溪水阁,有"兰溪书屋"和"拥书楼"两处藏书楼,使得游人在西溪厚重的文化气息中,去追随当年文人隐士的避世清闲。 【梅竹山庄】 梅竹山庄
登岸后踏上一条两边小径,向左跨过一座木桥,邻水架起一艘棕榈覆盖的仿制渔船,船上的一条粗绳牵着水中的渔网,极具野趣。往右沿着小路向前,便是梅竹山庄的门坊,探头望去,庄内绿意盎然。 梅竹山庄是清代文人章次白所建。如今的梅竹山庄,主要有“梅竹吾庐”、“萱晖堂”、“虚阁”三个主体建筑。进院门先到梅竹堂,再向堂后经小桥按序至四序斋和虚阁。由南而入,沿百米羊肠小道至浮亭,亭西侧有一柿树,亭东又有一松树,浓阴似伞,亭亭如盖。游人站立亭下,举目抬望山庄,但见渡头塘堤横亘前方,梅竹吾庐隐约在绿阴之后,萱晖堂依稀露檐于梅竹深处。 此为清钱塘文人章黼(字次白)(约1777-1857)所建。庄内多古梅修竹,据史料记载,章次白对西溪的挖掘、疏浚工程作出的贡献很大。其为人性高洁,好读书,喜字画,常邀朋唤友至此吟诗作画。故名。 【深潭口】 深潭口
船过了长春桥,便看到一片宽阔的水面,四棵上百年的大樟树分布在河岸两侧,枝繁叶茂。这便是深潭口了。 《南漳子》一书记载道:“深潭口,非舟不能渡;闻有龙潭,深不可测。”四周河港相连,呈十字交叉,水面宽广,加上独特的地理优势和环境氛围,最适宜龙舟竞划。因此,蒋村每年端午节的龙舟胜会,都设在此处,人来舟往,热闹非凡。竞划龙舟是西溪历代相传的传统民俗活动,始于唐,兴于南宋,盛于明清;而“龙舟胜会”一词相传是干隆皇帝下江南之际得于御赐。流传至今,它为西溪人民的生活增添了无限的乐趣,为西溪的乡俗风情增色不少。如今的深潭口河两岸间隔着两三米就有一个青石板端口头,岸上有数十户民居,夹杂着座座石桥、数个葡萄藤架,江南水乡柔情依旧。 【西溪梅墅】 西溪梅墅
西溪梅墅位于西溪湿地公园的东南片,毗邻西溪精华区域"秋雪庵"保护区。西溪的梅花主要在南宋辇道沿线, 自古就非常着名,吸引了众多文人雅士前来赏梅。"冷淡生活茶轩"正好印证了古人"竹下映梅,深静幽彻,到此令人名利俱冷"的意境。 与附近的梅竹山庄、西溪草堂、西溪水阁等,共同构成西溪梅竹休闲区的主要内容。西溪梅墅位于小村郎,原是梅农居住的小村落,而不是名人别墅。早在明代, 西溪梅墅就成为西溪着名的“曲水八景”之一。 【西溪草堂】 穿过一条长长的竹径,来到一户小庭院前,叩响清脆的铁环声,悬挂着“西溪草堂”匾额的门坊应声而开,一个精致的小院呈现眼前。地上长满了细细的青草,四周由篱笆筑成,青翠的竹子掩盖起白色的泥墙,古井、葡萄藤架、石椅……一幅淳朴幽静的农家图。突然,两只燕子从边上的“快堂”内飞出,看来燕子也喜欢上了这幅农家美景,在内堂筑起了鸟巢。 草堂的主人正是大名鼎鼎的明代文人冯梦桢。整组建筑依鱼塘分作南北两部分,南面为正房,二层建筑。前后各一个院子。北面设草亭“绮云亭”,为赏梅玩竹、对酒当歌之处。草堂以环境幽奥、景域深远为特色:东侧堤岸葱茏,视廊深远,北侧野草浅滩,有湿地淳朴野性之美,西侧层叠与堤塘相连,将游人的视线引向远处疏朗的柿丛和带状的白茅,另有一番平远的意趣。 【秋雪庵】 穿过密布的水网,茂盛的芦苇,不时惊飞数只水鸟,船在芦苇荡间穿行,边上出现一个孤岛,那便是秋庵。位于西溪河渚湿地最中心的水域的秋庵,四面环水,只有靠小船划桨才能进入。 因在孤岛之上,向东向南是一望无际的芦苇滩地,一片白茫茫的意境。明代大书画家陈继儒便取唐人诗句“秋蒙钓船”的意境,题名“秋庵”。现在的秋庵,以民国时期老照片为依据,结合周围的自然风貌和前人的文字记载和诗文意境,重新设计恢复。秋庵是“秋八景”的核心景区、也是河渚胜地的静幽之境。 【西溪桑蚕丝绸故事】 位于烟水渔庄的西溪桑蚕丝绸故事展示了南宋蚕丝图中培育蚕种、采桑养蚕、煮茧抽丝、制造成衣等二十二道工序。这些场景既再现了西溪妇女们的心灵手巧和勤劳的品质,又让游客们在娱乐的同时学习到了江南桑蚕丝绸的知识,感受到中国传统丝绸文化的深韵。 【西溪人家】 "西溪人家"(--西溪原居民生活展示屋)是对西溪原居民农家生活场景的再现。"西溪人家"中所展示的物品均是以前居住在西溪的农家所使用的生活用品和农耕渔事活动的劳动工具,其中许多东西都是西溪农家所特有的,如:猫气死、瓦盘、瓦圈、砖夹等。 【虾龙滩生态保护区】 虾龙滩生态保护区是湿地公园中最大的一块自然生态保护区,这里拥有众多水生陆生植被和野生动物,更是各种鸟类的天堂,为了让游客欣赏到群鸟纷飞的情景,我们在保护区内设置了观鸟台,鸟儿灵动的生气会不时给游人带来惊喜。 【湿地植物观赏区】 湿地植物观赏区处于烟水渔庄和深潭口之间,这里有大片池塘,生长着形形色色的水生植物,如菖蒲、水茭白、水葱、浮萍、野芹菜等。长长的亲水栈道在塘边环绕,一路走去,幽幽的菏香伴着阵阵水波的清爽,让人乐而忘返。
编辑本段三堤十景
福堤 “福堤”是一条南北向的长堤,全长2300米,宽7米,位于蒋村港的西面、深潭口港的东面,自南向北贯穿了整个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中间串起六座“福”字桥,分别名为元福桥、永福桥、庆福桥、向福桥、广福桥、全福桥。六个“福”字,寄托了西溪百姓美好的心愿,散发着无限浓郁的乡情。“河是自然,桥是文化”,福堤“六福桥”先后串接起了御临古镇、高庄、交芦田庄、交芦庵、曲水庵、洪园、河渚街、蒋村集市……等众多景点,是西溪的一条文化堤,其意为杭州是“最具幸福感的城市”。 绿堤 “绿堤”是一条东西向的长堤,全长1600米,宽7米,两侧多接鱼塘,鱼塘基上植被丰富,生态环境良好,景观优美。在绿堤的东部和城市相接的区域就坐落着“一带四区”西溪湿地植物园——绿堤湿地植物群落展示带和包家埭水生植物群落展示区、西侧水生花园展示区、东侧水生花园展示区、湿地经济植物展示区。绿堤穿越了西溪的核心保护区,自西向东串起了湿地生态植物园和湿地生态主要科研科普项目……等,是西溪的一条生态堤,与杭州市打造生态城市相呼应。 寿堤 “寿堤”位西溪湿地三期内,与五常港并行,南北走向,全长约3600米,宽4.5米,是西溪湿地中最长的一条堤。南起五常大道湿地三期入口处,北至文二西路南侧的水上巴士码头,两岸纵横交错的水域,百年的树木码头,形成自然天成的生态景色。将龙舌环绿、慈航送子、龙舟胜会、洪园隐秀、幔港寻幽、桥亭思母、柿林秋色、村埭田园等西溪美景串珠成链。漫步堤上,如在画中游,举目远眺,可见群山叠翠,山影与河港交相呼应,景宇肃澄,令人心旷神怡。当然你也可以选择乘坐电瓶车,沿途用心去捕捉西溪美景的细节,去细细体味,感受自然、野趣、返朴归真的意境。旖旎的自然风景,深厚的历史,浓郁的田园水乡风情,完美的自然生态与厚重的历史文化交融为一体,使风景呈现在举目望去的每一处地方。寿堤的取意与杭州市打造健康城市的目标相一致。 秋芦飞雪 初名大圣庵,始建于宋。“庵水周四隅,蒹葭弥望,花时如雪”。陈继儒取唐人“秋雪蒙钓船”诗意,题名“秋雪”。自宋而元、明,屡有兴废。清南浔商贾周庆云从住持明圆手中购得庵址,重建大殿三楹及弹指楼,复以旧制,并增三楹置为“两浙词人祠堂”,奉祀唐张志和以下词人1044人,后毁。2005年重建,是西溪景区内唯一需舟楫才能到达的景点,也是西溪湿地的精华景点之一。 火柿映波 柿子树,被誉为长寿树,七绝果。前人称赞:"柿有七绝:一长寿,二多荫,三无鸟巢,四无虫蠹,五霜叶可玩,六佳果可食,七落叶可书。"每当金风送爽之时,一树树饱满次第呈现眼前。 蓝天碧云下,苍苍翠翠,一望无际的柿林,一粒粒橘黄的果点染了这幅美极的柿林秋色。有的柿树叶子已几乎落尽,只剩下一树丰硕的果实,伸向蓝天里,仿佛一盏盏红灯笼,高高挂在枝头,点亮了这片柿林的秋天。西溪水岸,红柿万株,红果累累,缀满枝头,乡村田园景色展现眼前,使西溪湿地显露别样风情。 龙舟胜会 自古以来,每年农历端午节,西溪四邻八乡之龙舟胜会于此,这一传统民俗活动至今长盛不衰。相传清干隆帝南巡江南,曾在深潭口观赏蒋村龙舟,欣而口敕“龙舟胜会”。自此西溪龙舟声名远播。现在,每年端午龙舟胜会,深潭口和五常河道两岸人声鼎沸,热闹非常,古戏台上戏曲、武术、舞龙舞狮精彩纷呈,水中几百条龙舟来往穿梭,试比高低,这项象征西溪人勇猛顽强,百折不挠,追求美好生活的民俗活动。 2008年,五常龙舟胜会作为民俗类端午节组成部分,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迈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行列,这无疑是西溪"文化湿地"品牌的一张重要的“金名片”。 莲滩鹭影 西溪综保工程,极大地改善并恢复了生态环境,西溪已成了鸟类和各种湿地生物的天堂。莲花滩生态保护区位于西溪腹地,是西溪主要的观鸟区,植被丰茂,绿水环绕,鹭鸟飞翔天际,鸣禽宛转丛林,生意盎然,野趣纷呈。 洪园余韵 洪氏家族是宋、明、清时期着名的“钱塘望族”,明尚书洪钟晚年归隐于西溪五常,建洪园,为休憩吟咏之所,槿篱茅舍,小桥横溪,此后洪氏家族在五常繁衍生息数百年,涌现出了洪楩、洪升等一批历史名人。当年,洪钟承先世遗业,青缃盈积。构书楼,课子弟,闲与老农村翁究晴雨、话桑麻,怡然自乐。此次复建,尽现园内峰石崩云,花木扶疏胜景。体现宁静淡泊、远离喧嚣的归隐文化。 蒹葭泛月 该景点位于五常港东御田里。西溪环迥五常,四周一望沙汀水濑,蒹葭弥望。土风淳厚,有黄橙、红柿、紫菱、香茶之美,四时皆宜,宜秋更宜月。秋深蒹葭吐絮,遇风吹,漫天秋雪。 月夜泛舟芦港,四望茫无边际,晶光摇曳,皎洁眩目,月明溪动,光漾天际。厉鹗诗云:“一曲溪流一曲烟”,非亲临其境,不知其美也。明人施万于月夜泛舟西溪,有诗写道:“白露带蒹葭,月光翻在水。恍若御天风,高歌云汉里。” 渔村烟雨 地处西溪腹地,原为西溪自然村落,2005年西溪一期综保工程中予以修缮。有西溪酿酒、婚嫁、桑蚕、渔耕等民俗农事展示及餐饮设施。其周水塘交错,环境幽静,树木繁荫。尤适雨至,凸显"一曲溪流一曲烟"的迷人景色。 曲水寻梅 西溪梅墅位于西溪湿地公园的东南片,毗邻河渚精华“秋雪庵”景点,与附近的梅竹山庄、西溪草堂、西溪水阁等,共同构成西溪梅竹休闲区。其周梅花成林,浑然朴野,是西溪主要赏梅区之一,重现“过客探幽休问迳,雪香深处是西溪”的意境。 高庄宸迹 高庄,又名西溪山庄,俗称西庄。始建于清顺治十四年(1657)至康熙三年(1664)之间,是清代高士奇在西溪的别墅。高士奇,杭州人。其学识渊博,能诗文,擅书法,精考证,善鉴赏,被清人比作李白、宋濂一流人物,所藏书画甚富。康熙二十八年(1689),康熙南巡时,曾临幸西溪山庄,并赐"竹窗"二字和诗一首。现恢复的高庄由高宅、竹窗、捻花书屋、桐荫堂、蕉园诗社等建筑组成,再现了当年康熙临幸高庄的历史场景。 河渚听曲 河渚是西溪湿地的一处古地名,在西溪东北。恢复的河渚街是游客休闲、购物的场所,展示西溪特有的民俗文化和西溪物产等。可在茶馆品茗,在商铺购买西溪小花篮、蓝印花布、西溪米酒、糕团、古荡盘柿、竹笋、西溪鱼制品等土特产,在蒋相公祠堂瞻仰赈济扶贫、乐善好施的蒋氏三兄弟,在古戏台欣赏越剧表演,在龙舟展示馆参观西溪龙舟发展史,欣赏工匠的龙舟雕刻和模型制作。
编辑本段湿地产品
羊羔补酒 羊羔补酒采用肥嫩胎羊、精白糯米以及多种纯正中药材,用传统方式酿制而成,自然营养丰富,不加添加剂,经测试鉴定,含有10多种氨基酸以及铜、铁、锌等多种微量元素,具有温胃益肾、补气健脾的功能。1988年,获首届食品博览会铜牌奖,1989年获省优产品称号。 新三宝 白果、药枣、猕猴桃 老三宝 又称“天目三宝”,即笋干、茶叶、山核桃。天目笋干以天目山特有的石竹笋为主烘制而成,据《临安县志》载,明正德、嘉靖间,天目笋干已为江南士民所称道,至今已逾四百余年,清末民初传入港澳及南洋各国,深得华夏子孙之喜爱,被誉为“清鲜盖世”。一般年景年产笋干450吨左右。茶叶以量多质优而闻名暇迩,高山云茶尤佳,历史上曾被评为与“龙井”齐名的六大佳品之一。山核桃多数生长在灰岩风化形成的中性至偏酸性土壤中的落叶乔木,属胡桃科山核桃属,可人工栽培,其果仁香脆可口,营养丰富,为干果中的上品。 浠水安息香 安息香,又名避疫香,为浠水县县城吴林茂香铺秘方配制而成,始创于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此香不仅清香扑鼻,还有提神解乏、驱蚊避疫、去秽除暑和增进食欲促进睡眠之功效。有诗赞道:“天下争传第一香,麝沉哪足此芬芳。加餐破闷神俱爽,去秽驱虫暑亦凉”。1938年,此香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得金质奖章,又在南洋劝业展览会上三次获奖,并得到“天下第一香”的金字匾一块。解放后,此香制作秘方失传。如今,浠水县已访得能师,正在组织恢复生产。
编辑本段湿地动物
昆 虫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内已鉴定的昆虫标本有480种,分属于15目、133科、 417属,其中鳞翅目种数最多, 西溪湿地动物
其他各目种数依此为鞘翅目、半翅目、 蜻蜓目、同翅目、膜翅目、直翅目、双翅目、等翅目、脉翅目、 螳螂目、蜚蠊目 革翅目、竹节虫目和缨翅目。 鳞翅目有34个科,种类最多的是螟蛾科(28种)、夜蛾科(25种)、天蛾科(13种)和灯蛾科(13种),是鳞翅目中的优势科。其它各主要目中占优势的科有蜻蜓目:蜻科(11种);鞘翅目:天牛科(15种)、叶甲科(14种)、瓢虫科(10种)。 昆虫优势种为 蜻蜓目:红蜻、杯斑小[虫忽]、乳白小[虫忽]、蓝尾[虫忽]、 四斑长腹[虫忽]、白狭扇[虫忽]、叶足扇[虫忽]; 直翅目:短额负蝗、芋蝗、疣蝗; 同翅目:中华象蜡蝉、柿广翅蜡蝉、白脊飞虱、小绿叶蝉、 大青叶蝉、达氏秃角蝉; 半翅目:小仰蝽、异须微刺盲蝽、烟草盲蝽、绿盲蝽、二星蝽、 稻绿蝽;鞘翅目:姬水龟甲、日铜罗花金龟、异色瓢虫、龟纹瓢虫、金绿沟胫跳甲、印度黄守瓜、黑足凹 西溪湿地动物
唇跳甲、甘薯叶甲; 双翅目:联合布菌蚊、黑带食蚜蝇; 鳞翅目:稻暗水螟、稻纵卷叶野螟、甜菜白带野螟、二点织螟、 八点灰灯蛾、黑缘美苔蛾、菜粉蝶。 两栖类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记录有两栖类1目4科10种,即中华蟾蜍、弹琴水蛙、泽陆蛙、黑斑侧褶蛙、金线侧褶蛙、镇海林蛙、斑腿树蛙、大树蛙、小弧斑姬蛙和饰纹姬蛙。 古北界种类3种,东洋界种类7种,其中华中区种类3种,华中华南区种类4种。所记录的10种两栖类中,大树蛙属于西溪湿地罕见种类,数量稀少,属于浙江省重点保护动物;弹琴水蛙、黑斑侧褶蛙、斑腿树蛙、镇海林蛙和小弧斑姬蛙具有一定的数量,属于偶见种类;而中华蟾蜍、泽陆蛙、金线侧褶蛙和饰纹姬蛙数量较多,属于常见种类,也是西溪湿地两栖类中的优势种。
编辑本段杭州示范
2005年2月,西溪湿地被命名为全国首个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林业局同意杭州市正式开展湿地公园的保护和管理。国家林业部野生动植物保护司副司长严旬对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建设好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对于全面加强西溪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护生态系统生态特点和基本功能,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际湿地中国办事处主任陈克林作为一名国际湿地专家,先后考察过英国、日本、美国等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湿地。他考察西溪湿地后认为,有着1800多年人为干预的历史,属于次生态自然湿地,它与青藏高原上的很多原生态湿地完全不同。也正因为这样,西溪不适合成立“自然保护区”,而更适合走“湿地公园”的发展之路。“湿地公园”既不同于自然保护区,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公园,它兼有保护、科研、教育、旅游观光等功能。陈先生认为,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肯定能在发挥湿地的三大效应即生态效应、社会效应、可持续利用效应上为全国作出示范。陈克林先生特别强调,“保护与合理利用一定是相结合的,中国湿地种类多、分布广、区域面积大,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不可能拿出极大的一笔资金进行完全的原生态保护”。他认为,纯生态保护合理利用的关键在管理,要考虑到可持续发展,就要考虑利用的问题。杭州是一个世界知名的旅游城市,它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游客的管理、污水的处理等诸多方面,都有充足的经验,所以他相信,杭州完全能处理好西溪保护与合理利用之间的关系,做全国在湿地保护与利用方面的典范。
编辑本段旅游贴士
贴士1:票务信息 价格/分类 门 票 船 票
成 人 80元/人 60元/人
5折优惠票(杭州市中小学生) 40元/人 60元/人
特殊人员 免费 60元/人
1.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西区收公园大门票,景区大门票为80元,景区还为游客提供电瓶车、船服务,电瓶车票5元/人、电瓶船票60元/人,景区套票为145元,情侣套票为290元。同禾呈上有优惠价的。身高1.1米以下儿童免票,身高1.1—1.4米之间儿童实施半价收费。 2.杭州西溪湿地公园(西区)门票信息: 西溪湿地西区 【门票80】【同禾呈优惠价60】 西溪湿地西区 【景区套票145元】【同禾呈优惠价110元】 西溪湿地西区 【情侣套票290元】【同禾呈优惠价210元】 3.持本人有效使用期限和适用范围内的公园IC卡和已开通缴纳当年度公园年票使用费的杭州市民卡游客到景点参观只需付每人10元的景点参观费用,车船费用另行支付。 4、现役军人、残疾人、30年以上教龄教师,60周岁以上(含60周岁)老年人凭有效证件可免费参观,乘坐车、船另行购票。 5、园区目前在洪园游客服务中心、龙舌嘴游客服务中心2个位置设置售票点,请您游览前到售票点领取免费导览图,参考游览线路,选择购票服务。 6、售票时间:8:45——16:00(由于景区面积较大,建议游客下午4点以后除乘坐
6. 杭州在低碳的成就有哪些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急需世界各国协同减低或控制二氧化碳排放,1997年的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京都召开。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2001年,美国总统布什刚开始第一任期就宣布美国退出《京都议定书》,理由是议定书对美国经济发展带来过重负担。2007年3月,欧盟各成员国领导人一致同意,单方面承诺到2020年将欧盟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至少减少20%。2012年之后如何进一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即所谓“后京都”问题是在内罗毕举行的《京都议定书》第2次缔约方会议上的主要议题。2007年12月15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产生了“巴里岛路线图”,“路线图”为2009年前应对气候变化谈判的关键议题确立了明确议程。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为了促进各国完成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议定书允许采取以下四种减排方式:
一、两个发达国家之间可以进行排放额度买卖的“排放权交易”,即难以完成削减任务的国家,可以花钱从超额完成任务的国家买进超出的额度。
二、以“净排放量”计算温室气体排放量,即从本国实际排放量中扣除森林所吸收的二氧化碳的数量。
三、可以采用绿色开发机制,促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减排温室气体。
四、可以采用“集团方式”,即欧盟内部的许多国家可视为一个整体,采取有的国家削减、有的国家增加的方法,在总体上完成减排任务。
4低碳内涵
低碳内涵为:低碳社会、低碳经济、低碳生产、低碳消费、低碳生活、低碳城市、低碳社区、低碳家庭、低碳旅游、低碳文化、低碳哲学、低碳艺术、低碳音乐、低碳人生、低碳生存主义、低碳生活方式。
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又是其核心内容。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阳光经济”、“风能经济”、“氢能经济”、“核能经济”、“生物质能经济”。它的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操作性诠释,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综合创新与实践,完全符合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发展思路,是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不可逆转的划时代潮流,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球性革命。着名低碳经济学家、原国家环保局副局长张坤民教授认为低碳经济是目前最可行的可量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从世界范围看,预计到2030年太阳能发电也只达到世界电力供应的10%,而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储量将分别在今后40、60和100年左右耗尽。因此,在“碳素燃料文明时代”向“太阳能文明时代”(风能、生物质能都是太阳能的转换形态)过渡的未来几十年里,“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重要含义之一,就是节约化石能源的消耗,为新能源的普及利用提供时间保障。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特别从中国能源结构看,低碳意味节能,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低碳经济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产业的领域。着名学者林辉称之为“第五次全球产业浪潮”,
所谓低碳生活,就是把生活作息时间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低碳生活,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成为人们推进潮流的新方式。它给我们提出的是一个愿不愿意和大家共创造低碳生活的问题。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要注意节电、节气、熄灯一小时……从这些点滴做起。除了植树,还有人买运输里程很短的商品,有人坚持爬楼梯,形形色色,有的很有趣,有的不免有些麻烦。
7. 如何建设“绿色,健康,智慧,文化”型生态宜居城市
十三五规划之下,随着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入,安防行业所担当的重要角色日益凸显和鲜明化,安防产品与服务也逐渐深入人心。当新型智慧城市如春风般拂过大地,迎面而来的机遇无处不在,只要加大力度壮大自身、紧紧抓住机遇,安防行业必将迎来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繁华之春。
从数字城市到平安城市再到如今的新型智慧城市,以绿色、智能、安全为主题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迅速在中国大地遍地开花,安防行业成为新型智慧城市基础技术支撑之一。为此,在十三五规划下我国的新型智慧城市安防建设会有新的变局。
一、在宏观战略层面,十三五新型智慧城市安防建设首先需要紧紧围绕“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以及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等的重要部署
国家重大战略提出了对不同城市在实施重大战略过程中的城市功能定位,这些城市功能定位影响着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网络平台建设、产业发展转型等方方面面,各个城市在开展十三五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首先找准城市在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中的定位,依据功能定位去开展城市各方面技术信息化建设。
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极大拓展了安防市场需求空间
住建部、发改委、工信部等已经确定了300多个国家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十三五”期间将会进一步扩大试点或在部分省市全面推广。2016年发改委联合八部委印发了《关于促进新型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新型智慧城市,要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网络安全等方面取得显着成效”。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一是实现城市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和精细化,基本形成市政管理、人口管理、交通管理、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社会诚信、市场监管、食品药品安全等社会管理领域的信息化体系;二是要实现生活环境宜居化,提高居民生活数字化水平,形成环境智能监测体系和污染在线防控体系;三是要实现基础设施智能化,使电力、燃气、交通、水务、物流等公用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运行管理实现精准化、协同化、一体化。
安防技术应用正在越来越多地融入和服务于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将成为新型智慧城市的重要技术支撑和社会管理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视频监控、出入口控制、防盗报警、楼宇对讲4大类设备将得到大面积的应用。
三、在应用基础设施方面,十三五新型智慧城市安防建设需要加快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一些公共支撑型应用平台建设
近两年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领域技术逐渐成熟,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用越来越广,技术应用的社会认可度和接受度越来越高,经济和社会效益日渐凸显,极大地提高新型智慧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集约性、监测感知实时性和管理服务的精准性。
十二五时期是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社会导入期,该类技术创新中的大量关键产业和基础设施在金融资本推动下已经基本形成,十三五时期将是此类技术的展开期,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革命的变革潜力将会扩散到整个经济社会,整个社会对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应用的公共服务需求将更为强烈,如同对用水用电需求一样,因此迫切需要加快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一些公共安全支撑型应用平台建设。
四、在社会创新管理建设方面
十三五新型智慧城市安防建设要适应社会管理从集中管控向分布式社会治理这个趋势转变,因此需要充分加强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融合应用来提高整个城市的社会综合治理能力、分布式治理能力和自组织式治理能力。围绕改善民生、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等关注点,综合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结合城市现有信息化基础,融合先进的城市运营服务理念,建立广泛覆盖和深度互联的城市信息网络,对城市的资源、环境、基础设施、产业等多方面要素进行全面感知,并整合构建协同共享的城市信息平台,对信息进行智能化处理利用,从而为城市运行和资源配置提供智能响应控制,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智能决策依据及手段,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智能信息资源及开放式信息应用平台的综合性区域信息化发展过程。
总之,十三五规划之下,新型智慧城市的安防建设本质是智能化、信息化与城市化的高度融合,是城市向更高阶段发展的表现。
金鹏信息新型智慧城市顶层设计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