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健康状况 > 心理健康服务活动有哪些

心理健康服务活动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7-14 00:49:41

⑴ 心理健康教育有哪些形式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课程;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3)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4)结合班队、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6)小组辅导。

⑵ 社区心理健康服务

目前社区心理健康促进针对人群主要涉及儿童、青少年、女性、老年群体。社区心理健康促进活动面向整个家庭、学校、工作场所和各种社区组织及相应社会文化环境等。

心身疾病是一组发生发展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主要特点包括
1 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2 表现为躯体症状,有器质性病理改变或已知的病理生理过程;
3 不属于躯体形式障碍,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歧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有特定的传染源。

⑶ 心理健康服务主要包括什么

心理健康服务包括很多内容,比如说测试、测量、辅导、疏散、抚慰,总的来说是测量和心理陪伴两个方面。

⑷ 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哪些

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如下:

(1)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指导

指导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要跳出以“我”为中心的怪圈,对他人要热忱、坦率、谦虚、友爱;要为人宽厚,能屈能伸,生活中不斤斤计较;能正确对待各种不公平的现象,能容人、让人、能冷静处事,能理智待人。

(2)挫折承受力与意志的培养

教育学生能承受挫折,经得起打击;培养学生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的奋斗精神不因一时的挫折而消沉;在艰苦环境下不悲观、不气馁;能吃苦耐劳,能意志坚强地坚持工作、学习、生活;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的良好心理素质。

(3)健康人格的教育

大学生正处于人格定性的关键时期。对他们进行健康人格的培育,包括提高学生自我意识水平,增强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培养良好的性格,形成广泛的兴趣,提高对困难和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掌握正确的心理防御方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等。

(4)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的教育

培养学生以社会需要为己任的心理素质和思想品德,正确地把个人需要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要具备自我认识,自我了解的能力,对个人的条件、气质、兴趣进行分析,确定切合实际的自我期望值和奋斗目标,树立到艰苦的环境中去锻炼和实现人生价值观念及为社会作贡献的高尚心理品质。

持续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持续一年多的疫情防控让全国各地高校的教学和管理状态都发生了变化,同时也对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影响。

日前,教育部公布的2021年高校春季开学有关安排,明确要求高校要组织学生思想调查和心理健康排查,做好思想教育引导、解难帮困、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工作。由于全国的高校基本条件、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配备、经验水平等差异较大,重视程度也不同,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

为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我建议切实推动高校履行好主体责任,一是要创建丰富多彩的、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校园活动,引导学生正确抒发和表达情绪。

二是学校心理咨询服务机构要积极主动开展工作,持续进行心理评估,制定完善的危机干预措施。三是要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搭建学生心理自助和互助教育平台,提升学生自我调节能力。

⑸ 心理健康包括哪些内容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心理健康主要包括如下:

1、有正常的智力水平

正常的智力是人一切活动的最根本的心理前提。如果智力有缺陷,则社会化的过程难以进展,心理发展必然受到阻碍,难以独自生存。心理健康的人能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保持好奇心、未知欲,能发挥自己的智力和能力,获取成功。

2、能够了解并接受自己:

对自有适当的了解和恰当的评价,并且能够很好地接纳自己的现状,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愿意扬长避短开发潜能,不苛求自己,自信乐观,而不是过于自卑或过于自负。

3、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

一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最能体现和反映他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他人交往,能以尊重、信任、理解、宽容、友善的态度与人相处,能分享、接受、给予爱和友谊,有稳定的人际关系,拥有可信赖的朋友,社会支持系统强而有力。


4、善于调节与控制情绪:

心理健康的人能经常保持愉快、开朗乐观、满足的心境,对生活和未来充满希望。虽然也有悲、忧、哀、愁、恐等消极体验,但能适当发泄、主动调节和控制情绪,不为情绪所控,不因为情绪影响正常生活。常说的情商便是体现这一能力。

5、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环境适应能力包括正确认识环境的能力和正确处理个人与环境关系的能力。心理健康的人是环境的良好适应者,他对自身所处的环境有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始终使自己与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生活有理想但不脱离现实,能面对现实调整自己的需要与欲望,使自己的思想行为与社会协调统一。

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准

1、安全感高,自我价值感高。

2、适度地自我批评,接纳自己的不完美,能与自己友好地相处。

3、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乐观向上。

4、不是活在虚拟世界中,能够坦然接受现实,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击。

5、有自己的正常需要,并有能力为自己的需要付出努力。

6、清楚自己的动机和目的,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出理性客观地评估。

7、人格相对完整,个人的价值观适应社会的标准,工作认真负责,精力集中。

8、有积极乐观适当的生活目标。

9、有从经验教训中学习和成长的能力,能适应现实环境的需要。

10、能相对良好地处理人际关系,有爱人和被爱的能力。在不违背社会标准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能良好地处理生活中发生的各种情况,不过分在意他人和社会的评价,自我独立,有判断是非的标准,即为心理健康。

⑹ 大学心理活动创意点子有哪些

1、“心灵阳光”大讲堂

围绕心理的主题,按照心理健康全员育人的思路,面向心理健康教育各条战线各支队伍分别开展四场讲座,其中一场辅导员讲座、一场心理委员讲座、一场研究生导师讲座、一场后勤安保服务人员讲座。

2、“让阳光洒进心底”主题演讲大赛

紧扣主题,自拟题目,主要围绕塑造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和培养心理韧性展开,表现大学生如何从逆境中成长,接纳自我,勇于追求梦想,积极投入学习生活等。

3、“心梦想心健康”原创微视频大赛

围绕“梦想”“学会适应”“管理情绪”“完善自我”“人际和谐”“珍爱生命”等主题关键词,原创设计制作与其相关的微视频,并以视频加脚本的形式呈现,引导观众体验当下生活的幸福与美好、感受到未来征途的广袤无垠、意识到新时代的崇高追求。

4、心书笺大赛

围绕“新时代心梦想心健康”的主题,设计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心书笺,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和理念,引导大学生关注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5、“心认识,心成长”心理绘画大赛

围绕主题,借助绘画形式,将诸如“心情从坏到好的变化”“美丽的梦想”“心头感到阵阵暖意”等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以促进大学生认识自我、接纳自我、重塑自我,营造关注心理健康的氛围。


举办心理活动的意义:

通过举办心理活动,采取演讲、绘画、诗朗诵、微视频等活动形式,以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人际合作方面的认知,加强大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从而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能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让大学生能够建立正确的生活态度与人生观,这样的人才能用尊重、信任、友爱、宽容的态度与人相处,能分享、接受、给予爱和友谊,能与他人同心协力。为即将进入工作的准职业人创造条件!

⑺ 大学心理健康活动有哪些

活动主题

以“新时代、心梦想、心健康”为主题,不断创新和深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引导大学生把自我发展与时代呼唤有机结合,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爱,心怀梦想,健康成长。

二、活动内容

本届心理健康节以倡导学生积极应对压力、有效管理情绪、提升心理效能为重点,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特点,整合XX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资源,以生动活泼的形式,重点开展以下心理健康教育及实践活动。

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形式有哪些

开设心理学方面的专业课,开心理讲座,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活动,心理社团,心理剧,心理沙龙等都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形式。

⑼ 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幸福生活从心从我做起。”为优化我校学生的心理品质,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帮助同学们陶治情操、感受幸福、体验快乐;提高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进一步认识自我、,学发展自我与完善自我、促进身心和谐发展生处、校学生会举办首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活动由学生会、心理健康协会承办。本次活动围绕“和谐校园、阳光心灵”的主题,于2011年5月下旬推出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讲座、心理漫画比赛、心理征文比赛、心理趣味运动会、心理影片赏析、“心愿卡”、班级心理沙龙等一系列活动。 一、 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讲座拟请三位专家进行三场讲座,具体主题与时间将与专家协商。内容是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从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解析当代学生的心理特点,传递相关的应对技巧与心态调节方法,从各方面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心理健康观,增进心理素质。 二、 心理漫画比赛 主题:“美丽心灵,快乐生活;敞开心扉,放飞梦想”,心理漫画作为一种新型的艺术表现形式,为表达大学生生活、学习、情感等活动中的心理困扰、心理感悟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同学们展示风采的一个舞台。内容可以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创作背景,以人们常见的心理现象为创作题材,要求能给人一定的启迪。由心理健康协会承办。 形式鼓励多样性,含对白或必要的文字说明。可以单张或多张的漫画来讲述心理故事。 作者必须注明自己方便可靠的联系方式和真实姓名、系部、班级。 奖励方式:参赛作品由心理协会组织人员进行评选,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鼓励奖若干名,每位获奖者都有精美礼品一份。同时还为获奖选手颁发荣誉证书。 三、心理征文比赛主题:“关爱心灵,点滴成长”,打开心扉,激扬文字,以文字记录下你的心路历程。内容可以是你成长经历的分享,如自己的心理变化以及感悟与收获;可以感激生命中某一个重要的人对你心灵成长的帮助;可以从自己的成长经历谈对心理健康的认识;谈谈在各种挫折和磨难中怎样在自己或他人的帮助下保持乐观的心态,重拾信心。由心理健康协会承办。征文鼓励形式多样、新颖活泼,可以是文字稿件,也可以是文字配以漫画的形式。文章需有真情实感、创新和个性化。文稿字数一般不超过1500字。作者必须注明自己方便可靠的联系方式和真实姓名、系部、班级。奖励方式:参赛作品由心理协会组织专家进行评选,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鼓励奖若干名,每位获奖者都有精美礼品一份。同时还为获奖选手颁发荣誉证书刊。四、心理影片赏析“心随影动”,电影以艺术的方式浓缩了人生的点点滴滴,让人震憾与感动。通过四场经典心理电影,请心理协会成员事先准备材料,帮助同学们对电影进行解读,从电影中提炼爱与希望的力量,欢迎看完电影的同学发表观后感,在影院现场发下精美纸片,记录下同学们的感言,也可事后发表观后感文章。拟观赏影片为:《阿甘正传》、《放牛班的春天》、《美丽人生》、《出水芙蓉》、《勇敢的心》、《肖申克的救赎》。由心理健康协会承办。五、心愿卡心愿可以寄托人们的祝福与梦想(可写下自己的班级、姓名,转与校广播站),“我所拥有的”“我所缺憾”的,让同学们审视自己的内心也观察别人的内在,启发更多的人珍惜拥有,坦然面对缺憾,了解人与人之间共通之处,增强对他人的信任与理解。用两张大的宣传版报纸与彩笔,让同学们分别填写。由心理健康协会承办。 六、班级心理沙龙动员各班级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开展,主题自拟,沙龙主题为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路向何方?大学生就业、大学生职业规划;职业选择——是否转专业?大学生的恋爱情况;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与父母的关系、与教师的关系、与舍友的关系等);情绪管理;压力管理;自我认识(认识并愉悦自己)等等。各班根据心理沙龙的开展情况整理成文字资料发与心理健康教育办公室,由该室进行整理并汇报给学生处。欢迎同学们踊跃参与!

阅读全文

与心理健康服务活动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广州番禺哪里有阿里健康大药房 浏览:592
抖音称呼美女还有什么 浏览:164
沙溢胡可如何在细节中体现爱情 浏览:260
婚姻线左右手都有怎么看 浏览:721
小米手环6女性健康怎么开 浏览:872
什么影响男人的事业运势 浏览:353
如何发展老人经济 浏览:939
有人说你不知道什么是爱情 浏览:63
风声的美女长什么样 浏览:477
成语故事纸上谈兵讲的是什么 浏览:119
考环保方面事业编题库有哪些 浏览:340
东软集团政府事业部怎么样 浏览:152
万科幸福誉对面盖什么医院 浏览:622
故城县哪里有美女 浏览:910
养老事业包括什么 浏览:567
婚姻男方冷暴力不理你怎么发信息 浏览:733
美国经济历史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浏览:712
被套多久换一次最健康 浏览:208
美女洗澡有什么漂亮 浏览:409
经济舱和折扣舱什么意思 浏览: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