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健康扶贫政策内容
法律分析:1、2018年1月1日起,对农村贫困人口患者住院治疗(含重大疾病门诊)所发生的医疗费用,经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扶贫济困基金、大病医疗救助、补充大病医疗保险等方式救助补助后,由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部分,由医疗卫生扶贫专项基金按一级医疗机构(含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0%、二级医疗机构60%、三级医疗机构40%给予补助。
2、一个家庭自然年度累计(跨年度费用以结算时间为准)自付部分在1—2万元的,给予患者家庭8000元的补助;自付部分在2—4万元的,给予患者家庭10000元的补助;自付部分在4万元以上的,给予患者家庭12000元的补助。该项补助一个家庭一年只能享受一次。
法律依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
第二条 社会救助制度坚持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社会救助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社会救助工作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的原则。
第三条 国务院民政部门统筹全国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国务院民政、应急管理、卫生健康、教育、住房城乡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医疗保障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相应的社会救助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应急管理、卫生健康、教育、住房城乡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医疗保障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相应的社会救助管理工作。
前两款所列行政部门统称社会救助管理部门。
第四条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有关社会救助的申请受理、调查审核,具体工作由社会救助经办机构或者经办人员承担。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协助做好有关社会救助工作。
㈡ 健康扶贫政策是什么
1、对农村贫困人口患者住院治疗(含重大疾病门诊)所发生的医疗费用,经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扶贫济困基金、大病医疗救助、补充大病医疗保险等方式救助补助后,由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部分,由医疗卫生扶贫专项基金按一级医疗机构(含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0%、二级医疗机构60%、三级医疗机构40%给予补助。
2、一个家庭自然年度累计(跨年度费用以结算时间为准)自付部分在1—2万元的,给予患者家庭8000元的补助付部分在2—4万元的,给予患者家庭10000元的补助付部分在4万元以上的,给予患者家庭12000元的补助。该项补助一个家庭一年只能享受一次。
《社会救助暂行办法》
第二条社会救助制度坚持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社会救助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社会救助工作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的原则。
第三条国务院民政部门统筹全国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国务院民政、应急管理、卫生健康、教育、住房城乡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医疗保障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相应的社会救助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应急管理、卫生健康、教育、住房城乡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医疗保障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相应的社会救助管理工作。
第四条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有关社会救助的申请受理、调查审核,具体工作由社会救助经办机构或者经办人员承担。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协助做好有关社会救助工作。
㈢ 建档立卡贫困户大病和小病国家给与哪些政策
建档立卡贫困户看病优惠政策有:
1、在镇村门诊看病,一般诊疗费全报。乡镇卫生院住院报销90%以上。
2、门诊特殊慢性病患者年度报销额度比非贫困人口多20%。
3、在县域内定点医院住院,免交押金,先诊疗后付费。
4、省市县定点医院住院合规费用报销比例,较非贫困人口多10个百分点。
5、新农合住院基本报销每人每年最多能报13万元。
6、住院费用在新农合基本报销后进入大病保险,起付线降至3000元。
7、门诊费用特困人员全额救助,低保对象救助50%。日常门诊救助每年最多1000元,重特大疾病门诊救助每年最多5000元。
8、 新农合、大病保险报销后,住院费用根据救助对象类别,在年度限额内按比例救助。
(3)健康扶贫地方病有哪些扩展阅读
标准
以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736元(相当于2010年2300元不变价)的国家农村扶贫标准为识别标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各省)在确保完成国家农村扶贫标准识别任务的基础上,可结合本地实际,按本省标准开展贫困户识别工作,纳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统一管理。
规模
原则上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3年底全国农村贫困人口规模8249万人为基数。
省级统计数大于国家发布数的,可在国家发布数基础上上浮10%左右;个别省级统计数与国家发布数差距较大的,上浮比例可适当提高;具体识别规模经省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研究确定后,由省扶贫办报国务院扶贫办核定。
做法
采取规模控制,各省将贫困人口识别规模逐级分解到行政村。贫困户识别要以农户收入为基本依据,综合考虑住房、教育、健康等情况,通过农户申请、民主评议、公示公告和逐级审核的方式,整户识别。
㈣ 健康扶贫中指的四种慢病有哪些
摘要 四大慢病包括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高血压。
㈤ 地方性疾病有哪些
地方性疾病: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氟中毒、大骨节病、克山病、鼠疫和布鲁氏菌病等七种。
地方性疾病病因如下:
1、地球化学性疾病:碘缺乏病、饮水型地氟病、饮水型地砷病、地方性硒中毒、地方性急性钡中毒(痹病)等。
2、自然疫源性疾病:血吸虫病、鼠疫、森林脑炎、布鲁氏菌病等。
3、地方性寄生虫病:疟疾、丝虫病、包虫病等。
4、与特定生产生活方式有关的疾病:燃煤型氟中毒、饮砖茶型氟中毒、燃煤型砷中毒、库鲁病(食死人脑所致)、烧热病(食用棉籽油致棉酚中毒)、肉毒中毒(主要食用自制豆制品和其它发酵食物中毒)。
5、原因未明地方病:克山病、大骨节病、趴子病、乌脚病等。
地方病是指在一定地区内发生的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自然疫源性疾病和与特定的生产生活方式有关的疾病的总称。根据其存在形式,地方病可以分为两大类:
1、自然地方性疾病:主要批受某些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使一些疾病只在这些地区存在。包括: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等。
2、自然疫源性疾病:鼠疫、布鲁氏菌病等。
㈥ 国家对生疾病,贫困,贫困人口有什么好的政策
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范围
“健康脱贫简单说有四个目标。
第一,要让贫困地区的人口能够看得起病。
第二,要让他们看得好病。
第三,要让他们看得上病。
第四,让他们少生病。”
实施健康扶贫工程重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政策措施。
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切实减轻农村贫困人口医疗费用负担。2016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增筹资主要用于提高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并加大对大病保险的支持力度,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受益水平。加大医疗救助力度,将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范围。
对患大病和慢性病的农村贫困人口进行分类救治。建立贫困人口健康卡,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农村贫困人口家庭提供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等签约服务。依靠基层卫生计生服务网络,进一步核准农村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家庭数及患病人员情况。对需要治疗的大病和慢性病患者进行分类救治。
实行县域内农村贫困人口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定点医疗机构设立综合服务窗口,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疾病应急救助、医疗救助“一站式”信息交换和即时结算,贫困患者只需在出院时支付自负医疗费用。
加强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
一是实施贫困地区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使每个连片特困地区县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至少有1所县级公立医院,每个乡镇建设1所标准化的乡镇卫生院,每个行政村有1个卫生室。
二是实施全国三级医院与连片特困地区县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县级医院一对一帮扶。三是综合采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助理全科医生培训、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特设岗位计划等方式,加强贫困地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贫困地区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一是加大贫困地区传染病、地方病、慢性病防控力度。
二是在贫困地区全面实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农村妇女“两癌”(乳腺癌和宫颈癌)筛查、儿童营养改善、新生儿疾病筛查等项目,推进出生缺陷综合防治。
三是深入开展贫困地区爱国卫生运动。
㈦ 健康扶贫政策包括哪些
患病的参合群众就近选择镇或村两级新农合定点机构(村卫生室、镇医院)享受普通门诊治疗服务,其个人诊疗费用年封顶线为80元,可户内通用。累计在80元之内的,由新农合基金全额报销。如果门诊基金该年度没有使用或使用不完80元的,可将结余部分,滚动累加到下一个年度使用。
门诊报销比例在原基础上提高;住院报销比例在原基础上提高5%;提高慢性病报销比例低乡(镇)内住院起付线100元项检查费降低15%;开通健康扶贫绿色通道,设立专用贫困患者病房,提供爱心早餐。
《社会救助暂行办法》
第九条国家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符合当地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财产状况规定的家庭,给予最低生活保障。
第十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按照当地居民生活必需的费用确定、公布,并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物价变动情况适时调整。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收入状况、财产状况的认定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
第十一条申请最低生活保障,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一)由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家庭成员申请有困难的,可以委托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代为提出申请。
(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通过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信函索证、群众评议、信息核查等方式,对申请人的家庭收入状况、财产状况进行调查核实,提出初审意见,在申请人所在村、社区公示后报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
(三)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经审查,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予以批准,并在申请人所在村、社区公布;对不符合条件的申请不予批准,并书面向申请人说明理由。
㈧ 健康扶贫6种慢性病有哪些
根据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贫困地区主要慢性病健康教育处方的通知》中,公布有6中慢性病的健康教育处方,并且是要求基层医务人员免费发放给患者。这六种慢性病为高发的脑血管病、冠心病、慢阻肺、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重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等6种。
日常如果可以多迈开腿,如跑步,慢跑散步,多吃蔬菜水果,含有丰富膳食纤维食物,对于预防治疗慢性病都有很不错的效果。
㈨ 健康扶贫九大病种有哪些
儿童先天性心脏房间隔缺损、儿童先天性心脏室间隔缺损、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终末期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