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健康状况 > 吸烟有害健康什么时候知道的

吸烟有害健康什么时候知道的

发布时间:2022-07-12 11:52:12

‘壹’ 吸烟有害健康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

吸烟当然不止危害肺部,但肺部是首当其冲!

烟草中所含斩“尼古丁”,倒还不是首害,因为它只是让人上瘾,还不是直接危害人的身体。关键是里面的焦油成分,对肺部胃部肠道等内脏都有潜移默化的危害,具体请看下文。全世界都在呼吁着“禁烟”,是有道理的。

我国是烟草生产和消费大国,每年消耗的烟草占世界总销额的1/3以上,吸烟者高达3亿。据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估算,还有约4亿人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因而我国约有7亿人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烟草的危害。

香烟烟雾中,92%为气体,如一氧化碳、氢氰酸及氨等;8%为颗粒物,这些颗粒物统称焦油,内含尼古丁、多环芳香羟、苯并芘及β-萘胺等,已被证实的致癌物质约40余种。吸烟对人体的危害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需经较长时间才能显示出来,尼古丁又有成瘾作用,使吸烟者难以认识。吸烟可诱发多种癌症、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等,是造成早亡、病残的最大病因之一。英国一项历时40年的研究证明,中年吸烟者死亡率为不吸烟者的3倍。WHO资料表明,目前全球每年死于与吸烟有关的各种疾病达300万人, 估计到2025年将升高到1,000万,而我国将占200万。吸烟已成为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紧迫问题。

一、致癌作用

吸烟致癌已经公认。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吸烟是肺癌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特别是鳞状上皮细胞癌和小细胞未分化癌。吸烟者患肺癌的危险性是不吸烟者的13倍,如果每日吸烟在35支以上,则其危险性比不吸烟者高45倍。吸烟者肺癌死亡率比不吸烟者高10~13倍。肺癌死亡人数中约85%由吸烟造成。吸烟者如同时接触化学性致癌物质(如石棉、镍、铀和砷等)则发生肺癌的危险性将更高。烟叶烟雾中的多环芳香碳氢化合物,需经多环芳香碳氢化合物羟化酶代谢作用后才具有细胞毒和诱发突变作用,在吸烟者体内该羟化酶浓度较不吸烟者为高。吸烟可降低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从而削弱机体对肿瘤细胞生长的监视、杀伤和清除功能,这就进一步解释了吸烟是多种癌症发生的高危因素。吸烟者喉癌发病率较不吸烟者高十几倍。膀胱癌发病率增加3倍,这可能与烟雾中的β-萘胺有关。此外,吸烟与唇癌、舌癌、口腔癌、食道癌、胃癌、结肠癌、胰腺癌、肾癌和子宫颈癌的发生都有一定关系。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表明,烟雾中的致癌物质还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致使其子代的癌症发病率显着增高。

二、对心、脑血管的影响

许多研究认为,吸烟是许多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吸烟者的冠心病、高血压病、脑血管病及周围血管病的发病率均明显升高。统计资料表明,冠心病和高血压病患者中75%有吸烟史。冠心病发病率吸烟者较不吸烟者高3.5倍,冠心病病死率前者较后者高6倍,心肌梗塞发病率前者较后者高2~6倍,病理解剖也发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前者较后者广泛而 严重。高血压、高胆固醇及吸烟三项具备者冠心病发病率增加9~12倍。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中的30%~40%由吸烟引起,死亡率的增长与吸烟量成正比。烟雾中的尼古丁和一氧化碳是公认的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有害因素,但其确切机理尚未完全明了。多数学者认为,血脂变化、血小板功能及血液流变异常起着重要作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可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前列环素(PGI2)的生成,PGI2是最有效的血管扩张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的物质。吸烟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并引起血清HDL-C降低,胆固醇升高,PGI2水平降低,从而引起周围血管及冠状动脉收缩、管壁变厚、管腔狭窄和血流减慢,造成心肌缺氧。尼古丁又可促使血小板聚集。烟雾中的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影响红细胞的携氧能力,造成组织缺氧,从而诱发冠状动脉痉挛。由于组织缺氧,造成代偿性红细胞增多症,使血粘滞度增高。

此外,吸烟可使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增加,导致凝血系统功能紊乱;吸烟还可影响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使PGI2生成减少,血栓素A2相对增加,从而使血管收缩,血小板聚集性增加。以上这些都可能促进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由于心肌缺氧,使心肌应激性增强,心室颤动阈值下降,所以有冠心病的吸烟者更易发生心律不齐,发生猝死的危险性增高。

据报告,吸烟者发生中风的危险是不吸烟者的2~3.5倍;如果吸烟和高血压同时存在,中风的危险性就会升高近20倍。此外,吸烟者易患闭塞性动脉硬化症和闭塞性血栓性动脉炎。吸烟可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COPD),最终导致肺原性心脏病。

三、对呼吸道的影响

吸烟是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慢性气道阻塞的主要诱因之一。实验研究发现,长期吸烟可使支气管粘膜的纤毛受损、变短,影响纤毛的清除功能。此外,粘膜下腺体增生、肥大,粘液分泌增多,成分也有改变,容易阻塞细支气管。在狗实验中,接触大量的烟尘可引起肺气肿性改变。中国医科大学呼吸疾病研究所的一项研究发现,吸烟者下呼吸道巨噬细胞(AM)、嗜中性粒细胞(PMN)和弹性蛋白酶较非吸烟者明显增多,其机制可能是由于烟粒及有害气体的刺激,下呼吸道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被激活,活化的AM除能释放弹性蛋白酶外,同时又释放PMN趋化因子,使PMN从毛细血管移动到肺。激活的AM还释放巨噬细胞生长因子,吸引成纤维细胞;以及PMN释放大量的毒性氧自由基和包括弹性硬蛋白酶、胶原酶在内的蛋白水解酶,作用于肺的弹性蛋白、多粘蛋白、基底膜和胶原纤维,从而导致肺泡壁间隔的破坏和间质纤维化。据报导,1986年美国患COPD者近1300万人,1991年死亡9万多人,吸烟是其主要病因。吸烟者患慢性气管炎较不吸烟者高2~4倍,且与吸烟量和吸烟年限成正比例,患者往往有慢性咳嗽、咯痰和活动时呼吸困难。肺功能检查显示呼吸道阻塞,肺顺应性、通气功能和弥散功能降低及动脉血氧分压下降。即使年轻的无症状的吸烟者也有轻度肺功能减退。COPD易致自发性气胸。吸烟者常患有慢性咽炎和声带炎。

四、对消化道的影响

吸烟可引起胃酸分泌增加,一般比不吸烟者增加91.5%,并能抑制胰腺分泌碳酸氢钠,致使十二指肠酸负荷增加,诱发溃疡。烟草中烟碱可使幽门括约肌张力降低,使胆汁易于返流,从而削弱胃、十二指肠粘膜的防御因子,促使慢性炎症及溃疡发生,并使原有溃疡延迟愈合。此外,吸烟可降低食管下括约肌的张力,易造成返流性食管炎。

五、其他

吸烟对妇女的危害更甚于男性,吸烟妇女可引起月经紊乱、受孕困难、宫外孕、雌激素低下、骨质疏松以及更年期提前。孕妇吸烟易引起自发性流产、胎儿发育迟缓和新生儿低体重。其他如早产、死产、胎盘早期剥离、前置胎盘等均可能与吸烟有关。妊娠期吸烟可增加胎儿出生前后的死亡率和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率。以上这些危害是由于烟雾中的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进入胎儿血液,形成碳氧血红蛋白,造成缺氧;同时尼古丁又使血管收缩,减少了胎儿的血供及营养供应,从而影响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女性90%的肺癌、75%的COPD和25%的冠心病都与吸烟有关。吸烟妇女死于乳腺癌的比率比不吸烟妇女高25%。已经证明,尼古丁有降低性激素分泌和杀伤精子的作用,使精子数量减少,形态异常和活力下降,以致受孕机会减少。吸烟还可造成睾丸功能的损伤、男子性功能减退和性功能障碍,导致男性不育症。吸烟可引起烟草性弱视,老年人吸烟可引起黄斑变性,这可能是由于动脉硬化和血小板聚集率增加,促使局部缺氧所致。最近,美国一项研究发现,在强烈噪声中吸烟,会造成永久性听力衰退,甚至耳聋。

六、被动吸烟

是指生活和工作在吸烟者周围的人们,不自觉地吸进烟雾尘粒和各种有毒物质。被动吸烟者所吸入的有害物质浓度并不比吸烟者为低,吸烟者吐出的冷烟雾中,烟焦油含量比吸烟者吸入的热烟雾中的多1倍,苯并芘多2倍,一氧化碳多4倍。研究发现,经常在工作场所被动吸烟的妇女,其冠心病发病率高于工作场所没有或很少被动吸烟者。据国际性的抽样调查证实,吸烟致癌患者中的50%是被动吸烟者。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丈夫吸烟的妻子的肺癌患病率为丈夫不吸烟的1.6~3.4倍。孕妇被动吸烟可影响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有学者分析了5000多名孕妇后发现,当丈夫每天吸烟10支以上时,其胎儿产前死亡率增加65%;吸烟越多,死亡率越高。吸烟家庭儿童患呼吸道疾病的比不吸烟家庭为多。

七、戒烟

综上所述,可见吸烟对人体健康危害之大,而戒烟后,其毒性作用将渐渐减少,大多数病变都可有不同程度的逆转,并有助于降低COPD、冠心病和癌症的发病率及死亡率。由此可见戒烟的重要性。卫生宣教应加强吸烟有害健康的宣传教育,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限制为烟草商刊登广告,并在香烟盒上印刷"吸烟有害健康"的标志。戒烟方法很多,诸如针灸戒烟、戒烟糖和戒烟茶等,但主要是心理取胜,吸烟者真正认识到吸烟的危害性,就会决心及早戒除。

‘贰’ 从什么时候开始香烟上要印上《吸烟有害健康》

凡是中国的香烟都印有“吸烟有害健康”几个字,不印上这几个字,香烟就是毒品,是要遭禁止的,印上了这几个字,香烟就成补品了,是用来赚人民币,赚外币的。这年头奇怪的事情很多,其中香烟上印刷着“吸烟有害健康”却不对香烟加以禁止,甚至连相关的限制条例都没有,这可谓5000年之怪现状之首。
刘翔最辉煌的时候代言白沙集团,这在当时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可是光反对有什么用,《联合国宪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都没有规定烟草集团不能够进行广告宣传,虽然在道德上要求不能做香烟广告,可是没法律的根据,以德治烟与以法治烟还没相结合,所以香烟广告照做,白花花的银子滚滚而来,有段时间几乎家家电视台都是“鹤舞白沙,我心飞翔”。
对于吸烟的年龄也没一个限制,只要有钱,只要会用人民币,不管是谁都可以买到香烟,不管你是80岁的老头还是刚2个月大的受精卵,只要有票子,商店是不会拒绝卖你香烟的。于是,一群屁大的小孩子,模仿大人的模样,嘴上叼一只烟,到处晃悠,他们以为嘴上叼支烟就是老大,嘴上有只烟,干起坏事来就有底了,其实香烟到底是什么味道,他们自己心里最清楚,除了一点点苦涩与呛喉咙,其余什么味道都没有。要是能够规定吸烟的年龄限制,恐怕也不会见到稚嫩的娃儿吸烟的情景,即使有,他们也不敢这么嚣张的叼着烟,而是偷偷的躲在厕所,尝个新鲜。
“吸烟有害健康”既然已经是一个口号,喊了这么多年的空口号,说了这么多年的谎言,掩耳盗了这么多年的铃,欺世盗名了这么久,也该到了醒醒的时候了,至少不要助桀为虐。一边喊着“吸烟有害健康”的口号,一边在打着香烟的广告;一边在举着“吸烟有害健康”的旗帜,一边在树立全国香烟基地的牌坊;一边说“吸烟有害健康”,一边却巴不得你多抽些,只要不抽死就行,没人感到不是在被愚弄着,诚信危机和社会风气败坏与这句“吸烟有害健康”有很大的关联,这是在公然说慌,公然践踏法律与道德。
吸烟本来就是毫无益处的事情,这是祖先遗留下来的陋习之一,就象战争是人类的灾难,可是现在仍然有人成天打过来打过去,仍然雄赳赳的为战争找各种各样的理由。现在不可能一下就要求禁烟,放眼看天下有林则徐勇气与气魄的人就林则徐一个人,禁烟还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但至少也得减少香烟的种植量,不得允许再成立新的香烟生产厂家,至少也得规定商家不得象未成年人出售香烟,至少“吸烟有害健康”这句话要算是一句话,不能是放屁 。
烟草公司赚钱也应该算是差不多了,香烟的价格已经到了变态的地步,有上几十元几百元一包的香烟,这几十几百元就是一个贫困家庭一个月的生活费,他们一家的生活费就慢慢燃尽在大款官僚吐出的袅袅青烟里。昂贵的香烟完全是一种社会变态的产物,说好听点它是一种奢侈品,在有人还吃不饱饭,买不起房,交不起学费,娶不上媳妇,看不起病的今天,却有另一些人嘴里袅袅的吐出”百元人民币形状“的烟圈,他们凭什么?他们凭有钱,这是他们的自由。国家的政策也该出台了,政策应该保护弱小者才对,政策与制度是一部分强人制定的,强人从不需要政策的保护,什么时候“吸烟有害健康”算得上一句话,而不是一个屁。

所有的烟草商都不愿意写吸烟有害健康,,但国际上(联合国烟草协会,世界贸易协会,等)要求必须标名。
我国也严格要求,必须标明吸烟有害健康,告之吸烟者,烟草对身体的危害。 世界上并不是每个国家都有烟草生产行业。
烟草在我国经济成分中占很大比例,可以说烟草带来了税收是我国的经济支柱之一

‘叁’ 烟盒上吸烟有害健康字样从什么时候开始

2005年8月28日,世界性《国际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我国生效,我国正式履行该公约规定的义务。《国际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规定:在烟草制品的包装上必须标注吸烟有害健康的警示语,其面积不得小于包装可见部位面积的1/3。

烟草的烟雾中含有的主要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是焦油、尼古丁和一氧化碳。焦油是由好几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尼古丁是一种会使人成瘾的物质,由肺部吸收,主要是对神经系统发生作用。一氧化碳能降低红血球将氧输送到全身去的能力。


(3)吸烟有害健康什么时候知道的扩展阅读

香烟制法是把烟草烤干后切丝,然后以纸卷成长约120mm,直径10mm的圆桶形条状。

吸食时把其中一端点燃,然后在另一端用口吸咄产生的烟雾。雪茄是以烟草卷成圆桶形条状吸食。

香烟跟雪茄的主要分别在于香烟体积较小,烟草经过炼制和切碎。香烟最初在土耳其一带流行,当地的人喜欢把烟丝以报纸卷起来吸食。

在克里米亚战争中,英国士兵从当时的鄂图曼帝国士兵中学会了吸食方法,之后传播到不同地方。

1843年6月25日,法国开始制造历史上第一批用以商业贩售的香烟。后来香烟就在各地流行起来。

‘肆’ 【高分】吸烟有害健康这一点是何时得到公认的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从2003年5月21日起得到公认的,这天在纽约的世界卫生组织总部,世界卫生组织的192个成员国全票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公共卫生领域的国际法——烟草控制框架公约

引用: 1987年11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6届吸烟与健康国际会议上,建议把1988年4月7日,也就是世界卫生组织成立40周年纪念日,作为“世界无烟日”,提出“要吸烟还是要健康”的口号。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又把这一天改定在每年的5月31日。(回答者: 融寒冰 - 门吏 三级 )这一事件也可以认为是吸烟有害健康得到了全世界的公认,但好像当时这一主张并不是所有成员国都赞同的

我刚刚找到的一段2004年做的阅读笔记

世界贸易组织与公共健康 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190-197页
第八章 烟草贸易的国际法控制
世界卫生组织与烟草控制框架公约(WHO 与 FCTC)
1946年7月 64个国家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组织法》
1948年4月7日 世界卫生组织成立,有26个国家成为创始会员国
1969年世界卫生组织开始推动全球烟草控制
1970年5月份在世界卫生大会第23届会议上通过的《世界卫生大会23.3A号决议》首次比较全面地提出了控烟问题
1995年第48届世界卫生大会提出缔结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构想
1996年5月第48届世界卫生大会授权世界卫生组织启动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起草工作。
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布伦特兰提出无烟倡议行动(tobacco free initiative ,TFI),并将其作为她的内阁两大新项目之一,并将制定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作为她的任期目标。
1999年《世界卫生大会52.18号决议》决定着手制定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及相关议定书,并成立由所有成员国参加的政府间谈判机构及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工作组。
伟大意义: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利用其组织法第19条规定的权力来制定法律文书。

名词:政府间谈判会议 INB

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第二章第三节:任何与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相冲突的既有公约和协议都应服从烟草控制框架公约

公约原文(b108j注):

第2条 本公约与其他协定和法律文书的关系
1.为了更好地保护人类健康,鼓励各缔约方实施本公约及其议定书要求之外的其他措施,这些文书不应阻碍缔约方实行符合其规定并符合国际法的更加严格的要求。
2.本公约及其议定书的各项规定决不影响各缔约方就与本公约及其议定书有关的事项或本公约及其议定书之外的其他事项达成双边或多边协定,包括区域或次区域协定的权利,只要此类协定与本公约及其议定书所规定的义务相一致。有关缔约方应通过秘书处将此类协定通报缔约方会议。

‘伍’ 香烟上的标语:吸烟有害健康。是什么时候才出现的

2005年8月28日,世界性《国际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我国生效,我国正式履行该公约规定的义务。
《国际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规定:在烟草制品的包装上必须标注吸烟有害健康的警示语,其面积不得小于包装可见部位面积的1/3。

‘陆’ 中国香烟从那年开始要注明吸烟有害健康

1904年,建议你使用榕宸清烟宝,边吸烟边清肺,还减少对周围人的伤害

‘柒’ 吸烟有害健康这句话最初是谁提出来的

据世卫组织统计,目前全球每年约有500万人因吸烟而死亡,烟草已成为继高血压之后的第二号“杀手”。世卫组织估计,
如果不加以控制,到2020年每年吸烟致死的人数有可能
增加一倍。在全球13亿烟民中,有6.5亿人会因为吸烟而过早死亡。
据有关专家研究揭示:吸烟是目前产生自由基最快最多的方式,这种自由基可损伤人体细胞。每吸一口烟至少会产生10万个自由基,也许有可能导致全身性的癌症、加速癌细胞生长、造成许多慢性病。
吸烟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和脑卒中的发病危险。与吸烟有关的疾病还有缺血性心脏病、口腔癌、咽喉癌、食道癌、呼吸道癌症、慢性梗阻性肺病、肺气肿以及慢性支气管炎和糖尿病等。
烟能刺激肝脏产生药物代谢酶,加速药物的代谢,降低血液药物浓度,从而降低药物疗效。所以对于正在服药的患者来说,吸烟无异于雪上加霜。
烟草和酒精合在一起对人体产生的危害,比单独饮酒或吸烟更大。酒精本身并无致癌作用,但酒精会导致血管扩张,促使血液循环加快,而烟雾中的有害物质被酒精溶解后,随着扩张的血管将毒物迅速吸收并扩散至全身,从而使机体免疫力下降。其次,酒精损害了肝脏对烟草中尼古丁等有害物质的解毒能力,加重了有害物质对身体的损害。
吸烟危害的不仅仅是吸烟者本人的健康,周围的其他人也会因被动吸烟而影响身体健康。吸烟者呼出的烟雾中含有大量能够导致哮喘和支气管炎的内毒素,这种物质会严重影响被动吸烟者的呼吸系统健康。专家指出,孩子患呼吸道疾病的风险与其父母嗜烟程度密切相关。

‘捌’ 中国吸烟有害健康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据1991 年第10 期《网络知识》介绍:现在,我国每天的卷烟消费已达
到2.2 亿盒,把这些烟三盒一叠排成直线,长约6266.6 公里,比我国东西之
间的国土宽度还要长1200 多公里。可见,我国已成了世界上的卷烟消费大
国。同年11 月,我国新华社发表消息,再次重申:敬烟是落后的社交行为。
消息说,在烟民占60%以上的我国农村地区,如何引导富起来的农民不再去
“腾云吐雾”,卫生部长陈敏章指出,现阶段要对旧习俗进行干预,树立起
“互不敬烟”、红白事不备烟酒的新风尚。如果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人

的吸烟,年代很长,是古已有之的。那末,具体的时间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
的呢?最早始于何地?
烟草属于茄科,原产美洲,由早期到达美洲的欧洲人传回欧洲,以后又
传到东方。传入中国的时间,据各种史籍记载,约在16 世纪下半叶至17 世
纪初。传入中国的路线,据吴晗先生考证,共有三条:一条是从菲律宾传至
福建、广东地区,然后向北传播;另一条是从日本传到朝鲜,再从朝鲜传到
我国东北地区;再一条是由南洋群岛传入广东沿海。
有的学者认为,最早从国外传入烟草的是明朝万历初年的福建水手。他
们从菲律宾带回烟草的种子,再南传至广东,北传至江、浙一带。明末名医
张介宾在1624 年写成的医学着作《景岳全书》中,最先记载了烟草传入的情
况:“烟草自古未闻也,近自我明万历时始出于闽、广之间,自后吴、楚皆
种植之矣。”15 世纪末至16 世纪初新航路的发现,对于世界经济生活发生
了巨大影响,首先是引起“商业上的革命”,表现为世界市场的扩大,流通
商品种类的增多,商路及贸易中心的转移和商业经营方式的改变。新的商品
如美洲的烟草、可可、甘薯等等,成了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商品,而这些东西
最先到达菲律宾,再由此传入我国。其中烟草从菲律宾传到福建,成为主要
的渠道,影响很大,提及的人也较多。如清代张向安《亥白集•竹枝词》中
说道:“淡芭菰(烟草)好解愁能,幽怨传来吕宋(菲律宾)曾。”再如清
代董含的《三冈识略》也强调福建是最先流行吸烟的地方,而“他处百无一
二也”。因此,国内不少专家认为中国人最早的吸烟时间当在16 世纪下半叶
至17 世纪初期,其地在福建一带。
有的学者虽然同意福建是我国最早的吸烟地方,但对具体的吸烟时间提
出了异议。因为成书于万历六年(1578 年)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在中国
药学史上占有最重要的地位,尽管它收载了1892 种药用植物,却未收录烟
草,由此可见,烟草的传播或者说中国人最早的吸烟时间应当在明万历六年
以后。如果说得再具体一点,就是在万历末年的几年间。(1)对烟草的来历
和流传经过介绍得较为详细的是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科学家方以智,他在《物
理小识》一书中,称烟草为“淡把姑”,认为是万历末年传入福建漳州和泉
州的,并逐渐向北一直传到长城地区。人们口衔长管点上火来吸,有的竟被
烟呛晕了过去。史书记载:到崇祯年间时,民间种植烟草和吸烟的已很普遍,
据说已到了“三尺童子莫不吃烟”,“男女老少,无不手一管、腰一囊”的
地步;甚至在首都北京,也是“鬻者盈衢”。以致于崇祯皇帝要严禁众人吸
烟,却无奈有名无实,收效甚微。(2)和方以智同时的姚旅,在其《露书》
中称烟草为“淡芭菰”,并且明确说是出产于菲律宾。淡把姑或淡芭菰是外
文名称的译音。这个词,原是美洲阿拉瓦克族印第安人用以称呼他们通过鼻
孔来吸的那种卷烟的,以后为各种欧洲语言所借用。从烟名来看,明万历末
年中国人的确吸起烟来了。
有学者指出:中国人最早吸烟的不是平民和官人,而是军人。烟草传入
之初,有人认为它有毒,吸多能置人于死地。如明末清初的史学家谈迁在《枣
林杂俎》中就说烟草“性燥有毒,能杀人”。但更多的是说烟草可以去湿,
“避瘴气”、“避寒湿”等等。这种说法大概是与烟草最初传入是在沿海潮
湿地区及东北寒冷地带有关。也许是传说吸烟有这些效用,以及军旅生活的
特殊情况,故最先广泛吸烟的是边防地区的军队。明末有人说,最早普遍吸
烟的是云南的明军。据说明朝派往云南执行任务的军队因为“深入瘴地,无

不染病”,但其中有一营人因为吸烟而安然无恙,故而“众皆服烟”。以后
随着军队的调动而使吸烟的习惯广为传播。南方的驻军调至北方,就把这种
习惯带到北方,又逐步传至百姓中。如明末人杨士聪说北方本来是没有烟草
的,但万历以后明与后金交恶,“调用广兵,乃渐有之”。
不过,据清代文人的记载,烟草本出产于高丽(朝鲜)。而现在学者一
般认为朝鲜本不产烟草,而是大约在我国明朝万历年间由日本输入的,其称
烟草为“南草”或“南灵草”。17 世纪30 年代以后,朝鲜与中国、日本的
贸易十分频繁,于是,烟草等物就传到中国来了。据载,当朝鲜商人将烟草
输入沈阳时,清太祖皇太极因为这不是本地土产,下令禁止。由于禁下不禁
上,禁令没有什么效果。到了崇德六年(公元1641 年),清统治区烟草开禁,
但只限于自种自用。这样,东北一些地方就开始种植烟草,这就是后来所谓
“关东烟”的起源。清人入关以后,吸烟的习惯在华北一带传播开来。由于
八旗官兵大多抽烟,随着驻防八旗分散在全国各地,抽烟的习惯就传得更广
泛。在清初,上至王公大臣,下至黎民百姓,男女老幼,嗜烟者极多。董潮
的《东皋杂钞》说当时吸烟已习以为常,“大庭广众中以此为待客之具”;
由于需要量增加,我国烟草的产量也逐步上升。
据史书记载,当时人们的吸烟方式,也已是多种多样的了,最常见的有
两种:一是吸旱烟,这是日常各阶层最为普遍的用法,即用竹管装上烟锅烟
嘴,“以火烧一头,以一头向口,烟气从烟中入喉”。另一种是吸鼻烟,这
种吸用方法主要在上层社会中流行。根据以上各种情况,有人认为探讨中国
人最早吸烟的时间应以普遍性为根据,时间应该定在17 世纪30 年代以后的
清统治区内。

‘玖’ 烟上面的吸烟有害健康的来历

烟上面的吸烟有害健康的来历:美国老奶奶的老伴因过度吸烟中毒而死,老奶奶把造烟厂告上了法庭,最后《国际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规定:在烟草制品的包装上必须标注吸烟有害健康的警示语,其面积不得小于包装可见部位面积的1/3。
有一个美国的老奶奶,老伴因过度吸烟引起的肺癌去世了,医生鉴定为尼古丁中毒而死。于是,老奶奶一怒把造烟厂告上了法庭,说烟厂有责任,明知道香烟会治人于死亡,为何不在烟盒上标明,她想提醒世人,于是跑遍全国打了7年官司,此事得到了法院的认同。并规定在以后的香烟生产中,烟盒上必须注明“吸烟有害健康”类的提示语。《国际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规定:在烟草制品的包装上必须标注吸烟有害健康的警示语,其面积不得小于包装可见部位面积的1/3。
有一个美国的老奶奶,老伴因过度吸烟引起的肺癌去世了,医生鉴定为尼古丁中毒而死。于是,老奶奶一怒把造烟厂告上了法庭,说烟厂有责任,明知道香烟会治人于死亡,为何不在烟盒上标明,她想提醒世人,于是跑遍全国打了7年官司,此事得到了法院的认同。并规定在以后的香烟生产中,烟盒上必须注明“吸烟有害健康”类的提示语。《国际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规定:在烟草制品的包装上必须标注吸烟有害健康的警示语,其面积不得小于包装可见部位面积的1/3。

烟上面的吸烟有害健康的来历:美国老奶奶的老伴因过度吸烟中毒而死,老奶奶把造烟厂告上了法庭,最后换来了“吸烟有害健康”这六个字。

阅读全文

与吸烟有害健康什么时候知道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为什么总是想偷瞄美女 浏览:498
婚姻官司律师怎么起诉律所再审 浏览:47
进上海要下载什么健康码 浏览:72
幸福银行是什么 浏览:926
红色故事宣讲会现场氛围怎么写 浏览:5
如何评价侯勇婚姻 浏览:582
优服健康的医生怎么样 浏览:870
如何把幸福弄丢 浏览:460
什么画美女好看 浏览:615
新时代幸福观是什么 浏览:154
经济管理学有哪些方面 浏览:212
韩国几大美女有哪些 浏览:431
乌克兰美女哪里去了 浏览:399
新时代以来经济建设取得哪些成就 浏览:819
港股健康科技是哪个公司 浏览:745
婚姻法中的丈夫是指什么 浏览:561
爱情中的白纸是什么 浏览:53
幸福的不是奋斗而是什么 浏览:905
爱情里3暗示什么 浏览:105
如何看懂信条的故事 浏览: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