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健康教育的措施有哪些
1)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不随地吐痰,不乱丢果皮纸屑等垃圾;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口鼻;勤洗澡、勤换衣、勤洗头、勤剪指甲(包含头虱的预防);不共用毛巾和牙刷等洗漱用品(包含沙眼的预防);不随地大小便,饭前便后要洗手;正确的洗手方法;正确的身体坐、立、行姿势,预防脊柱弯曲异常;正确的读写姿势;正确做眼保健操;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正确的刷牙方法以及选择适宜的牙刷和牙膏;预防龋齿(认识龋齿的成因、注意口腔卫生、定期检查);适量饮水有益健康,每日适宜饮水量,提倡喝白开水;吃好早餐,一日三餐有规律;偏食、挑食对健康的影响;经常喝牛奶、食用豆类及豆制品有益生长发育和健康;经常开窗通气有利健康;文明如厕、自觉维护厕所卫生;知道蚊子、苍蝇、老鼠、蟑螂等会传播疾病。(2)疾病预防:接种疫苗可以预防一些传染病。(3)心理健康:日常生活中的礼貌用语,与同学友好相处技能。(4)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生命孕育、成长基本知识,知道“我从哪里来”。
‘贰’ 学校健康教育实施方式有几个方面
为了确保我县顺利实现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目标,推动健康教育工作步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根据《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结合教育系统工作实际,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突出健康教育工作重点,努力提高师生环境健康卫生意识和能力,培养师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健康卫生习惯,加强健康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育人环境,为全县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作出积极贡献。
二、工作目标
在中小学开设健康教育课程,健康教育普及率达到100%,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85%,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85%,依据《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学校自评得分≥85分,“开课率”等5个项目总得分不低于自评分的95%。做好学生传染病、多发病防治工作,无甲、乙类传染病爆发流行。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控制在3%以下。
三、教育内容
1、小学阶段(略) 2、中学阶段
(1)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不良生活方式有害健康,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膳食平衡有利于促进健康;青春期充足的营养素,保证生长发育的需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生长发育和健康(每天睡眠时间9小时);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发现病死禽畜要报告,不吃病死禽畜肉;适宜保存食品;拒绝吸烟、饮酒;毒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拒绝毒品的方法;吸毒违法,拒绝毒品。
(2)疾病预防:乙型脑炎的预防;疥疮的预防;肺结核病的预防;肝炎的预防(包括甲型肝炎、乙(丙)型肝炎等);不歧视乙肝病人及感染者;艾滋病的基本知识;艾滋病的危害;艾滋病的预防方法;判断安全行为与不安全行为,拒绝不安全行为的技巧;学会如何寻求帮助的途径和方法;与预防艾滋病相关的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知识;吸毒与艾滋病;不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患者。
(3)心理健康:不良情绪对健康的影响;调控情绪的基本方法;建立自我认同,客观认识和对待自己;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状况确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异性交往的原则。
(4)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热爱生活,珍爱生命;青春期心理发育的特点和变化规律,正确对待青春期心理变化;痤疮发生的原因、预防方法;月经期间的卫生保健常识,痛经的症状及处理;选择和佩戴适宜的胸罩的知识。
(5)安全应急与避险:有病应及时就医;服药要遵从医嘱,不乱服药物;不擅自服用、不滥用镇静催眠等成瘾性药物;不擅自服用止痛药物;保健品不能代替药品;中毒的应急处理;溺水的应急处理;骨折简易应急处理知识(固定、搬运);识别容易发生性侵害的危险因素,保护自己不受性侵害,预防网络成瘾。
四、任务措施
(一)、健全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机制
中小学健康教育是教育系统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各校要高度重视,进一步完善健康教育领导机构,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及时制定本年度健康教育专项工作,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创新举措,狠抓落实。做到机构健全,工作有、有检查、有。
(二)、开足、上好健康教育课
中小学必须全面开设健康教育课程,把健康教育课纳入教学计划,并做到教师、教材、教案、课时、考核“五落实”。积极挖掘其它学科健康教育因素,进行环境教育渗透教育,在体育课教学中渗透个人卫生习惯教育,在科学课中渗透环境卫生教育,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等,使学生能够接受全方位的健康教育。加强校本教材的研究开发,充实校本教材的健康教育内容。加强健康教育的教学研究,对健康教育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通过开展示范课、观摩课等教研活动,提高健康教育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三)以活动为载体,认真做好健康教育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办好健康教育专栏。每两个月更换—次健康教育内容。充分利用班队会、家长会、校园广播、黑板报、墙报、手抄报、挂图、专栏等形式多样的宣传载体,宣传健康教育的重大意义,普及健康知识,卫生知识和疾病预防知识。重点抓好中小学生的青春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理健康教育、控烟教育等。确保学生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必须在85%以上。要重视艾滋病预防的健康教育,积极开展艾滋病专题讲座等宣传教育活动。
(四)、切实作好健康教育的评价工作,每学年6月份组织开展中小学健康教育评价活动,对照《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的实施细则》规定的20项指标,认真开展自评。寻找差距和不足,切实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学校健康教育环境,确保健康教育各项指标高质量达到国家卫生城市标准。
(五)、加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各中小学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规定,按照600:1的比例配备专兼职卫生技术人员,学生数不足100人的学校,配备1名专职或兼职保健教师。
(六)、继续开展“健康教育示范校”创建工作,充分发挥健康教育示范校作用,做好校与校健康教育工作交流,进一步推动我县中小学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
(七)、继续做好健康教师和校医的培训工作,采取座谈会、培训班、健康知识讲座、文艺汇演等多种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开展创卫及健康教育知识宣传。
(八)、加大对学生常见病防治和传染性疾病预防知识的宣传与教育,建立健全传染病预防工作长效机制,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指导工作。按照创卫关于学校“六病”防治的要求,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中小学生龋齿、近视眼、脊椎弯曲、沙眼、蛔虫病、营养不良、贫血等常见病和麻疹、腮腺炎等传染性疾病的群体预防与娇治,确保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控制在3%以下。
(九)、严格执行学校疾病信息报告制度。学校发生群体性发热、咳嗽、腹泻;食物中毒以及麻疹、腮腺炎、肺结核等传染性疾病时,学校应及时书面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教育局。
(十)、加大对各中小学健康教育的督查力度。按照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对中小学健康教育工作的要求,县局要对各校健康教育的教学工作和活动开展情况,采取普查和抽查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检查指导,确保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向高质量、高水平迈进。
附: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实施细则
(1)课时:根据教基[XX]14号文件要求,各中小学校(九年义务教育教材阶段各年级)每周要在活动类课程“科技文体活动”中安排0 .5课时开设健康教育课(以列入正式课表为准),未列入课表的其它时间和其它形式进行健康教育不作为此项指标的评价内容。
(2)教材与教具:教材必须做到①“中小学生健康教育要求”的八项内容,②教育内容(文字、插图)无概念错误;③课文深度和文字数量教学规律(三项);教具包括挂图、模型、幻灯片及其它类型的健康教育用具。内容相同类型不同的教具只按一种计算。允许自制教具,但制作的教具必须科学、准确。本指标对教具的评价只要求内容,不要求类型,以“必备教具配备率”为评价指标。必须教具目录见附录1。
必备教具配备率=以配备的教具内容数÷必须教具内容总数×100%
(3)采光照明与黑板:采光照明的测量方法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室内明测量方法(GB5700—85)》。所查各教室平均照明度的总平均值为本指标的评价值,总平均照度应不低于150LX;黑板应无裂缝、无反光、无眩光(三项完全达到为合格),以受检“黑板合格率”为指标。
(4)课桌椅:评价标准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校课桌椅卫生标准(GB7792—87)》。课桌、椅号(或高度)均与就座学生身高相符合时才计入符合人数。以受检“课桌椅符合率”为指标。
(5)饮水与洗漱设施:学校应为学生提供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应提供相同与教学班数的完好的水龙头,对无自来水的农村学校酌情评价。
(6)厕所实施:学校修建的厕所,其学生数与蹲位比应达到:男生40:1,女生20-25:1,男厕所小便池要相应配套。
(7)数学计划:应有完整的健康教育数学计划,做到数学进度、数学内容与计划一致(确定执行情况时可参与教案)。
(8)教案:教案应包括课时、课题、数学目的、数学重点、数学难点、教具、数学内容及过程、数学小结等八项内容;教案书写应做到无概念错误、整洁、简练等三项主要内容。共十一项内容。
(9)师资培训:授课教师平均每人每学年应接受120小时以上的培训。培训形式为:培训班、集体备课、教研活动、数学交流、观摩课等。
(10)授课质量:教师应做到概念清楚、启发式数学、语言生动、理论联系实际、板书工整等五项主要内容。
(11)传播活动:学校每年应利用宣传栏、家长会、班队会、广播、卫生小报等多种形式向学生或家长宣传不同内容的卫生保健知识达20次。
(12)开课率:开设健康教育课的数学班数占应开设健康教育课的数学班总数的百分比。
(13)书面考核:核实个人成绩和总平均成绩。以全部学生总平均成绩为指标。
(14)实际操作:从附录2中按各年级教学要求随机抽三项,受检学生做到三项完全符合标准为合格。评价时对受检学生采用逐项淘汰的办法(每查完一项,将不符合标准的学生淘汰)。以受检学生“合格率”为指标。【学校健康教育实施方案5篇】学校健康教育实施方案5篇。
(15)头发与指甲:学生应做到头发整洁(勤洗头、无异味、无头虱),指甲整洁(勤剪指甲、保持干净),两项均做到合格。以受检学生“合格率”为指标。
(16)面部与衣着:学生应做到面、耳、颈干净,衣服、鞋帽整洁、无异味,两项均做到为合格。以受检学生“合格率”为指标。
(17)体育锻炼:学生应做到坚持做好课间操(态度认真、动作准确为合格);积极参加课外体育锻炼。以做操合格“百分率”或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百分率”为指标。
(18)教学用房与宿舍(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宿舍):应做到地面和墙壁无烟头、无纸屑、窗明、桌椅净、物品摆放整齐。六条均做到为合格。有学生宿舍的学校,受检宿舍数应不少于受检教学用房与宿舍总数的三分之一。以受检教学用房与宿舍“合格率”为指标。
(19)校园与厕所:校园应做到无杂草、无乱弃废物、无痰迹、无污水洼(池)、无乱写乱画(五条);厕所应做到无臭、无蚊蝇滋生、无乱拉乱尿、无乱写乱画、粪池加盖(五条)。共十条。
(20)缺课率:指除事假以外的各种原因造成的缺课。
‘叁’ 联系实际论述大班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基本内容
一、健康教育总目标:
1. 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
2. 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 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
4. 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二、阶段目标:
三月份:
1.保持个人卫生,并能注意周围环境的卫生,进一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
2.进一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初步了解不同的食物有不完全相同的营养素,身体需要各种营养素;知道有些食物儿童不宜吃,否则会影响身体健康。
3.进一步认识身体的主要器官及其重要功能与保护方法,了解预防龋齿和换牙的有关知识,学会保护牙齿,懂得乳类食品有利于身体健康成长,初步养成每天喝奶的习惯。
4.了解哪些是运动中容易发生危险的事,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通过活动“宝宝防跌”,增强幼儿的防跌意识。
第一周:保持个人卫生,并能注意周围环境的卫生,进一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
第二周:进一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初步了解不同的食物有不完全相同的营养素,身体需要各种营养素;知道有些食物儿童不宜吃,否则会影响身体健康。
第三周:进一步认识身体的主要器官及其重要功能与保护方法,了解预防龋齿和换牙的有关知识,学会保护牙齿,懂得乳类食品有利于身体健康成长,初步养成每天喝奶的习惯。
第四周:了解哪些是运动中容易发生危险的事,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通过活动“宝宝防跌”,增强幼儿的防跌意识。
四月份:
1.认识安全标志,乘汽车、乘船、过桥时能注意安全;不玩火,不接触煤气,不触摸电器开关,注意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遇到危险时能尽快告诉成人,有初步的自我保护能力。
2.能轻松自如地绕过障碍曲线走和跑,能快跑30米或接力跑,能走、跑交替(或慢跑)300米左右,能听信号左右分队走。
3.利用彩色跳绳练习跳、钻、爬等各种基本技能。
4.初步了解足球的基本方法,激发幼儿对足球运动的兴趣让幼儿
通过故事表演,在玩乐中懂得安全常识。
第一周:认识安全标志,乘汽车、乘船、过桥时能注意安全;不玩火,不接触煤气,不触摸电器开关,注意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遇到危险时能尽快告诉成人,有初步的自我保护能力。
第二周:能轻松自如地绕过障碍曲线走和跑,能快跑30米或接力跑,能走、跑交替(或慢跑)300米左右,能听信号左右分队走。
第三周:利用彩色跳绳练习跳、钻、爬等各种基本技能。
第四周:初步了解足球的基本方法,激发幼儿对足球运动的兴趣让幼儿通过故事表演,在玩乐中懂得安全常识。
五月份:
1. 能原地自然蹬地起跳触物、连续纵跳触物,能双脚熟练地改变方向跳;能从30-40厘米高处自然地跳下,落地轻稳;能立定跳远,跳距不少于40厘米;助跑屈膝跳过高度约40厘米的垂直障碍,能连续向前跳过多个高40厘米、宽15厘米的障碍。
2.能半侧面单手投掷小沙包等轻物约4米远;会肩上挥臂投掷轻物并投准目标(如直径不小于60厘米的镖靶,投掷距离约3米);能抛接高球,或两人相距2-4米互抛互接大球。
3.能在宽15厘米、高40厘米的平衡木上交换手臂动作(叉腰、平举、上举等)或持物走;能两臂侧平举,闭目起踵自转至少5圈不跌倒;
4. 配合韵律节奏音乐,拍击身体各部位,培养协调性、节奏感,开展“让孩子畅行无阻”活动,为孩子营造一个安全的氛围。
第一周:能原地自然蹬地起跳触物、连续纵跳触物,能双脚熟练地改变方向跳;能从30-40厘米高处自然地跳下,落地轻稳;能立定跳远,跳距不少于40厘米;助跑屈膝跳过高度约40厘米的垂直障碍,能连续向前跳过多个高40厘米、宽15厘米的障碍。
第二周:能半侧面单手投掷小沙包等轻物约4米远;会肩上挥臂投掷轻物并投准目标(如直径不小于60厘米的镖靶,投掷距离约3米);能抛接高球,或两人相距2-4米互抛互接大球。
第三周: 能在宽15厘米、高40厘米的平衡木上交换手臂动作(叉腰、平举、上举等)或持物走;能两臂侧平举,闭目起踵自转至少5圈不跌倒;
第四周:配合韵律节奏音乐,拍击身体各部位,培养协调性、节奏感,开展“让孩子畅行无阻”活动,为孩子营造一个安全的氛围。
六月份:
1. 能熟练地听各种口令和信号做出相应的动作;能听信号迅速
地集中、分散、整齐队列、变换队形;能跟随音乐节奏有精神地做徒手操和轻器械操,动作有力、到位;开展“小小安全监督员”活动,增强安全自护意识。
2. 会用球、绳、棒、圈、积木、报纸、轮胎或其他废旧材料进行各种身体锻炼活动;具有一定的防暑、耐饥渴的能力和较强的抵抗疾病的能力。
3. 较全面地掌握有关体育活动的知识,能自觉养成遵守体育活动的规则和要求,合作、负责、宽容、谦让、爱护公物;有较强的集体观念;敢于克服困难,能体验克服困难、取得胜利后的愉悦。
4.培养对自己性别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参观小学校,了解小学生的生活习惯,培养上学的热情。
第一周:能熟练地听各种口令和信号做出相应的动作;能听信号迅速地集中、分散、整齐队列、变换队形;能跟随音乐节奏有精神地做徒手操和轻器械操,动作有力、到位;开展“小小安全监督员”活动,增强安全自护意识。
第二周:会用球、绳、棒、圈、积木、报纸、轮胎或其他废旧材料进行各种身体锻炼活动;具有一定的防暑、耐饥渴的能力和较强的抵抗疾病的能力。
第三周:较全面地掌握有关体育活动的知识,能自觉养成遵守体育活动的规则和要求,合作、负责、宽容、谦让、爱护公物;有较强的集体观念;敢于克服困难,能体验克服困难、取得胜利后的愉悦。
第四周:培养对自己性别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参观小学校,了解小学生的生活习惯,培养上学的热情。
‘肆’ 健康教育的内容有哪些
一般性健康教育、特殊健康教育、卫生管理法规教育和健康意识教育。
1、一般性健康教育:帮助了解增强个人和人群健康的基本知识。这是健康教育的基础部门,奠定对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解,也是个人在生活中必备的生活常识,对提升生活技能,增强身体健康有很大的作用。
2、特殊健康教育:针对社区特殊人群常见的健康问题进行教育。这部分包含的内容比较多,会涉及到许多疾病的了解。当然,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在生活中遇到这些健康问题。这部分内容最主要是教导我们如何正确的看待自己的或者他人的健康问题。
3、卫生管理法规教育:了解法规,提高个人的责任心和自觉性。
4、健康意识教育:提升个人和群体对健康的认识态度及价值观念。
‘伍’ 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内容有哪些
幼儿园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内容:
活动目标:
1、在说说、画画中明白如何让不愉快的心境变好。
2、能用连贯的语言表达自我的想法。
3、经过活动学会关心他人,萌发互相关爱的情感。
活动准备:
小兔布偶一个、一棵大树、各种树叶状的彩纸、记号笔、PPT、人手一份笑脸和哭脸。
活动过程:
1、出示小兔子的心境图片,谈话引入。
师︰昨日小兔子去公园玩了,它好开心啊,它的心境是愉快的(笑脸)。
可是今日小兔子生病了,它好难受啊,它的心境就是难过的(哭脸)。
小结:每个人都会有这两种情绪,这些都是很正常的。
2、出示两种心境图片,幼儿自由选择。
师:每个人的书袋里面都有两个心境图片,请你选择一种心境卡片来代表你今日的心境。
3、分析并找寻办法。
分析原因:
师:班级里有这些小朋友选择了哭脸,说明今日他们的心境很不好,我们来听一听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心境不好,好吗?
4、找寻高兴起来的方法。
师∶如果心境不好,不开心,就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问题(出示图片),那我们赶快来找个让自我开心起来的办法吧?如果你心境不好了,你会用什么办法呢?
5、关心小朋友。
听听小朋友心境不好的原因。
帮忙小朋友找到欢乐起来的办法。
师:把你找到让她欢乐起来的办法画下来。
6、把这些办法编成一首诗。
师:每个人总会碰到心境不好的时候,这时候我们要学会调节自我的情绪。
我能够吃上一颗糖果,让自我的心境变得甜甜的。
我能够穿上漂亮的衣服,让自我的心境也变得美美的。
7、延伸环节∶
把心境树放到班级的心育墙上,当小朋友不高兴时,能够过去看一看,这样心境就会变得好起来。
‘陆’ 健康教育内容有哪些
健康教育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健康教育宣传、健康教育讲座、健康教育宣传栏、影音治疗的播放、个体化健康教育。
‘柒’ 幼儿园健康教育内容有哪些
幼儿园健康教育内容如下:
一、个人卫生教育。
1、生活自理能力。要让幼儿自己洗手、吃饭、收拾桌椅、玩具、及各种生活自理的能力和习惯。
2、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幼儿园培养幼儿定时饮食、规律大小便,培养规律性的生活。
3、清洁卫生习惯.让幼儿养成勤洗手、勤洗头、勤洗澡、勤换衣,勤剪指甲,勤理发等习惯。与小伙伴一起玩耍的时候,打喷嚏要用手帕或纸巾捂住鼻口。幼儿园老师要教育幼儿不要用手挖耳、抠鼻、揉眼,也不要将手指、蜡、笔铅笔等放入口中。
4、学习卫生习惯。幼儿园老师要着重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绘画、写字、唱歌等习惯。是正确的坐姿、站姿,注意用眼卫生,保持书籍、文具和玩具的清洁。
二、心理健康教育。
1、让幼儿学习适应表达情绪情感和思想技能的方法。
2、培养幼儿对自己和他人的积极情感。
3、帮助幼儿改善与人交往的技能。
4、培养幼儿形成与人合作分享的品质。
5、增强幼儿自知和自我接受的意识。
三、营养与饮食卫生教育。
对幼儿进行营养卫生教育与饮食卫生习惯的培养。教育幼儿认识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让幼儿知道饮食中要多吃富有粗纤维的蔬菜。
培养幼儿对平衡合理膳食的积极态度,能自觉自愿地使用各种食物不偏食、不挑食、吃饭时保持良好的习惯,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如饭前洗手、吃饭时要细嚼慢咽,不要大声说笑等,做到不吃没有消毒和清洗的食品,不吃霉变,腐坏的食品、不吃被农药重金属等污染的食品。
四、消费卫生教育。
幼儿不仅有一般的消费需要和愿望,也有特殊的消费需要和愿望。如今商品玲琅满目,让幼儿的选择的机会很多。很有必要对幼儿进行安全健康教育,让他们对各种消费物品和消费服务具有初步的识别能力,能抵制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消极消费观念和行为,逐渐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形成稳固,健康的消费行为和习惯。
五、环境卫生教育。
环境卫生教育主要是教育幼儿明白保护环境卫生的重要性,逐渐产生和形成保护生活环境卫生的责任感,培养幼儿保护环境卫生的行为和习惯。
‘捌’ 健康教育内容有哪些呢
健康教育内容有以下5个点:
1、建立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健康促进的含义已超出卫生保健的范畴,各个部门各级政府和组织的决策者都要把健康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
2、创造健康支持环境:健康促进必须为人们创造安全的、满意的和愉快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3、增强社区的能力:确定问题和需求是社区能力建设的起点。
4、发展个人技能:通过提供健康信息,教育并帮助人们提高作出健康选择的功能,来支持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5、调整卫生服务方向:健康促进中的卫生服务责任由个人、社会团体、卫生专业人员、卫生部门、工商机构和政府等共同分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