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么是标准体重肥胖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标准重量是多少?肥胖的标准是什么?标准体重是正常体重的指标;肥胖的标准多以BMI(体质/体重)指标来衡量。标准体重反映和衡量一个人的健康状况。不同性别,年龄,身高,标准体重都不一样。不同年龄/身高的女性标准体重和不同年龄/身高的男性标准体重。
介绍了这么多判断肥胖的标准,主要是告诉大家,体重只是判断肥胖存在与否的一个标准,并不一定能正确反映你的肥胖状态。要多关注体脂率、腰围、腰臀比等健康相关指标。
B. 健康体重的判断标准
国际上常用的人的体重计算公式,以及身材比例计算(比较适合东方人) 标准体重=(身高cm-100)x0.9(kg) 标准体重(女)=(身高cm-100)x0.9(kg)-2.5(kg) 正常体重:标准体重+-(多少)10%. 超重:大于标准体重10%小于标准体重20%. 轻度肥胖:大于标准体重20%小于标准体重30%. 中度肥胖:大于标准体重30%小于标准体重50%. 重度肥胖:大于标准体重50%以上 标准体脂肪: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身高(m)} 正常女子=19-24 理想体征计算法:(身高高度-70)*0.6[单位:千克] 美容体重计算法:爱美女性们所追求的窈窕身材,就是所谓美容体重了,它的计算方法是,将自己的理想健康体重再减去5千克。这就是对身型更加精益求精的要求,也是现在对黄金身材的最新诠释。 完美的身材应该是腰以下的腿长点全身的61.8%,也就是俗称的黄金分割。 胸围=身高(厘米)×0.535,腰围=身高(厘米) ×0.365,臀围=身高(厘米)×0.565。 实际计算得出的指数与标准指数±3厘米均属标准。小于5厘米,说明过于苗条(偏瘦);大于5厘米,说明过于丰满(偏胖)。但职业女模特的三围标准与此不同,由于职业需要,她们的三围标准与正常标准有一定的差距。 一般女性三围的比例是:胸围约等于臀围,腰围比胸围或臀围约小23厘米。通过测量计算,如果发现哪个围度与标准数据有差距,则可以通过健美运动来弥补矫正。因为针对性的健美运动能加强“三围”的协调发展,防止比例失调。此外,健美锻炼还能使身体各部位肌肉与脂肪分布均匀,有利于整个体格的健美。 另一个方法: 一个科学且方便的公式可以帮你了解胸部的大小与身体比例是否恰到好处。先测出胸围(单位:厘米),再测出净身高,然后开始计算。胸围/身高=?得出的结果就是自己胸部的大小系数了。根据结果,看看相应的判断吧。 胸部较小:系数小于0.49 标准指数:0.5至0.53 美观标准:0.54至0.6 胸围过大:系数大于0.6 各种身高的理想体重和身材比例表 身高148cm 150cm 155cm 160cm 165cm 169cm 体重48.2kg 49.5kg 52.9kg 56.3kg 59.9kg 62.8kg 胸围80cm 82cm 84cm 86cm 89cm 91cm 腰围58cm 59cm 61cm 63cm 64cm 64cm 臀围82cm 83cm 85cm 87cm 91cm 93cm 大腿45cm 46cm 46cm 47cm 49cm 51cm 小腿31cm 31cm 32cm 33cm 34cm 34cm 脚踝19cm 19cm 20cm 21cm 21cm 21cm 以上数字是健康身材比例,重正负差3kg皆为标准
C. 什么是健康的体重范围
1、目前在我国尚没有统一的标准体重数据。较普遍采用的计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成年:(身高(厘米)-100〕*0.9= 标准体重(千克)另一种是:男性:身高(厘米)-105= 标准体重(千克),女性:身高(厘米)-100= 标准体重(千克)以上两种计算方法,基本已被广泛采用。另外,军事科学院还推出一计算中国人理想体重的方法:北方人理想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50) x 0.6+50,南方人理想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50) x 0.6+48,这一计算方法,似乎比较适合南北地区中国人。 儿童标准体重的计算,简便的方法是: 1~6个月:出生体重(千克)十月龄*0.6= 标准体重(千克);7~ 12个月:出生体重(千克)十月龄 X 0.5= 标准体重(千克);1岁以上:8十年龄x2= 标准体重(千克)但是,由于人的体重与许多因素有关,不同人体之间有差异,在同一天不同的时间也会有一定的变化,加之所处地理位置(如地心引力的原因)、季节、气候、自身情况的不同,对体重也有一定影响,因而很难完全符合标准体重。也就是说,难以用一个恒定值来表示,而应当是一个数值范围,我们把这个数值范围称之为正常值,一般在标准体重+-10%以内的范围。超过这一范围,就可称之为异常体重。 实测体重超过标准体重,但超出部分< 20%者称为超重;实测体重超过标准体重 20%以上,并有脂肪百分率(F%)超过30%者则可诊断为肥胖病。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30 %一50%,F%超过35%一45%者称中度肥胖病;超过标准体重50%以上,F%超过45%以上者称为重度肥胖病。2、BMI 法体重指数 = 体重(公斤)除 身高(米)的平方 kg/m2正常体重 : 体重指数 = 18 - 25超重 : 体重指数 = 25 - 30轻度肥胖 : 体重指数 > 30中度肥胖 : 体重指数 > 35重度肥胖 : 体重指数 > 40
D. 健康体重的标准是什么自己应该如何去计算这个标准
在这个视频传媒技术十分发达的社会,许多人越来越在自己在镜头前的样子是否完美,越来越多的女孩子更加在意自己的身材和体重,可是为了追求身材的纤细,许多人拼命运动或者拼命节食。不少商家就瞅准了这些快速减重的少女们,开发了一些所谓月瘦十斤等快速减重的减肥药来收取女孩们的智商税。可是人的体重必然是有一个健康区间的,一旦严重偏离了这个区间标准,身体必然会出现很多健康问题。例如有的女孩为了追求极致的体重就节食减肥,导致了一系列的暴食症、厌食等问题,还有的人不控制饮食就选择大量超负荷的运动,导致肌肉拉伤等问题。这样显然是不健康的。那么一个健康的体重是如何衡量的呢?
在日常的生活中应当坚持合理饮食、荤素搭配,配合适量的运动和规律的作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是预防体重过重或者过轻的正确做法。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要把握好尺度哦。
E. 什么体重是健康的
体重健康是指建立在健康的基础上对体重进行科学的管理。体重健康管理抛弃了传统的只要体重不要健康的思路和做法。
体重指数即通常说指的BMI,是判断体重是否健康的简便指标,其计算公式为按千克计算的体重除以按米计算的身高的平方(kg/m2)。
例如一个成年女性,身高1.56米,体重50千克,BMI=50÷1.56÷1.56=20.5。
F. 体重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体重和寿命没有绝对关系,但是体重会影响到一个人的健康状况,进而间接地影响到一个人的寿命。听起来复杂吗?其实并不复杂!
这离不开人情世故!
你想啊,人在什么时候最容易发胖?当然是工作以后,应酬多了,天天大鱼大肉,吃酒喝肉,摄入过多的油脂、能量,再加上很多人工作的时候长期久坐,缺乏运动,体内积累的大量的脂肪,体重过重,超标!
体重超标,就容易对健康造成影响。尤其是肥胖,会影响到身体代谢,进而引发代谢问题,从而引发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高尿酸。如果情况严重,还会引发心脑血管问题,甚至影响到人的寿命。
当然这都是理论上的影响,那我们平时应该维持多少体重,才能处于健康的状况呢?才不会影响到健康,甚至让我们“减寿”?
有这么个计算公式,现在在各大医疗机构、体检机构都在应用,就是衡量我们体重的BIM数值。
计算方法:体重÷身高平方。
这个数值根据标准,在60岁以前的人,健康范围应控制在18.5-24.9;60岁以后,体脂率可控制在25-29.9。
控制得当,对身体健康影响就小得多,就容易保持健康体魄,身体更健康。
日常生活中就要注意合理饮食,不要吃过油、过咸的食物,保证饮食均衡,多吃膳食纤维、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还要保证良好的日常作息、良好的心态,合理运动,从而提高身体健康状态,提高身体免疫力。
只有这样才能不会影响到寿命,甚至活得更为长久~
总而言之就一句话:控制体重,好好生活,健康生活~
G. 健康体重计算方法是什么
男性:身高(cm)-105=标准体重(kg)
女性:身高(cm)-100=标准体重(kg)
我国健康成年人(18~64岁)的BMI应在18.5~23.9kg/m2之间。由于人的体重包含身体脂肪组织的重量和骨骼、肌肉、体液等非脂肪组织的重量。所以对于大多数人而言,BMI的增加大体反映体内脂肪重量的增加,但是对于运动员等体内肌肉比例高的人,健康体重的BMI范围不一定适用。
(7)什么是健康体重扩展阅读:
体重过高或过低都是不健康的表现,体重过低一般反映能量摄入相对不足,易导致营养不良等。体重过高反映能量摄入相对过多或活动不足,易导致超重和肥胖,可显着增加2型糖尿病、冠心病及结肠癌等疾病的发生风险。
食物摄入量和身体活动量是维持健康体重的两个主要因素。因此,每个年龄段人群都应该控制能量摄入、增加能量消耗以保持能量平衡和健康体重。
H. 什么是健康体重与健康血压
目前,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2亿多人,每年增加1000万人;超重、肥胖者分别有2.4亿和7000万人。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首要危险因素,高血压的常见心脑血管并发症(脑卒中、心脏病)是导致居民死亡的第一病因。卫生部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3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相当于每天有8000人、每10秒钟有1人死于心血管疾病。超重、肥胖增加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病发生危险。
一、 什么是健康体重?
目前一般采用“体重指数”(BMI)评价体重。
体重指数(BMI)=体重(公斤)/身高2(米2)
1、中国成人体重分级标准:
2、BMI<18.5体重过低;
3、18.5≤BMI<24.0正常体重;
4、24.0≤BMI<28.0超重;
5、BMI≥28.0肥胖。
此外,判断肥胖的另一个标准是腰围。我国成年男性腰围≥85厘米,女性腰围≥80厘米,脂肪集中于腹部,为“中心型”肥胖,或“向心型”、“苹果型”肥胖。
二、健康血压的标准?
1、成人血压<120/80 mmHg为正常血压,或称健康血压;
2、65岁以上老年人群,血压<130/80mmHg,也应认为是基本健康血压;
3、成人血压≥140/90 mmHg为高血压;
4、成人血压120-139/80-89 mmHg为正常高值血压。
三、超重、肥胖的危害
1、容易患高血压:超种/肥胖与正常体重者比拟,患高血压的几率大3倍。
2、容易患糖尿病:超种/肥胖与正常体重者比拟,患2型糖尿病的几率大2倍。
3、容易患血脂异常:超种/肥胖与正常体重者比拟,患血脂异常的几率大2倍。
4、常伴发多种疾患:如关节炎,脂肪肝,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肿瘤,心脏病,脑卒中等。
5、过度肥胖者影响生活质量,行走不便。
四、高血压的危害
1、血压130-139/85-89mmHg是正常高值的血压,可认为是亚健康血压,这些人10年内有一半成为高血压。
2、高血压是心脏病、脑血管病、肾脏病的最主要危险因素;其并发症是心肌梗塞、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肾功能不全等,严重者致死、致残,轻则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
3、高血压治疗需长期用药,增加经济负担。所以要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4、高血压有关的心脑血管疾病是我国居民死亡的主要疾病,我国流行病学研究表明2/3居民死亡与高血压有关。
5、高血压持续损害血管内皮细胞,造成动脉粥样硬化。
6、高血压常常无症状,称为“无声杀手”。有的在脑出血后才发现高血压。
五、如何保持健康体重、健康血压?
1、长期坚持合理膳食,均衡营养
(1)一般成人每天吃蔬菜8两至1斤,水果2-4两;
(2)主食(米、面、杂粮)适量;
(3)用植物油,每人每天不超过半两;
(4)不吃肥肉及动物内脏,每人每天瘦肉不超过2两;
(5)适量增加豆制品、鱼类、奶类,鸡蛋每周不超过5个;
(6)控制食盐摄入量,每人每天不超过6克;
(7)不用或少用咸菜等含盐量高的腌制品。
2、坚持适量运动
(1)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形式;
(2)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
(3)运动强度以耐受为准,参考心率=170-年龄。
3、限制饮酒
(1)不提倡饮酒;
(2)如要饮酒,应少量:每人每天白酒不超过1两,葡萄酒不超过2两,啤酒不超过5两。
4、不吸烟或坚决戒烟
5、定期测量体重、血压
(1)正常成人每两年至少测量血压1次;
(2)35岁以上成人首诊测量血压;
(3)高血压易患人群(血压130-139/85-89 mmHg),至少每6个月测量血压1次;
(4)高血压患者定期测量血压,一般每周1次,血压不稳时,每天测量1-2次;
(5)一般成人每6个月测量1次体重;
6、健康体重、健康血压的目标
健康体重:不胖不瘦,一般成人体重指数18.5~23.9kg/m2,老年人可略高一点。
健康血压:不低不高,一般人血压<120/80mmHg;老年人<140/90mmHg。
I. 人的健康体重怎么算
标准体重的计算如下:
1、世卫计算方法
男性的标准体重等于(身高-80)×70﹪;
女性的标准体重等于(身高-70)×60﹪;
正常体重在标准体重正负10﹪;
体重过重或过轻在标准体重正负10﹪~ 20﹪;
肥胖或体重不足在标准体重正负20﹪以上;
超重系数等于(实际体重-理想体重)/(理想体重)。
2、不同年龄算法
标准体重等于年龄 x 8 + 8( 仅适用于7 - 16岁 );
轻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20% - 30%;
中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30% - 50%;
重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50%以上。
(9)什么是健康体重扩展阅读
肥胖的测算方法
1、秤称体重
男士标准体重:身高减105;女士标准体重:身高减100。在标准正负10%以内都为正常体重,超过10%即肥胖。
2、体重指数
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这种方法更加准确,国家衡量超重、肥胖使用的正由此作为判断。正常范围为18.5-23.9,24-27.9就属于超重,28以上的就是肥胖。对于儿童来讲,其诊断标准和成人有区别,要稍低一点。
J. 健康人的体重标准
长不高是很多家长在育儿阶段非常头疼的问题,婴儿身高其实大同小异,但当小孩子逐渐成长起来,有了很多横向对比的参照物时就会或多或少的开始比较。很多家长都给孩子买很多好吃的东西,认为营养越充足,孩子会长得越高。但是,现实往往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理想,那么,为什么我们家孩子就比别家的孩子矮了呢?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们来看看2019年新出炉儿童身高标准。
这其中大致分为两类,即先天和后天因素。先天因素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基因问题,据有关资料的研究:儿童的最终身高与亲属关系密切,父母或同胞分担儿童基因的1/2,祖父母、叔姨为1/4,而侄、甥只占1/8。再就是后天的影响,如果父母身高比较矮,只要家长在孩子“拔高期”做好以下四件事,孩子长高十几公分也不是问题。
健脾胃,吸收足.孩子的成长需要有足够的营养吸收,我们都知道肠道功能好,能有利于营养的吸收。保证充足的睡眠是发育长高的关键。3.多运动,肌肉的伸缩与刺激会极大地促进骨骼的发育,像篮球、跳绳等这类跳跃运动能够增加有氧的消耗,加速身体的新陈代谢,会让身体更加健康与发育更加的迅速。对骨骼的刺激也会很明显,带动了血液的流动对长高是非常有帮助的。4.饮食孩子的饮食不能光是吃蛋白质与肉类,更重要的是不要挑食。因为孩子在“拔高期”,讲究的是合理补充营养。这段时间多吃水果蔬菜补充大量的维生素,如果光摄入大鱼大肉只会增加体内的脂肪,对健康危害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