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健康状况 > 什么是不健康素质

什么是不健康素质

发布时间:2022-07-03 02:55:30

A. 如何评价一个人是否具备健康素养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
一、基本知识和理念
1.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且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健康表现为体格健壮,人体各器官功能良好;能正确评价自己,应对处理生活中的压力,能正常工作,对社会作出贡献;通过自我调节保持个人与环境、社会及在人际交往中的均衡与协调。
2.每个人都有维护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责任,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每个人都有获取自身健康的权利,都可以通过采取并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获取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3.健康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四个方面。主要表现为生活有规律,没有不良嗜好,讲求个人卫生、环境卫生、饮食卫生,讲科学、不迷信,平时注意保健、生病及时就医,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等。
4.劳逸结合,每天保证7~8小时睡眠。有规律的睡眠对保证睡眠质量、维护健康有好处。睡眠不足和过长都对人体有害无益。
5.吸烟和被动吸烟会导致癌症、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香烟中的有害物质可损害体内几乎所有器官,导致不孕、新生儿低体重和猝死、白内障、勃起功能障碍、骨质疏松、消化道溃疡等。
6.戒烟越早越好,什么时候戒烟都为时不晚。
35岁以前戒烟,因吸烟引起心脏病的机会降低90%,59岁以前戒烟,在15年内死亡的可能性仅为继续吸烟者的一半,即使年过60岁戒烟,其肺癌死亡率仍大大低于继续吸烟者。
7.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品。
保健食品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
8.环境与健康息息相关,保护环境促进健康。
人类所患的许多疾病都与环境污染有很大的关系。每个人都有爱护环境卫生,保护环境不受污染的责任。
9.献血助人利己,提倡无偿献血。
适量献血是安全、无害的。健康的成年人,每次采集的血液量一般为200~400毫升,两次采集间隔期不少于6个月。
10.成人的正常血压为收缩压低于14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于90毫米汞柱;腋下体温36℃~37℃;平静呼吸1
6~20次/分;脉搏60~100次/分。高血压诊断标准为收缩压≥14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诊断、治疗高血压必须由医生进行。
11.避免不必要的注射和输液,注射时必须做到一人一针一管。
注射和输液等医疗操作都有一定传播疾病的风险,因此在治疗疾病时应遵从医嘱,能吃药就不打针,能打针就不输液。
12.从事有毒有害工种的劳动者享有职业保护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明确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保护劳动者免受不良工作环境对健康的危害,是用人单位的责任。
13.接种疫苗是预防一些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
接种疫苗花费的钱很少,可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
14.肺结核主要通过病人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等产生的飞沫传播。具有传染性的病人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结核菌会通过喷出的飞沫传播到空气中引起肺结核的传播。
15.出现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应及时检查是否得了肺结核。早期诊断肺结核病可以提高治愈率,减少传播他人的可能性。连续2周以上咳嗽、咳痰,通常是肺结核的一个首要症状。
16.坚持正规治疗,绝大部分肺结核病人能够治愈。进行6~8个月直接督导下的短程化疗,是当前治疗结核病最主要的方法,坚持全程、按时、按量服药是治愈的最重要条件。
17.艾滋病、乙肝和丙肝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传播。这三种疾病不会借助空气、水、食物、马桶圈、电话机、餐饮具、卧具、游泳池或公共浴池、一般社交上的接吻、拥抱、咳嗽、蚊虫叮咬等方式传播。
18.蚊子、苍蝇、老鼠、蟑螂等会传播疾病。
蚊子传播疟疾、乙脑、登革热等疾病。苍蝇传播霍乱、痢疾、伤寒等疾病。老鼠传播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多种疾病。
蟑螂传播痢疾、伤寒等多种疾病。
19.异常肿块、腔肠出血、体重减轻是癌症重要的早期报警信号。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可以预防癌症的发生。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癌症治愈水平的关键。
20.遇到呼吸、心跳骤停的伤病员,可通过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急救。心肺复苏可以在第一时间恢复病人呼吸、心跳,挽救伤病员生命。
21.应该重视和维护心理健康,遇到心理问题时应主动寻求帮助。人一生中会遇到各种心理卫生问题,心理卫生问题能够通过调节自身情绪和行为、寻求情感交流和心理援助等方法解决。
22.每个人都应当关爱、帮助、不歧视病残人员。
关爱、帮助、不歧视病残人员,不仅是预防、控制疾病流行的重要措施,也是人类文明的表现,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23.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可减少患流感的机会或减轻流感的症状。
儿童、老人、体弱者等容易感染流感的人群,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接种流感疫苗。
24.妥善存放农药和药品等有毒物品,谨防儿童接触。有毒物品不能与粮油、蔬菜等同室存放,防止误服或污染食物、水源。
25.发生创伤性出血,尤其是大出血时,应立即包扎止血;对骨折的伤员不应轻易搬动。对骨折伤员搬移前应先固定骨折部位,不要在现场进行复位;如伤势严重,在现场急救的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二、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
26.勤洗手、常洗澡,不共用毛巾和洗漱用具。
讲究手、皮肤、口腔的卫生、不共用卫生用品能有效地防止感染及传播疾病

27.每天刷牙,饭后漱口。
提倡每天早、晚刷牙。牙刷要保持清洁,最好每3个月更换一次牙刷。
吃东西后漱口,可清除口腔内食物残渣,保持口腔卫生。
28.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口鼻,不随地吐痰。肺结核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等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原体可随患者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随地吐痰时产生的飞沫进入空气,传播给他人。
29.不在公共场所吸烟,尊重不吸烟者免于被动吸烟的权利。不要当着你的家人、朋友和同事吸烟,只有完全无烟环境才能真正有效地保护不吸烟者的健康

30.少饮酒,不酗酒。
尽可能饮用低度酒,建议成年男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克,成年女性不超过15克。孕妇和儿童、青少年不应饮酒。
31.不滥用镇静催眠药和镇痛剂等成瘾性药物。服用镇静催眠药和镇痛药等成瘾性药物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能滥用。
32.拒绝毒品。
毒品严重危害健康,吸毒危害自己、危害家庭、危害社会。预防毒品危害从自己做起,绝对不要尝试毒品。
33.使用卫生厕所,管理好人畜粪便。使用卫生厕所,管理好人畜粪便,可以防止蚊蝇孳生,减少肠道传染病与某些寄生虫病传播流行。
34.讲究饮水卫生,注意饮水安全。首先要保护好饮用水源;提倡使用自来水;受污染水源必须净化或消毒处理后,才能用作生活饮用水。
35.经常开窗通风。
开窗通风可减少病菌、病毒在室内滋生和传播的机会,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
36.膳食应以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注意荤素搭配。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成年人每天摄入谷类食物250-400克、蔬菜300~500克、水果200~400克有利于健康。
37.经常食用奶类、豆类及其制品。建议每人每天饮奶300克或相当量的奶制品、摄入30~50克大豆或相当量的豆制品,对于饮奶量过多或有高血脂和超重肥胖倾向者应选择减脂、低脂、脱脂奶及其制品。
38.膳食要清淡少盐。建议每人每天烹调油用量不超过25克;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包括酱油、酱菜、酱中的含盐量)。
39.保持正常体重,避免超重与肥胖。进食量和运动是保持健康体重的两个主要因素,两者保持平衡,使体重维持在适宜范围,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某些肿瘤患病率。
40.生病后要及时就诊,配合医生治疗,按照医嘱用药。早诊断、早治疗,配合医生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节约看病的费用。
41.不滥用抗生素。抗生素是处方药,只能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滥用抗生素容易引发致病菌产生耐药性,导致抗生素起不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42.饭菜要做熟;生吃蔬菜水果要洗净。饭菜要烧熟煮透再吃、冰箱里的剩饭菜吃前应重新彻底加热、生的蔬菜、水果吃前洗净可预防患肠道疾病。
43.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和加工。在食品加工、贮存时做到生、熟分开,减少熟食品被生食品上的细菌、寄生虫卵等污染,维护人体健康。
44.不吃变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食品超过保质期会受污染或者变质,是不能食用的。不要吃标识上没有确切生产厂家名称、地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食品。
45.妇女怀孕后及时去医院体检,孕期体检至少5次,住院分娩。
孕妇产前检查在孕早期1次、孕中期1次、孕晚期3次(其中1次在第36周进行),住院分娩,能最大限度地保障母婴安全。
46.孩子出生后应尽早开始母乳喂养,6个月合理添加辅食。
母乳营养丰富、容易消化吸收且含有大量的抗体,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婴儿6个月以后,适量添加辅食更能保证婴儿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
47.儿童青少年应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预防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每天做眼保健操、合理膳食、多到户外体育活动、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7小时,可预防近视眼的发生;已经近视或有其他屈光缺陷,应该坚持佩带屈光度准确的眼镜。
48.劳动者要了解工作岗位存在的危害因素,遵守操作规程,注意个人防护,养成良好习惯。
劳动者知道所从事的工作对自己的健康的危害因素,有利于自我保护和预防职业病;定期参加职业健康检查,被诊断得了慢性职业病,必须及时治疗,避免继续大量接触或调换工作。
49.孩子出生后要按照计划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
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免疫程序按时带孩子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预防疫苗针对的12种疾病对孩子健康的危害。
50.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
在性接触中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减少艾滋病、乙肝和大多数性传播疾病的危险。不要重复使用安全套,使用后应打结后丢弃。
51.发现病死禽畜要报告,不加工、不食用病死禽畜。
鼠疫、狂犬病、非典、高致病性禽流感等许多疾病可以通过动物传播,做到发现病死禽、畜要及时向畜牧部门报告,不接触、不加工、不食用病死禽畜可避免感染疾病。
52.家养犬应接种狂犬病疫苗;人被犬、猫抓伤、咬伤后,应立即冲洗伤口,并尽快注射抗血清和狂犬病疫苗。
狂犬病目前可防不可治,因此,家养犬接种狂犬病疫苗、被犬、猫抓、咬伤后正确处理伤口和预防接种可以最大限度地挽救人的生命。
53.在血吸虫病疫区,应尽量避免接触疫水;接触疫水后,应及时预防性服药。
血吸虫病是严重危害健康的寄生虫病,因生产、生活和防汛需要接触疫水时,要采取涂抹防护油膏,穿戴防护用品等措施并及时到当地医院或血吸虫病防治机构检查或接受预防性治疗。
54.食用合格碘盐,预防碘缺乏病。碘缺乏病对人的最大的危害是影响智力发育。除自然环境碘含量高的地区的居民、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炎病人等少数人群外,坚持食用合格碘盐能有效预防碘缺乏病的发生

55.每年做1次健康体检
定期健康体检,了解身体健康状况,能及早发现健康问题和疾病,有针对性地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减少健康危险因素。
56.系安全带(或戴头盔)、不超速、不酒后驾车能有效减少道路交通伤害。
开车或乘车时,按照交通法规系安全带(或戴头盔)、不超速、不疲劳驾驶、不酒后驾车,就是对自己、对社会、对家庭负责。
57.避免儿童接近危险水域,预防溺水。儿童少年游泳要有人带领或有组织地进行,不要单独下水,不能到情况不明的水域游泳,不在游泳时打闹。
58.安全存放农药,依照说明书使用农药。保管敌敌畏、乐果等易挥发农药时,要把瓶盖拧紧,不能把农药与食物混放。严格按照说明书和操作规程施用农药,做好个人防护。
59.冬季取暖注意通风,谨防煤气中毒。煤气中毒可造成人员死亡,发现有人中毒,应立即开窗通风并把中毒者移到室外通风处,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顺畅。中毒较重者应立即呼叫救护车送医院抢救


三、基本技能
60.需要紧急医疗救助时拨打1
20急救电话。电话接通后应当简要说明需要救护者的病情、人数、所在地址以及伤病者姓名、性别、年龄、联系电话以及报告人的电话号码与姓名。
61.能看懂食品、药品、化妆品、保健品的标签和说明书。学习相关知识,仔细查看食品的包装标识或者产品说明书、药品标签或者说明书、化妆品及保健食品标签和说明书上标注的内容、辨别假冒、伪劣产品,遵照说明食用或使用,维护自己的健康。
62.会测量腋下体温。腋下体温测量方法:先将体温计度数甩到35℃以下,再将体温计水银端放在腋下最顶端后夹紧,10分钟后取出读数

63.会测量脉搏。脉搏测量方法:将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指腹平放于手腕桡动脉搏动处,计一分钟搏动次数。
64.会识别常见的危险标识,如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生物安全等,远离危险物。
易燃 易爆 高压 放射 生物安全 。
65.抢救触电者时,不直接接触触电者身体,会首先切断电源。
发现有人触电,要立即关闭电源或用不导电的物体将触电者与电源分开,绝不能直接接触触电者的身体,防止自己触电。触电者触电后应尽可能自救,可一边呼救,一边奋力跳起断开电流并抓住电线的绝缘处用力摆脱电源。
66.发生火灾时,会隔离烟雾、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逃生;会拨打火警电话119。
突遇火灾时,应立即拨打电话119报火警。如果无力灭火,应不顾及财产,迅速用湿毛巾或者衣襟等捂住口鼻,用尽可能低的姿势,有秩序地逃离火灾现场。

B. 如何看待大学生体质健康素质逐年下滑的现象,请分析具体原因

原因

1、生活不规律。

2、缺乏锻炼。

3、熬夜。

4、精神空虚。

5、生活方式不健康。


具体原因

(1)学生正常体育活动时间被挤占,缺乏经常有效的体育锻炼。

(2)片面追求升学率,致使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闲暇时间过少,体育活动时间更少。

(3)教师素质不高,学生体育锻炼的质量和效益不高。

(4)学生睡眠时间严重不足。

(6)学生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失调。

(7)学校体育政策与制度保障缺位,使学生体育锻炼缺乏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也有人认为,从现象来看,学生体质下降的“元兇”是各级各类学校不能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完成学校体育的任务,始作俑者则是片面追求升学率。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大旗下,学校置国家有关课程规定于不顾,随意占用或不安排体育课、体育活动,直接导致了学生体质的不断下降。

此种看法认为造成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原因主要在学校。

国家应该强宣传力度,提高体质健康意识。学生体质下降并不是偶然现象,家长,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是重要原因之一,要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健康问题,一定要改变社会传统上对体育认识的偏差和误区。

大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加强体育锻炼是增强体质健康水平最好的方式方法,但在进行体育锻炼时要要注意锻炼的科学性。

C. 人不健康的素质是指什么

乱吃垃圾食品,不锻炼等

D. 心不健康是什么意思

在心理学上,心理问题分为4个等级:健康状态—不良状态—心理障碍—心理疾病。 一、心理健康状态 1、本人不觉得痛苦。即在一个时间段中快乐的感觉大于痛苦的感觉。
2、他人不感觉到异常。即心理活动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不出现与周围环境格格不久的现象。 3、社会功能良好。 即能胜任家庭和社会角色,能在一般社会环境下充分发挥自身能力利用现有条件(或创造条件)实现自我价值。
二、不良状态 是界于健康状态与疾病状态之间的状态。是正常人群组中常见的一种亚健康状态,它是由于个人心理素质(如过于好胜、孤僻、敏感等)、生活事件(如工作压力大、晋升失败、被上司批评、婚恋挫折等)、身体不良状况(如长时间加班劳累、身体疾病)等因素所引起。
它的特点是: 1、时间短暂。此状态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在一周以内能得到缓解2、损害轻微。此状态对其社会功能影响比较小。处于此类状态的人一般都能完成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只是感觉到的愉快感小于痛苦感,“很累”、“没劲”、“不高兴”、“应付”是他们常说的词汇。
3、能自已调整。 此状态者大部分通过自我调整如休息、聊天、运动、钓鱼、旅游、娱乐等放松方式能使自己的心理状态得到改善。小部分人若长时间得不到缓解可能形成一种相对固定的状态。
这小部分人应该去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以尽快得到调整。 三、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是因为个人及外界因素造成心理状态的某―方面(或几方面)发展的超前、停滞、延迟、退缩或偏离。 它的特点是: 1、不协调性。
其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与其生理年龄不相称或反应方式与常人不同。如:成人表现出幼稚状态(停滞、延迟、退缩);儿童出现成人行为(不均衡的超前发展);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方式异常(偏离)等等。 2、针对性。
处于此类状态的人往往对障碍对象(如敏感的事、物及环境等)有强烈的心理反应(包括思维、信维及动作行为),而对非障碍对象可能表现很正常。 3、损害较大。此状态对其社会功能影响较大。
它可能使当事人不能按常人的标准完成其某项(或某几项)社会功。如:社交焦虑考(又名社交恐惧)不能完成社交活动,锐器恐怖者不敢使用刀、剪,性心理障碍者难以与异性正常交往。 4、需求助于心理医生。
此状态者大部分不能通过自我调整和非专业人员的帮助而解决根本问题。 心理医生的指导是必须的。 四、心理疾病 心理疾病是由于个人及外界因素引起个体强烈的心理反应(思维、情感、动作行为、意志)并伴有明显的躯体不适感。
是大脑功能失调的外在表现。其特点是: 1、强烈的心理反应。可出现思维判断上的失误,思维敏捷性的下降,记忆力下降,头脑粘滞感、空白感,强烈自卑感及痛苦感,缺乏精力、情绪低落成忧郁,紧张焦虑,行为失常(如重复动作,动作减少,退缩行为等),意志减退等等。
2、明显的躯体不适感。由于中枢控制系统功能失调可引起所控制人体各个系统功能失调:如影响消化系统则可出现食欲不振、腹部胀满、便秘或腹泻(或便秘-腹泻交替)等症状;影响心血管系统则可出现心慌、胸闷、头晕等症状;影响到内分泌系统可出现女性月经周期改变、男性性功能障碍……等等。
3、损害大。此状态之患者不能或勉强完成其社会功能,缺乏轻松、愉快的体验,痛苦感极为强烈,“哪里都不舒服”、“活着不如死了好”是他们真实的内心体验。 4、需心理医生的治疗。
此状态之患者一般不能通过自身调整和非心理科专业医生的治疗而康复。心理医生对此类患者的治疗一般采用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手段。 在治疗早期通过情绪调节药物快速调整情绪,中后期结合心理治疗解除心理障碍并通过心理训练达到社会功能的恢复并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E. 心里不健康,心里素质差。

可能你年纪还小吧,
慢慢来,心理素质不是天生的,经历的多了就会好些。
针对心理素质教育目标的七大方面,教育内容的选择也从七个方面入手,具体包 括自我意识训练、智力训练、情感调控、意志培养、个性塑造、学习指导和交往
指导七个方面。

自我意识训练

1.自我意识及其意义。

自我意识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即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具体包括认识自 己的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体态等)、心理特征(如兴趣、能力、气质、性 格等)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自己与周围人们相处的关系,自己在集体中的 位置与作用等)。总之,自我意识就是自己对于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认识。

由于个体能洞察自己的一切,因而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自我意识的

成熟被认为是个性基本形成的标志,它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自我意识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同时,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又进一步推动个 体的社会化。

由于自我意识在人发展过程中是循序渐进进行的,是在自我认识、自我体验 和自我调控三种心理成份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过程中发展的,所以,心理素质 教育是在其自我意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劳动,采 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促进我们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和调整自我,促使 我们自我意识健康发展。

2.自我意识训练内容。

(1)自我认识。自我认识是主观自我对客观自我的认识与评价,自我认识是 自己对自己身心特征的认识,自我评价是在这个基础上对自己作出的某种判断。 正确的自我评价,对个人的心理生活及其行为表现有较大影响。如果个体对自身 的估计与社会上其它人对自己客观评价距离过于悬殊,就会使个体与周围人们之 间的关系失去平衡,产生矛盾,长期以来,将会形成稳定的心理特征自--满或 自卑,将不利于个人心理上的健康成长。

自我认识在自我意识系统中具有基础地位,属于自我意识中“知”的范畴, 其内容广泛,涉及到自身的方方面面。对我们进行自我认识训练,重点放在三个 方面:第一,让我们学生能认识到自己的身体特征和生理状况。第二,认识到自 己在集体和社会中的地位及作用。第三,认识到内心的心理活动及其特征。

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份和主要标志,是在认识自己的行为和活 动的基础上产生的,是通过社会比较而实现的。由于我们自我评价能力不高,往 往不是过高就是过低,大多属于过高型。因此,要提高我们的自我评价能力,你 就应学会与同伴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做出评价。你还应学会借助别人的评价来评 价自己,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评价自己。由于自我评价是自我认识中的核心成 份,它直接制约着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所以,对我们进行自我意识训练,核心 应放在自我评价能力的提高上。

(2)自我体验。自我体验是主体对自身的认识而引发的内心情感体验,是主 观的我对客观的我所持有的一种态度,如自信、自卑、自尊、自满、内疚、羞耻 等都是自我体验。自我体验往往与自我认知、自我评价有关,也和自己对社会的 规范、价值标准的认识有关,良好的自我体验有助于自我监控的发展。对我们进 行自我体验训练,就是让你有自尊感、自信感和自豪感,不自卑,不自傲,不自 满,随着年龄增长让我们懂得做错事感到内疚,做坏事感到羞耻。

(3)自我监控。自我监控是自己对自身行为与思想言语的控制,具体表现为 两个方面:一是发动作用,二是制止作用,也就是支配某一行为,抑制与该行为 无关或有碍于该行为进行的行为。进行自我认知、自我体验的训练目的是进行自 我监控,调节自己的行为,使行为符合群体规范,符合社会道德要求,通过自我 监控调节自己的认识活动,提高学习效率。

为提高我们自我监控能力,重点应放在促使一个转变上,即由外控制向内控 制转变。我们自我约束能力较低,常常在外界压力和要求下被动地从事实践活动 ,比如只有教师要求做完作业后检查,你才会进行检查。针对这种现象,你应学 会如何借助于外部压力,发展自我监控能力。
心理素质,是靠长期比赛一点一点地提高的。它应该是和比赛的经验成正比 的,所不同的就是因人而异,也许有些人天生就具有一定的心理素质,也许有些 人心理关
总是过不了。但是,心理素质始终还是可以靠后天的锻炼的。
有句话说得好,“艺高人胆大。”如果说自己的技术水平到达了一定的高度,那 么心里 面自然就会比较踏实稳定。反之如果要用自己不足的实力去向强手挑战,就需要 在一定的 比赛经验上加以自身的全力投入,才有可能打出自己的水平。想要好的心理素质 ,首先还 是应该把自己的水平提高,才有提高心理素质的资本。在实力并没有到达一定程 度的时候 谈心理素质没有太大的意义。如果说双方实力相近,那么往往看谁可以发挥得好 一些,这 个时候就靠自己的状态的调整了。 先说几个影响发挥导致失败的原因。
1 求胜心过重。心态的变化直接影响到技术的发挥,这就是很多业余的爱好者遇 弱不强, 遇强却不弱的原因(心理放松,没压力,技术能充分发挥)。
2 练球不足。很多朋友是打落点、打控制的,这样就需要有手感做保证,在未练 球(包括 练球不足)的情况下,往往会大失水准。
3 打法相克。业余爱好者往往忽视这一点,其实以己之短,遇彼之长是非常常见 的事,这 就取决于个人的调整和适应能力了,而这一点往往是业余爱好者最欠缺的。
4 不合适的器材。业余爱好者也往往忽视这一点,认为自己反正水平很差,拿什 么拍子都 差不了很多,这种想法是不对的,除非对不会打球(没有丝毫手感可言)的人来 说什么拍 子都差不多。手感越是细腻的人,对球拍也越挑剔,而往往手感的好坏决定了一 个人水平 的高低。
5 思想包袱。这一点和第一条有些类似,往往生在领先,眼看就要胜利的时候, 最容易出 现心理的变化。这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无论业余或者专业)。金泽洙也一样在 20:16的 时候把握不住自己,丢掉了几乎到手的胜利,何况我们业余爱好者。
所以自身状态调整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比赛的的胜利。调整的方法很多。比如说比 赛一 开始就全力以赴,认认真真地对付每一个球;赢了一个球就握紧拳头叫喊一下, 振奋一下 ,多小跑一下,;打失了一个球,让自己冷静一下,重新振作投入比赛。这些都 可以很好 的调节自己的精神状态。排除杂念也是提高心理素质的重要方面。杂念之一:想 赢怕输。 比赛没人想输,但比赛时脑子里老想这个就影响你打好球。求胜心切,容易蛮干 ,关键时
候手脚又放不开;怕输就更没戏了,先一个怕字你还能干什么?胜利是一分一分 赢得的, 不用多想结果,就想把每一个球都打成好球。杂念之二:环境影响。陌生的地方 陌生的人 ,让你孤单无助;拉拉队(尤其是有很多ppmm)的喧闹,不习惯的场地条件,让 你头昏眼
花,心烦意乱。没关系,多出去见见世面,不要太在意观众,这会儿你是主角, 这是你的 舞台不是他们的,打好你的球要紧,打好自然可以得到尊敬。
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的提高是一种经验的积累,只有通过比赛来不断的获得,因 此多打 比赛也是提高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对阵不同打法的对手来丰富自己的
阅历,提 高自己的适应能力。

F. 身体亚健康,生活失乐趣,哪些方面全面提升身体素质,远离亚健康

伴随着时代发展,科技发达,非常多的事情已经不必要我们亲自动手去做了,可能我都不用出门就可以把事情处理了,这样非常省时省力,但是这也让我们的身体缺少了很多锻炼的机会。我们现在所谓的健康身体都是亚健康状态,但是如果亚健康状态让我们没有了任何生活乐趣了。我们需要从什么个方面进行提高咱们的身体素质从而脱离亚健康状态呢?

增多肌肉力气,其实就是说增加肌肉的生产能力。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健身,都需要通过肌肉收缩进行的。假如肌肉基本没力量,搬东西会觉得搬不动,上楼梯下楼梯都会导致非常喘。增多肌肉的力量需要做一些训练力量的运动。我们不能太过依赖现在发到的科技,我们得走出门迈开腿去运动,脱离亚健康状态。

G. 人类的身体素质是不是在不断的退化

我感觉现在的人,尤其是在中国!人们的身体素质确实是不断退化的!原因如下!

一,现代化城市的快节奏,很多的上班族在钢铁城市里打拼多少都会患有职业病,比如说白领,会患有眼疲劳,肩周炎和颈椎病,因为大部分时间是坐着工作。还比如说需要天天应酬的人,大多都有胃病!诸如此类,几乎大部分人都处于亚健康的状态,什么是亚健康!就是不健康和健康之间的缓冲地带,如果一段时间作息规律了,就没什么事,如果一段时间又熬夜,又不按时吃饭,那就有可能会被感冒发烧肠胃炎等等小毛病乘虚而入,久而久之,小病拖成大病。

二,饮食不健康,中国菜虽然好吃,但是对卫生啊,食品安全有时候不太重视,尤其现在外卖行业兴起,不知道后厨怎么样,食材怎么样,有时候送到了饭都凉了,就算味道再好也不要经常吃外卖!而且经常有新闻说国外食品中毒,而中国人吃了什么事儿没有,其实是我们的身体已经习惯了不健康的饮食!如果吃的不健康,身体素质也会受到影响!

三,健身意识不强,虽然国外的胖子也有很多,但是国外的全民健身意识真的不是国内能比的,就拿俄罗斯来说,不过寒冬还是夏日,都有人在露天的健身器材上锻炼,有的人还打着赤膊,不愧是战斗民族,再看中国,去健身房的人也不少,但真正坚持锻炼的人不多,不是今天懒了,就是明天有事儿,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像以前的人天天下地务农或者翻山越岭的做苦力,身体素质都比较好。

虽然现在的人类寿命是延长了,那是现代医疗发达了,有很多在以前必死的疾病被攻克,而不是人类的身体素质变好了,现在的致癌率不断上升,也有可能是在以前没等癌症发作,就因为一些感冒发烧疟疾而死了!

如果想让身体素质变好,最起码要做到的是放下手机,收起鸡汤,去真正的执行!去改掉一些生活的陋习!

H. 不利于身体健康的几种习惯,具体是什么呢

正常情况下熬夜贪黑就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其实现在很多年轻人因为学习或工作的原因,有的甚至为了玩电脑游戏和手机游戏,经常熬夜贪黑,这个习惯会给他们的健康埋下极大的隐患,因为良好的睡眠能够帮助我们调节体内内分泌,促进新陈代谢,帮助脏器排毒,但是如果你熬夜贪黑的话,那么这些良好的帮助就全都没有了,反而会为我们身体带来非常巨大的损害,比如说使体内毒素堆积而引发一些慢性疾病,或者导致肥胖等等等等,当然还有以下几种习惯对我们身体健康特别不好:

3、吸烟

这个习惯的坏处相信不用我多说,大家已经都知道个大概了,但是我还是想再次重申一下,因为吸烟对我们的危害实在是太大了,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死亡因素排在第2位的肺癌,就是由于吸烟所导致的,患肺癌的人群当中,吸烟占85%。

I. 健康素养是指什么

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

提高健康素养的方法与途径[2]
健康素养是衡量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指标,而健康教育则是提高健康素养的一项主要方法。只有通过对健康素养内涵的了解,对健康素养不断深入研究,才能找到有效提高健康素养的正确方法。健康素养主要包括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两方面。提高健康素养,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加强组织领导。卫生部发布公告公布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这是现阶段界定全民健康素养与普及健康知识的基本内容,也是今后评估发布各地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状况的重要依据。各级卫生部门应主动加强部门间的沟通与合作,使健康素养普及工作能够得到各部门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努力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着力解决普及健康素养面临的突出问题以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卫生和健康问题。把健康素养普及纳入社会发展规划,建立长期、稳定、有效的机制,确保政策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

重视健康教育。随着公众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逐渐认识到健康教育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许多疾病的发生与人们不良的生活方式、心理素质、社会和环境因素有关,不卫生的习惯、不科学的生活方式、不健康的行为已成为人类疾病的重要病因。要想减少这类因不良生活习惯、不科学的生活方式引起的疾病,改变行为习惯是关键。而行为习惯的改变主要靠个人,改变的动因在于认识的提高,提高认识的关键在于教育。用教育的手段,普及人们的卫生科学知识,帮助公众树立正确的卫生观念,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建立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以提高公众的自我保健能力。

媒体广泛宣传。研究表明,提高知识和技能最好的方法,是通过现在发达的传媒技术,以视听的形式形象、生动的广泛传播,提高健康信息的可读性。简单的说,就是利用公共媒体的影响力,选择便于理解的信息,传播给人民大众,使大众对健康的含义有初步的理解,对有害的生活习惯有明确的认识,使健康素养初步形成。在利用媒体传播的同时还要注意提高健康信息的可读性,可读性好的健康信息往往可以使目标人群更加顺利、准确地理解其含义。公众对信息的接受,不仅取决于信息本身的难易程度、表达的方式和传播技巧,还受到个人接受度、判断信息能力的影响。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全国爱卫会、卫生部统一部署启动了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各地也应在加强组织协调的基础上,统一组织开展多学科、多领域的健康干预工作,利用开展爱国卫生月、健康教育宣传月等活动,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健康生活“一二一”(日行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健康一辈子)活动,以合理膳食和适量运动为切人点,发动群众参与设计与居民日常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简便易行、能长期坚持、效果明显的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方案。

提高公民健康素养已经在世界各个国家引起高度重视,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政府来作出努力,同时更需要个人对健康负起责任,除了健康素养知识的学习以外,关键要知行合一,认真遵循,才可以终生受益,最终达到提高国民健康素养,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的目标。

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分析[2]
研究表明,最低的健康素养发生在非工业化的非洲国家布基纳法索和尼日尔爾尔的妇女当中,其具有健康素养比例为10%~15%。在工业化国家,缺乏健康素养及技能在穷人、少数民族、失业者、缺乏教育及其他社会经济方面的弱势群体中普遍存在。个体文化程度差异。文化程度是影响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医疗环境中,病人低文化程度会妨碍与医生的交流,使病人往往不能正确理解医生的指令,从而影响医生的诊断;文化程度还会影响个体获取关于自身健康相关的权利和护理方面的关键信息,如低文化程度的慢性病病人不能很好理解关于自己所患疾病治疗和管理的基本信息。低文化程度的个体往往具有较低健康素养。文化程度高的人在阅读理解水平、知识面、分析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等方面优于文化程度低的人,从而可能更准确有效地理解相同的信息。文化程度高者易于采取主动寻求健康知识的行为,并且对自己的健康不良行为产生较强的约束力,对健康行为通过动力定型产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但并不是具有高文化程度的个体就一定具有较高的健康素养。

信息可读性差异。无论是在医疗场所,还是在公共卫生领域,许多普及性的健康相关信息都是以直观、生动的视听材料及书面的形式传递给病人和大众的,如病人手册、出院指南、知情同意书等。但是医学上往往会有很多的专业术语,面对陌生的词汇和概念组成的复杂信息,即使有很高的文化程度,但没有医学背景的人可能难以理解。例如,一个外科医生在帮助家人参加医疗保险时也可能感到困扰,即使是大学教师有时也可能不明白医生的处方或诊断结果,而一个会计师可能不知道应该什么时候去进行健康检查。这些情况的存在并不仅仅是看不懂文字的问题,而是对于健康领域内某些内容缺乏理解。

低健康素养的危害。健康素养水平对健康相关的各个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包括健康知识水平、健康状况和卫生服务的使用。直接的影响包括医患之间不能有效的沟通,患者对自己的权利义务不能充分了解,公众对自身健康的管理失败;间接影响难以测量,可能包括保险问题、医疗保健的获得、错误的生活方式。健康素养低的人不能很好地遵从医嘱或自我保健程序,他们不会预防性的保健,因而住院率比健康素养高的人多两倍。当他们需要治疗时,不能有效地利用复杂的医疗保健系统。例如有研究表明,在调查了某人群健康素养水平及相应疾病的健康知识之后,发现低素养人群只有一半的人了解低血糖的症状,而高素养人群的这一比例为94% ,而且低健康素养的高血压患者很少知道通过控制体重可以降低血压。低健康素养还导致公众和国家卫生投入增加及卫生资源的浪费。

参考文献

J. 健康素养指的是什么

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健康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居民健康素养评价指标纳入到国家卫生事业发展规划之中,作为综合反映国家卫生事业发展的评价指标。

健康素养包括了三方面内容:

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

提高健康素养的方法与途径:

健康素养是衡量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指标,而健康教育则是提高健康素养的一项主要方法。只有通过对健康素养内涵的了解,对健康素养不断深入研究,才能找到有效提高健康素养的正确方法。健康素养主要包括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两方面。提高健康素养,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各级卫生部门]应主动加强部门]间的沟通与合作,使健康素养普及工作能够得到各部门门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努力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着力解决普及健康素养面临的突出问题以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卫生和健康问题。把健康素养普及纳入社会发展规划,建立长期、稳定、有效的机制,确保政策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

重视健康教育。随着公众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逐渐认识到健康教育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许多疾病的发生与人们不良的生活方式、心理素质、社会和环境因素有关,不卫生的习惯、不科学的生活方式、不健康的行为已成为人类疾病的重要病因。

要想减少这类因不良生活习惯、不科学的生活方式引起的疾病,改变行为习惯是关键。而行为习惯的改变主要靠个人,改变的动因在于认识的提高,提高认识的关键在于教育。

用教育的手段,普及人们的卫生科学知识,帮助公众树立正确的卫生观念,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建立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以提高公众的自我保健能力。

阅读全文

与什么是不健康素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山东打加强针健康码变什么颜色 浏览:349
为什么美女下场都不好 浏览:293
乡镇事业编往市里调入哪个单位好 浏览:513
女人如何成为婚姻赢家 浏览:403
没有爱情之前要做什么 浏览:20
爱情受伤的心怎么复原 浏览:842
告别了昨日的爱情叫什么名 浏览:138
如何客观的看待中国经济放缓 浏览:396
社会事业领域主要是哪些工作 浏览:119
村集体经济应该怎么发现 浏览:571
婚姻家庭到底给女人带来什么 浏览:639
38度中国故事酒多少钱 浏览:937
机关事业单位丧葬费怎么领取 浏览:5
经济法哪个版本比较好 浏览:188
我很幸福具体说的什么 浏览:685
78年配90年婚姻怎么样 浏览:444
怎么做真皮和健康 浏览:355
如何让人轻松获得幸福 浏览:686
徐文长是从哪个民间故事出现的 浏览:516
幸福温暖的歌曲有哪些 浏览: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