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样才算健康饮食呢
1切忌:三餐搭配不合理,早餐不吃夜加餐
早餐品种单一,随便吃点应付甚至不吃;中午买快餐吃盒饭,或者出去聚餐;晚上大吃一顿,或者只吃水果;睡觉前再来一顿加餐……这是如今很多人一日三餐的真实写照。然而,该吃的时候饿肚子,不该吃的时候偏偏暴饮暴食,容易诱发消化系统疾病,导致肥胖以及多种慢性病。
建议:早餐质量要高:有主食(面包、粥等)和至少两种蛋白质食物(蛋、奶、肉、豆制品),至少一种蔬菜水果,最好吃点坚果。
午餐的数量充足:主食和菜要吃够,食材品种尽可能多。
晚餐能量低一点:尽量弥补早上和中午没有吃到或没有吃够的食物,比如蔬菜、杂粮和薯类。
睡前尽量不吃夜宵:如果因为工作需要加餐,可以在睡前1~2小时吃,首选牛奶、水果,或热汤面、粥类等食物。
2切忌:食不厌精主食少,不吃粗粮爱细粮
数据显示,我国居民主食吃得越来越少,与30年前相比,每人每天大约少吃了二两主食。主食摄入不足,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过多,容易引发疲劳、记忆力下降、肾功能紊乱等诸多问题。
还有很多人只喜欢精米白面,很少吃粗粮,导致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不足。
建议: 一般成年人每天应摄入谷类食物250~400克,其中包括50~100克粗粮。适当吃些小米、杂豆、薯类等粗杂粮和一些加工精度低的米面。有利于肠道健康,降低患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风险。
3切忌:蔬菜水果量不够,奶豆制品消费少
数据显示,我国居民平均每天只吃半斤左右蔬菜,并以浅色蔬菜为主,水果平均每天只吃一两左右,离每天一斤蔬菜和半斤水果的推荐量还差得远。
奶、豆制品的摄入量更是少得可怜,大城市居民每天喝奶平均不到50克,吃豆制品不到15克,而我国膳食指南推荐每天奶类及制品的摄入量为300克,大豆制品为30~50克。
目前膳食结构导致我国居民普遍缺乏钙、维生素D等营养素,间接导致了骨质疏松等疾病的高发。
建议: 多吃绿、红、黄、紫等深色蔬菜和叶菜,每天吃1~2种水果。
购买新鲜、本地、应季的食物。
每天至少喝半斤奶,多吃豆腐、豆浆等豆制品。
4切忌:烹调重味不科学,油盐摄入均超标
很多家庭做菜都重口味,喜欢用油炸油煎方式烹调食物。我国食用油消费平均每人每天45克以上,吃盐超过10克,远远高于中国营养学会分别推荐的每天25~30克和6克。摄入过量的油、盐会增加患心脏病和高血压的风险。
建议: 烹调多用蒸、煮、炖,少用煎、炸、熏。
少吃盐腌制品、酱制品,减少酱油和鸡精等用量。
烹调蔬菜先洗后切、急火快炒、凉拌可放醋。
5切忌:偏爱超市买熟食,喝汤弃渣丢精华
超市里的熟食含盐量比较高,不适合长期食用,更不适合孩子吃。
还有很多人喜欢煲汤,但却只喝汤,将煲汤的食材(渣)弃去,实际上汤中的营养成分是很少的,营养精华还在食材里。
建议:尽量少吃市售熟食,或搭配新鲜蔬菜吃。
喝汤时要把煲汤的食材也吃掉。
㈡ 如何养成健康饮食习惯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是由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发布,为了提出符合我国居民营养健康状况和基本需求的膳食指导建议而制定的指导性标准文件。那么膳食指南核心推荐的内容有哪些呢?下面详细讲解。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珍惜食物,按需备餐,提倡分餐不浪费。选择新鲜卫生的食物和适宜的烹调方式。学会阅读食品标签,合理选择食品。多回家吃饭,享受食物和亲情。传承优良文化,兴饮食文明新风。
㈢ 如何做到健康饮食
健康饮食应该做到:
1、一日两餐。对于一个身体健康且每天体力消耗不大的人来说,如果每天吃2顿饭,不会带来饥饿感,身体也没有什么不适,那么就可以坚持这么做。一旦决定要这么做的话,就要比正常三餐更注重营养搭配,保证摄入足够的营养。
2、如果习惯一日三餐,三餐在保证定时定量的前提下,具体时间应根据工作起居而定,两餐之间的时间间隔在适宜在4~6个小时。早餐的就餐时间则要根据起床时间而定,起床后半小时进食早餐为宜。没时间吃饭,可以食用大枣、巴旦木、牛奶、酸奶等营养价值比较高的零食,千万不要一直饿着,否则不但伤胃,消化道分泌消化液的能力也会发生紊乱。
3、“早吃好,中吃饱,晚吃少”。早上吃好,意思是质量要高,体现在食物营养平衡上:不仅有主食,还至少有两种蛋白质食物及至少一种蔬菜和水果。午餐的数量要充足,就是所谓饱,主食和菜肴都要吃够,食材品种尽可能多一点。晚上吃少,是热量低一点,油少一点,而且要尽量弥补早上和中午没有吃到或没有吃够的食物,比如蔬菜、杂粮和薯类。
4、实现饭后不犯困。第一要把一部分的白米、白面换成杂粮,比如说把白米饭换成加了糙米和燕麦的饭。第二就是多吃蔬菜,而且最好是先吃蔬菜后吃饭,这样血糖不会升得那么猛,也不容易犯困。第三,午餐要清淡一些,少吃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
5、夜宵吃得健康。首先,要低脂肪,少能量,营养价值高一些;其次,要容易消化,不给胃肠增加负担,不影响餐后的工作;第三,体积尽量大一点,并且有足够的饱腹感;第四,不要引起兴奋,最好有利于入睡。建议大家在睡前1~2小时吃夜宵。比如说,计划11点多睡觉,则在9点半时吃夜宵。
6、晚餐禁食不可取。大部分人都是早餐吃得很少,中午吃得很差,就靠晚餐这一顿把营养补回来,但如果把晚餐舍弃了,等于一天要损失40%~50%的营养供应,这样就会引起身体代谢紊乱,体能下降,容易出现多种营养素供应不足的情况。
㈣ 如何健康饮食
㈤ 如何才能做到健康饮食
如何才能做到健康饮食?1、选择清淡的口味
重口味的食物固然下饭,固然吃起来比较香,但是对于健康是没有好处的。想要让身体变得更加的强壮,就得选择清淡的口味,选择清淡的饮食。口味重的食物里面还有大量的盐分,盐分超标会增加人们得高血压的风险。另外,重口味的食物油脂含量也很高,会让人变得肥胖,对身体更是产生了很多健康方面的隐患。
2、选择在家做饭
相对于在餐馆用餐,在家做饭更加健康。在家做饭能够保证食材的干净、卫生,能够保证食材的新鲜,还能够决定选择健康的烹饪方式,决定放多少调料。常常在外面吃饭,经常吃一些重盐、重油的重口味食物,虽然味蕾得到满足,但是不健康。
3、多吃天然的食物
所谓天然的食物,是不经过二次加工的食物,生长出来就直接被人们食用,又天然又健康。跟天然的食物相对应的就是多次加工的食物,在加工的过程中会添加很多防腐剂、添加剂、色素、香料等,这些添加的成分很少是天然的,是化学的产物,对人体健康有害。
4、种类要多,要有花样
世界上不存在一种食物能够满足人体日常所需的全部营养,想要更加健康,必须得让食物具有多样性。这一点其实关系着食物搭配的问题,不管是三餐中的哪一餐都要认真地搭配食物,要让人们真正的从食物中获取足够的营养。正餐应该包括主食、肉类、蛋类、蔬菜等食物,大家不能嫌麻烦,应该真正的钻研进去,每一餐都得搭配的又好吃又营养。
5、增添粗粮
现如今绝大多数的人都是选择细粮,粗粮吃得很少,其实这样是不健康的,想要健康的饮食就得在正餐当中搭配进一些粗粮。粗粮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能够保证肠道的畅通,预防便秘。而且有些粗粮当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族元素,能够满足人体日常所需。
健康的饮食离不开人的钻研,食物并不能只解决饥饿问题,还得满足人们日常所需的营养。以上便是健康饮食的几个细节,希望大家能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到位。
㈥ 如何饮食才能吃出健康吗
饮食上将五谷、蔬菜、水果、肉蛋奶搭配均衡,主食还是以五谷杂粮为主,搭配蔬菜、水果、坚果、菌菇,以及瘦肉、鸡蛋、牛奶。烹饪方式以炖、煮、蒸、焯等为主,食物原材料宜选择新鲜无污染。尽量少吃油炸、烟熏、盐糖腌渍、腊味以及方便食品、快餐。此外,每餐七成饱,早餐与午餐、晚餐的热量比例可以为3:2:1或者3:2:2。避免吸烟、酗酒,少喝浓茶、咖啡等等都是健康的饮食方法。
㈦ 生活中如何健康饮食
合理营养又称平衡膳食,是指供给机体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合适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并与机体的需要保持平衡,进而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的膳食。其基本要求如下:
第一,提供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合适的营养素。中国营养学会将人类食物分为五大类:第一类是谷类和薯类,谷类包括米、面、杂粮,薯类包括马铃薯、木薯、甘薯等。第二类为动物性食品,包括肉、禽、鱼、奶、蛋等。第三类为豆类和坚果,包括大豆、其他干豆类及花生、核桃、杏仁等坚果类。第四类为蔬菜、水果和菌藻类。第五类为纯能量物质,包括动植物油、淀粉、食用糖和酒。建议每日膳食应包含以上五大类食物,每类食物选2~4种,一日至少吃10~20种食物,达到30种以上最佳。
第二,保证食物安全。食物不得含有对人体造成危害的各种有害因素,且应保持食物的新鲜卫生,以确保居民生命安全。一旦食物受到有害物质污染或发生腐败变质,食物中营养素就会破坏,不仅不能满足机体的营养需要,还会造成人体急、慢性中毒,甚至致癌。
第三,科学烹调加工。食物经科学加工与烹调,目的在于消除食物中的抗营养因子和有害微生物、提高食物的消化率、改变食物的感官性状和促进食欲。
第四,合理的进餐制度和良好的饮食习惯。根据不同人群生理条件、劳动强度以及作业环境、对进餐制度给予合理安排。合理的进餐制度有助于促进食欲和消化液定时分泌,使食物能够得到充分消化、吸收和利用。成年人应采取一日三餐制,并养成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饮暴食等良好的饮食习惯。
合理营养又称平衡膳食,是指供给机体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合适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并与机体的需要保持平衡,进而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的膳食。其基本要求如下:第一,提供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合适的营养素。中国营养学会将人类食物分为五大类:第一类是谷类和薯类,谷类包括米、面、杂粮,薯类包括马铃薯、木薯、甘薯等。第二类为动物性食品,包括肉、禽、鱼、奶、蛋等。第三类为豆类和坚果,包括大豆、其他干豆类及花生、核桃、杏仁等坚果类。第四类为蔬菜、水果和菌藻类。第五类为纯能量物质,包括动植物油、淀粉、食用糖和酒。建议每日膳食应包含以上五大类食物,每类食物选2~4种,一日至少吃10~20种食物,达到30种以上最佳。第二,保证食物安全。食物不得含有对人体造成危害的各种有害因素,且应保持食物的新鲜卫生,以确保居民生命安全。一旦食物受到有害物质污染或发生腐败变质,食物中营养素就会破坏,不仅不能满足机体的营养需要,还会造成人体急、慢性中毒,甚至致癌。第三,科学烹调加工。食物经科学加工与烹调,目的在于消除食物中的抗营养因子和有害微生物、提高食物的消化率、改变食物的感官性状和促进食欲。第四,合理的进餐制度和良好的饮食习惯。根据不同人群生理条件、劳动强度以及作业环境、对进餐制度给予合理安排。合理的进餐制度有助于促进食欲和消化液定时分泌,使食物能够得到充分消化、吸收和利用。成年人应采取一日三餐制,并养成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饮暴食等良好的饮食习惯。
㈧ 怎么样的饮食才是健康的
健康饮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每天的膳食当中应该要多种多样,比如要有蔬菜,有水果,还要有奶类和蛋类以及大豆类。第二,饮食要均衡,不可以挑食。第三,要低盐低脂饮食,不可以吃高糖的食物。要以清淡饮食为主,不要吃油炸、油煎的食品,要限制喝酒的量。第四,不可以吃油腻的食物,也就是指不要吃高脂肪的食物。
第四,健康饮食应该固定时间,一天三次,规律饮食。
第五,对于饮食方面,应该多吃一些粗纤维,容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少吃一些富含高胆固醇,高热量,油炸食品,同时在饮食之外,还可以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矿物质的食物,比如樱桃,葡萄,橘子,橙子等。
第六,在健康饮食后,还可以进行适当的运动,比如耍太极,散步等有氧运动,这个时候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加快食物的消化,保持一个健康的生态。
㈨ 每天怎么吃才能健康饮食
每天怎么吃最健康
1. 首要。一日三餐需求做到科学定量。目前科学的食量份额为3:4:3,及早餐占30%,中餐占40%,晚餐占30%。可是,关于不同的人群,因其身高、体重、身体质量及日常耗费不同而有所不同。成年人一天需摄入的热量约1500-2000大卡(其间每克脂肪含热量为9大卡;每克碳水化合物含热量为4大卡;每克蛋白质含热量为4大卡)。而关于性别又有差异:一般女人每天需求1500-2000大卡,一般男性需求2000-2400大卡。
2. 合理安排一日三餐时间。科学发现,一般的,混合食物在肠胃里停留的时间大约为5个小时,所以两餐时间间隔为5个小时为好。一般的,比较科学的进餐时间为:早餐:7点至8点 ,午餐:12点至13点 ,晚餐:17点至19点 。
3. 普通成人早餐所占的热量比例为30%。按照2000大卡来计算,应该摄入的热量约为600大卡。食物的选择:主食,如面包,馒头,粥,面食。这些食物包含的淀粉多,满足能量的摄入;还需要增加适当的蛋白质类食品,如:牛奶,豆浆,鸡蛋等。
4. 一般成人午饭所占的热量份额为40%。依照2000大卡来核算,应该摄入的热量约为800大卡。食物的挑选:主食,主要是包括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米饭、面制品(如馒头、面条、大饼、玉米发糕等)。一般在150-200克左右。副食,主要是富含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的食物。如肉类、蛋类、奶类、豆制品类、海产品、蔬菜类等。一般在240~360克左右。根据需要,恰当调整。
5. 普通成人晚餐所占的热量比例为30%。按照2000大卡来计算,应该摄入的热量约为600大卡。由于晚餐比较接近睡眠时间,不宜吃得太饱。食物的选择方面应该是含纤维和碳水化合物多的食物。主要有,米饭、稀饭、面食、少量油脂食物(如鱼类)、蔬菜、水果等。主食类满足碳水化合物的需求,蔬菜水果则可以满足纤维的摄入,从而有益于消化。
6. 除了正餐。适量加餐。早餐后10点左右,弥补适当的低脂肪的碳水化合物,如生果;午饭后15点左右,这时人体中葡萄糖的含量现已降至午饭后的最低点。因而,你能够吃一些坚果、爆米花、干鲜生果等食物弥补。 晚餐后不主张加餐,由于晚餐吃得太撑,不益于食物的消化,对肠胃也不好。
7. 每天适当的运动和锻炼,是保证一个人身体健康的前提条件。生命在于运动,适当的运动,如跑步,打球,散步等,可以增加人体的免疫能力,强身健体。注意的是,对于运动量大的人群,相应的所需的热量应该适当的增加,同时制定适合自己的食谱,相信,健康将会伴你一路前行。
如何做到合理膳食
①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
谷类食物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及B族维生素,人们应保持每天适量的谷类食物摄入,另外注意粗细搭配,经常吃粗粮、杂粮和全谷类食物。
②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蔬菜水果是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的重要来源,水分多,能量低。薯类含有丰富的淀粉、膳食纤维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富含蔬菜、水果和薯类的膳食对保持肠道正常功能,提高免疫力,降低患多种慢性疾病风险有重要作用。
③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
奶类除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外,含钙量较高,且利用率也很高,是膳食钙质的极好来源。大豆富含优质蛋白质、必需脂肪酸、B族维生素、维生素E和膳食纤维等营养素。
④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
鱼、禽、蛋和瘦肉均属于动物性食物,是人类优质蛋白、脂类、脂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良好来源,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⑤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
脂肪摄入过多是引起肥胖、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盐的摄入量多与高血压的患病率密切相关。因此建议大家养成清淡少盐的膳食习惯,不要摄入过多动物性食物和油炸、烟熏、腌制食物。
⑥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的身体活动减少,进食量却相对增加,导致我国居民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正逐年增长,这是许多慢性疾病发病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应保持进食量和运动量的平衡,不要每顿饭都吃到十成饱,且养成天天运动的习惯。
⑦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
合理安排一日三餐,进餐定时定量。可根据职业、劳动强度和生活习惯进行适当调整,尤其注意晚餐要适量,以脂肪少、易消化的食物为宜。零食作为一日三餐之外的营养补充,可以合理选用,但不宜食用过多。
⑧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
饮水应少量多次,要主动,不要感到口渴时再喝水。饮料最好选择白开水,某些添加了一定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饮料,适合热天户外活动和运动后饮用,多数饮料都含有一定量的糖,大量饮用会造成体内能量过剩。
⑨如饮酒应限量
无节制的饮酒,会使食欲下降,食物摄入量减少,以致发生多种营养素缺乏、急慢性酒精中毒、酒精性脂肪肝,严重时还会造成酒精性肝硬化。过量饮酒还会增加患高血压、中风等疾病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