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人体红细胞正常含量为多少
正常值:
正常参考值:显微镜统计数法:M(男):400万-550万/μlF(女):350万-500万/μl血球计数仪:儿童600万-700万/μl
显微镜计数法:手指血10微升
自动血细胞分析仪:静脉血1~2ml,EDTA-K2抗凝
生理情况下,人体每天约有1/120红细胞衰亡,同时,又有1/120的红细胞产生,使红细胞的生成与衰亡保持动态平衡。多种原因可使这种平衡遭到破坏,导致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数量减少或增多
【正常参考值】
成年女性:3.5~5.0×1012/L
成年男性:4.2~5.2×1012/L
男新生儿:4.0~5.5×1012/L
女新生儿:6.0~7.0×1012/L
⑵ 人体每天能造多少血液,即人的造血速度
人体造血多少是根据细胞死亡时间定,没有具体量。因人而异,年幼时造血量多,年长时造血量少。
血液容量恢复很快的,一般在24小时就恢复的,血细胞恢复比较慢,其中红细胞恢复最慢,一般需要2-3个月。另外,血浆蛋白细胞需要一月左右恢复。
一般情况下,每人每天都有40ml的血细胞衰老死亡。同时,也有相应数量的细胞新生。血液的功能包含血细胞功能和血浆功能两部分,有运输、调节人体温度、防御、调节人体渗透压和酸碱平衡四个功能。
(2)健康人一天有多少毫升红细胞衰亡扩展阅读
补血食物
1、面筋。原因面筋的铁质含量相当丰富,可以补铁,进而可以补血。
2、黑豆。黑豆具有生血的功效,各人有各人吃黑豆的方法。
3、金针菜。金针菜富含铁,同时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C、蛋白质、脂肪及秋水仙醉碱等。
4、发菜。发菜富含铁质。如果用发菜煮汤做菜,具有补血的功效。
5、胡萝卜。胡萝卜富含维生素B、维生素C,同时又含有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可以补血,如果用胡萝卜煮汤,可以补血,也可以把胡萝卜榨汁,加入蜂蜜当饮料喝。
6、龙眼肉。龙眼肉含丰富的铁质,还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B和葡萄糖、蔗糖等,可以补血,也可以对治疗健忘、心悸、神经衰弱和失眠症有帮助。
⑶ 正常人血液中每毫升红细胞数量是多少个
红细胞为3.5--5.5x10的12次方
白细胞为4--10x10的9次方
红细胞低有可能是溶血或血注液稀;高有可能是造血功能过强或者血液浓缩!
白细胞高为炎症表现
⑷ 健康人体一般明天有多少毫升血液中的红细胞衰老死亡
病情分析: 成人体内大约有2~3×10的13次方个红细胞(女性大约为4~5百万/微升血液,男性为5~6百万/微升血液)。
意见建议:红细胞不断进行新生和破坏,根据同位素的实验证明其寿命为100—120天,你说的多少毫升血液中的红细胞衰老死亡这个是没有定论的,血液里面的红细胞都是有一个代谢的周期的,不是你说的有部分代谢其他的不新生和破坏得
⑸ 红细胞~~~
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是高等生物体内负责运载氧的一种蛋白质。
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由四个亚基构成,分别为两个α亚基和两个β亚基,在与人体环境相似的电解质溶液中血红蛋白的四个亚基可以自动组装成α2β2的形态。
血红蛋白的每个亚基由一条肽链和一个血红素分子构成,肽链在生理条件下会盘绕折叠成球形,把血红素分子抱在里面,这条肽链盘绕成的球形结构又被称为珠蛋白。血红素分子是一个具有卟啉结构的小分子,在卟啉分子中心,由卟啉中四个吡咯环上的氮原子与一个亚铁离子配位结合,珠蛋白肽链中第8位的一个组氨酸残基中的吲哚侧链上的氮原子从卟啉分子平面的上方与亚铁离子配位结合,当血红蛋白不与氧结合的时候,有一个水分子从卟啉环下方与亚铁离子配位结合,而当血红蛋白载氧的时候,就由氧分子顶替水的位置。
血红蛋白与氧结合的过程是一个非常神奇的过程。首先一个氧分子与血红蛋白四个亚基中的一个结合,与氧结合之后的珠蛋白结构发生变化,造成整个血红蛋白结构的变化,这种变化使得第二个氧分子相比于第一个氧分子更容易寻找血红蛋白的另一个亚基结合,而它的结合会进一步促进第三个氧分子的结合,以此类推直到构成血红蛋白的四个亚基分别与四个氧分子结合。而在组织内释放氧的过程也是这样,一个氧分子的离去会刺激另一个的离去,直到完全释放所有的氧分子,这种有趣的现象称为协同效应。
血红素分子结构由于协同效应,血红蛋白与氧气的结合曲线呈S形,在特定范围内随着环境中氧含量的变化,血红蛋白与氧分子的结合率有一个剧烈变化的过程,生物体内组织中的氧浓度和肺组织中的氧浓度恰好位于这一突变的两侧,因而在肺组织,血红蛋白可以充分地与氧结合,在体内其他部分则可以充分地释放所携带的氧分子。可是当环境中的氧气含量很高或者很低的时候,血红蛋白的氧结合曲线非常平缓,氧气浓度巨大的波动也很难使血红蛋白与氧气的结合率发生显着变化,因此健康人即使呼吸纯氧,血液运载氧的能力也不会有显着的提高,从这个角度讲,对健康人而言吸氧的所产生心理暗示要远远大于其生理作用。
除了运载氧,血红蛋白还可以与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氰离子结合,结合的方式也与氧完全一样,所不同的只是结合的牢固程度,一氧化碳、氰离子一旦和血红蛋白结合就很难离开,这就是煤气中毒和氰化物中毒的原理,遇到这种情况可以使用其他与这些物质结合能力更强的物质来解毒,比如一氧化碳中毒可以用静脉注射亚甲基蓝的方法来救治。
血红素和珠蛋白构成的缀合蛋白质,是脊椎动物血液的有色成分。其主要功能是运输氧,也有维持血液酸碱平衡的作用。血红素是含2价铁的卟啉化合物。铁有6个配位键,其中4个与血红素的环状结构相连,并与之处在同一平面中。另2个配位键中的一个与蛋白质部分相连,还有1个则连接氧。珠蛋白含有4个亚基(α2β2),每个亚基连接1个血红素辅基。人和许多动物血红蛋白α链(含141个氨基酸残基)和β链(含146个氨基酸残基)的氨基酸序列已确定,也已用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测定其四级结构。血红蛋白基因的点突变导致异常血红蛋白的产生。已发现数百种异常血红蛋白,其中只有一小部分引起疾病发生,最常见也最了解的疾病是镰刀形红细胞贫血病。
血红蛋白的四级结构对其运氧功能有重要意义。它能从肺携带氧经由动脉血运送给组织,又能携带组织代谢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经静脉血送到肺再排出体外。现知它的这种功能与其亚基结构的两种状态有关,在缺氧的地方(如静脉血中)亚基处于钳制状态,使氧不能与血红素结合,所以在需氧组织里可以快速地脱下氧;在含氧丰富的肺里,亚基结构呈松弛状态,使氧极易与血红素结合,从而迅速地将氧运载走。亚基结构的转换使呼吸功能高效进行。
氰化高铁法:手指血20微升
自动血细胞分析仪:静脉血1~2毫升,EDTAK2抗凝
生理情况下,人体每天均约有1/120红细胞衰亡,同时,又有1/120的红细胞产生,使红细胞的生成与衰亡保持动态平衡。多种原因可使这种平衡遭到破坏,导致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数量减少或增多。
【正常参考值】
成年男性:120~160g/L
成年女性:110~150g/L
新生儿:170~200g/L
儿童:110~160g/L
⑹ 健康人体一般每天大约有多少毫升血液中的红细胞衰老死亡
1)在人体的血细胞中,白细胞具有防御疾病的作用,当人体出现炎症的时候,白细胞的数目就会急剧增多,来吞噬病菌.若给患者肌肉注射消炎药,药物经过的路线为: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所以首先到达的是心脏的右心房.
(2)在静脉血管内有静脉瓣,其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使血液只能从身体各部流回心脏.当用止血带结扎上臂后,血液无法从身体各部流回心脏,所以止血带的下方的血管会隆起.在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3)正常人的心脏心房之间、心室之间是互不相通的,爬行类的心脏里有不完全的隔膜.
(4)当膈肌收缩时,是吸气,气体进入肺,所以外界空气的气压大于肺内的气压,人体的呼吸方式叫做被动呼吸.也就是说,我们并非主动把气体吸进去,而是让大气压把空气送进去.当人吸气时,胸膈肌下降,胸廓容积增大,肺叶内气压下降,小于大气压,空气就被压进了我们的肺叶了.应该是胸廓的气压小于肺叶内气压. (5)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会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包括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这些物质进入肾小管外部的毛细血管,被送回血液;剩下的其他物质,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所以,正常人尿液与原尿相比不含葡萄糖.人在刚刚进食后,淀粉消化后的最终产物葡萄糖进入血液循环,从而使得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增加,而后随着时间的延长,由于胰岛素的作用,分解了血液中的葡萄糖,从而使得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下降. 故答案为:(1)防御疾病;右心房;(2)静脉瓣;同型血;(3)左右心室相通;(4)b、a、c; (5)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⑺ 人体内大概有多少个红细胞
成年人每毫升血液含红细胞的正常值为:女性350万~450万,男性400万~500万。
⑻ 生物题:人体内每秒产生多少红细胞,好评哦
正常值:
正常参考值:显微镜统计数法:M(男):400万-550万/μlF(女):350万-500万/μl血球计数仪:儿童600万-700万/μl
显微镜计数法:手指血10微升
自动血细胞分析仪:静脉血1~2ml,EDTA-K2抗凝
生理情况下,人体每天约有1/120红细胞衰亡,同时,又有1/120的红细胞产生,使红细胞的生成与衰亡保持动态平衡。多种原因可使这种平衡遭到破坏,导致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数量减少或增多
【正常参考值】
成年女性:3.5~5.0×1012/L
成年男性:4.2~5.2×1012/L
男新生儿:4.0~5.5×1012/L
女新生儿:6.0~7.0×1012/L
⑼ 健康人献血后,红细胞多长时间可恢复正常 健康人献血后,白细胞多长时间可恢复正常
献血,采集的是全血,里面有一半多一点是血浆,接近一半是红细胞,还有很少量的白细胞和血小板。
一次献血400毫升,从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影响看可以忽略。
血浆的影响也很小,因为血浆更新很快,损失220毫升血浆,几个小时内就补足了。
献血前检测血红蛋白(红细胞),保证献血后不会到贫血程度,就是说即使献血后红细胞也足够自身使用。从这个角度说,献血不影响身体的健康和血液正常循环。
献血后,总血液很快就补足了失去的400毫升,红细胞相对减少了接近十分之一,然后自身加快红细胞生成,大约半个月以后,能完全达到献血前水平。
说明,红细胞的生命周期是120天左右,这健康的人(50公斤体重),每天新生40毫升左右,衰亡40毫升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