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名人不等于幸福的例子
幸福是一个比较级,用心发现就会幸福,
‘贰’ 哪些名人本来是不如意的,后来找到合适自己的事业,就成功了。要具体事例。
亚伯拉罕·林肯(1809-1865 ),美国第16任总统。
1809年2月12日,林肯出生在肯塔基州哈丁县一个清贫的农民家庭,他的父亲和当时大多数美国农民一样,有很大的地需要辛苦耕种同时还要做这做那,曾经做过鞋匠、伐木工人和木匠等。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的童年
亚伯拉罕·林肯(8张)是“一部贫穷的简明编年史”。小时候,他帮助家里搬柴、提水、做农活等。 父母是英国移民的后裔,他们以种田和打猎为生。1816年,林肯全家迁至印第安纳州西南部,开荒种地为生。9岁的时候,林肯的母亲就去世了。
一年后,父亲与一位寡妇结婚。继母慈祥勤劳,对待前妻的子女如同己出。林肯也敬爱继母,一家人生活得和睦幸福。由于家境贫穷,林肯受教育的程度不高。为了维持家计,少年时的林肯当过俄亥俄河上的摆渡工、种植园的工人、店员和木工。18岁那年,身材高大(1.93米)的林肯为一个船主所雇佣,与人同乘一条平底驳船顺俄亥俄河而下,航行千里到达奥尔良。
在25岁以前,林肯没有固定的职业,四处谋生。成年后,他成为一名当地土地测绘员,因精通测量和计算,常被人们请去解决地界纠纷。在艰苦的劳作之余,林肯始终是一个热爱读书的青年,他夜读的灯火总要闪烁到很晚很晚。在青年时代,林肯通读了莎士比亚的全部着作,读了《美国历史》,还读了许多历史和文学书籍。他通过自学使自己成为一个博学而充满智慧的人。在一场政治集会上他第一次发表了政治演说。由于抨击黑奴制,提出一些有利于公众事业的建议,林肯在公众中有了影响,加上他具有杰出的人品,1834年他被选为州议员。
两年后,林肯通过自学成为一名律师,不久又成为州议会辉格党领袖。1834年8月,25岁的林肯当选为州议员开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同时管理乡间邮政所,也从事土地测量,并在友人的帮助下钻研法律。几年后,他成为一名律师。积累了州议员的经验之后,1846年,他当选为美国众议员。1847年,林肯作为辉格党的代表,参加了国会议员的竞选,获得了成功,第一次来到首都华盛顿。在此前后,关于奴隶制度的争论,成了美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在这场争论中,林肯逐渐成为反对蓄奴主义者。他认为奴隶制度最终应归于消灭,首先应该在首都华盛顿取消奴隶制。代表南方种植园主利益的蓄奴主义者则疯狂地反对林肯。1850年,美国的奴隶主势力大增,林肯退出国会,继续当律师。
1860年,林肯成为共和党的总统候选人,11月,选举揭晓,以200万票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但在奴隶主控制的南部10个州,他没有得到1张选票。
1865年4月14日晚10时15分,林肯在华盛顿的福特剧院遇刺,次日身亡。5月4日,林肯葬于橡树岭公墓。林肯领导美国人民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促进了美国历史的发展,一百多年来,受到美国人民的尊敬。由于林肯在美国历史上所起的进步作用,人们称赞他为“新时代国家统治者的楷模”。
亚伯拉罕·林肯是美国第 16 任总统,是世界历史中最伟大的人物之一,领导了拯救联邦和结束奴隶制度的伟大斗争。人们怀念他的正直、仁慈和坚强的个性,他一直是美国历史上最受人景仰的总统之一。尽管他在边疆只受过一点儿初级教育,担任公职的经验也很少,然而,他那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厚的人道主义意识,使他成了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
有一个人,一生中经历了1009次。但他却说:一次成功就够了。5岁时,他的父亲突然病逝,没有留下任何财产。母亲外出做工。年幼的他在家照顾弟妹,并学会自己做饭。12岁时,母亲改嫁,继父对他十分严厉...
有一个人,一生中经历了1009次。但他却说:“一次成功就够了。”
5岁时,他的父亲突然病逝,没有留下任何财产。母亲外出做工。年幼的他在家照顾弟妹,并学会自己做饭。
12岁时,母亲改嫁,继父对他十分严厉,常在母亲外出时痛打他。
14岁时,他辍学离校,开始了流浪生活。
16岁时,他谎报年龄参加了远征军。因航行途中晕船厉害,被提前遣送回乡。
18岁时,他娶了个媳妇。但只过了几个月,媳妇就变卖了他所有的财产逃回娘家。
20岁时,他当电工、开轮渡,后来又当铁路工人,没有一样工作顺利。
30岁时,他在保险公司从事推销工作,后因奖金问题与老板闹翻而辞职。
31岁时,他自学法律,并在朋友的鼓动下干起了律师行当。一次审案时,竟在法庭上与当事人大打出手。
32岁时,他失业了,生活非常艰难。
35岁时,不幸又一次降临到他的头上。当他开车路过一座大桥时,大桥钢绳断裂。他连人带车跌到河中,身受重伤,无法再干轮胎推销员工作。
40岁时,他在一个镇上开了一家加油站,因挂广告牌把竞争对手打伤,引来一场纠纷。
47岁时,他与第二任妻子离婚,三个孩子深受打击。
61岁时,他竞选参议员,但最后落败。
65岁时,政府修路拆了他刚刚红火的快餐馆,他不得不低价出售了所有设备。
66岁时,为了维持生活,他到各地的小餐馆推销自己掌握的炸鸡技术。
75岁时,他感到力不从心,因此转让了自己创立的品牌和专利。新主人提议给他1万股,作为购买价的一部分,他拒绝了。后来公司股票大涨,他因此失去了成为亿万富翁的机会。
83岁时,他又开了一家快餐店,却因商标专利与人打起了官司。
88岁时,他终于大获成功,全世界都知道了他的名字。
他,就是肯德基的创始人——哈伦德·山德士。他说:“人们经常抱怨天气不好,实际上并不是天气不好。只要自己有乐观自信的心情,天天都是好天气。”
美固硬派影星希尔维斯特?史泰龙一度受雇打扫狮子笼。15岁的时候。他的同学们把他选为“最有可能在电椅上了结一生的人”。上个世纪60年代,史泰龙在迈阿密大学上了三年学。还差一点点学分他就可以毕业了,但他决定放弃学业,开始演员的生涯。他出演主角的第一部片子是个色情片.在其中他被称为种马。但随着他的名声渐起,这部片子被重新剪辑,去掉了露骨的色情内容。他也被以“意大利种马”的绰号重新包装,这个称呼一直用在《洛奇》系列影片之中。如今已经找不到他当年拍撮的色情片片断了。
古巴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曾是个遭遇挫败的棒球手。一直有传闻说。卡斯特罗曾经是个有天赋的棒球队员,还试图进入美国的职业队。这完全是一种误传。卡斯特罗在学校时的确打过棒球。在1946年哈瓦那商业和法律学院的校内比赛中,他是个没有取得名次的棒球队的投球手.他当时主要的精力用在了研读法律课程上,而不是去赢得比赛。在毕业后的1950年到1952年期间,卡斯特罗在哈瓦那从事革命工作。首次发动的起义失败后,他被关
押了一段时间,随后在墨西哥和美田度过了几年的流亡生涯。他最终在1959年成为古巴的最高领导人。
老牌歌星罗德?斯蒂伍德曾是个掘墓人。他是家里五个孩子中最小的,出生在伦敦北部的海格特。他的父母在那里拥有一个卖报刊的小店。就在斯蒂伍德出生前几分钟,纳粹德固的一枚V一2导弹划破天空。击中了街对面的海格特警察局.斯蒂伍德少年时曾在凯尔特人和布伦特福德足球俱乐部接受过训练,随后干过一段时间掘墓人的工作.上个世圮60年代早期,他加入民谣歌手魏兹?琼斯在欧洲的退回街头演唱,结果在西班牙因街头流浪被驱逐出境。
周星驰于1962年出生于九龙一个贫民家庭,家中有四兄弟姐妹,母亲数次改嫁,后来参加了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但在第一次甄选考试中遭到淘汰。落选后他几经转折,才进入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第十一期的夜训班1983年正式毕业后,周星驰被安排到儿童节目《430航天飞机》担任主持人。除此以外一度只能在许多TVB的电视连续剧出任临时演员。周星驰于工作之余学习演技[1],直到1987年才有机会于《生命之旅》、《斗气一族》、《阿德也疯狂》、《大都会》寥寥几部剧集里担任配角,但是他没有有被环境限制,一直努力学习演艺知识,后来终于一飞冲天,无厘头,大兴于天下。
1.商场售货员———张曼玉
张曼玉在入行之前是一名商场售货员
作为最杰出的华人影星之一张曼玉以其自身无法阻挡的魅力迷倒了万千影迷,生活中见她本人一面非常不容易,殊不知她在入行之前是一名商场售货员,在她成名之前只要你去她工作的的商场买东西,就随时可以见到她,而且会得到她的热情服务。张曼玉并没有梦想自己成为明星,她最大的梦想是能成为一名空姐。但一次选美比赛却改变了她的一生。
2.酒店服务员———周润发
家境贫寒的发哥迫于生计到酒店做起了服务员
周润发出生在香港南丫岛的贫民窟里,那时的香港没有希望工程,家境贫寒的发哥中学毕业后就无缘继续读书了,迫于生计到酒店做起了服务员。想来当年的发哥为生活所迫并无后来“小马哥”或“许文强”的风采,否则工作勤劳积极努力的他,也不会常受客人奚落白眼了。
3.发廊理发师———刘德华
天王刘德华初入社会的第一份工作是理发师
今天风光无限的天王刘德华当年初入社会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发廊的理发师。当年被刘德华服务过的客人现在一定后悔,当初留一张照片多好。刘德华说他曾经给许多人做过头发,比如曾志伟、谭咏麟、汤镇业……谁知道,日后刘德华却成为天王中的天王。
4.粉丝推销员———李宗盛
宗盛大哥在一家粉丝厂做过业务员
很多人都知道李宗盛家里是开煤气行的,虽算不上大富之家,但是生活在小业主的家庭里,日子过得还算不上清苦。那时还很年轻的宗盛大哥常常帮家里送煤气。后来,服完兵役的李宗盛,到一家粉丝厂做起了业务员,推销粉丝。日后功成名就的李宗盛很少向人提及有这么一段过去。每次碰到他的时候,有一个问题一直不好意思问他,“宗盛大哥,你还喜欢吃粉丝吗?”
5.商场促销员———梁朝伟
梁朝伟的第一份工作是电器商场售货员
和他的黄金搭档张曼玉真是有缘,不仅两人在银幕上配合的十分默契,连出道之前的经历两人也出奇的相似。中学毕业成绩很好但是家境很差的梁朝伟也没钱念书,找到了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电器商场当是售货员。
6.歌厅女招待———张柏芝
来自单亲家庭的张柏芝做过歌厅女招待
张柏芝来自一个单亲家庭。张柏芝的父母很早就离婚了,母亲三次改嫁,她与弟弟是同母异父所生。13岁的时候随母亲到澳洲。因为没有钱吃饭、没有钱交学费,张柏芝开始了半工半读的生活,一天两份工作。早上在马来餐厅上班,晚上就到酒楼做服务员,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好几年。在卡拉ok里面做招待,做过装修房子的工人,手上经常受伤,整天把自己弄得脏兮兮的。所以张柏芝从出道的第一天就说自己:“我从来就不是玉女!”
7.染化厂电工——毛阿敏
雍容华贵的毛阿敏早年只是一位纺织女工
毛阿敏是上海人,集江南姑娘的天生丽质与大上海的雍容华贵为一身。很难想象,阿敏早年只是一位纺织女工,具体的工作为上海染化七厂的电工学徒。但毛阿敏始终没有放弃自己对音乐的喜爱。1985年,毛阿敏从上海参军入伍到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后投身到着名作曲家谷建芬门下,与谢晓东,那英等一起接受了谷老师的悉心调教,并在1986年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荣获通俗唱法第三名。后凭借一曲《绿叶对根的情谊》获第四届贝尔格莱德国际音乐节流行歌曲演唱的第三名,成为中国歌坛大腕。
8.铁路工人———张国立
张国立中学毕业后当上了铁路工人
张国立出生在天津,父亲在铁路系统工作。张国立在陕西读完了小学,中学毕业后由于父亲的原因当上了铁路工人。后来,因为会说普通话而被调进宣传队当了报幕员。1974年西安电影制片厂要拍一部关于铁路方面的戏,他被选上演了一个角色,就此他的人生发生了重大的转折。之后张国立主演了《死水微澜》等剧而名声鹊起,《红楼梦》热播后更成功追求到了当时美艳动人的王熙凤——邓婕,开始了影视圈里的黄金夫妻档生涯。
9.锅炉工———孙楠
孙楠的第一份正式工作是“司炉工”
学生时代的孙楠囊中羞涩,为了多攒一点零用钱,就到建筑工地帮人推砖,几天下来居然挣了二百多块钱。也算是勤工俭学的模范了。孙楠的第一份正式工作是“司炉工”,说白了也就是锅炉工,后来孙楠到铅笔厂给铅笔刷油漆。成名之前的孙楠是真正的工人阶级!
10.棉纺工人———张艺谋
刚满21岁的张艺谋就进入棉纺织厂做操车工
张艺谋原名张诒谋,是他父亲起的名,后来拍电影后,该成张艺谋。1972年只有初中文化,刚满21岁的张艺谋就进入陕西咸阳第八棉纺织厂,作为乾县下乡学生分来的,刚开始只是普通的操车工。1974年,张艺谋在咸阳第八棉纺织厂织袜车间工艺室搞宣传,主攻摄影、绘画。 当时的工资是每月30.2元,他省吃俭用积攒了不少钱,不买衣服,不买自行车,唯独买了一架海鸥牌4A照相机。其实张艺谋家里没一个人是搞电影的,他爸是军人,他妈是医生,没人想到他将来会搞电影。而且还能成为08奥运开幕式的总导演。
‘叁’ 哪些名人的原生家庭不幸福 她本人也是孤独终老 孤独到死
从家庭不幸福,他本人也说了孤独终老的孤独到死的有很多的文学家,他们都是他们情感阅历很丰富,所以说他们都能成为名人。
‘肆’ 很多名人发财后不幸福的例子
都谁不幸福了?
‘伍’ 有哪些取得成就但并不满足的名人故事
中国青霉素之父——樊庆笙
樊庆笙出生于辛亥革命爆发的1911年,故乡在常熟,1940年留美,1944年历经曲折回国,并在当年成功生产出青霉素,由此中国成为世界上能够研制盘尼西林的七个国家之一。盘尼西林是一种高效、低毒的重要抗生素,如今已广泛运用于临床医学。在中国,第一批盘尼西林制剂是由樊庆笙研制的,并将其命名为青霉素。目前,樊庆笙个人的部分档案资料被收录到江苏省档案馆,他的女儿樊真美和樊真宁在捐赠档案时,讲述了父亲留学美国时,为拯救抗战中的伤病员,冒着生命危险,突破日军层层封锁,飞越驼峰航线,将盘尼西林菌种带回中国的曲折经历。历史虽已远去,但那段经历,却依旧惊心动魄。贫寒学子的曲折人生樊庆笙出生于辛亥革命爆发的1911年,故乡在常熟,他的青少年时期目睹了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看到积弱积贫的中国受到列强欺凌,自小确立了发奋读书,科学救国的志向。记者在档案资料中看到,樊庆笙生于小职员之家,家境贫寒,人口众多,入不敷出,他从小聪明过人,1929年在苏州萃英中学毕业,因成绩优异被保送到金陵大学森林系读书,第一年的学费是父亲借来的,进校以后,他年年获得奖学金资助,顺利完成学业。1933年,樊庆笙毕业时获得金陵大学最高奖项——金钥匙奖,并留校任教。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寇大举进攻,平津相继沦陷。档案资料记载,当时沿海各大城市高校纷纷西迁内地,金陵大学也西迁到了成都。1938年,樊庆笙与青梅竹马的周珊珍恋爱结婚。1940年夏,洛氏基金会给金大农学院一个留美名额,因僧多粥少,校方难以安排,于是,院里将一份奖学金分给三人,时间由三年改成一年,目标是硕士,学成后回校执教。樊庆笙由于工作勤奋,被院方作为首选三人之一。就这样,他暂别了身怀六甲的妻子,去美国留学,而当时周珊珍腹中的孩子,便是樊真美。樊真美告诉扬子晚报记者,四岁前,自己都没有见过父亲,父亲留美的经历以及研制青霉素的经历很少对人提起,在他生命晚期,妹妹问起来,他才将这些经历告诉孩子们,扬子晚报记者也由此听到了他完整且曲折的故事。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进修一年后,一位细菌系的导师看中了他的才华和勤奋,主动资助60美元帮助他攻读博士学位,两年后获得博士学位。在校期间,樊庆笙几乎每天都在实验室和图书馆度过,阅读大量的科技文献资料,练就了精湛的实验技术,并积累了广博的知识。樊真美告诉扬子晚报记者,父亲到美国后改行攻读细菌学。1943年他获得博士学位后,为了争取实践机会,他去美国南部的西格兰姆研究所工作,对方提供的待遇优厚,使他的生活为此大为改善。早有报国心同胞国内抗战,他要带着设备回国去就在这时,微生物学界发生了一件轰动世界的大事——盘尼西林在美国研制成功,并投入临床使用和生产,这种神奇的药剂应用,挽救了二战中成千上万伤病员的生命。樊庆笙敏锐地想到,中国人民正在艰苦抗战,前方将士天天流血,中国太需要盘尼西林了。他意识到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契机,必须赶快把盘尼西林移植到中国去,报效祖国。此时的他虽然有研究所待遇优厚的工作,却依旧归心似箭,无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海上交通被阻断,归国艰难,他心急如焚。樊真美告诉记者,恰在此时,美国组建了一个援华机构——美国医药助华会,此机构决定在昆明援建一个包括装备、人员、技术在内的输血救伤的血库,用以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血库的设备和冻干血浆的制备技术在当时都处于医学进展的最前沿。因为缺少细菌学的检验人才,医药助华会便给樊庆笙发了一封信,邀请他参加。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既可以随医疗队回国参加抗日,同时又可以把盘尼西林的生产技术带回国。于是,樊庆笙毅然辞掉研究所的工作,去往纽约应聘。他向医药助华会会长Van Slyke坦陈了自己想进行盘尼西林研制的想法,对方表示理解和支持。于是,他请求帮助采购研制盘尼西林所需的仪器、设备、试剂和溶剂,特别希望设法提供菌种。该机构备齐了他所需要的所有东西,并搞到两支极其珍贵的菌种,加上威斯康星大学又赠送的一支,他共带回国三支盘尼西林菌种沙土管,后来都用于生产盘尼西林药剂。不久,樊庆笙被聘为“华人血库”检验主任。为此他还专门去纽约中央医院学习血液的检验技术和制作冻干血浆的技术,同时去图书馆广泛收集有关盘尼西林的最新科技资料,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华人血库”试运行期间,得到了中国留学生、华侨、美国友好人士的帮助,共采血1157份,采得血液制成57份干血浆准备带到中国。1944年1月,机构组成员携带美国捐赠的设备200余箱,准备启程回国。曲折回国路在日寇炮火中飞越喜马拉雅,他回来了在樊真美写的《父亲与我们》回忆录中,记者看到,樊庆笙回国前,先写信将归期信息告诉了同窗好友裘维番先生。结果,那艘船前往中国的途中,遭遇日军攻击被炸沉,裘先生得知这个不幸消息后,不敢告诉樊庆笙远在成都的妻子,一个人默默承受下来。然而,没想到,半年后樊庆笙竟奇迹般地出现在昆明。也是在此时,4岁的樊真美第一次见到父亲。樊真美告诉记者,二战期间,交战双方的谍报活动很厉害,大概是日本人获悉了船上有美国医药助华会援助的医学专家和援华设备,特别是掌握制造盘尼西林秘密的专家,而当时盘尼西林在日本还不能制造,因此千方百计设法阻击。美方接到情报后,放了个烟幕弹,临时通知樊庆笙等一行医疗队,在纽约附近的一个军港,上了另一艘美军的运输船,才躲过一劫。然而,死里逃生这才算第一步。樊庆笙的小女儿樊真宁告诉记者,父亲病重时,曾谈起回国路途艰难。当船离开巴拿马运河进入太平洋后,遭到日本军舰和飞机的围追堵截和轰炸,不时有炸弹在船的周围爆炸,掀起数丈巨浪。此时,樊庆笙在前舱甲板上的救护站工作,一遇到警报时,他戴上钢盔、穿上救生背心,戴上防毒面具到前舱甲板值岗,但是船还是遭到了破坏,只得返回巴拿马。樊庆笙对小女儿说,当时为了避免日本潜艇袭击,只能绕道新西兰及澳大利亚南部海域,进入印度洋,历经五个月到达印度孟买。之后换乘火车经加尔各答到达利多,再搭乘美军运输飞机,沿着当时全世界最危险的,随时可能机毁人亡的“驼峰航线”,飞越喜马拉雅山,终于在1944年6月到达昆明。扬子晚报记者在相关的史料上发现,驼峰航线是当时美国开辟援助中国唯一的空中通道,从1942年4月到1945年8月间,美军在驼峰航线上坠毁的飞机就有500多架,机组人员牺牲超过1500人。了解这些背景后,两姐妹感叹,父亲为报效祖国,参加抗日工作的归国之路,时刻充满了生命危险,而在他看来,随身携带的三支盘尼西林菌种沙土管,比生命还可贵。战火中的伟大实验:研制中国第一批盘尼西林,樊庆笙给定的名字:青霉素记者从资料中了解到,从美国归来的医疗队将血库建在昆明的昆华医院内,樊庆笙作为检验主任,负责检验血液,制造血浆,生产的血浆专供正在为打通滇缅公路浴血奋战的战士。在血库的南面,隔着昆明湖就是当时中央卫生署防疫处,处长汤非凡是有名的细菌、病毒专家,当时他正在领导一个小组进行盘尼西林的研制,从印度辗转弄来了两支菌种,但缺少新技术和仪器设备。一种使命的巧合,樊庆笙与他认识,双方一拍即合决定合作。樊庆笙不仅有仪器、设备,还带来了新技术和菌种,这使盘尼西林的研制进度大大加快。史料显示,樊庆笙用在美国学得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最新试验方法,带领助手朱既明不分日夜进行研制,终于在当年(1944年)研制成功第一批5万单位的盘尼西林试剂,经过临床使用效果很好,由此中国成为世界上能够研制盘尼西林的七个国家(美国、英国、法国、荷兰、丹麦、瑞典和中国)之一。当时进口盘尼西林价格昂贵,有一两黄金一支盘尼西林的说法,一般老百姓用不起,樊庆笙想,只有尽快实现规模化的批量生产,才能让国产的盘尼西林造福普通老百姓。抗战胜利之后,樊庆笙受聘卫生署上海生化实验处任技正,负责青霉素菌种选育及发酵条件的研究。他每周往返沪宁两地,忙于青霉素生产中最关键的环节——青霉素菌种的筛选和培育,为青霉素的批量生产打好基础。要使青霉素早日投入批量生产,樊真美告诉记者,当时父亲写信给在美国留学的李扬汉先生,托他回国时带回新一代菌种,研制的盘尼西林效力又有了提高。1948年,樊庆笙在上海生化试验处筹建盘尼西林厂,准备进行工业化生产。史料记载,盘尼西林研制成功并大规模生产之后,樊庆笙考虑应该定个中文名字,便于中国广大百姓能够接受,于是,他取名青霉素。为何会取这个名字呢?樊庆笙在晚年曾向外孙女杨帆说起过起名依据:一是形态上,这种霉株泛青黄色,所以取其“青”;二是,英文中词尾“-in”生物学上常翻译为“素”,如“vitamin”翻译成维生素。两者合一,定名为“青霉素”。从此,这个名字一直沿用到今天。
樊庆笙揭开了中国生产抗生素的历史,是我国青霉素引进、研制、定名、生产的先驱。樊真美告诉记者,父亲是一个潜心做事,不张扬的人,家人对他一生所倾注的事业和抱负难知详情,也因为历史原因,直到1998年樊庆笙去世,几十年来不为人知。
上世纪初,美国南部有数千人因染上了一种叫糙皮病 (Pellagra) 怪病而丧生。该病的常见症状包括全身乏力、晕眩、呕吐、腹泻。当时,很多人认为此病属传染病,是由一种来源不明的微生物导致的。医学界的专家们也得出相似的结论。他们指出这种病的根源是不良的卫生条件--尤其是下水道系统。毕竟,此病重灾区的下水道系统都很差,而周围不受影响的城市都拥有良好的下水道系统。而携带着人类排泄物的污水,如果得不到妥善处理,很容易造成疾病的扩散。有个叫 Joseph Goldberger 的医生强烈怀疑这种推论。他认为,两件事有关联 (correlation) 不代表就有因果关系 (causation) 。即是说,我们不能因为一个城市的冰淇淋店多,且这个城市的犯罪率高,就说冰淇淋店的高数量导致了高犯罪率。根据他的判断,糙皮病的致病根源应该是营养不良,因为重灾区居民的饮食结果往往是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即吃了大量的玉米制品,却少有肉类、蛋类、奶制品。在深入调查后,他更加确信自己的判断。在重灾区的几家监狱和精神病医院里,Goldberger 医生发现,虽然这些地方的犯人和病人往往都得了糙皮病,但绝大多数的工作人员却并未染上这种疾病,而这些工作人员的伙食条件通常都要好得多。当然了,虽然 Goldberger 对自己的判断很有信心,但信心在科研中不能作为证据,他还需要用科学的方法,证明自己判断的正确。令人敬佩的是,机智而勇敢的 Goldberger 所用的方法不仅符合科学标准,还非常。。。。。。前方高能。。。坚信糙皮病不是传染病(不会通过体液和排泄物传染),他勇敢地把一个病患的血液、唾液、等各种体液注射到自己的体内。根据当时两个研究员的回忆 (Bronfenbrenner & Mahoney, 1975) ,Goldberger 和他的助手们甚至还把病患的尿液和粪便,包在面团里,吃了进去。如 Goldberger 和他的助手们所料,他们中没有任何一人因此患上糙皮病。但是,这个结果仅能证明糙皮病不会传染,并不能证明缺饮食结构是导致该病的罪魁祸首。 Goldberger 还需要找到两者间的因果关系。很快,他联系到了一个重灾区的监狱,征募了11名自愿参与实验的犯人,作为回报,这些犯人将得到赦免。在实验的一开始,研究人员给实验对象提供了营养搭配均衡的良好饮食,此期间,实验对象们一切正常。接下去的两个星期,研究人员只给实验对象提供玉米制品作为食物,这种饮食上的改变使7个实验对象染上了糙皮病。接着,研究人员又让这些实验对象重回良好的饮食环境,他们的病症很快就消失了。显然,玉米才是 Pellagra 肆虐的根源。或者,更确切地说,玉米中缺乏的某种物质,是导致这一切悲剧的原因。遗憾的是,Goldberger 医生并未能见证真相大白的那一天,癌症在1929年夺去了他的生命。图:Joseph Goldberger (1874 - 1929) 生前留下的为数不多的照片。很遗憾,我没能找到他助手们的照片。生化学家 Conrad Elvehjem 继承了 Goldberger 医生的遗志,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玉米中所缺乏的烟酸(维生素B3)是导致糙皮病的元兇。重灾区的许多居民由于贫困,长期以玉米为食,缺乏肉类等(富含维生素B3)摄入,所以会染上这种疾病。Goldberger 医生及其助手,用勇气和努力为 Conrad Elvehjem 指明了正确的研究方向,拯救了数以千计的患者和家庭。在面临难题时,Goldberger 和他的助手始终保持严谨的态度和大无畏的决心。
而这,正是科学的意义,散发着人性的光辉。致敬!转载规则:本答案中我创作的部分欢迎转载,但请注明来自知乎,来自米洛。自媒体及其他盈利性媒体在转载前私信我以获知转载方式(免费)。十分感谢。但如果只是转载到自己的朋友圈或非盈利的个人微博,则无需告知。再次感谢所有支持此答案的知友。参考链接:参考书籍: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Psychology (10th Edition)
Maurice Hilleman他是研究疫苗的先驱,先后发明了8种疫苗,分别是:麻疹疫苗;流行性腮腺炎疫苗; 甲型肝炎疫苗;乙型肝炎疫苗;水痘疫苗;脑膜炎疫苗;肺炎疫苗;流感嗜血杆菌疫苗。他是研究疫苗的先驱,先后发明了8种疫苗,分别是:麻疹疫苗;流行性腮腺炎疫苗; 甲型肝炎疫苗;乙型肝炎疫苗;水痘疫苗;脑膜炎疫苗;肺炎疫苗;流感嗜血杆菌疫苗。这些疫苗先后拯救了数百万生命,他被公认为20世纪拯救人类数量最多的科学家,在他死后,除了行内的人之外,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字,更别说知道他一生中曾经做过了什么。在他的生命之火熄灭前夕,他在费城儿童医院的一次捐赠职位中回顾了自己的工作,有句话让我特别感概:我每个星期都会工作7天,每一个星期都会重复重复再重复,因为这些工作不仅有趣,而且十分有用,人们可以享受到你工作的成果,更重要的是,这不仅仅是对科学的探索,更能赢得对病毒的胜利。
‘陆’ 一生两次驸马,都不幸福,这个是哪个历史人物
生活在古代的男人,娶妻最想娶谁,我猜很多人都会说是公主,而娶了公主的男生就是驸马。皇帝的女儿多好啊,就好比现代的凤凰男,娶了一个白富美,少奋斗很多年。但当我们走进历史,发现历史上有些娶了皇帝女儿的驸马似乎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快乐。比如这位叫裴巽(xun)的驸马。
当然,我们有必要先回顾一下,什么是驸马?
驸马就是中国古代帝王女婿的称谓。又称帝婿、主婿、国婿等。因驸马都尉得名。汉武帝时始置驸(副)马都尉。三匹马拉一辆车,左右两边的马称为“驸”。“驸马”则是掌管皇帝之“驸”的人。所以,这实际上一个很重要的岗位,因为跟皇帝最接近,因此,汉武帝最开始让皇室或外戚及王宫大臣的子弟担任。
薛国公主的首任丈夫是王守一。我们知道王守一和王皇后意图谋害皇帝,被唐玄宗赐死了。
所以,裴巽知道,这又是一个不好惹的主,只好忍气吞声的过了三年,三年后,裴巽就病逝了。
可怜的裴巽,一辈子过的还不如普通士大夫的公子哥,都不幸福,当什么驸马爷。所以,他算是历史上最窝囊,最倒霉的驸马爷。
‘柒’ 找出几个事业成功但生活不幸福的名人的例子
梵高算不算,贝多芬,林巧稚一生未婚
‘捌’ 位尊权贵的但最后不幸福的名人事例,短小的
李隆基,崇祯,李自成,朱允炆,朱德。
‘玖’ 我看了很多本书,为什么大多数的名人小时候的童年并不幸福
因为名人都经历了千辛万苦才能被我们所熟知,一个生活环境好的人,他可能容易满足与现状,只有童年不幸福的人,才更渴望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