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九天(四十九)
第四十九章 纯阳玄阴
三人欢聚一堂,酒足饭饱,桌上已无剩余,王心兰脸颊泛红,似有几分醉意,对张重习说:“小习子,我早就知道你是个酒肉之徒,难道以为我笨吗?赤华宗无人管教你,足不出户,你真的这么幸运?”
张重习脸颊也红润起来,似懂非懂地回答:“哎,如果心兰姐也喜欢这口,我何必藏了二十年!”李玉却提醒:“张兄你酒意未消,还只比我大一岁呢!”张重习感慨:“唉,李兄,你不懂,我自娘胎里就是个酒鬼。”王心兰打趣道:“那小酒鬼酒量可不怎么样。”张重习拍桌大声道:“嘿!这才哪到哪,我这就拿酒去!”李玉连忙劝阻:“张兄,算了吧,被同门发现怎么办?”张重习不屑地哼了一声:“哼,从贵房到我这无人打扰,就算有人,你也别忘了,我是谁?我是神刀无影,无影啊!”说着还打了个嗝,李玉担忧不已,却不好阻止。王心兰催促:“少废话,再拿两坛酒,两只鸡。”话音未落,她身子一歪,竟要倒在地上,李玉连忙上前扶住,却感到身旁一阵风,抬头一看,张重习竟然消失无踪。
李玉扶正王心兰,王心兰抱怨:“玉啊,来赤华宗,怎么不告诉我呢?不把我当朋友!”李玉解释:“心兰姐误会了,我来赤华宗是想问事,而张兄刚好遇到我。”王心兰追问:“问谁呀?什么事呀?”李玉说:“问你也是一样的,心兰姐知道纯阳三宝吗?”王心兰回答:“嗯,我义父说过,纯阳三宝只有‘灿火晶’未曾得到,这实在是遗憾。”
李玉听后心惊,酒意也清醒了一半,急切地问道:“纯阳三宝究竟是哪三宝?”王心兰回答:“哼哼,纯阳第一宝是赤华宗开宗圣器——‘三昧神锋’,单论刀而言,是上古玄石千锤百炼,削铁如泥,重达一百零八斤,换了常人,拿起来都费力。”李玉心中一沉,想得到这三昧神锋实在不易。
王心兰继续道:“这纯阳第二宝唤作‘九离燧’,说起你可能不信,无量海底是滚滚火浆,而那火浆尽头被一层层石头包裹,那石头就是‘九离燧’了。李玉点头,对无量海了如指掌,火浆也见过,却不知百凤山庄神尊幻境的炎洞下包裹的火浆石头算不算‘九离燧’。
王心兰接着说:“第三宝,便是师父遗憾终生的‘灿火晶’了。古书记载这灿火晶是引天火之媒,世间万火之源,就在昆仑山上,只是义父在昆仑山游历五年,不说把昆仑山踏遍,也是逛了个十之八九,奇珍异宝数不胜数,灵兽异种也见过不少,唯独不见这‘灿火晶’。后来义父踪迹败露,来昆仑山寻他之人越来越多,义父不胜其烦,离开了昆仑山,灿火晶却再也见不到了。”
李玉点头,称赞:“欧铸前辈真是了不起,能在无量海底、火浆之中觅得宝物。”王心兰笑道:“嘿,我就说咱俩有缘,想法一致,当时我还小,非要让义父带着我去无量海底玩一圈,谁知道义父连...”说到这王心兰突然不说话了,眯着眼睛看向李玉,李玉被看得浑身不自在,心道难道王心兰发现了什么?王心兰接着道:“义父没下过无量海,那些九离燧是轩辕十步前辈送给义父的,义父帮他铸了剑后,还剩不少,后来又用了一些,如今只剩下三十六块了。”
“噗!咳咳咳...”李玉正倒着水喝,听到这句一口水没咽下去喷了出来,王心兰上前狂拍李玉后背,说道:“哎呀你慢点嘛...”还没缓过来,隐隐听得脚步声,“嘭!”张重习突然破门而入,一手一坛酒,直接拍在桌上,大咧咧坐下,撕开一坛倒了三杯,举起一杯道:“来!”
王心兰道:“还挺快啊,拿起酒杯,两人看向李玉,李玉无奈端起酒杯,三人碰了一下,皆是一饮而尽。放下酒杯,王心兰问:“鸡呢?”张重习回答:“心兰姐,这时候了我哪给你弄鸡去?”说着手伸向怀里,拿出个油纸包道:“这儿还有点儿花生...”王心兰抱怨:“拿花生来打发人么...”张重习回答:“哎!这可是我藏了三天没舍得吃的,你爱吃不吃!”王心兰笑道:“得得得,有就比没有好。”说着伸出纤长手指,捻了一颗花生,扔进嘴里,嚼了两嚼,却不过瘾,接二连三地捻了一颗又一颗,尽数扔在嘴里。
张重习见李玉一直未动,说道:“李兄,动手啊,不爱吃花生么?”李玉点头,捏了一颗花生,突然说道:“心兰姐,那九离燧,能否给我一块?”王心兰回答:“啊?你要那个干啥?”李玉挠头,看向张重习,缓缓说道:“我修习雪苍功法,时常感到严寒,听说九离燧有阳炎之力,料想纯阳至宝带在身上应会舒服些。”
王心兰回答:“这样啊,好说,虽然是我义父的,我做不了主,不过帮你问问好了,问题不大。”李玉一阵欣喜,赶忙举杯道:“多谢心兰姐了!”张重习轻轻笑叹一下,独自喝了一杯,却没说话。
三人天南海北胡侃了几个时辰,两坛酒又见底了。李玉从王心兰口中得知“玄阴界”是九天教的一处禁地,多的一概不知。王心兰摇头晃脑,趴在桌上,李玉也感到头晕,和张重习对望一眼,张重习喃喃道:“做梦也没想到能和心兰姐喝到尽兴...”李玉回答:“张兄,时候也不早了,我也头晕的不行,便到这吧。我们把心兰姐抬到床上,然后还要劳烦你再帮我找间房。”张重习点头,唉声叹气道:“本打算和你不醉不归的,她到底哪里来的。”
两人一个双手勾着王心兰腋下一个抬着王心兰大腿,憋口气就把王心兰抬了起来,李玉顿时天旋地转,摇摇晃晃,张重习也喝醉了,竟全然不觉,还是把王心兰往床的方向使劲,李玉也咬牙坚持,终于二人把王心兰撂到了床上。李玉一屁股坐在床上,全身乏力,甚至坐都坐不稳,想着先休息片刻,对张重习呜噜一句,在床上找个空地躺下,便两眼一黑,再无知觉。
不知何时李玉迷迷糊糊地有了意识,发觉喉咙又干又疼,一直到胃灼的厉害,想找些水喝,睁开双眼,心里咯噔一下,睁眼竟看到一位女子就在前方寸许处,连匀称的呼吸声都听得到,李玉下意识地往后挪了挪,发觉床有些怪异,才想起来这是赤华宗,才想起来这女子是王心兰,才想起昨日喝大了。
李玉慌忙坐起来,这一起身顿时头痛欲裂,不自觉地双手按住头部两侧,揉了揉后又清醒了很多,慢慢下了床,发现鞋子竟都没脱,走到桌旁,倒了杯水,一饮而尽,觉得还是渴,又倒一杯,倒得第四杯时壶里没水了,李玉无奈地放下壶,半杯水喝了,突然摸了摸腰间,笑了笑,把腰间水壶打开就喝,咕咚咕咚喝了几大口,涨得不行,回头看看王心兰,睡得正香,悄悄把桌上空了的壶打开,把自己水壶的水倒进去一大半,拧紧后蹑手蹑脚地走到门旁,刚碰到门,就听得“吱呀”一声,李玉赶忙回头,见王心兰一动不动,又轻轻拉门,双眼紧闭,拉个小缝隙出来,侧身滑了出去,门缝里见王心兰还是睡得正熟,又慌忙把门关上,做完这堆动作,在门外长舒一口气,转过身来,却不知去向何方。
远远眺望,一片山清水秀,突然打定主意,要去看看杨闻开的住处,就算拿不到三昧神锋,知晓这神器的动向也是好的。随意找个溪流梳洗一番,看看水中的自己,模糊中觉得胡须似乎昨晚长长了一大截。突然有人喊道:“那位兄弟?”李玉一惊,抬头一看,不远处有一赤华弟子,真是不胜尴尬,慌忙起身,行了一礼道:“朋友你好。”对方也还了一礼,道:“可是雪苍派的朋友?”李玉道:“正是。”
说着那人越走越近,问道:“可需要帮忙?”李玉灵机一动道:“这赤华宗又大又美,我竟不自觉迷了路,不知杨闻开杨少宗主在哪个方向?”那人道:“嗯...东南方向,我可以带你过去。”李玉赶忙道:“不必不必,我自己前去就好。”那人道:“也好,我也确实有些不便。”李玉正想问问有何不便,却也不想节外生枝,那人道:“不知朋友是雪苍哪位长老门下?”李玉道:“家师守静山孟静。”那人突然道:“哦!你就是李玉!哎呀呀,眼拙眼拙!”李玉一皱眉,心道怎么守静山孟静我就是李玉了。那人道:“李兄闯诸天落神阵全身而退,我等佩服的很啊!”
李玉这才明白是怎么回事,说道:“见笑了,我找杨少宗主还有些事,先行告辞了。”那人道:“好的,请便!”李玉匆匆往东南方而去,心里却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李玉一路欣赏风景,一路欣赏赤华宗的宏伟建筑,连连赞叹,途中遇到些许赤华宗弟子,皆是谦卑懂礼,比不遇楼的要好上太多,一想到不遇楼又想到好兄弟陈小赞,尤记得当年为救金潇雪在中州城中的碎星堂小屋里,“手眼通天”何顺风明明说了有一众人在中州城里,其中就有陈小赞,而后所有人都到了只有陈小赞不见踪影,难道出什么意外了么?
“是你?”忽然有男子声音传来,李玉听得有些耳熟,定睛一看,不由得眯起双眼,僵硬行了一礼道:“杨少宗主好。”
前方一人,头戴火龙冲天冠,身穿红底金纹袍,脚踩七星步云履,背后附着古铜色大刀是“三昧神锋”,面似刀条,眼放凶光,正是赤华宗宗主杨天行之子杨闻开。杨闻开道:“哼,还真是你李玉,想不到手下败将竟能拿了逆天令?”
李玉心头火起,却不敢在赤华宗乱来,咬牙说道:“运气好罢了。”杨闻开哈哈大笑道:“知道就好!若不是我运气差轮到刘怡萱,哪有你露脸的份!?”李玉双拳紧握,轻笑一声,没再说话,杨闻开叫道:“怎么,你不服么?”
李玉身后两把宝剑嗡嗡颤抖,但李玉瞟了一眼杨闻开身后的三昧神锋,慢慢说道:“不敢。”杨闻开道:“呦呦,嘴上说的不敢,身体却不诚实,既然是真不敢,跪下磕两个响头,我不但不为难你,以后赤华宗也罩着你了。”
杨闻开话一出口,李玉猛然抬头,双目尽是
B. 红灯记的全部台词是什么
人物表
李玉和——铁路扳道工人。中国共产党员。
铁 梅——李玉和的女儿。
李奶奶——李玉和的母亲。
交通员——八路军松岭根据地交通员。
磨刀人——八路军柏山游击队排长。
慧 莲——李玉和家的邻居。
田大婶——慧莲的婆婆。
八路军柏山游击队队长。
游击队员若干人。
卖粥大嫂。
卖烟女孩。
劳动群众甲、乙、丙、丁、戊。
鸠 山——日寇宪兵队队长。
王连举——伪警察局巡长。原为秘密共产党员,后叛变投敌。
侯宪补——日寇宪兵队宪补。
伍 长——日寇宪兵队伍长。
假交通员——日寇宪兵队特务。
皮 匠——日寇宪兵队特务。
日寇宪兵、特务若干人。
第一场 接应交通员
〔抗日战争时期。初冬之夜。
〔北方某地隆滩火车站附近。铁道路基可见。远处山峦起伏。
〔幕启:北风凛冽。四个日寇宪兵巡哨过场。
〔李玉和手提号志灯,朝气蓬勃,从容镇定,健步走上。
李玉和 (唱)【西皮散板】
手提红灯四下看……
上级派人到隆滩。
时间约好七点半,
等车就在这一班。
〔风声。铁梅挎货篮迎风而上。
铁 梅 爹。
李玉和 哦。铁梅!(觉得孩子冷,摘下围巾给她围上)今天买卖怎么样?
铁 梅 哼!宪兵和狗腿子,借检查故意刁难人,闹得人心惶惶,谁还顾得上买东
西。
李玉和 这一群强盗!
铁 梅 爹,您也得多留点神哪!
李玉和 好。铁梅,你回去告诉奶奶,说表叔就要来了。
铁 梅 表叔?
李玉和 对。
铁 梅 爹,今儿这个表叔是个什么样儿呀?
李玉和 小孩子,别老问这个啊。
铁 梅 回去问奶奶。
李玉和 这孩子!
〔铁梅下。
李玉和 (望着铁梅背影,高兴地)好闺女!
(唱)【西皮原板】
提篮小卖拾煤渣,
担水劈柴也靠她。
里里外外一把手,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
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
〔王连举上。
王连举 老李,我找你半天……
〔李玉和机警地制止王连举讲话,观察四周。
王连举 老李,鬼子的岗哨,今天布置得很严密,看样子好象有什么事!
李玉和 我知道。老王,以后我们尽量少见面,有事我临时通知你。
王连举 好吧。
〔王连举下。
〔远处火车汽笛声。李玉和下。灯暗。
〔火车轰鸣,飞驰而过。枪声。
〔灯亮。交通员从坡上“抢背”下来,晕倒。
〔李玉和急上。
李玉和 (见状自语)左手戴手套……
〔枪声。王连举返回。
王连举 这是谁?
李玉和 自己人。我背走,你掩护!
王连举 好。
〔李玉和背交通员下。
〔日寇宪兵追喊声、枪声。王连举朝李玉和走的相反方向放了两枪。日寇
宪兵将至,王连举为保自己,畏缩颤抖地朝胳膊打了一枪,倒地。
〔伍长带日寇宪兵追上。
伍 长 (问王连举)嗨!跳车的有?
王连举 啊?
伍 长 跳车的有?
王连举 哦!(手指李玉和下场的相反方向)在那边。
伍 长 (惊慌地)卧倒!
〔众日寇宪兵慌忙卧倒。
〔灯暗。
第二场 接受任务
〔紧接前场。
〔李玉和家内外:门外是小巷。屋内正中放着桌椅,窗户上贴着一只“红
蝴蝶”。右后方是里屋,挂着门帘。
〔幕启:北风呼啸,四壁昏暗;李奶奶捻灯,屋中转明。
李奶奶 (唱)【西皮散板】
打渔的人经得起狂风巨浪,
打猎的人
【原板】
哪怕虎豹豺狼。
看你昏天黑地能多久!
革命的火焰一定要大放光芒。
〔铁梅挎货篮进屋。
铁 梅 奶奶!
李奶奶 铁梅!
铁 梅 奶奶,我爹说:表叔马上就要来了。(放下货篮)
李奶奶 (自语,盼望地)表叔马上就要来了!
铁 梅 奶奶,我怎么有那么多的表叔哇?
李奶奶 哦。咱们家的老姑奶奶多,你表叔就多呗。
〔李奶奶补衣服。
铁 梅 奶奶,那今儿来的是哪个呀?
李奶奶 甭问。来了你就知道了。
铁 梅 嗯。奶奶,您不告诉我,我也知道。
李奶奶 知道?你知道个啥?
铁 梅 奶奶,您听我说!
(唱)【西皮流水】
我家的表叔数不清,
没有大事不登门。
虽说是,虽说是亲眷又不相认,
可他比亲眷还要亲。
爹爹和奶奶齐声唤亲人,
这里的奥妙我也能猜出几分。
他们和爹爹都一样,
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李玉和背交通员急上,推门进屋,示意铁梅关门,注意外边。关切地扶
交通员坐下,递水给他喝。
交通员 (苏醒)请问你此地可有个扳道的李师傅?
李玉和 我就是。
〔李玉和、交通员对暗号。
交通员 我是卖木梳的。
李玉和 有桃木的吗?
交通员 有。要现钱。
李玉和 好,你等着。
〔李玉和示意李奶奶拿灯试探。
李奶奶 (举煤油灯看交通员)老乡……
交通员 (见暗号不对)谢谢你们救了我,我走啦!
李玉和 (高举号志灯)同志!
交通员 (激动地)我可找到你啦!
〔铁梅接过号志灯,看到了它的作用,惊悟。
〔李奶奶示意铁梅提货篮出门巡风。
交通员 老李,我是松岭根据地的交通员。(从鞋底取出密电码)这是一份密电码。
〔李玉和郑重地接受。
交通员 你把它转送柏山游击队,明天下午在破烂市粥棚,有个磨刀的人和你接头。
暗号照旧。
李玉和 暗号照旧。
交通员 老李,这个任务很艰巨呀!
李玉和 放心吧,我一定完成任务!
交通员 好。老李,时间紧迫,我得马上回去。
李玉和 同志,你的身体……?
交通员 刚才是摔晕了,现在我能走了。
李玉和 好。等一等,我给你换件衣服。
〔李玉和拿衣服给交通员换上。
李玉和 (郑重叮嘱)敌人正在到处搜查,情况很紧,路上你要多加小心!
交通员 老李,你放心吧!
李玉和 同志……
(唱)【二黄快三眼】
一路上多保重——山高水险,
沿小巷过短桥僻静安全。
为革命同献出忠心赤胆一一,
〔送交通员下,铁梅进屋。
(接唱)
烈火中迎考验重任在肩。
决不辜负党的期望我力量无限,
天下事难不倒共产党员!
〔警车声响,李玉和机智果断,示意李奶奶吹灯。
〔李玉和持密电码“亮相”。
〔灯暗。
第三场 粥棚脱险
〔次日下午。
〔破烂市粥棚。
〔幕启:群众丙坐着喝粥。群众甲、乙走进坐下喝粥。
〔粥棚近处,坐着卖烟的女孩。群众丁买烟下。
〔李玉和一手提号志灯,一手提饭盒,沉着机警地走上。
李玉和 (唱)【西皮摇板】
破烂市我把亲人访,
饭盒里面把密件藏。
千万重障碍
【垛板】
难阻挡,
定要把它送上柏山岗。
群众丙 (站起)李师傅!
李玉和 哦。(关心地)老张啊,你的伤好了吗?
群众丙 好多了。
李玉和 哦。往后可要多加小心哪!
群众丙 嗳。(自语)这年头,碰上日本鬼子,坐车不给钱,还打人!这是什么世
道!
〔群众丙下。
〔李玉和走进粥棚,把号志灯挂在柱子上。
群众甲
李师傅来了,这边坐。
群众乙
李玉和 (亲切地)你们坐。
卖粥大嫂 李师傅您喝碗粥啊?
李玉和 好。大嫂,近来你的买卖怎么样啊?
卖粥大嫂 咳!凑合着吧。(盛粥递给李玉和)
〔群众戊上。
群众戊 掌柜的,给我来碗粥。(接过粥刚要喝)掌柜的,这粥什么味?都发了霉
啦!
群众甲 嘿!这是配给的混合面!
卖粥大嫂 没法子!
群众乙 哎哟!(砂子硌牙,啐出)硌着了我啦!
群众甲 这里头尽是砂子!
群众乙 哼!真拿咱们不当人呐!
群众甲 小声点,别找倒霉呀!
群众乙 这怎么吃?没法活呀!
李玉和 (感同身受)唱【西皮流水】
有多少苦同胞怨声载道,
铁蹄下苦挣扎仇恨难消,
春雷爆发等待时机到,
英勇的中国人民岂能够俯首对屠刀!
盼只盼柏山的同志早来到一一
〔磨刀人上。
磨刀人 (唱)【西皮摇板】
为访亲人我四下瞧。
红灯高挂迎头照,
我吆喝一声:“磨剪子来抢菜刀!”
李玉和 (接唱)
磨刀人盯住红灯注意看,
又对我扬起左手要找话谈。
我假作闲聊对暗号——
〔正要与磨刀人接关系,突然警车声响,日寇宪兵冲上,磨刀人为掩护李
玉和,故意把磨刀凳碰倒,将敌人引向自己。
李玉和 【散板】
他引狼扑身让我过难关。
〔机智而镇定地边唱边把喝剩的粥倾倒在饭盒里。
李玉和 大嫂,再来一碗。
〔李玉和让卖粥大嫂把粥盛在饭盒里。
〔日寇宪兵搜完磨刀人,斥磨刀人下。转而检查李玉和。
〔李玉和趁机主动地把饭盒递给日寇宪兵检查,日寇宪兵嗅到霉味,推开,
搜身毕,挥手让走。
〔李玉和拿起饭盒和号志灯,泰然自若,从容走至正场,微微一笑,诳过
敌人;转身,昂首迈开胜利的步伐。
〔灯暗。
实在太多了,还是请你按第一行的网址去看吧.这也一个剧本.你要的台词应该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