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认识“人民幸福”的基本内涵,对你来说,怎样才能称之为幸福
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1、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确保人民幸福的根本
人民幸福,从来都是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生活如何,又取决于走什么样的道路。“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确保人民幸福的现实目标
人民幸福的实现必须建立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上,立足于完成一个个符合国情、切实可行的阶段性战略目标。十八大报告确定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是对人民负责、为人民造福的现实的奋斗目标。
(1)人民的幸福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所奋斗的一切,归根到底是为人民谋幸福。一切为了人民的幸福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也是贯穿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条红线。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情怀,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对自身历史责任的担当。
❷ 什么是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三者相辅相成。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人民幸福的基础和保障,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富强,就是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在此基础上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民族振兴,就是要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人民幸福,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中国梦的伟大意义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中国梦就是要让每个人获得发展自我和奉献社会的机会,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只要每个人都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把小我融入大我,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就会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梦想,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担民族复兴的责任,共享民族复兴的荣耀。中国梦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是中华民族始终崇尚的品德和胸怀。中国一心一意办好自己的事情,实现国家发展和稳定,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为世界作贡献。中国人民深知,中国发展得益于国际社会,愿意同各国人民在实现各自梦想的过程中相互支持、相互帮助。中国将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❸ 怎样理解人民幸福
真正的幸福:身体的舒畅及内心的安宁
在斯密看来,真正的幸福也不会因为物质上的高消费、或购买超过所需的基本需求品而变得更多。心灵宁静所带来的幸福与人们美好的品德密切相连,其要求人们以符合道德的方式行动,对他人展示审慎自律、公正以及仁慈。而这样符合道德的行动又是如何产生心灵的宁静和真正的幸福呢?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提出了一个“公正的观众”的概念,当人们因其个人的善行而得到其他人的赞扬和肯定的时候,旁边就会有一个“公正的观众”来评判他们的行为,人们就会因此而经历内心的平和宁静。事实上,斯密在这一点上并未实现观点的原创,因为他的基本思想都可以在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古希腊哲学思想中找到。
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社会上的大多数人都在追求真正的幸福吗?亚当·斯密明确表示:不!他在《道德情操论》中提出了一个问题:人类终其一生,追求伟大的目标而实现所谓的“改善生活”究竟会带来怎样的好处?他认为,真正的答案不在于获得生活的必需品,而是被观察、被注意,被人带着同情、自满以及称赞来注意,这才是所有不同阶级的人民都在追求的好处。换言之,是虚荣而不是舒适或者快乐让人们真正产生了兴趣。因此斯密指出,现在生活中大多数人都追求着奢华以及富有,因为他们想提升自己的社会阶级,追求卓越,更想得到别人的赞美。这就是现今人类生活中更伟大的目的,所谓的“改善生活”。
但追求虚荣和优越所带来的“无聊的快乐”的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人类牺牲了其可能得到的真正的幸福。在追求自己社会阶级提升的过程中,人们会变得十分焦虑以及不安,即便实现了所谓的富有和伟大,也仍然无法完全摆脱焦虑、害怕、伤心、疾病、危险以及死亡,并且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穷人的生活变得十分悲惨。
总而言之,斯密对此的观点是:我们大多数人穷其一生追求一种错误的幸福,我们追求赞美、财富和权力,而不是智慧和美德。结果我们通常会发现在实现目标的时候,自己会变得十分悲惨,而且十分有可能在实现了目标之后我们回过头来反思自己的一生,会发现自己更加悲惨。因为我们浪费了十分多的时间去追寻根本不是真正幸福的幸福。所以,对亚当·斯密来说,追求物质和社会阶层的社会根本不是一个幸福的社会。
那么斯密为何还要撰写《国富论》?《道德情操论》讲述了一个故事,在封建社会中有一个十分骄傲且冷酷无情的地主,他沉浸于自己沟壑难平的欲望之中,根本不在乎穷人的死活,但是,他须以其土地所得支付自己追求财富和地位的代价,因此就必须雇佣一些穷人,提供给他们生活的必需品,来帮助自己种地以及做其他的事。可见,虽然这一切并非这个自私的地主所想,但他在追求错误的真正幸福的过程中,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为穷人提供了“身体的舒畅”。《国富论》也有着类似的观点,只不过背景从封建社会转变成为了商业社会。故事中的地主也变成了富人、商人以及厂商,用斯密的话来说,他们是整个社会的领导者和运营者。这些富裕的商人和厂商的目的其实与《道德情操论》中地主的目的并无二致,他们只关心自己永不满足的欲望,想通过财富来实现这些欲望。但在此过程中,整个社会物质财富会大大地增加,而且不仅如此,在一个天赋自由体系中,对于劳动者的需求也会大大地增加。自私而富裕的商人和厂商在满足自己追求财富、提升社会地位的过程中,需要雇佣更多的穷人。这种客观上对劳动力需求的增加,也能够帮助穷人提升他们的物质财富,从而远离赤贫的状况。
因此从这种角度,可以认为,整个社会的福利是依靠富人永不满足的欲望推动的。因此,对于低层次的人的生活改善应该被看作是一件好事。那么归结起来,在天赋自由的体系中,富裕的商人及厂商受到欲望的驱使而努力,使得整个社会的物质生产,以及对劳动力的需求都大大增加了。他们的努力也并未预想到,整个社会的实际工资因此而增加了,穷人的数量也下降了。所以这个天赋自由体系如同有一双“看不见的手”,促进了整个社会的福利,它会把富人的一些资源向穷人流动,从而提升社会上大多数人身体的舒适。
❹ 人民的幸福线是指
党的基本路线是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党的基本路线是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我们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兴国之要、把四项基本原则作为立国之本、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国之路,不能有丝毫动摇。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也是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开展的根本保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这条路线的简明概括。由新时期的总任务、总路线发展而来。一个中心,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即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
基本路线的特点
1、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抓住了我们党治国理政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凝聚着我们党对基本国情、战略目标、前进方向、发展动力、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的认识,揭示和反映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规律,高度概括和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2、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并在世界社会主义发生严重曲折、国内外风云急剧变幻的局面中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凯歌行进,最根本的就在于我们始终毫不动摇地坚持并发展了党的基本路线。
3、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❺ 民族振兴梦,国家富强梦和人民幸福梦有什么关系
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最核心的内容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这其中,“人民幸福”就是指人民权利保障更加充分、人人得享共同发展,生活在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中国梦不仅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5)人民的幸福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个梦想,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表达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
中国梦是国家情怀、民族情怀、人民情怀相统一的梦。“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国泰则民安,民富则国强。中国梦的最大特点,就是把国家、民族和个人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个人的具体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中华民族固有的“家国天下”的情怀。
实现中国梦,意味着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大大提升,意味着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向上、文明开放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意味着中国人民过上更加幸福富裕安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