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更新完善自己的心智模式,做个聪明人
心智模式是我们大脑中那些如何看待和理解事物、如何做思考和判断、以及如何决策和行动的认知。换句话来说,心智模式就是我们大脑认识和理解事物时,所使用的“工具箱”。如果这个工具箱里的工具比较少,大脑就无法进行高效且有效的运转,我们对人、事、物的理解就会比较片面、比较浅、甚至是错误的。这些东西表现出来就是“不够聪明”的表现。
所以,我们要不断学习各种知识,不断更新、完善或替换工具箱里的工具,从而改善自己的心智模式。下面我就带你学习一些查理芒格的思维方式和模型,来完善自己的心智模式,做个聪明人。
双轨分析法说的是我们在分析一个问题的时候要从理性和感性两个角度进行双轨分析。理性方面,看看有哪些因素真正主导了结果的走向,然后再把各种跨学科的思维运用起来,综合计算一下自己成功的概率有多少。感性方面,重点分析一下有哪些因素会使你的大脑失灵,自己现在是否处于大脑失灵的状态。比如压力特别大的时候,我们就会倾向于赶紧胡乱做一个决策;再比如出于攀比、嫉妒的心理,从而做出一些跟平时不一样的举动。
模拟法说的是把自己带入到问题情境中去进行分析思考并解决问题。飞行员在真正上飞机之前,会把大量时间用在飞行模拟器上,把模拟器上的问题当成真实问题来解决,通过这种方式来训练自己的飞行能力。现实中,我们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训练自己,比如多收集并分析一些案例,思考一下,如果自己是当事人,会怎么处理,该什么时候出手,要用哪些思维工具等等。
在工作生活中,如果我们能经常有意识地运用双轨分析法和模拟法来训练自己,我们的判断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都会有一个质的提升。
㈡ 如何改善心智模式
一、把镜子转向自己 我们每个人都有两面镜子,一面是玻璃镜子,它的作用是用来正衣冠、正容貌的。还有一面镜子,看不见,摸不着,深藏在你的心中。它的作用是用来“正心”的,这面镜子叫“心镜”。 我们常常用这面“心镜”去照别人,看别人这也不是,那是不行,很少照自己。由此产生了诸如“归罪于外”、“自我感觉良好”等等不健康的心智模式。改善心智模式,要求把镜子转向自己,一事当前,先照照自己的心态正不正,反思自己的责任或过失,经过这种修炼,再看事物,就会采取截然相反的态度。 安徽江淮汽车公司是国内创建学习型企业的典型,在引入学习型组织理论之前,与许多传统组织一样,组织成员间存在许多智障,但现在却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这是发生在总装厂与供应采购部之间的事情。采购部门一直负责将采购的物品送到总装现场,并按照方便生产的原则摆放整齐后便算完事。因为有些产品不是马上能用完的,这就存在着一个由谁来及时回收纸盒子的问题。采购部认为只要送货到位就行了。总装厂认为我只管用送来的物品,盒子与我无关。由于公司没有明确规定谁来做,于是就产生了互相推诿的现象,致使一个简单的问题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得到解决。通过改善心智模式修炼,采购部反观自省,转变思想,认为这样的工作,该由我做。于是采购部的一个副部长就每天带2个人,定时去收捡。一个星期以后,总装厂开始沉不住气了:算了,还是我们来做比较好。 正因为他们各自摆正了心态,由归罪于外变为内找差距、沟通合作,便呈现出进一步海阔天空的崭新局面。这种观念的延伸发展成一种内部的“顾客链管理”。部门之间、上下工序之间都视为“卖方”与“顾客”的关系,凡事替别人着想,替别人多做,内部之间的流程由过去的“对接”变为现在的“搭接”。正是这样一种友善和睦、互动合作的气氛和机制,撑起了江汽腾飞的翅膀。 二、倒掉壶中之水 南隐是日本明治时代着名的禅学大师。一天有一位大学教授慕名前来问禅,刚落座便滔滔宏论。南隐往这位教授的杯子里倒茶,水已溢出杯子,而他依然往里倒。 大学教授连忙喊道:“满了!满了!” “是啊!你的心一如这只杯子一样,已经装满了你自己的东西,如先不倒空,我如何向你说禅”?南隐一语点破禅机。 古人云“虚怀若空”,一个人无论名望学识再高,若想学进新东西,必须倒掉壶中之水,从头学起,抛却成见,不耻下问,才能进入一个新的境界。我们在生活中常常发现,越是学识渊博之人,越是谦虚好学,正像圣吉所言:“学的越多,越感到自己的无知”;相反,越是才疏学浅之辈,越是妄自尊大,不爱学习。这就是两种不同的心智模式,也决定了两种不同的命运。 三、敞开胸怀 雨果说过:“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有的人很有才干,也很有地位,但有个最大缺点,不能容人。听不得不同意见,不善于与自己不同性格、不同行为方式的人沟通与合作。这种心态给自己带来很不利的影响,落落寡合,孤家寡人。敞开胸怀,让自己能容纳那些与自己意见不同甚至反对自己的人,能接受其他的可能性,才能发现更多的东西,才能成就一番大业。 四、换个角度爬山 你家门口可能就有座山峰,你曾多次爬到过峰顶。但你每次都是沿着同一条路径爬上去的。同时,每次上山都在同一个季节,比如夏季。此外,每次上山的同伴也大都是同一个人,比如你的爱人或孩子。由此一来,你虽有过多次爬山的经历,但感受大体相同。 现在,你换一下路径,试着选几条不同的路径上山,比如山后。而且换几个季节,比如冬季,最好刚刚下过雪。同时,选几个其它的人同去,比如和几个要好的同学。 你的感受会别有不同。你会发现过去从来没有发现过的景色:悬崖下面,还有一挂潺潺瀑布;雪后的山色如此素雅宁静;和同学们一边登山,一边会聊起多年前共同渡过的校园生活。 你发现,过去你对这座山并不了解。变化了几个条件,这座山对你有了全新的含义。 其它的事,不也是如此吗? 五、用多棱镜看世界 小的时候,我们都玩过一种玩具——万花筒。万花筒里的世界色彩斑斓,丰富多变。大了以后,我们不玩万花筒了,玩起了望远镜和显微镜——看得远了,看得真了。其实,我们老了。我们的心态被“定格”在某一个角度上了。关于信仰、道德、人生、爱情、事业、金钱等等,都被固守在某种框框里了,而这种框框常常是一成不变的,最终我们被框死了。阅历丰富了,看问题的角度反而单一了,我们需要重新拿起儿时的看世界的工具——万花筒,那才是一个真实、丰富、多变、趣味无穷的世界。
㈢ 如何让孩子保持心理健康
摘要:心理学学家经过长期研究认为,儿童时期是培养健康心理的黄金时代,各种习惯和行为模式,都在这时奠定基础,如果有一个好的开始,将来可使孩子们的品德智力得到健康的发展;如果在此时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卫生,那么,希望孩子成人后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就比较困难,甚至是不太可能的了。 关键词:孩子;保持;心里健康 (一)情感投资——让孩子天天快乐 轻松愉快的情绪能使孩子顺利地进行各种活动,父母应使孩子经常处于一种兴高采烈的状态。幼儿情绪的发展具有易受感染性的特点,为使孩子拥有良好的情绪体验,父母要做到: 1、为孩子树立模仿的榜样,时时处处以自己乐观向上的情绪去感染孩子。 2、父母之间要建立和谐、默契的关系,以便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脸是父母之间关系的晴雨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3、要对孩子进行情感投资。美国精神病专家坎贝尔提出,要使孩子心理健康,父母要作相应的精神投资。深情地注视孩子,和孩子进行温馨的身体接触,一心一意地关心孩子。 (二)尊重孩子--让孩子感到父母可亲可敬 1、尊重孩子,尽管他们年龄小,也要把他们看成家庭中具有一定独立自主性的成员,有自己的情感和需要。放下做家长的架子,蹲下身来与孩子讲话,以减少威严感,使孩子觉得父母和自己是平等的,使其保持愉快的心情以及与家人融洽的关系。 2、父母要礼待孩子,对孩子讲文明礼貌,不要打骂孩子。无论孩子做了什么好事或有什么成绩,父母都要表示祝贺,绝不吝啬赞赏。父母对孩子的正确态度应是爱而不娇,既严格要求又和蔼可亲,在这样民主自由、宽严适度气氛下成长的孩子,必然表现出热情、直率、活泼、开朗、自信、活动能力强、善与人共事、社会适应力等良好等优良品质。 (三)循循善诱--让孩子认识自我 1、孩子是否能正确地认识自己、估价自己的能力,是其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指标。为了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象,发展孩子的自尊心,提高孩子的自我意识水平,父母应使孩子认识到世界上只有一个我。我是独特的,有动听的名字、短短的黑发、小小的嘴巴、大大的眼睛;我很能干,能用自己的双手吃饭、穿衣、剪纸、绘画、弹琴,能用自己的双脚行、奔跑、跳跃、攀登,能用自己的鼻子闻出多种不同的味道,能用自己的耳朵听出各种奇妙的声音。我有许多优点,当然也有一些缺点,不过,经过努力,我能改正自己的缺点,做个好孩子。 2、塑造孩子良好的个性品质也十分重要。在培养孩子独立性的时候,父母要寓教于日常生活之中,使孩子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培养孩子自控力的时候,父母要和孩子一起制订规章制度,鼓励孩子做家庭的稽查队长,带头遵守家规家法。 3、为使孩子能适应集体生活,从而得到较好的生存和发展,父母还必须培养孩子与人合作的意识,训练孩子的合作行为,增加孩子的合作能力。要使孩子意识到与人合作的价值,可通过游戏来进行。例如,父母和孩子玩扶盲人过马路的游戏,先让孩子扮成盲人,由父母扶其过马路;再由父母扮作盲人,让孩子扶着过马路。孩子成长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父母应注意培养孩子战胜失败、消除恐惧的技能,磨练孩子的意志,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 (四)抚养方式要正确——尽可能亲自抚养和教育孩子 一方面,孩子有与父母在一起的强烈的心理需要,这一需要得不到满足就容易产生感情饥饿和被遗弃感等不健康的心理。另一方面,若把孩子交给祖辈抚养,孩子打容易受到溺爱,加之他们的文化水平和观念的差距,往往施以不正确的教育。若把孩子交给其他亲戚抚养,由于生怕教育不好孩子不好交待,这种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巨大的压力感往往使他们产生紧张和焦虑,因而对孩子的言行过分敏感,这些都是不利因素。 (五)环境的影响——创设良好的情感环境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的环境,父母对待孩子的正确态度、和谐的家庭气氛、严而适当的教育方式及父母的榜样示范作用是孩子形成健康个性和行为的必要条件。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应当是和睦的、平等的、互相关心和互相爱护。孩子在良好的情感环境中生活、成长,他们会感到自由、舒畅、温暖、幸福,从而形成健康的人格。家长还应做个有心人,多注意观察孩子的日常行为,注意他们的心理
㈣ 怎样阅读,才能提高孩子的思维和心理行为能力
链接: https://pan..com/s/19FzfqQzz56hUsVG4DnU6IA
㈤ 如何培养孩子的情商
首先,帮助孩子辨识自己的情绪。 先来做个测试吧! 孩子放学回来告诉你:“今天在学校有同学打我!” 身为父母的你,这时候的反应会是…… 答案A——“这种小事别放在心上。” 答案B——“你不会也教训他吗,你有没有打回去?” 答案C——“我现在很忙,晚一点再说。” 答案D——“还好吗?有同学打你,所以你很委屈?” 你的答案会是什么呢? 让我们公布正确答案吧!重视孩子情商的父母亲之答案,会是最后一个——D。 原因是什么呢?因为情商高手的基本功,就是察觉自己的情绪状态,也就是说,要能很快了解自己的当下情绪。因此父母在这个情况下,应先帮助孩子辨识出现有的情绪状态:“所以你不开心了?”,“所以你感到委屈了?”。 帮助孩子辨认自己的情绪状态,会带来两个天大的好处。 首先,孩子可以从中明瞭,接下来要处理的,是自己的情绪,而不是那个“对方”。 也就是说,现在真正该做的事情,不是因自己感到委屈而找对方理论,而是应该意识到,真正的困扰其实是自己的情绪反应,那么随后该努力的,就是如何调试情绪,做出合适反应。 其次,孩子可以从中学会换位思考的能力。这次挨打,心理难受,以后就知道了,若去打别人,别人也就会有这样的感受。这个深刻的情绪体会,有助提升孩子换位思考的能力。所以从情商教育的角度而言,这会是个一举两得的做法。 在协助孩子辨识情绪之后,接下来,爸爸妈妈就可以再问:“你要不要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这是个很重要的亲子沟通方式,当父母学会发问及倾听,孩子就会愿意开口说话,培养良好的亲子沟通习惯,会让彼此的沟通畅行无阻。 第二,帮助孩子发展负面情绪的管理技巧。 在美国有些中小学,在课程中加入冥想的练习,让孩子坐下,闭上眼睛,意念集中静坐20分钟。而最近的实验发现,静坐冥想有助降低一个人的焦虑感,而且能够强化注意力的集中,进一步地提升学习效率。像这些设计得当,适合孩子的放松技巧,早早学会,对他们未来的抗压能力就会有所帮助。我认识一个妈妈,周末会带着她初二的孩子去上瑜珈课。原因是她发现孩子上了中学之后,个性变得急噪。而她自己有做瑜珈的习惯,就带孩子一起去上儿童班。孩子渐渐地学会静心,放松的技巧,脾气也随之温和多了。另外,父母也可以鼓励孩子培养健康的兴趣和嗜好,来帮助他们排解压力,例如带孩子一起体育锻炼,画画、唱歌等。心理学上的研究显示,做运动是极佳的疏压方法之 一,持续做有氧运动20分钟以上,会促进大脑中脑内啡的分泌,因而在生理上起到舒缓压力的作用。 第三,帮助孩子树立自信。 自信是情商能力的基石。自信的孩子,在面对别人的恶意攻击时能沉稳以对,并拥有良好的抗挫及抗压能力,在人际关系上也会得心应手。 父母亲该如何着手,培养孩子的自信? 事实上,父母亲对孩子的评价,对其自信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若平时只是批评而极少给予表扬,父母亲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塑造了孩子心目中不佳的自我形象。 所以建议父母亲可以坐下来,写下孩子值得欣赏的优点。而在这想特别提醒家长的是,这些优点不该是孩子和别人比较的成果,而是孩子他本身所具有的特质。比 如,“很有爱心,对小动物很好;很有礼貌,会主动和朋友打招呼”等等这些人格特质,而并非“每次都名列前茅”等建立在比较之上的结果。如果要称赞孩子的学习表现,“学习很认真、负责,会自我督促念书”就会是更好的理由。多鼓励和肯定孩子,让他对自己有着合适的自信,会让他的情商能力大幅度提高。 第四 ,培养孩子乐观积极的态度。 对孩子来说,父母可以给他们的最佳的礼物就是:一份无可救药的乐观心态。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只要孩子对自己持正面的看法,对未来有乐观的态度,那父母就大可放心,这孩子这辈子不会离幸福太远。 乐观孩子的重要表现之 一,就是懂得对事情做正面的思考。 我认识的一个孩子,有次老师当众批评他的历史成绩。大多数孩子都会因此而觉得有失颜面而耿耿于怀。然而他做了心态上的调整,笑着跟妈妈说:“幸好老师批评的是我最烂的一门科目,如果我最好的一门科目还被他批评,那我不就更惨了。”有这样的正面思维能力,就是乐观特质的精彩展现。因为他知道怎么在任何环境中看到事情的优点面,从而避免了负面情绪的不当干扰,而找到激励自己的动力。 为了帮助孩子学会看到事情的优点面,父母亲应常常用正向发问的方式启发孩子的思考,比如“今天认识的这个新同学,你觉得他有什么优点?” 而在碰到挫折时,例如孩子上台演出不理想,爸妈不该说:“你今天怎么回事,表现得一塌糊涂。”而该用:“这次可能让你自己失望了,那你觉得有没有什么值得 肯定的部分呢?”如此一来,孩子就有能力去思索正面的答案,例如“比起上次还是略有进步”,或者是“学到了重要的经验,下次上台该做更充分的准备。” 正向思维能力是在日积月累中形成的,只要平时多花点心思,父母亲就能帮助孩子培养出乐观的正向思考习惯。 第五,培养孩子的人际互动能力。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所以父母应该要多安排些机会,欢迎孩子的玩伴来到家里和孩子一起玩耍,学习,以及共同度过生命中的重要时刻(如生日等)。重视情 商的父母亲在孩子参加这些团体活动时,关注的焦点不会是孩子与他人的比较结果,例如“我的孩子个头比别人高多少?”,或者念着“我的孩子学习比别人快还是 慢?”父母亲该观察的是,孩子在和别人的互动当中,他是主动和他人说话?还是害羞不开口?当别人跟他说话的时候,他是什么反应?而万一与他人发生矛盾,他 又是如何回应的?为了防止自己又落入“与他人较量“的惯性思维中,家长们不妨准备个小的笔记本,提醒自己观察的重点,并做记录。 此外,也应鼓励孩子学会分享。 记得我高中的时候,参加一个同学的生日聚会,临离开时,她的妈妈做了一个特别的安排,拿出一个纸袋,要女儿送我们每个在场的同学一人一张相同的磁带(那时 还只有磁带),现场顿时一片欢呼,因为那是我们共同偶像的最新歌曲专辑,同时也不免狐疑:“不会吧?哪有寿星送礼的道理?” 同学说:“我妈妈的意思是,每个好友一份,这样在我们念书很累的时候就可以听同样的音乐,有着同样的心情,让我们感情更加亲密。”一直到现在,我都还记得 这个贴心好礼。而现在想来,这个同学妈妈的做法,不但让孩子会记得这个特别的聚会,更重要的是,她教导了孩子如何分享快乐。有些父母亲在孩子的派对中,只 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注意力的焦点,而错失了培养孩子人际关系能力的良机。真正高情商的家长,则会鼓励孩子去招呼大家,和朋友分享自己的东西。 同时,也别忘了鼓励孩子主动向他人提供协助,这是团队协作能力中很重要的一个特质。父母亲该多鼓励孩子观察别人的需求,而主动提供帮助。不妨常问孩子:“ 你有注意到有谁特别需要帮忙吗?”,“你觉得你能够做些什么去帮助别人吗?”而在孩子提供他人协助时,例如帮家人提东西,则该立刻给予及时的表扬,如此一 来,孩子就能够培养出团队意识及协作能力。日后无论对工作还是生活,皆会大有助益。 14、15岁之前,是情商能力培养及形成的重要时期。家长若能积极地进行情商教育,从而培养出孩子良好的情商能力,就能让其心理免疫力大大增强,得以应付学习和生活中的低潮与挑战,让孩子有能力去经营一个成功与快乐并存的美好人生! 转自——左岸读书(作者:张怡筠)
㈥ 什么是儿童心智教育
心智教育是关于人的心理成长和思维成长的教育和培养。心智教育的目的,是养育健康的心理和完善的思维能力,进而培养受教育者独立、健全和完善的人格,使之在个人发展能力、幸福感受能力和事业成功能力等方面得到良好发展,更好地担当社会角色,实现人生价值。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心智能力的养成,最关键的时期是在一个人的幼年时期,所以,2-7岁这个年龄段是心智教育的黄金窗口期。
心智能力是现代人必备的根本能力,而中国的传统教育和现代的学校教育多偏重于知识、技能和品德的教育,在心智能力的培养上却失之于系统性和专业性。心智能力的缺失,是很多人事业发展受阻、生活幸福感受不足,乃至发生诸如因抗压能力差、情绪管理能力差导致的心理崩溃、行为失控等悲剧性事件的根本原因。
儿童心智成长是一个系统完整的体系,有具体的标准,这就是所谓心智十二项,这里有我们比较容易关注的自信心、感恩心、责任心、专注力、独立性和情绪管理能力,还有一些我们不那么注意关注到的内容,比如同理心、创造力、领导力、抗挫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等。
孩子这十二项心智成长,哪一项是你的孩子不需要的?你平常又能兼顾到其中多少项的教育培养?
推荐你关注“猫说心智”公众号,系统学习心智教育,科学陪伴孩子成长!
㈦ 如何培养一个心理生理都健康的孩子
--是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衔接的基础 摘要:残疾人虽然是一个特殊群体,但他们同样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由于生理残障,残疾人在生活中与人接触存在许多不便,要使他们与正常人和谐相处,作为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们首先就应从学生的心理上入手,促使残疾儿童与正常人的融合。 关键词:心理素质 加强 健康 聋生由于身体残疾,社会的歧视,生活圈子窄,大都有着孤僻、自卑、性情急躁、自私等毛病,他们由于交往困难,容易不合群,失去了参加任何活动的愿望,害怕新鲜事物,害怕陌生人。 俗话说:一切从心开始。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心与心之间的交流、沟通。要使特殊儿童融合到普通人群中去,首先特殊儿童的心理必须是健康的。让特殊儿童正视现实,充分相信自己,放宽胸怀去接纳别人、认识社会。 下面谈谈我对聋儿实施健康教育的一些体会: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最关键的是转变教育观念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是开展心理教育的前提,特殊教育的价值是对学生的一生负责、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和幸福奠定基础。 怎样转变观念? 1、①把学生当作平等的“人”来看待。即把聋哑学生看成与正常人平等交往和交流的人。在教学中努力建立一种民主的课堂作风,平等地对待学生,视自己的学生为朋友弟妹,在学生面前勇于承认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和工作中的失误,赢得学生的信赖,时常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讲给他们听,再鼓励他们把忧愁烦恼说出来。让聋哑儿童与正常儿童一起开展“手拉手”、班会等活动,使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培养“人人平等”的观念,也提高了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交往的能力,开拓了视野,增加了他们对生活的了解。②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给特殊儿童人道主义的生命关怀,让他们与普通儿童一起融合于一个真实、民主、多姿多彩的教育时空。认真对待学生的缺点,时时鞭策和激励学生,夸大学生的优点,慢慢淡化学生的缺点,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改正缺点,发扬优点。③尊重和信任学生。自尊心是人的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是学生对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作用的一种认识和评价,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和爱护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对待有缺点或犯过错的学生,不动辄训斥、讥讽,而是委婉地指出缺点,毫不吝啬地提出你的期望,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平等、亲切感,让他感受到尊重与信任,进而充分认识并注意克服自身缺点和不足。曾凡凡书写马虎,我多次在他的作业本上写下评语“马虎!”、“潦草!”、“重写!”没有效果,有一次甚至把句后的感叹号改得大大的,以示反感。正在我一筹莫展时,在一次劳动中我发现他码的砖头又快又整齐,于是我在他的又一次作业后批上:“老师和同学都很钦佩你的劳动能力,如果你能把中国字写得如同你码放的砖一样整齐,我该多高兴啊!”后来他说:“我要写好字,老师真关心我!”此后他的书写大为改观。这件事给了我很大启示:“真情说长处,委婉道不足”有奇效。 2、承认并允许学生在发展中存在差异。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说告诉我们:人的智力是有差异的。表现在特殊儿童身上就更是如此。有的学生由于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上存在一些问题和障碍,因而在学习上造成一定困难,评价时,应看学生自身纵向发展,不能一刀切。特别是对待“学困生”,课堂上要从他们渴望成功的心理出发,分层施教,分层达标。例如同题作文,要求a类同学语句通顺;b类同学语句通顺,结构合理;c类同学须语句生动,结构合理,详略得当。为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品质,要求学生纵向比较--自己跟自己比,口号是:“天天有进步,日日不虚度”。在班上设置“进步最大”、“书写最整洁”等奖项,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长处,体验成功。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要针对儿童成长的特点,培养聋儿适应社会的能力 1、健全人格、培养自信心。 聋哑学生由于存在听力缺陷,在与正常人交往中有很大的局限性,再加上社会中少数人对残疾人的歧视,在聋生平等的参与社会的心理上起到消极的作用,造成聋生自卑感强。例如有一次看电视时,当同学看到一台文艺节目时,同学们比划说:“老师,你真好,能听到、看懂电视!我们真不行。”我认为培养聋生健康心理品质,当从培养自信心入手,教育学生挺胸抬头做人,为他们走出阴影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果教师对聋童充满了信心,采取积极的态度,那么聋童一定会做出好成绩的。聋童是有一定发展潜力的,教师的责任是挖掘其潜力,培养其能力。教师应该做的是:相信聋童,提供给他们与正常儿童同样多的机会,正常儿童能做的事,也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聋童去做,他们不需要人们过多的帮助,他们需要的是自信心,是自我价值的认定。教师的鼓励对聋童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幸福。因此,相信聋童,鼓励聋童大胆地去从事他们力所能及的各种活动,是培养聋童自信心和良好自我意识的好方法。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应经常相互交流、相互接纳,以达到心理上的共融。让聋儿参加正常儿童的各类比赛,在公平中竞争(如美术、舞蹈、电脑等)。培养学生的一专多能,如:我校创办了刺绣班,现在有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刺绣,一个月能完全攒到自己的伙食费、零用钱,为父母减轻了负担,父母脸上欣慰的笑容无形中增强了孩子的信心。带学生参加社区服务性活动,多接触多层次的人群。 社会对聋童的偏见、嘲笑也是挫伤聋童自尊心,形成自卑感的重要原因。如果这一外部大环境不加以改善,聋童就只能“躲”在校园里“自尊自爱”了。因此,必须大力宣传,呼吁全社会端正认识,形成正确的社会态度。 2、跟上时代节拍,学会竞争与合作。 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竞争与合作的心理素质。未来的公民应当能参与全球性的竞争与合作。 “合作”与“竞争”,看似一对矛盾,实质上,有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切关系,如果能让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识,取得一种巧秒的平衡,那么这个人无论何时都能以一种轻愉快的心情,以一种持久而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去。例如,在指导学生预习时,动员学生合作:谁有不懂的地方提出,谁懂谁回答,为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给答题的同学所在组加分。这样不仅可以活跃气氛,还可以培养合作精神。反馈与矫正是必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根据教材把目标检测改编成“抢答题”、“必答题”、“选答题”、“表演题”等形式,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展开竞赛,课堂上引进竞争机制,不仅能活跃气氛,使学生在快乐中巩固知识,矫正错误,培养分析、思维、表演等综合能力,而且对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合作竞争的心理素质有积极意义。“合作”与“竞争”还可以扩展为师生之间、班与班之间、校与校之间、学校与家庭与社区之间。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要找到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对接点 每一门学科、每一堂课都有思想教育之目的,教师应巧妙把握学科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对接点。 有很多家长、孩子放学回家就叫他做作业,恨不得要把他所有的时间用在学习上,常喋喋不休,而且禁止参加任何活动,学生没一点自己支配时间的自由,有的家长不关心子女,整天玩麻将,许多家长与子女之间产生隔阂,由此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例如在语文课中,理解“亲情”时,我先阐述对“亲情”的理解,然后让学生自己讲家庭中的亲情故事。有的同学就质疑:“打骂”也体现了“亲情”?借此机会我引导学生分析家长爱子教子的几种方式,并发表看法。然后我以《妈妈(爸爸),我想对你说》为题,要求学生写短文,哪怕是一句也行。最后帮着学生把句子写通顺以后,建议学生把它作为礼物寄给亲人,用笔与亲人作一次情感交流,当他们把写有详细地址的信投进邮筒时,我想:我放飞的是学生的期盼与忐忑不安的心情……这样,家长也会受到教育,学科教育中的心理教育是“润物细无声”。 心理健康教育有其不尽的内涵,特教教师都应对特殊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相互衔接,实现特殊需要儿童的超越与回归。
㈧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思维习惯
链接: https://pan..com/s/1WLKYM6IW1MM6rqPu1MIu0Q
㈨ 家庭如何培养孩子的身心健康
作为父母,没有人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一个阳光乐观的性格。
所以小心翼翼呵护着孩子的童年,不愿让他留下心灵上的创伤。
可想法是好的,家长们却往往因为经验不足而导致了某些孩子有不良心理倾向。
那么,心理健康正常的孩子都有哪些素质和表现?又该如何培养呢?
01
不羡慕他人
父母们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别的孩子有的东西他自己没有就想要。
从而去埋怨父母,“为什么他有,我就没有?”
一般父母遇到这种情况,要么是去痛快的给孩子买,要么就坚持不买。
孩子的心理,是喜欢新的东西,喜欢自己所没有的东西。
但是父母再有钱,也不可能每次都给孩子买新鲜东西。
一般家庭收入有限,更不可能让子女要什么就买什么。
这时候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和别的孩子交换自己的东西,以冲淡子女的羡慕心理,增强他的分享心理。
有东西和别人分享,当然不必羡慕别人。
02
不嫉妒他人
孩子会嫉妒,其实并不是问题,还可以说是人之常情;但是嫉妒到想要伤害别人,这就成为心理上的一种问题了。
嫉妒别人,不一定要产生破坏性的行为,也可以引导孩子转换成欣赏别人优点,学习别人长处的积极性念头。
因为嫉妒而伤害别人,会让别人对自己的自私产生反感,对自己并没有好处。
父母以身作则,教导孩子不嫉妒他人,尝试着去学习他人的优点,或者站在他人的立场来欣赏他人的成就,心理就正常。
03
学会自省
教导子女养成反省的习惯,把每天所接触到的种种事物,加以归纳整理,并且进一步类推,以寻找更为妥善的处理方法。
这种自省的习惯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学习的。
可惜一般父母,只知道教导子女记忆某些事情,譬如说教孩子识字或者认识某些东西,却很少做深一层的启发,让子女从单纯的记忆提升到对事物的分辨、整理和分析。
具体怎么引导呢?
刚开始的时候,父母可以拿一些共同的活动来进行分析、比较和检讨,使子女在对谈中学习分析、思考和表达,逐渐养成子女反省的能力和习惯。
并且还教导子女有过必改,勇于尝试,而不是一错再错或者因害怕犯错而不敢尝试。
作为父母,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心理健康,但是归根结底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孩子有一个和睦的家庭。
父母互相尊重、彼此相爱,这比多少口头教育都来得有效果。
因为父母以身作则,让孩子感受到爱、感受到父母的关心,这对塑造孩子的心理健康真的是非常重要的!
㈩ 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积极的心态
小新第三5Dv,您好!
您的提问非常好!确实,现在很多家长、老师甚至孩子本身都存在类似这样的家庭教育方面的疑问,都希望能找到最合适的学习教材和教育方法,培养好孩子的学习生活习惯,让孩子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健康快乐地成长,从而达到提高孩子综合素质的目的。然而,孩子终归是孩子,就好像一棵小树苗,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培育就很容易东歪西倒、难以成材,凡是小孩身上总有些性格和行为上的缺点、偶尔犯一些小错误,的确会对他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其实有利于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很多,你需要仔细考虑和选择恰当的方法和教材、建议也可选择观看适合自己的家教视频节目,这样综合起来才能对症下药、行之有效。看了以下分析和推荐的网站视频资料,相信您就能从中得到启示、更好地培养孩子积极的心态。
由于在现时的社会大环境、应试教育模式和接收西方开放式教育等重重因素影响下,我们的孩子就像生活在一个大染缸里一样,很容易就被染污了,沾染上某些不良习气,例如娇横任性、叛逆不听话、不诚实、上网成瘾、打架、厌学、好动、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等问题,尤其是处于幼儿及青少年阶段的中学生情况更为严重!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改正孩子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及由这些观念导致的各种错误行为。虽然教育孩子的方法很多,有的人采取虎妈狼爸式的教育,还说是“赢在起跑线上”,人的一生其实是马拉松式的长跑过程,即使赢了起跑线,能跑多远、坚持多久、谁笑到最后还是未知之数,往往是适得其反的,因而个别人所谓虎妈教育的事例无论他们成功与否,都不值得崇拜、学习模仿、甚至广泛推广,这样教育会给绝大多数孩子造成永久的、不可磨灭的心理伤害,不堪回首的童年就是这样导致的!如果打孩子进行体罚教育,后果可能相当严重,将来会报复到年老的父母和孙子那一代人的身上,所以暴力方式的教育害人不浅啊!相反,反而是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和乐观向上的精神更显得重要。想要从根本上教育好孩子,培养孩子学习和生活上的良好兴趣和习惯,建议您赶快让孩子喜欢上《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入则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多读一定能提高孩子的责任感和启发孩子的智慧)。您看,这真是一部“大孝经”、一位最好的家教老师!写得多好!琅琅上口,易读易教,网上还有很多视频故事教学素材,有多个版本适合各阶段孩子观看。作为父母,只要您愿意多些鼓励孩子和您一起观看(这个很重要,您喜欢看能带动他的兴趣一起看,孩子天生好奇、易受他人影响),一定能让您的孩子喜欢上她,如果能在现实生活当中努力去做、尽量落实里面的教诲,何愁不能教育好孩子呢?
同时,您的提问涉及到广大家长和老师都非常关心和渴望解决的青少年儿童思想品德、行为语言和学习成绩的家庭教育问题,家长的正确教育引导在孩子的健康成长教育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平时的家庭日常生活中,诚挚推荐各位家长和孩子们观看陈大惠老师策划监制的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大型公益论坛系列纪录片《圣贤教育改变命运》(又名《弟子规说明书》),这是一个非常有利的关于德育与家庭教育的免费网络资源,能在快乐和感恩的氛围中感悟人生的真理,有助孩子提高健康成长学习进步,认识灾难事故因何发生,能做到趋吉避凶,真实不虚!能针对孩子身上的各种问题对症下药、是一剂治疗良方!当中一定有您需要的答案,也是我们做家长长辈学习的有力教材,的确是难得的家庭教育经典节目!这个节目里有许多精彩的事例分析,探讨解决孩子教育的种种方法,真是我们和孩子的一位最佳的、一对一的家教老师,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家庭教育网络资源,而且是完全免费的,对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有极大的帮助。生活中,小孩甚至大人都容易出现没有恒心、悭贪、叛逆不听话、上网成瘾、早恋、依赖性强、注意力不集中等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不是能从某个简单方法或措施就能从根本上教育改正过来,变成一个孝顺听话的小孩,而是需要我们全面而系统地进行家庭教育,从根本处下手才能治标又治本。这部片里面有很多专家、老师、家长亲身说法、以其独特的心得体会向大众汇报,启示家长的教育观念会直接地影响到孩子的家庭教育,所以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看,从小接受的家教会影响小孩子的终生,从中一定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片中有一句经典的警世名言:人是能教得好的!好人是教出来的,坏人也是教出来的!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可是,当前我们面临的种种现实状况是:社会诚信严重缺失!各种媒体的夸张渲染、错误引导,孩子成长的环境不断遭到破坏和染污,要做好家庭教育谈何容易呢!家长是越来越不好当了,说实话,很多家长也不会如何当家长,就将小孩出生到这个世上,将很多的教育责任都推给了学校和社会,然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很多成长经验是需要家长言传身教的,推卸责任的话怎么能将小孩教育好呢?确实悲哀啊!而我们做子女的往往不能理解父母的心意和真实体会,只图自己的方便和享受,说实话,真是有点大逆不道啊!到哪一天我们都为人父母了,才能真正领悟这种感受,但往往为时已晚,哎...很多我们生活当中存在的所谓代沟,都是因为一代一代的接受的教育脱节了,没有很好的连贯所造成的,现在的人太多急功近利、唯利是图,只顾自己的享受而妄顾他人的感受。 我们必须知道,一切教育要从根本做起,就像树要有根才能长树干树枝和树叶,才能枝繁叶茂呀,如果丢弃了根本的德行教育,其他的都只是空中楼阁。在此,推荐各位有缘的朋友,无论看过或没看过的也好,都敬请尽量抽多些时间观看大型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优秀论坛节目: 《圣贤教育 改变命运》(可以在网络视频或者优酷薯仔搜索播放),但愿看过的人都能够从中得到真实不虚的利益,并且继续利益他人,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创造和谐共存的社会大环境。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和启示。
衷心祝福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