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谁有傅佩荣《哲学与人生》第十三章的内容
第十三章 教育与自我
大多数人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并没有体会到太多的快乐,反而感受了不少压力,并且认为教育只是一个人进入社会之前必要的训练过程。
西方学者以三种职业,就是农夫、医生、教师,来说明教育的特性,亦即教育是一种“需要合作才能产生效果”的工作。
教育是一个需要靠自己去承担的责任。
教育是风格的培养
教育的三阶段
英国哲学家怀特海认为:教育是“风格之教育”。他进而指出,一个人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浪漫期、精密期、展望期。
(一) 浪漫期
小学阶段称为浪漫期,此期的心态充满想象力与好奇心,并且要求对任何事件都比较完整的叙述,借此对无法理解的现实世界保持距离。
对这个阶段的孩子而言,现实世界发生的一切都是片片断断的,每天都会出现一些不完整的信息,最后甚至让人觉得这个世界好像四分五裂。小孩子能够把握的,是比较完整、有开头也有结局的故事,譬如:漫画、童话、卡通等。小孩子在尚未准备好接受现实世界之前,必须先以这些浪漫题材所提供的故事情节作为他所相信的世界,然后再慢慢成长,接受真实的挑战。若是忽略了此一阶段的需要,幼小的心灵将会受到伤害。
(二) 精密期
初中、高中的六年称作精密期,在这个阶段要奠下知识的基础。每一门学科都有基础知识,如果这个基础没有打好,可能从此一生都讨厌某一门学科,甚至从此不喜欢学习,结果损失最大的是自己。由此可见,这个时期是相当重要的,丝毫不能松懈,必须像装配机械零件一样,严格要求精确。
最这个阶段中的学生而言,感觉辛苦是应该的。我们不能因此就给他们松懈的理由,而要设法让他们知道这种辛苦到最后是值得的,会有丰富的回馈和收获。如果在中学阶段没有好好努力,那么这一生在知识的领域中,恐怕必须放弃许多权力了。
(三) 展望期
上了大学以后则进入展望期,这个阶段要开始学习高瞻远瞩,去发现自己同社会、群体、整个人类、历史,甚至宇宙之间的关系。换言之,展望是要敞开自己的心灵,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找到自己生命的定位与意义。
一般而言,一个人在上大学以前不会想到这么多问题,即使想到也很难得到满意的答案。因此,中学生应该专心学业,努力把考试的科目念好,准备升大学。他们的人际关系也相当单纯,所面对的不过就是家人、同学、朋友而已。不过,如果上了大学之后还保持中学生的心态,满脑子只有考试、得高分、毕业之后顺利就业等目标,那是不够的。大学生之所以被称为知识分子,就是因为他们懂得展望,可以高瞻远瞩,让自己的生命与其他所有的重要领域连上线。
教育就是自我的要求
教育就是风格的培养,在此“风格”的意思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思想及行为有一定的要求,因此表现出来就有一定的水准。一个人受过教育之后,最大的特色是:对于许多事情不是不能做,也不是不敢做,而是不屑于做。“不屑于做”就是一种风格,是人受教育以后首先应该有的自我要求。
孔子说过,交朋友的时候,首先要选择“中行”,若中行不可得,则要选择“狂者”或“狷者”。狷者就是“有所不为”,一个人受过教育之后就应该表现出如此的风格。一个人能够有所不为,然后才能有所为。换言之,因为有所放弃,才能有所坚持。狂者则是志向比较高远的人,就算是一般人认为做不到的事情,他还是同样努力以赴。
最理想的则是中行,亦即言行适中、恰到好处。基本上,任何一种想法都可以用适当的言语表达出来。一个人如果能把握“适当”这两个字,就能确定地传达自己的想法,并且不会有后遗症。相反的,若一开始没有掌握到适当的言词,那么往往就会造成误会,还可能与别人产生各种复杂、麻烦的关系,进而必须承担许多后遗症。
当然,人的表达不是只有言语的问题,还包括态度,也就是肢体语言。如果我们对这些都能掌握,那么接下来的就是进一步的行动,也就是我们与别人相处时的应对之道。事实上,“中行”这两个字有点像“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指的并不是问问吞吞,而是做任何事情都能秉持原则,也就是所谓的“当狂则狂,当狷则狷”。
教育培养风格,要从狷开始,我们交朋友也是一样。交朋友时首先要问:“什么事情是你不屑于做的?”如果对方没有任何事情不屑于做,那么就不必深交,因为这种人可以无所不为。其次,我们要看对方是不是狂者,狂者的志向很高,虽然有时候无法达到目标,但依然努力奋斗,因此会显示出一种非常高昂的斗志,亦即所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种人或让人觉得生命是难得的机缘,一个好好珍惜,不断努力向上。
中行则代表一个人在各方面的修养都达到很高的水平。
与人相处的时候,如果发现别人的意见和我们不同,不但不要生气,反而应该要借这个机会自我反省。如果有一天,你对别人的批评不但不会生气,反而很高兴,那就证明教育在你身上已经展现成果。反之,如果你听到别人的批评就不高兴,那代表还有很长的一段修行路要走。事实上,教育可以说是一生的功课。
人生四大领域
人活在世界上,首先要明白,人生究竟有哪些重要的范围。如果没有全盘了解这些领域,很容易执着于某一部分,而忽略了其他可能更重要的部分。
人生有四大领域,就是:群体、自我、自然界、超越界。进入社会以后的教育,应该根据这四个领域来思考。
群体
人不能离开群体而生活,从家庭到社会到一生,我们在群体中可以取得成就,以及随之而来的责任。我们在群体中生活,相对的,群体也会带来各种压力。
群体有优点也有缺点,一般人常常注意到它的缺点,但是此处则要谈到群体的优点。群体的优点是,储存了长期以来人类社会所生产的文化成果与资源,譬如好的音乐、电影、小说及诗词等。这些资源提供人类自由使用,如果不懂得如何享用,无异于自己放弃了这个可贵的权利。
如果对生活感到厌烦,觉得电视和报纸充斥着无聊的内容,那是因为我们自己不懂得去调适,不必怨怪别人。社会风气固然有它负面的压力,但同时也提供了各种艺文产品,如果懂得去欣赏、去享用,人生其实可以变得更美好。我们在学习进入文化领域上所花的时间太少了,而花太多精力在准备如何接触现实的世界——而现实世界原本就充满生存竞争的压力,也难怪大部分人总是看到群体的缺点。
一旦对社会群体有了基本了解,就可以尽量避开它的缺点而利用它的资源。我们必须约束自己每天看电视、看报纸的时间。自我约束成了习惯之后,多出来的时间与力量将可以用来欣赏人类文化的资源。这些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果多接触它们,会比较容易在纷扰的世界中保持自己对人生的信心与希望。
人要活得快乐,才会觉得生命有价值。一个人活在世界上,总是要忍受一些缺憾、困难、不便,如果不了解自己“为了什么”而活,那么这种忍受就显得毫无意义。
自我
自我对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核心概念。人的一生无论主动或被动、清醒或模糊,都是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之中。一般而言,我们都希望自己与社会之间能保持平衡关系——一方面保有属于自己的内涵及观念,不要完全被社会同化;另一方面也不能完全排斥社会,否则人生会很寂寞。人必须设法开发自我的潜能,因为潜能得以开展,自己内在的条件就会越来越充实,人生也会因此更丰富。
自我潜能有三:知、情、意。
(一) 知
知就是求知,人的求知过程非常辛苦,所以我们要肯定所谓的“三受主义”:忍受、接受、享受。
(二) 情
人的情感有两方面,其一是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和爱情;另一方面是审美的情操。亲情、友情与爱情听起来相当温暖,但是世间许多困难也是从这些情感而来,因为这一类情感有一个特色,就是不能谈条件,也不能要求公平。
情感一方面带给人无穷的活力,产生多彩多姿、充满戏剧性的情节,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挣扎、痛苦与烦恼。
遇上这些困境时,可以转到情感的另外一面——培养审美的情操。因为受到美的感动,就会觉得自己无论再怎么苦都值得,随之化解生命中的困境。然而,我们不可因而沉溺在眼前的欢娱中,因为沉溺只会让人逃避,带来更大的痛苦。换言之,审美可以作为一种调解,但不能用来替代现实生活。
(三) 意
教育是风格的培养,而培养风格的关键就在于“如何立志”。现代人听到“志向”这两个字,通常会联想到具体的、外在的、社会化的成就,譬如要赚多少钱、从事什么行业等。在此所谓的志向应该要回到内在特质的培养。
自我培养及充实知、情、意潜能的内涵,就可以与群体分庭抗礼。最理想的状况就是从对抗变为相辅相成,亦即处身于群体中,却不受群体局限,无论动静出处都可以自在从容。
如果只注意群体,自我将缺乏自信,甚至随俗浮沉,一旦遇到挫折立刻觉得活着没有意义。反之,如果在群体和自我的关系上能够维持均衡,那么基本上,你的人生已取得稳固的出发点。
自然界
如果有人觉得活着很辛苦,面对自己又感觉无聊乏味,那么他应该多接触自然界。
自然界是公平的,当你觉得在群体和自我两方面面临很大压力的时,不妨和大自然多接触,譬如养宠物、种盆栽,假日到山上、公园走走,甚至街边的路树与小草都有值得观赏的地方。苏东坡说:“凡物皆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即使路边的一株小草、一朵小花,都有美妙迷人之处,并非只有风景名胜才值得造访。
我们对自然界要采取四种态度:竞争、利用、保护、欣赏。
超越界
人活在世界上,有许多东西是经验所不能接触、理性所不能回答,但又必须面对的,那就是有关超越界的问题。
人生的意义又是什么?一个人在念中学的时候,认识的意义是要考大学;念大学的时候,认识的意义则是要顺利毕业或者继续深造。这样的意义一直往后推衍,最后总是会碰到结束,而在这个关卡上,不能再以一个具体的东西作为意义了(如赚到多少钱、当到什么官等)。这个意义是一个人在生命过程中无法达成的,因此不能向外探求,只能向内寻找,也就是一种对自己的要求,要求自己达成一种更高的、圆满的境界。
人的生命由身、心、灵三个部分所构成,一般人往往只注意到身与心的部分,这是不够的,真正伟大的哲学与宗教,一定会谈到灵。
灵的题材不必然与宗教有关,它是一种赋予自己生命意义的能力。换言之,灵是一种力量,使人进行从自觉到赋予意义的整个过程。这种能力是每个人都具备的,但是如果不加以开发,那么生命就好像在薄冰上,基底薄弱不易站稳;反之,如果能逐步开发灵的力量,他就可以承受身心的各种考验。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虽然身体受伤、心智也失常,但是却能因为灵的力量而安定;相反的,有些人虽然身体健康、心智也正常,却不想活了,这代表他的灵陷于困境,漂浮无依。
此外,灵也是一种整合的能力,能够把人的分裂状况统合起来,让自己肯定自己是“一个人”、是一个整体。要做“一个人”是很困难的,因为每个人都有很多重角色,这种多元化会使得一个人的生命分散、内心挣扎,因此特别需要统合。如果无法做到这一步,内在就会有一种撕裂的痛苦。
既然统合的力量是灵,那么如何让灵发挥作用?第一步要定期沉思冥想,定期回归内心、回归原点。自古以来,许多哲学家都强调静思和反省,因为如此才能稳定心情,让生命恢复完整。人如果没有定期回到原点,很容易感到疲倦与乏味,需要借由各种外在刺激让自己继续奋斗,最后恐怕将忘记自己原本的面貌。
许多宗教规定信徒定期回到教堂(会堂、祈祷所、寺庙等),就是一种回到原点的方式。如此一来,信徒的生命密度将会提高,也能有更深的自我了解。由此可知,让自己定期离开群众、离开世间的联系,回归超越界的向往,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安排。
教育与自我生命的发展
自我在一生中,有四项任务需要设法达成,就是:自我认识、自我定位、自我成长、自我超越。
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是一件难事,却非常重要,因此希腊人会在戴尔神殿刻上“认识你自己”这几个字。
自我认识可以从心理测验、性向测验,或者星座、八字着手,不论使用何种方法,关键在于:要把生命看作一个动态的过程。想了解自己,可以留意三个问题:“什么事情使我感动?”、“什么人的作为使我羡慕?”、“我对自己满意吗?”当看到一件事情而觉得感动时,立刻把它记下来,因为这是内心的召唤,代表内心希望自己也能做到同样的事。同理,如果羡慕某个人,代表这个人的作为与成就引发自己内心向他学习的愿望。
然后问:“我对自己满意吗?”一般而言,人对自己都不太满意,如果试着了解不满意的理由是什么,就能由此找到奋斗的方向。
人在年轻的时候,应该开始尝试自我认识,譬如透过自由想象法,用各种价值来测试自己,看看自己对哪些价值最为珍惜。一个人的生命内涵由他所选择的价值所构成,如果无法回答:“人生中什么最重要?”代表你根本不了解自己。这种认识自我的方式是最妥当的,其中涵盖了生命的动态开展,因为了解自己的志向何在,就知道未来应该往哪里发展。
根据柏拉图的说法,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精灵,它像是上天为人注定的一种天命,让人知道自己该往哪个方向发展,最后达成一个目的,完成生命的拼图。我们每作一个抉择,就好像是加上一片拼图,而在尚未完成之前,是无法看到全貌的。一个人如果想将人生拼成美好的图案,一定要有愿景。如果没有愿景,拿到什么拼什么,最后的成果可能令人难以辨认,有的地方灿烂、有的地方晦涩,整体看来不成一个构图。
现代人强调生涯规划,正是因为人生需要一个构思或蓝图。不过,一般人往往将生涯规划局限于事业规划。但是,不论经营任何事业,最后仍然要退休交棒,又怎么算是全部的生涯?有些人的生涯规划则是在规划子女的生涯,自己的生命却没有任何发展,这也会造成各种问题。真正的生涯规划,要由开发自己的潜能着手。
自我定位
“定位”指涉“位置”和“方向”的双重意思。我们必须知道自己在哪里,以及未来往哪里走,因为生命是动态而不是静止的,不可能停留在某一个定点。所以我们要养成一个习惯,亦即发生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想一想:“我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现在位于什么处境?”
人生难免遭逢困境,困境之中,不应该一味抱怨或自责,而要问自己:“我在哪里?接着应该往哪里走?”理清思路之后,总会发现还有些微希望,于是又能继续奋斗下去。人生很多时候,不能由别人给你希望,只要自己还怀抱一丝希望,就应该继续奋斗,即使无法感动别人,你的斗志也会赢得敬畏。
通常人在进入社会、找到工作,并且安定下来之后,会开始思考“自我定位”的问题。自我定位需要定期做反省,尤其是遇到困境的时候,一定要认清自己的位置与方向。
自我成长
一个人的自我成长,往往从中年开始。年轻时的自我成长是具体明确、可以被测量的,譬如:每天念书,知识就会增加。至于从事其他方面的修行,年轻人的生活经验恐怕还不足以配合。换言之,年轻时所面对的世界比较单纯,自我成长还无法全面展开。
大学生在学习方面有一个缺点,就是总觉得念书时被迫的,是为了考试、为了学分,学习的心态也就比较被动。相反的,许多中年朋友,他们在社会上已经贡献了心力,却能够保持求知的渴望,主动来上课学习。看到他们时我就会想到,他们的生命经验以及相当丰富了,而这正是走向自我成长的最好机会。
许多人强调全方位的教育,因为人生的经验原本是全方位的,如果没有考虑这一点,那么一个人的教育可能离开学校后就停止了,只接受了部分的教育。事实上,进入社会之后,人生许多问题才刚刚开始。
真正的成长不是被动的、被安排的,或无意识发生的,这些只是“灌输”而已,真正的成长一定出于自己的意愿,并且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应该再进修、再充实。
自我超越
之前提过的超越界不是一般生命经验能够轻易掌握的,而自我超越则是要化解自我的执着。一个人如果刻意追求快乐,往往得不到快乐,就算得到了也很容易失去,因为他永远都会有新的追求。
相反的,当一个人化解自我的执着之后,就不再刻意追求快乐了,结果当他不去追求快乐,快乐反而自己降临,换言之,真正的快乐往往是在无意之中来到的。
有一个生动的比喻可以描写这种境界:快乐就像一只蝴蝶,你拿着网去捕它,它会飞得更快;如果你不理它,它反而会飞来停在你的肩膀上。
努力追求快乐,本身就是一件不快乐的事情,因为追求本身就代表欲望尚未实现,内心当然会觉得痛苦。如果不去理会快乐是什么,专心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沉湎其中,快乐自然来临,因为快乐是一种由内而发的感受,不是向外探求所能获得的。
一个人若是提升到一种无私无我的境界,就是自我超越。通常老年人比较可能达到这种境界,因为他们经过人生的历练,拥有比较丰富的见识,对任何事都观察得比较透彻。
结论:活在当下,珍惜高峰经验
生活是丰富的,但是对每个人而言,都只能活在当下,过去种种美妙的经验永远只能留在记忆之中。即使舍不得过去努力奋斗的成果,但那些都已经成为过去,在现今这一刹那,只能看到当前的要求。
人活在世界上,如何把当下这一刹那的压力变成快乐,是一个制胜的关键。人本心理学家马斯洛所描述的“高峰经验”,是一种能够让人在一刹那之间觉得无所缺憾、一切美好圆满的感觉。
当这种经验出现的时候,要加倍珍惜,因为它不会随时出现,也无法事先安排。
人的生命本身就是一个惊奇,我们身处这个充满惊奇的世界之中,有时候可能会觉得自己没有任何特别之处。但是如果回头看看过去,就会发现自己的生命从出生到现在,历经各种精彩的转变,以至于现在的自我可以思考、可以作合理的推论、与别人有情感交流、对整个宇宙有个人欣赏的角度、对人生有自己的品味,这不是一件很值得惊讶的事吗?
更重要的是,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还可以选择一个目标去奋斗、选择一种理想去坚持,然后以有限的生命展现出无穷的力量!
㈡ 傅佩荣的主要观念
傅佩荣:“人性本善”是对孔孟的误读
台湾辅仁大学哲学系毕业,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专攻宗教哲学。曾任比利时鲁汶大学客座教授,荷兰莱顿大学讲座教授,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长,现任台湾大学哲学系、所教授。代表作品有《成功人生》、《傅佩荣国学精品集》等。
心理学和哲学这两个学科之间的关系,在根源上可以说是一样的。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从年代上来说是很晚、很新的学科,但它发展非常迅速、有效。对人类来说,心理学对于现代人的帮助要远远超过哲学所产生的作用。哲学是很老的学科,而心理学讨论的主题,在古代来说也是哲学的范围之一,就是有关人的内心状态。这两个学科怎么到今天又连接到在一起?
我在思考这个问题时,会想到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的一个观察。荣格教授是弗洛伊德学派的重要代表,他在心理学从事教学工作,累积三十多年的心得,说了一句话:到这里来找我进行心理治疗的人,大部分身体健康,心理正常,但并不快乐。这句话很简单,身体健康、心理正常,可以过日常生活,但并不快乐,说明一个人要快乐,除了身跟心两方面条件外,还需要第三个元素——“灵”。
怎么来看待“灵”?因为“身”的问题很容易,“心”也不难,可以跟别人互动,别人说话可以听懂,在社会上,工作发展没什么困难,说明你的心智、心理方面都正常。但什么是“灵”?灵根本看不到。我长期思考这个问题时,对于我个人研究国学这一套有很大帮助,也就是说看人的生命时要从比较立体的角度去看。人活在世界上,到底下一步该往哪走?从个人开始怎么活得快乐、幸福?从社会来说,大的方向在什么地方?如何达成这个目标?等等。
灵是没有办法证明的,但它的存在是被要求的。什么叫“被要求”?提一个最简单的问题:人生有意义吗?我在台湾大学教书三十几年,每年都有学生问人生有什么意义?我的回答很简单,人生的意义在于可以不断地问人生有什么意义。就是不要给他一个明确的答案,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标准答案来回答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必须是个人在生命过程里去体会的。只有人类才需要意义,人类之外的其他生物没有关于“意义”的问题。而理解的能力,就代表你有办法找到这个意义。所以人生怎么样才能被理解?如果没有灵,人生不可能被理解,这是简单的结论。身心活动的最后是坟墓,人最后都要离开世界,做到没有,甚至什么都不做,基本没有差别。我们看到历史上很多人物,但不要忘记至少有一半以上的文明消失了,成为考古学的对象,而那个文明里很多人立德、立功、立言,到今天不知道立什么。
哲学这两个字很尴尬,是日本人翻译的,把“哲”和“学”构成两个词,原来的意思叫做“爱”和“智慧”。爱和智慧合在一起,意思很深。第一个,爱和智慧并不代表拥有智慧。根据希腊人的观点,柏拉图就可以作为代表,他认为人基本上是不可能拥有智慧的,因为人有身体。身体一定输于感官,只能带来偏差和谬误。当时的观念把身体当作灵魂的监狱,灵魂是本质,所以死了之后才能得到解脱、智慧。智慧是神的性格。
爱有什么特色?人活在世界上,问每天这样生活有什么动力?有什么明显的对象值得你引发生存的勇气和力量吗?德国学者歌德,是有名的作家。歌德曾说,每天早上起床时,如果想不到自己为什么而活着,这是最可怕的事情。所以很多学生抱怨,我跟他们说,你早上起来知道今天还要上学,多么幸福,至少比歌德幸福。一个人最大的恐惧是早上起来发现自己活着,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可做,可不做;可过,可不过。这时,生命的动力从何而来?很多人有学问,得到诺贝尔奖,成为伟大的学者,但照样会有这方面的问题。一个人越有学问就越发现自己无知,从苏格拉底开始,别人问他:你知道什么?他说我无知,但在雅典没有人比苏格拉底更有智慧。在《论语》里,孔子也说自己无知,“有鄙夫问于吾,空空如也。吾叩其两端而竭焉”。
傅佩荣:人生不能没有憧憬
人在年轻时所设定的目标可以称为“五子登科”:银子、车子、房子、妻子、儿子。
只要社会稍微开放,经济自由发展,上述目标到了三四十岁,就可能一一达成。但是,这样就够了吗?有一次,我搭飞机从美国回台北,旁边坐着一位六十几岁的乘客。在闲聊中,他谈到自己很早就“五子登科”,后来3个孩子还全部在美国落地生根。原本希望在美国的子女家中享受天伦之乐,结果呢?他的英文不灵光,以致成了瞎子、聋子、哑子;他又不会开车,简直是个跛子;然后呢?他承认自己这一生的作为十足是个傻子。“瞎子、聋子、哑子、跛子、傻子”也算是“五子登科”,实在反讽之至。
㈢ 傅佩荣细说老子怎么样
我只是一个学者,一个刚开始启蒙自己的。在阅读《老子》时写下这些读书笔记,其中肯定存在一些错误。本无意发出,但想及错误本的存在就表明了发出来一起交流的意义。我读《老子》的第一遍是读傅佩荣先生的《傅佩荣细说老子》,其中的很多地方都不太赞同,后来就自己去查字典寻找注解,也慢慢的形了一些自己的理解。诚如傅佩荣说的,每个读《老子》后的注解都是自己知识和观念的反映。我也是如此。但在自己的理解之余,尽量的去读原文,去理解当时老子的意思,但限于自己现在的能力,或许能理解的深度实在有限。但我不怕错误,只怕麻木。现在发现,也想寻找大家的意见,同时想抛砖引玉,和大家一起去阅读、理解这本中文化中的经典之经典。 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故常无,以观其妙;常有,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从辵,首。本义:供行走的道路。但此处的道可能指先于宇宙之前的混沌,庄子讲《浑沌之死》,开七孔于,然后有了万物或叫宇宙,而七孔在我看来不仅代表万物,也可能指类、望,‘名’。我觉得这章是在刻画混沌之后,宇宙出现之后万物(尤其是)的差别与对比。道与名相对,妙与徼相对(前者为微妙之意,后者为考察,认识之意)。混沌死了之后,道却永远存在于宇宙当中,维持着宇宙的运行。 二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长短想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而弗居。 我觉得这章讲的大概是相对论,然后从他的相对论中得出其处世之道。事物的价值只要是以来判定的,总会是相对的。因为本就是一个主观的东西,每一个都有一个灵魂,而且认识事物都是由内向外的。因此后面讲的无为,不有,不恃,弗居,可能更偏向于自然之道,而非的价值。因为大部分存在这个世界上,还是想有为,想拥有,想追求……。或许,用天道来养道,会是相对价值中的一个客观标准,就像上帝的《圣经》一样。不同的是,圣经已经写就,而道提倡的向自然学习,则需要我们自己努力的去寻找。老子或许早在几千年前就开始了寻找的历程,而我们不但没有很好的继承,甚至越走越远。(因为开始做笔记时没有记录每一句话的意思,只是写了自己的理解。后面写得比较详细,像“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而弗居”和第十章颇有雷同,如果不明白其意思,可以参照后文)。 三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使民心不。是以圣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这是向自然学习的治之道。老子讲要削减们的望,减少们的竞争,让其按照自然天发展。甚至让民不去追求知识,但是要注重强健。想起一句西方哲的话来:“让自己的望保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站在这个角度,老子是想千方百计的减少我们的望,同时减少我们的知识能力,他可能觉得知识也是望来源的一部分。这是有一定道理的,“生忧患识字起”,讲的大概也是这个道理。们懂得的道理越多,想得就越多,忧患和意识自然就多了起来。不过,或许我们可以像老子本一样,在跨过了知识的这个阶段而至无为之状态,因为我们的社会已经不可能再直接造就简单无为,因为望已经在类和社会中产生且越来越强大。比如你出生了之后就知道有一种目标叫功,功后有什么……所以,在这个时代,我比较倾向于“未曾拿起,何言放下;既已拿起,也理应而且终将放下”。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或许也是异曲同工之妙。又或许社会的发展也会经历这样的阶段,现在的社会正处于多样急剧扩张、物质和望越来越‘丰富’的阶段,或许以后会朝简单、自然、无为的方向发展也未可知。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让自己的望保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我们的政府做得似乎正好相反。他一方面在用一元的教育和言论把我们塑造一个“机械”,无形中扼杀了我们的创造力,一方面又(或许是不得不)让社会的望越来越大,经济发展了,物质更丰富了,们的选择也更多了,可是,我们的进化,却是如此的缓慢,甚至在一直在倒退…… 又看到“虚其心”,我觉得很像基督教说的,“把自己的心空出来,让神进来”。作为始终是渺小的,如果以他自己为中心,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强大,或许可以在一个环境中获得世俗的快乐和与竞争之后短暂快感,可毕竟不可能最强,的力量也是渺小的,而且很容易拜倒在权力、金钱、包括自己的绪和望之下,结果很容易失自己,倒不如把自己空出来,只让神来主宰,或许可以真正的做到“不后悔,不用怕”,自然而然享受尘世生命带来的乐趣。 四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这章好像是在讲道是怎么来的。感觉好像是万物之前(或之源),而又在混沌之后,“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感觉在讲他的产生过程,或者讲他的质。“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觉得这里的帝是指万物或万物中最大的那个,不像是指神或混沌。道是混沌化作而来,存在于历史与世间当中。或许,科学做的事“认识和总结规律”,就是在用的认识能力,去试图认识道。 五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傅佩荣的译法是:“天地没有任何偏爱,把万物当为刍狗,让它们自行荣枯”,而我的直接是,这里应该是说“如果”天地不仁,“则会”以万物为刍狗,即会把万物丢弃。(刍狗:古代祭祀时用草扎的狗。魏源本义:结刍为狗﹐用之祭祀﹐既毕事则弃而践之)。如果圣不仁,(我觉得是指那些明白了‘道’的),(仁:会意。从,从二。右边的二是重文。本义:博爱,与相互亲爱;),就会丢弃百姓(甚至有玩弄百姓之意的感觉)。橐龠(好像指风箱之意,我没有去查),可能这句是讲道很虚但不匮乏,可以源源不断。而最后那句似乎是在提醒我们,不要说太多,而应该守住虚静?在说话的时候(尤其是在和沟通时)确实容易陷入表现自己的境地,不但失去了沟通的本意,也失掉了自己的虚心(我把的虚心大概与望相对,即把自己的心空出来,而非谦虚)与安静。(或者在在安静的时候才能感受到道的存在?) 六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谷神:1、被信仰为促进谷物生长保证五谷丰收并主宰植物每年的生长、腐烂和再生的神;2、古代道家用语。谷和神本分用。后多并称。 “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玄:象形。小篆字,下端象单绞的丝,上端是丝绞上的系带,表示作染丝用的丝结。本义:赤黑色,黑中带红;牝:形声。从牛,匕( bǐ)声。依甲骨文,“匕”为雌动物的标志。本义:雌的禽兽;玄牝:道家指孳生万物的本源,比喻道。 从说文解字和古代的解释看,这句的意思是指道不会死亡,而且为天地的根源。最后一句是描述道的“质”的,似有似无的存在,但其作用却无处不在,且无穷无尽。这或许是给我们一种信心,道是存在着的,而且可以永远存在。那我们可以通过类和科学去认识道吗?…… 七天长地久。天地所有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后其而先;外其而在。非以其无私邪?故能其私。 这章节老子似乎想通过对天地之道的描述然后应用到我们上,其实这种方式基本是贯穿整个《老子》的。关键是我们要把前面的理解清楚了,前一句说天地长久的秘密是“不自生”,我不确定自己理解的对不对。是不是说“不求自己的生存”,还是 “不依靠自己生存”。我比较偏向于后者。天地不依靠自己,而是依靠道而存在。圣也应该学习把自己置之后,却可以达到先。“外其而在、“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其私”。也大概是这个意思。 老子可能还是想告诉我们,不应该太关注自己,而应该把自己虚出来,托付给道。这竟然与基督说的“把心虚出来,交与上帝”如此的一致……! 八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忧。 善:古文,譱,会意,从言,从羊。言是讲话。羊是吉祥的象征。本义:吉祥;处:处、処,会意。从口,从文,或从处,虍( hū)声。“处”即“处”的古字,于六书为会意。金文加声旁“虍( hù)”变了形声字。本义:中止;停止。 这章老子是想借水来比喻道。老子喜欢水,因为水的很多的质和道很相似。比如,水利于万物生长却不与谁相争,停留(按本意是停留,但我觉得可能是存储……呵呵,没有什么理由,只是感觉)众所厌恶或不喜欢的地方,可能是说不居功,俗话说“水往低处流,往高处走”。后面一连串的排比,我大概查了查字典,大讲:水宁愿处于卑下(地),心思沉静(渊),施予(与:与,会意。小篆字形,“一、勺”合起来,表示赐予别东西。“与”,从与,从舁,共同抬起,与,给予。合起来表偕同、朋友。本义:赐予,施予,给予)时满怀爱(仁:会意。从,从二。右边的二是重文。本义:博爱,与相互亲爱),言谈真诚不浮夸(信:会意。从,从言。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本义:真心诚意),用正确的方向来治理,这让我想起一句话:做正确的事比正确的做事更重要,前者是方向,后者更强调效率。(正: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号表示方向、目标,下面是足(止),意思是向这个方位或目标不偏不斜地走去。本义:不偏斜,平正;治:形声。从水,台声。①本义:水名。②引申义:治水;整治;修治);做官或处事也善于生效(事:从史,之省声。史,掌管文书记录。甲骨文中与“吏”同字。本义:官职;能:象形。金文作字形象熊形。本义:熊);行动总是在适当的时机。最后一句的‘尤’,我不确信是形容词还是动词,尤:小篆字形,从乙,又声。乙象植物屈曲生长的样子,受到阻碍,则显示出它的优异。本义:最优异,做动词时也有“责备;怪罪”,傅佩荣先生把他理解为前者,说“不会引来责怪”,我觉得也有可能是其本义,“不优异”,一切自然而然,无需比较。 我觉得这一章老子主要是想劝世俗更加谦卑、沉静、博爱、真诚、正值、顺时而动,自然而然。 九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宝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退,天之道。 这章相对来说容易理解一些,也是老子对我们贪恋、望的一种告诫。拥有的太多甚至满溢,不如停止;修炼得越来越锐利(变得越来越强大,以便于赢得竞争),是得不到长久的;富贵很难长久,如果富而骄,则一定会招致祸患。功退,才合乎天道。 对于最后一句,不仅从历史上讲是真理,所谓“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就是说的这个道理,也是告诫我们个的长,或许在生的第一个阶段,从无知到对知识理的追求,从贫困到对功的追求,从无能到创造价值的追求,可能无可厚非,但是就像前面讲的“未曾拿起,何言放下;既已拿起,也理应而且终将放下”。 “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业,要把自己的事业当作一件艺术品看待,只求满意理想和趣,不斤斤计较于,才可以有一番真正的就,伟大的事业都出于宏远的眼见和豁达的怀”,这是我存储于手机上的一句话,是朱光潜说的,或许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解释“功退,天之道”吧。 十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科?爱民治,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哎呀,这一章太长了,而且很难。开始除了后面几句,几乎没能看懂,没有办法,只能遇到不懂的字和词,用我们的老办法,查字典喽。 先大概看一下句子的排列,我觉得前面都是如何去修养、去获取知识的理,去多样的发展,后面一句是达到这些之后更为理想的状态。“营魄”不知为什么,几乎所有的书上都讲这是“魂魄”之意,我查了一下:营,营,从宫,荧。宫,房子,与居住有关。本义:四周垒土而居;魄:从鬼,白声。从鬼的字,常与灵魂、鬼怪有关。本义:神,信的指依附于的而存在的精神),我觉得营不是指‘魂’,而是指为‘形’,而魄指“魂魄”,因为魂魄之于,就好像我们之于房子。所以这句应该解为:魂魄和形合一,能达到‘无离’的状态吗?无离可能是指与道合一。“专气致柔”可能是指一种修炼的一种方式,因为无重点词,没有办法查询,所以这句应该是说,专气致柔的修炼,能达到婴儿般(纯洁?混沌?)的状态吗?老子除了喜欢用水来作喻,还喜欢用婴儿,这很容易理解,因为婴儿是之始,而道也是万物之始。“涤除玄览,能无疵科?”应该也和上句意思大概一致。爱民治,可以达到无为而治自然而然吗?老子的回答当然是肯定的,而且这也是他的理想和期望。“天门”:指指鼻、口或天庭,开阖即开与关,可能也意指交流,雌:从隹( zhuī)。表示与鸟有关。本义:鸟。引申为的。对于这句话,我没有更好的理解,只能跟从大多数的看法:感官与外界的对立变化相接触,能宁静吧?这也理解也有一定的道理。雌、确实也有宁静之意,而前半句也确实有自己的感官与外界交流之意。“明白四达,能无知乎”,应该指明白道理,能没有知识吗?或者说,能不用知识就可以达到吗?但这样理解的话,就和前面的几句有点不太一致,因为前面的后半句都是讲老子的理想的状态。无知显然也是,但可能这里的无知不是指没有知识,而是指不用心机,自然而然,这样理解的话就通顺了。 最后的总结语更是经典语,一直流传至今。生之,畜之,应该是一个意思,就是生养万物。后面的并列句是为了解释老子理解的德,应该做到生养万物而不占有他,“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意思大致相近,为(为、爲,爲的本义是猴。象形。按字,从爪,古文下象两猴相对形),有意,可理解为:做万物之长,却不主宰他们,(恃:从心,寺。本义:依赖,依靠),这里的“主宰”很有意思,恃的本意是“依赖,依靠”,统治者虽为统治被统治者,其实乃是依赖他们,这与我们政府宣传的“民是政府衣食父”是一致的。可我们的政府却只见它统治民,却不见他因依赖民而感恩,如果说有感恩,也只是存在于文件和口号之中,说一切为民服务,还说“以德治”,殊不知,真正的‘德’不是占有、控制,统治,而是自然而然的引导他们(与强制相对),生养他们(其实也就是服务民)。我们的政府什么时候能真正做到呢? 十一今天暂时写到了第十章,以后肯定会继续读继续写下去。再次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去学习一些文化经典,无论是中的传统文化,还是西方的主流文化(呵呵,现在还在同时阅读《科学二十讲》)。无论现在你觉得奥运的事件现了“谁误解了谁”,至少,我们应该做的,是真正的学习自己的传统文化,同时不遗余力的学习西方文化,努力做到融合中西,此二者,缺一不可,才能理解和正视对方的“偏见”,让自己和自己的民族长,自信起来,然后才能自豪的向世界宣称中华民族的伟大,而不是现在这般“自卑的,就像是蜜蜂一样,遇到了恐惧,就会攻击别,结果伤害了对方(注意,不一定是敌),也伤害了自己。”(引自今天在群中和网友谈话中的一句话)。 另注:关于阅读《老子》的方式,第一是多查,文中所引的词典来自于《汉典》,其中大部分都来自于其“详细解释”、《康熙字典》和《说文解字》,推荐大家查看。第二是:可以用写的方式,因为在写时可以放慢思考,让思维更加沉静和细腻。不仅写自己的理解,也写原文。文中所有的原文,我都没有从网络“拷贝粘贴”,而是一个个字敲上去的,由于文中多出现偏僻字,还可以练习一下自己的文字输入功底呢。因此推荐大家也自己写一遍。
㈣ 求傅佩荣的哲学与人生
学术专长:儒家、形而上学、先秦哲学、宗教哲学
曾开设课程:
宗教哲学、哲学与人生、儒家哲学研究、形而上学、论语解读、哲学英文、西洋哲学史、先秦儒家哲学。 傅佩荣在教学、研究、写作、演讲、翻译各方面皆有成就。近三十年都在研究哲学,近二十年都在研究国学。由于父母信教的原因,西方的传统从小对他影响很大,所以他先学习了西方哲学。二十三四岁开始学中国的哲学,进入台大哲学研究所,师从方东美先生,了解了中国的哲学有独特的价值,才真正开始对中国哲学的研究。40岁以前接触的都是儒家的思想,40岁以后开始专心研究道家思想,50岁以后就研究《易经》。五十岁以后,专心注解传统经典,已重新解读《论语》《孟子》《老子》《庄子》《易经》,在国学经典诠释方面有相当重要的影响。 2006年九月首开大陆问道,先后在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科院开展了一系列国学演讲,引起了热烈反响。2007年夏秋,傅教授应大陆企业界邀请,为企业管理高层开展了几十场国学讲座,获得一致好评。
傅佩荣,祖籍上海。台湾辅仁大学哲学系毕业,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专攻宗教哲学。曾任比利时鲁汶大学客座教授,荷兰莱顿大学讲座教授,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长,现任台湾大学哲学系、所教授。2009年6月,他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孟子的智慧》
http://ke..com/view/473785.htm
㈤ 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是什么生活中最需要的是什么呢
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巴菲特和盖茨说是“专注”。专注不但是做事情成功的关键,也是健康心灵的一个特质。专注就是注意力全力集中到某事物上面,与你所关注的事物融为一体,不被其它外物所吸引,不会萦绕于焦虑之中。不能专注的人,也就不能放松。专注与放松,实际上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而已,专注也是幸福人生的一个关键特质。一个人对一件事只有专注投入,才会带来乐趣。对于一件事情,无论你过去对它有什么成见,觉得它多么枯燥,一旦你专注投入进去,它立刻就变得活生生起来!而一个人最美丽的状态,就是进入那个活生生的状态。专注是对于专业精益求精的追求,正是由于专注,才成就了托马斯·爱迪生这个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家;正是由于专注,才诞生了沃尔特·迪斯尼这位享誉世界的动画片之父;正是由于专注,才让大家认识了美国灵魂乐教父詹姆斯·布朗。同样,专注还是完成伟大事业的决心,否则,人们都不会看到首位女性国会议员珍妮特·兰金力排众议反对美国参加两次世界大战,而这两场战争带给世界的除了灾难就是痛苦。
傅佩荣说: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有三句话可以参考,亦即:一,身体健康(包括让人活下去的物质条件,尤其是金钱)是”必要的”;二,心智成长(在知情意三方面不断发展)是”需要的”;三,灵性修养是”重要的”。于是,答案很清楚:人生的目的指向重要的层次。但是,强调灵性的重要性,并不表示可以忽略必要之物与需要之物。因此,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包括:拥有健康与金钱,朋友多而敌人少,然后专务于理性沉思,享受智慧所带来的喜悦。由于”必要、需要与重要”这三方面涵盖了一个人的全部需求,未必可以全盘兼顾,人生才有抉择取舍上的困惑、迷惘与苦恼了。在此,为了避免错过人生的重要目标,一个人需要”学习”分辨。
也有点人说: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失去的”和“得不到的”而是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幸福,好好珍惜身边的一切充实的过好每一天,人生不可能不留下遗憾,但尽可能不要留下过多的遗憾“人生中什么最重要?不是名誉,也不是金钱……”那人生中什么最重要?是爱!
是的,所有荣光最终都会归于黯淡与枯寂,世事往往如此。但我仍赞成人在能做些什么的时候还是要做些什么的,即使最终总会归于枯寂。只是,在做事的过程中,还应该增添一些浪漫的色彩,一些不同风格的记忆。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我知道那不仅仅是挣多少钱,更多的是爱,是责任,是沟通,是宽容,是健康,是每天爱自己多一些,如果你都不懂得自爱,又如何学会去爱别人……岁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是人的生命有哪一天你可以重来?微笑从这一刻开始,幸福会悄悄爬上你的额头……
㈥ 傅佩荣是台湾的吗
傅佩荣老师是台湾的,1950年生,祖籍上海。毕业于台湾大学哲学系,曾师从哲学大师方东美先生。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曾任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哲学研究所所长,比利时鲁汶大学与荷兰莱顿大学讲座教授。
傅佩荣在教学、研究、写作、演讲、翻译各方面皆有成就。近三十年都在研究哲学,近二十年都在研究国学。由于父母信仰基督教的原因,西方的传统从小对他影响很大,所以他先学习了西方哲学。二十三四岁开始学中国的哲学,进入台大哲学研究所,师从哲学大师方东美先生,了解了中国的哲学独特的价值,才真正开始对中国哲学的研究。40岁以前接触的都是儒家的思想,40岁以后开始潜心研究道家思想,50岁以后致力于研究《易经》。五十岁以后,专心注解传统经典,已重新译解《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老子》、《庄子》、《易经》等。展现温故而知新的哲学智慧,对于经典的当代诠释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另有《哲学与人生》、《儒道天论发微》、《成功人生》、《易经入门》、《国学的天空》、《西方哲学史》等专业着作共一百余种。
自2006年首开大陆问道以来,先后在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开展了一系列国学演讲,引起了热烈反响。2007年夏秋,傅教授应大陆企业界邀请,为企业管理高层开展了几十场国学讲座,获得一致好评。
㈦ 傅佩荣的个人简介
1950年生,祖籍上海。台湾大学哲学系硕士,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曾师从哲学大师方东美先生。现任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曾任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哲学研究所所长,比利时鲁汶大学与荷兰莱顿大学讲座教授。
在教学、研究、写作、演讲、翻译各方面皆有成就。近三十年都在研究哲学,近二十年都在研究国学。由于父母信仰基督教的原因,西方的传统从小对他影响很大,所以他先学习了西方哲学。二十三四岁开始学中国的哲学,进入台大哲学研究所,师从哲学大师方东美先生,了解了中国的哲学独特的价值,才真正开始对中国哲学的研究。40岁以前接触的都是儒家的思想,40岁以后开始潜心研究道家思想,50岁以后致力于研究《易经》。五十岁以后,专心注解传统经典,已重新译解《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老子》《庄子》《易经》等。
㈧ 谁有傅佩荣着的哲学与人生,共享一下好吗
推荐]《哲学与人生》(台)傅佩荣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傅佩荣,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曾任比利时鲁汶大学客座教授,荷兰莱顿大学讲座教授,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长,现任台湾大学哲学系、所教授。着有《儒家哲学新论》、《中西十大哲学家》、《西方心灵的品味》、《不同季节的读书方法》、《为自己解惑》、《人生问卷》、《四书小品》、《文化的视野》(立绪文化)等数十部,并重新解读《论语》、《庄子》(立绪文化)。作品深入浅出,擅长说理,曾获国家文艺奖与中正文化奖。着作甚丰,范围涵盖哲学研究与入门、人生哲理、心理励志等。着有:《厘清自我的真相》、《管理自我的潜能》、《探索生命的价值》、《走向智能的高峰》(以上四书为“傅佩荣谈身、心、灵整合”专书)、《转进人生顶峰》、《活出自己的智能》、《那一年我在莱顿》、《珍惜情缘》、《人生问卷》、《从自我出发》、《四书小品》、《哲学入门》、《生命重心在何处》、《柏拉图》、《中西十大哲学家》、《新世纪的心灵安顿》、《论语解读》、《庄子解读》等八十余种,以及有声书系列《创意人生》与《重建心灵》等。
【目录】
自序
哲学与人生
简体版序 从哲学看人生
第一章 哲学是什么
定义:哲学原意是“爱智”
希腊文之“爱”与“智”
爱智要保持心灵开放
真正的智慧来自生命的试炼
每个人都需要哲学
研究哲学的基本习惯:凡事保持好奇
哲学性的思维:理性的反省 对哲学的基本描述
培养智慧
发现真理
印证价值
如何提升哲学素养
培养思考习惯
掌握整体观点
确立价值取向
力求知行合一
结论:爱智是人的天性
第二章 思想方法
逻辑(运思的规则)
概念
判断
推论
语言分析(表达的效应)
语言的有效性
语言的类型
现象学(辩物的策略)
打破四种假象
胡塞尔的现象学
诠释学(阅读的途径)
阅读的三种取向
阅读的四个步骤
结论:心智成长的方法
第三章 人性的真相
第四章 神话与悲剧
第五章 苏格拉底
第六章 存在主义
第七章 荒谬之超越
第八章 中国哲学的起源与特质
第九章 儒家的风格
第十章 道家的智能
第十一章 艺术与审美
第十二章 宗教与永恒
第十三章 教育与自我
第十四章 文化的视野书目 推荐延伸阅读
周国平推荐:谁来上哲学课
哲学课可以是最令人生厌的,也可以是最引人入胜的,就看谁来上这门课了。与别的课以传授知识为主不同,在哲学课上,传授知识只居次要地位,首要目标是点燃对智慧的爱,引导学生思考世界和人生的重大问题。要达到这个目标,哲学教师自己就必须是一个有着活泼心智的爱智者。他能在课堂上产生一个磁场,把思想的乐趣传递给学生。他是一个证人,学生看见他便相信了哲学决非一种枯燥的东西。这样一个教师当然不会拿着别人编的现成教材来给学生上课,他必须自己编教材,在其中贯穿着他的独特眼光和独立思考。
傅佩荣先生的《哲学与人生》就是这样的一本教材。他开设的这门课程在台湾大学受到热烈欢迎,被学生评为“最佳通识课”,我读了该书以后觉得是名实相符的。傅先生对于哲学真有心得,而且善于作简洁清晰的表达。比如在讲哲学是“爱智”时,他把“爱智”定义为“保持好的天性,探询一切事物的真相”的生活态度,把“智慧”概括为“完整”和“根本”两个特征,又将“爱智”的“爱”解释为温和而理性的“友爱”,而与狂热的“情爱”、浮泛的“博爱”相区别,令人感到既准确又颇具新意。我还欣赏傅先生眼界和心胸的开阔,没有门户之见,在他的课程中做到了两个打通。一是打通各个精神领域,讲哲学不局限于哲学学科,分别列出专章论述神话、艺术、宗教、教育对于人生哲学的特殊贡献,把人生问题置于文化的大视野中来考察;二是打通中西哲学,西方的重点放在苏格拉底和存在主义,中国则着重阐述了儒道二家哲学的内在理路及价值,博采众家之长,在建构现代人生哲学时对一切思想资源保持开放的心态。
人们是否赞同本书中的某些具体观点,这丝毫不重要。一个优秀哲学教师的本事不在于让学生接受他的见解,而在于让学生受到他的熏陶,思想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我对哲学课的最低和最高要求是把学生领进哲学之门,使他们约略领悟到哲学的爱智魅力,但这岂是一件容易的事!多少哲学教学的结果是南辕北辙,使学生听见哲学一词就头痛,看见贴着哲学标签的门就扭头,其实那些门是通往哲学的呢。因此,在向读者推荐本书的同时,我期待我们通识课程的改革,从而出现一批真正能把学生领进哲学之门的哲学教师和哲学教材。
不见善不作 惟见恶可作 是处可怖畏 犹如险恶道 云何见所作 云何得善法 何处不怖畏 如王夷坦道 作恶不即受 如乳即成酪 犹灰覆火上 愚者轻蹈之 ——《大般涅盘经·如来性品》2006-1-9 22:41:00 申请在线工作室善缘
头衔:
等级:★版主
威望:52点
文章:1003篇
积分:12362分
魅力:6898点
金币:617枚
现金:21582元
门派:心网义工团
来自:
注册:2003年10月24日第 2 楼 字号
--------------------------------------------------------------------------------
第一章 哲学是什么?对一般人而言,“哲学”是一个既抽象又空洞的词汇。有些人笑称,所谓的哲学家,就是整天在一间漆黑的屋子里寻找一只黑猫的人。亦即,他所说的一切全凭个人想象,而无法证明到底有没有这样的一只猫;也有人抱怨,哲学是把简单的东西说得很复杂,把你原本懂的事情说成你不懂。然而,真的是如此吗?在开宗明义的第一章要特别说明,这种一般的观念是不正确的。到图书馆查看数据,必须根据书目编号,这时会发现编号“0”代表总类,也就是辞典、网络全书之类的工具书;编号“1”则是哲学类。为什么哲学会被排在第一号呢?这是因为在西方的学术传统里,早就界定了哲学的作用,认为哲学具有基础性与整合性,既能为一切知识奠基,又能统合所有的知识。人类的经验是多样而分散的,尤其为了深入了解的需要,往往只能分工而不能合作。然而,人的生命是完整的,我们总是希望对任何事物都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以便可以作正确的抉择。“博士学位”的英文是Ph.D.,Ph.D.就是Doctor of Philosophy,也就是“哲学博士”,表示任何一门专业的学科,学到最后所抵达的境界都是哲学的层次。若要了解上面所说的是否合理,就要进一步思考:“到底什么是哲学?学了哲学之后对人生又有什么帮助?”◎定义:哲学原意是“爱智”哲学的英文叫做Philosophy,这个字源于希腊文,是由希腊文中Philia和Sophia这两个字所合成的,意思是“爱智”—爱好智慧。希腊文之“爱”与“智”Sophia是“智慧”的意思。几年前有一本畅销书,叫做《苏菲的世界》(Sophie's World),Sophie这个字就是源自于Sophia,有些女孩喜欢把英文名字取做Sophia,代表对智慧有一种向往。“爱”这个字在希腊文中有三种不同的写法,以Philia、Eros、Agape三个字为代表,分别指涉三种不同的情怀。一般人比较熟悉的应该是Eros,其形容词是erotic,中文一般翻译为“情色”。Eros是指“情爱”,代表一种出于本能的感性冲动及浪漫的情怀,它是人类与生俱有的。一个人有情爱的欲望是正常的,因为若是没有这种能力,两性就不可能结合并且繁衍后代。Philia则是“友爱”,它和Philos是同一个字根。第三种爱叫做Agape,代表了“博爱”,也就是宗教里面所讲的无私的爱。在中文里“爱”这个字,往往显得浮泛,因此需要特别标明是友爱、情爱、博爱,或者是亲子之爱、夫妻之爱、家庭之爱、国家之爱等,借此加以分别。在希腊文中则是直接使用不同的字,以避免让“爱”这个字混淆了,因为爱有很多种,譬如:有些人为了爱,可以牺牲奉献;有些人为了爱,执着到要去杀人或自杀;也有些人为了爱,达成自我实现。哲学所谈论的“爱”,重点在于“友爱”。友爱是温和而理性的,从互相欣赏与尊重开始,进而彼此砥砺,一起走上人生的路。换句话说,一个人在爱好智慧的时候,并不是一种Eros,好像男欢女爱一般,狂热到不能静止,也不是Agape那种泛爱一切、没有任何差等的博爱1,而是Philia,一种温和而理性的友爱,使我们对于智慧采取比较正确的态度。爱智要保持心灵开放那么,什么是“爱智”?在此要指出一个原则,即“爱好智慧不等于拥有智慧”。希腊时代有一派学者,自称为“辩士学派”(Sophists),相信自己拥有智慧。年长的人由于见多识广,可以教导别人,因此很容易摆出一种姿态,让年轻人觉得他好像很有学问,能够提供所有问题的答案,其实他们未必是真正的智者,或爱好智慧的人。因为爱好智慧代表的是一种追求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特色就是一直保持心灵的开放。哲学称为爱智,所强调的是“过程”,要不停地质疑与询问,永远在等待着接受惊讶(wonder)。希腊时代有一句话说:“哲学起源于惊讶。”这个世界充满了变化,然而,这些不停在变化的东西,却还能够继续存在着,这难道不是一件值得惊讶的事吗?变化代表有生有灭,亦即本身应该是缺乏实在性的,但它居然能够持续存在,这是一件奇妙的事情。因此人们要试着问:“到底存在是什么?”真正的智慧来自生命的试炼在希腊人的想法中,智慧是“属灵的”(spiritual)、属于神明的。人因为是身、心合一的,而身体是一个物质,有重量、有惰性。例如,有时候我们希望自己能够早起,却怎样也爬不起来,这时候会觉得身体实在是自己最大的敌人。身体如此沉重,就是因为它是物质,所以有惰性。又有时候我们很愿意帮忙别人,这代表心灵上的美好,却可能因为需要花时间、花力气,所以懒得行动。由此可知,人类的身体是软弱的,会妨碍人类拥有智慧。西方强调“爱好智慧”是灵性上的追求,的确有其道理。人到了最后要离开世界时,应该检视自我,是不是全面降低了身体的影响程度,而让心灵完全自由地翱翔于永恒真实的领域。如果达到这种境界,就代表这个人的生命已经度过了各种试炼,取得最后的成全。每个人都需要哲学有人说,人生就像在求学,要努力修行,最后可以得到解脱,否则人生的辛苦有什么必要性呢?举例来说,人为什么要念书?念书的目的难道是为了念更多的书吗?当然不是。念书的目的是要让我们的人生减少各种不必要的困扰。在《吕氏春秋》的记载中,有一个人叫作宁越,他十几岁时开始替别人做工,每天从早做到晚非常辛苦,工资却仅足温饱。他眼看着一生这样下去毫无希望,于是请教一位朋友,怎么做才能摆脱这种痛苦的人生。这位朋友告诉他,如果愿意念书,三十年之后可以免除这种痛苦。宁越听了,从此每天日以继夜地念书,十五年之后变得很有学问,有个贵族请他当家教,生活就此改观。这个故事当然是一个特例,因为大多数的人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老早忘了自己曾经立过什么志向。然而,这也说明了,一个人如果有高度的自制能力,就可以摆脱身体的惰性与软弱,让心灵更为自由。人的本质在于心灵,因为身体会老化,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避免。如果要依靠身体,只会一步步走向坟墓,一点希望都没有。相反的,如果了解人的本质在于心灵世界,那么不管身体如何变化,心灵都有另外一个可以翱翔的天空。如此说来,哲学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必须的,因为人类天性之中就有一种哲学的倾向—每个人内心都希望自由,能够做自己,摆脱各种限制与压力,越来越感受到作为一个人的喜悦。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种境界?要爱好智慧。爱好智慧就是从事哲学思维,它像人生的照明灯,让我们知道该往哪里走。研究哲学的基本习惯:凡事保持好奇有一部日本电影叫作“催眠”,叙述几个角色在不知不觉中被催眠了,然后在受制的情况下接受指示,做出许多平常无法思议的事。很多时候我们是被催眠的,广告的作用就是一种催眠的过程。有一句广告台词说着:“你在看我吗?你可以再靠近一点!”事实上,当你电视看久了之后,真的走近一点去看,最后就会像被催眠一般,觉得好像活着就应该要像电视中的人一样,学这些人用一样的商品,否则就会活不下去,于是你变成了一个商品流通站,不断地去消费及使用这些商品。这种催眠作用在一个社会中可能形成一种集体潜意识,譬如我们从小开始,在不知不觉之中就被灌输了许多观念。我们往往认为这些观念是对的、没有问题的,但是却从来没有仔细反省过。事实上,一个人如果要研究哲学,就必须养成一种习惯,就是对任何事情都要觉得好奇,这样才能让自己重新出发。哲学性的思维:理性的反省经验本身虽然像是一个丰富的宝库,其实里面的东西好坏都有、良莠不齐,就好像黄河之水一样,看起来浩浩荡荡,事实上挟泥沙以俱下。这时就需要依靠理性来对自己的经验作一个反省。当用理性反省经验的时候,才是真正清醒的时刻,而平常在经验的过程之中(如赶车、买东西、和别人通电话等),则恐怕是身不由己的,因为有许多外在的因素会引导我们朝着某个方向去行动、去生活。人会有各种好的与不好的经验,这是很自然的;已经发生了,后悔也没用。然而,重要的是,必须以理性去思考这些经验。能够静下来思考,对于一个人的生命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这也可以说是人生开始转变的关键。我们常说“在生命转弯的地方”,思考能够让一个人找到生命中转弯的机会。当一个人在思考时,代表理性开始运作了,因此他在当下这一刻是清醒的,这也可以说是“我思,故我在”2。人思考的时候正是在把经验整合起来,然后问自己:“到底什么是真正的我?我应该是什么样子?”在说到“我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时候,代表自己曾经做过许多不该做的事。正由于有过这些不应该的行为,所以才会知道什么是应该。换句话说,一个人如果没有负面的体验,就很难对正面有所理解。当然,理性思考有时候是很困难的,我们常会觉得有些问题剪不断,理还乱,因此到最后干脆不想。在“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这部电影中,郝思嘉在经过了许多灾难之后,最后靠在门边只说了一句话:“明天再说吧!” 她之所以会这么说,就是因为实在想不清楚,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复杂的事情发生。但真正用理性思考经验之后,就能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做,知道哪一种人生更为理想、也更适合自己。理想代表针对未来,哲学的思考就是要让人能够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间向度中连贯起来,让自己的生命不再只是活在当下那片片断断、刹那生灭的过程中而已。◎对哲学的基本描述哲学可以用三句话来描述:(一)哲学就是培养智慧;(二)哲学就是发现真理;(三)哲学就是印证价值。“智能”、“真理”与“价值”是令人向往的三个名词,但更重要的是,必须设法真正了解它们的内涵。培养智慧诗人艾略特(Thomas S. Eliot,1888-1965)在一首诗中写着:“我们在信息里面失去的知识,到哪里去了?我们在知识里面失去的智能,到哪里去了?”信息是现代人每天都会接触到的,譬如常常上网去寻找一些信息,借此可以认识许多东西。再举个例子来说,九二一大地震的时候,有些人是从打电话回来的国外亲友那里得知地震几级、震央在什么地方等。这是因为在国外的人看到媒体的报导,知道台湾地震的信息,相反的,在台湾的人反而因为停电,一时之间无法得到任何讯息,陷入一片漆黑之中。这是一个很有趣也很荒谬的现象,显示出了信息的重要。当然,信息也有不重要的地方,因为它实在太多了,并且随时都在改变,最后变得和垃圾没有两样。正因为如此,所以人类需要知识。知识的特色是针对某一个专门领域所作的研究,譬如天文学是专门研究天文,物理学是专门研究物理。同样的道理,其它的学科也各有本身专门的领域。知识是一种专业的、对部分的深入了解,因此也造就了社会上的许多专家。所谓的专家就是指对于某种知识作过专门的研究,成为这方面特定的人才。然而,专家难免是比较狭隘的,所以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说过一句话:“专家只是训练有素的狗。”这句话的用意并不在骂人,而是要提醒我们,不要只是做一个专家,还要设法透过自己的知识进一步体验到智慧。那么,究竟什么是智慧?又该如何培养智慧?我们日常生活主要是依靠感官,譬如: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感觉如何等。然而,感觉是不可靠的,举例来说,如果把筷子放到水中,看起来会是弯的,但事实上它是直的;注视铁轨的时候,会觉得铁轨在远处交叉,但事实上铁轨并没有交叉。由此可知,感觉与理智是有差距的,有时候人们所看到的,与实际上用理性去了解及勘查的结果大不相同。由此看来,人们所有的感觉其实都是相对的。就以冷热来说,同样的一个温度,如果你是从北极来的话,会觉得很热;相反的,如果是从非洲来的话,可能就觉得已经够冷了。正由于感觉是相对而不可靠的,并且容易产生错误,所以人活在世界上不能只靠感觉生活。一个人如果只凭感觉生活,那么他的生活等于是毫无可靠的保障,随时充满着变化的危险。知识能够让我们对某些方面有明确的了解。古时候的人缺乏知识,所以看到打雷闪电就去拜神,发生了旱灾就杀牛祭祀,希望老天能够降雨。如果杀到第三头牛,正好开始下雨,那么从此以后只要是旱灾就要杀三头牛。之所以会有这种行为,就是因为缺乏知识。我们如果有知识,就会透过知识来掌握周遭的生活环境,让自己的心灵不致于陷入盲目的猜疑之中。“智慧”有两点特色:“完整”与“根本”。(一)完整:许多人觉得联考没考好,或是填志愿的时候选错系,就好像一辈子都没有希望了。事实上,这种“一试定终身”的想法是不对的,如果我们把某一阶段的成败,做为整个生命的成败,那不过是一种借口而已。许多联考失败的人到最后还是成功了;也有人一辈子没经过联考,只念到小学或中学毕业,照样可以成功。生命是完整的,我们在一个地方失败,正好在另一个地方有了反省的机会,借此能够有所改善;相反的,一个人如果从小到大都是一帆风顺,可能反而没有太多反省的机会。所谓完整,代表把生命视为一个整体。因此对任何事情成败得失的判断,都不能只看某一点,而要考虑整体生命。如此一来,才能够在面临挫折的时候,很快地重新振作、重新出发,以及在得意的时候知所收敛。(二)根本:人活在世界上,有些问题只是表面的小问题,而有些问题则是属于根本的大问题。生死就是最根本的大问题,所以哲学家常常会思索死亡的问题。所谓“千古艰难唯一死”,如果这一点能够看透的话,人生还会有什么困难呢?老子也曾说过:“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如果老百姓不怕死亡,那么你就算用死亡来吓唬他也没有用。当然,大部分的人做不到老子这种程度,因为对大多数的人来说,死亡是最大的威胁。即使不是自己本身,而是自己所爱的人死亡,也是一种非常大的遗憾。除了生死的问题以外,还有一些其它的问题也属于根本的问题,譬如:人为什么有不一样的命运及不一样的遭遇?为什么有些人做坏事却没有遭受报应?为什么有些人生下来就必须受苦受难?这些都属于根本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通常在生活里也都不会有明确的答案,所以需要以开放的心胸准备接触智慧。总的来说,培养智慧代表要超越感性的限制,慢慢在知识的范围里面奠定基础。有了基础之后就要进一步达到完整而根本的境界,而这个境界和个人主体的觉悟和体验有关,这方面在稍后印证价值的部分会加以说明。
不见善不作 惟见恶可作 是处可怖畏 犹如险恶道 云何见所作 云何得善法 何处不怖畏 如王夷坦道 作恶不即受 如乳即成酪 犹灰覆火上 愚者轻蹈之 ——《大般涅盘经·如来性品》2006-1-12 21:29:00 信息服务介绍善缘
头衔:
等级:★版主
威望:52点
文章:1003篇
积分:12362分
魅力:6898点
金币:617枚
现金:21582元
门派:心网义工团
来自:
注册:2003年10月24日第 3 楼 字号
--------------------------------------------------------------------------------
发现真理希腊文中的“真理”叫做altheia,其意为“发现”,即英文中的discover这个字3。由此可知,真理就是揭开、发现。既然是揭开,那就代表原先是被遮蔽着的。究竟被什么所遮蔽?前面曾经指出,每个人从小到大,都会接受一些固定的观念或成见,譬如你居住地区的风俗习惯等。这些观念会让我们对事物的判断有一定的方式。举例来说,非洲有个部落认为女孩子的脖子越长就代表越美,所以女孩子从小开始脖子上就会套上很多铜环。一般人看到可能会吓一跳,一点都不觉得那样有什么美,但是他们那一族的人因为从小受到特定的风俗习惯所影响,就会觉得很美。中国其实也有这样的风气,譬如古代有一句话,“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由于楚王喜欢细腰的女孩子,因此宫中很多美女为了讨楚王的欢心,拼命地勒腰、节食,最后甚至饿死。这其实是古代的一个悲剧,说明了女性因为没有受教育的机会,而无法发现环境、风俗给自己的制约,因此才会为了讨好男性而这样虐待自己。这里要强调的是,我们往往被小时候所灌输的观念,被信息时代的广告宣传所“遮蔽”。唯有把这些遮蔽去掉,才能够发现真相。哲学的目的就在于发现真理。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1844-1900)曾说:“哲学家是文化的医生。”文化也会生病,所以需要医生,而能够看出文化病因的,就是哲学家。这是因为哲学家爱好智慧,能够从整体及根本的角度来观察一个时代、一个社会在特定情况下的某些表现。借由这种方式,能够发现问题所在,并进一步加以修正。这就是所谓的发现真理。发现和发明不同,没有人能够发明真理。爱因斯坦研究相对论,最后提出了E=mc2这个公式。我们不能说这个公式是爱因斯坦发明的,因为这个公式本来就存在,只能说是爱因斯坦发现了它。这就是为什么在科学上常讲“发现”的原因了。当然,也有人会讲发明,譬如发明了一项新产品。其实,人类没有一样发明是从无变成有的,而是发现了某些东西组在一起可以产生什么作用,如此而已。人生的问题,更是以发现为主。举例来说,有时候我们会觉得别人讲的话没什么道理,事实上这是因为我们先被个人的成见遮蔽。如果能够撇开成见,听听别人怎么说,然后试图了解其中的道理,或许会发现,其实别人的说法也是可以站得住脚的。所谓“道并行而不悖”,通往目标的道路并不是只有一条而已。印证价值自然界是有规律的,凡是有规律之物就是必然的,它不可能离开固定的轨道。所谓自然就是必然。举例来说,我手上拿了一张纸,当我把手放开,这张纸“自然”就会往下掉。我也可以说,当我放开这张纸,它“必然”就会往下掉,这其实是一样的意思。如果自然界“脱轨”而行会如何?西方有一篇所谓的“最短的科幻小说”,这篇小说只有十一个字,即“那天早晨太阳从西边升起”。为什么这叫作科幻小说?因为它充满了无穷的想象空间。如果太阳真的从西边升起,那代表地球的整个生态要颠倒过来:北极变成赤道,赤道变成南极。日夜颠倒还是小事,这很快就可以调适过来,然而气侯完全失常,整个地球的生态全部重新倒置过来,这才是最让人无法接受的。这篇科幻小说的震撼力怎可谓不大?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但生命的特色却和其它动物不同,亦即人有自由。有自由代表需要选择,而透过选择,就能够使某些价值呈现出来。有一位女同学问我:“老师,我今年大四了,认识五个男朋友,我应该要选择哪一个?”这种问题我怎么可能回答?挑选男朋友和到菜市场买猪肉是不一样的。我有一个朋友,他的初恋情人嫁给了别人。二十年之后再见面时,他对初恋情人的先生说:“我真是羡慕你,当初我想追她追不到,现在你却能够把她娶回家,实在是太幸福了!”结果他初恋情人的先生却说:“你为什么不把她娶去呢,害我受了二十年的苦!”由此可知,人生的问题需要靠自己去印证。举例来说,有些人说:“能够关怀别人,稍微牺牲一下自己的享受,那是一种高尚的行为。”如果有一天你在满载的公交车上遇到一个老太太上车,这时候你正好有个位子,坐得很舒服。心里开始挣扎:“到底要不要让坐呢?”你有两个选择:如果选择不让坐,那就无从印证这句话的真假;如果选择让坐,那就是选择“印证价值”—也许当你站起来把座位让给老太太的时候,忽然觉得心情豁然开朗,觉得自己展现了人格的尊严。从此以后你就相信,原来帮助别人真的是快乐的,然后这个道理就变成你的真理,因为它的价值已经得到了证明。人生是需要体验的。如果光是叙述各种道理与格言,而没有自己去体验的话,到了最后还是只能在知识的迷雾中打转。相反的,如果一个人真的能够借由体验去印证价值,那么随着生命的成长,他的经验将越来越丰富,并且对人生的体验及对价值的掌握,也会越来越深刻而准确。◎如何提升哲学素养哲学是一门需要生活经验来配合的学问。所谓“离开人生,哲学是空洞的;离开哲学,人生是盲目的”。为了提升哲学素养,我们要提出四个基本观点:培养思考习惯、掌握整体观点、确立价值取向、力求知行合一。培养思考习惯一般人通常没有思考的习惯,因此发生事情时都凭着本能的感觉立即反应,并且很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正因为如此,这些反应往往缺乏一致性与连贯性,譬如,有些人的心情受天气影响,天气好的时候心情也好,看什么事情都觉得没有问题;相反的,如果天气不好,心情就差了,不管任何人遇到他都要倒霉。如此一来,这个人对自己生命的主宰性就丧失了。有
㈨ 傅佩荣的大陆出版
儒家:
《孔子九讲》 (中华书局 2008年)
《孟子的智慧》 (中华书局2009年)
《论语之美》 (湖南文艺2010年)
《儒家哲学新论》(中华书局2010年)
《儒道天论发微》(中华书局2010年)
《论语三百讲》 (中华书局 2011年)
《向孔门弟子借智慧》(中华书局2011年)
《向善的孟子》 (华文出版社2011年)
道家:
《向庄子借智慧》(中华书局2009年)
《老庄的智慧》(陕西师大2011年)
易经:
《易经与人生》(东方出版社2012年)
《易经入门与占卦解卦》(湖南文艺2010年)
青少年谈国学系列:
《听傅老师讲论语》(中华书局2009年)
《听傅老师讲孟子》(中华书局2009年)
《听傅老师讲老子》(中华书局2009年)
《听傅老师讲庄子》(中华书局2009年)
《听傅老师讲易经》(中华书局2009年)
译解系列:
《傅佩荣译解孟子》(东方出版社2012年)
《傅佩荣译解论语》(东方出版社2012年)
《傅佩荣译解老子》(东方出版社2012年)
《傅佩荣译解庄子》(东方出版社2012年)
《傅佩荣译解易经》(东方出版社2012年)
《傅佩荣译解大学中庸》(东方出版社2012年)
详说系列:
《人性向善:傅佩荣谈孟子》(东方出版社2012年)
《人能弘道:傅佩荣谈论语》(东方出版社2012年)
《究竟真实:傅佩荣谈老子》(东方出版社2012年)
《止于至善:傅佩荣谈学庸》(新版 东方出版社2013年上市)
《乐天知命:傅佩荣谈易经》(新版 东方出版社2013年上市)
《天地大美:傅佩荣谈庄子》(新版 东方出版社2013年上市)
哲学系列:
《国学的天空》 (陕西师大2009年)
《哲学入门》 (新星出版社 2011年)
《哲学与人生》 (东方出版社2012年)
《心灵的旅程》(东方出版社2012年)
《一本书懂西方哲学史》(中华书局2010年)
《西方哲学与人生》 (再版 东方出版社2013年上市)
《推开哲学之门》 (新版 东方出版社2013年上市)
《西方哲学史话1-4册》 (新版东方出版社2013年上市)
《柏拉图哲学》 (新版 东方出版社2013年上市)
《孔子词典》 (新版 东方出版社2013年上市)
《评朱熹四书集注》 (新版 东方出版社2013年上市)
傅佩荣先生的慎重与孤独
口吃让傅佩荣先生终生不会嘲笑别人
记者:听说你小学的时候因为淘气学别的小孩口吃,结果自己也变得口吃了,而且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这在当时对你的成长有着怎样的影响?
傅佩荣:持续了九年的时间,到高二的时候才有机会校正我的口吃。我觉得它对我的影响是正面的多,负面的少。小孩子当时受苦,但苦过就算了,可是这样恰恰开发了很多潜能。小时候口吃的痛苦经历使我改变了两点:第一,我终生都不会嘲笑别人。因为我从小被别人嘲笑,知道被嘲笑的滋味,就没有什么优越感。第二,我非常珍惜说话的机会。有人问我为什么说话总是非常扼要,因为我以前不能说话,所以当有机会表达的时候我都会很珍惜,我不会讲一些无聊的话。这些对我绝对是有帮助的。如果说对我性格有什么影响的话,应该是孤僻吧,就是说不太合群。
记者:现性格还是比较孤僻吗?
傅佩荣:不是孤僻,而是喜欢孤僻了。我慢慢地接受它了。任何事情都有一个从忍受到接受,再到享受的过程。中间这么长时间的口吃使我心情比较平稳。假如忽然间没人理我了,我没什么难过的。对我来说,如果我不能享受孤独的话,我怎么可能去念这么多书呢?
记者:你个人对国学的兴趣起始于什么时候?
傅佩荣:由于父母信教的原因西方的传统从小对我影响很大,所以我后来学习西方哲学。我学中国的哲学反而是在二十三四岁的时候了,那时我到了研究所,跟了一个很好的老师,方东美先生,我从他那里知道中国的哲学有独特的价值,才真正开始对中国哲学的研究。40岁以前接触的都是儒家的思想,40岁以后开始专心研究道家思想,50岁以后就研究《易经》。这么多年研究下来还算是符合这些经典本身的规律。
傅佩荣的身上有着我所接触过的在国学里浸泡久了的人拥有的某种相同的气息。这种气息恕我无法描述得很准确,只是它在大陆或者年轻人身上是比较少见的。
对待采访和演讲,傅佩荣表现出的是一种高度重视的庄严。那天他要去一个网站做访谈,一路上烈日炎炎,他一直坚持穿着西服,直到临上场前不久得知没有录像的要求,他才把厚厚的西服脱了下来。
访谈下来,汗水在他的脸上流淌,他连说嗓子好累。“因为没有麦克风,底下有这么多听众,我不大声他们就会听不清。”据说傅佩荣演讲的时候总是在很多细节上考虑听众的感受,而这与他小时候口吃的经历有关。因为受尽嘲弄,所以他在说话时总能想到对方的感受,因而倍加细致。
傅佩荣回答问题简洁、全面、条理清晰,但不失个性,甚至情绪。而当采访结束大家一起闲聊的时候,他似乎并不是一个谈笑自如的人,于是觉得,他只是专注地做事,然后又回到自己的世界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