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南怀瑾怎样度过逆境
南怀瑾说:人生要有“三得”:一是沉得住气,二是弯得下腰,三是抬得起头。沉得住气,是睿智的彰显,是理智的沉淀,是成熟的标志。弯得下腰,就是做人要低调谦卑,海纳百川,能屈能伸。抬得起头,无论身处逆境还是顺境中,都要保持一种乐观进取的心态。
⑵ 如何控制浮躁的心情 南怀瑾
消除浮(烦)躁的方法:现在人们疲于奔命,十分繁忙。精神高度紧张,情绪起伏不定,迷茫浮躁空虚,很难得到片刻的清净。在这种状态下的思维往往杂乱不堪,不够理智。解决此类难题的有效方法是:最好每天晚上人静的时候,放一点舒缓优雅的轻音乐,双腿盘坐,两手放在腿上,手心朝上,静坐一会。双手合十,大拇指、食指相对,其余三指相扣,双眼微闭,余光轻轻目视食指尖。一曲轻音乐把大脑音乐带进一个清静的世界。静坐一会儿,让自己心灵里的一桶搅浑的水清净下来,赃物飘在水面,泥沙沉入水底,中间的水最清凉,那才是自我真正的清凉、透明、没有污染的心灵那!过滤掉一天乃至一生的浮躁和烦恼。到最后大脑空静一片空白。此时非常的幸福快乐。结束是轻轻搓搓手,搓搓脸,还有美容的效果。可以调整自己的情绪和心情。学习、工作起来效果非常好。因为你的大脑越来越智慧。人生大智慧都是在此时此刻出现的。善用妙用自己的心灵才是真正快乐幸福的人生!以上瑜伽做法对调理大脑,治疗精神衰弱,调整心态,控制情绪,消除浮烦躁等精神、心理方面的问题有特效。
⑶ 南怀瑾的近况如何
看到网上一些人诽谤南怀瑾大师,真心为这些人感到可悲,南怀瑾大师90多岁高龄还不辞劳苦为天下苍生奔波往来,甚至苦口婆心用传统文化劝导世人,这不正是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吗?
⑷ 南怀瑾的人物经历
民国二十年(1931年),13岁的南怀瑾小学毕业考试倒数第一,只得到肄业证书。父亲要求去学木雕或去商店做学徒,南怀瑾不肯,只好在家自修,自修的三年里,父亲还给南怀瑾请过博古通今的老师叶公恕。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7岁的南怀瑾和姨表姐王翠凤结婚,并有了长子南舜铨。同年又离开温州,前往浙江国术馆习武,并于浙江国立艺术院学习国术训练员专修班第二期毕业、中央军校政治研究班第十期毕业、金陵大学研究院社会福利系肄业,并获得了武术教官的资格。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南怀瑾回家度暑假,妻子后来生下次子南小舜。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时值抗日战争爆发后,20岁的南怀瑾只身入川,投笔从戎考入中央军校政治研究班第十期,毕业后返蜀执教进入中央军校军官教育队。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南怀瑾自任大小凉山垦殖公司总经理兼地方自卫团总指挥,屯垦戍边。后又被调回任军校政治教官。其间,曾在华西坝金陵大学研究社会福利学,以期服务社会大众,潜心于佛典。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南怀瑾辞去中央军校教官之职,弃隐灌县(今都江堰市)灵岩寺,结识青城派剑术高手王青风,其后,南怀瑾为求深研佛法,便悄然离开成都,遁迹峨眉山中峰绝顶之大坪寺,闭关修持,远游康藏。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春,南怀瑾结识了袁焕仙,晤谈之下,遂为忘年之交。禅门虚云老和尚莅临重庆,主持护国息灾法会,袁焕仙闭关期满,袁焕仙携南怀瑾赴渝礼请虚云老和尚回到成都灵岩寺成立了维摩精舍弘法,南怀瑾追随左右,遂拜门墙,成为维摩精舍开山首座弟子,潜心修道参禅,多有会心之处。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南怀瑾前往四川、西康、西藏参访各派宗教,其间为了修学,在峨眉山中锋大坪寺闭关修行三年。此后的一段时间,南怀瑾以修行的姿态到处寻师,中途不断吸取各家知识,逐渐形成对儒、释、道的见解。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返回故乡乐清,不久,归隐于杭州三天竺之间。后又在江西庐山天池寺附近清修。 1955年,南怀瑾在窘困的处境下,出版了《禅海蠡测》一书,却一本都卖不出去。不久,便举家迁到台北龙泉街,住在贩夫走卒喧嚣终日的菜市场附近,在这里,南怀瑾常年右手执笔写书,左手抱着幼子,双脚还要不停地推着摇篮,以防尚在襁褓中的婴儿哭闹。困顿中的南怀瑾煮字疗饥,凭着惊人的记忆力完成了《楞严大义今释》、《楞伽大义今释》两本力作,但在书店堆放在角落里,少人购买。
20世纪60年代起,台湾官方推动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此举在民间激起强烈的文化乡愁。1960年,胡适读了《楞严大义今释》之后表示赞许,南怀瑾逐渐让人知晓,弟子渐多,并被蒋介石和蒋经国父子俩邀请在台湾三军驻地巡回演讲。
1976年,南怀瑾出版的演讲辑录《论语别裁》,趁势而热,多次重版,流行于华人文化圈。
1994年2月11日,南普陀寺禅堂落成之时,南怀瑾应妙湛长老之邀来厦门南普陀寺主持南禅七日-生命科学与禅修实践研究禅学讲座。此次活动是南怀瑾以现代科学精神结合传统佛教禅七形式所进行的一次修持实践,在7天的禅修中,由南怀瑾亲自讲解禅修要义,并指导全体学员进行禅修实践,还将毕生修学经验与心得倾囊相授,其“南禅七日” 的视频至今在网络上广为流传。 1945年,离藏后赴昆明,讲学于云南大学,后又讲学于四川大学。
1949年春前往台湾,相继受聘于中国文化大学、辅仁大学和国立政治大学讲学。
1949年2月,南怀瑾初到台湾,就遇到一家小旅馆失火,有个来自吉林长春的姑娘杨向薇,成了南怀瑾收留的难民之一,后来二人成婚,婚后的南怀瑾由于迫于生计,同温州老乡一起做船运生意,便三条船凑成“义礼行”公司。国民党从舟山撤退时,占用了义礼行公司的船,南怀瑾血本无归,一夜之间负债累累。两女两子先后出生了,不得不栖身于基隆海滨一个陋巷里,挤在瓦可漏月、门不闭风的小屋里。
1963年,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创办人张其昀聘请南怀瑾担任教授并兼礼学院院长,南怀瑾接受了教授聘书,附加条件是不到学校上课,由研究生到其家受教。随后,南怀瑾在台北辅仁大学开设《易经》课程,结果学生增多不少,绝大多数是日后台湾政坛要人、文化、财经界人士。
1969年,南怀瑾创立“东西精华协会”,后创立“老古文化事业公司”、十方禅林”和“十方丛林书院”。
1971年,南怀瑾创办《人文世界》杂志。
1984年,南怀瑾为避祸于1985年移居美国,并在弗吉尼亚成立“东西学院”。1983年王升遭蒋经国解职,解散刘少康办公室。王升曾跟随南怀瑾学习佛教,因此据传蒋经国怀疑南怀瑾可能在台湾将成为新政学系的新领袖。
1988年,南怀瑾返抵香港定居,期间,时任中共温州市委书记的董朝才前去造访,希望南怀瑾倡导、推动孙中山《建国方略》中提及的金温铁路,南怀瑾慨然应允,成为金温铁路的催生者,开始筹资兴建这条中国第一条合资的铁路。
1990年,泰顺、文成水灾,南怀瑾捐资救患,并在温州成立“南氏医药科技基金会”、“农业科技基金会”,且为厦门南普陀寺修建禅堂。
1992年6月16日,南怀瑾为大陆和台湾两岸密使亲笔起草《和平共济协商统一建议书》,为两岸和谈奠定了基础。 11月18日,浙江金温铁道开发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南怀瑾担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12月18日,金温铁路正式开工。
1998年6月11日,金温铁路开始通车。 在通车前夕,南怀瑾基于“功成身退,还路于民”的想法,将股权转让给浙江省和铁道部,金温铁路现属上海铁路局管辖。
2006年后,南怀瑾移居长住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庙港并在苏州吴江区创建“太湖大学堂”,旨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与现代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相结合,发展认知科学与生命科学研究,后建立光华奖学基金会,资助多间中国大学,如北京大学等。 民国二十年(1931年),13岁的南怀瑾小学毕业考试倒数第一,只得到肄业证书。其父要求去学木雕或去商店做学徒,南怀瑾不肯,只好在家自修,自修的三年里,其父还给南怀瑾请过博古通今的老师叶公恕。
一九四九年(民国三十八年),国民党政府迁台湾后,袁焕仙在台湾讲《楞严经》,聚众讲学弘法,创立老古文化公司,出版佛教典籍的南怀瑾居士,就是袁焕仙老居士座下的上首弟子。
张尚德教授,1932年出生于湖南湘潭,1962年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毕业,为台湾地区屈指可数的国学和佛学专家。青年军二零六师小兵,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毕业。曾任中国文化大学、中央大学、政工干校、警官学校副教授、教授、中国哲学会总干事、国民大会英文机要秘书、大陆中华孔子学会名誉副会长、北京中国文化书院导师、贵阳中国文化书院名誉院长、达摩书院创办人、达摩出版社发行人、中国文化哲学大师南怀瑾创设的十方丛林书院高研部主任,为南大师五十多年的老学生。 讲学参禅设帐收徒 《南禅七日》是当年南怀瑾在厦门南普陀寺为僧人们打禅七的时候,记录下来的录像的名称,把这七天的内容全部收录了下来,方便更多的人可以受教和改善画质,南怀瑾于1993年在闽南佛学院新落成的禅堂内主持第一场禅七,重新整理版本,共21集。《南禅七日》是生命科学的实验。
1949年,南怀瑾辗转赴台,在家设帐授徒,讲授中国古籍经典。去台初期,在台北设立“十万禅林台北道场”,成立“东西精华协会”,另在新竹县设“十万禅林峨嵋道场”,教导众生打禅。后来在台北、北投、汐止、高雄等地多次举行禅七法会。 出版实体文学,倡导复兴中华文化 1966年,南怀瑾配合台当局,推动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倡导伦理道德。他和钱穆、胡适、林语堂、牟宗三、唐君毅等人在台港两地往来阐述传统文化。1969年南怀瑾成立中西精华协会。1977年,南怀瑾开始在台湾成立老古出版社,并开设“老古文化事业公司”、“十方书院”等文教机构,传扬文史哲佛学说,提升民众文化水平,尤其是首部文学作品《论语别裁》的出版,轰动全岛。
80年代后期,南怀瑾移居香港。1990年因温州水患,南怀瑾建立南氏医药农业科技奖励基金会。
2004年,南怀瑾移居上海。2006年,创立太湖大学堂。 据说曾经有位命理大师根据南怀瑾的生辰八字,推算以后得出一个结果,说是此人:“身无分文、富可敌国、手无金印、权倾天下”。说在南怀瑾身上有一股“王”气和“霸”气,但不是真正的王。实际上南怀瑾就是一位“王”,而且普通观念里的“王”对南公来讲还配不上,我们姑且称之为“素王”或者“空王”都不太过份。1918年,南怀瑾诞生于浙江温州乐清的一个世代书香之家,从孩提时起即接受严格的传统蒙馆教育。到十七岁时,南怀瑾除精研儒家四书五经外,涉猎已遍及诸子百家,兼及拳术剑道等多种,同时苦心研习文学历史、书法、诗词曲赋、医药卜算、天文历法诸学,每得其精髓而以为乐,从小就是位孜孜以求的好学青年。正应了《论语》里所说的“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这句话,南怀瑾虽说有着深厚的家学渊源,但是自小其祖母、父辈们并没有要求这位“南门独子”将来能够显达一方或者富贵荣耀,相反其祖母还对其说:“读书可以,但不要做官”,其父更是要求很低,只要能够养活自己平安度过一生,即使不读书也可以。
这些看似很平常的家教,对南怀瑾生平,一贯看淡名利与浮华,应该是起着积极的影响,使得后来南怀瑾在正处于“风华正茂书生意气、跃马边陲一呼百应”之时,却能幡然醒悟,此种能力非一般人所能及也。因此后来曾经有人,向南怀瑾提出应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时,南怀瑾回答的只有四个字“卓尔不群”其含义就是要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秉性和天赋进行“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南怀瑾作为一代大师,集“经论三大教、出入百家言”纵横古今、博融东西之学于一身,却连个像样的文凭也没有,更有甚者、曾经有许多国际名牌大学,要冠以南怀瑾为名誉教授、博导之类的荣誉都被一一谢绝。南怀瑾宛然笑曰:“我才不受这个骗”。因此一些所谓科班出身的学者,往往借此对南怀瑾的着述和学术产生疑问,并吹毛求疵者亦有之。当然对于着述中的一些“硬伤”之处,根据朱清时教授的回忆,南怀瑾都能及时负责的予以针砭和纠正。故鲁迅南怀瑾有句名言:“肯以本色示人者,必有禅心和定力,所以伪名儒还不如真名妓”。
南怀瑾正是以其一贯的本色示人。南怀瑾在书中说过,中国传统文化有三道之学:君道、臣道、师道。在上古,夏、商、周三代,作帝王或者诸侯、士大夫们都有身兼(作之君、作之师、作之亲)的任务和标榜,而师道超越以上两者而独立存在,是在周朝中叶以后的事情。这里是其明显的“分水岭”,应该是(公天下和家天下)本质意义的不同。 从领略部分南怀瑾学术研究的成果开始,谈谈其现实价值和意义。
自从跟着南怀瑾重新认识《论语》;让孔子更近于真实、平凡和可爱。《论语》作为孔子和他的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言语对话,以及处理时务的记录,共分上论和下论。曾经在几十年前有人提出《论语》的编排次序有问题,想邀请南公怀瑾南怀瑾一起参与重新排序。后南怀瑾经过仔细反复的研究后,发现并不存在次序排列的问题,相反它的连贯性很具有“艺术性”,因而也就及时的制止了一场“闹剧”。 在南怀瑾的自述里,曾在十五年中讲过三四次《论语》。南怀瑾说:“至于孔子学说与《论语》本书的价值,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对它的原文本意,只要不故加曲解,始终具有不可毁的不朽价值,后起之秀,如笃学之,慎思之,明辨之,融汇有得而见之于行事之间,必可得到自证”。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打倒了被南怀瑾喻为“粮食”店的孔门学问后,作为现代的中国人在为人处世方面,便失去了正确的依沽。根据南怀瑾的指点,南怀瑾认为孔家店被打倒其实跟它的“伙计”有关,作为“老板”的孔子是很冤枉的。也可以说孔子曾经被“曲解”了几千年,正如宋儒陈同甫说的:“夫道之于天下,无本末,无内外。圣人之言,乌有举其一而遗其一,是圣人犹与道为二也”。
南怀瑾正籍于此,通过以经解经、经史合参的方法,加以个人的修证所得,通过《论语别裁》为绝大多数人还原了平凡、可爱和真实的孔子形象。母庸置疑孔子是得了道的人,南怀瑾对于形而上本体的认识清楚的很。
孔子对曾子说:“吾道一以贯之”实际就是说:我没有其他的,只有对本体的认识和起用罢了。而曾子对其他门人却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因为同学们程度还不够,所以只能说具体的认识和做法,譬如禅宗神秀大师做的偈子: “时时勤拂拭、不使惹尘埃”是一样的。南怀瑾正是通过这种对比引用的方法,把《论语》的精神朴素的展现出来,诚如陈同甫南怀瑾说的“用明于心,汲汲于下学,而求其心之所同然者,功深力到,则日之上达,无非今日之下学也”。此话的意思,当然也可理解为:“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从人、事、物的应对到心性的炼达,直至到达“仁”的境界,后世儒家称之为“天人合一”,南公怀瑾说这是我们中国文化本有的儒家道理。那么儒家的三纲(明德、亲民、至善)和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拿佛家来讲三纲就是:悟道、起修做善事、最后大彻大悟。八目等于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这个八目就是大方向的外用之学,而贯穿于儒家思想的整体核心部分是“心性”之学,而即使在“明心见性”以后,起修也是一辈子的事情,因此在曾子临终时说:“启予足!启予手!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南怀瑾一辈子作学问,把对经典的导读,升华至对个人“心、性”的培养和修身上,扩至对国家、民族和整个人类命运的关怀上,以期开创新的人文格局。这种纳百川于大海的力挽狂澜气度,是一般的学者所忽略的核心部分,也是无法企及的高度。如果没有真修实证的功夫,和“普贤菩萨的行愿” 愿力,是办不到的。也正因此他把中国儒家传统文化思想统合起来、构成了孔门学问的基本道理“内圣外王”。
基于这点南怀瑾先后讲了《原本大学微言》、《孟子旁通》等;完成了儒家系列的学术研究,并在内涵和外延上反复作了比较和论述,使其在学问研究方面,始终保持不变的中心思想;所谓“天得一而清、地得一而宁、文王得一而天下平”让读者犹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之感。原来在中国固有的人文领域里面,本来就包含了对宗教、哲学的信仰和实践方法,儒家和道家在秦汉以前本来就是一家。包括诸子百家等等,构成了中国的整个人文哲学体系内容。
南怀瑾说,一个国家被灭掉,还可以复国,但是一旦文化衰亡就万劫不复了。中国文化最早出现断层是在秦末以后,而所谓的焚书坑儒的罪过还并不大,关键是西楚霸王一把火烧了“阿房宫”。一直到汉武帝时期,这段时间是断层的。而后来发展出来的儒家思想,有相当内容是董仲舒“独尊儒术”以后,汉儒们经过考据而有所增废,后被称谓(汉学)的一部分,到宋明理学发展起来的时候,孔子就已经被误解的很深了。而这种以“平时静坐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的“三纲五常”的腐儒思想和误解,并以“朱、程”为代表的儒学释义和理学思想,一直统领着历代王朝上千年之久。法久弊生、自然就成了后世被打倒的前因;结果好端端的孔圣人便被抬出来“鞭尸”了。
在南怀瑾的《论语别裁》里,孔子的教育方法和对象是因人而异的,孔子对教育时机的洞察和把握也是“手眼通天”和多变,并且孔子在日常起居生活中,显得活泼而又有生机,譬如:“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并不像后世理学家们,所表现的那么严肃和不通人情,以致把孔子塑造成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而最终把儒家学问推向了“灭门”之路。南怀瑾这种不带任何个人偏见的导读方法;根据自身修证的经验;运用经典的前后对照与经史合参并举,把儒、释、道三家作了充分的对比和互通,此引人至胜的学问手法,着实开创了当今“述而不作”的新风。这种能让现代普通的中国人,看了后能够接受的《论语》;和儒家思想的普世教育价值方面 ,以及在继承传统经典的贡献方面,真能与鸠摩罗什法师的功德相媲美。
南怀瑾与其独特的智慧功德和传统文化功底,为我们开启了通往经典宝库之路,主要的目的无非是百川归大海,让现代的国人有一个正确的人生价值依沽,只要是真实的东西;看起来一定是平凡的;而正因为它真实和平凡才显得可爱。假如能对读者了解“心性”方面更有帮助的话,那它的价值和意义就更深远了。 用佛法的真谛来实践人生的价值,阐析人性的诟病与高贵。南怀瑾生前常感叹,最怕接触学佛的人;学了点佛以后,一看满脸的佛相、满嘴的佛话。南怀瑾曾经公开的说自己没有资格称谓佛教徒,从这种谦虚里我们发现,其实南怀瑾担心的是,把学佛变成了一种“形式和迷信”。
早在五十年代,南怀瑾身居台湾正处于最穷迫的时候,书就了两部着作《楞严大义今释》和《楞伽大义今释》,后来南怀瑾也自嘲为“二楞子”。南怀瑾早在二十五岁时,就在川北禅门大德袁祖焕仙南怀瑾坐下悟道,后闭关于峨眉山大坪寺,通阅大藏经典。旋即远走康藏,遍访有成就者,应该说此时,已经确立了一生的目标和方向。后来来台湾做船运生意,在兴隆的时候,每天席开连桌,招待四方来客。却因为一次劫难,而一夜之间沦为落魄游子。这种人生的巨大反差,非但没有击垮南怀瑾,反而像“天赐良机”一样,从此树就了一位旷世奇才和一代大师。
多年以后,南怀瑾在说起这段经历时都一言带过,而对于做学问一事,只说“着书都为稻粮谋”。南怀瑾曾经说过:看了几十年的人生,得意忘形者有之、而失意忘形者更甚之。确实一个人假如没有真正的“修养”境界,是很难做到荣辱不惊的。张尚德老师在谈及南怀瑾这段最困迫的时期时,大为感叹:根本看不出南怀瑾很穷,那满面的春风;好像整个世界都是他的一样,富有的很!
在《楞严大义今释》的序言里,说道:“在这个大时代里,一切都在变,变动之中,自然乱象纷陈。变乱使凡百俱废,因之,事事都须从头整理。专就文化而言,整理固有文化,以配合新时代的要求,实在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是任重而道远的,要能耐得凄凉,甘于寂寞,在默默无闻中,散播无形的种子”。什么是大菩萨?大菩萨无疑就是牺牲自己的全部,来成就众生的觉悟。南怀瑾说“世间一切学问,大至宇宙,细至无间,都是为了解决身心性命的问题。
也就是说:都是为了研究人生。离开人生、身心性命的研讨,便不会有其他学问的存在”。对于有人说《楞严经》是伪经的说法,南怀瑾就实凭据的予以反驳,令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南怀瑾的慈悲和愿力更体现在下面这段话:“生在这个时代里,个人的遭遇,和世事的动乱,真是瞬息万变,往往使人茫然不知所之。整个世界和全体人类,都在惶惶不可终日的夹缝里生活着。无论是科学、哲学和宗教,都在寻求人生的真理,都想求得智慧的解脱。这本书译成于拂逆困穷的艰苦岁月中,如果读者由此而悟得真实智慧解脱的真理,使这个颠倒梦幻似的人生世界,能升华到恬静安乐的真善美之领域,就是我所馨香祷祝的了”。
《楞伽经》里的精辟之言在于一句话:“凡一切想皆属妄想”。南怀瑾在《楞伽大义今释》里说:“楞伽经,它在全部佛法与佛学中,无论思想、理论或修证方法,显见都是一部很主要的宝典。中国研究法相唯识的学者,把它列为五经十一论的重心,凡有志唯识学者,必须要熟悉深知。但注重性宗的学者,也势所必读,尤其标榜传佛心印、不立文字的禅宗,自达摩大师东来传法的初期,同时即交付楞伽经印心,所以无论研究佛学教理,或真求修证的人,对于楞伽经若不作深入的探讨,是很遗憾的事”。大凡学佛的人都比较喜欢打坐、念咒子或者佛号,殊不知理若不明,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道理。所以禅门有句话:只贵子见地、不贵子行履。更可惜的是因不懂《唯识》学而蹉跎岁月、浪费生命的。
独肩《禅海蠡测》勾起千年浮沉,揉碎大地山河纷纭落宿常寂。一九七三年,南公怀瑾再序于台时写到:“时轮劫浊,物欲攫人,举世纷纭,钝置心法,况禅道深邃,克证难期;余以默契宿因,嗜痂个事,觅衣珠于壮岁,虑魔焰之张狂,故不辞饶舌,缀拾斯文。然投滴巨壑,吹毫太虚,沉沉无补时艰,复将廿载。顷者,莘莘学子,惊顾域外之谈禅,攘攘士林,欲振堕绪,再请重铸斯编,冀复燃灯暗室;固知旧铅新椠,尽同梦里尘劳。唼响撩虚,等是狂思玄辩,禅非言说,旨绝文词,拈花微笑,能仁已自多余,渡海传衣,少室徒添渗漏,五家七派,无非自碎家珍,万别千差,透澈何劳竖指,斯编之作,为无为,何有于我哉?”正如南公怀瑾所言,真悟了“道”哪里还有这个那个、那个这个等闲家具?当众盲摸象、殊途同归之时自然就是“旨绝文词,拈花微笑”而已矣。
佛法的目的是:让普罗大众能够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而达到“常乐我净”的游戏三昧境界;佛法的基础是:建立在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之上;而实现佛法的宗旨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南怀瑾花了一辈子的时间,通过对儒、释、道三家学问的演绎和归纳,最终的目的无非是告诉人们:东方有圣人,西方也有圣人,此心同此理亦同的道理。而从“平凡”到“高贵”并不存在边际问题,所谓“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还是要回到平地上来,总不能悬空挂着。因此做到了“大平凡”就是“最高贵”;南怀瑾临终的这一示现,就说明了这一道理。而所谓的“凡夫”恰恰是不甘于平凡者的代名词。人类对于真理的诉求从来没有缺少过热忱,只是当时代的脚步,不得不再次让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时,才发现我们离真理(大平凡)相去已经甚远。当我们甚至已经没有智慧,去发现自己的错误和改正错误的能力时,那将是整个人类的灾难。
南怀瑾这一辈子,从玩索而有成者到马不撤蹄的为法而忘躯至圆寂,真正实践到从“平凡”到“高贵”的最好人生“答卷”。
南怀瑾对人生阐述就是“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在台湾则多由佛道入门(大多数为佛教众),佛教学方面如《金刚经说什么》《圆觉经略说》《如何修证佛法》《药师经的济世观》,可以说南怀瑾是密教准提法在台湾香港的重要推动力。
在中国大陆有多数的民众由西方哲学转入东方文化,其中广为流传的代表作品如《论语别裁》《孟子旁通》《原本大学微言》《易经杂说》。其中刊正了许多以往对传统文化的误解。
在道家方面,南怀瑾的书籍在命理及中医学亦扮演不可缺的首阶,如《老子他说》《庄子諵哗》《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等。
⑸ 南怀瑾有哪些着作
1、论语别裁
《论语别裁》是2005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书籍,作者南怀瑾。台湾着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撰成的《论语别裁》,是一本关于《论语》的讲演录。书中对《论语》二十篇的每一段原文,都作了详细而又生动的讲述。
不仅有篇章结构、段落联结上的提示,而且有原文义旨以及所涉人文掌故的阐发。尤为新颖的是,作者将对原文的串讲撮编为一个个历史故事,蕴意深邃而妙趣横生,这在众多的《论语》章疏中是别具一格的。
2、孟子旁通
本书是台湾着名学者南怀瑾先生关于《孟子》的讲记。作者采用“经史合参”的方法,以《孟子》的原文为“经”,春秋战国的社会背景、人物活动为“史”,并配合其他种种历史故事和社会现象,对孟子立身处世的人格及其思想影响,作了透彻的讲述。
它使读者能在谈笑风生的气氛中,轻松而又深刻地领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习,增长文史知识,获取人生智慧。书末还附有历代《孟子》研究书目。
3、原本大学微言
《原本大学微言》是2003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着名学者南怀瑾先生。《原本大学微言》是南怀瑾先生有关《大学》的讲记,书名中说的“原本大学”,指的是《大学》的古本《小戴礼记·大学》。
4、易经杂说
易经杂说,本书是着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有关《易经》的讲记。其中,前部分主要介绍了《易经》的一般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一些问题。
后部分着重解释了六十四卦(始“干卦”,终“未济卦”),而以对“干卦”的解说为最详。内容包括:卦名、卦辞、爻辞,以及解释它们的《彖辞》、《象辞》、《文言》等。具有深入浅出、通俗易晓的特点。
5、老子他说
《老子》,又称《道德经》,是我国道家学派和道教最着名的一部经典。它综罗百代,广博精微,短短的五千文,以“道”为核心,建构了上至帝王御世,下至隐士修身,蕴涵无比丰富的哲理体系。本书是着名学者南怀瑾先生关于《老子》的讲记。
⑹ 南怀瑾有佛法就有办法
首先,这是星云法师说的,而非南怀瑾
星云法师:有佛法,就有办法
在我这一生中,俗家父母生养我的色身,固然劬劬劳苦,但十二岁出家以后,佛教却给予我教育,长养我的法身慧命,让我受用不尽,更是功德巍巍。我在佛教里近一个甲子,深深体会出佛法的妙处,如果有人问我佛法有什么妙处?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他:“有佛法,就有办法!”
年少在丛林参学时,我发心下山为信徒诵经,经常早出晚归,穿越野狼出没的荒郊,同学们都说我勇气可佳,其实那是因为边走边默诵“六字大明咒”所带来的力量。随着年纪的增长,慧解日增,从虔诵《维摩诘经》、《药师经》中,我勾勒“人间净土”的蓝图;在受持《心经》、《金刚经》时,我享受“以无为有”的法喜,没想到日后这些经文都成为我弘法利生的资粮,所以“有佛法,就有办法”应世度众。
古德常常勉励后学:“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声佛。”对于这句话,我的体验最多。记得刚入佛学院时,才十来岁,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难免心烦气躁,口没遮拦,后来藉着精进念佛,我减少了妄念烦恼,道业也逐渐成长。
一九五三年,我在宜兰雷音寺主持佛七时,突然感到身心俱泯,大地空旷,此后耳边佛号声不断,有时即使在室内行住坐卧,但是外面的人说话、走路,我都清清楚楚。有一次,我在大仙寺主持佛七,居然有人听到我在睡觉时念佛,声音了了分明。还有一回,普门寺举行佛七,两只鸟儿竟然飞进大殿,与我共念佛号,应和有致,经云极乐净土水鸟说法,诚信然也。
直到现在,无论坐车行步,我都习惯称念佛号,路旁一畦畦田地、一棵棵树木,也都成了我的方便念珠。我从正念,念到无念;从妄心,念到一心;从无念而念,到念而无念;从有人有我,念到无人无我;甚至念到时间、空间、天地万物都为之一空,阿弥陀佛好像在我身上活了起来,极乐世界似乎就在当下。我深深感到只要“有佛法”,我们就“有办法”在娑婆世间开创净土。
宗教上的体验,长养我无比的信心,我深信只要大家奉行佛法,启发本自具有的佛性,一定能共成佛道。所以,在弘法生涯中,无论遭逢多少冤屈,我始终没有退心;不管遇到多少阻难,我也没有忘记弘法的使命。
记得四十年前,初到台湾时,欲食无饭,欲眠无榻,有人说:“现在佛教衰微,耶教盛行,不如改变信仰,或许比较容易生存。”我以斩钉截铁的口吻告诉他:“即使佛陀现身,亲自叫我易服改信,我也不从!”四十年后的今天,佛教不但在台湾的发展盛况空前,即便在耶教为主的欧美国家,也有着不可忽视的潜力。
不久前,周志敏女士一行十人前往“无神论”的中国大陆,将“国际佛光会”的会旗插在长江源头,更证明了佛法无边,这一切都是信心赐予的力量,因此,我总是和别人说:“有佛法,就有办法!”
多年以来,两岸的分裂造成多少美满的家园破碎,多少至亲骨肉乖违隔离,我自己也身受其苦,饱经牢狱之灾,讥谤之难。然而基于一份同体共生的理念,我自愿从中穿针引线,默默努力耕耘,有人对我说:何必自找麻烦,去接触这个敏感的问题!但由于我对统一融和有信心,所以还是义无反顾,为所当为。
华严经》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我们的心中本自具足无限的宝藏,等待我们去努力开发,因此,在佛门里讲究发心。一九四九年,我孑然一身渡海来台,虽然居无定所,但每到一寺,我都自动发心服务,从典座到编写,从司水到园头,乃至担米运粮,扒粪除垢,无不任劳任怨,戮力以赴,所以我不但从奉献中拓展更多的能力,更赢得寺众的欢迎。他们赞美我的发心,诚意地留我长住,在世局动荡,人心惶惶的当时,可说是非常难得。
一九六七年,开辟佛光山时,我经常在烈日寒风中,发心砌砖墙,堆石头,锯木料,挑砂土,拌水泥,徒众看了,也前来自动帮忙,大家同心协力,乐趣无穷。后来每次领导弟子们做事时,我也总是率先动手,以无形的身教来代替苦口婆心的言教,往往收到更好的效果。〈三皈依〉文中,有一段是:“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如果我们能心存“佛法”,发心奉献,人我之间的相处一定“有办法”和敬团结。
佛教本有经世济民之效,无奈数百年来,在政治压迫与人为误导下,失去原来的活力,流于避世的宗教。目睹此景,我发愿力挽狂澜,弘扬圣教,经过数十年的辛劳,终于将佛教教育、文化、慈善事业兴办起来,使佛法与生活融为一体。当雨过天青,云开日现时,我怀抱感激的心情,更立大志,愿将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常流五大洲,于是继续勇往直前,投注十余年的心血,克服人情风土的种种困难,在世界各地广树法幢,开拓净土。我的一生并不平顺,但是在“佛法”的愿力驱使下,我甘于接受磨链挑战,所以就“有办法”面对现实,无畏横逆,一步一步地完成理想。
我本身没有什么特长,幸而从小承受“佛法”的薰陶培养我坚忍的耐力。因为肯忍辱负重,所以在民风保守的宜兰,我能够突破万难,开办台湾第一所佛教幼稚园,组织台湾第一个佛教青年会,兴建台湾第一间念佛堂,成立台湾第一支佛教歌咏队。由于肯忍劳耐怨,因此在人事纷扰的南台湾,我也能调和众议,兴设寿山寺,开辟佛光山。当众人赞叹我很“有办法”,能行人所不能行时,我想到《维摩经》里的一段话:“一切烦恼,为如来种,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无价宝珠,如是不入烦恼大海,则不能得一切智宝。”不免深自庆幸在烦恼交煎的人生苦海里,拥有宝贵的“佛法”,使我在动心忍性之中,增益己所不能,从而不断地超越自己,实现生命的意义。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身心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这首佛教偈语,对于我毕生做人处事,有着很大的启发作用。记得一九五二年,我在宜兰落脚,曾有人提议我担任中国佛教会宜兰县支会的理事长,我自忖才疏德浅,于是推荐成一法师前往任职;在连任届满之后,我又再度被属意为继任人选,然而我还是执意辞让给真华法师。如是十余年过去了,当无人可继时,我才从善如流,出任掌职。由于谦让成风,偏处一隅的宜兰佛教在一团和气下,发展之迅速,连一些大都会都望尘莫及。所以,我们不要害怕先天条件不足,只要“有佛法”,自然就会“有办法”。
刚出家时,年少气盛,看到佛门里一些长老的言行不能令人起敬,十分不以为然;然而当我在《法华经》中读到常不轻菩萨的行持时,不禁起大惭愧心,从此对于一切众生,我都抱持尊重的态度,纵使遇到与自己风格不一的长老大德,我也恭敬礼遇,并且在背后赞美他们的长处,所谓“敬人者,人恒敬之”,久而久之,长老们也给予我很多赞助鼓励。
一九五四年,南亭法师不弃偏远,拨冗来到宜兰小镇,为乡民讲说《八识规矩颂》;道源法师也曾在示寂前,南下高雄,前来佛光山为学生教授《大乘起信论》;其它如印顺、默如、东初、演培等诸山大德,都曾应邀至雷音寺、寿山寺等处说法,支持我办学度众。我乃一介后学,又非隶属同门,承蒙他们鼎力相助,在感激之余,我深深感受到只要“有佛法”,就“有办法”融和异己。
过去在佛门里规定:出家人必须学戒五年,方可听教参禅。由于在律仪上受有严格训练,使我虽然出了佛学院的校门,依然行止合度。二十一岁那年,我被派往宜兴出任小学校长,住在祖庭大觉寺。有一天,担任住持的师兄前来,称赞我做人老实。原来他为了试探我,在房间的坛子里藏着宝物,结果发现一个也没少。其实,我一直遵守不予不取的戒规,从来不曾兴起掀开坛盖一探究竟的念头,所以连里面装的是什么都不知道,没想到却赢得师兄的敬重。
三十多年前,我经常搭乘平快火车,南北两地奔波讲经,因为在佛门里惯于抬头挺胸,目不斜视,在八个小时的车程里,我直脊端坐,默念佛号。有一回感动了一名邻坐的军官,竟然跟着我下车,要求皈依在三宝座下。其余以持戒度众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所以,“有佛法,就有办法”。
只是在奉行戒律时,我们必须圆融通达,否则为教条所缚,反而失去了佛法的精神。记得有一次,南亭法师与我应邀到宜兰高中校长温麟的家中作客,主人亲自下厨包饺子殷勤款待,我们虽然明知里面是以韭菜、鸡蛋为馅,还是隐忍不语,将一盘饺子吃完,以免唐突失礼。十年前,在日本佛教会用餐,当侍者端来面时,腥羶四溢,才知道此地的面汤全都是用鱼虾熬成的,为了避免大家难堪,我们只有囫囵吞下面条了事。〈七佛通偈〉中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佛法以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学佛度众,内心的清净最为重要。
佛光山的道场,建在山明水秀之中者固然有之,但多半是设在喧嚣闹市的高楼大厦里,楼下往往是理容院、KTV,在深夜里饱受噪音侵扰。初来乍到者,不明其理,以为怪事,久而久之,也明了个中奥妙:幽兰长在深谷里,因此只能孤芳自赏;牡丹性喜南地,所以北地之人无缘亲炙。如果太坚持表面的清净,反而无法对一切万物发挥正面的力量,必得了解“佛法”的真谛,和光同尘,不执不拒,如莲花一般出污泥而不染,在暑热中吐露芬芳,才“有办法”让更多人分享清凉美意。
经常有很多人羡慕我定力很够,其实我自知并非与生俱来,而是“佛法”带来的利益:少年时出家学佛,我从排班、经行、静坐、念佛里修习耐烦的定力。青年时来到台湾,我在衣食缺乏,生活艰困中,增长坚毅的定力。中年时法缘渐佳,我从接引信徒,谈话开示里,培养说话的定力。老年时云游传教,我从乘坐十数小时的飞机,与信徒一次合照数十张照片,应邀出席几个钟头的斋饭供养中,成就适应时空的定力。懂得将“佛法”运用在日常生活中,就“有办法”随缘自在。
许多人告诉我:佛法里的“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让他们感到害怕。其实这些都是世间的实相,不能逃避,也无需惊惧,如果我们能顺应真理而行,将会发现:“无常”真好!“无我”真美!
我回想自己本来并不聪慧,但因为体会“无常”,所以我不气馁,加紧功行,终能以勤补拙;我原先一无所有,但由于了解“无常”,因此我不放心,努力奋斗,故能以福慧庄严一切;遇到挫折失败,因为深明“无常”,我培植因缘,最后定能转危为安;徒弟顽劣,由于知道“无常”,我耐心辅导,使顽廉懦立,终会成为良才法匠。因为世事“无常”,所以文明才得以进步;因为生命“无常”,所以未来才抱有希望。能够以“佛法”的观点看待一切,从世事无常中汲取经验,就“有办法”处理多变的人生。
“诸法无我”并不是说没有了我,而是指世间诸法都是因缘和合而成,没有一个固定独立的实体存在。懂得“无我”,能够放下小我,融入大我,方能拥有更多;体悟“无我”,博得布施成就,分享众生,就能处处有我。
五十年前,我因为割爱辞亲,出家为僧,将身心奉献尘刹,所以才能拥有三千法界。来到台湾以后,我因为舍去北投静修的机会,投入大众之中,所以才能在佛教文化事业上有所建树;三十年前,我走避荣华名利,来到偏僻的高雄乡镇弘法利生,所以才能发展出闻名世界的佛教重镇;十年前,我卸下国内道场的一切行政职务,胸怀法界,才能将佛教推展到世界各地。甚至我将自己的寺院送给同道,舍给学生,所结的法缘更广;我把每次出国弘法所得到的红包供养,悉数馈赠给当地寺院,因此成就了海外道场的建设。紧握不舒的拳头,怎能掬握秋毫,更遑论宇宙法界?能彻悟“佛法”的无我真理,进而喜舍布施,才“有办法”享受更多丰美的果实。
一灯能照破千年晦暗,一灯也能分灯无尽,光照大千。拥有佛法的喜悦,应该让众生共同分享。昔时,维摩诘居士授予天女“无尽灯”法门,使得天宫大众同受法益;佛陀在临入灭时,于法华会上,授记诸阿罗汉皆当成佛,并嘱咐他们,亦当为后世弟子授记传法,于是娑婆世界有了无穷的希望。
我虽自愧才薄德浅,但于大觉佛陀的圣教总是念兹在兹,力图发扬,所以我举行过不下千百场皈依典礼,藉着常住三宝的功德,开发大众自性三宝的灵光;我努力兴办各种佛教事业,顺应各种众生的根机,将佛法的智能传递给十方大众;我提拔徒众法子晋升住持,亲授袈裟法衣;我创立佛光会檀讲师制度,为入选者亲颁证书。
如今,传灯不仅是神圣的使命,也成了一本书的名字。天下文化公司将我数十年来的弘法生涯记录成册,以此为名,公诸于世。社长高希均教授在记者会上说:“……四十年来,台湾经济是一种奇迹,而星云大师将佛光山组织得有条不紊,让佛教无远弗届送至全球各地,也是另一种奇迹……。”对于他的赞美,我愧不敢当,因为这一切都不是我个人的功劳,而是千千万万的佛子们在佛法的感召之下,发心努力,携手缔造的佳绩,这就是为什么我常说:“有佛法,就有办法!”
诵经念佛是佛法,正知正信是佛法,发心立愿是佛法,忍耐谦让是佛法,尊敬包容是佛法,持戒禅定是佛法,清净中道是佛法,无常无我是佛法,喜舍布施是佛法,传灯授法是佛法……,乃至四无量心、六度四摄、惭愧感恩、因缘果报等都是佛法。离开了世间,就没有佛法。有了佛法,生活在世间上的人才能够拥有幸福美满的人生。所以,“有佛法,就有办法”。
星云大师 佛光廿九年-一九九五年十二月
⑺ 我们怎么评价南怀瑾这个人呢
他是一个有争议的人。说他好的喜欢他的说他是国学大师,说他不好的说他是江湖骗子。说他好的说着说着就激动起来,说他不好的说着说着也激动起来。有篇文章我是从网络看到的说他:
他不是稿学术的,他的言论经常让人感到荒唐不经。
如果这种说词是千真万确,那么儒道释是中国三大哲学的主流。作为做学问的人,是不可不认真不严肃的。本来这三大家的学问就很深奥,又是用文言文书写,看懂原创者真得非下大苦功不可。传承,由于深奥,千人千种理解,作为大师,为人师表,态度就是做人,做事先做人。
⑻ 《念佛如何得到一心不乱》南怀瑾
【若持至事一心不乱,见思任运先落,则生方便有余净土。】
这是说明“方便有余土”,十方世界一切诸佛都有的,它的条件是要断见思烦恼。简单讲,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相,一个是看错,一个是想错了。“见”就是见解,就是你看错了,“思”就是思想,你想错了,合起来叫“见思烦恼”,就是错误的想法跟错误的看法。西方世界跟我们这个地方“方便土”又不一样,因为十方诸佛世界的方便土有九种人住在这个地方。这九种,天台家的说法,是藏教里面的声闻、缘觉两种;通教里面有声闻、缘觉、菩萨有三种,合起来就五种;别教里面是三贤菩萨,就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再加上圆教十信菩萨。这些都是断见思烦恼的,你断了见思烦恼,你一定生在“方便有余土”,不会在“凡圣同居土”,这是超越六道轮回了。但是极乐世界不一样,极乐世界纯是大乘菩萨,不像娑婆世界有九种这么复杂。
‘事一心不乱,见思任运先落’,这句话很重要,这是功夫。我们念佛人不要去想到经教里面这么多的名相、这么多的说法,我们只要一句佛号老老实实的念下去,它的过程必然是先伏断见思,功夫深了就是任运,“任运”就是自自然然断掉了。自然断掉,可能断掉的时候你自己还没有发现,还没有发觉,它确实断了,确实没有了。如果我们天天想:我念佛念得这么久,还没有得一心。很多人问我:“法师,我念了好多年,都没有得一心。”我就告诉他:“你这一辈子不会得一心,我老实告诉你,绝不骗你。”为什么?因为你天天有个“得一心”这个念头在打闲岔,在障碍着你。所以真念佛,管他一心不一心,不要去理会这个事情,自自然然就念到一心。心里头常常念着一心不乱,这是个障碍,你应当念阿弥陀佛,不要去想一心不乱,这就对了。也不必去想四土三辈九品,统统都不要想,一句弥陀念到底就好。这是这个法门的殊胜奇妙!所以,一切要让它自然。
什么叫“事一心”?“事”是完全从事相上说,“一”是纯一,“乱”是杂乱,是乱想。我们专心念这句阿弥陀佛,决定不怀疑,要相信佛在经上讲的句句都是真实语。前面蕅益大师教给我们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我们从这里建立真正的信心,随顺诸佛真实的教诲,决定不怀疑。其次很重要的,就是决定要做到不夹杂,我们念佛里头不能有杂念。开头念佛,夹杂是决定不能免的。夹杂有“有意”跟“无意”,“无意的”我们自己不能控制,无关紧要,怕的是“有意”的。譬如我念佛,又想参禅,又想念咒,这就坏了。这是你有意在夹杂,那就很难成就。抉择法门之后,其它所有一切法门我统统放下,决定不沾染。遇到了,我对它恭敬,我决定不受它的干扰,这个才行。《观经.上品上生章》里面所说的,善导大师讲得太好了,最怕的是夹杂。就是菩萨、佛来劝我们,说还有一个法门比这个还稳当、还快速、还要好,我们都要谢谢那个佛,我已经选择阿弥陀佛法门,其它法门我也不要学了,这种心才行。死心塌地这一句佛号念到底,决定不受外境动摇,真正做到不夹杂,功夫不间断,无论定课、散课都不间断。
这样念,念的佛号是字字分明、句句清楚,心不离佛,佛不离心。念这句佛号心里头真的有佛,我们的心就变成佛,这心是佛心。这句名号唤起自己的心佛,这叫“相应”,我们常看到祖师注疏里面说,“一念相应一念佛”。什么叫“相应”?相应就是名号跟心相应,佛就是心,心就是佛。名号是心之名号,佛之名号,所谓“唯心净土,自性弥陀”,句句佛号都把自性弥陀念出来了,这叫“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这个念法不但能断见思,连尘沙、无明也统统破掉,法子真的巧妙!真正是圆顿!
所以功夫用的得力的人,有两种人:一种是利根的,他对这整个道理完全明了,理论、方法、境界都清楚,当然没有问题,他当然会做到不间断、不怀疑、不夹杂,所以他念得相应,念念相应。第二种人是不认识字的老太婆们。她老实,她理论、境界都不懂。教她念一句阿弥陀佛,她一天到晚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她什么都不知道,什么也不想,她也能达到最高的境界,这个能成功。最麻烦的是半吊子,当中这一部分,很不好教。古人常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不移就是他不改变,不改变的人就是老实人。这两种人才是真正的老实人,是我们要向他学习的。这个念法容易成片,功夫成片也就叫做“念佛三昧”。“念佛三昧”是总名称,一心不乱就是念佛三昧。念佛三昧功夫深的是理一心不乱,浅的是功夫成片,这是决定能往生。
摘自净空法师《阿弥陀经要解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