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幸福老年的幸福因素体现在哪儿
中国,未富先老恐怕已成事实。因此,如何使老年人晚年生活的更幸福,成为老年人普遍关心的问题。
对此,我虽然没有做过专门的调查,但是,经过与多数老年人的接触与交谈,以及我对周围老年人的观察,逐步悟出了一些不能说是“真谛”,但至少是可以借鉴的东西。
老年人要想晚年过得幸福,我想必须同时必备以下五个因素,缺一不可。如果缺了其中的任何一项,都不会幸福或者幸福指数下降。
一是善良。心地善良,做的好事就多,人缘就好。人缘好,又没有亏心事,就心安理得,心净,觉睡得好,身体也健康;朋友多就不寂寞,容易开心。算一大幸福。反之,心地不善良,有亏心事,心理就不安宁,心不净就难以幸福。
二是厚道。厚道之人,都愿与之交朋友,所以朋友就多。朋友多了路好走,有困难也容易解决。所以就没什么烦心的事。反之,人不厚道,没朋友或朋友很少,不仅困难多,解决不了,还易孤独,也难幸福。
三是知识。知识就是力量。有知识、有技术、有能力,就不愁生存。甚至于可以做到相比比较富有。因此经济上没有后顾之忧。反之,缺少知识,没技术,没能力。养老钱都很勉强筹足,其他的都谈不上,何谈幸福。
四是练达。“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世事洞明是看透社会,有学问的表现。人情练达是是指社会经验丰富,会处人做事。因此,性情开朗大方。不钻牛角尖,在社会中游润有余,心理健康。反之,世事不练达,不仅处理不好身边事物,也看不惯、看不懂社会上的许多现象,就多牢骚和烦恼,还容易钻牛角尖,自找不顺心,也不易幸福。
五是聪明。具有以上四个条件后,还必须有聪明的头脑,对以上这些品质加以恰如其分地运用。比如,不争名利、不摆阔气,不计较个人得失,不骄不傲,谦虚谨慎,开朗豁达......反之,不会利用上述四点也同样会“聪明反被聪明误”,也难幸福。
很不成熟的一些看法,不论对老年人还是年轻人都可参考。我想应该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贰’ 现在老年人的生活条件很好,为什么幸福指数却不高
现在的物质条件确实比几十年前要好很多!但是老年人的思想观念与生活习惯却很难更变过来!他们节省辛苦了一辈子,所以上了年纪还是保有一贯的生活作风。子女给钱孝敬老人,老人也不舍得自己花,可以说不舍得自己享受,当然不知道如何享受也是一个原因。很多农村或县城的老旧住宅小区,老人依旧还是用冷水洗碗,又或者是在冬天里也不舍得开空调(暖风模式),又或是陈旧衣物舍不得丢,送的新衣服也舍不得穿!曾经也很头疼送老人什么礼物,给他们钱,他们也是存起来不用。买新衣服最多就是春节时候穿一两天。曾经买过恒家的餐厨垃圾粉碎机器,老人家不用再一天好几次爬上爬下去倒垃圾,还经常滴滴答答一路,很容易滑倒。一开始老人还觉得耗电不舍得用,但是就是“强迫”他用,在家几天帮他养成使用的习惯,告诉他们只是开启几秒钟,一点都不耗电,才“敢”用,现在都离不开用!
因此这样节约节省的生活习惯,思想观念导致多数老年人的幸福指数都不高。
‘叁’ 没有退休金的农村老人,为什么幸福指数那么高
幸福基于自己的满意和安全感,是指一系列人类的情感和乐趣。换句话说,幸福并没有完全取决于金钱,而是一种主观的感觉。没有养老金的农民,为什么生命的幸福指数仍然如此之高?
1.农民富裕,农民快乐。
近年来,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民的收入大幅增加,而人民的日子已经变得更好。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还是可以的,并且逐步增长。
农民的幸福来自农民的主观幸福。
满足往往是幸福的,这就是每个人都知道的原因,但很多人都不能在现实生活中做。许多农民有自己对幸福的理解,他们不高,知道,所以更容易感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