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幸福人生是什么样的
幸福人生是什么样的
幸福人生是什么样的,每一个人都是希望自己的人生不一样的,是比较幸福的,幸福是与不幸或痛苦相对应的范畴,它们之间具有对立统一关系。下面了解幸福人生是什么样的及相关资料。
泰勒·本沙哈尔在他的哈佛最受欢迎幸福课上,提出了四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和行为模式。
他们分别是忙碌奔波者,享乐主义者,虚无主义者和感悟幸福者。
忙碌奔波者追求未来的幸福,现在的一切痛苦都值得,非常像我们高中老师和我们说的,现在忍一忍,考上大学就好了,大学老师也说,现在努力学习,好到好工作就好了,进入职场后依然暗示自己,现在努力努力,当上领导就好了。
等真正功成名就之时,再回头看发现人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努力努力在努力,而功成名就后的快乐却满足不了太久,因为新的目标出现了,努力这件事还得坚持下去。
享乐主义者则反过来,他们用未来可能的痛苦,来换取当下的快乐。他们总是盲目的满足欲望,却从不考虑后果,因为他们认为充实的生活可不就是不断的满足自己的各种各样的欲望么?
眼前的事只要能让自己开心,就值得去做,等找到下一个更刺激的乐子再说。但是短暂的享乐有时会让他们失去理智,快乐的阈值只会越来越高,新鲜感带来的刺激永远满足不了。
这时候各种消费主义陷阱、各种娱乐方式、甚至吸毒出现在他们视野中。
忙碌奔波者把目标当做了幸福的本质,而享乐主义者则把快感当做了幸福的本质。
目标可以一次又一次的更新,快感也是,但是目标至少能给你成就感的反馈,能给你的生活带来其他正向情绪的改变,而快感过后,更大概率是虚无。
这时候,就容易变成第三种人生模式——虚无主义者。
既然目标就像欲望一样,永远无法满足,把你拖入一次又一次的痛苦和努力中,而快感的更是既短暂又让人疲惫,虚无主义者于是选择放弃追求幸福,他们不再相信生活是有意义的。
如果忙碌奔波者代表为了未来而活,享乐主义者代表着为现在而活,那么虚无主义者则代表沉迷于过去而放弃现在和未来的人,他们被过去的阴影所笼罩。
这种心态还有一个概念,那就是马丁赛里格曼说的“习得性无助”,当你接受现实,向命运投降以后,就陷入了安静的绝望,就算你遇到了新的机会,就算你换了一个环境,你的心依然是灰色的。
这三类人都有自己对于幸福的理解,或者说偏见,因为他们坚持了这种偏见,所以他们并不一定幸福。
泰勒·本沙哈尔接着提出了核心的观点,就是怎么样做一个感悟幸福者,一个不仅能够在当下感受幸福,也能在未来感受幸福的人。
他其实是忙碌型和享乐型的结合体,既要享受过程,也要感受结果,用目标驱动行为,在行为中感受意义。
仔细回想一下,有没有一件或两件事情中,让你同时感受到当下和未来的幸福呢?
肯定有,那就是我们时常会说的使命,还有我们现在经常提起的心流,使命使命,就是值得使用自己的命去做的那件事,而心流就是能够流动穿过你的内心的那个时刻。
这两者其实是共通的。
如果我们把这四类人放在做坐标轴中,我们就可以发现其实每一类人都是可以往感悟幸福型的人那里去靠近的,忙碌者需要去在过程中寻找意义感,享乐主义需要去为未来寻找使命感的目标,而虚无主义者则两者都需要慢慢建立。
但是,这只是一个看待幸福的视角,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这四种模式都有,有时候我们是忙碌者,有时候我们追求享乐主义,有时候我们感受到了绝望和孤独,但是也有时候在某一件事上同时感受到了使命感和幸福感。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我们可以去调整这些模式的比例,慢慢的减少前三种,增加最后一种,比如可以记一些幸福日记。
首先分别在笔记本上列出四部分,分别记录你人生中忙碌奔波的经历,为什么曾经那样做?你是否从中受益,你付出的代价是什么?
然后是享乐主义,解释一下那些只顾享乐的时刻或经历,是否从中获得了很多?你又损失了什么?
在找到虚无的时刻,就是那个特别令你痛苦的时刻,或者那个令你感到绝望、无助的时刻,并描述你当时,已经现在对它最深刻的感受和想法。
最后就是描述人生中某个特别幸福的经历或者时期,并发挥想象力,让自己再次回到那个时刻,去重温当时的感受,并写下来。
只管去写,不用担心语句是否通顺,每一次写就是一次内省,就是一次自我对话,就可以慢慢的认识到哪些是错的,是不值得的,哪些是值得再次回味和追寻的。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不傻,每个人都知道怎么选择,关键是让自己看到,哪些是幸福的,哪些是有风险的,就像每个人都知道价值100和价值1里面选100,只是他们缺少分辨谁是100,谁是1的能力罢了。
在写的时候不要抑制任何念头和想法,越是勇敢表达自己,越是能和深层次的自己对话,你就越是能从中受益。
然后可以三个月,一年,甚至两年来写一次,真正的幸福人生,就会慢慢向你走来。
幸福人生靠的就是一种心态。好的心态才会给我们带来快乐的感觉、让我们品尝到幸福的味道。幸福是什么?幸福在哪里?常常会有人这样问。其实,幸福没有形状,也没有绝对的标准。
饥渴时,有一碗粗茶淡饭或一杯清水,就是幸福;捡破烂时,拾到一个塑料瓶子,就是幸福;困乏是,有一张简陋的床能够躺下安歇,就是莫大的幸福;远在千里之外,心有思念也很幸福。
幸福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它是来自心灵深处的一种感觉,常常藏在许多的小事物中,多半时候,那是一种触及心灵深处的悸动,小小的悸动,却泛出甜美的感受,于是乎,幸福的滋味便溢了出来。
幸福其实很简单,有时如果你刻意地去寻找它,就会发现它在回避你,而当你用乐观的心态对待事物的时候,幸福就会随着你的阳光心境出现在你的身旁。总会听到有人在抱怨:我怎么这么不行呢?什么什么都不如别人,什么什么也没得到;如此种种。
其实我们很想告诉他们,不要抱怨,在你抱怨的时候幸福已经从你嘴边匆匆的离开了。 幸福本来就不易获得,更是容易失去的。有人认为自己很不幸,一个不快乐可以在心里放大十倍,甚至百倍,然后总结说自己原来是这么的不幸。
其实,谁会没有失意的时候呢?大可不必跟自己过不去,细品人生,与其泪流满面、黯然神伤,倒不如把自己陷进沙发,放一首柔曼的音乐,飘逸惆怅,有笑有泪,生活含苦,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生活本来就是多味胡豆,酸甜苦辣尽有。这是现实,是普遍规律,没有必要感伤和抱怨。
境由心生,把自己的心态调节好,加上理性、洒脱和豁达,把幸福变成一种习惯,让它时时光临我们的人生,让幸福的阳光分分秒秒都能照进我们的生活。
像影视剧中,男主女主历尽千辛万苦最终在一起了就幸福了?
其实当一段关系中在前面部分只要有一方过于优势,后面必然会受到对方报复,很多女人在婚前小女人婚后母老虎,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婚前男方过于优势,导致女方在长期的压迫中慢慢的反抗起来,然后渐渐的占据主导地位。
当一段关系中前面只要有一方过于优势,后面必然会受到对方报复,如果按现实情况推算,大多数影视剧中的男女主角,当最终他们在一起后,很难坚持超过5年。
越浪漫的恋爱在婚姻期间越容易经不起诱惑,而浪漫所给予我们的幸福感过于短暂,所以我甚至不将这称为幸福的时刻。出轨的婚外情大多也是如此,只不过很多的受害方过于强势最终位置颠倒或受害方过于弱势毫无框架,把爱人推向第三者。
在我看来,幸福只有一种,此后一直在一起,并不断的产生满足感的关系,才算是真正幸福的婚姻生活。
为什么我所说的幸福婚姻生活如此单调?
因为大多数人已经忘记了或者已经不知道什么是幸福了。
如果你童年父母陪伴你长大,并没有对你施加过多的暴力或者压力,那么,这就是你过往最幸福的时光,当然你有很多比这此时光更快乐的日子,但如果两者只能选一,你很清楚你选那个。
其实并不能怪我们自己,我们已经被商业洗脑太久了,从我们出生起,从来没有人告诉过我们,什么是幸福,应该如何恋爱,更别说什么婚姻相处了。围绕着我们的都是商业制作的内容,我们已经被我们生活的时代最聪明的那群人,所发明的概念、事物支配着我们的心智,从我们出生起,我们就像是实验室里的实验品,当人们都在追求财富的时候,最聪明的人也不例外,所以我们从出生到现在根本就没有机会逃出被商业所控制的社会。
但那些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东西一直都没有变过,我们的生存方式还是一样,只是我们的环境变了,我们开始互相攀比一些我们原本不需要的东西,我们按照商业影视剧宣传出来的观念去恋爱,我们还学着商业影视剧里家庭的相处方式去对待家人,但那些导演和编剧们过得生活真的如此的幸福吗???
嘿!醒醒,是时候醒过来了!
从你学会用钱的那一刻起,你就进入了一个不真实的世界,人们为了自己的'选择而站队,为了得到某样物品而"奋斗",为了比别人更"好"而拼命,所有的人都以商业成功为终身目的,如果他做的是自己热爱的事情,那他们是幸福的,可大家似乎并不那么关注这点。
大家关注的是无穷无尽的攀比,而忽略了生活的本质,也忽略了一切努力的本质原因,你奋斗的原因是你想过上幸福的生活,可你连什么是本质上的幸福的生活都还没搞清楚。
什么是幸福的生活?
你问非洲贫穷地区的人们,他们会告诉你,每天能吃饱喝足就是幸福的生活;
你问中东一些战乱地区的人们,他们会告诉你,身边不再有人伤亡,能过不用担惊受怕的日子就是幸福的生活;
你问单亲家庭的孩子们什么是幸福,他们会告诉你,爸爸妈妈安稳的生活在一起就是幸福的生活;
你问那些终身残疾的人们,他们会告诉你,能走路、能看见东西、能说话、能听到东西、能像正常人一样,就是幸福的人生;
你问那些身患绝症或将要死去的人们什么是幸福,他们会告诉你,能多活一天,能和家人一起过度普普通通的一天就是最幸福的事情;
你问因为意外失去爱人的人们什么是幸福,他们会告诉你,只要爱人还活着,还能再一起生活,再多的争吵,都是幸福的生活。
我们大多数人一直都活在幸福的生活里,可惜,只有失去的时候,我们才知道自己曾经有多么的幸福。
人类有时候总是可笑的,我们活着,欲望不断被研究商业的人们控制着,以至于要花上一辈子的时间,才能寻找到生活的真谛。
② 你认为的幸福人生是什么样的
泰勒·本沙哈尔在他的哈佛最受欢迎幸福课上,提出了四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和行为模式。
他们分别是忙碌奔波者,享乐主义者,虚无主义者和感悟幸福者。
忙碌奔波者追求未来的幸福,现在的一切痛苦都值得,非常像我们高中老师和我们说的,现在忍一忍,考上大学就好了,大学老师也说,现在努力学习,好到好工作就好了,进入职场后依然暗示自己,现在努力努力,当上领导就好了。
等真
正功成名就之时,再回头看发现人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努力努力在努力,而功成名就后的快乐却满足不了太久,因为新的目标出现了,努力这件事还得坚持下去。
享乐主义者则反过来,他们用未来可能的痛苦,来换取当下的快乐。他们总是盲目的满足欲望,却从不考虑后果,因为
他们认为充实的生活可不就是不断的满足自己的各种各样的欲望么?
眼前的事只要能让自己开心,就值得去做,等找到下一个更刺激的乐子再说。但是短暂的享乐有时会让他们失去理智,快乐的阈值只会越来越高,新鲜感带来的刺激永远满足不
了。
这时候各种消费主义陷阱、各种娱乐方式、甚至吸毒出现在他们视野中。
忙碌奔波者把目标当作了幸福的本质,而享乐主义者则把快感当作了幸福的本质。
目标可以一次又一次的更新,快感也是,但是目标至少能给你成就感的反馈,能给你
的生活带来其他正向情绪的改变,而快感过后,更大概率是虚无。
这时候,就容易变成第三种人生模式——虚无主义者。
既然目标就像欲望一样,永远无法满足,把你拖入一次又一次的痛苦和努力中,而快感的更是既短暂又让人疲惫,虚无主义
者于是选择放弃追求幸福,他们不再相信生活是有意义的。
如果忙碌奔波者代表为了未来而活,享乐主义者代表着为现在而活,那么虚无主义者则代表沉迷于过去而放弃现在和未来的人,他们被过去的阴影所笼罩。
这种心态还有一个概念,那就是马丁塞利格曼说的“习得性无助”,当你接受现实,向命运投降以后,就陷入了安
静的绝望,就算你遇到了新的机会,
就算你换了一个环境,你的心依然是灰色的。
这三类人都有自己对于幸福的理解,或者说偏见,因为他们坚持了这种偏见,所以他们并不一定幸福。
泰勒·本沙哈尔接着提出了核心的观点,就是怎么样做一个感悟幸福者,一个不仅能够在当下感受幸福,也能在未来感受幸福的人。
他其
实是忙碌型和享乐型的结合体,既要享受过程,也要感受结果,用目标驱动行为,在行为中感受意义。
仔细回想一下,有没有一件或两件事情中,让你同时感受到当下和未来的幸福呢?
肯定有,那就是我们时常会说的使命,还有我们现在经常提
起的心流,使命使命,就是值得使用自己的命去做的那件事,而心流就是能够流动穿过你的内心的那个时刻。
③ 如何构建快乐幸福的人生带你走近积极心理学
面对生命的有限性和消亡的必然性,人们不停地思考,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终极目标和追求是什么?尽管有很多种不同的回答,但在个体自我实现的过程中,构建快乐幸福的人生始终是最重要的主题之一。
人的天性是趋利避害的,人生是整个生命过程的所有经历和体验总和,既然痛苦不可避免,就努力让快乐成分更多。快乐是可以覆盖痛苦的,这样整个人生的体验让会更幸福。当然,人们的美好和卓越,与疾病、混乱和悲痛同样都是真实存在的,快乐也不需要作为应对痛苦的解药,快乐可以与痛苦同在。
如何构建快乐幸福的人生呢?,让我们走进积极心理学试试看。大概两年前第一次读到《积极心理学》这本书,一直非常喜爱,不时地翻开看看。积极心理学跟“鸡汤”完全不同,它是建立在科学理论和实验基础上,对我们认识自己、完善和提高自己有切实的指导意义。于我而言,积极心理学一方面让我开启了对它的认知,拓展了与之关联的知识边界。另一方面,提供了构建快乐幸福人生的几个要素,指明了值得关注和发展的方向;同时,也塑造了通过积极心理学帮助自我实现的信念。
今天推荐的这本书是克里斯托弗•彼得森的《积极心理学》,作者克里斯托弗•彼得森,美国密歇根大学Arthur F.Thumau心理学教授,着名心理学家,临床心理学委员会前主席,全球100位最受欢迎的心理学家之一,美国VIA性格研究中心学术部主任。他是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并以其在乐观、健康、幸福等领域的研究而享誉世界。2010年,彼得森博士荣获密歇根大学最高教学荣誉奖——“青苹果奖”。
这本书适合大众读者,能帮助人们了解自我、认识生命、实现生命的价值。接下来围绕书中主题,给大家简要介绍下精要内容和思想。
[if !supportLists]1、[endif]积极心理学讲什么
积极心理学不仅仅关注疾病,也要致力于去发现和培育天赋和才华,让日常生活更令人满意,帮助健康的人们实现人生的价值。
积极心理学倡导人类要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和心理问题作出新的解读,并以此来激发每个人自身所固有的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从而使每个人都能顺利地走向属于自己的幸福彼岸。积极心理学主张以人的积极力量、善端和美德为研究对象,强调心理学不仅要帮助处于某种“逆境”条件下的人们知道如何求得生存和发展,更要帮助那些处于正常境况下的人们学会怎样建立起高质量的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
它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研究幸福,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
积极心理学有三个主题:
1、积极的主观体验(幸福、愉悦、感激、成就)
2、积极的个人特质(个性力量、天分、兴趣、价值)
3、积极的机构(家庭、学校、商业机构、社区和社会)
2、精要内容
01 愉悦与积极体验
愉悦包括感官愉悦和高级愉悦,感官愉悦与皮肤和身体器官相关,高级愉悦与思想相关。无论强烈的兴奋或是安静的满足,愉悦感觉总是美好的,很多人在感受愉悦的同时是幸福的,并试图留住或增强这种感觉。
预期幸福或期望效应,通过实验研究,我们对此时此刻的选择,是建立在那时那刻对幸福的预期上进行的。对于愉悦感的预期,我们绝大多人的感觉是比较准确的。当然,人们在懂得预期未来的感觉之后依然会犯错,因为有一些心理学因素对愉悦感产生影响。比如曝光效应(某些东西我们接触的相对较多,就会倾向于喜欢这些东西)、捐赠效应(我们都倾向于喜欢别人给与我们的东西,即使我们并不十分想要或者能充分利用)。
情绪具有特定的行为倾向性,消极情绪提醒我们注意环境的危险,而积极情绪代表着安全,能指引我们参与增强我们行为和认知能力的活动中。积极情绪能够消除消极情绪所导致的生理反应。
好的心境不仅会渗透入我们的思想,也会影响机体全身。在好的心境中,无论做任何事情都会充满活力并乐观向上。而心理学家在过去几十年里更多的将注意力放在了不良心境上,能够体验积极情绪的能力被鲍.米尔成为享乐能力,这种能力基本上就是指积极情感—既个体所体验到的积极心境(快乐、感兴趣、活跃等)的范围。独处时有好心情的人,跟别人在一起时,往往也会有好心情。
02 幸福
亚里士多德关于幸福的概念:“真实的面对内心的自己”,幸福的重点在于人们应该发现、发展处自我最有价值的地方,并充分利用这些能力、天分去追求更美好的东西——包括别人或乃至整个人类的福祉。
研究表明,幸福感比起愉悦感更能预示生活的满意度。生活质量是所有有关美好生活的情绪、体验、期望、成就等的综合标志。主观幸福常常用来定义相对较高水平的积极情感、相对较低水平的消极情感,以及对生活是美好的总体评价。
一些人格特质——乐观、外倾性、直觉能力、自尊、内部控制能力与幸福存在中度至高度的相关关系,较低的神经质性也是如此。快乐的人能够帮助自己拥有更多积极特质,不快乐的人则相反。
四种能够通往幸福感的途径:愉悦的体验、投入、意义和成功。
03积极的思想
积极思维能够增强生活的洞察力,积极情绪能够增强一个人的认知和行为能力。乐观的(喜悦的、充满希望的、阳光的)人能够找到更加重要的途径来获得心理学意义上的美好生活。
人类学家林耐尔.泰格关于乐观的定义:“一种情绪或态度,与对未来的社会或物质生活的期望相关——一种对自己有益或者能带给自己愉悦的社会期望的评价。”
弗洛伊德认为乐观是人类本质的一部分。
人们追求目标是一种期望价值,所有现实的人类互动都能以目标的形式存在。当人们发现在追求自己所采纳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阻力的时候,就会在自我调节里加入乐观成分。面对困难时,人们能坚信自己目标能够达成就是乐观主义者,反之是悲观主义者。乐观能够带来持久的动力使之达到目标,悲观则会导致放弃目标。
乐观分不同的水平,大乐观能够导致预期的结果,因为大乐观会带来充满激情和韧劲的普遍状态。小乐观能够导致预期的结果,因为它可能会提前设置特定的行为来适应既定的环境条件。
04性格的力量
性格力量在某种意义上是特质性的,具有个体的差异,良好的性格是一系列积极特质的综合体。
良好的性格和其构成因素都是在道德层面上受到推崇的,“幸福是生活的目标,美德是幸福的基础”——托纳斯.杰斐逊。
VIA分类(VIA即行动价值协会),6种美德和24种性格力量:
1)智慧和知识的力量:创造性、好奇心、热爱学习、思想开放、洞察力。
2)意志力量:实性、勇敢、坚持、热情。
3)人道主义力量:善良、爱、社会智慧。
4)公正的力量:正直、领导力、团队合作精神。
5)节制的力量:原谅/怜悯、谦卑/虚心、审慎、自我调节。
6)卓越的力量:对美和优点的欣赏、感激、希望、幽默、虔诚/灵性。
05价值
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就是去表明并追求我们所崇尚的价值,对个体来说,价值不仅仅意味着行动的目标,而且还是评价目标的标准。
威廉姆.斯科特教授认为,价值是一种相对正确的目标,被人们看做:(a)内在的美好:这是终极目标;(b)完全正确:在所有情况下都是正确的;(c)普遍正确:适用于所有的人。
价值是由个体和集体成员所持有的关于期望目标的信念,他们超越特定的环境,知道我们选择行动,评价他人和自我,并可以根据相对的重要性进行排序。
全世界范围内十种人类价值的普遍结构:成就、善心、遵从、享乐、力量、安全、自我指导、刺激、传统、普遍性。
06兴趣、能力和成就
盖洛普机构调研结论:一个你能每天尽全力投入的工作就是你所热爱的工作。
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就是去理解这些兴趣,自己充满狂热的激情,并投入其中。
兴趣和能力如果坚持下去,就会取得成就,无论这种成就是大是小。
查尔斯.莫瑞基于数百位不同领域的精英们进行对照,得出有关成就的普遍性结论:
[if !supportLists]1)[endif]博学者:在诸多领域都能取得卓越成绩的人需要多种不同的高超能力;
[if !supportLists]2)[endif]努力勤奋是关键;
[if !supportLists]3)[endif]良师很重要;
[if !supportLists]4)[endif]合适的时间地点非常必要;
[if !supportLists]5)[endif]杰出和卓越往往产生于相信生活有冲高目标的社会文化中,在这样的文化里,人们相信自身的力量。
07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为健康下了一条广泛全面的定义:“健康是一种在生理、心理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者虚弱现象。”有关心理健康的研究和讨论一直落后于生理健康。
玛丽.约哈达在《积极心理健康的当前定义》中提出六中能够导致我们通常认为的心理将康状态的品质:
自我接纳
对现实的准确感知
自主性(从容的应对社会压力)
对环境的掌控能力
成长、发展、成熟
人格统一完整
08积极的人际关系
拥有爱的能力,以及被爱的能力,被认为是人类的本质倾向,并且在人类从婴儿期到老年期的整个人生过程中,都对健康和幸福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者用几个词总结积极心理学:他人很重要。
等价学说显示亲密关系——友谊或者爱情是否能够维持,取决于关系双方认为他们从关系中所得到的是否跟他们所付出的成比例。等价的关系能够持久,不等价的关系会面临破裂。
依恋理论的三种依恋模式。有些人喜欢亲近,并感到亲密关系很容易建立;我们希望对方是值得信任和可以依靠的,同时我们也会向他们寻求安慰和支持,他们也是如此。这类是安全型的关系。还有一些人对亲密感到不舒服,发现很难相信我们的伙伴,跟别人保持一定的情感距离;当悲伤的时候,更愿意选择独立而不是亲密,更喜欢退缩而不是寻求安慰,这类是回避型人际关系。还有第三种人常常担心被别人冷落,可能会希望更多的亲密,而这种过分的亲密,伴侣可能做不到或者不愿去做,这类是矛盾型的关系。
喜欢是指人们对彼此有积极的态度,一些能够导致这种积极态度的因素:临近、相似、满足需求、较高的能力、吸引力等。
当爱好与对互惠和等价的相似性和期望度有共同的认识一起存在时,我们就称之为友谊。
当一种关系以相互排他性、转移性和倾向性为特征时,双方变得互相依赖,这是我们把这种关系叫做爱情。
09授权机构
良好的家庭、良好的学校、良好的工作场所、良好的社会、良好的宗教,是一个良好的机构有助于它的成员获得美好的生活的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