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单身贵族的爱情观
单身,有时不一定是贵族
单身也许会比较自由
但自由也有一个同义词,叫作寂寞
因为人不是什么时候都喜欢一个人独处的
有时好东西需要人分享
有时候难过需要人安慰
单身贵族产生的原因,是因为
经济上的独立、人格上的独立以及感情上的独立
独立是什么?
独立是需要而不是依赖
一个独立的人需要异性,而不依赖异性
做情人之前,她应该先是朋友
她成为你的朋友之后,出现在你的生活里
才有可能认识你、了解你、知道你的长处
而对你产生好感,进一步发展感情,变成情人、对象
世界上的颜色并非只有白色和黑色
黑与白之间还有很漫长的灰色地带
只要多相处,便能发现对方的优点、产生好感
这才是发展感情的自然过程
一见钟情以及从一而终的感情是不切实际的
我们需要的不是这种不切实际而虚幻的感情
有人形容跟异性交往
就好像在海边捡石头,大家都会捡喜欢的那一颗
一但捡到一颗你最喜欢的石头,便把它带回家去
好好对待它,因为那是你唯一的石头
而且要记住,从此后不要再到海边去
永远相信
我已经找到最大、最美、最适合我的那一颗
跟异性交往最重要的不是他有多好
而是他对你有多好
一个人如果条件很好,有一百分
可是这一百分之中,他只给你三四十分,或一二十分
相反地,另一个人也许只有七八十分
可是他却是全心全意的对待你
那你应该选择哪一个?
其实,每一个人的条件都是一样的
不管你有多好,都还有人比你更好
你虽然做不到一个最好的人
可是你却做得到一个对对方最好的人
每一个男孩子都可以说
虽然我不是世界上最好的男人,但我是世界上对你最好的男人
反过来女孩子也是一样,这是每一个人都做得到的
感情最重要的是在于他/她对你有多好
而不是他/她自己有多好
但是如果有一个人本身已经很好了
对你又是真心真意,真心爱你
那么你真的可以把一生托付给他
现在女性考虑婚姻的唯一条件
应该就是你爱不爱他,他爱不爱你
是不是真心真意对你
跟他在一起会不会有压力,会不会快乐
而非他有什么
人间的真爱是很难
得的
在人的一生中
很难找到一个你真正爱,真正可以跟他过一辈子的人
如果你怯于表达
或害怕会有什么事
错失一辈子可能只有一次的真爱
那就太可惜了
所以一定要采取主动,把心里的话说出来
如果一个男孩子
因为女孩子对他采取主动而看不起她
那么这个男孩子不是男生,而是畜生
更何况,幸福比面子重要
如果牺牲一时的面子可以换得一生的幸福
是非常值得的,勇敢把心里的话说出来
不要隐藏自己的真心
千万别说缘分未到,其实缘分到处都有
但却是稍纵即逝,如果说[缘]不及时把握
那就没有份了
大多数的女性对感情是偏重于精神
男性则偏于物质
男孩子除了对女孩子殷勤体贴外
也要学会对女孩子负责任
要将对天下所有女孩子的殷勤体贴
全部用来对一个女孩子
另外
刚毅木纳并不能讨女孩欢心,
所以要学习对女孩子甜言蜜语,多说好话
一个维持起来轻松、愉快的感情容易长久
一个维持下来艰难而痛苦的感情不易长久
这时候就应该有所选择
我们都是凡夫俗子
要的是平凡而幸福并且快乐的爱情
对所有的感情而言,过程远比结果重要
为什么?因为所有的感情都是没有结果的
什么是结果?结婚吗?
结婚之后就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吗?
可见我们不以感情的结果来评价它的价值
感情,也不以时间的长短来论定它的价值
对感情而言,凡是发生过的都存在
凡是存在过的都有价值
世界上的感情每一段、每一分、每一秒
都是值得珍惜的
婚姻是人生里最大的一场赌局
在这无限长的时间里
我们还要互相呈现最丑陋的一面给对方看
婚姻和恋爱不同的是:
恋爱可以花两个小时打扮自己
精神奕奕的向对方献殷勤、体贴,轻松完成任务
可是婚姻就无法随时维持高亢的状态
所以,婚姻是一场大赌注
需有万全的准备、周详的计划,十足的信心
然后再去押它一把,即使是这样都还有可能输掉
因此如果在赌之前,就知道自己
不是心甘情愿、不是很爱他、并不想跟他过一辈子
那么这一场赌注定是要输的
千万不要
为了爱情之外的任何一个理由结婚。
感情的可贵
不在于可从对方获得什么
一方面是一种被依赖、被需要的感觉
有人依赖我,需要我
我会得到满足
面对感情,我们所要采取的就是三不政策
第一是不急:不要急着结婚
结婚虽然是很
美好的事,但是不要着急
该是你的就是你的
第二是不怕:不要害怕付出
彼此必需一辈子努力,才能把感情维持好
你不可能得到一个美好的感情
你只能找到一个你心爱的人
来共同经营、造就、完成一段美好的感情
如果你没决心做好男人,那你就得不到好女人
世界上没有一个坏男人会有一个好女人
坏男人只会有可怜的女人
同样的,也没有一个坏女人会有一个好男人
何况感情中还有一个
跟我们共同努力、想把它做好的人
这个合伙事业成功的机会是很大的
关键就在于你是否愿意努力、付出而已
第三是不要放弃
当你受了打击、挫折、伤害
当你感到灰心、失望时
有一个人无条件的,永远站在你这一边
支持你、鼓励你、安慰你
让你重新站起来面对这个世界
这个力量,是再亲的父母都不能给我们的
是再要好的朋友也不能给我们的
只有在人生的旅程中所找到的心爱的伴侣
才能够给我们
编后语:其实爱情是人生唯一的、真正珍贵的,也是唯一的、真正值得追求的东西。只要你有一个心爱的人,你就有了原动力,你就能面对全世界。
㈡ 维多利亚时期的爱情观是怎么样的,跟现在的有什么差别
爱情观是人们在爱情这个方面的一种认知和态度,是人们在面对爱情的时候,会有的取舍和标准。因为人本质上的不同,所以他们的爱情观也可能随着地域和时期,因为各自特殊的心理,产生不一样的变化。
其实说白了,爱情观就是一个人面对爱情时会有的一种想法。有人把爱情当做生命的全部,有人则把爱情当做生活的添加剂。但是不管是逢场作戏还是真心以对,一旦确立了,每个人都会坚守自己的观点。
后来茜茜在一场场征战中,渐渐的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她开始面对自己曾经想逃避的一切,那里没有鲜花,没有牧场,也没有花前月下,有的只是一场又一场血淋淋的战争。
最后,她终于蜕变成了一名合格的皇后,不再因为皇帝而忧心忡忡,让自己久郁成疾。她开始变得勇敢独立起来,但是她和皇帝最初的那段爱情还是让人感觉到很美好。
感谢阅读,希望我的回答能够让您满意。
㈢ 试述西方几种幸福观
什么是幸福?人生的目的是什么?古希腊人对人生的理解,就主要采取幸福论的看法。我也很认同人生就是要追求幸福这个观点。西方又是怎么看待幸福的呢?西方对这个问题有各种各样的看法,禁欲主义幸福论、纵欲主义幸福论、快乐主义幸福论、功利主义幸福论,流派繁多;感官幸福、精神幸福、个人幸福、群体幸福、天堂幸福、来世幸福等概念比比皆是。本文就从西方几种幸福观来试述什么是幸福。一.幸福就是快乐。1. 昔兰尼派极力主张,为了追求幸福,人人都要竭尽全力去寻求快乐。追求眼前的快乐才是最实惠、最明智的。为了得到快乐和幸福,无论采取什么手段都不为过。“快乐即使是从最不光彩的行为中产生的,也是善的。因为即使行为是不合理的,但所产生的快乐却是人们所希求的,因而是善的。因此,只要能够产生快乐就可以不必顾及获得快乐所使用的手段,就是说一切快乐都是合理的。这就导致了享乐主义和纵欲主义的倾向。但这样就会产生一个问题:每个人都为了自身的快乐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人类社会就会陷入一种无法则、无秩序的一片混乱之中。但偏偏人类社会又不可缺少秩序、法则,秩序、法则是人类正常生活的保障。此外,昔兰尼派认为肉体的快乐远远胜于灵魂的快乐,肉体的痛苦远远比灵魂的痛苦难受。他的理由是:犯了过错的人接受的惩罚都是体罚。对于这一点,我并不认同。我认为之所以人类会使用体罚来惩罚人,人不是使用精神惩罚,是因为我们人类无法保证精神层面的惩罚的实施,而体罚则可以起到一种警吓的作用,警戒所有人,体罚对于违纪乱法者是一种矫正手法,而体罚对于遵纪守法的人来说,却是一种心理补偿,以此来维持社会的秩序和稳定。因此,昔兰尼派只是从身体的角度去解释快乐,它鼓励人们追求身体的快乐,也就是享乐和纵欲,忽视了灵魂的快乐,把快乐简单化了。2.伊壁鸠鲁继承和发展了昔兰尼派的幸福观,并首次将快乐主义理论化。伊壁鸠鲁认为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快乐,快乐时最高的善,快乐是人生的全部归宿。他认为快乐遵守了感觉主义的准则,符合了快乐为善、痛苦为恶的感觉常识。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都不愿意接受苦难和痛苦,而希望得到满足和快乐。这符合了我们的感官认识。伊壁鸠鲁认为快乐是有层次的,动态的幸福是强烈但不能持久的,静态的幸福好似平静而长久的,前者是欲望的要求和满足,如娱乐和高兴,后者是痛苦的消除和心灵的宁静,如无饥无渴、无欲无求的轻松状态。而最高的快乐就是静态快乐即身体免遭痛苦和心灵不受干扰,或者说是健康和心灵宁静,而二者之中尤其以“心灵宁静”为重要。伊壁鸠鲁承认满足低层次的快乐,但这不代表要无限度的追求,他并不主张享乐,但常常有人将享乐主义或者纵欲主义的帽子强加在他的头上。实际上是,他认为享乐是无止境的,欲望对快乐的追求和民族是贪得无厌的。他说:“你需要快乐的时候,正是你因缺乏快乐而痛苦的时候。”欲望的追求好满足总是摆脱不了痛苦,过度的享乐最终导致痛苦。伊壁鸠鲁是从肉体和精神两个方面来说明人生的快乐,比昔兰尼派只承认肉体的幸福观更全面,引导人们既要追求肉体的快乐,又要追求身体的快乐。 二.幸福就是有德行。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在幸福问题上均是德行论者,古希腊的犬儒派、斯多葛派也是德行论幸福观的重要代表。苏格拉底呼吁雅典公民,人不仅仅追求活着,还要活得好。这里的“好”指的是“美好”、“正当”,与“善”是相同的。他以“善”为最高目的,以“美德”的实现为获得幸福的手段。他认为德性就是幸福,一切符合德性的活动都可为人生增添快乐、减少痛苦。因此,提出了“善人是幸福的,恶人是不幸的。”的道德命题。另一方面,知识即是德性,他坚信没有人会有意作恶或无意为善。“德行就是知识”与“认识你自己”相对应。一个人对他自己的认识,就是关于德行的知识。他说明:一个人知道善才能做到善,不能做到善事因为他没有真正的理解善。对于人来说,即使根本不知道善是什么,但却不能因为不知道而放弃对善的追求,因为追求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标志,是人获得真正幸福的保证。也就是,追求幸福是一个过程,人追求善也是由不完整的善到逐渐完整的善,由不完善的善到完善的善的。苏格拉底把“认识自己”为人生幸福的重要条件。此外,他还认为只有节制才能使人拥有健康的身体与健全的心灵从而获得人生幸福。这便为后来犬儒派、斯多葛派等的禁欲主义幸福论开了先河。犬儒派完全继承了苏格拉底的“灵魂安乐”思想,并将其推向极端,提出“无欲是神圣的”。他们主张最简单的生活才是合乎自然本性的。自然本性就是无求无欲。一切权势、财富、荣誉等,都是人自己套在脖子上的枷锁,这些东西束缚人的心灵,使人的灵魂不能自由。他们要求人们过艰苦的生活,甚至折磨自己的肉体,以锻炼抵制诱惑的精神能力,并认为这种艰苦的道德上的努力就是善。“即使对快乐的蔑视本身也是极快乐的”。斯多葛派接受了犬儒派的精神,把顺从自然、弃绝一切情欲,作为人们追求幸福的最高目标。他们提出“幸福寓于德性”,顺从自然(本性)的生活,就是道德的行为,也就是幸福的。而“最高的幸福在于精神上的无动于衷”。要达到精神上的无动衷,则需要进行节制、忍耐、宽恕等修养。 三.幸福是最高的善。亚里士多德将幸福和至善作为人类生活的根本目的和伦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故他的伦理学通常被称为完善论。至善,就是由各个具体善积累而成,并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德行的活动而达到的善,是终极的、完满的善,因而是“自足”的。柏拉图也认为“善”就是幸福,但他所说的“善”是一种绝对抽象的“善”,即善理念。亚氏反对柏拉图关于善理念是人生最高追求从而引导人们放弃现实生活的禁欲主义观点。亚氏不赞同将快乐直接等同于幸福。因为幸福具有自足性,而快乐是不自足的,它只是幸福的手段。快乐必须由理性加以控制和指导,否则便是低级的。它伴随着人的美德和相应行为的完善共同构成幸福。亚氏也并没有把“幸福”等同于“德性”。如果有德性的活动伴随着痛苦,或最终导致不幸的火锅,那么它只能在正常的意义上被认为是悲惨,而不是幸福。相反,他认为幸福包括德性和快乐。一方面,德性是幸福的本质,另一方面,快乐是幸福的外在条件。没有德性的快乐和没有快乐的德性都不是幸福,但相比之下,前者比后者离幸福更远些。德性,是与理性相伴随的,他区分了“自然德性”和“严格意义上的德性”,认为前者只是一种潜在的倾向,后者才是实现道德活动中的德性。要注意的是,德性由潜在到现实的过程与物理运动的自发性或必然性不同:一个人可能永远实现不了他的自然德性,甚至成为违反德性的恶人。那么,妨碍自然德性成为现实德性的原因何在?苏格拉底认为是无人有意作恶,无知是邪恶的原因。亚氏则提出了有意和无意的区分来表示意志的能力或状态的区分,有意行为是受意志支配的行为,无意行为不受意志支配,但受理性之外的力量支配。无意行为没有伦理价值,既不善,也不恶。只有有意的行为才有善恶之分。善良行为是理性的有节制的行为;邪恶行为则是相反,是有意让非理性欲望驾驭理性行为。而实现有理性的德性就需要中道。中道的两个相反面分别是“过度”与“不及”,就跟我们平常所说的“过犹不及”是相类似的道理。如自信,过度了就会变成骄傲,不及就会变成自卑。 四.幸福是个人与上帝的统一。托马斯把与亚里士多德一样把幸福作为至善和人的最终目的,但他并没有像亚里士多德那样把幸福作为最终目的本身,人类的至善是以上帝的至善作为原因的结果,幸福只是最终目的的达到、拥有或使用,因此道德活动的终极目的不是幸福而是上帝。幸福与上帝分别代表了共有的善和最高的善。这是托马斯的双重幸福观。托马斯认为人所追求的道德的直接目的是幸福,而不是上帝。他说,具体的幸福有四等之善:物理至善、伦理之善、时宜之善与终极之善。只有终极之善才是上帝的恩典,其他方面都是属于人类的幸福。托马斯认为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最高幸福只是可以在现世中获得的不完满的幸福。托马斯把幸福分为完满的幸福和不完满的幸福。完满的幸福在于在彼岸看到神性本质,完全存在于沉思活动中;不完满的幸福首先和主要存在于沉思中,其次存在于人的行为和感情的实践理智活动中。由于把完满的幸福归结为在彼岸对神性本质的洞见,所以人仅凭自己的能力无法达到至善,必需依靠神的恩典以及它所带来的神学德性。托马斯将德性区分为基本德性和神学德性。基本德性由谨慎、注意、节制和坚韧四种,它们是由理性为标准的意志的习惯,而神学德性又叫赋予的德性或灌注的德性,是意志遵循上帝其实和使徒教导而培养出的好习惯,包括使徒保罗所宣传的信、望、爱。亚里士多德的幸福是人性的自我完善,托马斯的幸福也是人性的完善,但这种完善非人力所及,必须依赖神助。托马斯认为现世的幸福只是不完满的幸福,只有对神性本质的洞见才是完满的幸福,现世幸福不管怎样吸引人,相对于天国的幸福来说总是不足道的。现世只是旅程,来世才是目的。托马斯区分了完满的幸福和不完满幸福以及与此相对应的赋予的德性和后天获得的德性,首先,对于完满幸福和不完满幸福而言,后者是对前者的分有;其次,尘世的幸福生活对于天堂的幸福也不是毫无意义的。尘世的幸福生活是彼岸幸福生活的前提。总而言之,托马斯在神学目的论的框架下把幸福分为由现世的沉思的活动和合于德性的活动而获得的不完满幸福和在天国中由于对上帝本质的洞见而获得的完满的幸福。他的幸福观是一种目的论的客观的神学幸福观。五.个人看法我认为,追求幸福是人生而有之的欲望,就是这种欲望推动着我们去行动以获得更好的生存状态。追求幸福既是一个目的,也是一个过程。追求幸福不可一蹴而就。那么,追求幸福的过程中又需要向哪些方面努力呢?既要尊重基本的欲望,以获得生存,又要节制自己不必要的欲望,而这两个问题伊壁鸠鲁等哲学家早已论证过了,这里就不细说了。在不幸福的时候要懂得调节自己,回忆动态快乐或者获得动态快乐以达到静态的快乐。还有,追求幸福就必然要追求道德以达到自我完善。可以说,道德是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途径和方法。而道德是有意识的精神状态下进行的自由选择,并且是自觉选择符合我们人类所认同的、人人应该遵守的准则。
㈣ 中国古代的幸福观主要强调个人幸福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幸福观
儒家所倡导的幸福观在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占有统治地位,对中国人追求幸福生活的影响最为深远。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精神资源。在全球化浪潮汹涌冲击、西方价值观受到追捧以及国人普遍感到精神无根的当今社会,讨论中国传统文化在幸福观问题上的思想和观点,对于追求幸福生活的中国人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五福”幸福观
中国传统文化对幸福问题的系统探讨,始于春秋中叶以前的《尚福,威用六极”的思想,这一思想直接影响了中国古代传统幸福观的发展,儒家、道家、墨家均对解释和发“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六极:一曰凶短折,二曰疾,三曰忧,四曰贫,五曰恶,六曰弱。”长寿、富足、健康平安、爱好美德、寿终正寝这五方面内容构成了幸福的要素,而六极的内容则是遭横祸短命夭折、不健康而常抱疾病、多忧愁而不得开心、困乏于财、貌状及丑陋而遭人厌恶、志力懦弱而常抱惊惧之心。由此可见,五福皆是吉祥好事,而六极则皆是穷极恶事。福者,人之所欲,皆向往之;极者,人之所恶,皆畏惧之。重要的特点:一是把福与祸视为综合性概念,福与祸包含有丰富的内涵,福有五种,祸有六极,五种幸福要素的综合成为衡量一个人是否获得幸福的标准;二是把福与祸放在一起讨论,要认清什么是福,就必须分析祸,从福与祸的比较中寻找幸福的真义;三是把幸福与道德联系起来,将爱好美德看成是幸福的一种表现形式,“攸好德”既体现为个人的品德,同时也是个人获得幸福、避免灾祸的实践路径。儒家德福一致的幸福观
幸福观提出了新的理解,儒家把寿命、富贵等幸福的要素看成是外在的,是由上天或命运决定的,唯有“攸好德”是人自身可以把握的,能够通过人的努力而获得。
古代伟大思想家孔子把幸福看作是高于任何物质生活和境遇本身、超越富贵贫贱之上的一种心理体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吃粗粮,喝生水,弯曲着胳膊当枕头,乐在其中,不正当的财富和官职就像过眼烟云。在孔子看来,幸福与物质的丰裕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果采取“不义”即不道德的方法获得富贵,那不是真正的幸福,是不值得人去追求的。
㈤ 孔子/墨子/孟子/老子/韩非子/庄子/荀子/老子/杨朱/惠能/秦始皇/董仲舒的幸福观是什么
孔子:君主仁爱 百姓安居乐业。墨子:博爱之心,海纳百川。老子:随遇而安,无人治,无法治。韩非子:社会井然有序,百姓奉公守法。庄子:世界与我有何关系。荀子:生命在于前行。杨朱: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惠能: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秦始皇:子子孙孙永远是人主。董仲舒:积极入仕,实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