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大一思修简述什么是幸福观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科学辩证的幸福观,是多方面的有机统一。马克思说:“对于一个忍饥挨饿的人来说并不存在人的食物形式,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 ”马克思主义在肯定人的物质幸福的基础上,特别注重人的精神幸福,注重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的统一;幸福不仅是对生活的享受,更是通过劳动对生活的创造,是享受和劳动的统一;社会幸福决定着个人幸福,个人幸福丰富着社会幸福,是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指出,人生最大的幸福在于奉献,在于为人类谋福利。马克思说:“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它是为大家而献身;那么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❷ 思修怎样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创造有意义的人生就看你怎么样认定你的人生,你想怎样体现自己的价值?
荀子在《劝学》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我们今日过得如何,是基于前日所付出的努力而得来的。同理,我们想要过一个什么样的未来,就需要努力做好当下的事情。
在稻盛和夫的人生的人生理念中,他更看重的是眼前之事,而并非未来计划。
他认为,一个人说自己能够预见到久远的将来,这种话基本上都会以“谎言”的结局而告终。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意料之外的事情,这些事情会不可避免地改变我们的计划。所以越是久远的计划或者蓝图,往往抵抗变化的能力也会越低。
所以我们与其去为了很多无法预估的风险而费心费力,倒不如把时间精力集中在当下该做的事情上。
做好眼前的事情,把当下之事做到尽善尽美,那么我们才能具备抵抗未来风险的能力。所以当下之事,才是根基所在
关乎于生计温饱之事
温饱问题实际上是我们当下的基础之事,虽说很多人认为在这个时代,解决温饱问题并非什么难事。
但这确实是我们当下需要努力做好的事情,因为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我们稍微不注意可能就会被淘汰掉。一旦失业之后,我们就会为了“温饱问题”而焦头烂额。
要是一个人每天都在忙着解决吃饭问题时,那么他就没有资格去憧憬未来。
就像《天道》中丁元英所作的《自嘲》一诗中说的一样:“论到囊中羞涩时,怒指干坤错。”
有太多人给自己规划了非常遥远的美好生活,但都被现实所束缚着。不是他们不懂得给自己人生做长远计划,只是他们连温饱问题都还没彻底解决,再完美的计划也只是一场美梦罢了。
所以,关乎于生计温饱之事,是我们需要拼尽全力做好的眼前大事。
关乎于技能提升之事
我遇到过很多人想要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的“气质”,于是去读了大量提升人生境界的书籍。
确实,乍一看气质上提升了不少,但他们的“生存技能”却差得一塌糊涂。
这种现象就是典型的务虚而不求实的表现了。
一个人要不要修炼自己的心境,提升自己的气质?当然是需要的。但前提是,你得先具备让自己活下来、活更好的能力才行。
也就是说,如果你连一份稳定的工作都找不到的情况下,那么你气质再怎么高,也都没有意义。
我一个同学,每天手上都捧着心境、修养类的励志书籍。但因为学历不高、能力不强,几乎很难找到一份像样的工作。
所以,相对于气质的提升,生存的技能提升才是当下更为重要的事情。
关乎于修养品行之事
当你的温饱问题和生存技能都做得很好时,你就可以开始对自己的修养品行进行锤炼了。
一个人的修养品行有多高,决定了他未来的路能走多远。
这其中有一个先后顺序需要我们去清楚认识:一个人要先提升修养,端正品行,而后才会让你的未来之路更加顺利;而不是等走到某个人生阶段之后,再来考虑修养品行的事情。
因而,修养品行之事,其实是介于生存之后,未来之前的重要事情。
理论上也是属于当下需要做好的事情之一。
因为修养和品行能够给你带来更宽、更深的人脉资源,同时当你修养足够、品行高尚时,你遇到“贵人”的几率也会大很多。
所以关乎于修养品行之事,也是我们当下需要重视做好的事情。
关乎于身体健康之事
有句话说:“前三十年拿命赚钱,后三十年用钱换命。”
一个人想要在未来有所成就,前提是你的身体能够支撑你走到那一天。
健康的问题不必多言,相信大家都能够明白其重要性。
无论我们是躬耕当下,还是畅想未来,所有的前提都是你得拥有健康身体。因为如果你连身体健康之事都无法保障,那么你就算计划了再完美的将来也都等于“零”。
很多人仰仗着自己年轻,身体各方面机能都还很不错,所以就不顾惜自己的身体健康问题。
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关乎于身体健康之事,是我们当下更应该注重的事情。
❸ 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应包含哪三个方面的基本观念思修
从宏观上讲,国家稳定,社会安宁。老有所依。这三个方面为幸福过
❹ 大一思修简述正确的幸福观内容
论述正确的幸福观举例如下:
“正确的幸福观应该充分体现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的统一、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当前幸福与长远幸福的统一、创造幸福与享受幸福的统一等方面的特征。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每个中华儿女都应该有义务有担当,不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为国家和社会贡献力量,在工作和创造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累累硕果和辉煌成就面前体验幸福、享受幸福,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的整体提升。”
(4)思修的幸福感在哪里扩展阅读:
幸福观与人生的意义
幸福是一种心理状态,幸福在于拥有自己可爱的东西,而不在于拥有他人觉得可爱的东西,只有漠视他人的目光,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自在地生活。一种源自内心深处的平和与协调。只要相信自己是幸福的,才会幸福;反之,无论别人羡慕幸福,内心感到痛苦,也不是幸福。
幸福是人的追求,对于幸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说,幸福是一种客观状态,拥有财富和地位才是幸福;也有人说,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心中充满阳光自然就会幸福。
实际上,幸福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享受中国古代民间的幸福观是将追求幸福与生命价值联系在一起。
幸福是指的自己在社会上得到承认、自尊得到满足。成就、名誉、权利、财富等都是获得社会认可的硬件条件,为人处世,人品等是获得社会认可的软件条件,良好的人际关系,都是社会性幸福的重要组成部分。
❺ 什么是人生的真正幸福思修
1、在暴风雨中搏击的海燕,绝不美慕被人们豢养在金丝笼中的鹦鹉。每个人都是自己幸福的工匠,若想使自己一生幸福,必须先学会吃苦。古人说:“富贵必从勤苦得”。认为生活富裕,雍荣华贵就是人生莫大的幸福,其实不然。幸福与享乐是有区别的。如吃的好,感到舒服;穿的好,感到偃意;玩的好,感到潇洒…享乐是感受器官的满足。俗话说“人心不足蛇吞象",人都是由小满足到大满足,从大满足到不满足,这说是人们常讲“填不满的欲海”。人是能思考和有理想的最高级的动物,不仅要和其它动物一样过物质生活,还有精神生活的追求。人的精神生活的满足,才是最大的幸福。因此说,感受器官的满足容易使人堕落。精神生活的升华才使人进步。
2、培根说:“人的天性与他的职业要求相适合,这是很幸福的事。”每个人都想使自己幸福和家庭美满,必须用自己辛动的劳动和努力オ能实现,不然是不会有幸福的。常言说:“福不会从天降,美满生活等不来。”整个社会、国家、民族、人类的幸福和繁荣昌盛,必须由每个人努力去奉献和创造。对每一个人来说,笑口常开,也是一种人生的幸福。面对着多彩、百味的人生,无论在什么样的恶劣环境中,只要能保持着乐观的心情,就能感受到幸福。乐观的情绪能使人身心健康、精神振奋。一个人能有强健的体魄,是人生中莫大的幸福。幸福在每个人的身边,必须用汗水、血水,甚至是青春和生命才能获得到。俗话说:“幸福千万种,起点是汗水。”
3、一个人能得到集体和人们的信任,也是幸福。一个经历长途跋涉的人,才知道家中的幸福,只有经历严寒的人,才知道炉火的真正价值!只有历尽坎坷磨难的人,才懂得什么是幸福和甘甜!
❻ 幸福感来自哪里
追求自己的目标,实现自己的目标,学习需要的知识,了解实际,获得提高,有自己见解,有自己思考感悟,分析处理好问题,履行好自己责任,有自己朋友,有自己家庭,生活得开心快乐。
❼ 如何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思修
小时候觉得,幸福就是能够拥有自己喜欢的东西;长大后觉得,幸福就是一个能达成的目标;成熟后觉得,幸福是一种处之淡然的心态。
也许是“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也许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也许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也许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也许是“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也许是“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幸福观,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却是一定的。
追求幸福,是每一个公民最基本的权利;实现幸福,是每一个公民最朴素的愿望。改革开放前人们很少谈幸福问题,但随着“中国梦”的提出,人民幸福被写在了我们党和国家的旗帜上。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正是基于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也就是说,幸福的生活,既需要物质条件,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也需要精神条件,创造丰富的精神产品,过上丰富的文化生活;还需要社会条件,创造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的社会环境。
(7)思修的幸福感在哪里扩展阅读
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说: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职业,就不会被他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做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
马克思还指出: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宗教本身也教诲我们,人人敬仰的理想人物,就曾为人类牺牲了自己——有谁敢否定这类教诲呢?
马克思在此阐述了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创造幸福与享受幸福的统一。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们在社会活动过程中,通过细致的社会分工和密切合作形成既定的社会关系,彼此依存、共同发展。一个人离开其他社会成员是不可能孤立生存的,那种只顾个人幸福而不管别人死活的态度是极度自私的。
❽ 思修作业:结合个人体验谈谈如何实现幸福人生
一、明确幸福的含义
幸福观是人们对幸福的根本看法。幸福观是人生观的一部分,与世界观、价值观密不可分。用形式逻辑的欧拉图来表示:世界观是最大的圆圈,包括人生观和价值观两个圆圈,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交叉的;幸福观是人生观的一部分,幸福观和价值观是交叉的。
单纯追求某一方面的幸福,都可能导致人生的不幸;获得幸福的重要方法是学会“三乐”:自得其乐(侧重创造幸福),助人为乐(侧重传递幸福),知足常乐(侧重平衡幸福)。
❾ 当前人们的幸福感指数靠什么衡量,思修
主要以五个指标来评估居民幸福指数,包括社会活动、社会地位、财富状况、交际能力和身体状况。根据调查结果,巴拿马成为居民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第二名是哥斯达黎加,丹麦位居第三名。
❿ 幸福感来自于哪里
幸福感来自于对生活的热情和向往美好的追求。
幸福是个人由于理想的实现或接近而引起的一种内心满足。幸福不仅包括物质生活,也包括精神生活;个人幸福来自于集体幸福(国家太平,社会和谐,家庭幸福)。 集体幸福高于个人幸福;幸福不仅在于享受,而主要在于劳动和创造。
(10)思修的幸福感在哪里扩展阅读:
幸福是一种感觉,它不取决于人们的生活状态,而取决于人的心态。感觉幸福的时候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美好。
有人说幸福的要素是:幸福的基础是物质和金钱,幸福的关键是心态和智慧。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是:在最痛苦、最艰苦的环境里,仍然感觉到自己是很幸福的人,这样的人就是最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