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哈佛幸福课》:我要稳稳的幸福
上期通过阿兰.德波顿所着《身份的焦虑》,我们解析了现代人的焦虑现状,在处理焦虑的路径上,不同群体有不同的态度。
努力去消除负面情绪,是一种解决方式,但这样最多只能让你成为一个所谓的“正常人”,而努力使自己优秀起来、幸福起来,则是另一种全然不同的处理方式。
我们往往认为幸福需要铺垫,要先消除问题,才谈得上追求幸福,其实不然,当你在追寻的过程中,平凡的生活增添出别样的意义,焦虑不也就迎刃而解了吗?
所以不妨从追问我到底有什么毛病,转换成多问我怎么才能做到,多关注积极的一面,而注意不去强调消极的一面,用这种全新的认知去生活,我们的生活将发生巨大改变。
今天为你解说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选修课“幸福课”。
简介
----准备迈起春天一般的步子吧
哈佛幸福课,是哈佛大学心理学讲师泰勒・本・沙哈尔主讲的积极心理学课程,在网易公开课就可以看到免费的课程视频。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这里着重参考了《我在哈佛听积极心理学》一书,该书是王滟明根据听课笔记整理而成的书,可以说是该课程的精华文字版。
说到沙哈尔老师,多少带有些传奇色彩,他早年练习壁球,曾获得以色列国家级冠军,但短暂兴奋后他便再次陷入沮丧,总觉得没能达到自己的要求,以至于苦练到身体不能承受,好在他开始有意识地追问自己不快乐的原因,后来进入哈佛学习心理学,他找到了答案。
沙哈尔的幸福课是哈佛最受欢迎的选修课之一,据说听完这门课后,“当学生们离开教室的时候,都迈着春天一样的步子”。
转变消极
----用认知行为疗法做出改变
研究表明,当衣食等基本需求被满足以后,财富的增加对我们幸福感的影响就极其微弱了。古语有: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处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我们的幸福感,也像经济效益一样,有着类似边际效应递减的规律。
所以社会价值中物质财富的无限增加,可能会使我们快乐一阵子,但却无法定义幸福。实际上幸福本就是一种感觉,非要量化的话,可以用幸福基准线来衡量幸福感。
我们可以通过行为认知疗法来提升幸福基准线,即在:改变,信念,正确视角,感恩,幽默五方面做出行动。
(1)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是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来改变不良认知,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治疗方法。
简而言之,就是通过改变认知和情绪来改变行为,行为改变后,又能反过来矫正认知,改善情绪。在此过程中,情感、行为、认知三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关于改变的几点认知:
第一,剧烈的改变不易发生,日常的改变往往是基微小的、基础性的。所以不用一开始就给自己定一个宏大的,或者说过于理想的目标,执行过程中也要合理分配任务量。
第二,在改变的过程中,自制力并不那么重要,相反立刻行动更重要。很多事情没有自制力的人也可以做到。
第三,坚定的自我信念,以及他人传达出的信念,可以创造改变的现实。
第四,痛苦难以消除,但可以被接受。选择用积极的、成功的视角而非痛苦的失败的视角来看待事物,是更为科学的有益的方式。
(2)做出改变的行为:
行动,是最为重要的一环,也是决定性的一环,有了全新的认知,行为必须跟上,不然就会回到原点。
当你迷茫时,只要还能控制住情绪,不妨暂时放空思绪,不要犹豫立即开始实践,行为反过来也可以改变认知和感情。
如何行动:
第一,首先找到你自己的优势,提出高一点的标准和执行计划,并坚信自己能够做到,同时去寻求一个对你表示友好,表达赞美的环境,坚持下去。
第二,对于生活中的小幸福,小美好,不要因为适应了或习惯了而视而不见。那些心怀感恩的人,拥有比普通人更融洽的人际关系,其免疫力更强,也更健康长寿。
记得每天写下“感恩日记”——记录3-5件值得感恩的事,隔一段时间对某人写信表达感谢并在正式场合读给他听,或请对方吃一顿感谢饭。
第三,对于生活中的小摩擦、小矛盾,注意发掘幽默感。
你可以通过观察身边那些幽默的人、喜剧演员,来总结他们身上有什么幽默的要点、自己身上有没有这样的特点,并在每天结束时,记录下3-5件幽默的事。试一下,看幽默的人生是不是会轻松很多。
(3)情感的宽恕
无论以上的内容你是否能够做到,都无法改变一个事实,那就是,你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人都会有喜怒哀乐,请允许自己为人,在情感上对自己好一点吧,允许自己软弱,允许自己偶尔偷懒,做不到。
练习积极
----用3因素增强幸福
1、自尊
自尊与幸福感联系紧密,我们的自尊越高,幸福感越高。自尊到底是什么?其实它包含自我效能感和自我价值感两方面,前者是我们对事物的把握和执行能力,后者是在处理事情中感到的价值。
但长期以来,我们对自尊都存在一些误解,比如,自尊来源于别人的夸赞,以及高成就的人自尊一定高。
但其实高成就的人不一定拥有高自尊,因为自尊来源于我们自身付出与努力带来的肯定,而非外界空洞的夸奖。
自尊分为依赖性自尊、独立性自尊和无条件自尊三层次,三个层次层层递进:
(1)依赖性自尊:来源于他人的表扬和认同,建立在别人的判断和与他人的比较上。
(2)独立性自尊:来源于内在自我,不依赖于别人。
(3)无条件自尊:既不来源于他人,也不来源于自身,不需做任何比较,而是一种自然的存在状态。
那么如何提高自尊让我们感到更幸福呢?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
隐形设想:不断暗示自己,除了自己以外无人知道自己的真实水平,在这种抛开他人的状态下,来确定自己的真实想法。
想象未来:想象未来五年、十年自己会在哪里、做什么,来确定到底什么是重要的。
保持诚实:尝试一周不说假话,不断练习,使潜意识认同自己说的话是有价值的。
2、追求卓越而非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听上去好像挺好的,是个优点,但深入了解后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完美主义指的是不受控制地对完美的追求,同时伴随着对失败的恐惧和无法接受,这体现的其实是一种固化的直线思维。完美主义的人永远达不到他设定的本就不切实际的高目标,因而也不会快乐。
完美主义对我们而言,是一个限制性而非促进性的因素,完美主义过度关注结果而非过程,使他们尤其害怕失败,因此可能不愿行动,也就陷入了停滞。
而追求卓越则是注重整体的过程,既追求结果,也能接受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的过程,这体现的是一种灵活变通的思维方式,追求卓越的人享受过程,所以也懂得休息。
提出完美主义,是希望我们能避开这一陷阱,用追求卓越来代替完美主义
3、处理好亲密关系
对于亲密关系我们需要引入一些新认知:
(1)亲密关系中必然有冲突存在,我们需要允许冲突存在,并学会处理冲突
(2)亲密关系是被了解而非被认可
(3)亲密关系不能自生自灭,需要双方树立持续付出和经营的意识
如何处理好亲密关系,除了避免以上的认知雷区外,还有一个十分接地气的实操技巧,那就是:抚摸与拥抱。试着每天拥抱你的伴侣8-12次,不用一星期,不光你们的关系,你们的人生态度都会发生积极的转变。
稳稳的幸福
----以追求幸福为使命的积极心理学
读完这些,是不是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以前你可能会问:我到底有什么问题?而现在你发现还可以问:我有什么天赋,有什么变得更好的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要是有谁要去看心理医生,大多数人的反应可能都是这人一定有什么毛病,而不是这人可能想变得幸福。
这是由于心理学发展到现在,践行的使命更多在于帮助解决痛苦,也就是仍处在传统心理学领域。所以我们普通人对心理学的认知通常都停留在传统心理学这一狭隘的组成部分。
实际上心理学的内容是很广阔的,心理学的三大使命是:解决痛苦,追求幸福以及发展和培养天赋,使平凡的生活更具意义。而传统心理学刚好只践行了第一层使命。
传统心理学过度强调心理消极的一面,而积极心理学关注心理积极的一面,注重改善个人发展,尽管积极心理学仍在发展早期,但积极心理学仍是对传统心理学的必要补充。
学习积极心理学,不仅可以帮助打开我们长期以来因传统心理学影响而受到的思想禁锢,更多地关注积极面而非单一的消极面,也有可能激发我们个人的潜能。
那些说积极心理学是心灵鸡汤的人,只不过是停留在了肤浅的情感层面,而没有继续行动,也没有改变固有的认知。
积极心理学可以说是平易近人的,它并没有那么多光环和神秘感,对我们普通人而言是能起到实际帮助的,《哈佛幸福课》的导师泰.本.哈切尔教授正是积极心理学的倡导者。
缓解痛苦是必要的,但追求幸福也同样有此必要,如果没有对幸福的期待,生活就会是一潭死水。
强烈推荐大家去看看原课程视频,想要进一步了解积极心理学的,也可以看看其他的参考书籍,后面有机会再和大家一起聊聊。推荐几本积极心理学的着作,沙哈尔老师所着《幸福的方法》、《幸福超越完美》。
希望大家都能过得更加幸福❤
主笔:阿丘
编辑:如沐书单
图片:网络 侵删
关于幸福的话题,你有哪些想说的,留言板告诉我们哦~
如果您的阅读习惯是在公众号中阅读,欢迎 关注如沐书单公众号 哦~精彩荐文剖文不容错过,还有惊喜“一文看懂”系列等着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