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白岩松、《幸福在哪里》、原文
幸福在哪里 白岩松
有人说,十三亿中国人当中,有一亿多人把各种宗教当做自己的信仰,比如选择佛教、天主教、基督教或伊斯兰教,还有一亿多人,说他们信仰共产主义,再然后,就没了。也就是说,近十一亿中国人没有任何信仰。
这需要我们担心吗?
其实,千百年来,中国人也并没有直接把宗教当做自己的信仰,在这方面,我们相当多人是怀着一种临时抱佛脚的态度,有求时,点了香带着钱去许愿;成了,去还愿,仅此而已。
但中国人一直又不缺乏信仰。不管有文化没文化,我们的信仰一直藏在杂糅后的中国文化里,藏在爷爷奶奶讲给我们的故事里,藏在唐诗和宋词之中,也藏在人们日常的行为礼仪之中。于是,中国人曾经敬畏自然,追求天人合一,尊重教育,懂得适可而止。所以,在中国,谈到信仰,与宗教有关,更与宗教无关。那是中国人才会明白的一种执着,但可能,我们这代人终于不再明白。
从五四运动到文化大革命,所有这一切被摧毁得荡然无存,我们也终于成了一群再没有信仰的孩子。这个时候,改革拉开了大幕,欲望如期而至,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在没有信仰的心灵空地放肆地奔腾。
于是,那些我们听说和没听说过的各种怪异的事情,也就天天在我们身边上演,我们每一个人,是制造者,却也同时,是这种痛苦的承受者。
幸福怎么会在这个时候来到我们的身边呢?
八
钱和权,就越来越像是一种信仰,说白了,它们与欲望的满足紧密相联。
曾经有一位评委,看着台上选手用力地表演时,发出了一声感慨:为什么在他们的眼睛里,我再也看不到真诚和纯真,而只是宝马和别墅?
其实,这不是哪一个选手的问题,而是时代的问题。人群中,有多少个眼神不是如此,夜深人静时,我们还敢不敢在镜子中,看一看自己的眼睛?
权力,依然是一个问题。
个人崇拜减少了,可对权力的崇拜,却似乎变本加厉。
不知是从哪一天开始,上下级之间充满了太多要运用智慧和心智的相处。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领导面前,下属变得唯唯诺诺,绝对没有主见?一把手的权力变得更大,顺应领导的话语也变得更多,为了正确的事情可以和领导拍桌子的场景却越来越少。
其实,是下属们真的敬畏权力吗?
你仔细观察后就会发现,可能并非如此。或许是下属们早已变得更加聪明和功利,如果这样的顺从可以为自己带来好处或起码可以避免坏处,为何不这样做?
但问题是,谁给了下属这样的暗示?
九
每一代人的青春都不容易,但现今时代的青春却拥有肉眼可见的艰难。时代让正青春的人们必须成功,而成功等同于房子、车子与职场上的游刃有余。可这样的成功说起来容易,实现起来难,像新的三座大山,压得青春年华喘不过气来,甚至连爱情都成了难题。
青春应当浪漫一些,不那么功利与现实,可现今的年轻人却不敢也不能。房价不断上涨,甚至让人产生错觉:“总理说了不算,总经理说了才算。”后来总经理们太过分,总理急了,这房价才稍稍停下急匆匆的脚步。房价已不是经济问题,而是社会问题政治问题。也许短期内房价会表态性地降一些,然而往前看,你会对房价真正下跌抱乐观态度吗?更何况房价动不动就三万四万一平米,它降不降还跟普通人有关系吗?所以,热了《蜗居》。
而《暗算》的另类流行,又暴露着职场中的生存不易,论资排辈经过短暂退却,重又占据上风,青春,在办公室里只能斗智斗勇不敢张扬,不大的年龄却老张老李的模样。
至于蚁族们,在高涨的房价和越来越难实现的理想面前,或许都在重听老歌:“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当你觉得外面的世界很无奈,或许逃离北上广,回到还算安静的老家才是出路?
浪漫固然可爱,然而面对女友轻蔑一笑之后的转身离去,浪漫,在如今的青春中,还能有怎样的说服力?
如果一个时代里,青春正万分艰难地被压抑着,这时代,怎样才可以朝气蓬勃?如果人群中,青春中的人们率先抛弃了理想,时代的未来又是什么?
十
改革三十余年,我们进步了太多,这一切,都有数据可以证明。
而新闻进步了多少?又用怎样的数据证明着?
当然,这并不是一个可以用数据证明的东西,但是,依然有太多的标准,比如,是否有真正优秀的人才还愿意把自己的理想在这里安放;再比如,不管经历日复一日怎样的痛苦,仍然隔一段时间,就会在社会的进步中,感受到一点小小的成就感。
假如并非如此呢?
假如真正有理想有责任的新闻人,永远感受的是痛苦,甚至在领导的眼里,反而是麻烦的制造者,并且这样的人,时常因理想和责任而招致自己与别人的不安全,那么理想与责任可以坚持多久呢?
而如果理想主义者都在生活巨大的压力和诱惑之下,变成现实主义者;
如果现实主义者都变成功利主义者,而功利主义者又变成投机分子……
希望会否变成绝望?理想是否成为空想?
当然,这仅仅是一种假设。然而,它依然如同噩梦一样,虽然虚构,却会让醒着的人们,惊魂未定。
新闻事业的前行,同样需要信仰。
十一
社会有社会的问题,我们又都有自己的问题。
在2000年即将到来的时候,上海一家报纸约我写了一篇新千年寄语,当时,我选择了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反思,一个是平静。
反思,不难理解。由于生存都堪忧,荒唐岁月一结束,过去一路上的伤口只是草草地遮盖了一下,来不及更负责任地处理,我们就匆匆上路,这没什么可指责的,这是生存遭遇危机时近乎唯一的选择。
然而,三十多年走过,生存已经不再是最大的问题,或许有一天,我们该停下脚步,把伤口上的浮尘擦去,涂上酒精或消炎的东西,会痛会很刺激,然而只有这样,伤口才可以真正愈合,之后才可以真正轻装上阵。
这是对历史与未来负责的一种态度。
而之所以另一个关键词是平静,原因也并不复杂。因为安抚我们的内心,将是未来最大的问题。
上世纪的战乱时代,偌大的中国,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而今日,偌大的中国,再难找到平静的心灵。
不平静,就不会幸福,也因此,当下的时代,平静才是真正的奢侈品。
想要平静与幸福,我们内心的问题终究无法回避。
十二
古人聪明,把很多的提醒早变成文字,放在那儿等你,甚至怕你不看,就更简单地把提醒放在汉字本身,拆开“盲”这个字,就是“目”和“亡”,是眼睛死了,所以看不见,这样一想,拆开“忙”这个字,莫非是心死了?可是,眼下的中国人都忙,为利,为名。所以,我已不太敢说“忙”,因为,心一旦死了,奔波又有何意义?
然而大家还是都忙,都不知为何显得格外着急,于是,都在抢。在街上,红绿灯前,时常见到红灯时太多的人抢着穿过去,可到了对面,又停下来,等同伴,原来他也没什么急事,就是一定要抢,这已成为我们太多人的一种习惯。
在这样的氛围中,中国人似乎已失去了耐性,别说让生活慢下来,能完整看完一本书的人还剩多少?过去人们有空写信、写日记,后来变成短信、博客,到现在已是微博,140个字内要完成表达,沟通与交流都变得一短再短。甚至140个字都嫌长,很多人只看标题,就有了“标题党”。那么,下一步呢?
对此,一位老人说得好:人生的终点都一样,谁都躲不开,慢,都觉得快,可中国人怎么显得那么着急地往终点跑?
十三
在墨西哥,有一个离我们很远却又很近的寓言。
一群人急匆匆地赶路,突然,一个人停了下来。旁边的人很奇怪:为什么不走了?
停下的人一笑:走得太快,灵魂落在了后面,我要等等它。
是啊,我们都走得太快。然而,谁又打算停下来等一等呢?
如果走得太远,会不会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
白岩松,央视主持人,1968年8月 20日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1989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主持《新闻周刊》、《感动中国》、《新闻1+1》等节目,以其“轻松、快乐、富有趣味”的主持风格,深受观众喜欢。
1993年,白岩松参与创办《东方时空》,并推出了《东方之子》等栏目。1997年主持了香港回归、三峡大坝截流等节目直播。1999年参加了澳门回归直播、国庆五十周年庆典转播。2003年新闻频道创建,他开始主持《中国周刊》(后更名为《新闻周刊》)。
2000年被授予“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担任2004和2008年两届奥运火炬手。 在其主持生涯中,先后多次荣获“优秀播音员主持”奖 ,并与2009年荣获“话语主持群星会年度终身成就奖”。
2015年6月19日下午3时许,中央电视台《新闻1+1》栏目官方微博“新闻一加一”发布消息称, “根据频道播出安排,6月19日-6月26日《新闻1+1》节目暂停播出。”2015年6月20日晚,央视《新闻周刊》官方微博“央视新闻周刊”发布消息称,6月19日-6月26日央视《新闻1+1》节目暂停播出。
‘贰’ 回顾历史,谈谈怎么珍惜今天的辛福生活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回顾历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环顾这美丽的校园,体会学习的快乐,大家可否想到了1935年的今天,全中国人,特别是风华正茂的学生们,还都在为中国的解放而斗争着!时光荏苒,我相信,我们中的每一个人都不会忘记这一天,十 二月九日。 十二月九日 ,一个普通但不平凡的日子。79年前,当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肆无忌惮地践踏中国的领土,而国民党反动政府无耻地采取不抵抗政策之时,北平五六千名学生冲破国民党军警的阻拦,举行示威游行,喊出了时代的呼声,沉重的打击了国民党的卖国活动,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爆发了声势浩大的抗日运动,在中国青年运动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而79年后的今天,我们在这里缅怀先人,弘扬爱国精神,激扬民族正气。
从1935年回到今天我们的校园,难道你不为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安定的环境中而感到幸福吗?这里没有战争,没有动乱,我们可以无限地张扬个性,发展兴趣,幸福快乐的生活和学习。可是现在许多学生都是被爷爷奶奶宠着,被爸爸妈妈疼爱着。自私、自立、没有宽容之心,没有关爱之情。总感觉自己不够幸福,总是只知索取,不知回报,永远也长不大。请好好的想一想,我们要为自己现在的幸福生活,感谢那些革命先烈不惜牺牲的努力拼搏。那我们就要更好的对待、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让我们把握这美好灿烂的时光,努力学习、刻苦加油,长大后做一个有用的人才,报效我们的祖国,像我们的先烈一样,学习他们坚强不屈精神。
所以,同学们,不要抱怨,因为失去后才懂得珍贵来得太晚了。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围绕着。深呼吸,努力发现,你会发现美好正在向你招手——走过去,用真诚、勇敢、善良的心去对待世界,世界将会更加爱和谐!我们的未来将会更加美好!让我们常回顾历史,缅怀先烈,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叁’ 据说1984年的春晚是史上最成功的一届春晚,堪称经典,至今无法超越。你怎么看
因为以前的人们文化生活水平要求低
‘肆’ 白岩松《幸福在哪里》的原文是什么
1,《幸福在哪里》:
走在人群中,我习惯看一看周围人的手腕,那里似乎藏着一个属于当代中国人的内心秘密,从不言说,却日益增多。
越来越多的人,不分男女,会戴上一个手串,这其中,不乏有人仅仅是为了装饰;更多的却带有祈福与安心的意味,这手串停留在装饰与信仰之间,或左或右。这其中,是一种怎样的相信或怎样的一种抚慰?又或者,来自内心怎样的一种焦虑或不安?
手串有助于平静吗?我们的内心,与这看似仅仅是装饰的东西有什么样的关系?人群中,又为什么几乎没有人谈论过它?沉默之中,埋藏着我们怎样的困惑?
这是一个传统的复归,还是一个新的开始?这是因祈福而产生的下意识行为?还是因不安而必然的求助?
二
2006年的最后一天,我去301医院看望季羡林先生。到达时是上午,而很早就起床的季老,已经在桌前工作了很久,他在做的事情是:修改早已出版的《佛教十五讲》。他说:“对这个问题,我似乎又明白了一些。”话题也就从这儿开始,没想到,一发不可收,并持续到整个聊天的结束。
“您信佛吗?”我问。“如果说信,可能还不到;但我承认对佛教有亲近感,可能我们很多中国人都如此。”季老答。接下来,我好奇的是:快速前行的中国人,现在和将来,拿什么抚慰内心?
季老给我讲了一个细节。有一天,一位领导人来看他,聊的也是有关内心的问题,来者问季老:主义和宗教,哪一个先在人群中消失?
面对这位大领导,季老没有犹豫:假如人们一天解决不了对死亡的恐惧,怕还是主义先消失吧,也许早一天。看似平淡的回答,隐藏着一种智慧、勇气和相信。当然,“早一天”的说法也很留余地。
和季老相对而谈的这一天,离一年的结束,没几个小时了,冬日的阳光照在季老的脸上,也温暖着屋内的其他人。那一天,季老快乐而平静。我与周围的人同样如此。
三
又一天,翻阅与梁漱溟先生有关的一本书《这个世界会好吗》,翻到后记,梁先生的一段话,突然让我心动。
梁老认为,人类面临有三大问题,顺序错不得。
先要解决人和物之间的问题,,接下来要解决人和人之间的问题,最后一定要解决人和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
是啊,从小求学到三十而立,不就是在解决让自己有立身之本的人与物之间的问题吗?没有学历、知识、工作、钱、房子、车这些物的东西,怎敢三十而立呢?而之后为人父为人母为人子女,为人夫妻,为人上级为人下级,为人友为人敌,人与人之间的问题,你又怎能不认真并辛苦地面对?
但是随着人生脚步的前行,走着走着,便依稀看见生命终点的那一条线,什么都可以改变,生命是条单行道的局面无法改变。于是,不安、焦虑、怀疑、悲
观……接踵而来,人该如何面对自己的内心,还是那一个老问题——我从何而来,又因何而去?去哪儿呢?
时代纷繁复杂,忙碌的人们,终要面对自己的内心,而这种面对,在今天,变得更难,却也更急迫。我们都需要答案。
四
如果更深地去想,又何止是人生要面对这三个问题的挑战?
中国三十余年的改革,最初的二十多年,目标很物化,小康、温饱、翻两番,解决人与物之间的问题,是生存的需求;而每一个个体,也把幸福寄托到物化的未来身上。
这些物化的目标陆续实现,但中国人也逐渐发现,幸福并没有伴随着物质如约而来,整个人群中,充满着抱怨之声,官高的抱怨,位卑的抱怨,穷的抱怨,富的也抱怨,人们似乎更加焦虑,而且不知因何而存在的不安全感,像传染病,交叉感染。上面不安,怕下面闹事;下面也不安,怕上面总闹些大事,不顾小民感受;富人不安,怕财富有一天就不算数了;穷人也不安,自己与孩子的境遇会改变吗?就在这抱怨、焦虑和不安之中,幸福,终于成了一个大问题。
这个时候,和谐社会的目标提了出来,其实,这是想解决人与人之间的问题,力图让人们更靠近幸福的举动。不过,就在为此而努力的同时,一个更大的挑战随之而来。
在一个十三亿人的国度里,我们该如何解决与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我们人群中的核心价值观到底是什么?精神家园在哪里?我们的信仰是什么?
都信人民币吗?我们的痛苦与焦虑,社会上的乱像与功利,是不是都与此有关?而我们除了幸福似乎什么都有,是不是也与此有关?
幸福,成了眼下最大问题的同时,也成了未来最重要的目标。
可是,幸福在哪里?
五
幸福在哪里暂且不说,痛苦却是随时可以感受得到。这个社会的底线正不断地被突破,奶粉中可以有三聚氰胺;蔬菜中可以有伤人的农药;仅仅因为自己不舒服便可以夺走与自己无关人的性命;为了钱,可以随时欺骗,只要于己有利,别人,便只是一个可供踩踏的梯子。理想,是一个被嘲笑的词汇。
这样的情形不是个别的现象,而是随处可见。没有办法,缺乏信仰的人,在一个缺乏信仰的社会里,便无所畏惧,便不会约束自己,就会忘记千百年来先人的古训,就会为了利益,让自己成为他人的地狱。
有人说,我们要守住底线。但早就没了底线,或者说底线被随意地一次又一次突破,又谈何守住底线?可守的底线在哪里?
一天下午,我和身后的车辆正常地行驶在车道上,突然间,一辆豪华车逆行而来,鸣笛要我们让路,可是正常行驶的我们无路可躲,于是,感觉被怠慢的那个车主,在车过我们身边时,摇下车窗痛骂一番。那一瞬间,我惊呆了:为这辆逆行而来的车和这个充满愤怒的人。车主是一位年轻女子,面容姣好,像是有钱也受过良好教育,然而,这一瞬间,愤怒让她的面容有些扭曲。
被指责的同时,我竟然没有一丝的愤怒,倒是有一种巨大的悲凉从心中升起。因为我和她,不得不共同生活在同一个时代,而且有的时候,我们自己也可能成为她。我们都无处闪躲。
六
如果是简单的坏,或是极端的好,也就罢了,可惜,这是一个人性最复杂的时代。医生一边拿着红包,一边接连做多台手术,最后累倒在手术台上;教师一边体罚着学生,坚决应试教育,另一边多年顾不上家顾不上自己的孩子,一心扑在工作上;官员们,也许有的一边在腐败贪污着,另一边却连周末都没有,正事也干得不错,难怪有时候百姓说:“我不怕你贪,就怕你不干事!”
其实,说到我们自己,怕也是如此吧。一半海水一半火焰,一边是坠落一边在升腾,谁,不在挣扎?
对,错,如何评价?好,坏,怎样评估?
岸,在哪里?
七
有人说,十三亿中国人当中,有一亿多人把各种宗教当做自己的信仰,比如选择佛教、天主教、基督教或伊斯兰教,还有一亿多人,说他们信仰共产主义,再然后,就没了。也就是说,近十一亿中国人没有任何信仰。
这需要我们担心吗?
其实,千百年来,中国人也并没有直接把宗教当做自己的信仰,在这方面,我们相当多人是怀着一种临时抱佛脚的态度,有求时,点了香带着钱去许愿;成了,去还愿,仅此而已。
但中国人一直又不缺乏信仰。不管有文化没文化,我们的信仰一直藏在杂糅后的中国文化里,藏在爷爷奶奶讲给我们的故事里,藏在唐诗和宋词之中,也藏在人们日常的行为礼仪之中。于是,中国人曾经敬畏自然,追求天人合一,尊重教育,懂得适可而止。所以,在中国,谈到信仰,与宗教有关,更与宗教无关。那是中国人才会明白的一种执着,但可能,我们这代人终于不再明白。
从五四运动到文化大革命,所有这一切被摧毁得荡然无存,我们也终于成了一群再没有信仰的孩子。这个时候,改革拉开了大幕,欲望如期而至,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在没有信仰的心灵空地放肆地奔腾。
于是,那些我们听说和没听说过的各种怪异的事情,也就天天在我们身边上演,我们每一个人,是制造者,却也同时,是这种痛苦的承受者。
幸福怎么会在这个时候来到我们的身边呢?
八
钱和权,就越来越像是一种信仰,说白了,它们与欲望的满足紧密相联。曾经有一位评委,看着台上选手用力地表演时,发出了一声感慨:为什么在他们的眼睛里,我再也看不到真诚和纯真,而只是宝马和别墅?
其实,这不是哪一个选手的问题,而是时代的问题。人群中,有多少个眼神不是如此,夜深人静时,我们还敢不敢在镜子中,看一看自己的眼睛?
权力,依然是一个问题。
个人崇拜减少了,可对权力的崇拜,却似乎变本加厉。
不知是从哪一天开始,上下级之间充满了太多要运用智慧和心智的相处。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领导面前,下属变得唯唯诺诺,绝对没有主见?一把手的权力变得更大,顺应领导的话语也变得更多,为了正确的事情可以和领导拍桌子的场景却越来越少。
其实,是下属们真的敬畏权力吗?
你仔细观察后就会发现,可能并非如此。或许是下属们早已变得更加聪明和功利,如果这样的顺从可以为自己带来好处或起码可以避免坏处,为何不这样做?
但问题是,谁给了下属这样的暗示?
九
每一代人的青春都不容易,但现今时代的青春却拥有肉眼可见的艰难。时代让正青春的人们必须成功,而成功等同于房子、车子与职场上的游刃有余。可这样的成功说起来容易,实现起来难,像新的三座大山,压得青春年华喘不过气来,甚至连爱情都成了难题。
青春应当浪漫一些,不那么功利与现实,可现今的年轻人却不敢也不能。房价不断上涨,甚至让人产生错觉:“总理说了不算,总经理说了才算。”后来总经理们太过分,总理急了,这房价才稍稍停下急匆匆的脚步。房价已不是经济问题,而是社会问题政治问题。也许短期内房价会表态性地降一些,然而往前看,你会对房价真正下跌抱乐观态度吗?更何况房价动不动就三万四万一平米,它降不降还跟普通人有关系吗?所以,热了《蜗居》。
而《暗算》的另类流行,又暴露着职场中的生存不易,论资排辈经过短暂退却,重又占据上风,青春,在办公室里只能斗智斗勇不敢张扬,不大的年龄却老张老李的模样。至于蚁族们,在高涨的房价和越来越难实现的理想面前,或许都在重听老歌:“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当你觉得外面的世界很无奈,或许逃离北上广,回到还算安静的老家才是出路?
浪漫固然可爱,然而面对女友轻蔑一笑之后的转身离去,浪漫,在如今的青春中,还能有怎样的说服力?如果一个时代里,青春正万分艰难地被压抑着,这时代,怎样才可以朝气蓬勃?如果人群中,青春中的人们率先抛弃了理想,时代的未来又是什么?
十
改革三十余年,我们进步了太多,这一切,都有数据可以证明。而新闻进步了多少?又用怎样的数据证明着?
当然,这并不是一个可以用数据证明的东西,但是,依然有太多的标准,比如,是否有真正优秀的人才还愿意把自己的理想在这里安放;再比如,不管经历日复一日怎样的痛苦,仍然隔一段时间,就会在社会的进步中,感受到一点小小的成就感。
假如并非如此呢?
假如真正有理想有责任的新闻人,永远感受的是痛苦,甚至在领导的眼里,反而是麻烦的制造者,并且这样的人,时常因理想和责任而招致自己与别人的不安全,那么理想与责任可以坚持多久呢?
而如果理想主义者都在生活巨大的压力和诱惑之下,变成现实主义者; 如果现实主义者都变成功利主义者,而功利主义者又变成投机分子……
希望会否变成绝望?理想是否成为空想?
当然,这仅仅是一种假设。然而,它依然如同噩梦一样,虽然虚构,却会让醒着的人们,惊魂未定。
新闻事业的前行,同样需要信仰。
十一
社会有社会的问题,我们又都有自己的问题。
在2000年即将到来的时候,上海一家报纸约我写了一篇新千年寄语,当时,我选择了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反思,一个是平静。
反思,不难理解。由于生存都堪忧,荒唐岁月一结束,过去一路上的伤口只是草草地遮盖了一下,来不及更负责任地处理,我们就匆匆上路,这没什么可指责的,这是生存遭遇危机时近乎唯一的选择。
然而,三十多年走过,生存已经不再是最大的问题,或许有一天,我们该停下脚步,把伤口上的浮尘擦去,涂上酒精或消炎的东西,会痛会很刺激,然而只有这样,伤口才可以真正愈合,之后才可以真正轻装上阵。
这是对历史与未来负责的一种态度。
而之所以另一个关键词是平静,原因也并不复杂。因为安抚我们的内心,将是未来最大的问题。上世纪的战乱时代,偌大的中国,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而今日,偌大的中国,再难找到平静的心灵。
不平静,就不会幸福,也因此,当下的时代,平静才是真正的奢侈品。想要平静与幸福,我们内心的问题终究无法回避。
十二
古人聪明,把很多的提醒早变成文字,放在那儿等你,甚至怕你不看,就更简单地把提醒放在汉字本身,拆开“盲”这个字,就是“目”和“亡”,是眼睛死了,所以看不见,这样一想,拆开“忙”这个字,莫非是心死了?可是,眼下的中国人都忙,为利,为名。所以,我已不太敢说“忙”,因为,心一旦死了,奔波又有何意义?
然而大家还是都忙,都不知为何显得格外着急,于是,都在抢。在街上,红绿灯前,时常见到红灯时太多的人抢着穿过去,可到了对面,又停下来,等同伴,原来他也没什么急事,就是一定要抢,这已成为我们太多人的一种习惯。
在这样的氛围中,中国人似乎已失去了耐性,别说让生活慢下来,能完整看完一本书的人还剩多少?过去人们有空写信、写日记,后来变成短信、博客,到现在已是微博,144个字内要完成表达,沟通与交流都变得一短再短。甚至144个字都嫌长,很多人只看标题,就有了“标题党”。那么,下一步呢?
对此,一位老人说得好:人生的终点都一样,谁都躲不开,慢,都觉得快,可中国人怎么显得那么着急地往终点跑?
十三
在墨西哥,有一个离我们很远却又很近的寓言。
一群人急匆匆地赶路,突然,一个人停了下来。旁边的人很奇怪:为什么不走了?
停下的人一笑:走得太快,灵魂落在了后面,我要等等它。
是啊,我们都走得太快。然而,谁又打算停下来等一等呢?
如果走得太远,会不会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
‘伍’ 在遥远的山那边,人说,幸福就住在那里......全诗是什么啊
忘记了从什么地方看到这样一句话——在那遥远的山那边,人说,幸福就在那里。像是为了印证这句话,近年来各种调查机构都不约而同地向我们出示着类似的结论:当我们终于混到曾经梦寐以求的有饭吃有地儿住有活儿干的温饱阶段时,我们的“幸福指数”却一路走低。每个人都有这样那样的理由来抱怨生活,远离家乡的民工抱怨,天天回家的白领抱怨,高贵如英女王抱怨,富有如比尔·盖茨当然也有抱怨……幸福,岂止藏在山的那一边,简直远到了千山万水之外。
就在这片日益响亮的“寻找幸福”的呼声当中,有一位日本老太太,以她91岁的人生历练,告诉世人一个简单的、不算道理的幸福观: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总是有限的,但我们可以调整自己对待问题尤其是所谓不幸的角度,从而发现现有的幸福。在这个人人充满欲望并且被教导只有消费才能满足这种欲望、才能获得幸福的年代里,当人们在物质上空前富有、精神上却嗷嗷待哺的时候,《佐贺的超级阿嬷》来得恰到好处。
《佐贺的超级阿嬷》是日本喜剧艺人、作家岛田洋七(本名德永昭广)回忆童年生活的自传体小说。故事讲述了二战结束后,昭广的父亲因受核辐射死去,靠开小酒馆谋生的母亲无力抚养两个儿子,只好将年仅8岁的昭广寄养在佐贺乡下的外婆家。在那个物质极为匮乏的年代,昭广原本可能主演一出“苦儿血泪史”,但智慧自信、乐观通达的外婆总能想出种种神奇的办法,让生活得以继续:她用木棒截住河上游流淌下来的菜叶、烂萍果,并将这条河称为“我家的超市”(只可惜不能想要什么就漂过来什么);她每天出门都拖拉着一块大磁铁,一路走一路吸点钉子和废铁换钱(有一次上公交车时居然吸住了车身!);她捡来一个旧热水袋,晚上给昭广暖被窝,有客人来了就直接从被窝拿出来泡茶,昭广出去春游时腰上挂的不是水壶,而是这个多功能热水袋;家里穷得揭不开锅,昭广要吃晚饭,外婆的答案是理直气壮的“你昨天不是吃过了吗”……
书中的多处祖孙对话,都令我忍俊不禁。比如,昭广体育成绩不错,但文化课就实在不敢恭维。考试前一夜,昭广对外婆诉苦——
“阿嬷,我英语都不会。”
“那,你就在答案纸上写‘我是日本人’。”
“可是,我也不太会写汉字哪。”
“那你就写‘我可以靠着平假名和片假名活下去’。”
“我也讨厌历史……”
“那就在答案纸上写‘我不拘泥于过去’。”
帅呆了吧?昭广把这种答案搬到试卷上去,结果当然是讨了老师一通打。
还有一段,昭广只有在暑假才能回广岛见妈妈,当他想寒假也回广岛时,外婆告诉他冬天火车不通,被昭广发现不对头,但外婆却会脑筋急转弯——
“阿嬷,火车在开啊,今年冬天和以前不一样哦。”
“不会吧?”
“我刚刚看见了。”
“啊,那是货车。”
“不是,我跟火车挥手,车上的人也跟我挥手。”
“手?那是家畜。” ……
成名后的岛田洋七说:外婆应付我也很辛苦吧?但她确实是个你说东她就能说西、脑筋转得超快的外婆。换成其他外婆,说不定只会涕泪交加哭诉“我们穷啊,日子不好过啊,孩子你要懂事啊”,但这位外婆却另有一套道理:“穷有两种:穷得消沉和穷得开朗。我们家是穷得开朗。”正是在这种“穷得开朗”的方针指引下,外婆不仅让那间简陋的茅草屋始终充满着笑声和温暖,更让昭广慢慢体会到了幸福的真正含义。——在“超级”已经被使用泛滥的当下,我得承认,那个可爱的、坚强的外婆当之无愧。
2001年,在外婆去世10周年的时候,年过花甲的岛田洋七有感于“因为没有钱,所以不幸福”说法的盛行,将这段童年与外婆相依为命的故事写成《佐贺的超级阿嬷》一书,真挚感人的内容引起极大反响。该书经《窗边的小豆豆》作者黑柳彻子专访推荐后,更造成轰动。在读者的热心期待下,他又完成了续篇《佐贺阿嬷:笑着活下去》,出版后再次大受欢迎。2005年,深受感动的读者自动发起“一人一万日元”活动,募集到一亿日元的拍摄资金,把《佐贺的超级阿嬷》搬上了大银幕,成为日本电影史上的一大感人事件。
《佐贺的超级阿嬷》的风行,跟越来越多的“幸福在哪里啊,幸福在哪里”的哀叹声是同时进行的。清明节前后,上海有家墓园别出心裁地推出“墓园游”的心理疗法,潜台词就是“不管你是怎样活着,百年之后你就是这个样子,那又何必盲目忙碌呢?”就像约翰·列侬曾说过的:“当我们正在为生活疲于奔命的时候,生活已经离我们而去。”我们终于开始意识到,我们苦苦追求而不得的幸福,其实就在我们的疲于奔命之间,渐行渐远。而“超级阿嬷”给了我们一个有可行性的、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幸福观:真正的幸福,从来不在遥不可及的山那边,而在自己心里。因为,“聪明人、笨人、有钱人、穷人,过了五十年,都一样是五十岁”。
‘陆’ 历史上的帝王中,哪位是最幸福的呢
我觉得历史上幸福的帝王有很多,比如明熹宗朱由校,做了一辈子自己想做的东西,还有干隆,并没有雍正即位时九子夺嫡的局面,所以我觉得这些皇帝都还算幸福。
1、明朝木匠皇帝朱由校。明朝皇帝明熹宗,我觉得是非常幸福的一个皇帝了,明熹宗在位时期,完全不理朝政,自己一个人在哪儿研究木匠工作,当时就出现了历史上最着名的太监之一,魏忠贤,而且当时明熹宗自己想做木匠,那就有全国最好的木头每天源源不断的送过来去让他做,他也不用像自己的祖先一样靠大大仗来稳定天下什么的,在明熹宗这里,我觉得能够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就很好了,李煜本想做诗人,但是无奈出身帝王家。
综上,历史上出现了很多帝王,但是很多帝王一生都是为国家而操劳的,相比之下,明熹宗朱由校和干隆皇帝就非常幸福了,而如果从这两个里面选择的话,我更倾向于明熹宗朱由校,因为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柒’ 如果一直强调苦读书,那么幸福在哪里呢
如果一直强调苦读书,那么幸福在学习中的乐趣中。
第一,读书是为了增长技能,获得知识。这种读书就是学习的过程,一定需要付出努力,如此就要放弃一些爱好,克服惰性。人都是好逸恶劳的,所以这种学习对人的天性来说就是苦。如果一个人有理想,懂得读书学习对人生的意义,就会在一定程度上享受这个过程,奋斗者最美丽,相之成就感也会使自己感觉到幸福。
第二,读书是为了乐趣,扩大视野。这种读书因为没有确定的目标,读书的过程和娱乐是一样的,那么人也是愉悦的,当然谈不上苦读书。比如原来的武侠小说,现在的各类玄幻虚幻的文字,就像一种精神的安慰剂,给人一种上瘾般的持续刺激。不但感觉不到苦,甚至会废寝忘食的去读。
第三,现在的读书谈不上苦。在物质贫乏的时代,比如古代的科举学子,那种读书学习是苦的。为什么要苦读呢?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只能靠持续的苦读、积累,然后去开悟和突破。如今的课程都是量化的,有科学的方法,这种苦相对来讲根本算不上苦,只是一种和自己惰性作战的苦。那会儿读书就像在黑暗中摸索,不苦读不靠量的积累去寻求突破根本没有别的办法。
通过近乎自虐的方法,放弃大部分的生活乐趣才能有所成,所以那种读书就是苦读。第一,人类的知识传承来自知识的积累。毋庸置疑,所有的知识都来自人类的探索和传承,每一个自诩懂得多的现代人,都是因为享受到人类文明几千年传承的知识结晶的结果。人类的每一次进步,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发展而来的。所以,读书就是汲取前人留下的生命营养,用知识改变生活,改变未来的过程。第二,人类除了基因传承,还承担着文明火炬传递的责任。物质上,人类的基因靠繁衍生生不息,那么人类的文明成果也一样。人类的文明从刀耕火种到如今的信息化,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人对人类获取的智识的不断继承和发扬。马斯克是当代最牛的太空、信息化、电动汽车、未来交通的发明者,但他所有的技术都来自人类共同的知识结晶,所有的发明也是集合了前人的智慧而发展出来的。马斯克无疑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较强的推动者。所有的人其实也在做这件事,只是程度不同。哪怕你只是种菜的,你的菜通过市场饱了别人的口腹,也是对文明的一种传承。
第三,读书可以让人明白生命的意义。曾经有一个故事,一个记者采访一个放羊人的孩子长大了干什么?孩子答,长大了放羊。记者接着问,为什么放羊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学习一旦上升到爱好和兴趣,那么就会珍视知识如黄金,读书就像谈恋爱那般的愉悦。从某种意义讲,一个人获得幸福的能力和获得知识的能力是成正比的。一个人具有大格局,一定会有超高的智识,如此才能放大胸怀,见别人所未见。登上知识的高峰,才能一览众山小,看透世事,悟透人生。一个人达到这个层次,也就有能力把握住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