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哲学家如何理解幸福
幸福是来自心灵深处的满足和愉悦。
哲学家柏拉图认为,幸福除了身体上的满足以外,必须包括积极性、责任感、成就感以及爱。
尼采把幸福理解为一种愉悦和满足的状态。他认为,幸福就是快乐或者满足的答案过于浅显。
苏格拉底认为,想要更好地把握幸福,应该以实践为基础。幸福是指人们自身主体对客体的一种反应。
弗兰克尔认为, 幸福不仅是实现生命意义的结果,同时也是自我超越的一个意想不到的附属物。幸福不是追求而来的,而是自然产生的。
亚里士多德从“目的理论”出发,推出幸福是最高的善。
罗素认为:“基本的幸福最重要的立足点是对人对物的友善的关切”。从心出发,关切(或者说爱)很多人是人们最主要的幸福之源。罗素认为“幸福即为善”是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
② 请以哲学角度分析什么是幸福
儒家幸福观儒家提倡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人生,向内修身养性,形成仁、义、礼、智良好的道德品质。向外要齐家、治国、平天下,求取功名,行中庸之道,不走极端,处理好人际关系等,这样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 道家的幸福观 道家主张清静无为,顺其自然,崇尚返归自然,逃避尘世,过原始质朴和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 佛家幸福观苦、集、灭、道四圣谛 人生本无幸福可言,有的只是生老病死各种各样的痛苦,而这些痛苦的根本来源在于“爱”与“痴”,即人的贪求欲望,对佛理、佛性的无知,要摆脱痛苦的“生死轮回”,达到幸福的彼岸即“涅盘”,只有灭除贪爱欲望,修行念佛。由此可见,佛教基本教义与其说是一种关于人生幸福根源和如何获得幸福的理论与方法,不如说是一种说明人生痛苦根源和如何摆脱痛苦的理论与方法。 西方理性主义的幸福观理性主义是西方思想史上的一大传统,古代以苏格拉底、柏拉图、斯葛特学派等为代表,而近代以笛卡儿、康德、黑格尔等人为代表。理性主义强调理性作用,贬低感性与情感的作用,主张抑制欲望,而追求道德的完善或精神上的幸福。他们认为人生目的和幸福在于按理性命令行事,而感官的享受和快乐只会玷污理性,荒废人生。理性主义的幸福观有两种:一种是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和谐说,一种是以犬儒学派和斯多葛学派为代表的禁欲主义。 基督教神学的幸福观基督教神学家认为人要达到幸福的境界,不是对财富、名誉、权力和肉欲的享受,而是在宗教德行中,在对上帝的热爱和追求中。只有对上帝的沉思、崇拜,才能返归天国,获得真正的幸福。因而,在神学家看来,尘世生活不过趋向上帝天国的旅途,德行是达到幸福的手段。因此,只有在修道院中摆脱尘世的诱惑和纷扰,达到圣洁状态,才最能获得幸福。 后现代心理学的幸福解读 随着心理学的不断社会化,人们已经开始关注精神品质的时代已经到来,越来越关注和谐、幸福,那么幸福到底怎么理解呢?幸福又到底怎么获得呢?这成为人类一个全新的问题,探索人们幸福是人们本性的追求,在物质世界不断发展的时代,人们隐约的意识中感知幸福度正在下降,这是一个时代变迁的副作用,还是一个人类必经的道路呢!于是,后现代人文学者们有了自己的一些观点,他们认为幸福是一种感觉,它不是物品也不是文化,可以直观到视觉化、听觉化。幸福也是一种流动在任何一个生命里的能量,当你静下心来就可以被感知到,在繁杂的时代不是没有了幸福,而是人们丢弃了幸福。国内后现代心灵导师林仕锟曾经这样比喻过幸福:“幸福一直都在,如同道路一样,幸福不是终点站,幸福一直在路的两旁”!是啊!幸福本身就一直在我们生活之中,只是我们忽略了幸福的存在,只想着那个遥远的目标,于是把幸福遗忘在路的两旁。获得幸福的关键在于人们需要活在当下,享受当下。
③ 何为幸福哲学上是怎样定义的
哲学定义:
幸福是指人之所以为人的真理与自己同在时的心理状态,是一种心理欲望得到满足时的状态,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
④ 幸福是什么 哲学家们会怎么说
幸福就是对欲望的满足,如果有欲望,又满足不了,就将进入佛说的那种情况:“世人皆是痛苦的,痛苦的根源在于人有欲望”,如果有了欲望,又满足了,就将进入另外一种情况:“我很幸福”。所以,在欲望面前有2条出路:1,满足,2,扼杀,如果在有欲望但又不能满足欲望的情况下,你将是不幸福的,是痛苦的,如果长期这样痛苦下去,1,跳楼,2,变得很豁达,看开了,想开了,放下了,3,变成精神病了。承受多大的痛苦,就会得到多大的幸福,我们要扼杀一些不能满足的欲望,我们要保留一些能够满足的欲望,绝望=在痛苦中没有看到希望
⑤ 哲学家认为幸福是什么
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
亚里士多德说:“幸福取决于我们自己”,并认为幸福是人类生存的最终目标。
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衡量你整个人生的标准,是衡量你生活得有多好,而不是把幸福仅仅看作是你通过考试或与朋友出去玩时所经历的乐趣。
他认为幸福是一个最终目标,而不仅仅是一种短暂的感觉。
亚里斯多德认为,在努力获得幸福的过程中,以下的所有因素都很重要:
健康
金钱
友谊
关系
知识
亚里士多德认为,你所做的决定是极其重要的。
因此,他认为,与其选择能带来即时满足感的选择,还不如以能带来长期利益的方式去做事。例如,整晚不坐在沙发上而是去散步或慢跑。
康德的幸福观
康德说:“幸福就是满足了我们所有的倾向”。
但是这些倾向究竟是什么呢?
康德也承认,我们并不总是知道什么是对我们最好的,他说:
无法完全确定…什么能让我们真正的快乐起来
这听起来可能有点自相矛盾,但康德认为当你越想快乐时,你就会越不快乐。
想想你有没有试过努力地去享受一些让你感到失望的事情呢?
如果有,你就会明白这个理论。
康德说,我们应该专注于以我们认为正确的方式去做事,而不是不断努力去实现我们认为会让我们快乐的事情。
这可能涉及:
去帮助别人
出于责任感
尽量做到理性和符合道德
但它不包括:
金钱欲望
为物质财富努力
过于专注于自私的目标
所以,基本的信息是不要沉迷与幸福之中,而是要努力成为一个好人。
当我们做正确的事情时,幸福自然会随之而来。
⑥ 什么是幸福(哲学观点)用哲学的观点论述幸
一、明确幸福的含义
幸福观是人们对幸福的根本看法。幸福观是人生观的一部分,与世界观、价值观密不可分。用形式逻辑的欧拉图来表示:世界观是最大的圆圈,包括人生观和价值观两个圆圈,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交叉的;幸福观是人生观的一部分,幸福观和价值观是交叉的。
单纯追求某一方面的幸福,都可能导致人生的不幸;获得幸福的重要方法是学会“三乐”:自得其乐(侧重创造幸福),助人为乐(侧重传递幸福),知足常乐(侧重平衡幸福)。
⑦ 从哲学的角度分析什么 是幸福
从哲学来分析就是,幸福是需要(欲望)的满足或消除。但要深刻的理解还要明白需要是什么的这个更深层的问题。
而需要(欲望)的本质又是人体身心不平衡状态在心灵(大脑意识)中的反映。
也即使说,幸福最终是指人身心的平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