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以幸福在哪里为题的作文
幸福在哪里?
幸福在选秀秀场上。
老子说:“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我们看星光大道,快女、快男,以及其他各大卫视的唱歌比赛,还有非诚勿扰等各类相亲节目,和更加直接的各类选美,华丽的舞台和能力参差不齐的选手共同铸就了一个收视奇迹,这其中就体现了老子的思想。
古时候最时髦的活动就是射箭比赛,老子的比喻就拿弓箭做喻体。我们今天如果把参加选秀的选手比喻成弓箭手就显得不入时。
但是后面的道理是一样的。“高者抑之,下者举之。” 评委们放下身段耐心指导,同时草根阶层的歌手借选秀提升自己。“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选手们得到老师的指导,以后呢就会避免表演过度的地方,同时没唱到位的地方勤练习。
这就是一个令自己和观众都非常欢乐的事情。也是天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但是,老子还提到一个“逆天而行”的事情,就是下一句:“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不少评注认为这句话主要讲的是贫富差距,穷人供养富人,导致穷人更穷,富人更富。
从选秀来看,则是对比赛结果的认可:海选报名人声鼎沸,最终的冠军只有一个。能力不足的都被淘汰,冠军赢得绰绰有余。说的还是竞争精神的实质。
这时,幸福在于赢,赢得竞争。
上文中的引文出自《老子》第七十七章,后面还有两句: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耶?”
得胜者再登台献唱,或者拍广告,拍各种影视剧,把美展现给天下人,便是老子所说的“有道者”——也就是终于当上明星了。
然后要做什么?还是学习为人处世,把“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当成信条,处处谨慎。不骄傲,不逃避,不留恋。
楼上的网友在文章里提到一条:与人方便,与己方便。这是很对的。
老子这一章的结语,反问句“其不欲见贤耶?”当然不能搞个通假字,说成没孩子的人比较闲,但是理解起来毕竟沉重,他要求人们达到无欲无求的境界。
㈡ 议论文 中心论点是“幸福,就在我们身边。" 题目叫啥好呢
<幸福在哪里>这个题目你觉得合适吗?
因为很多人都问幸福在哪里,很多人都在四处寻找幸福.所以这个题目可以道出众人的心声.文章的中心是"幸福,就在我们身边",正可以让读者感受到幸福恰恰在我们的身边.
㈢ 幸福议论文论点
论点
只有自由的人才可能幸福。
财富和地位并不意味着幸福。
幸福是一种感觉,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
实现了人生价值的人是幸福的。
追求幸福的过程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
与人分享幸福会更幸福。
有希望的人离幸福更近。
容易满足的人更容易接近幸福。
有爱才有幸福。
幸福就在身边,要用心去体会。
名言
能把自己生命的终点和起点联接起来的人是最幸福的人。——歌德
唯独革命家,无论他生或死,都能给大家以幸福。——鲁迅
只要你有一件合理的事去做,你的生活就会显得特别美好。——爱因斯坦
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
做好事的乐趣乃是人生惟一可靠的幸福。——列夫·托尔斯泰
如果我们不能建筑幸福的生活,我们就没有任何权力享受幸福。——萧伯纳
一个人有了远大的理想,就是在最艰苦的时候,也会感到幸福。——徐特立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认定自己有多幸福,就有多幸福。—— 林肯
如果有一天,我能够对我们的公共利益有所贡献,我就会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 果戈里
个人的痛苦与欢乐,必须融合在时代的痛苦与欢乐里。——艾青
幸福的斗争不论它是如何的艰难,它并不是一种痛苦,而是快乐,不是悲剧的,而只是戏剧的。 —— 车尔尼雪夫斯基
人真正的完美不在于他拥有什么,而在于他是什么。 —— 王尔德
你明白,人的一生,既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好,也不是那么坏。 ——莫泊桑
人类的一切努力的目的在于获得幸福。 ——欧文
每一个人可能的最大幸福是在全体人所实现的最大幸福之中。—— 左拉
为人类的幸福而劳动,这是多么壮丽的事业,这个目的有多么伟大! —— 圣西门
只有整个人类的幸福才是你的幸福。 —— 狄慈根
严肃的人的幸福,并不在于风流、娱乐与欢笑这种种轻佻的伴侣,而在于坚忍与刚毅。 —— 西塞罗
当你幸福的时候,切勿丧失使你成为幸福的德行。 —— 莫罗阿
典型论据
一个女 CIO的幸福
——幸福是对生活的满足
“我其实是一个很有福气的人。”当中国银河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信息技术中心主任( CIO)陈静平静地说出这句话时,很容易使人联想到一个幸福的居家女人。对她来说,幸福的定义就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
刚刚创业的那段日子,对于陈静来讲,“如火如荼”是再贴切不过的了。银河证券公司下属的 170多家营业部,运行的是9种不同的系统,它导致系统不统一,给互通数据、共享信息带来了许多不便,为了铲平这些障碍,信息部门要进行更换系统的工作。在陈静的直接带领下,组织全员大规模系统测试42次,且绝大部分是利用周末进行的。也就是说,一年当中有80%以上的休息日陈静都在加班。可她却感觉到很彻底的幸福和满足。这就是她的工作,常人不能消受的幸福。
除了工作,陈静还不断学习,并且十分重视注意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注意在职教育。她认为搞好在职培训工作,是对技术人员个人职业生涯负责。于是坚持抽出一定的时间,对部门员工进行业务、管理知识培训。通过不断地学习,陈静敲开了信息技术的大门,同时她被挖掘出来的管理才能,让她在一个个项目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这就是她的学习,是种不断收获的幸福。
陈静有一个幸福的家,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儿,一个能容忍并一直支持她的丈夫。她的家庭,给她被包容的幸福。
多活 45年
——幸福快乐比财富更重要
约翰· D·洛克菲勒在33岁时赚到了第一个100万美元。43岁时,他建立了世界上前所未有的最大垄断企业——庞大的“标准石油公司”。但他在53岁时又怎么样呢?烦恼把他搞惨了,烦恼和高度紧张的生活已经破坏了他的健康,他“看起来像个木乃伊”。
医生们开始挽救洛克菲勒的生命,他们为他立下三条规则——这也就是他后来终生彻底奉行的三条规则:
一、避免烦恼。在任何情况下,绝不为任何事烦恼。
二、放松心情,多在户外做适当运动。
三、注意节食,随时保持半饥饿状态。
洛克菲勒遵守这三条规则,因此而挽救了自己的性命。他从事业上退休,他学习高尔夫球,整理庭院,和邻居聊天;他打牌、唱歌。但他同时也进行别的事。温克勒说:“在那段痛苦的日子及失眠的夜晚里,洛克菲勒终于有时间自我反省。”他开始为他人着想,他曾经一度停止去想他有多少钱,而开始思索那笔钱能换取多少人类的幸福。他捐助教会,捐助芝加哥大学成为举世闻名的大学,帮助黑人,成立了一个国际性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致力于消灭世界各地的疾病、文盲及无知。洛克菲勒他自己怎么样了?他把钱捐出去之后,是否已获得心灵的平安?不错,他最后终于感觉满足了。
洛克菲勒十分快乐,他已完全改变,完全不再烦恼。
他“死于”53岁——但一直活到98岁。
把不幸变成优势
——用钢铁般的意志在不幸中体验幸福的滋味
曼德拉是南非的前总统。他一生坎坷,有三分之一的时光是在南非前种族主义统治者的监狱中度过的。
他的小女儿自立自强,刻苦学习,凭借自己不懈的努力,在 17岁时成为着名的《挚爱》杂志的专栏作家。当曼德拉在狱中得知女儿成功的消息时,他激动不已,给女儿写信祝贺。信中写到:“为了适应你今天的处境,你要进行自我调整,设法使自己感到幸福。对此,我激动万分。你说得好极了,孩子,只要有钢铁般的意志,你可把不幸变成优势。”
曼德拉一生都致力于与种族隔离作斗争,多次遭到囚禁,在长达 27年的铁窗生涯中,他依然乐观积极,每天都坚持读书、写日记、绘画、养花,还写信鼓励陷入困境的人们。他的部分狱中绘画作品曾经分别在美国、英国、南非等地进行拍卖,价值达数百万英镑。囚徒生活没能禁锢他的思想和智慧,反而使他的政治信仰和斗争目标更加坚定,性情变得更加深沉老练,观察问题更加周全客观。
1990年,备受迫害和折磨却始终坚贞不屈的曼德拉终于结束了27载的铁窗生涯。1994年5月,曼德拉成为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
王光美与幸福工程
——让天下的母亲都一样幸福
王光美是20世纪最具传奇色彩的女性之一,她是“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行动”组委会主任。幸福工程是以全国的贫困母亲作为救助对象的一项系统工程。“幸福工程”是王光美在其人生旅程中对人性与母爱的再一次理解、参禅与诠释,也是她晚年生活中最具意义的行动,是其博爱精神的一次集中展示。
据介绍,每5000元的低息或者无息贷款就可以使一位贫困母亲通过劳动致富。为了筹集资金,王光美委托拍卖公司拍卖了她自己的5件家传藏品,最终成交价为56.6万元,她把这笔巨款全部捐给了幸福工程,这大概可以帮助100多位贫困母亲和她们的家庭脱贫。经过一年多的运作,幸福工程已在全国的15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21个救助项目点,分别在59个乡、114个村救助贫困母亲及其家庭共2821名(户)。
王光美在开展“幸福工程”中获得了自己的最大幸福。
“我永远替人民做事”
——为人民做事才有价值,才感觉幸福
丁玲是我国现代着名的女作家。早年在家乡上学的时候就决心寻找“一条改革中国的路”。但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以前,尽管她抱有济世救国的雄心却苦于报国无门。
直到她认识了瞿秋白等早期共产党人并参加了左翼文学运动,逐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她才开始走出知识分子的小天地,把目光投向广阔的中国社会底层。 1936年,她奔赴陕北,在与边区人民一起生活的过程中,获得了全新的灵感和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她用笔讴歌党领导的抗日战争,讴歌边区人民如火如荼的斗争和生活。解放战争时期,她参加了河北解放区的土改运动,并以此作为素材创作出《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这样的优秀作品。
丁玲一生坎坷,建国后曾经多次遭受不公正的待遇,一度被下放到北大荒,但她始终都没有脱离人民,正如她自己所说“和劳动人民在一起的时候,我感到舒服、自由,我从他们那里发现美的东西更多”。 1979年丁玲重返文坛,积极参与文学创作和编辑工作;1984年3月,她听到家乡成立县文联的消息,立即发去贺电;7月又在病榻上为临澧县文联刊物《澧兰》题写刊名;10月,给临澧二中回信并赠送一套《丁玲文集》。直到她临终前还在顽强写作,她一直都坚持“我是人民的女儿,我永远替人民做事”。
马克思的志向
——人类的幸福是奋斗的方向
1835年8月,马克思就要在特利尔中学毕业了。毕业前夕,班里的同学在谈论自己的理想志向,有的说自己想当官,有的说自己想经商发财,有的愿意当医生,有的却爱上了神甫的职位。而马克思却有他自己独特的想法,他在毕业论文中写道:“我们选择职业所应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
马克思是这样写,也是这么做的。马克思从 1842年初开始给《莱茵报》写文章,他在文章中总是提出一些最尖锐的问题,总是从劳动人民的利益出发,揭露普鲁士专制制度的反动本质,公开站在受压迫、受剥削的劳苦大众一边,维护他们的利益。他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他首先是一个革命家,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的现代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是他毕生的使命。
马克思终生把为人类谋幸福作为自己的责任,一生都为之奋斗不已。
“快活得气都喘不过来了”
——不断进步也是种幸福
1925年,苏联着名作家富尔曼诺夫的长篇小说《恰巴耶夫》(又译为《夏伯阳》)和《叛乱》出版后,受到各方的赞扬。他把小说寄给高尔基,希望听听高尔基的评价。半年时间过去了,他终于接到了高尔基的回信。回信中对这两部小说虽然也给予了肯定,更多的却是严厉的批评。高尔基说:“你写得很匆忙,很草率。你是作为一个旁观者在叙述,而不是作为艺术家在描写。两本书写得都不简练,废话很多,有很多重复和解释。这些解释是一个明显的标志,说明你不信任自己,也不信任读者的理智。”读了高尔基满是批评的信,富尔曼诺夫不仅没有感到恼怒或者沮丧,反而“快活得气都喘不过来了”,他立即给高尔基写回信说:“你顺手给了我两拳,而且每一拳都打得是地方,是地方。”不久,富尔曼诺夫就根据高尔基的批评,花费了巨大的精力对这两部作品精心修改,使它们在再版时显得更加完美。
虽然高尔基给的多是批评的意见,可是富尔曼诺夫却欣喜若狂,这是他的作品可以继续提高和进步的基础,只有不断的进步才可以感觉到幸福。
爱你的本色
——母亲的爱给人幸福
比利琼,是获得格莱美奖歌曲创作奖的创作者。比利琼的成才道路并不平坦。在他小的时候,由于他比其他孩子矮一点,他被周围的孩子嘲笑。上学或者玩耍回来,他常常抱怨自己不够好,他觉得如果自己高一点,就可以做得更好。所以他一直都想变成另外一个人。
但是,比利琼的妈妈一直都相信自己的孩子是最完美的。每次比利琼回来抱怨自己不够好的时候,她就告诉他:“别担心,没关系,你不需要像别人一样,因为你已经是完美的了。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不同于别人。你也同样有美好的东西与这个世界分享。我爱你本来的样子。”
多年之后这位无条件爱着儿子的妈妈说过的这些话,出现在比利琼创作的歌曲里面。正是妈妈无私的爱,让比利琼对自己充满信心,他知道自己是独特的,是完美的,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梦想——为整个世界创作最好的歌曲。
雷锋的一生
——帮助别人是最幸福的
说起雷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雷锋是我国上世纪 60年代初出现的一个家喻户晓的模范人物,在他短短的一生中,换过好几个工作岗位,他就是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钻一行,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工作,争做好事。他把自己的爱好兴趣,还有所有的时间精力,统统都同党的需要完全融合在一起。
雷锋为了集体和他人的利益,已经到了忘我的境界。有一个星期天,他去看病,路上经过一个工地,为热烈的劳动场面所吸引,连自己肚子还痛的事实都忘了,就投入到热火朝天的劳动中去。假期里,他经常到车站为旅客们服务,端茶、送水、搀扶老人。他自己的工资不多,却一次又一次地把自己积攒的钱捐给灾区。这样的好事数不胜数。他在日记中写到:“把革命利益放在第一位,为党的事业贡献自己的一切,这才是最幸福的。”
雷锋同志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他牺牲后,毛泽东给他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而从此之后,雷锋就成了做好事的代名词,每年的 3月5日是纪念日,也就是学雷锋日。
老橡树上的黄丝带
——幸福需要宽容
1971年10月14日《纽约邮报》刊登了一篇非常感人的小说,故事是这样的:
一群学生出外旅游,在长途车上看到一位面容严肃的中年男子,他一直坐着沉默不语。也许是学生们的热情感染了他,他终于开口讲述了自己的故事:他因倒闭破产而被判刑三年,刚刚从监狱出来。在出狱前夕,他写了一封信给乔治亚州的妻子,问她是否还愿意接纳他。如果妻子还在等他回来,还愿意跟他继续生活,就在门口的老橡树上系一根黄丝带;如果她已经另有所属,没有系黄丝带的话,他会默默地离开,不会打扰她的新生活。
男子的故事打动了所有人,随着离他说的地方越来越近,大家的心情也越来越忐忑不安。在即将到家的时候,男子甚至不敢睁开眼睛,而恳求司机帮他看结果……终于,谜底揭晓了,只听见司机和所有的乘客同声地欢呼,他睁开双眼,竟然看到老橡树上几百条黄丝带在风中飞舞,顿时所有人感动得热泪盈眶!
小说里的故事后来被谱成了歌曲,伴着歌声这个故事也传遍了全世界,这首歌就是着名的《 Tie A Yellow Ribbon Round the Old Oak Tree》(《老橡树上的黄丝带》),这首歌曾在1973年美国排行榜上维持四周冠军。黄丝带也成了美国“欢迎被囚禁的人重获自由”的标志,有久别的亲人归来,就会在家门前的树上系上黄丝带,成了一个风俗。
安徒生一生与童话为伴
——为了童话放弃幸福
安徒生潜心写作,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在童话世界里。
美丽的姑娘叶琳娜·瑰乔莉被安徒生美丽的童话所吸引,被安徒生不凡的谈吐和善良的心灵所折服,她悄悄地爱上了他。有一天,叶琳娜·瑰乔莉向安徒生表露了心中的爱情,并表示永远爱他。安徒生看着这个美丽的姑娘,虽然他也很喜欢这个既漂亮又聪明善良的姑娘,但是,童话创作需要他投入所有的时间和精力,还有爱,他的心中只能容得下童话,容纳不了别的东西,所以,他只能婉言拒绝了姑娘的爱情,他对姑娘说:“对不起,我的爱在童话里。”
临终的时候,安徒生对朋友回忆起这件事情,说:“为了童话,我放弃了自己的幸福。”
安徒生的一生都在为全世界的孩子写童话,创作了包括《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公主》《海的女儿》等在内的 156篇童话作品,给全世界世世代代的孩子带来了快乐,他放弃了个人的幸福,却给人类留下了财富,同时也给天下所有的孩子们带来了幸福和梦想。
马克思和燕妮
——有爱就有幸福
燕妮出身于名门贵族,才华出众,又漂亮聪明,她的父母希望她能在上层社会联姻,她却爱上了出身平凡但有着远大抱负的马克思。为了爱情,她毅然离开了舒适的家庭,和马克思结婚,一起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在流亡期间,他家一连几个星期靠吃马铃薯过活。严冬没柴生火,生病没钱请医生,穷得付不出房租。家里的铁床、被褥、衣服,连女儿的玩具、孩子们的摇篮都拿去抵押了。马克思写完《政治经济学批判》,却没有邮费把手稿寄到柏林去。因为交不起学费,孩子只能辍学。孩子病死了,没有钱买棺材埋葬……面对如此贫寒的日子,燕妮从未动摇过对马克思的爱,没有抱怨没有离开,相反,她对生活充满着信心,因为她的生活中有爱。谈到他们的婚姻,燕妮说的是:“我希望卡尔跟我在一起是幸福的,正像我自己希望跟他在一起是幸福的一样。”她曾自豪地说:“我坐在卡尔的房间里转抄他那潦草不清的文章的那些日子,是我一生最幸福的时刻。”
杜朗找幸福
——幸福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里
美国作家威廉·杜朗曾经叙述过他寻找幸福的过程。他先从知识里寻找幸福,得到的只是幻灭;从旅行中找,得到的只是疲倦;从财富里找,得到的只是争斗和忧愁;从写作中找,得到的只是劳累。知识、旅行、财富还有写作,带不来纯粹的幸福感。
然而有一天,他从车站出来,看到一辆小汽车里坐着一位年轻妇女,怀里抱着一个熟睡的婴儿。一位中年男子从火车上下来,径直走到汽车旁边。他吻了一下妻子,又轻轻地吻了一下婴儿——生怕把他惊醒。然后一家人开车离去。这时杜朗才惊奇地发现什么,其实这就是真正的幸福。他高兴地松了一口气,从此懂得:生活的每一正常活动都带有某种幸福,只有好好珍惜现在,才有真正的幸福。
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其实都带着某种幸福。那一个浅浅的吻,其中蕴涵着丈夫的关爱,还有父亲的慈爱,这一个小小的细节却呈现了世界上最美好的感情。你能说那个妻子在接受那个吻时不是幸福的吗?你能说那个小小的婴孩没感觉到他在被关怀着吗?幸福就是这样被召唤着,不用什么妙法仙方,只是需要你感情的投入。给熟睡的孩子掖掖被子,给疲惫的父母倒杯水,给哭泣的朋友纸巾,给路边的乞丐帮助。在你做这些事的时候,你是幸福的。
哲理材料
幸福就是一碗水
一个富人和一个穷人在谈论什么是幸福。
穷人说:“幸福就是现在。我现在这样的生活,我就觉得幸福。”
富人望着穷人的茅舍、破旧的穿着,轻蔑地说:“这怎么就叫幸福呢?只有像我这样,拥有百间豪宅、千名奴仆,才能够叫作幸福啊!”
世事无常,一夜之间,一场大火把富人的百间豪宅烧得片瓦不留,他的奴仆们也各奔东西。曾经锦衣玉食的富人变成了一无所有的乞丐,只能四处乞讨为生。
炎热的夏天,汗流浃背的乞丐路过穷人的茅舍,向穷人讨口水喝。穷人端来一碗清凉的水,问他:“你现在认为什么是幸福?”
乞丐眼巴巴地说:“幸福就是此时你手中的这碗水。”
穷人不觉得自己贫苦的生活不快乐,他珍惜现在所有的幸福;而富人曾经拥有那么多,变成了乞丐之后,却只向往大夏天有一碗凉水的幸福。
其实,幸福本来就是现在。只有一个个现在串成的幸福,才是一生一世的幸福。
拥有母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有一天,小兔子对兔妈妈说:“我要离开家跑啦!”
兔妈妈说:“不管你跑到哪儿,我都会跟在你后面,因为你是我的宝贝小兔呀。”
“如果你跟着我,我就变成小鱼在小溪里游走啦!”
“那我就变成个钓鱼的人专门钓你。”于是小兔又要变山石,小花,鸟,船,杂技团小飞人,变小男孩;兔妈妈就相应变登山人,园丁,树,风,走钢丝的人,最后变成小男孩的妈妈,张开双臂拥抱住他。
“这样啊,那我还是哪儿也不去,在家当你的小兔好了。”
“来根胡萝卜吧。”兔妈妈说。
世界上没有爱是完全无条件的,当然,母爱要除外。不管孩子什么样子,是否取得成就,母亲都会觉得自己的孩子是天下最棒的孩子。
这种无私无条件的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圈地运动
有个地主去拜访一位部落首领,想从部落首领那里要块土地。首领说,你从这儿向西走,到了终点做一个标记,只要你能在太阳落山之前走回来,从这儿到那个标记之间的地就都是你的了。
太阳落山了,可是地主还没有回来。
因为走得太远,他在路上累死了。
那个地主肯定不会忘记部落首领的条件,他必须在太阳落山之前赶回来,他才能得到他所圈住的地。他一定也不止一次地停住西行的脚步,准备往回返。但这时他可能会想:再走几步吧,这样就能得到更多的土地。就这样,欲望一点一点地牵引着他越走越远。终于到最后,他走不回来了……
很多人都说那个地主太贪婪。但很多人都无法拒绝欲望一点一点的诱惑。
故事中的地主无法拒绝诱惑,最终成为走不回来的人。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被欲望吸引着越走越远,越走越找不到幸福的感觉。
幸福的小狗
一只小狗问它的妈妈:“妈妈,幸福在哪里?”
狗妈妈告诉它:“幸福就在你的尾巴上。”
于是,小狗就不停地追,它要追到自己的尾巴,看看幸福到底是什么样子。
可是,它发现自己怎么也追不到尾巴上的幸福,于是它便把苦恼告诉了妈妈。
狗妈妈说:“孩子,不要刻意去追,只要你一直往前走,幸福就会永远跟在你的身后。”
原来幸福是如此简单,无须刻意去追寻,只要你勇敢向前走就会一直拥有。因为它伴随着我们每一个人,就在我们的身后。而那只小狗只要向后看看,就可以看到停留在它尾巴上的幸福。
其实,人在很多时候都在不停地追逐着自己想象中的幸福,以为那才是自己真正应该得到的。可是到最后,会发现有些东西是自己永远也追不到的;即使追到了,也会很失望地发现到手的并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但是如果你把奔跑的脚步停下来,不再刻意地去追的时候,反而会收获意想不到的幸福。
渔夫的故事
曾经有这么一个故事,讲得是有一个很有钱的人一天在海滩上遇见了一位和他一样在晒太阳的渔夫,他就问:“这么好的天气你怎么不出海去打鱼?”渔夫说:“我昨天打的鱼够我今天吃的了。”那个有钱的人说:“难道你不想打更多的鱼,赚更多的钱吗?”渔夫问他:“你要那么多钱干吗?”那个有钱的人说:“我可以在别人忙碌的时候去晒太阳啊!”渔夫说:“你看,我现在不是和你一样也在晒太阳吗?”这个故事不是告诉我们要不求上进,满足于现状,而是告诉我们对生活不要太苛求,那样我们就可以随时随地地享受生活,感受快乐。
想一想我们不快乐的原因吧?不就是因为我们对生活要求太多吗?嫌工资低,嫌女朋友不够漂亮,嫌住房不够大……看一看那些抢劫、偷盗的犯罪分子,贪污受贿的腐败分子的可悲下场吧,他们就是因为不懂得俗话说的“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的道理啊。“知足常乐”,快乐其实就这么简单。
给人幸福的衬衣
国王有一个视为掌上明珠的独生儿子,可是王子却总是闷闷不乐地坐在窗户前。于是国王想尽办法,千方百计要使儿子快活起来。可是,给他看戏,举办盛大的舞会或音乐会,一切都无济于事,王子的脸庞失去了往日的红润:渐渐消瘦了。
众多聪明的学者建议,找个幸福的人,一个完全幸福的人,跟王子交换衬衣。于是国王派人到全国各地去寻找幸福的人,可是高尚的神父还有邻国无上权力的国王都还是不幸福。有一天国王打猎,突然听到有人在唱歌,顺着歌声国王找到了一个正在哼着歌修剪葡萄藤的幸福的小伙子,但是这个幸福的人,他没有穿衬衣。
完全幸福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呢?不是居于高位的神父,也不是拥有一切的国王,而是乡间葡萄园里的一个穷小子。他对现有的一切感到满足,即使荣华富贵、高官厚禄也换不来。但他没有穿衬衣,因为幸福不是别人给的,他只有自己才感觉到。
创新论证
阿 Q是快乐的,幸福的
快乐、幸福不是从来就有的,它应该是“滤”出来的。文学大师钱钟书在《论快乐》一书中说:“快乐是由精神来决定的,把忍受变为快乐,是精神对物质的最大胜利。”钱钟书认为把忍受变为快乐,是精神之最高境界。
阿 Q,其所以永远快乐、幸福,在于有了压制就有抗争,有了缺憾就向往美满,坎坷与痛苦不仅能激活人强烈的求生存、谋发展的欲望,同时还提供了一方任你打拼的用武之地。
阿 Q说,我哪一天都快乐,这话是对的。
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阿 Q是一个不幸的人,连鲁迅先生也说,他对于阿Q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后来人认为他的精神胜利法是一种逃避现实和逃避责任的表现,实际上是一种自我麻醉的手段,使他不能正视自己被压迫的悲惨地位。他没有土地没有房子没有老婆,被人欺负直到最后被当作革命党而糊里糊涂地被处决,过着最悲惨的生活。可是阿Q自己就一直都过得很快乐,因为吴妈挨打的第二天就忘了,去摸小尼姑的头,欺负比他弱小的人,他生活悲惨,却在精神上“常处优胜”,就是所谓的精神胜利法。阿Q其实是幸福的,他能够逆来顺受,把忍受痛苦当成了幸福。
㈣ 幸福在哪里的简介
本书 脱胎于雷禾传媒担纲制作的纪录片《幸福中国》,原纪录片由佟晟嘉、樊鹏、苏奇、郄浩四位导演联合摄制,书籍内容由知名撰稿人胡腾及秦小虎编写,受采访者包括马未都、黄永玉、老狼、周立波、郭德纲、春树、张悦然、格子左左等。
㈤ 幸福是什么幸福在哪里人们一直在追问、在寻找。其实,幸福原来就是父母给你的一杯清茶,老师给你的赞许
【题目】
幸福原来就是?
幸福是什么?幸福在哪里?人们一直在追问、在寻找。其实,幸福原来就是父母给你的一杯清茶,老师给你的赞许的目光;幸福原来就是你为别人的一句真正的喝彩,你对别人的一次宽容;幸福原来就是亲近自然的经历,战胜自我的心路。。。。。。
请以“幸福原来就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将文题补充完整。
(2)通过一件事表达自己对幸福的理解的感悟,抒发真情实感。
(3)字数在500字左右。
【解答】
幸福原来是。。。。
曾经很迷茫,一直在寻找,什么是幸福。。。 ——题记
曾以为幸福仅仅是孤独时的一个关怀,曾以为幸福仅仅是失败时的一句鼓励,曾以为幸福仅仅是跌倒时的援手,可是,从那一天起,我才知道,幸福原来是。。。。
窗外的景色,在不断的变化中,但无味――全是光秃秃的小山。 坐在车中,我的心亦无味。 又要回到城市的高楼大厦中,我还非常恋恋不舍这乡村小墅,绿水方圆呢。 我环顾一下四面,人是十分挤的,于是,我庆幸――我抢了个好座位。 车在不断的行驶中,由于山路不平,上下凹凸,我的肚子颠的很疼,但于站着人相比,我还是不错的。 可是。 车忽然停了,门忽然开了。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妪走了上来,发现,老年人座全被一些吊儿郎当的小伙子占着。无奈,叹了口气。 我的心被打动了,我把一大把东西放在座上,为的是不让那些不自觉的人坐下。后,快步走到门前,那位老人望着我,由于受挤,满脸鱼纹显得更清楚了。 我一把扶住老人,推开人群,扶老奶奶坐在了我的座位上。此时,我发现,老人笑了,是那样的甜……她满脸鱼纹几乎消失了,是那样的激动…… “孩儿。”这是她说的第一句话。 “谢谢你!” 我笑了,打断了老奶奶的话:“没什么的,不是我应该做的吗!” 窗外的景象,出现了绿色,一片鸟语花香。 “呵,这就是幸福啊!”我对自己说。
原来,幸福,就是在别人跌倒时施以援手,在别人孤独时给他一个关怀,在别人失败时给予一个鼓励。。。。
㈥ 幸福在哪里 作文提纲 只要以 幸福在哪里 为题的提纲 只要提纲
一,朋友与自己不幸福,我却更伤心,必要他还有家
二,用寓言或故事揭开幸福的秘密,既是珍惜当前所有的,
三,通过事例证明有的人生活不如你,例如那些乞丐期盼的目光,建筑工地衣着极脏小伙子忙碌的身影,说明“珍惜眼前的人,幸福无处不在 ”的道理
㈦ 中央电视台电视剧《幸福在哪里》主要写的什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0-12-13
㈧ 以幸福在哪里为话题的议论文800字
幸福其实只是一种感觉
对于幸福,不同的人不同的处境都有各自不同的看法,不同的感受:对于饥寒交迫的人来说,只要有一顿饱饭就是最大的幸福;对于疲惫不堪的人来说,只要能美美的睡上一会,就是幸福;对于孤苦伶仃的人来说,能有个亲人相伴就是幸福;对于心灵孤独的人来说,只要能找个愿意倾听他心声的人就是幸福;对于迷路的人来说,只要能遇到个热心人帮忙指路就是幸福。
在现实生活中有太多这样的偶然,不同的人都会抱着不同的心态来获取幸福。会生活的人会处处找幸福,不会生活的人,总认为处处饥郸观肝攥菲硅十亥姜都是坑坑洼洼,幸福离自己总是遥不可及。只要找幸福,幸福永远会对你招手的呀!
对于我们住在城市的人讲,好多人认为幸福的标准就是,有个好伴侣,生个乖孩子,有份好工作,家里电气一应俱全,老少安康这就是幸福。但不是每个城里的家庭都能达到这样的标准。这样我们就要调整好心态,降低标准找到自己的幸福。只要我们自己认为快乐这就是最大的幸福!
对于农村人来说,虽然粗茶淡饭,但一家老少围着一个小圆桌,吃着自己种的粮食和蔬菜,也是其乐融融的。尤其是脱离了城里的喧哗,置身于乡下青山绿水间,是多么暇逸的享受。最美的还是夜晚,在满耳的蛙鸣声中入眠,那是城里人享不到的幸福。清晨睁眼满目都是青的山绿的水,一派明丽的春光多美啊!这份安逸和宁静,又何尝不是幸福呢?
幸福就是寻常的日子依旧。所谓幸福都是由千万个寻常日子所组成。能买上自己称心如意的商品,能吃上自己像吃的蔬菜和水果,能享受到自己能力之内的享受,无病无灾,快快乐乐过好自己每一天,我认为这就是最大的幸福。
幸福就是寻常的人儿依旧。年少的时候和同龄的伙伴嬉闹,年轻的时候同事们谈天说地,年老的时候和朋友们一起回忆往事,这不都是幸福吗?
幸福其实只是一种感觉。是在荒无人烟的黑夜突然见到一缕亮光的惊喜;是历经风雨漂泊后终于抵达港湾的轻松和安逸;是苦涩之后的甜蜜泪水之后的笑颜。甚至它还是粗茶淡饭中过滤出来的温馨。朋友们,只要你有以一颗平常心看待幸福,幸福就在你眼前,幸福其实只是一种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