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幸福感知力
我们的幸福其实是一种感知力,感知幸福的能力。通俗的说就是所谓幸福不在于外在的物质,而在于内心的一种喜悦快乐的感受。
小时候有新衣服穿,手里有零花钱,过年放个鞭炮,冬日里守在灶台边等着吃老妈亲手熬制的豆腐脑就开心的不得了。那时候的幸福很简单。
现在吃穿不愁,要吃什么美味穿什么新衣服快递都送上门来却找不到小时候的感觉了。我们的幸福感都在减弱。幸福的反面并不是不幸,而是麻木,没感觉 。就好像小石头对许多零食的态度一样,一开始对每样零食都来者不拒,只要有的吃就开心许久,慢慢地许多零食就不爱了,经常是这也不要那也不要,就连之前天天要吃的蛋挞都不感兴趣了!似乎太容易得到就不觉得珍贵,不能感知得到的喜悦了。
这种感知幸福的能力不是有钱没钱的问题,是需要内心体会所做事情的乐趣,有个有趣的灵魂。小石头今天下午在沙坑里玩的很开心。一个人拿个杯子把沙子挖起来再倒掉,他说他在用沙子灭火。他就这样一个人玩了一个小时,没谁打扰,他玩的很专注投入。那个时候的他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的,是快乐的!晚上在广场上他一手拉着爸爸一手拉着妈妈快乐的奔跑,我们都被他感染到了!
小孩子很容易满足,幸福感知力比较强,大概因为他们还没那么多杂念。我们成年人却总是追求所谓的成功迷失了自我,看不清内心,甚至是没有心,仿佛是“空心人”一般,哪里还能感知快乐?不妨静下心来与自己的内在对话,好好听一听内心的想法,去做真正让自己快乐的事情!
㈡ 幸福的感知力
幸福的感知力是指一个人对身边平凡而琐碎的幸福感知的能力。
现代社会,所有的父母亲都希望我们的子女未来能够幸福,能够快乐,所以就在平常不断的要求他们学习各种的技能,考高分进名校。其实,真正的一个目的就是希望我们小孩子,可以幸福,可以富足。
其实我们父母本身要有感知幸福的能力,然后教会孩子,去感知幸福,在平凡生活中,在努力上进的路途中,去感受生活给予我们点点滴滴的幸福。
不管目标是否实现,我们付出努力,可能失败或者成功,我们认真的体验当下,感受当下,不管处在哪个阶段,我们都要保持快乐的心态,这就是一种感知幸福的能力。
生活中,总是很羡慕那些,容易因为小事而,感到幸福的人,他们和我们所处同样的环境,却过得比我们开心满足的多,好像每天都有用不完的能量。
幸福这件事并不是要多么伟大的目标,它是散落在平常的每一个角落,虽然微小,却是那么清澈可见,有时我们只是缺少一颗,能够感知幸福的,欢欣鼓舞的心。
在世界着名的学府哈佛大学,排名第一,的选修课程,不是时髦的经济学课程,也不是实用的法律课程,而是秦勒.本.沙哈尔教授开设的关于幸福的课程,专门教授学生如何获取幸福。
有人说,等到赚够多少多少钱,我就很幸福了。
有人说,等到找到合适的伴侣,我就很幸福了。
有人说,等孩子考上大学,我就很幸福了。
如何才能得到幸福呢?
幸福其实是一种心理状态,幸福感的多或少,取决于,幸福感知能力的强弱。
胡九韶,明朝金溪人。他的家境很贫困,一面教书,一面努力耕作,仅仅可以衣食温饱。每天黄昏时胡九韶,要到门口焚香向天,拜九拜,感谢上天赐给他一天的清福,妻子笑他说:“我们一天三餐都是菜粥,怎么谈得上轻浮?”胡九韶说:“我首先很庆幸生活在太平盛世,没有战争兵祸;又庆幸我们全家都有饭吃,有衣穿,不至于挨饿受冻;第三庆幸的是,家里床上没有病人,监狱中没有,囚犯,这不清福是什么?”
感知幸福,从珍惜自己已经所拥有的东西开始,没有豪宅,只有农家平房也照样可以,一家人其乐融融。
还有一个小故事。
有个小镇上来了一个马戏团,他们在招临时工,并提示以下几种不同的待遇,工作三个小时,送一张外场的票。工作六个小时,可以,进到内场看表演。工作12个小时就可以得到最前排最中间最好的位置的票。
有一对穷人家的小兄弟,愿意干一天活,换一张最前排最中间的票。于是他们开始的辛苦的工作,从太阳升起到落下,他们一刻不停的干活,中间只吃了一个馒头,到下午的时候兄弟俩都很疲惫,但是看马戏的信念支持他们。到了晚上,两兄弟终于在艰辛劳动后,得到了最前排中间的最好的位置观看马戏。他们筋疲力尽的坐在位置上,等待着马戏的开始,主持人上台的时候,大家都热烈的鼓掌,而这两个可怜的孩子,却在掌声中疲惫的睡着了。
这不就是很多人人生的写照吗?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马不停蹄的往前赶,却不曾来得及欣赏沿岸的风景,到目达目的地之后,却发现自己错过太多。
感受幸福的能力,它不是一件奢侈品,要花很多的钱才能买得到;它不是一件装饰品,让别人看到才算有用;它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受里,只以自己的感受为标准,不以别人的评价所左右。
其实人这一辈子就是感知幸福的过程。 当你在每一天都过得开心幸福时,你就开启了幸福的人生。
我们只有制定一个合理的人生目标,并全力以赴。在赶往目的地的过程中好好享受,沿途的风景,感知生活给予我们的点点滴滴的幸福,感受生活的一路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