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为什么说有信仰的人是幸福的举例子
比如:真正信耶稣基督的人,就很幸福。他们没有很多的钱,心里满足幸福;没有房子,心里踏实幸福;没有车子,心里平安幸福;有时有疾病患难,却不惧怕,坦荡;老婆孩子都安稳喜乐,没有抱怨,在家里晚上一起以耶稣的话《圣经》为全家人做事和生活的方向而为宝。这一切幸福没有人能夺走,皆因耶稣。
② 为什么有信仰的人生会更幸福
昨天被链家人的朋友圈刷屏了。
题目是《入职三年捐出百万,不一样的链家90后》。讲的是,一个90后的新生代小姑娘叫马兰兰,从2004年入职链家以来,用了两年的时间,将链家所有的至高荣誉,收入囊下。让人震撼的是,她将自己辛苦所得的收入全部捐出,每月仅留2000块钱的生活费,到目前为止,她已经捐出了逾百万。
文中提到马兰兰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缘于她的个人信仰。因为小的时候一场重病,她在病床上饱受折磨,为此她和家人发愿吃素,后来身体竟奇迹般的康复,从此他们全家人就走上了信仰之路。
马兰兰心愿是希望能够捐钱给家乡的寺庙,让更多的人有一个慰藉心灵的场所。面对大家的质疑,她的回答是很坚定的,她认为一切自有安排,只要活在当下就好。因为信仰强大力量的支持,不管工作中遇到什么困难,他都能迎难而上,所以工作上非常的杰出。马兰兰心怀感恩,她很阳光也很快乐。
想到前一阵儿,在公众反响比较大的影片《冈仁波齐》,张扬导演的一部藏族的纪录片。纪录了一队藏族老小(有老人,小孩还有孕妇),怀着各自的心愿,去冈仁波齐朝圣的整个过程。五体投地,叩长头,敬畏高山,敬畏河流,敬畏湖泊,通过这种仪式感很强的行为,来让自己的心灵平静,救赎自己的灵魂。2000公里的路程,他们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在路上,遭遇到了车祸,山体滑坡,暴风雪,小女孩生病,女人生孩子,老人离世.......面对一切,他们所有人没有一丝的犹豫和埋怨,平静的接受,然后平静的继续走完朝圣的路,当望着神圣的冈仁波齐的时候,他们内心安静下来,没有一丝杂念。
说句老实话,除了敬佩之外,我打心眼里羡慕这些有信仰的人。如心经上描述,“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有信仰的人内心是富足而安定的,不会有担心,不会有恐惧。一句云淡风轻的“一切自有安排”,化解世间无尽烦恼。
到底什么是信仰?
信仰,我们大可不必把它特定在皈依某种宗教,敬畏佛法神明不过是给自己找的一个外在约束的力量,但能拯救你的永远都是你自己,正所谓的佛在心中,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信仰是做人做事所有行动的最高指向,是对内在精神领域追求的一种外在表达,是心灵的修行和自我感悟。 信仰是个人内在的觉醒,绝非任何外在的东西。
白岩松在他的新书《幸福了吗?》中多次谈到信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说,“有信仰的人生不一定都幸福,但没有信仰的人生一定不幸福,缺少了信仰就谈不上幸福。”
为什么有信仰的人生会更幸福呢?
一、内寻的幸福才是持久的幸福。
西方很多心理学家,经济学家与多家机构经过长达半个世纪的研究,最后得出结论,人的幸福指数一直都在下降,包括美国,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人类越来越意识到,幸福和物质之间,根本不能画等号,物质并不能带来永久的绝对的幸福。
在杨澜访谈录《一个成功者的告白——张朝阳的重精神危机》中,张朝阳说,“钱多不是幸福的保证,钱多少跟幸福没关系,我这么有钱,却这么痛苦”。据说张朝阳前几年在名利成功中迷失,得了严重的抑郁症,非常痛苦。最后还是在佛法的帮助下,闭关一年,解决了抑郁症,也悟到了人生的意义。
英媒《金融时报》称,中国内地有将近三分之一的顶级富豪自称是佛教徒。李嘉诚是虔诚的佛教徒,任正非信奉基督徒。就连我们熟悉的苹果总裁乔布斯也是一名虔诚的佛教徒。
生活中,许多成功人士在实现了财富自由之后,抬头看看天,想想生命的意义,往往会觉得生活毫无意义。宗教的世界观帮助他们找到了内在的精神支撑,从而得到了内在的平静。
信仰可以让人内心充实,去做有价值的事,不为名利所累,不以世俗的眼光去问究竟值不值。如同链家地产的马兰兰,以及那些尽管生活贫困但仍平静走在朝圣路上的藏民们。唯有向内追寻, 关照自己每一个起心动念,不断的净化自己的心灵,才能获得真正愉快而持久地幸福。
二、置之死地而后生 。
白岩松在他的书中承认,“人为什么要有信仰,因为对死亡的恐惧,你要信一些事情,才会靠近幸福。不信的话听可怕的。“ 我们唯有从死来思考生是什么,才能得到平静 。如果你能了却直面死亡的恐惧,你才能领悟到超越一切的力量。
宇宙是万物合一的观点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人和地球的关系,人和宇宙的关系,只要我们去想一下,就会发现,我们都会死亡,而且生命在时间的维度上是非常短暂的,在宇宙之中,我们渺小到如同不曾存在。
臣服于死亡,接受我们在宇宙中的渺小。才能放下”我执“,放下对一起外在物质的执着,只有保持一颗平常心,才能单纯的做好自己面前的事情,并沉醉于这个过程,才能在有限的生命中,好好的体验活着的每一个瞬间。
一切该来的,终究会来,该去的,也将离去。
三、因果循环,宇宙规律。
藏传佛教学者慈诚罗珠堪布在他的书《我们为何不幸福》中提到”虽然佛教讲无我,但在现实生活中,一切都是存在的。取舍因果,行善断恶,是必须遵守的宇宙法则“。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旅行者,在一条大河旁,看到一个老婆婆在为过河发愁。这个旅行者虽然已经很疲劳了,可以他还是用尽全力背着老婆婆过了河,结果过了河之后,老婆婆没有说什么就走了。旅行者觉得很懊悔,他觉得,自己用尽全力帮助了这个老婆婆,结果连句”谢谢“都没有得到。
哪知道,几个小时以后,在他累得精疲力尽的时候,一个年轻人追上了他。年轻人说,感谢你帮了我的祖母,这是她让我给你带来的干粮。说完年轻人拿出了干粮,还把自己的马也送给了他。
回报不一定在付出后立即出现,只要你肯等一等,生活的美好总会在不经意间悄悄到来。
如同马兰兰说的那句话,”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因果循环,感恩生命中所遭遇的一切 。
路过的亲们,请帮忙点个❤️,您的支持是我坚持的动力!
③ 信仰主的人是幸福的
主耶稣说:【我留下平安给你们,我将我的平安赐给你们。我所赐的,不像世人所赐的;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也不要胆怯(约14:27)】。信仰主的人最基本好处就是:在耶稣基督里有真正的平安和喜乐。
圣经上说:【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耶稣基督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3:16)】。信仰主的人最大的好处就是:“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信仰主的人有以上基本好处和最大好处,所以是幸福的。
④ 幸福与信仰宗教的关系
幸福与信仰宗教的关系
其实在生活中,信仰与幸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下面我就跟大家聊聊幸福与信仰宗教的关系吧!
在有宗教信仰的国家中,包括美国,信仰宗教的人们认为自己更为幸福。而在没有宗教信仰的国家中,比如荷兰或是丹麦,信仰宗教的人却并没有觉得自己更幸福。
美国和无宗教信仰国家之间这显着的差别原因很简单。大部分美国人都信仰宗教而丹麦和荷兰人信仰宗教的却是少数。随大流令人慰藉而成为少数派让人备受压力。
即使是在美国,这种差别也存在。根据Gallup数据显示,信仰宗教人数最多的州幸福指数反而最低,这令人难以理解。同时这反映了不同国家的不同模式。
自称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信仰宗教的人数反而最少(3)。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依次是丹麦,挪威,瑞典,荷兰。除去信奉无神论的前共产主义国家Estonia,瑞典,丹麦和挪威信仰宗教的人数分别位居第二,第三和第四。
为什么信仰宗教人数最少的国家幸福感指数却最高呢?幸福和虔诚与该国发达的国民性戚戚相关,并且同时在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中位据首位。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从健康,财富记忆教育方面衡量人们的整体生活质量。
发达国家的居民幸福指数高是因为生活质量好。关键因素可能是人们可以安稳地过完老年而不用担心受贫困的苦恼。他们对自己国家的福利政策有信心,所以不用依靠宗教信仰来克服生活中的困难。
福利制度健全的国家将富人的收入再分配给相对贫困的家庭。生活在这样的国家中人们更为相信自己国家的福利政策。这能够解释美国信仰宗教的人数比欧洲多的原因。尽管美国和欧洲经济发展水平接近,但是两国政府的保障措施却存在显着差距。
宗教给人安全感
在早期广泛阅读的文章中,我主张宗教最基本的功能在于减轻焦虑。更确切地说是,宗教帮助生活在第三世界国家中的人们减轻不确定的焦虑。在生活条件相对较好的国家中,对食物和疾病的焦虑减弱,宗教也随之隐去。
如果上述所说是事实,那么宗教的首要功能就是安抚而不是小孩从安乐毯里得来的安慰。目前我们有科学依据表明宗教仪式和祈祷实际就是安抚,他们都能使人心率变慢,心灵平静。
这意味着宗教仪式的心理效应类似于抗焦虑药物,例如镇静剂和酒精。宗教对大脑来说就像是镇静剂。
但这又怎么解释在同一个社区有宗教信仰的人比没有宗教信仰的人更幸福呢?
在笃信宗教的'国家中,生活极其糟糕,人们因此感觉非常痛苦,比如阿富汗和索马里。在那样的环境中,宗教带给他们的安全感也许是他们周围唯一有效的抗焦虑工具。结果就是极其虔诚的人们能够变得平静而他们那些不那么笃信宗教的邻居就逃避不了焦虑的困扰。
在发达国家,有两点重要区别。首先,生活质量已经很好,因此大部分居民(甚至是绝大部分)都不需要依靠宗教。其次,人们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减轻焦虑,从抗焦虑药物到无尽的娱乐措施。
在全球范围内,信仰宗教的人们实际上是非常悲惨的。然而,幸亏有了宗教信仰和实践,人们没有那么痛苦。如果你想变得更幸福,你最不想做的事就是搬到信仰宗教的国家。你也许可以考虑去瑞典生活,那里的人们大部分都是快乐的无神论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