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孔子学说中的幸福之路是
a、修身
孔子的幸福观
孔夫子最喜欢的一个学生叫颜回,他曾经夸奖这个学生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就是说,颜回家里很穷,缺衣少食,住在非常破烂的小巷子里。这么艰苦的生活对别人来说简直难以忍受,而颜回却能够自得其乐。颜回真正令人敬佩的,并不是他能够忍受这猛艰苦的生活境遇,而是他的生活态度。在所有人都以这种生活哀叹抱怨的时候,颜回却不改变他乐观的态度。只有真正的贤者,才能不被物质生活所累,才能始终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和安宁。其实,一个人的视力本有两种功能:一个是向外去,无限宽广地拓展世界;另一个是向内来,无限深刻地去发现内心。我们的眼睛,总是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孔夫子能够教给我们的快乐秘诀,就是如何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br />(人人都希望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
⑵ 爱是人间最美好的情感,孔子说什么
名言:不迁怒,不贰过。
不迁怒,不贰过。
“不迁怒,不贰过”,可以说是一个人难以企及的修养。不迁怒,就是自己有什么不顺心的事,不让火气继续冒上去。不贰过,就是知错就改,不犯两次同样的错误,这更是难上加难。
出自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雍也》,原文:
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译文
颜回二十九岁时,头发全都白了,过早死去了。孔子为颜回的死哭得非常伤心,说:“自从我有了颜回,弟子们更加亲近(我)。”鲁哀公问:“你的弟子哪一个算得最喜欢学习?”
孔子回答:“我有叫颜回的学生爱好学习,他从来都不把自己的怒气转移到别人的身上,不重复犯同样的过错。但他不幸早死,颜回死了,我就没听说有好学的人了”。
笔顺
(2)孔子说过什么话让人感到幸福扩展阅读:
表达爱的方式:
一、聆听,不要打断
静静的聆听,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内心谦虚的表现。你若爱他,就多聆听!
二、说话,不要指责
不要养成指责他人的习惯,尤其是在尚未弄清事情原委之前。很多人做错事情后,更渴望得到接纳,而不是指责。就像你在犯过错误之后所渴望的一样。
你若爱他,就不要指责!“我亲爱的兄弟姐妹亲人们,这是你们所知道的。但你们各人要快快地听,慢慢地说,慢慢地动怒。”三、给予,不要保留
面对别人的恳求,不要拒绝。能帮助别人的时候,不要迟疑。你今天帮了别人,明天别人也会帮你。即使他们都辜负了你,你若爱他,就不要保留!
四、回答,不要争执
人与人的相处,在于和睦,而不在于争执。家庭里面的人们,常常为了证明自己有理,而不断地为自己辩护,当每个人都在想着证明自己是正确的时候,争吵就不可避免。到最后,争论并没有带来和睦,反而是隔膜越来越大。你若爱他,就不要争执!
⑶ 孔子曾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应该有怎样的幸福观
孔子这里讲的是古今学者学习的目的。古之学者勤学苦修是真诚地为了提高自己,寻求个人道德境界的超越。而后来的学者只是为了装点门面给人看,将学问作为邀名买利的工具。
幸福,是一种内心的感受,是为己的状态。所谓追求幸福,应该是使自己内心感受更为开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做为了自己的事情。能沉浸其中,即是幸福。
幸福,不来自于别人的羡慕,只存在于自己的内心。从心出发,即可获得幸福。